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丽新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9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美丽世界》是一本由[英]阿道司.赫胥黎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一):当人绝对自由

  《美丽新世界》提出的假设和由此产生的思考很值得讨论。第一,最大限度的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有几个代号字母这几种分类,分类之间因为出瓶的智力设置,满足自己位置,没有改变欲望。第二,一个人不从属于其他人,没有任何情感和名义上的关系;第三,所有人有且只有一个共同的生活生存目的,让整个人类社会和平安定的运转。

  第一种设定,人与人之间差异变小,异己感、归属感、陌生感、沟通困扰,都能相应减少,但只是相应减少,并没有消除,在小说中,人的情感需求存在只是被忽略或者被替代。直接造成的宏观影响是,现代社会中频频出现政治、军事、宗教冲突极大消除。

  假设有人觉醒发现这个需求,如小说中的三位新世界主角,这个设定很有意思,两个条件环境极其相似的人之间开始发现有不同的情感需求,他们的生活目标会产生多大差别的分化?假设生活目标发生分化, 不管发生多大分化,他们所在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不管是多大的变化,无数个相似的个体会变化出无数种可能也就是说,当第二条设定被打破,第一第三设定就会崩塌,所以出现一种大麻一样的药品,梭麻。人所谓的幸福感不过是体内激素的造化,只是一种生化反应,所以给药免除了要去身体力行麻烦解决源头。但是野蛮人提出的质疑,直接冲垮了这个稳定体系,这么活着,人还是人吗?为了让人类繁衍下去,人已经不像个人,多么荒诞......但是这句话本身也有矛盾,到底什么才是人,有这种设定吗?就像小说中,野蛮人最终对美丽新世界的批判,原始的那套生存方式就比新世界要好吗?

  所以,还是一个问题,人总是处于一个不知道自己正处于什么位置的状态,我们只能假设另外一种存在,但是没办法做出判断,一旦做出判断,小说就窄了。小说的假设很值得深思,但是做出的批判结论导致后半部分情节落入俗套。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二):活着的意义

  # 7/25/2016 初读 一天读完 写一下初步的感受

  基本上一到十五章都是对美丽新世界的描述以及这个新世界与野蛮人保留区的对比,而真正书中的精华则集中在最后两章。

  “没有钢铁就造不了车,没有不稳定的社会就制造不了悲剧。”美丽新世界里面“社会很稳定。人们很快乐;他们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他们得不到的他们也不会去想。”

  美丽新世界里面没有所谓高雅艺术,因为人们要在艺术与幸福之间做出选择,他们选择的是幸福。“用最少的钢铁去制造汽车--只靠纯粹的感觉来制作艺术品”用没有内涵享受使得观众获得更直接的愉快感觉。

  美丽新世界的社会分层体系作为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他们的设置就让他们沿着轨道走。他,他们情不自禁,他们命中注定”。

  美丽新世界抑制科学理由为“每一次改变都是对稳定的威胁”‘对真理来说,这样做不是很好,但是对幸福来说却是十分好”

  美丽新世界对宗教的看法为,宗教情绪多余的,“当年轻和欲望永远不会受挫时,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寻找一个它们的替代品?" 美丽新世界的人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它们被安排成更加群居的动物高贵行为英雄主义也没有必要,因为社会稳定,这样的行为,不会有出头的机会

  美丽新世界构造了一个阶级形的社会,人们出生时已经被贴上了标签,身体机能智商上的设置让越级变得不可能,社会稳定的第一步已迈出,人只需要遵循他们被预先设置的道路前进便可。没有什么奋斗的生活,因为奋斗在新世界里面没有任何意义,安于本分便是最高的目标。破掉了家庭观念,再无“小家”的概念。对于这个,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新世界的人们被设置得更加“无私”,他们不需要顾虑家庭,也没有关爱自己家庭成员的概念,无家,每个人是更加独立个体,就像是一块块砖排列在一起,墙才会坚固,而不是一块砖大一块砖小。对药物和性滥交的鼓励,从生理心理上满足了人类作为动物的本能

  这样看新世界的确很好,社会稳定,人活的开心幸福,一切欲望得到了满足。

  如果我说这个新世界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一出生,便可以遇见自己人生的全过程,无意外。或许对于我来说,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一星期后会怎样,十年后的自己会在哪里。有时候不知道,反而更有趣对吧。至少我是这样看待活着的意义。

  凯特李

  8/03/2016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三):24-4 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是儿子借来看的,看完递给我说:你也看看吧。

  他总是在看些我不知道的东西小时候怕他成为文艺男,拼命把他往体育活动和理科男方向拉。看的都是恐龙、十万个为什么以及数学经典等等。但是大概从初中起风向变了,他自己找东西看,从欧美漫画到侦探小说科幻小说是大方向,还有些杂七杂八的玩意儿。托尔金就是他拖我入门的。还找了奥威尔的动物农庄和1984看,这本美丽新世界就是延续吧,因为我看封面上有反乌托邦小说的字样。我一直怕他养成和我读书一样地习惯不求甚解就是读读读,看样子也没逃过。他读了大量的书,语文成绩每次低空飞过。很拖总成绩的后腿。现在在读英文原版书,然后英文成绩也下滑了,这是什么魔咒,让人哭笑不得。扯远了,回来。

  美丽新世界 我以前在梁文道的某本《我读》里看过介绍,只记得是著名赫胥黎家族的人。天演论的赫胥黎,他们一家子生物学家,就他一个文学孩子。其他不记得了,这回又专门找这篇文章又没找见。

  反乌托邦小说是什么概念,乌托邦小说是什么概念,我一概不明了。只是这本是图书馆的书,到期要还,所以抓紧时间先看。

  开篇是胚胎呀 生命控制中心等等很刻板枯燥,看起来不舒服,难道这是我们的未来?脑中浮现出的都是橡胶娃娃的造型,美丽的一致的,没有真实的质感。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或多或少总会希冀。总有点设想,大体是希望和平风调雨顺,大家安居乐业,个人身体健康年轻有活力。至于还有些什么私密的愿望也是闪过的吧。现在在这个小说世界里,这些你想过的没想过的都实现了。世界富足,人人工作随意男友女友,不孤独,不抱怨,情绪有点不开心还有麻醉剂,没有非分之想,还有很多娱乐,感官刺激。最重要的是社会 稳定 身份。环境优美情节,没有苍蝇蚊子臭虫。没有垃圾。工作就是按开关或者搬动操作杆。,还可以度假。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是不是太完美的生活?有这么完美的生活吗?有,在这本书里,怎么能有这么完美的生活?因为是筛选已经事先设定。生孩子又累又苦,在这里不用了,胚胎都在瓶子里,还可以分类萌蘖。科学家努力生产的更精确更多。在开始就界定种族。接受相应的培训教育,在睡梦中就告诉你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没有烦恼,没有生病,没有不该有的想法。在人群中做就可以,就可以享受富足的生活娱乐。当然也有异类。某个环节有个小差错,让他和别人不一样,得到的是不解和排斥。最终放逐岛。主角还不是他们。是一个在保留地里出生的孩子,他得到一本莎士比亚,被莎士比亚启蒙,最终也回到美丽的新世界。他发现新世界里没有莎士比亚,没有其他,只有统治者告诉你的东西,他因为异类被研究被围观,也有和统治者对话的机会。他发现统治者本身并不反对莎士比亚,但是为了稳定要选择禁止莎士比亚以及其他美的东西,因为感官刺激更容易让人满足,更容易有幸福感。

  看这本书一直伴随着不适,不是舒服体验。就是这份不适让人看到他的可贵,这竟然是1932年的书。只能更佩服作者的远见。没有一点陈旧感。反倒更痛苦的感到他写得也许会在将来实现,因为那是我们向往的美丽的新世界,我们正在努力的向往着那个世界。

  一边看这本书一遍感叹身边这个混乱的世界真好,因为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即使伤痛即使有危险即使肮脏,即使有苍蝇蚊子,我们还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不是那个被幸福的美丽新世界。

  希望更多地人看到。更多地人思考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四):你究竟想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我们生活的世界糟糕透了,人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还拼命努力想要得到;很多人生活贫困,甚至连基本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人们害怕孤独害怕生病更害怕死亡;整日为生活所累,为爱情友情亲情所困,牵绊太多…… 总之,看起来我们大多数的生活都不尽人意,这个世界给不了我们想要的幸福和安定。 那么,如果有一个另外的世界,或者说,有一天,我们的世界变成如下的样子,你是否会喜欢呢? 来,一起看看。 这个世界很稳定,人们很快乐;他们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他们得不到的他们也不会去想,他们一开始就被划分了严格的等级并通过教育得到强化,他们不会痴心妄想去改变自己的阶层和生活状态;他们很富有,很安全;他们不会生病,因为在胚胎里就被注射了各种疫苗和抗体,他们不惧怕死亡,因为他们接受了高频率的死亡教育;他们没有父母,当然也没有孩子,他们在瓶子里发育,接受严格的统一孵化和控制;他们没有妻子情人,每个人属于所有的人,没有所谓的伦理道德,不会被固定的关系所累,甚至忠诚可耻的…… 在这个美丽的新世界里,你的情绪由专门的情绪制造师控制,当然你也也不会有什么情绪,因为你被设置过,永远出于稳定状态,不会痛苦,你和所有人都一样。你不需要思考,不会孤独,不需要读书,电影只有让你感觉舒服的感官电影。 这个世界无比美妙,你想不出它有什么缺点。只有一点,你不能做自己,你只能做符合你身份的事情。如果你有任何困扰,一种叫做唆麻的药物可以帮你进入稳定状态。 在这本写于1932年的《美丽新世界》的小说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上述的世界,而所谓的现代文明社会,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很多人都乐在其中。 如果可以选择,你是否愿意生活在这个幸福快乐的美丽新世界里? 或者,你根本无从选择。或者就像小说中的最后野蛮人约翰,成为文明人们争相围观的怪物;或者,乖乖的做一个没有痛苦不会为爱所伤为生活所累的文明人,不开心的时候,有唆麻给你一个完美的假期,让你忘掉一切,不去思考。 不管你是否期待,正如评论界所言,书中的美丽新世界正在如期而至。 如果你不期待,趁现在还有痛苦的权利,生病的权利,孤独的权利……去体会吧。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五):那个野蛮人,是我

  读《美丽新世界》的初心,是想要得到和初看《我们》一样的心灵震撼,但很可惜,这是一本很温和的书,相较于《我们》和《1984》,这本书里构建的乌托邦世界与当时社会的反差并不十分大,而且不合理之处也不很多,所以对自由的向往并不十分强烈,以至于最后结局也不是像《我们》那样在暴力中陨落。

  这个乌托邦世界,把人类从基因上就分为三六九等,直接决定了他未来将从事的工作,从小的教育是“睡眠教育”,暗示于他们的阶级,他们的身份,就像是重复给他们烙印上“卑微”或是“高贵”的记号。在这里,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被看做是血脉宗亲最稳定关系的家庭,被说成是肮脏不堪的存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无忧亦无惧,然而这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

  在这里,每个人都属于其他所有的人,每个人每天都可以有不同的性爱伴侣,他们有欲望,有对权利和尊贵的向往,但是他们不属于自己。

  书中将冰岛的原始人地区写成是一个可怕的,完全是原始部落式的生活体系,但这并不公平,可以说,他把几千年演进的文明全部忽视,用原始社会的文明来对比“福帝纪元”的文明,这对比简直是荒谬,以此并不能体现出乌托邦世界的优越性,也完全不能体现意识觉醒后所希冀的生活方式之美好,只能说在立意上就出现了偏差。

  那个野蛮人,他懂莎士比亚的诗歌,也懂做陶泥和弓箭,他参加过许多圣洁的仪式,也听说过很多美丽新世界的故事。但当他走进这个“美丽新世界”,世界的变化让他猝不及防,所以,他困惑疯狂,他感觉孤独,他逃离,虽然,并没有成功

  这样的世界似乎确实很让人动心,但却经不起深究,经不起思考,难道人生下来的意义就在于什么都不用想,完全不需要努力,完全没有突破,按部就班地过完所谓幸福的一生吗?除了在唆麻的幻想中了无意趣地像个机器似的活着,真的会幸福吗?人是有思想,有灵魂,有意志的个体,这才是人本身最美妙的地方。

  虽然一些情况确实是现在的我无法理解的,但是很多方面,不可置否的,美丽新世界真的在慢慢变成现实,在另外的一些方面,现实世界的发展与书中描述大相径庭。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六):乌托邦式的《1984》

  连续看了三本反乌托邦的小说,这里的新世界和奥威尔《1984》里那个由共产主义发展而形成高度集权的国家体系不同,似乎有点像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的世界模型,人们活得相对愉快和自由,但是这是建立在由国家分配每个人天生的高低贵贱的基础上的。一个人从胚胎状态就被决定了以后是服务者或者是享受者,这和《1984》里国家机器对个人的严格管控比起来似乎要温和一些,但实际上更残酷,因为这是通过个人无法改变的、更加冰冷无情的社会机器法则进行运作。

  奇怪的是,即使个人的身份地位已经被确定,下层社会成员绝对无法威胁到上层社会成员的生产资料占有,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于同一阶层和上下阶层之间。

  书中最震撼我的情节是主人公被拉到宗教间和众人一起进行“幸福仪式”当所有人都在红色的光芒里手牵着手围成一圈嚎叫痛哭歌颂自己生活的幸福时,我理解了作者把书名定为《美丽新世界》的原因,世界很美,也很自由快乐,只要可以自我麻痹自我催眠的人就可以当那些少数幸运儿,We happy few.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七):这是最好的时代

  在秋风肆虐整个北方大地的这个季节的末尾拜读了与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及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并成为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之一的 Aldous Huxley的《美丽新世界》。至今人们仍然相信乌托邦社会主义(utopian socialism)最早追溯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是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社会,从古至今桃花源被冠以美好纯净,未受污染的一片净土之意,这是否因了中国当今的社会制度也未可知,毕竟乌托邦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而于西方而言,乌托邦社会主义却和空想社会主义划等号,也就是世界再不存在资本主义弊端,如此我们便也不难想见反乌托邦的存在,《我们》也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类型即反乌托邦小说。

  “家,家-几个小房间,一个男人,一个随时受孕的女人,一群有大有小的孩子闹哄哄的住在一起,没有清新的空气,没有空间,就像一个脏兮兮的监狱,充斥着黑暗,疾病和恶臭。”“世界上充满了父亲,因此充满了痛苦;世界上充满了母亲,因此充满了种种堕落。”在文明人眼中,胎生是一个污秽的词汇,连同父亲母亲结婚共同构成了为文明人所诟病的野蛮习性。在这个只有alpha`beta 等分工高度明确的社会中,人人平等而快乐,alpha享受着与生具来的优越感,低种人也因在瓶子里的胚胎时期接受过数万遍的睡眠教育而决不会因为自己不能做一个alpha而不快乐。总之,设定总是那么的合乎社会有效运转的需求。每个人都属于彼此,人们一起工作一起活动一起快乐地接受唆麻,没有激情痛苦与个人思想,也几乎没有任何的独处时间。所以当20多年后当初因意外怀孕留在野蛮世界的琳达和她已成人的儿子约翰因伯纳德的阴谋而返回文明世界后,引起的轩然大波将小说的情节推向了高潮。没有了镁盐和各类化学药物的保养,曾经迷倒主管先生的琳达已在与时间的搏斗中处在下风,她变得臃肿而衰老像极了怪物,而她的儿子,此时文明世界中唯一一个不是从瓶子里精确培养出来的罪恶而又污秽不堪的胎生儿“野蛮人先生”,正被“朋友”伯纳德作为某种增长自信的工具展示在文明人眼前。列宁娜,深爱着“野蛮人”约翰也同时被约翰深爱着。而自童年起的所见所闻所识已经变成了一把利剑深深的刺在了这个少年的心中,所以当列宁娜向他敞开怀抱时,这种隐忍走向了极端。结局是感伤而让人绝望的。

  《美丽新世界》被列在20世纪百部英文小说第五名,让人们忧心忡忡的乌托邦正在日益成为现实。当智能科技一点点侵占我们的生活侵蚀我们的大脑,返璞归真回归田园生活的梦想已然成空,我们,会成为文明来临前的最后一批野蛮人吗?2015/11/21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八):美丽新世界

  “人生的困惑大抵来自四个方向-不可避免的死亡,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我们所追求的自由和生活无显而易见的意义”。那就创造一个世界,消除人们心里的困惑,使这个世界里的人民 “幸福、自由”

  “量产”的不再只是物品,在这个世界里,人也可以 “量产”。人们在瓶子里孕育,所有的行为、思想都被设定,来到这个世间各司其职,按设定好路线走完一生,最后在人生终点站火化,回收五氧化二磷反馈回社会。生存在这个世界里是幸福的,人们死得其所,人们的最原始的欲望都会被满足,人们生活的意义就是享受幸福。人们不再有困惑,有的只是满满的幸福。

  “我的瓶子,我永远渴望你!我的瓶子,我为何离开你?在你里面,天空湛蓝,在你里面,风和日丽。那是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瓶子,能比得上我那个可爱的小瓶子。”

  双重思想已经成为过去,语言的腐败还在继续;玻璃房子不被允许,而窥视的眼睛却隐藏在人群里;那样的乌托邦不是我们想要的,如今的现实还需要披荆斩棘。去美丽新世界吧,虽然泯灭了人性,虽然被幸福、被自由,但是那里也许就是你想要的幸福。也许不是。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九):美丽新世界…

  所有人都生活在稳定且幸福的世界,没有战争,没有疾病,所有人都属于所有人,肉欲可以随时得到满足,不开心可以用嗦麻麻醉自己,所有人都在瓶子里出生,没有父母没有家庭,大家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这好像就是所谓的美丽新世界。

  但是,似乎缺少很多东西,没有宗教,没有邪恶和正义,不用付出代价,出生就已经设定了你的一生,你是哪个种族,随时这都可以毁灭这个生命,也可以随时创造,你就像一个工业品,出厂设定一般,你死了也会有人完全替代你,甚至可以一模一样,工人中也很多多胎生,都一模一样,他们满足于下班后的半克嗦啰,和无限的肉欲,用原始的欲望来填充非劳动的时间。

  这看着似乎也哪儿不对。没有痛苦哪里来的快乐?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独特去哪儿了?每个人独有的思想去哪儿了?从小的睡眠教育使每个人都思想统一,安于自己的出厂设置,这简直就是从根开始改造让你信服于这样的观点,难道这不是很反人类吗?虽然,我看到那些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和对现状总是处于满足的桥段也会觉得这真是幸福的世界,没有了烦恼没有对明天的忧虑。难道政治上所追求的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都是以这样为代价,这样的执政者为了稳定,可以不要英雄主义和科学。当然,我也是对这两样东西存有怀疑,自己的接受面太窄,无法说很多,但是这绝对不是美丽新世界。野蛮人最后吃了嗦啰是意味着也被同化了?

  我步入林中,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梭罗。我们都活过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十):难解的世界

  因为《1984》,所以看了《美丽新世界》,老实说,完全没看懂,所以只评了两星。

  评两星不是因为书不好,而是翻译不好,很拗口,读起来很费劲,当然最主要还是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比较好理解的是小说的第一部分,介绍生育的那部分内容,基本看懂了,了解了这个美丽新世界中生育的现状,知道了这些人类都是类似于今天的人工受精体外生长的,胎生反而是个听上去很下流的词。接下去的章节就基本没看懂了,似乎说了几个人的遭遇,但是很多时候前言不搭后语,感觉很混乱。最好理解的是译后记,译者写的,终于能让我在读完整部小说后知道它说了什么。

  总的来说,相对于读《1984》的震撼,这本《美丽新世界》给我的感想很少,只是知道这个看似很美丽的世界,其实很荒诞。人,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连思想被限制而不自知,荒诞,更可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