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城三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城三月》读后感10篇

2018-02-05 20:3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城三月》读后感10篇

  《小城三月》是一本由萧红著作,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城三月》读后感(一):萧红——文坛的一朵奇葩

  最近读了萧红的三部小说短篇小说《小城三月》,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一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属于“左翼”作家中的“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作品多为“抗日文学”。以上三部小说都与作者故乡呼兰这个小城有关,带有一点点的自传的性质。作者短暂一生,却充满了传奇色彩,本身就含有着很强的对封建的反抗和抗日的斗争,战争年代作者漂泊的际遇和遭遇背叛感情共同构成了她传奇的人生经历。作者的传记是比较值得一读的,现在名人传记庞杂,应选一本与作者有较亲密关系且接近萧红生活年代的有质量的传记一读。

  萧红小说的风格: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茅盾在《呼兰河传》的序中评价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鲁迅在《生死场》的序中评价是: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不少明丽和新鲜批评家胡风在《生死场》的读后记中指出三点弱点:第一,对于题材的组织不够,全篇现得的是一些散漫的素描,感不到向着中心发展,不能使读者得到应该能够得到的紧张的迫力。第二,在人物的描写里面,综合想象的加工非常不够。个别的看来,她的人物都是活的。但是一个人物的性格都不大凸出,不大普遍,不能够明确地跳跃在读者的前面。第三,语句法太特别了,有的是由于作者所要表现的新鲜的意境,有的是由于被采用的方言,但多数却只是因为对于修辞的锤炼不够。前两点正好的符合了日后总结的萧红小说的特色。就我个人看来,萧红的文学成就有三点:开创了小说的文体,散文化小说和诗体小说;痛诉了封建残余,从侧面揭露日本侵略对中国百姓折磨;描写了东北独特的民俗风景画。

  先来谈谈对《小城三月》的看法,它主要描写了翠姨的一个凄美的委婉的爱情故事,控诉了封建残余对翠姨的爱情生命的迫害。在封建婚姻逐渐迫近的情况下翠姨逐渐衰弱的身体,却不能被她最亲近的人包括她的母亲祖父,甚至是她爱恋对象我的堂哥所理解。唯一理解她一点的她的姐姐(我的妈妈)却也不能改变她在封建家庭处境人们对她所有的物质需求关心到了,却唯独没有关心她的感情。文中处处显露了她们所在环境的开放性和现代性,但最后却发现封建残余势力顽固的依旧如此的庞大,依旧足够把一个心向现代的善良女孩子迫害致死。联想萧红的自身,这篇小说不免有她自己身影,可以说萧红的悲剧是从她不幸的封建婚姻开始的。文中的翠姨和萧红在对封建婚姻的抗争上有着多么惊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萧红活了下来,并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行了更多的实现,尤其是在文学上。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可怜的翠姨,就是萧红没有具有更强的反抗能力之前的身影,是多么的招人爱怜的呀。近期读的比较喜欢的短篇小说还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宗璞的《红豆》和冰心的《去国》,这四篇短篇小说一起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于短片小说的偏见,认为只有长篇小说才是具有价值的。

  再来说说《生死场》,《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通过鲁迅作序,胡风作读后记,萧红在文坛上一下有了立足之地。《生死场》是鲁迅多方努力作为“奴隶丛书”之一献给日寇铁骑下中国所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生死场》原名“麦场”,“生死场”是胡风起的名字。《生死场》这个名字是富有艺术感染力,把封建残余迫害和日寇铁骑下的中国农民生活的村庄比作一个生死的场所,农民痛苦麻木的生生死死跃然纸上。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梁鸿在《中国在梁庄》中描写的现代中国的农村的一桩桩悲剧,我顿时觉得《中国在梁庄》是在《生死场》近七十年后对现在中国农村描写的一个续篇。在这个生死场上多少人上演着生生死死的剧目,全村最漂亮的月英在患了瘫病后不但无钱治病而且招受丈夫的百般冷眼最后埋在荒凉的荒山下,还在吃奶的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小金枝的小生命就轻然的结束在醉父在手中,刚刚成长起来的革命青年丫头就死在了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北村老婆婆因儿子在抗日中死亡也和女儿菱花双双上吊自杀,当然书中不只有死的剧目,还有生的到来,小金枝的短暂的生命,被比作刑罚的李二婶子和麻面婆的分娩,还有更多的人孕育的不是希望与喜悦,而依旧是悲剧和苦难。当然生死场中不只有生生死死,还有更多的活着的人依旧上演着更多的悲剧,王婆丧子后服毒自杀未死,后来又丧女的一生不是比死去更痛苦吗?或许死对于她倒是一种解脱,但是伟大的中国的农民她依旧在坚强的活着。生死场中不仅有人的生死,还有羊、马这些可爱的活着的动物也同人类一起在生死场上上演着。

  然后是《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作品,是萧红的巅峰之作,也是她最长的一部作品。后期萧红的风格有些转变,不再直接批判封建主义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这些转变立刻就遭到了当时的“左翼”作家的批评,但后来茅盾在序中也做了公平的评述。我觉得《呼兰河传》还是继承了前期的部分作风格的,后几章中对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和他的老婆孩子的描写,是延续了“生死场”上活着的人们的形象的。书中对人们和她家(地主)的关系的描写,其实也是表现了封建残余对百姓的迫害的,只是这种矛盾缓和了的,不太激烈的。或许,萧红这时在进行一种更深层次思考,封建和侵略都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内因是人们自身的愚昧。如果人们是明透的,那封建的压迫和侵略的残害换来的只是更加激烈的反抗,但人们是有妥协性的,这妥协性正是来源于自身的愚昧。这些呼兰河城中在生死场上痛苦的生活的人,他的自身是愚昧的,所以他不懂得自己活的痛苦的原因。或许,这种思考,在反封建和反侵略胜利很长时间后,才是更有意义的。茅盾在序中说,此时的萧红是寂寞的,她是在回忆她寂寞的童年。但我不这么认为,在香港的萧红固然是寂寞的,但他的童年并不寂寞,回忆是会给人带来寂寞感,但回忆也往往给人带来欢心与欣慰。书中的第三章,以《后花园爷爷和我》为题选入过小学语文教材,这是书中直接描写她的童年的部分,从本章中看到的更多的并不是寂寞,而是童趣。一个有爷爷,有后花园,有如此童趣的童年是可以欣慰的。当然,书中的其他章节的生活是寂寞的,从整本书来看,呼兰河城的生活也是寂寞。

  写到这里,我还想说一下萧红的传奇的人生,附上一篇:

  《萧红小传》

  萧红短暂的一生是传奇的,一段从呼兰到香港的传奇。

  萧红,一九一一年出生于黑龙江的一个小城呼兰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与中华民国同龄。

  萧红的童年尽管生活在寂寞封闭的呼兰,又父亲不疼,母亲早逝,但一个在后花园中有祖父陪伴的童年依旧是充满童趣的,详情见《呼兰河传》第三章。

  在萧红的强烈要求下得以上中学,后来为了反对包办婚姻,与一个爱国的富家少爷私奔到北京,这是萧红的初恋。但是这个少爷是有妥协性的,在被父亲断绝经济来源后,竟把萧红一个人丢在哈尔滨,陷于旅店中,这时欠旅店大量的钱。这是萧红第一次陷入人生的困顿中。《小城三月》中描写的翠姨对包办婚姻反抗,不能说没有萧红自己的影子,只是萧红比翠姨富有更强的反抗性,而萧红悲剧就是从包办婚姻开始的。

  而在困顿中,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当地的文学杂志社求救,就在此时遇上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萧军。也是萧军对萧红进行了文学启蒙,两人在哈尔滨商市街居住期间共同完成了散文集《商市街》,两人笔名取“小小红军”之意。但婚姻中的两个并不成功,萧军性格暴躁,萧红极富小女子情怀。后来(在上海)生活中不快和文学观的不同导致了萧军背叛了他们的爱情,而萧红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并远走日本养病。

  “九一八”事变后,两人为躲避战争辗转经青岛到达上海,在此时,萧红完成《生死场》的创作,并遇到文学路上重要导师鲁迅,在鲁迅的努力下,《生死场》得以发表,并奠定萧红的文学地位,走入文坛中心,是萧红的第一个创作高峰。在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中表现了这一时期,他和鲁迅的关系,文中那个拽萧红辫子的孩子就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也是在此时萧军背叛了他们的爱情,但是爱情中是没有对与错的,只有珍惜与否。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日本侵华的深入,萧红辗转武汉、山西等地,从事文学界抗日救亡活动,并起草促成《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的联合发表。也是在武汉与端木蕻良开始一段感情。

  一九四零年,两人同去香港。在港期间,萧红开始人生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此时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后被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第九名,又有短篇《小城三月》面世。但萧红的精神陷入寂寞的而身体陷入疾病,不久香港沦陷,萧红被困香港。最后极富才情的萧红以年轻如花的年龄病逝在香港,安葬在风景优美的浅水湾,不能不让人生出许多的惋惜

  后来,戴望舒去香港浅水湾凭吊萧红,作诗一首: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小城三月》读后感(二):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

  寒冬渐近,如此的温度或许更接近初春的寒冷。周遭景物的颓势和生机,也许是人心不同感受的真实缘由。一个小城三月,青色的泥土散发着青涩却又有着淡淡清香味道,迎春花开,杨柳枝绿,冰凌消融,各种属于春天的交响乐,羞涩又急切的起了前奏。马车上载着的翠姨,那时也算是欣喜着吧。

  翠姨就是那样。从来不原讲明自己的喜恶。喜欢的东西从来不会立刻就买来,可是喜欢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费尽千辛万苦的去追寻,她可能不懂,有些时候,会晚。翠姨有着自己的喜好同时翠姨很低调,愿意或者是被迫的总是雪藏自己的灵魂

  翠姨就是那样。至少我读到的翠姨,真的就是传统的中国女子,或者说,美丽的古典女子。在“我”家里,很是文明开化的一个家庭里,男女的防线不在坚固,在“我”家里是个活泼生动氛围。翠姨还算能加入“我们”一群人。嬉笑,棋牌,音乐,或者只是和乐的一起餐饮。可是无论什么活动,翠姨也总是三请两请才肯出来,她没有刻意的却那么自然地遵从着一切所谓的礼。她出来时,“我们”在笑,因为我们发现,她竟有那么几分像极了颦儿。她说是在嘲笑她没上过新式学堂,嘲笑她无知。她不知道的是,那笑里,几分欣赏,几分同情,几分理解,几分夹杂了莫名的感情。

  “我”哥哥,或许风度翩翩,又有着新的学历,新的见识,或许又很清俊,行为得体,或许就是那么个标致的绅士。翠姨看在眼里,就那么一眼,或许就驻扎心田。可是翠姨,一如既往的,不去挑明,甚至没有暗示,没有回应。她有那么一丝爱恋,却又有十足的自卑,十足的羞怯,十万个理由让她不敢造次。有她自己的原因,更有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惯性,来不及调转心灵的航船。可是,还要承认,她恋爱了。那种很隐秘的感情就像草灰蛇线,开始绵延于她的人生。

  后来翠姨的妹妹出嫁了。翠姨的妹妹阔起来了。接着,翠姨也被许人了。某种意义上,她也阔起来了,为着源源不断送来的彩礼。可是,她不快乐,也不需求这种人家眼里的幸福。她开始拖延了,一年,两年,总之到了不得已的关头,她还是拒绝,她说要念书,她很快的念出了病,她好像在作践这自己,她又不愿意再来“我”家,她又不愿再见哥哥。在那个“男子不好去专访一位小姐”的年代,在那个“说起来还是亲戚,依旧很多沟壑”的年代,在翠姨弥留之际,翠姨终于苦笑着对着哥哥说“我心里很安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翠姨为了什么而死?她得到了么?她没得到了么?

  “哥哥后来提起翠姨常常落泪,他不知道翠姨为何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

  “等到我春假回来,母亲还当我说:‘要是翠姨一定不愿意出嫁,那也是可以的,假如他们当我说。”

  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懂。也许,每个人都愿意阻止着最不值当的悲剧。也许,每个人都不愿有这么可惜悲伤。但是,毕竟,就那么自然而然发生了。顺着曾被认为自然而然的路子。翠姨孤独的踏上了黄泉路。

  萧红笔下故事常常没有大爱大恨,难以标识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个《小城三月》也一样。没有宣讲,没有口号,没有嬉笑怒骂,没有埋天怨地,没有控诉,没有玄之又玄的高深论调,只是情,只是凡人,只是简简单单的人性描摹。萧红娓娓道来的语言风格,既无限哀悯,有平淡冷静叙述语境全然不露痕迹。没有大喜大悲,从不炫耀哀伤而又处处流露这难以道明的意蕴。所有的情感,在字里行间静静的流淌。虽不似大江大河波涛汹涌,但却同样细水长流,无止无尽。

  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就这么一个短暂的春天。不知何时才能永葆生机!不知何时才能使不朽有纯净的灵魂自由。不知翠姨们的哀愁又有多少还在绵延。总有束缚,总有数不尽的,难以名状的鸿沟。

  尽管“杨花飞起来了,榆钱飘满一地”,尽管春天依旧让万物都迫不及待的生长变化,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翠姨坟头草籽发芽,一掀一掀的和土粘成一片”和大地一样淡青色的坟头,或许终于让人不再忽视初春的寒冷。

  年青的姑娘们,三两成双,坐着马车,选衣料,换春装,她们热心的摆弄,憧憬美好的未来和自己。却只不见也曾是在这春天,载着翠姨的马车来。

  《小城三月》读后感(三):萧红《小城三月》、《回忆鲁迅先生》、《生死场)

  《小城三月》,关于一个女人不为人知的,无声无息的对幸福的期待。又是三月,春阳依旧,可是翠姨已经不在了。《回忆鲁迅先生》,跟着描画那个安静素雅的房子,娴熟能干的许广平,可爱的海婴,各种访客,还有生活中的鲁迅。其实看到他抓住病情稍微好转的空档加紧工作,看到他招待客人至深夜,然后伴着书桌上的台灯工作到天明,有些心疼这个执着坚硬的男人,第一次觉得他需要我体谅。终于鲁迅在我眼中不是那么不合时世了。关于穿着打扮颜色搭配的部分高中做阅读看过,还有印象。见鬼那部分让我发笑。《生死场》,萧红的代表作之一,看之前就知道了大概的总体格调,我知道那是一个时代的生生死死,乱坟岗子是所有人最终的归宿。但看到女人生孩子那部分还是很紧张!看到把女人生孩子和猪生孩子,男人打骂女人和孩子时简直生气!原来对那时候的女人,尤其是穷女人来说,爱情是奢侈品。真庆幸自己活在现在,女性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多的机会。希望一些男人的残暴与窝囊也可以终结!想想萧红自己第一次怀孕时被汪恩甲抛弃,后来跟萧军分手的时候也是怀孕,再后来病重直至临死前丈夫端木蕻良也不在身边,怪可怜的。她自己也是在生死场里吧……

  《小城三月》读后感(四):生命换来的纯洁

  这是时代转型的过渡期。有人革新成功,有人墨守成规,也有许多人在挣扎中耗尽阳气。书中的作者等一批知识分子走在维新前端,敢于反抗、尝试,在天翻地覆的时代中曲折地前进。

  但并不是人人这么幸运。翠姨就是在挣扎中葬送自己的性命。她的家庭是典型的守旧封建家庭,作为女子,无法接受教育,无法与异性公开来往,无法自由恋爱。她喜爱潮流但不敢表露,却最终为了得到绒绳鞋执着地寻遍街市。她羡慕作者的新式作风,她羡慕知识分子的自由生活,于是封建社会中的才女——多种才艺的闺女,要求家人给她上学。这是她为自己的转型做出的极大的努力。但是在爱情上,她无能为力。包办的封建婚姻扼杀了她活着的希望。她不敢反抗,而是选择践踏自己的性命,为了心中的爱情牺牲。在她垂危之际,喜欢的人来探望她,翠姨苦笑了一笑,“我心里很安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她得到了爱人的抚慰,足矣。

  翠姨执着地忠于心中的情感,用生命保住了心灵和肉体的纯洁。她在封建专制下牺牲,但是在精神上她是个胜利者。有多少人能够不惜一切来守住一方心灵净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