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10篇

2018-02-09 21: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10篇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是一本由崎山克彦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一):心安即是归处

  乍一翻开《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就仿佛感受到一缕春风拂过,如此清新,如此自然,如此沁人心脾。心安即是归处,封面那苍翠的小岛与宁静背影,带给我们的是幸福美好感觉

  记得高中毕业时候,我十七岁,写在留言簿上的梦想就是“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岛自由的生活”。不知道那颗年轻的心为何有一个如此遥远的梦,只知道如今我真的生活在厦门这样一个岛上时,竟然偶尔觉得孤独。我想每个人心中大概都会有一个岛居的梦想,渴望留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岛居更多的存于形式而非内心,岛居的原因更多的是迫于生活而非自然选择,所以才会有那份孤独吧!

  这本书带来的是崎山克彦的岛居剪影。与我这样因工作需求而岛居的人相比,崎山克彦的岛居很显然多了很多责任,也多了很多趣味,更多了许多淡然。他将岛居化作人生升华的修炼阶段,以改善岛民的生活和保持原生态的质朴为己任,他真正的融入了卡儿哈甘,做卡儿哈甘的一份子,甚至是领头人,惬意享受着这自然纯朴的生活。

  在书中崎山克彦将关于卡儿哈甘的前世今生描述得十分详尽:购买卡儿哈甘的机缘和动机,购买之后所做的种种构想及实践中的困难,因卡儿哈甘遇到的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和他们对海岛的贡献,对于海岛的改造以及岛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改善,卡儿哈甘的特产与美食,为保持原生态的淳朴民风所思所想所做。。。。。。整本书的内容都散发着纯天然的味道记录着这个海岛慢慢成长慢慢变化过程,也记录着这个海岛来来去去的人们故事

  应该说这本“海岛成长记录手册”带给我更多的是对于崎山克彦的崇敬,和对于精神世界向往倾家荡产投入,去对一个海岛进行多年的改造,又力求保持原有的质朴生活,这是实在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要说实践的难度,单单是下定决心就绝非常人可比了,更勿论要坚持有多难了。而关于内心世界的不断细微变化和最终的梦想,崎山克彦在字里行间也不断的透露一二,让我们感知一颗真正充满生活激情的内心如何为梦想而驿动,那种不同于常人追求的衣食温饱的崇高理想,会让人的内心一起得到净化和升华——原来人生的追求是可以如此不庸俗的。

  身在厦门心无所依,很庆幸读到这样一本醍醐灌顶的书,让我们的内心享有片刻安宁,并从中汲取生活的真谛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二):我的梦里有个岛

  “找个南方岛屿过日子,应该是很多人的憧憬。”别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来还不过只是有感而发,但是身为自己就拥有一座真正的南方小岛的作者提笔写下这样的话来,看了只会让人感觉是在炫耀吧~~( ﹁ ﹁ ) ~~~真的没法不羡慕作者啊,居然能够住在接近东京巨单体育大小的南国岛屿上,过着每天碧海白沙棕榈环绕的闲适生活。

  没有了城市的光污染,没有了汽车的噪音,白日里阳光明媚,海风送爽;夜空星空璀璨,无比宁静。海平如镜,水清如湛。看到图片特别明媚的大片土耳其蓝,感觉真的好梦幻……那么美,那么美!为此,就算明知道岛上缺水严重,日常只能用积储的雨水来洗漱清洁,但是既然能有这样动人风光相伴,就算偶尔过一段岛上的生活,相信也不会有什么无法忍受的吧。

  这是一本很漂亮的书,都是托了两位摄影师的用心,才将许多卡儿哈甘的美丽存在照片上,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精彩的图片。真的很想也到卡儿哈甘去看一看,看一看近海因为太澄透的水,明明很幽深,在明媚的阳光下,看似清浅;远海别有一番风情的美丽!“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有时想想,还真怀念在卡儿哈干的自然生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东京没什么大自然。想到这里,我就会怀念卡儿哈甘的风,怀念被海、风以及椰树围绕的生活,它就像一个美丽的梦境。”(P.151)

  与其说该书的内容是在介绍卡儿哈甘和卡儿哈甘旅游情况的,又或者是在写关于作者是怎样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还不如说是作者为了推广一种不同的旅行观和生活观而写成的。书中收录了作者许多散见于各家报刊专栏的文章,包括从第一次邂逅卡儿哈甘到买岛经营,集合了这20多年来的点点滴滴体验到的人生哲学。除了内容都多少与卡儿哈甘扯得上关联之外,主题上并不相同,有写卡岛美食美景的,有写旅游推介的,甚至是自己怎样建设小岛的,对小岛和岛民若干的未来规划,帮助岛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的等等。但更多的还是关于环保,人生哲学,生活哲理的内容。

  很喜欢“自然之岛”这个单元。尤其像是其中介绍卡儿哈甘用水用电的这两篇,作者的感情真挚,但又不光是在卖情怀,很有知识性,却也不乏不乏趣味性。不过读到了这里不禁突然联想到了,在某部小说中看到的“未来桃花源”的桥段,——在那里人们的科技非常先进,却也同样的珍惜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不愿意去生产那些不易降解的东西,生活中也都是采用风能水力等绿色能源来驱动洗衣机和冰箱。不正像是作者在书中描述的卡儿哈甘的生活吗?

  只是后者之前不用发电机发电不是怕破坏环境,而是单纯的用不起罢了。甚至,现在卡儿哈甘的岛民们也在日益被外界的物欲生活所腐蚀,或许不久之后的将来便会蜕变完全物质动物嘞。大概作者是个比较传统的人的关系,能够看出他对膨胀的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一点好感也无,甚至作者描述自己离开现代都市舒适方便的生活时干脆抨击说,“这是一个大量使用能源的文明时代。日本或美国等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就是因大量消耗能源而形成的。”(P.94)

  说来很不可思议是不是,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往那个方向去想,——但是驱动现代生活完全依靠能源,生产大量商品需要大量能源,如果没有了足够的各种资源以供人类消耗,现代社会将会以快到不可思议的速度崩解吧。无怪乎作者会如此看不惯了。或许就是这样,他才会在觉得够了的时候干脆的辞职,用退休后的时间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践自己的梦想,想要通过自己的行动,一点一滴改变这个自己越来越无法喜欢的世界吧。

  作者以旁观者的视角来对比现代都市人方便舒适,但会对自然造成极大破坏的生活常态,和卡儿哈甘人简单贫瘠,但与自然和睦共处的生活方式。或许通过作者的文字对这处远离繁华的岛屿生活的描摹,我们也可以从中寻觅到,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都市人所最缺少的东西。同样的,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寄希望于这个遥远小岛上,能够提供给人们更多实验性质的关于建立生活共同体,以及如何保护地方特色问题的参考。

  说真的,我特别欣赏作者的性格,那可不是位会委屈自己的人,这点很好,最起码他自己的生活是会过得很称心的。已经有了一份安稳的工作,但是觉得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从事的工作,就干脆的辞职;想要出国去闯荡,哪怕没什么钱,只能边上学便打工盘子洗碗也要去;想要工作了,找家公司进去就踏踏实实的一干就是二十几年;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时候,也能毫不留恋的退下来,选择辞掉工作离开干了那么久的公司,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

  看似随波逐流,却也别有坚持。这个时候的作者崎山克彦已经52岁了,退休前早已和育有两个小孩前妻分居,在离开公司的一年后,用他之前所有的积蓄1000万日元买下了位于菲律宾宿务的卡儿哈甘,从此过上了每一天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日子……

  可以确定是是,作者是个理想派。这不是讽刺。想想看,在八几年的时候能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毫不犹豫的投入千万日元购入小岛,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别因为现在看来这笔钱也就约合52万人民币,就觉得不算啥了,要知道当年是个什么时候,这可不是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元啊喂!

  当时作者手上握着这么一大笔的钱,无论是投资地产还是股票都好,可以轻而易举的让这笔钱翻个几番,结果他没去用钱生钱,反倒拿着钱去追去求梦想了~当然,这真是值得庆幸的事儿。幸好他没想着要拿钱去做投资,要不然没几年等日本的经济泡沫一破,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都打了水漂了。我估摸着,当年知道他买下小岛会笑话他是傻了的人,等到几年之后被无理取闹的现实打了个嘴巴,都会发现原来自己才是真傻了的人。

  现在想来,作者能够这样简单的做出决定,和家中没有家累亦有很大的关系。不过,从书中给人的感觉作者就是个率性敢为之人,可能就算当时全家上下都有口一同的去反对他也不会觉得怎样,并不会特别去为了别人的好恶来勉强自己。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太不会为别人着想了,但是作为一个从小到大一直都在持续不断的为别人着想的人,我很负责的告诉你,这样的人或许不会有多讨人喜欢,但就自身而言一定会更加的幸福,也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啊嘞,年纪这么大了还能这么精力充沛的折腾,真是令人羡慕,作者今后也要继续加油啊~(≧▽≦)/~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三):什么也不做 慢慢的过日子

  文/安诺

  书里说时代周刊社长夏珍说:人需要孤独,却又害怕寂寞。所以,逃离成为每个人无法克制的欲望,回归却又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年复一年,很多人就只能在日常琐事的空隙,远离自己熟悉的人事地物,远走他乡,接近陌生人,在完全疏离的情境中,得到必要心灵安抚。

  辞去工作,远走他乡,在另一个完全陌生却令人欣喜的地方生活,是很多人向往却又只是想想的生活,而崎山克彦却这么做了,并且做的很好,让自己心里的梦想一步步成为,并且实现它。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岛》作者:崎山克彦,1935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曾任讲谈社编辑、讲谈社国际负责人,现任NGO「来自南方岛屿」的代表。1987年去宿雾潜水发现了卡儿哈甘,为之惊艳,决定告别30年上班族生活,用退休金一千万日币,买了这个南洋小岛「卡儿哈甘」。1991年正式到岛上生活,现在与500多位岛民一起生活,经营民宿。

  在书中崎山克彦很尽职的为我们介绍了卡儿哈甘岛的一切,介绍了卡儿哈甘岛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和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是风,是海,是海里所有的生物,也是卡儿哈甘岛与生俱来静谧安详,作者在经过工作30年之后开始冥想,这样的生活是不是还具有意义,剩下的几十年是不是还是在重复的过着日子。当崎山克彦遇到卡儿哈甘岛时才明白,放下手上的工作,于海为伴,与大自然亲近,变成了最重要的生活。

  他在给自己梦想适应的空间,从一开始隔一段时间去岛上居住,到最后永久的生活在岛上,他在努力让岛上变的更好,他想到的不是利益,而是想要把岛变的更好,市岛上的居民生活变的更加好,在一步步探索的过程中,崎山克彦通过个人的努力带动他人给予这个岛最大的发展。得到它,却不希望过多的去改变它原有的样貌,使它的自然环境得到保存,这才是真喜欢和懂得。

  如果你累了,倦了,想要感受大自然的风光,那么卡儿哈甘岛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听到风的声音,吃到各种椰子的吃饭,傍晚夕阳西下看着海面,你会觉得生活原来这般惬意自然,不再有嘈杂和烦恼,不再只有汽车滴滴和冰冷的水泥。

  看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时,如果你想做什么,便会为之付出努力,要真正的爱一个地方,而不是把它变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在进步的空间里,尽量的维持它原有的样子。看这本书,特别想去海边,想去卡儿哈甘岛,在晨起的朝阳看看海,乘着帆船遨游海洋里。

  书里的插画很美,书中言语很美,朴实中带有独特温情。从细腻中能看到作者对于卡儿哈甘岛的爱。就像书里写,在这里什么也不做,慢慢的过日子,慢慢的感受生命真实而缓缓流动的美。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四):独一无二的梦想殿堂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梦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拥抱一片纯净天地,徜徉一个独一无二的旅途,定居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殿堂-----也许太多的时候,这样的想法实在有点渴望而不可及,但是追梦的我们或多或少地可以通过各式各样地渠道一圆自己的美梦

  今日我就通过一本书册,见证了一个看似平常的人实现自己那不平常的梦!由中信出版社推出的《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一书带领着我们感受和领略到了一个不平常的奇迹旅途。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梦想目的地——卡儿哈甘岛;世界上令人无法想象得到的世外桃源之岛——卡儿哈甘岛。尽管它在地图根本无从寻觅,但是它却是真真正正地用属于它的方式呈现着与众不同的所在。于这个岛而言,它是神奇的;于这个岛屿的主人而言,他的追梦经历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也正因为有它和他的存在,我们书外的读者一同感受了一回这样美丽的奇迹梦想殿堂。

  乍然看到书名,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本书。作为一个久居城市的孩子,我每天都沦陷在了三点一式的家—单位—家。原本追梦的心早已经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独生活中丧失。但是于这本书中我内心深处原本被抑制的那份自由逐梦的渴望又再一次得以滋长和蔓延。作为一个地球上存在的不知名的岛屿,它也许在太多的人们眼中实在微不足道。但是作为一个纯纯萌动着梦想的日本人,这个岛十足地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在那里,他放弃了原本城市的生活;在那里,他与岛民一起经营小岛;在那里,他过着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在那里,他向大家证明着关于逐梦的行动到底。哪怕是我们粗粗翻阅本书的目录,我们都会发现这个岛屿的与众不同。它是一个多方位,立体感的神奇之岛:梦想,自然,美味,悠闲,未来的元素时刻在这个岛屿中有如音符般地跃动着。放下原本烦躁的心情,踏上这片宁静的小岛,书外的你我也会感受到一片祥和,幸福,满足之情!独一无二的梦想殿堂透过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岛民,每一份岛上的景致呈现着无穷的迷人魅力。尤其是本书之中众多原汁原味的,来自于岛上各个角落的照片更是给予我们最为深刻的视觉震撼。

  跟随着这个岛的主人,我们一同散步其间。观景,看人,品岛,无尽的感叹和回味油然而生,无穷的美感恣意萌动!这里真的太美了。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五):自己的天堂

  1987年6月,他52岁那年,这个75岁的老人告别30年上班族生活,用退休金一千万日元,买下了这个南洋小岛“卡儿哈甘”。1991年正式到岛上生活,现在与500多为岛民一起生活,经营民宿。这是本书主人公的简介,我很是佩服。人到暮年,一生即将过去,有多少人能和他一样有勇气和决心与过去的自己道别,去迎向自己向往却没有经历过的生活呢。而他做到了。

  卡儿哈甘这座岛并不大,朴素简单却有一种吸引力,有着朴素带来的快乐。它被白色沙岸环绕,满是绿色的椰树。沙滩、珊瑚、海星,宛如梦境一般。趁着光影的变化,岛上也会变装成不同面貌的景致。在这个岛山没有豪华的想象。海水、天空,海风,白天辛勤耕耘,黎明即起,饿了就吃,热了可以游泳,晚上听潮入睡。这里没有城市的嘈杂,没有网络的交际,这里甚至连电都没有,让你感触和大自然一起作息,让你去看看人性的善美。在岛山它提醒你回归原始的作息方式,日出日落,潮起潮涌,时间似乎都停止了流动,只有自己所在的这个岛屿,在自行的运转这着。美丽的卡儿哈甘,这是属于他的岛屿,这里是他的梦想是他的天堂。每个人都有机会为自己不同阶段的人生挥洒完全不同的色彩,这里是属于他自己的天堂,是他用心刻画出的辉煌色彩。

  小岛的主人说他自己有三个梦想,一:我是希望自己能够在美丽的南方岛屿生活。二:我要把守护美丽的自认生态作为义务。三:我想和岛民一起生活,我很期待这样的日子。还有,希望 有很多人能来这里体验南方的生活。他做到了,买下了岛屿而且善心的留下当地的居民,和他们共同生活。原本繁杂的上班生活已经离他远去,在这里他有了人生新的生活。邂逅、生命,缘分真的是不可思议,而他珍惜着这个难能可贵的不可思议。初到之时他看见了之前所未知的事物,他决心留下最后在人们认为的不可能中慢慢构筑起了自己希望的世界,丰富而完美。

  美丽的岛屿,轻松的生活。在他的细心经营下,岛屿愈加的充满人性化。美食、美景,都给人最放松的享受。去岛上的游客在离去的前一天都会在留言本上写上这些天在岛山的感受,留下的都是慢慢的欢喜。我想人生在世,应当如此才无遗憾。走进心之所想,那是最好的天堂。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六):有什么事,是此时此刻必须要做的呢!

  没什么事,是此次此刻非做不可的。这是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而这本书就是讲,世界上,真的有一个国度就是这种生活状态。

  总是谈理想,谈得多了,听得多了,就觉得,大多数只是妄想。真正能横下心坚持到底的人,到底是不多。这世上,相信有太多比这位作者财富积累更多的人,但少有像他和小岛那样的缘分,也少有这份在这个年纪的人生出的赤子之心。大概还需要一点的勇气,才能促成。不过说到底,看到的某一个结果,或者你认为的某种幸运,其实都是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累积。

  选择读哪一本书,也是种缘分的累积。奇怪的就是,每当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困惑,那么刚好翻到的书里,往往就有答案。最近在让脑袋放空,多了很多阅读时间,读了各种各样的书,最抵达最近心里状态的非要属这本不可。平淡真实的语言,但一点也不会觉得乏味,随便读上几行,便不知不觉停不下来。脑子里充满了对陌生小岛的想象,但很享受相遇的美妙时刻,所以也不急于读完。纯净的天空海水,白色的沙滩,夏日的夜晚,满天的繁星,当然最美好的还有,岛上的人都是那么淳朴可爱热情。物质不那么发达,水源欠缺,但一点也没有影响岛上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热情,或者说,正是因为没有过度的物质,所以才能保有赤城。大家彼此有爱,不会计较,互相帮忙,没有盗窃,真诚可爱。理想的过度,喝雨水也是甘甜。

  --“在岛上,没有什么事情是非做不可的。

  不管是阳光、风、潮水等自然万物,还是人与人的相遇相约,都没什么是特别需要安排或者在意的。只要平平稳稳度过每一天就行了。”

  --“今天,什么都不用做,等到时机成熟了,时间就会自己来到。

  不用焦躁,只要轻松地过着现在的时刻就好了。没有恐惧,也无须慌乱。”

  这种生存方式,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物质的贫穷不可怕,比这个更可怕的是过度物质繁盛带来的自私,贪婪,膨胀的欲望,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适可而止保有余地的发展,能够让我们生活舒适的同时,心里得到富足,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踏实的工作认真的生活。

  前一阶段的生活,总被什么追赶,总也停不下来,说的最多的就是:没时间。没时间见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也没时间和自己相处。时间塞得满满的,一天下来,觉得很累,但又觉得空空的,好像做了很多事,又好像什么都没做。问自己,这一天,做了的事,有几件事是自己的意愿,有几句话,是真实的内心表达不是敷衍寒暄。如果一天下来,做的都是别人希望自己做的事,说的都是对方想要听的话,那么这一天,等于是别人的一天。想到这,就觉得心痛难忍。所以决定调整方向,调整生活的轨迹。总是在尝试,也总是在疑问,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一切都不晚。

  羡慕作者先生在岛上和大自然无限制接触的生活状态,也更喜欢他在这个年纪有的生命状态。眼见处,在这个年纪的人,因为完成了自己工作地使命而有了很多空闲时间,因为一直处于茫然被推动的工作的状态,导致突然得闲而无法适应,比较好的状态就是不回忆往事,不过度担忧自己女,有自己的生活圈,维持忙碌的兴趣爱好。不太好的一种状态是,不愿意接触新鲜事物,没有交际圈,过度思考人生和子女,终日沉默寡言。无论哪一种,好像都没有作者先生的畅快呢!没有把余生倒计时,不把自己定义为老了所以可以无为,没有沉溺于安逸的生活,而是用余生尝试另外一种可能性,勇敢实现自己的梦想!

  喜欢书里他提到的印度的人生观。印度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学生期,家住期,林竹期,游行期。

  学生期:努力学习,锻炼身体。

  家住期:结婚生子,抚养家庭。

  林住期:出家隐退。

  游行期:隔断与世界羁绊,进入冥想,等待死亡的来临。

  这个过程简单讲就是:释放,然后收回。而最后,也没有任何的悲观意味,而是安详等待长眠的淡然画面。生长了,开花了,凋谢了,归于尘土了。一个轮回的完成。

  岛主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完成的很好,家住期让妻儿有保障,林竹期出离到了岛上,用自己前半生的经验回馈社会,努力建筑一个美丽的乌托邦世界,接下来,他将像一个打坐僧人般,静静等待。人生画下一个圆。

  希望自己在五十三岁的时候,也能保持如作者的状态,依旧珍重自己,有健康的体魄,有和之前经历断离的勇气,番能够开启另一精彩的人生。乐观,豁达,不拖沓,自由自在,最大限度的亲近大自然居住。最后面临死亡的时候,平静安详,不逃避,不恐惧,亦不焦灼冲上前。

  .非要挑一点毛病,就是在提到某些有意思的景色,或是住宿,食物,手工艺品的时候,多配一点相应的图片就好了,就满足了对那个场景的全部想象。这样也好,答案需要到当地自己寻找,这不正是岛主出书的目的嘛哈哈。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七):胸前挂个勇字

  崎山克彦的勇气不得不让人叹服。

  抱有梦想是许多人对现实妥协的方式,而真正敢于击碎与现实纠结的契约,将梦想实现的人是少数。

  挂在天上是明月,揽入怀中却大抵成了白瓷盘子,不复曾经浪漫。抛去凡事,换得理想人生的决定之所以吸引人,也因并非人人都做得。而换得理想人生之后再细细经营,就又是一条漫漫长路了。

  崎山克彦的这条路走得坚决又漂亮,自在天地里的大浪漫让人心旷神怡,而点滴付出与艰辛更赋予了这座岛丰富的涵义。遗世独立而安然自得,真非有心有力之人不可。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八):海岛上的林住期 ——《我有一个岛》书评

  文/沈青黎

  印度教有这样的一种说法:理想的人生分为四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学生期、家住期、林住期和游行期。在学生期,人们会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技能,为将来的生活积累经验;接下来人们会结婚生子,组织家庭,是为家住期;家住期结束后,人们会走进森林,试着摆脱俗事的羁绊,让自己的心清静下来,为游行期做准备;接下来,人们会到圣地苦修,在深奥的冥想世界中游行,平静地迎接死亡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工作的日本人崎山克彦偶然从一位印度朋友那里听到了上述的“人生四期说”,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他渴望着在人生的后半段能找到一个地方来安放“家住期”之后的两个时期。后来,崎山用全部积蓄买下一个名叫“卡儿哈甘”的小岛,并在这个仅有15000 平方米的小岛邂逅了最原始的快乐。而《我有一个岛》一书,便记录了他在林住期的所幸所思。

  崎山买下卡儿哈甘时,岛上共有300多名原住民,因为土地归属权的变动,他们都成为了非法占有土地的人。但崎山觉得,岛民们祖祖辈辈住在岛上,本来就是小岛的一部分。虽然拥有一个无人居住的自然环境很棒,但他对处理与岛民之间的关系更感兴趣。于是,他决定不赶走岛民,而是跟他们一起生活。

  海岛上的生活惬意而舒适,虽然卡儿哈甘的面积只有日本巨蛋体育馆那么大,花20分钟就可以走完,但那儿的夕阳月影,椰林清风都姿态万千,岛上的生活时常悠闲得令人忘却了时间。在享受迷人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崎山也发现,岛民们的生活匮乏至极,岛上没有电、没有厕所、也没有医生,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岛民的收入连联合国最低标准的一半都不到。因此他决心为岛民们做些什么。

  在崎山的努力下,卡岛修建了厕所,开设了小学,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为了改进岛民的生活,岛主崎山决定开发旅游业。他在杂志上撰写旅游专栏,介绍卡岛的方方面面。慢慢的,小岛开始为人们所了解,开始有游客拜访这个岛屿。

  随着游客的增多,岛民们开始做生意,传统的打渔生活一下子被改变了。这让岛上的一些老人非常不满。崎山也担心淳朴的岛民一旦受到物质的侵袭,就会失去抵抗力,丰盈的内心会渐渐枯竭,他决定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局面。

  为了控制人流量以保护自然资源,也为了保留传统,崎山决定对参观者收取较高的入岛费,并组织岛民表演捕鱼和织网的技巧。虽身为“岛主”,一直在为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保护卡岛的生态环境而努力,但崎山从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他一直提醒自己,岛民与自己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和自己一样会思考、会烦恼,同样有悲也有喜,自己可以传递给他们一些新的想法,但也要向他们学习,因此他从来不会用自己的想法来强制岛民,总是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将自己的观念解释给他们听。

  崎山在卡岛上生活了23年,在此期间,他一面发挥余热,一面感悟生命,因此《我有一个岛》一书不仅收纳了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介绍了卡岛上的美食美景,风土人情,还充满各式各样的哲学感悟。而这段时期被崎山描述为他的“林住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崎山也渐渐感受到了身体上的衰弱。但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在他看来,“身心衰老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老化也是一件很美很美的事”。经过多年的努力,崎山已经让卡岛居民基本接受了“自给自足,与环境共存”的理念,接下来他会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工作,将小岛的经营权交还给当地居民,然后转入人生的第四个时期——游行期,过着种菜、读书、捕鱼的生活,随时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九):什么也不做 慢慢的过日子

  文/安诺

  书里说时代周刊社长夏珍说:人需要孤独,却又害怕寂寞。所以,逃离成为每个人无法克制的欲望,回归却又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年复一年,很多人就只能在日常琐事的空隙,远离自己熟悉的人事地物,远走他乡,接近陌生人,在完全疏离的情境中,得到必要的心灵安抚。

  辞去工作,远走他乡,在另一个完全陌生却令人欣喜的地方生活,是很多人向往却又只是想想的生活,而崎山克彦却这么做了,并且做的很好,让自己心里的梦想一步步成为,并且实现它。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岛》作者:崎山克彦,1935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曾任讲谈社编辑、讲谈社国际部负责人,现任NGO「来自南方岛屿」的代表。1987年去宿雾潜水发现了卡儿哈甘,为之惊艳,决定告别30年上班族生活,用退休金一千万日币,买了这个南洋小岛「卡儿哈甘」。1991年正式到岛上生活,现在与500多位岛民一起生活,经营民宿。

  在书中崎山克彦很尽职的为我们介绍了卡儿哈甘岛的一切,介绍了卡儿哈甘岛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和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是风,是海,是海里所有的生物,也是卡儿哈甘岛与生俱来的静谧与安详,作者在经过工作30年之后开始冥想,这样的生活是不是还具有意义,剩下的几十年是不是还是在重复的过着日子。当崎山克彦遇到卡儿哈甘岛时才明白,放下手上的工作,于海为伴,与大自然亲近,变成了最重要的生活。

  他在给自己梦想适应的空间,从一开始隔一段时间去岛上居住,到最后永久的生活在岛上,他在努力让岛上变的更好,他想到的不是利益,而是想要把岛变的更好,市岛上的居民生活变的更加好,在一步步探索的过程中,崎山克彦通过个人的努力带动他人给予这个岛最大的发展。得到它,却不希望过多的去改变它原有的样貌,使它的自然环境得到保存,这才是真喜欢和懂得。

  如果你累了,倦了,想要感受大自然的风光,那么卡儿哈甘岛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听到风的声音,吃到各种椰子的吃饭,傍晚夕阳西下看着海面,你会觉得生活原来这般惬意自然,不再有嘈杂和烦恼,不再只有汽车滴滴和冰冷的水泥。

  看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时,如果你想做什么,便会为之付出努力,要真正的爱一个地方,而不是把它变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在进步的空间里,尽量的维持它原有的样子。看这本书,特别想去海边,想去卡儿哈甘岛,在晨起的朝阳看看海,乘着帆船遨游海洋里。

  书里的插画很美,书中言语很美,朴实中带有独特的温情。从细腻中能看到作者对于卡儿哈甘岛的爱。就像书里写,在这里什么也不做,慢慢的过日子,慢慢的感受生命里真实而缓缓流动的美。

  《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读后感(十):我买了一个岛的梦想

  崎山克彦先是从出版行业做起,力图改变现状的他之后选择了留学美国,后来的日子里进入从事出版英文书籍的日本讲谈社国际公司,两度被派驻美国。工作二十几年后,如他自己所言:“我并不是一个想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献给公司的那种人,也从来没有想过人生要以公司为己任。从一开始,我就在盘算何时可以离开公司,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于是,在刚满52岁的时候,他辞掉了工作。更疯狂的举动是,用自己所有的退休金一千万日元,买下了菲律宾的小岛——5万平方米的卡儿哈甘。自此,过上了望海吹风的闲适日子。

  手捧《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美轮美奂的图像和描述让你恨不能自己瞬间也去面朝大海,但梦想总是要吃饭的。前提是,你要凡事自己动手,引擎船、发电机、集雨装置、电话、电线和厕所净化装置都要自己搞定。依赖雨水过活的日子会让你知道水和电是这么珍贵的东西。人总是想要活得更好的,“岛民贩卖手工艺品的收入增加了,但我觉得岛民的心却不如过去那样丰沛,反而渐渐枯竭了。”

  从字里行间,你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崎山克彦先生的努力。他不仅仅在享受自己的梦想,更多的是为岛民制造梦想。买岛的时候,他留下了原有的300岛民,没有要求他们离开自己的领地。之后,他与他们紧密联结,建立了亲人般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在如何平衡自然与发展的关系上,崎山克彦先生煞费苦心。他先是解决了水及厕所这类和大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接下来,又努力解决大家的医疗问题。并且经过多方努力,在岛上建立了六年制的小学。从始至终,认真规划小岛的未来,改善大家的生活。

  徜徉于这样一个民生幸福的岛上,我们可以去尽情领略小岛的自然之美和悠闲之乐了。自由的风的奔跑、星星闪耀的天空、比矿泉水还要清澈的水、深蓝的珊瑚礁保护区、美味的椰子和烤乳猪,无不让人炫目心动。

  在自然与现代之间、在原始与先进之间、在保守与进步之间所做的调适与平衡,是更吸引人的收获。买下一个岛,同时,买下了一个岛的梦想。这就是崎山克彦先生的卡儿哈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