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54: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10篇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是一本由鲁迅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0元,页数:107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一):初读《鲁迅全集》

  这次只是读了《鲁迅全集》的第二卷,包括了《彷徨》、《野草》、《朝花夕拾》与《故事新编》,每一编都有独特的颜色。

  用准确的词概括鲁迅实在太难。读完总感觉自己理解了点什么,却也不能准确的说出到底有什么。《彷徨》和《朝花夕拾》像是鲁迅说的,“骚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尤其是《朝花夕拾》,以回击陈西滢的批判为主。惊叹于鲁迅的巧思,总是能以故事开始,毫无痕迹地转折到回击和讽刺上来,不能再妙。《故事新编》则像是鲁迅打开脑洞,每读完一个故事总会惊叹,这事儿竟然还能这么写,魅力之大着实让人想一口气抓紧读完。《野草》是诗集,看不懂的居多,或者也不敢说有看的懂的。但确实有那么几篇很有共鸣,觉得自己可得一二。

  再一处想说的就是注解。若总是跳脱出来看注解,那真是把行文割裂的支离破碎,完全不能再读。况且有些注解一是太浅显的完全没必要标注,二是注解了的有时太晦涩犹如没注解,三是疑惑当真是鲁迅暗指或借指某某,不是过度解释吗?

  每一个年龄阶段看鲁迅肯定是会有不同的感想或者见解吧,希望再读鲁迅时,我能看到另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二):鲁迅全集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三):鲁迅文笔奇差,水平极烂

  鲁迅文笔奇差,水平极烂

  却说此人文笔。鲁迅唯一文笔还算可以的是《野草》。舍此之外,基本是不堪读的文字垃圾。《呐喊》、《彷徨》被诈称“小说”,基本谈不上情节,里面总是虚构一个“我”啊“我”的,混淆小说与散文;无趣,缺乏想象,流水账。《一件小事》不及初中生水平,从“高大”一下变成“渺小”,停留在小学生假作文的水平上;《社戏》是随意涂鸦;《药》缺乏艺术性,把握不了真是与虚构的尺度;自我陶醉的《朝花夕拾》自吹自擂;《故事新编》除了《眉间尺》一篇外,其余都是缺乏才能的恶搞;“华盖”、“且介亭”、“南腔北调”皆为口水。

  鲁迅造成的恶劣影响还体现在古典文学上。由于政治原因,这个家伙认定的《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之类的谬论广为流传,侵蚀到教科书内。另外一些谬论广及诸多明清小说。

  一个人的文学天才绝对是天生的。但是鲁迅弃矿再弃医,再习文,足见其没有天赋。李白、王维、歌德、安徒生、顾城都是有天赋的。鄙视没有天赋的人由于意识形态原因被肆意拔高,包括文笔极差的鲁迅,包括善写口水诗的“梨花哥哥”郭沫若!

  【附一】从《镜花缘》见证鲁迅的无知

  后人看了《孔乙己》之后觉得孔乙己迂腐至极,特别取笑他 “窃书非盗”的说法,这是深受鲁迅毒害的又一表现。

  《镜花缘》中载有一个黑齿国,黑齿国的人好读书,国中多有窃书之人却鲜有盗物之贼。在这个地方,偷书的被叫做“窃儿”,偷物的被称作“偷儿”——“窃”与“偷”在这里完全被分辨开来。

  在讲究诗书礼义的黑齿国,书和其他物品被鲜明地区别开来,才会出现“窃”与“偷”的分别。而在不重知识的国度与时代,才会出现“窃”与“盗”的混为一谈。

  鲁迅是看过《镜花缘》的,此人对《镜花缘》的歪批至今为“砖家”、“叫兽”接受着。

  【附二】《古人并不纯厚》之说

  鲁迅作《古人并不纯厚》,反对“古人比今人纯厚”的观点,其中从《 诗经》取例,以“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来说古人“恶毒”,实为大谬——这种具有反抗精神的怒吼竟被视为“可恶”,这与其一向斥责奴才的精神极不和谐。

  而且,鲁迅通篇强调古人不长寿,这和题目的论点并没有太大关联,以“不得好死”论证“心不好”,也是不可取的。

  更重要的是,“古人比今人纯厚”本身是一个相对的看法,鲁迅偏偏要理解成绝对,即混淆为“是古人就肯定纯厚”的观点,对此进行批驳。本身理解就有错误。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四):从高尔基到鲁迅

  我也曾想过,如果没有邂逅鲁迅,我的一生该是幸福的吧!?但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竹内好《从“绝望”开始》

  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 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跟随着苏联大厦一起坍塌的还有列宁。许多以列宁名字命名的城市和街道都先后改名,如著名的列宁格勒被改为圣彼得堡。列宁的亲密战友高尔基的名声却屹立不倒。1990年代,高尔基在十月革命期间发表的一系列政论文集《不合时宜的沉思》解禁,并引起不小的轰动。而高尔基市,高尔基大街,高尔基中学却遍布了近半个俄罗斯。从俄罗斯建国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像高尔基这样,享有如此崇高和普遍的声誉,即便是无论文学才能还是道德品格都要比他高出不知凡几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

  在政治意识形态与苏联极为相似的邻邦,鲁迅被称为中国的高尔基。从政治遭遇来讲,鲁迅和高尔基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十月革命时期,高尔基和列宁几乎站在对立面。在哲学船事件中,他利用自己和列宁的友谊,解救了不少知识分子。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鲁迅运用他自己的影响力,也救助过不少知识分子,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瞿秋白。列宁去世之后,高尔基便遭到了被驱逐的命运。他远赴意大利,在那里一呆就是四年。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为了争夺最高苏维埃的领导权,都向高尔基伸出了橄榄枝。1930年代初,应斯大林的邀请,高尔基回到俄罗斯,受到空前隆重的欢迎。从那一刻开始,高尔基就成了俄罗斯知识界的叛徒和耻辱。1933年,苏联的大清洗(性质类似于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反右)运动开始,古拉格群岛遍及整个苏联。泰戈尔,纪德,罗曼•罗兰和瞿秋白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访问苏联。纪德回到法国之后,发表了很多文章来控诉这一集权国家的罪恶,而其他三位作家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享有世界声誉的高尔基非常高调地访问了政治犯的住所,并发表文章声称,那是他见过的最好的待遇。很多人都在猜测,要是中国的高尔基能够活到反右,会有怎样的反应。胡适说,鲁迅是不会妥协的,他是我们的人。

  现在的鲁研家们,大多注重研究鲁迅的成功:他的乡愁色彩浓重的小说,用笔凝练的《野草》,构思新颖的《故事新编》,笔锋冷峻尖刻的杂文……大多注重他身边围绕着的一大群青年:胡风,冯雪峰,巴金,柔石……大多注重似乎带给他许多安慰的爱情,注重《两地书》与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失败和孤独。我没有读过汪晖,孙郁,钱理群,甚至没有读过冯雪峰和夏济安。以前草草读过李长之的《鲁迅批判》,但大多忘记了。我只是深夜中读他的文字时有许多感慨。真正意义上的鲁迅是失败和孤独的。

  鲁迅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再平常不过。一般的兴趣爱好(喜欢看地方戏,喜欢看小人书,喜欢描绣像),一般的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中等水平)。可能,不大一样的便是,他比较认真,比较真诚,从而也就遭受较多的失败和挫折。在日本留学被怀疑,在教育部任职被排挤,在文学论战中,受到左翼和右翼的共同打压……因此,他会在深夜时放下手中的笔,静静地燃上一支烟,躺到阳台上去。而海婴,他的年幼的孩子,也安静地躺在他的身旁,凝视着夜空。他也似乎没有真正贴心的朋友。自然,柔石和殷夫遇难之后,他多次写文纪念。然而,他也说过,我们之间之所以一直没有冲突,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死去的缘故。胡适,傅斯年,钱玄同,林语堂,甚至是最了解他的周作人,都先后与他分道扬镳。他似乎具备某种特殊的能力,能将每个朋友都变成自己的敌人。他那些充满脉脉温情的书信,大多朴实实在,让人感到说话者是兄长或父亲,读完后充满感激和敬畏,至于亲昵,那是绝对没有的。他就像我的堂兄,渊博的学识,不卑不亢的性格,土地般厚重的关怀,都令我敬仰和感动,但从来不会想到要去亲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显眼的孤独坐标。他是一株冷杉,孤独地,静静地,从来不跟风对话。

  他也并没有特别高的文学天赋。叶公超在《关于鲁迅》中盛赞他的文笔,说在论战的所有人中,没有一个人是比得上他的。他的文字,完全脱胎于文言,既不像文言那样艰涩,也不像白话文那样“俗气”。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说,鲁迅的文字代表了中国白话文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他并没有创作小说的天赋,为众所知的《狂人日记》,里面有很多果戈里和安德烈耶夫的痕迹。而《阿Q正传》《故乡》《社戏》《高老夫子》《在酒楼上》《孤独者》,无一不以浓浓的乡土感情来支撑。很多文字,几乎都是他内心的独白。在魏连殳,吕纬甫甚至孔乙己身上,我们都能看到鲁迅的影子,一个孤独的,失败的,苦闷和彷徨的鲁迅。他没有写作长篇小说的能力,读的似乎也不多。在向中国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批人中,他是比较早的一个。他写过《陀思妥夫斯基的事》,盛赞了这位在他出生那一年去世的伟大作家。文中,他坦陈,读完《穷人》后,他就再也没有读过陀翁的其他小说。而原因也很干脆——阴森。叶公超对鲁迅放弃小说创作非常惋惜,而真实的情况是他确实写不出来了。

  他似乎一直都很害怕自己会成为曾经鄙视和痛恨的那一类人。在给他关心的青年们写信的时候,他常常流露出这样的感伤和担忧。他总是说,人总是善忘的,而老年人尤其喜欢教育和指导年轻人……将强者欺凌自己的方法拿来欺凌弱者,这在鲁迅看来是怯懦和可耻的。正如在《<呐喊>自序》中说的那样,他年轻时也做过很多梦,但大多都被无情的现实打破了。他似乎比很多人都更懂得失望的苦味。因此,他对于那些胸怀理想的青年总是愿意给予无私的关怀。他办《语丝》,办《未名》,“只要不太为难”,总愿意刊登那些无名青年的文章。青年们给他写信,他总是热情回复。和他通过信的青年,大概有1500多个。

  与小说创作不同,他的文学批评显示出特别卓越的才能。他的目光的敏锐,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是罕见的。他读过很多书,并第一个向中国介绍过不少现在大名鼎鼎的作家和哲学家:显克微支、克尔凯郭尔、安德烈耶夫、拉夫列尼约夫、厨川白村……他也曾表示,他很想去图书资源丰富的北平,静下心来,好好做一做研究。种种原因,他终于没有再回北京,给我们留下的,不过是一部《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此外的文学评论,大多见于《译文序跋集》和《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以及其他杂文集中。那些批评文字,大多不长,一千字左右,但字字珠玑,胜过大部头的研究著作不知凡几。

  鲁迅是世故的。他的世故,有时似乎是无奈,有时似乎是赌气。他曾在《通信》(《三闲集》)中说:“要谋生,要不择手段地谋生。”他似乎非常懂得战斗的技巧,和李小峰那场著名的官司便是明证。做大学教授,他不到一年就能在北平买一栋豪宅;受蔡元培的照顾,他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每个月都能领到三百个大洋的津贴(此津贴为国民政府专设,在于为中国培养出一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他的书并不算畅销,但他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为富裕的作家之一。但他似乎又一直处于困顿的状态,以至于连去欧洲游历的费用都没有。他写作得来的收入,大多给了阿累那样的青年。给青年们回信,只要觉得对青年有用的杂志或书籍,他总是无偿奉送。

  白夜

  写于鲁迅先生诞辰132周年 深夜 途中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五):读鲁迅心得

  读鲁迅心得。随时添加。 1. 呐喊•狂人日记 主人公翻看历史,发现处处写着“仁义道德”价值观四个字,内容却都是“吃人”的事。他又观察身边,发现都是吃人的人,他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而且也吃过人。没吃过人的只有小孩子,他主张救救孩子,不要让他们也吃人了,这样以后的社会便不再是吃人的社会。因为这些“症状”,他是他所在社会里的精神病。后来他为社会所同化,又成了“正常的人”。 这篇是鲁迅的起步小说,大的方面是一则寓言,但关于社会是怎么“吃人”的,讲得有些空有些扯,没有寓进去什么东西。以一个精神病人的视角讲故事,应该能加进去很多很多的东西,讲出正常人讲不出的独到、深刻。小说的结论也应该让人读了以后自己得出,而不是让里面的人物直接地反复地说结论。20161031 2. 呐喊•孔乙己 小说展示了一个科举时代的loser的性格特征、谋生际遇和乡人毫无同情尊重之心的讽刺挖苦。 如果我们认同要在尊重每个人人格尊严的前提下讽刺不合理的现象,则《孔乙己》只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并没有多少值得讽刺的点,别人拿他寻开心是残酷的、野蛮的。导致孔乙己悲剧的那些事情,是源于他个人的性格还是他接受科举教育的结果,小说写得并不分明,也许都有吧,所以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并不有力。20161031 3. 呐喊•药 华夏大地上,有一家姓华,有一家姓夏。华家的孩子得了重病。在这个关系到华家未来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上,华家采用了吃人血馒头的传统办法。执法人员说这个办法包好。最后,华家的孩子死去了。夏家的孩子有新的选择。他认为“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于是,上层朝廷把他抓了起来,基层干警打了他两个嘴巴,执法人员认为这不是人话,茶馆里的老大爷听说他挨了打很兴奋,老先生认为打了他不值得可怜。他说打他的干警是可怜的,茶馆的顾客们一致认为他发了疯了。结果,夏家的孩子在当地居民的围观下被杀掉,也死去了。20161031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六):误读鲁迅

  年少时的读后感,竟还算中肯,丢出来罢:

  在我从小到大的大部分时间里,鲁迅都是被热捧的。潮流裹挟中,我不得已拜读了一些他的作品,却越发对其不屑起来。品味几下,似乎他的文学功底一般,比如“似乎确凿”这种被膜拜为语文试卷分析题的用词;看罢部分激烈不已的议论文与杂文,我更是萌发了“不过如此”的读后感,深感在一个特定年代,一个人若积极上纲上线,在后世对他的政治意味浓厚的文字产生需要时,就会被世人奉为大师。

  我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是在参观了北京的鲁迅博物馆之后。以往我们对他的印象都太平面,这是所有伟人的悲剧。人们只见其“伟”的一面而不见其“人”的一面。所以当一个全面的、人性的鲁迅被呈现在眼前之后,我又去重读了他。

  这一次,我不再戴着那种因“逆反”而生的有色镜去看他。于是,字里行间的一些闪光点便没再从我的眼前逃走。

  “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社戏》)

  “待到知道我想要向他通融五十元,就像我在他嘴里塞了一大把盐似的,凡有脸上可以打皱的地方都打起皱来。”(《端午节》)

  这种自然地存在于血液中的诙谐,印证了他的幽默不是为了辛辣反讽而生,只因逢着那样的时局,这种文风才成了他的斗争武器。

  有些话,似乎正是为了今天而准备。

  人们只知道“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却不知“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当下有多少毫无价值只是因为某些面子原因而存在的事物,正构成了社会滑稽剧中的一幕幕?

  而关于如今的很多涉及到道德绑架的案例,鲁迅也提供了一个道德判断的标准:“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我之节烈观》)本来,道德作为法律的延伸,就没有强制约束力,只能靠自觉。对己无利的道德观念自然无力,也就难以存在下去。

  他有那么多的话,每一句都会叫人连连点头。

  “凡对于以真话为笑话的,以笑话为真话的,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不说话。”(《说胡须》)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娜拉走后怎样》

  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有关自由的论述很有意思:“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随即话锋一转,几丝沉重的意味就夹杂在他的漫不经心中了:“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生活在人们的同情之下,已经是不自由了。”自由很难得,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因素都可以轻易让人置于被禁锢的境地。所以这篇不仅关乎女性的解放,更是对人的最珍贵追求的一种追问。

  我们对鲁迅的了解之片面,从所熟悉的他的名句就可以看出。

  他最著名的语录是有关“铁屋子”与“路”的,因为它们颇具革命性。我们却很少知道,针对需要受苦的先行者(即革命者),他在《头发的故事》里借了俄国小说家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那些许诺于未来的理想家:“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预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

  这是一种人本的关怀。可长期以来“革命家鲁迅”已成定式,于是“其他鲁迅”被自动忽视。又有谁记得他曾说过“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我之节烈观》)?

  他赞美卢梭,赞美尼采,赞美托尔斯泰,赞美易卜生,因他们摧毁了旧时代。“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大致是的;但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有人说他是旧世界的破坏者,却不曾是新世界的创造者。那时的鲁迅不会料想到自己将与他赞美的人一样,进入伟大的破坏者之列。但清醒如他者,已经提前为自己写下客观的注脚。

  鲁迅只是一个人。不止是那个不苟言笑叼着烟斗的大师,他亦有着强烈的个人感受。

  作为一个常人,鲁迅因其思想在当时的先见性,每每感受着超出常人的孤独。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我喜欢这种时候的鲁迅。常常看他面对眼前的世界抒怀,却少见他抒写内心。笔尖下的战斗也是注入热血的,而唯有这样的文字,映射出他冷静中的真实剪影。

  他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说:“阮年青时,对于访他的人有加以青眼和白眼的分别。白眼大概是全然看不见眸子的,恐怕要练习很久才能够。青眼我会装,白眼我却装不好。”初一看,以为他的“白眼”少于“青眼”。其实却是在说,他的“白眼”太多,已没有装的必要。

  他的一生,不断地树敌。留在人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死》中依然写道:

  “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不过是一个顽固的家伙,顽固到逝世前一天还在抽烟,如同任何一个深深依赖尼古丁的男人。

  我终于认识到:鲁迅也被“被”了一次——被政治化。

  政治与历史密切关联,一时对的东西,一时又会成为错的。鲁迅在《热风》的题记中也说:“我以为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可是他的文字至今还在引起共鸣。那些本来在我看来是他当年出于政治原因写的激进文章,现在我却越来越相信它们只是发出了一个“人”的正常的声音。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与“个人”的权利相抵触的现象存在。而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终极诉求,实质上都是相同的。

  在现世,当他备受追捧,教材里供奉着17篇他的文章;当他不再被待见,作品便不声不响地“下架”。这种在极端间游走的态度,或许顺应了当代的某些需要,却无法利于我们去认识鲁迅这个“人”。

  其实鲁迅与我们一样,一个追求人格独立自由的个体罢了。只是我们太懦弱太庸常,也曾嘟囔几句,却没有像他那样大声。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七):鲁迅被高估了吗?

  某人问,鲁迅是否被高估?不记得上次冷笑是何时,但记得刚才我冷笑一声。高估也好,低估也罢,他的文字就戳在那里,若有兴趣,不妨翻翻,心中自然有数。若无兴趣不想浪费时间,那也是极好的,看鲁迅一不能涨工资,二不能泡妞或小鲜肉,三不能减肥养生。看他做甚?

  又云李敖批评鲁迅的文字,不知真假?我想这再正常不过,自称白话文古今第一如果偷偷绕开鲁迅,岂非被人耻笑?士可杀不可辱,李敖不得不举例说明。05版鲁迅全集18卷数千万言,若没有任何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那简直一定如万寿无疆般荒谬。鲁迅不是神,他自己说过,有不少是文仅仅是卖字换钱的,更何况用现代汉语评价白话文开创之初的作品,略显无赖。李敖的文字也看了不少,也是极敬佩,但和鲁迅比,刚够提鞋。够上提鞋的中文作家,寥寥无几,就算给提鞋的提鞋的,也不多。

  中国小说史略之前,曾有人想写么?一定有吧。曾有人敢写么?可能有吧。曾有人写成么?没有吧,除了鲁迅。这是他在北大开的一门课而已,1923年授课讲义印成铅字,一戳在那即成中国小说史研究领悟无法逾越的巅峰。若从鲁迅动笔算起,100年来,无数考古发现无数古版再现,也仅仅是修正和改订,依然无法撼动其筋骨。

  狂人日记,一戳在那即成白话文小说经典。我几乎无法想象,一屌丝刚会跑,就创了百米记录,至今未破。

  “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从来如此,便对么?

  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更不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阿Q,每个人都能遇到的在酒楼上,以及心底最深处的伤逝。

  野草题辞第一句话,“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一蓬野草戳在那即成散文诗之绝唱。就算故意讥讽当时的失恋诗,开开玩笑的胡乱涂鸦,也被无数人模仿从未被超越。

  朝花夕拾,不过就十篇散文而已,戳在那和他兄弟,梁实秋,林语堂,朱自清等诸位散文大师并列一点没觉得寒碜。不必说百草园,单提范爱农,这篇文字在几乎所有的忆人文章里排第一是妥妥的。可惜,回忆鲁迅的文字除了萧红的那个,比起范爱农来全不及格。

  还有故事新编,看完两地书倘若觉得鲁迅严肃刻板,立马抽自己一嘴巴。无厘头不是周星驰的首创,故事新编才是祖师爷,祖师爷戳在那一个世纪孤独求败。

  最后才是杂文,如匕首如标枪戳在那,被戳的是我们所有中国人。

  无论谁拥有以上任何单一作品,已不辜负大师称号,而鲁迅全占,你说是高估还是低估?

  所有我们想的文字游戏,鲁迅早已玩过,所有我们想骂的,鲁迅早已骂过,所有我们想耍的伎俩,鲁迅早已看穿,所有我们想做的坏事,鲁迅早已预言。我们对他的所有评价,全是废话,因为他的文字就戳在那里,自己掂量掂量看着办。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八):理性与力量的导师

  鲁迅,无奈,郁闷,悲哀,愤怒。在内心伤痛绝望的同时,既为了生存,也为了愤怒的表达,也为了同情战斗者,也为了也许是渺茫但可能仍有的希望,他依旧有过呐喊,不屈着。虽然心中一面已经绝望了,但仍愤怒地挣扎着。内心依旧强大着。渴望着美,关心着人,被这渴望和关心折磨着。为了证明不屈,不放弃。用智慧、才华洞察着黑暗与无耻,不惜用怀疑、尖刻与偏激来对抗并揭露黑暗与无耻。时间久了,性格中也真的带着些怀疑、尖刻与偏激了。然而,原本他是热切爱着美好人性的,原本他是可以温厚爱人的。但扭曲的人性,畸形的社会,他所感受到的无奈和可悲,压抑和残酷,他只能抗争。生活给他的美好太少了,聪明、智慧如他,对黑暗感受得又太敏锐了。钦佩他的冷静、理性和不屈!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九):为了忘却的鲁迅

  我早就想写一点文章,来祭奠在中学课文中即将的消逝“鲁迅”。这不为别的,源自于这几年来,一种莫名的愤恨时常出现在我的心里。这种与自己生活无关的事情,或许不值得我有如此的举动,然而突然间的一股责任感,使我不自觉为这种反常的现象,写点“什么”。

  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这位须发耸立的大先生,与我们却很熟识。自小学起,自高中结,给我们留下的是属于人性的骨气,血气,民族的朝气,纵然当时的我们难以理解。可如今中学的课文,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只有先生那笔如刀锋的“檄文”了吧!

  奴性的迸发,如同溢漾岩浆的活火山,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人民的面前,骨子里拥有的东西,是不用随波逐流和潜移默化的。满是的的谄谀献媚。满是的纸醉金迷。民族凝聚力没了,大国之雄威没了。满是愚民,堕民,无天,无地,无君,无父。 国权跌宕,礼崩乐坏。极目中华,,尽是疮痍。

  只有先生逆风而来,以笔化刀。刺的是民族的骨髓,挺得却是国人的脊梁 。在呐喊中的彷徨,朝花夕拾间的不息,南腔北调的争议。一世狂人。血荐轩辕是他的骨气,横眉冷对是他的傲然,漏舟载酒是他的逍遥,恩仇相泯是他的大度,於菟表着他的情长,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却又是他对世道的叹哀与无奈!这位文不更戳,至死不休的大先生,写下了千篇的文章,使着无数的国人洗清奴性,挺起脊梁。国人也许不在先生做文的那一刻觉醒,但却时时因为先生而受到激励。那个时代虽然惨恶,有了先生,却时常让我向往。一个大师出现的年代,总是大师辈出。一一看来,吾却独尊先生!

  与先生同时,大儒辈出,可我总有几分愚见,陈独秀旧习难却,胡适之不相为谋,徐志摩痴与情怨,林语堂自解风情,张恨水卖字求金,余者碌碌且不多言。我对于鲁迅或许在多的赞颂自是不为过。所以我们从新审视他的功绩的时候,感叹与叹息互为交集。在课文中,在少年时或许感受不到,而今却时时明白了些许。

  时至今日,有股不正常的风气,甚至于行动,时时对先生进行着一股隐形的冲击,典型的,便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我不从怀疑中国教育界没有人才,亦不认为那些只是抱着铁饭碗,而不知做事的人,但是拿着“社会主义的工资”而不做“社会主义的事”却是我愚钝的不解了!近年来每每提及鲁迅,貌似不再是先生的作为,先生的骨气,先生的精神,反而是在世间引起轩然大波的,在中小学教科书中,要不要删除鲁迅的文章,这种不需争议的的事情,却付诸于行动。于国于民这算一件好事吗、也许有的人一生碌碌混迹在当代的文学界,或许抨击泰斗是咸鱼翻生的绝妙时刻。当纸醉金迷,功心熏欲的时刻从来,一时的利禄权益纵然搭上万世的遗臭万年在他们心里是值得的。

  于是乎各种我不愿意列举却又啼笑皆非的例子出来了, 为什么你们如此的玷污先生,却不找些能可行,能可信的例子来呢!这种求功心切的思维使这些人连这点事情也不愿做么?也许并不能全与罪与他们的身上。先生总是离我们远去了,当没人愿提及鲁迅先生的时候,满中华尊崇张爱玲的声音,却此起彼伏,我没有认真读过这位“大才女”的文章。我受不了,除了儿女情长,就是满篇的享乐主义也许经济高速发展,而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不前的当代,这位“女汉奸”的秽言,却成了少年青年的名言至理。我这样说或是言论“左”了些,但是为了能穿旗袍,喝红酒,而委身适于文化汉奸,确离汉奸何易。至于是否真爱,死在美利坚的她自己最是清楚了。对与张爱玲,最后不惜笔墨的说一句,那些人在经济虚假繁荣下一种无耐病态心思在作祟的实话在她的文章里找到了共通。仅此而已。

  鲁迅的离去是社会浮华下,对与本性的抛弃,当先辈奋进血力,争下那丝属于人的真正血性,正在逐渐消退,奴才的本性早已摇尾乞怜自知自觉的站了起来,在各种金钱紧缺的压迫下,在各种仅以金钱为最重的普世理论下,“人”不得不低下头颅弓起身子,弃了主人的身份,心甘情愿做起了奴才!所以当一切与他们无关,甚至阻止他们的事物,他们总会拼了性命的把这东西弄走,鲁迅自然也不能幸免,然而没有鲁迅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叫社会主义国家吗?这位五千年来文人中骨头最硬的大先生,再被世人所抛弃后,中国人还要骨气吗?对与当今的社会我不想多谈。但是社会的道德标杆总不能倒,倒了,是非善恶谁有分的清呢?

  先生以前说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以前不懂现在到底还是明白了! 秋的夜,凉!人的心,同一般,夜深了,只有孤星与寒月,风吹的是杨柳,挨吹的孤人,文已完!谁共勉?

  后记

  对与近日又删鲁迅的文章与课文中,闻之身为惊,此文自构思来 ,五日有余,自写文章此篇最耗心神,今朝总算写完。鲁迅国之圣人,若弃,国为和政之国,民为驱奴之民,写到酣处文中偏颇之处,看者自谅,且文序一家之言,其间理论自酌!

  《鲁迅全集(2005最新修订版)》读后感(十):历史的准线——《文化偏至论》

  试想置身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变革之局,环顾瞬息而变的世事乱象会看见怎样的情景?中与西在炮火连天的轰鸣中相遇,新与旧因今非昔比的反差而对立,破与立激起连连喧哗甚嚣尘上。突然间,历史走向有些混沌地不知何去何从。素来以“以天下为己任”为标榜的传统文人士大夫,在这团乱局之前并没有停止探索与思考,百家争鸣的景象不可谓不热闹。从日常措辞、衣着打扮,到练兵制器、宪政改革,踌躇满志的有识之士愤世疾邪地开出一个个药方,每个人都旁征博引、理据充分,至于信不信、用不用,那只有机缘来定了。

  历史就是这样,所谓“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所有的事情都发生过,只是改了由头、面目罢了。再看这段历史,是不是分外眼熟?而细剖其里啊,那夹着血丝的肌理里,跳动的脉搏、奔腾的血液、起伏不定的心跳,千百年来哪有又有变过呢?这方“化成发达,咸出于己而无取乎人”的国度,在前所未闻的西方文明面前乱了阵脚,于是怀着不一样的心态去翻他们的书、办他们的事,可人啊,谏言的、统治的、架着西洋眼镜、蘸着西洋墨水的人啊,还是同样的书生、官僚、枭雄、谋臣。名头换得再新颖,名号叫得再响亮,也还是一样的套路。

  鲁迅先生洋洋洒洒数千字,从历史的遗骸中看时事,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得预言了后世。深明大义的革命者,骨子里“飞扬其性,善能攘扰,见异己者兴,必借众以陵寡,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通晓中西的改革家,终落于“方贱古尊新,而所得既非新,又至偏而至伪,且复横决,浩乎难收”;重器重利的社会,逃不脱“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且将以之范围精神界所有事,现实生活,胶不可移,惟此是尊,惟此是尚”。而那些“非物质”、“重个人”的呼吁,现在仍还不过是呼吁而已。

  这些路数惊人地相似,不止鲁迅,哪怕再往前追溯,那些更加眼光卓越的先哲,早再成百上千年前就总结出这个道理。尽管如此,历史就好像时空中的一个大摆锤,在无止境的转来转去。因为这是人主导的世界,原罪存在于每一个生生不息的个体身上。王侯将相,黔首布衣,无论在江南之乡,还是在中原腹地,从纽约到伦敦,从巴黎到东京,人类文明牵系相绊,潜移默化地左右着历史进程的演变。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间隔再远,从器物到思想上的变化,一样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文中鲁迅利用西方历史上诸多著名事例来剖析其内在逻辑,运用到我国身上毫不违和,历史证明我们与他们在同一轨道上徘徊。今有西方人奔赴异域东方寻找心灵乐土,而东方人付出精力金钱换取一纸跨洋通行证。他们的今天在我们的昨天,他们的现在是我们的未来。

  仰望星空的人仍在思索,这颠来倒去、翻来覆去、冤冤相报何时了、今日愁来明日愁的人生啊世界啊历史啊,它的中心点、平衡点究竟在哪里。再怎么做着圆周运动的物体,轨迹中也是存在着恒定不变的准线。当发现这个历史流转中长存的微妙边界之后,是不是这些荒谬的世事就可以终结了呢?

  细想来短时间内一劳永逸的真理还不会被信手得来。那么脚踏实地,正视这已经发生并还将继续下去的改革与发展,像《文化偏至论》这样将现世乱局揭露得一针见血的文字,还需要小心记在心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