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

2018-02-15 21: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

  《苏东坡传》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东坡传》读后感(一):从The Gay Genius重新认识苏东坡

  The Gay Genius是林语堂《苏东坡传》的英文书名,直译可以理解快乐天才。本书用英文写就,本意就是向外国人传播中国文化。中文版则是在英文基础上翻译而来,所以,文中有很多笔墨着重讲述中国的传统习俗思维,这也使得脱离传统的中国读者更容易理解苏东坡。

  如果要用一个形容词去概括苏东坡的一生,恐怕十分困难。但是林语堂给出了他的答案:gay。乍一看到这个词,被吓了一跳。因为如今,他的名词用法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但定睛一看,这里一定是取自gay的形容词用法之happy and full of fun。

  林语堂在书的序中写道,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苏东坡一生的经历根本是他本性自然流露。读完本书后,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

  尚未阅读本书之前,我对苏东坡的印象,主要来源于高考语文的古诗鉴赏试题。此类题目的回答方式多有套路。比如,见到月亮之类的意象,必然是思乡之情;提到酒之类的意向,很可能哀愁忧愁和烦闷之情,涉及苍茫的景色描写,很可能就是表达作者内心孤寂之情。所以,考试时,哪怕并不理解古诗内容,在此答题框架内选取一两个点填充答案,自然是不会有太大偏差的。

  如果某道题目中,见到作者是苏东坡,那关键词可能有“抑郁不得志”、“乐观豁达”、“内心豪迈”等等。也正是这些题目,让我对苏东坡的印象变成了,一个空有一身理性无处实现、整日被贬谪抑郁不得志、被打压到极致反而内心豁达、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形象

  应试教育阶段,尽管无数的老师告诉学生,不要功利性地读书。然而,一直以考试为目的的学生,完全无法理解,怎样才是非功利性的读书。

  直到今天,我已全然没有了应试的压力,真正内心平静地翻开《苏东坡传》的时候,我才明白,一本书中所蕴含的内容是如此丰富。读书,是读者与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电光火石”反应活动。随着人生阅历增长,每一次阅读,都会产生不一样火花。如果说,学生时代的读书,纯粹知识层面的增长,那么社会人非功利性地读书,则是生活经验的拓展。

  一蓑烟雨平生

  学生时代,最为欣赏的就是苏东坡的这篇《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震惊于“莫听”与“何妨”两个词的表现力,一个桀骜不屈的性格透过纸张跃然于脑海前。下雨天,走在湿滑的泥板地上,也许鞋湿了,脚上沾着沙,裤腿儿也湿了一截,如此狼狈状态下,若是常人,心里早就痛恨死了这样的下雨天。但苏东坡的心里没有怨恨,想着自己刚刚出狱,想着自己贬谪黄州,想着这些委屈,他却想开了,即使是这样的环境又能怎样呢?钦佩他的豁达,但仔细一想,却为他心酸

  林语堂在序言中提到,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格格不入的;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他一直卷在政治旋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月霁,高高超越于狗苟蝇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藏否,则一改置之度外了。

  从这个角度分析,放在今日的社会,也许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会被认为是个情商欠缺的偏才?但林语堂似乎是不认可这样的观点的,他觉得苏东坡如果想要走上顺畅的仕途,凭借他的智商,完全可以做到,只是他不愿如此罢了。中国文人多对“摧眉折腰事权贵”之行为发自内心地鄙视,他们孤傲的心灵和耿直的性格也与官场的氛围格格不入。安史之乱下的王维和杜甫,在动荡的时局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受限于朋党之争的柳宗元、骆宾王、李商隐,或改革失败或起兵造反或遭受排挤,终是抑郁不得志。张九龄、王昌龄、温庭筠遭奸臣陷害,招致贬谪或失去性命。不知被多次贬谪的苏东坡,在荒凉的黄州、在颍州、在惠州、在儋州,是否分析和思考过前朝的大才子和大诗人被贬谪的原因?答案我们今天无从得知。但事实是,苏东坡的真情流露和不稍隐讳,却成为他的敌人攻击他的最好把柄。

  也许,苏东坡分析过,也思考过,只是他无法违背自己的内心,做出有违自己意愿之事,所以,他只能看开了,被贬谪又如何,被打压又怎样,面对纷繁的人生困境,不如“一蓑烟雨任平生”吧!

  “拗相公”王安石

  “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的国家资本主义实验绝对不是第一次。”

  在《苏东坡传》里,除了主角苏东坡,另一个被浓墨重彩描写的人就是王安石了。林语堂用“中国四千年历史上归于惨败的四次变法”引出了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齐名的、归于惨败的、另外三次变法分别是商鞅变法、王莽变法和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变法。

  商鞅变法也许是最成功的一次,“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也许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随着秦朝的灭亡,商鞅变法也化为泡影。篡位的王莽实施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新政,却因当时中国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限制,儒学家本身的局限性,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以及王莽政权被推翻,而成为泡影。桑弘羊在汉武帝支持下,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变法最终招致“燕王之变”的叛乱而废止。王安石曾高度评价桑弘羊变法为“摧抑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后世唯桑弘羊、刘晏粗合此意”。 事实证明,他在变法中确实引入了桑弘羊的均属法等内容。王安石变法的核心经济思想便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给”。纵观历史的脚步,这样的观念已经十分先进

  他凭借神宗的支持,一意孤行执行变法。但是,当时的中国尚未具有实行此法的能力。王安石却不顾一切反对声音,穷极一切极端手段去实行变法。苏东坡曾赠与王安石“三不足”,“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林语堂则直言,“那场政争的悲剧发生,就由于一个人个性上的缺点,他不能接受忠言,他不远承认自己犯错”。这场政争,也成了“流俗”与“通变”之争。王安石自称“通变”派,而称异议者为“流俗”派。而这两派对立的名单更是令人诧异,“通变”派的名单中,除了有神宗支持的王安石,其余都是默默无名的小人,而在“流俗”派的名单中,以大史学家司马光为首,老臣富弼,范镇,欧阳修,苏东坡,苏子由,范仲淹以及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和王安国。甚至连自己的两个弟弟都不支持自己,可以想见,王安石推进变法的决心有多么强大

  王安石其人也十分古怪,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脾气也十分古怪,人称“拗相公”。两派的领袖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政见不同,不能相与,但皆系真诚虔敬洁身自好之士。古怪虽古怪,王安石令人敬佩的一点是,他与司马光一样,执意推行自己的政策,却不谋取权力地位。王安石对金钱绝不重视,做宰相时,一领到俸禄就交给兄弟们,任凭他们花费。

  然而,王安石变法终究是失败了,其创造价值作用没发挥出来,反倒沦为了政府横征暴敛的幌子。林语堂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得十分精当,“每一次革命在未得势之前,能表现出最大的力量团结;但在既已得势,既已清楚反对力量之后,则开始由内部的纷争而分裂,终至崩溃。在力图推翻别人时,人性中的精华发挥作用;在企图控制别人时,则人性中之糟粕发挥作用”。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交集出现在王安石被罢黜之后退居的南京。苏东坡顺道抵达南京后去看王安石,王安石已经是疲惫颓唐的老人,两人还能就诗与佛学讨论多日。想来多日的“政敌”,也能握手详谈甚久,全部依仗文学与佛学的力量。

  豪放还是浪漫

  苏东坡虽然被贴上了豪放诗人的标签,但是我却觉得他是个内心情感丰富而浪漫的诗人。他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因所经历的事情,有感即发直抒胸臆,写就一篇篇令人称赞的诗篇。

  他与子由分别三年短暂相见,再次要分离时,他写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他的妻子26岁病逝,十年后,他写下如此离奇凄艳的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他在杭州任通判,杭州的美丽温柔深深打动了他,他把喜欢比作古代美人西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遇到歌妓求诗词,他毫不迟疑,提笔写在披肩或执扇上: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他与朋友和诗,写天欲雪的气氛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他在密州,想起不能见面的弟弟,写出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与同乡道人杨世昌享受夜景,慢慢喝酒吟诗,手拍船舷为节拍,唱出了: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他与朝云的儿子十个月大就患病而死,他在悲痛中写下: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这些诗这些词这些文章这些佳句,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以及时间线联系起来,不得不感叹他的才华,他的文笔。人的一生很短暂,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他却把这些经历这些情感用精妙的语言浓缩进短短的诗词中,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如今读来依然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

  合上《苏东坡传》,有太多的地方值得回味。他从童年青年时期就显示出一个天才所具备的出色能力;壮年时期虽然仕途不顺,但是也与名妓高僧有着奇妙的联系;当达到老练时期,被尊称东坡居士,贬谪黄州感叹前人的古诗写下赤壁赋,修建城市输水管、疏浚西湖、扩展江苏运河系统、修建六个水库设计“三潭印月”白堤与苏堤交相辉映等等完成一系列利国利民工程;流放岁月,几度遭受迫害,固执却从未失去轻轻诙谐

  正如林语堂所说,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所以他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

  《苏东坡传》读后感(二):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我很少看传记,这也是第一次接触林语堂先生作品。翻开来看是一篇着实丰富的序言,与我概念中的苏东坡大致相似,但却不可不说也有很多新奇的地方。中国人是一定了解苏东坡的,但是这种了解只限于他笔下的“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赤壁,或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普罗大众概念中的苏东坡,皆是一个放浪形骸,脱俗出世的才子,但是殊不知苏东坡的人生精彩绝伦,让千年后的林语堂先生也愿意用外文记之,使苏东坡这一正面丰富的文人形象得以展现于西方人面前。

  读罢此书不难发现,我们本身对苏东坡的了解是片面的。往往只窥其自由飘逸之意,不知其为民请命之志,想必没有他从始至终在官场浮沉漂泊的经历,也难以产生那些愿处山林,恣意挥毫的情绪

  以我之见,苏东坡作为政府官员不可谓不成功。可见他所到之处皆得惠利,民不聊生情形往往可以得到缓解。林语堂先生说“我们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这种“现代精神”在他为官的身份体现颇多。苏东坡代表的一种独立精神与当朝,或是说封建时期的官员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譬如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譬如他为救济饿殍婴儿创立“基金会”。医院,基金会在今天已经不足为奇,可是在那个时代的中国统治阶级不知人民之意为何,他们只知政权要稳固,大宋江山世世代代坐牢靠。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新政之间的矛盾在文章中花了作者了大篇笔墨。王安石作为政治家不可说不成功,至少他赢得了皇帝信任,并且推出了一系列惠利国库的政策。我们可看王安书于苏东坡的关系一向不错,也并无互相迫害之意,这与之后的蔡京之流是不同的。大概是有些惺惺相惜吧。

  就是在于王安石派的抗争中,我们也可窥见许多官场“乱象”。遴选两则摘录如下

  “他呼救不停,直到朝廷人人觉得厌烦了。他那种急躁是太背乎中国人的习惯。”

  “中国人在集会时,只是讨论问题,然后同意某一决定。”

  正如他所言“浩然之气不依行而立”,他敢于做他人不敢做的事情,他敢于做对人民有利,对政府“无利”的事情。

  虽然朝廷这么打压苏东坡,但苏东坡从未背弃朝廷而扯起一面起义的大旗。在我看来他爱国,爱宋朝的江山,否则他不会一直听命于朝廷任由发配,一生之中迁徙所到多乎十余地

  我想这个中原因颇多难以叙述清楚。可能是因为他信佛,信拯救苍生是己任;也可能他不想失去自己书画写作的自由,想处一个相对泰然自若的境遇;也可能他和大多数古代的读书人一样天生无反骨。

  不过我知道他一定不是想做多大的官,住多大的房子。因为他最愿意接触的不只有文人雅士,还有田间地头的老农和荡游在西湖上的船夫。

  2016.1.15 11:40

  《苏东坡传》读后感(三):20150421读完

  读完了林语堂所著《苏东坡传》,喜欢那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园乞儿”。上至御史,下至农夫,帝王身畔,杭州西湖,海南孤岛,这是怎样波澜起伏的人生。

  乐天派,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散文作家,画家,书法家,酿酒实验者,工程师,瑜伽书修炼者,佛教徒,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癖者,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漫步者,诗人。

  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混合的人生观。

  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有变得尖酸刻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传》读后感(四):《苏东坡传》(林语堂)

  今年看的第二部传记,就阅读感受而言不如年初看的《张居正大传》,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首辅的一生远比词人波折许多,写出来更让人觉得内容丰富。 林语堂写传记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跑题,一本苏东坡传,有时候像王安石传,有时候又像瑜伽科普读物,看着看着主题就偏离苏东坡了,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苏轼的词,高中时候我就相当喜欢,抄了很多也背了很多,哪怕跟他弟弟子由比起来也是高出一大截的,自有一股洒脱之气。宦海沉浮多年,被一贬再贬,还能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种句子的,心态上必然不是常人。 比较好的地方是引用了不少苏轼的作品和书信原文,不太好的就是跑题问题和材料铺排出来显得有些散,算是期望比阅读体验高的一本。

  《苏东坡传》读后感(五):其实是王安石

  读《苏东坡传》并没有对苏轼有多大的印象,或许是从小就接触的多了,他的故事耳熟能详千篇一律的褒奖赞扬豁达乐观潇洒不羁的代名词。却独独对王安石的记叙议论印象深刻,书中的王安石彻彻底底地颠覆了自己的过往认知。在初中以前,王安石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以正面形象的面目出现的,他的诗文他的变法他的辉煌他的失败他的虽败犹荣,天真的相信王安石是正义的,是顽固的守旧派一直在打压他。初中之后到看这本书之前,王安石的形象是功大于过的,他的变法目的是好的,理论是正确的,只是用人不当小人蒙蔽造成了恶果,一定程度上我还是佩服他的。现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个王安石,他偏执自大、眼高手低、任人唯亲、消除异己、脱离实际、盲目拒谏,他的理论表面上说得好听实际是在剥削民众充实国库,他身居庙堂之高不理会江湖之远百姓之苦。

  一直被教育不能偏听偏信,可我们的成长不就是偏听偏信一路走来的,一直在两种极端之间徘徊。

  一切历史都是近代史,本没有对错。

  就像苏东坡的形象本身,不也是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吗

  《苏东坡传》读后感(六):人生过得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的诗十分的豪迈,我最喜欢的是这首定风波。

  一个人,能引起我们由衷的热爱,且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他的著作携带,我认为,这绝非能用热爱两字来形容。热爱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萌生把他写下来的念头,为他写书立传。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林语堂正是这么干的,他热爱苏东坡的程度绝对超过许许多多的中国人。

  林语堂写这本《苏东坡传》使用全英文写就,是有张振玉翻译成中文的。

  林语堂先生说,他旅居海外时,也愿身边有苏东坡的著作相伴,他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我能专心致志写他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爱一个人到极致,大抵如此吧。

  从这本《苏东坡传》,作者大量阅读苏东坡的书籍以及考证与他有关的史实,用轻松有韵致的笔调勾画出一个我们心目中伟大的诗人。仿佛,我们看到了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能狂妄怪癖,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他还有极高的道德力量,好像这股力量从他呱呱落地就与生俱来。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这正是苏东坡具有魔力的地方。

  苏东坡虽文章名闻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我很好奇作者对他的描写,作者几乎就是对他的歌颂与赞扬,为什么苏东坡值得一代文学大师对其极尽崇拜般的赞赏。

  我想苏东坡的诗文大多人都过,像《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等等脍炙人口的诗作,简直是悠哉壮哉。

  “明月几时有?”的清辉月光,“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绝,在这样美好的诗句里,让人不由得想要寻找,寻找这个能写尽人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且高不可及的伟大诗人究竟是何等人?想要让人一探究竟。

  《苏东坡传》从苏家父子进京赶考开始着墨,仿佛一幅古典的画卷重现,风流倜傥的父子三人考取功名后两三年,因苏东坡母亲过世,父子三人便将家眷一众带入京都,从此以后便极少回到眉山。苏东坡和他的弟弟一家非常的要好,弟弟子由得官位做得比苏东坡还要大,这是因为,苏东坡是个狂放狷介的人,如果胸中有话是不能如鲠在喉的,他必得一吐为快。他的个性既不站在反对派一边也不站在保守派一边,只要他觉得对老百姓好的,他就站在那一边,所以,他在朝廷两边不讨好,自然两边的人都得罪了,于是,我们看到苏东坡一路遭贬遭流放的凄苦人生。

  著名的乌台诗案差点让他断了头,幸得皇太后的保佑。

  被贬黄州后职位低微,这正是他创作达到顶峰的时期,还改名东坡居士。

  流落儋州是苏东坡最悲惨的时候,最后返朝却也是六十几的高龄,最终因为肠胃上的毛病于六十五的年纪仙逝。

  伟人不是不死,伟人是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能淡定自若,这种风格恰恰是现代人所不具备的,因为我们皆少有吃苦,更难以想象一生遭遇凄惨的苏东坡是怎样怀着一颗伟大的胸襟一路踏歌而行的。

  林语堂先生对这本《苏东坡传》所用的参考书就达几十本之多,加上林语堂大文豪的身份,写这样一本传记自然是很有文学价值的,而文章开头说过,林语堂对苏东坡的崇敬绝非一般。

  文章从年代开始写,每一个场景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为苏东坡的豪迈动容,让人为苏东坡遭贬时鸣不平,让人欣赏苏东坡那洒脱的气质,更因他最终的结局而唏嘘。

  苏东坡,终将是一代伟人,他留给世人的纪念又岂止是那些瑰丽的诗篇那么简单?

  《苏东坡传》读后感(七):愉悦的天才和苦行者

  苏东坡一直是我心中文人精神的典范,其词章、其事迹所显示的那种愉悦,无不使人产生爱上他的冲动。"the gay genius",林语堂先生的这个标题是极具概括性的。然而此书虽是东坡的传记,其中最使我感兴趣的却是描述王安石的部分。林语堂先生显然是个大写的王安石黑,不知道是不是恨意反而比爱意更能激发一个人的天才的缘故,我竟觉得王安石在此书中的形象比东坡还要生动许多。林语堂将东坡描写得太过完美了,对王安石却如此苛刻,苛刻地令人兴奋。苏东坡俨然已是一个神,而王安石不过是一个人,一个既迷惘又坚定的人。他决不愉悦,或许只是个“至苦至困”的苦行者,圣道抛弃了他,他却找到了人道。

  对于苏东坡我或许撸得出长篇,但对于此书我仅有此言了。感谢林语堂先生,我决定去读一读王安石传了。

  《苏东坡传》读后感(八):东坡只一人

  12月初,我搬了椅对窗而坐,在暖暖日光下沐浴时,读完了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

  夜饮东坡醒复醉,我也曾在夜下对着孤灯阅读这本书,对于他这一生宦海浮沉,却不改其心志。我也不由感叹到“钟郎是夜读东坡,学不像,平生意气。”那是一种存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苏东坡曾言:“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持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苏东坡本在宋仁宗时期,便以被这位仁孝皇帝定为“为子孙选定的太平宰相。”然而,皇帝薨逝,苏轼仕途却艰难险阻,屡遭迫害。哲宗年间,苏轼以第一个牺牲者的身份,被贬至岭南。那时,他已经五十有七。可是,这条自中国的北部到中国的南部共一千五百里的跋涉,却并没有使苏轼对人生失望。真可谓“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岭南流放,他却写道“不辞长做岭南人”。他迁至嘉祐寺后,常常走到山顶的松风阁里流连不去。一天,他正要返回时,看见松风阁高高超出树顶之上,他的两条年迈的腿感觉到疲倦。他却忽然想:“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人若悟此,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苏东坡虽以文而闻名,但我却道他以其神而闻名。他人格中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东坡传》读后感(九):假装读懂了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一直都觉得苏轼这一阙念奴娇,其气势胸襟,丝毫不输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曹孟德,甚至那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让人神往之时更平添了几分恣意嬉笑的风度,深以为有趣。

  大约是受了文字表象的不驯影响,便忍不住忽略了这首词是他遭到贬黜之后的作品,单单看到那种骄傲轻狂的样子,盲目的欣赏叫好。

  但如我一向坚定认为的那样,文字或图绘本身,就具备彰示作者内心的天赋。多年前去看毕加索画展时,并非学画者的我,便可从笔触用色之中,感受到当时他的喜怒哀乐,和解说对应,无不相符。读胡兰成今生今世,亦为其文字娴雅所惊叹,但行文里对身边诸女的描摹,以张爱玲之孤艳傲娇独树一帜,他那种极尽虚荣的沾沾自喜一样把他小男人的姿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每读苏轼之作,无论是遥想公瑾当年,还是朱阁绮户照无眠,总是心旷神怡,觉得他终究是风姿卓然而立的人物。

  可是,若非读了这本传记,竟浑然未觉,他致仕的年月,乃是中国古时颇受争议的王安石变法时候。且不论变法本身是否具备创造福祉的潜力,但凡变法毫无疑问必然触动利益阶层的腾挪和异见立场的争执。无论是商鞅之前,或是王安石之后,无所幸免。学而优则仕的年代,读书有长的苏轼难免置身朝堂,自然也难免站队表态,更是难免如漩涡扁舟随波逐流。

  其实苏家还是很厉害的,唐宋八大家,一门独占三席,后人望词章翘楚,鲜有及苏轼之项背,而从做学问的深泽厚意,苏洵和苏辙也是极其的了不起。相比苏洵二十九始知发奋,心中仍有对应试而仕稍显怯懦的局促,和苏辙温和内敛,并不逐心任性的稳健,少年成名辞绝天下的苏轼,有着骄傲轻狂的先天优势。

  林语堂称之为淳朴可爱的赤子之心。

  只能说他是如此喜欢苏东坡所以才如此擅长于用各种并不惹人讨厌的用词,来为苏某不合时宜的某些行为注解。坦白说,他那种不分时机且不问对象的戏谑调侃,倒不是嫌他不够庄重,关键是骂人不带脏字,使得对方本应难堪也不自知。平辈好友也就罢了,关键是形如欧阳修这样的当时巨擎,都未有例外,其间得罪的小人,更是仿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章惇大约就是最好的因果定数。

  现代人的情商备忘录中有一条,便是要教人远离垃圾人,免得徒惹一身腥气。可是,林先生笔下淳朴可爱的苏轼却不以为然。他说,不悦于心,如蝇入饭食,怎么可以不吐出来,难道要把自己恶心死吗?虽然林先生借由苏辙的口,认为这是一种赤子孩童逢人便推心置腹的天真。可是我却更觉得他是少年成名的轻狂,但觉混无修饰婉转的必要而已。所以,称之为一种自大,其实也不算冤枉他。

  古人言,祸从口出,他寄情文词从无遮掩,为他的政敌提供了无数堂皇的理据,使得他和他的家人颠沛半生。但是对他而言,似乎正是他满心所求。他是那样厌烦朝堂之上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以及不同政见同僚间莫名其妙的彼此攻讦。于他而言,耗费读书人最要紧的精气神,去做最无益且腌臢的事情,简直就是大恶不赦的罪过。所以,不论被贬谪到怎样超乎想象的天涯海角,他都能报以轻快不躁的心情。不仅继续用他的方式救济一方民生,更追寻自己所想要的那种陶潜式隐世生活,如鱼得水。

  但是,政治这件事,绝非如他所想独善即可,也必然与他书庐之中经天纬地的梦想大相径庭。这一回目的名字,叫做王安石。

  荆公新学,连时任的皇帝都是铁粉。王安石作为演绎褒贬不一的标准答案,就是有这种在别人传记里占据一个章节的霸道。革新者的每一条政论和施策,触犯既得利益阶层的敏感,似乎自带某种必然发生的属性。而令他们名留青史,总是不缺正面之著书立传,也是因为他们有着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敢。当然,一个鸡血皇帝的搭档,也是标配。

  苏东坡的传记里,王安石的形象就没有那么美好了,何况林语堂还是苏轼的忠实拥趸。备受非议的核心,并非乌托邦式的想象,而是他绞杀清议不允异见的狭隘。拿来做比较的是前一代的鸿儒大家欧阳修,书里说,苏轼参加科举的时候,欧阳修一句话便可提拔学子至名士之流。苏轼后来厌烦王安石,除了荒谬绝伦的青苗法和保甲法,便是欧阳修褒扬清议而王安石扼杀清议。而从林语堂的笔触里,他所嫌恶王安石的缘由,是他开启了朋党之间争相伐异不做实事的风潮,并遗祸千载。

  此后苏轼几经沉浮,起起落落,都与王安石一党息息相关。个中曲折,懒于细述。不过他被贬到崖州都仍然保有乐观,即便无粮无药要什么没什么,居然还有闲情逸致带着一只海南土狗到处溜达,确实是很不一样的好心态。

  于是我忍不住很想和林语堂当时的心情纵向比较一下。

  此书写于1936年他举家迁往美利坚时,并以英文写就,再译作中文。明明是讲述极善于引经据典之豪放曼妙词人大家,却用英语原创,其中迂回之意,耐人寻味。当时国内,也是情状复杂,国党主政,共党滋长,大家的主张都是冠冕堂皇,但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江山激荡之际,谁肯雌伏退让。或许在林语堂看来,一面是旧礼为体虽惰性堪忧,却未必确实百无一用,一面是新概念革命,药石汹猛但作用却未为可知。若必须辩个明白,只怕无解。这大约也是他援引了一篇关于无病之人被猛药乱投,以至于周身麻痹药石无灵之谏疏全文的用意。

  不过也是未必。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写书人的心境,不论托了多少类比,读者眼中,总是难免附会佯知。诚如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段子。某校学生投稿之作幸被选为终考试题,他的答案却和正确答案大相径庭。

  不过,也正因如此,才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有趣,不是吗?

  《苏东坡传》读后感(十):老苏的快乐

  我们经常混淆了快乐的能力和快乐的条件。快乐对我们凡夫俗子来说,应该只是对特定场景的一个限时反应,如果天不遂人愿还能保持快乐,那就是缺心眼了。唉,所以说我们俗么。

  老苏就是这么一个有点缺心眼的人。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园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不光诗词文学上堪称中国历代数一数二的大才子,还精通绘画书法,会煮饭烧菜,能自通医术,练瑜伽健体,大到兴修水利小到钻研酿酒,十足的生活大家。老苏最难得的就是豁达、乐天、随遇而安的境界,一个享誉天下的大才子,拿谁都不当外人,见人就掏心掏肺,把信任这么宝贵的东西交给所有人。他的一生,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因为一直在做想做的事,不曾违背初心,所以他在任何厄运面前都淡定自如,永远率性快乐。这样可亲可感可爱的一个人,没有人会不喜欢他吧。

  我们总是会爱上自己成为不了的那个人。老苏这样的人,一千年来多少人穷极一生也无法达到,内有天生的才华禀赋,外有时代的波澜壮阔。林语堂显然是爱上这样的苏东坡了,文字写得极为入戏,处处充满了难以企及的无力感。老苏的大脑操作系统好像是自带格式化功能。当其他人一次次在现实面前屈膝,带宽在被各种苟且占据流量之后,运行得越来越慢时,老苏却在经历每次厄运之后还能保持心智带宽畅通无阻,飞速前进,哪怕没有阳光,依然活得灿烂。林语堂这样说,“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

  老苏这辈子不是修堤就是治水,林语堂说他是火命,我却恰恰以为他是水命。他这个人太像水,像贾宝玉说的能做成女人的水。《道德经》这么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说的是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这简直就是写给老苏的判词。还有一句重要的话,“天下万物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最柔弱的是其实是最有穿透力的东西,老苏就是像一股流水一样,任你如何设阻,我“虽万折而必东”。

  水和女性仿佛具有相同的特质,与之相对的是火和男性。苏东坡与王安石就是一股流水和一把烈火,虽然苏东坡肯定是个纯爷们,但我觉得他颇具有女性思维,就是随遇而安,不较劲。也许正是这样,历朝皇后都能视他为真挚友人吧,他这一生也多得各位皇后太后的庇佑。有个英国作家说,丈夫是风景,妻子是气候。气候的作用是看不见的,但风景呈现出什么样子,全看气候。总之这话是把女性的低位抬高在男性之上的,大概是因为英国多出女王的缘故吧。爱因斯坦有句话,说一个问题一定不能用导致这个问题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我理解就是,很多事情坏就坏在没心没肺的自强不息上头,这就是男人好干的事,表面上是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加速添乱。王安石就是这么一个一根筋的人物,我相信林语堂对王安石这个大恶人是有文学渲染过的,谁让他跟咱们的男神老苏对着干,不过这反倒让王安石可爱起来。老王就是典型的男性思维,火命,推动变法不从实际出发,一厢情愿,为人处世从不变通,最后把支持他的朋友们也都得罪个遍,看哪个都像是要跟自己对着干,明明是要推动变法,最后搞得变法遭人唾弃,而且他越努力,效果越差。作为大文家、大政治家,一生清贫从不贪图功名的王安石,一定百思不得其解,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老王的问题就是太过强硬,太过执念,这时候就应该放弃男性思维,进入到女性思维。老苏就是这样,在庙堂之上则尽能臣本分,流放乡野之间则保百姓安宁,仕途受挫就停下来等待时机,不强求,不胡来,不折腾,最不济还能与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共适,无论在哪都有人生乐趣。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却光风霁月,憎恨邪恶之事却从不对人。尽管他生平受人迫害无数,但这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老苏这种快乐的能力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魔力了,反正是魔倒了林语堂。回头重读那篇热情洋溢的短小的序言,又会再次被这位旷古奇才的人格魅力倾倒。那些美妙的词句让我觉得这篇读后感显得特别苍白无力,人家都赞美到这个份上了,我还感慨个什么劲呢。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否也有些修为,尽其全力达到老苏那乐观精神的万分之一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苏东坡传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