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植物记Ⅱ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植物记Ⅱ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15 21: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植物记Ⅱ经典读后感10篇

  《植物记Ⅱ》是一本由安歌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173 页码,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植物记Ⅱ》读后感(一):如果去旅行,就带这本书

  可惜我在这次旅行之前就读完了它,否则一定会带在身边,在飞机上在火车上在宾馆点灯的床头在饭馆里,哪怕翻一两页,我喜欢自然喜欢植物,喜欢植物那种生机诗意好奇它们那个宽阔奥妙的世界

  之前还看了全套《植物私生活》,植物有自己的王国。它们的生老病死爱恋追逐、争斗与残杀,与人类无异。

  我喜欢他们用平等态度对待植物。唯有这样,我们才得以真切的窥见那个能领我们探索生命乐趣的世界。

  这本书就如同旅行指南,我记下了要去新疆看亭亭白桦、燃烧的火炬树、胡杨、荨麻火焰,要去海南看凤凰木、桫椤、十八学士文殊兰、桃花心木,还有见血封喉。它们是奇异的另一层知识面,鲜艳摇曳波光潋滟,却绝对不是摆设,尽管有一天,我也能够像作者一样,怀着猎奇心去探望它们,可因为读过它们的故事了解过它们的习性,想象过它们的内心,它们于是都活起来了——本来它们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它们身上再简单的仅仅单纯只为生存而生的花朵、叶片、种子、汁液……都有着原始力量,有着令人一旦深思便迷眩不己的诱惑力,它们的喜怒哀乐如此光怪陆离,又如此精密讲求逻辑,怎能让我不向往

  我喜欢作者用快乐平等的心情去写这些植物,每一种植物都是一首诗。“当一个人走过人生的一半……当他几乎览尽岁月众生艺术才华奢华……在体验和比较了众多事物之后,他又会回到非常简朴的记忆”——这份简朴与纯净,植物无须从头轮回,它们现在所展现的一切,即已是我们所追求的那般境界。这是多么令人感动。作者说得对: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永不重复自己为自傲的想象力。我们人类,则常常在模仿大自然,并且时常模仿不到位。大自然,永远有取之无尽的生命的一切力量。

  我将带着这本书去新疆和海南,去看我已经开始倾慕的植物们。从知道它们的名字开始,到熟悉它们,我对大自然,对这个世界,终将了解更多一分。

  《植物记Ⅱ》读后感(二):"不要惊动,不要叫醒你所亲爱的"

  记录这些,像学生时代记录随堂笔记。一笔一划,供日后温习。

  1.波斯菊是菊科秋英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秋英,合适放进汉家庭院,对波斯菊来说,多肥多水是灾难,那样它会一股脑儿全倒伏在地的。

  2.毛茛全草带根皆可入药,辛、微苦、温、有毒。夏秋采集,切断,鲜用或晒干用。

  3. 山蓼在夏,秋间采收,全草晒干缘可入药,功效清热利湿,主治肝气不舒,肝炎,坏血病。

  4.中医认为大蓟性味甘、凉,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臃肿的作用公元前350年,西奥佛雷特就知道蓟绒可做气象的标志:海面上一旦出现散落的蓟绒,狂风马上就会随之而来。三国时期,据说庞统在一次战斗中身中数箭,血流如注,士兵中有懂得草药的,从道旁扯来一把草,揉搓后塞入他的伤口,很快就止住了血。据说这草就是大蓟。

  5.白桦林的种子长的像艳丽的棕色蝴蝶,两侧各有一片宽阔透明的翼,在风中,它们充满了远方的虚无。白桦林树皮洁白,是因为含有35%的白色桦皮脑,在树皮上聚集成一层“银霜”所致。

  6.壮士不还,寒风萧瑟。生死契阔,不可问天。

  7.大脑自身内生的大麻化学成分,他们叫它(anandamide),取自梵语”内在福佑“。 大麻植株有雌雄之分。只开花,不结果实的雄麻,因其纤维比雌麻强韧,可织衣,诗经有:麻衣如雪。

  8. 两年生草本菊科植物牛蒡别名大力子、牛子,东洋萝卜,《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 其子其根均可入药,也可食用。

  9.风媒植物中花粉飞的最高,最远的记录是松树的花粉创造的。 松树的花粉有能够帮助飞行的气囊,它可以在风里让自己升到几千米高度

  10.胡杨的树皮划破后,会从伤口流出源源不断的树汁,如人流泪。当地人言,胡杨长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烂。

  11.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亚里士多德

  12.植物们是很有经验的化学家,据说受毛毛虫攻击的多叶植物,会散发出鸡尾酒的气味,吸引胡蜂来消灭毛毛虫。卷心菜遭到粉蝶啃咬时,也有类似战略

  13.分辨植物最可靠的是花粉,植物的花粉如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

  14.佛教寺院中的“五树六花”,五树分别是: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糖棕或椰子, 六花分别是: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和地涌金莲。

  15.不要惊动,不要叫醒你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 ---所罗门《圣经 雅歌》

  16.生菜在野生状态下,撕开它的幼苗,会有白色乳浆渗出,那是它防卫鼻涕虫的。但在人工培植的情况下,则全然不分泌了。

  17.见血封喉树的树汁含有剧毒,树汁与动物血液接触后,会使血液凝固,危及生命。 它所含的白色乳汁,能使人心脏停跳眼睛失明,它的毒性远远超过剧毒的巴豆和苦杏仁等,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树木

  《植物记Ⅱ》读后感(三):写给植物的情书:《文汇读书周报》书评

  写给植物的情书

  2008-12-05 作者:殷晓玮

  ■殷晓玮

  《植物记Ⅱ》 安歌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9月版

  《植物记Ⅱ》是安歌继《植物记》之后又一部全新作品,以人文随笔形式描绘从新疆到海南的种种植物,如薰衣草、翠雀花、苦楝、凤凰木、蝴蝶树等。人和植物的相遇、相知、相爱都化作点点文字融入书的每一篇章中。与其说这是一部单纯的植物纪实,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封写给植物的情书。

  “你那纤细的绿色蔓藤攀爬在灌木丛上,一副弱不禁风的小模样是多么惹人怜爱啊。”“亲爱的依兰香,我叫着你的名字,就浑身爽洁芳香。你在开花时,老远就让我闻到你清远的香味。”作者用第二人称直接称呼这些植物,仿佛挚友般亲近,又如恋人亲密婉转自然的语调,唤起读者的美好回忆深情向往。如《波斯菊开》一文:“突然溪旁就闪出了一丛波斯菊,接着又是一丛,傍着溪水,影照流闪,只是这几丛波斯菊的迷离,便已是木落山空,林深不知处。……旁边的黄泥墙上是小小的方格窗,窗框上的蓝漆已开始剥落,窗台里面的天竺葵却从拉开一半的白色镂空布窗帘一格一格地映出红。”刹那间,花的艳丽,草的清香,似乎就在身边,远在千里之外的植物变得可触可感,心灵也变得分外宁静

  另外,书中还记录了很多植物的药性和生长特点,以及预防毒性植物等知识。所以,这部书既可以拿来当优美的游记散文来咂摸品味,也可当它是一本纯粹的植物知识介绍来信手翻阅,当然,把它看成一封“情书”而慢慢细啄也不失为一种快乐阅读体验。

  《植物记Ⅱ》读后感(四):用爱人方式来爱植物

  爱植物的好处是,她不会逃跑,不咬你,她也不嫌弃你炒股赔钱,她还不嫉妒你爱其他的植物,你试过站在路边,默默地看树叶优雅地展开么?这本书,是写给植物的情书。

  读第一篇熏衣草,就浮想连天。不由得想起在新疆旅游,令人瞌睡的长途之中,停车买个大西瓜,瓜摊上面挂着的一束,就是熏衣草,用来驱赶蚊蝇。看摊农妇的微笑,正是看这本书的感觉。一切自然,安静

  看过植物记I,所以就急急忙忙买了II。当当送货的时候,还大吃一惊,封面居然是那样的黄绿色,有点难看。如今多看几遍,倒不那么难看了。这一本,很多植物都没听说过,不像第一本很多见过,也吃过。读来读去,知道作者生于新疆,居于海南,又有点心生愤懑做人厚道,怎么把好地方都占了?!

  《植物记Ⅱ》读后感(五):安歌植物记Ⅱ:只是雨落屋檐

  安歌的手在溪流清凉中面对一只奔流而来的苹果感恩同时,突然就把我们送到了最后一只旅鸽消失的天空下。

  这样的跳跃只能是诗人的。

  所以在这篇小评里,我不准备详细评述安歌是如何用心眼耳和全部的身心感应大自然,和因着她的行走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道路尘土、花朵人家……当她停在在一朵花面前:“从一朵毛茛花里喷涌欲出而出的整个云杉山谷、溪流草滩——这是生养我的地方”——这是安歌最终选择的、在经历了“几乎览尽岁月众生的艺术、才华、奢华……在体验和比较了众多事物之后……”她选择回到的生命“最简朴的记忆”。

  当然简朴并非等于简单,当我看到安歌在《植物记Ⅱ》里引用的自己和别人的诗句时,我几乎觉得,这简朴就是奢华:

  雨落屋檐,我只是倾听

  有时会为此流出泪水,不是让墙壁透明

  仅仅是一缕光降临其上

  ——安歌《植物记Ⅱ·毛茛花黄》(百度了一下,这是安歌的诗,诗名<期待与祈祷>)

  这是妇女面包的手的

  美好的黑暗

  一棵树的灵魂开始移动。

  我触摸叶子

  我合上眼,想到水

  ——《植物记Ⅱ·蓼影流溪》(作者:詹姆斯•赖特)

  那只松鼠匆忙

  把坚果分散埋进大地粮仓

  后来,面对一颗小树,它怀疑起自己的记忆

  在否定中,它用推动世界的力量投身

  下一场劳作,追逐饥饿

  腹部……

  ——《植物记Ⅱ·云杉》(安歌:<热带丛林>)

  当我像一个背囊在漂流的河上

  ——只有河流奔涌的水

  才能簇拥起始终沸腾的脸

  ……

  我知道它们一直长在玫瑰花瓣上:

  盛开,必先拥有道路的褶皱

  ——《植物记Ⅱ·玫瑰传奇》(安歌:<此诗未百度到诗题>)

  我最喜欢这农场的一角

  还有一株花上所有的骨朵

  我喜欢荨麻上的灰尘,从不掉落

  除非是为了显示,一场阵雨的甜蜜

  ——《植物记Ⅱ·荨麻火焰》(爱德华•托马斯<高高的荨麻>萧易译)

  而那道锡伯族民歌,几乎就是安歌追逐植物道路的真实写照:

  阿帕尔(那个)田间,犁铧上的铁片都磨掉了;

  为了跟随你,小妹妹,我的鞋底都磨破了。

  在磨破的鞋底和“我触摸叶子。/我合上眼,想到水”到在荨麻上享受“一场阵雨的甜蜜”之间;从安歌巧妙地在《热带丛林》这首诗中信手拈来般写出松鼠这个“播种者”和大自然之间奇妙合作到“盛开,必先拥有道路的褶皱”的《玫瑰传奇》的路上——我的手在书页间翻动,我已不知道我翻开的是书本田野、花开、路途还是诗,在无话可说之际,我的手指停在书页上,一如那只触摸叶子的手:我合上眼,想到水。

  《植物记Ⅱ》读后感(六):每朵花都是一个教堂,每片叶子都充满了神意

  “当我用镜头对准她们,当我全身心的浸入其中,每一轮小小地转动自己脸庞花儿,于我都是一座教堂:我无法对她们诉说我的感激,也不知如何感激她们对我的收留、宠爱和安慰:是她们,让我看见自己“花开”的可能。”——安歌

  安歌的书不仅仅是科普,也不是言情小说,植物记的写作方法绝无仅有的。读之如同阳光微风拂面,“那阳光照远处青山,也照着行人衣裳,那风吹着红红的叶子,也吹着我的身体。”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书,是读不倦的圣经;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诗,是写不尽的咏叹。安歌用诗意的文字加上严谨科学精神,诠释一个现代中国人对自然的信仰和对幸福的探寻。

  我们读者仿佛在随着一个勇敢女子穿越行走,在城市、也在乡野、在西北、也在热带,亲切的笔调和时而的顽皮让我们更懂得生活,更理解植物,更了解安歌。旁征博引文化历史地理信息,也让我们不经意间吸收到了更多的知识雨露、阳光,受益匪浅

  部分的忘记自己、忘记喧嚣、忘记物欲,是摆脱被烦恼控制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种难得的勇气。每朵花都是一个教堂,每片叶子都充满了神意。她们默然的享受宇宙的恩赐,彻底地交换着爱和信赖,她们让我们相信自己也有开放的能力

  我希望更多的人相信:阳光雨露、花开叶动之美是可以转换成我们心灵之美的。

  这些让我自然想起圣经的赞美诗里面的话“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 按时候结果子, 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

  下面是一些《植物记2》摘录

  小时候看一部小说还是电影,里面有一个守卫边疆的战士,用白桦树皮给恋人写信。后来这事儿就成了一个情结,弄得我总想着用白桦树皮给一个什么人写封情书。——亭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蓟花飞扬 (Cirsium japonicum)菊科蓟属. 对这样一种把整个天空大海都当成自己可能田野的植物来说,想驯化它精明的降落伞驾驶员,绝非像我哄天天喝牛奶那般简单。 别名有虎蓟、马蓟、牛口刺、马刺草等。

  抬眼起身,它的颜色与溪流声已转为我内心的澄明,那一刻的屏息忘我,是我与山谷、毛茛花之间的禅定。而当我写下这一切,并把它呈现在你面前,它们包含了我的心境和感情,我的行走与时间,我与这片土地的息息相关,这一切构成了我的生命。——毛茛花黄(Ranunculus laetus)

  而黑种草估摸着要是情郎不准时到来,它就赌气写几句诗:如果你不来,我就用等你的方式等另一个人…… ——伊犁翠雀花(Delphinium iliense)

  路旁道上任何一棵树,它沉着的姿态里所包含的忍耐、不事声张的昂扬,向外恭敬于季节、向内锲而不舍,始终不渝以赤子之心立在自己命运的风里,从不躲闪。

  ----芦苇风(Phragmites australis)

  《植物记Ⅱ》读后感(七):作者所感悟的是我们多数人缺失的!

  现代科技自产生以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方位接管人类所有活动范围,科学技术化生的各种设备、物件顺势将人类严密包裹,显然人类是欢欣鼓舞的穿戴上这科技的躯壳的,但这是保护还是监禁?谁能告诉我?

  我们已经丧失了对自然的感知,对自然没有一丝的崇敬,仿佛人类就是外星来客,而并非是在自然母体中孕育的一种生灵,在地球纯属是利用这里的一切而已。而这种认识人心的转变时间仅仅用了不到200年,迅速抛弃了历史上6000000年对自然的认知。不知道是这科技躯壳将人类和自然隔离开,还是人心把自己和自然隔离。

  南宋释志南有一首《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蓬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过去我们可以感受到“杏花雨”有“杨柳风”,现在我们听到什么?“小雨转中雨”?“南风三级”?很多人包括我丧失了感悟自然的能力。

  我承认我自己对自然依然是一无所知,离开了科技的躯壳,我能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很小,假如把我扔进渺无人烟的荒野,我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几天?

  文章第一篇就讲到:人“制造”出不同品种的花卉,“制造”打上引号是因为,事实上人并没有制造出什么而只是“人工合成”了大自然已有的东西。达尔文《物种起源》第一章叙述自然选择的一种特别情况叫做“人工选择”,用的是“选择”一次而非“人造”。法国科学家卢瓦希而说过:没有事物被创造,也没有事物被毁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植物记Ⅱ》读后感(八):安歌《植物记Ⅱ》:行走如画

  收到当当快递来的《相物记Ⅱ》时,打开邮包,《植物记Ⅱ》与其它几本书躺在一块:啊?这本书怎么会是这样——比起第一本植物记封面深厚沉着的绿,这封面颜色黄绿色有点炫目了,但先不管它。

  早知道安歌在写《植物记Ⅱ》,因看了第一本《植物记I》,一直期待着,顾不得评论封面,已迫不及待地打开来读。——抢先的买了Ⅱ,也是因喜欢《植物记I》。翻内文,看插图,有自己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花儿树儿。一篇一篇,一段一段。有些段落,让人忍不住会停在那儿,凝视远望,似乎着那花,那树就开在自己的眼前心里——当接到书初看封面多少有些错愕的感觉,已经淡去……而且,在认真读第二遍,第三遍时,心也随着那些安静的文字,静了下来,慢慢地读,慢慢地合起书页,用画画人的眼睛去看,倒觉得封面颜色和纹路是某棵大树的叶子,而我的手,就是翻卷它的风。

  从书中,我知道自己平时非常熟悉的木棉花,除了常见的殷红,橙红色外,另外还有一种黄白色的。如果哪一天这颜色花朵,让喜欢植物的自己也遇着了,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惊喜!

  见惯了花店里的没有香味的情人节的玫瑰和公园里种植的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月季,真想会会安歌在《玟瑰传奇》一文中提到的维吾尔族人的庭园玫瑰。想着它的"亮丽散漫的红,香气远远就漾在空气里,开在繁花的园落、流水的桥边和维吾尔姑娘轻歌曼舞的发际"; 并在想着那位在"印花头巾外,慈眉善目的鬓角旁"插有一朵玫瑰的维吾尔老妇人。我不知道类似这样的镜头,这如油画般的场景,在安歌的心里记忆中,还有多少? 但我在想,或者自己也会有这样的一次次的相遇,在前头等着我——也得让安歌羡慕和"嫉妒"我一下!

  当看到在赛里木湖边的她离开了伊犁翠雀花,跟着个穿着红上衣,头顶上橡皮筋扎出松散的小花的小姑娘一起去"拿"她妈妈 (安歌按小姑娘请求,去给她妈妈拍照),她看到"风过时,草丛闪烁,闪出一条花的路……" 恍然中觉得我也曾与安歌一起"奇迹般的立在一朵飞燕草面前,蝶飞蜂舞周围是草原花被的万亩波浪。"——时时在路上的安歌,她眼里心底,似乎处处都有着"奇迹",那也因为安歌有一颗能在平常能看到、感觉到奇迹的感恩的心吧。也或者,这才是安歌身上最可贵的地方,一如她在访谈中所说:我梦想的写作状态,是让熟视无睹的事物重新出生,像晨起的阳光重新清洗布置的街衢。——在《植物记Ⅱ》里,处处可看到这种"重新出生",但我已分辨不出这是属于安歌的,还是被安歌的文字唤醒的自己心里本来就有的。

  在《波斯菊开》,安歌写道,"突然溪旁就闪出了一丛波斯菊,接着又是一丛,傍着溪水,影照流闪,只是这几丛波斯菊的迷离,便已是木落山空,林深不知处。"……紫色临风的波斯菊院落外头:"旁边的黄泥墙上是小小的方格窗,窗框上的蓝漆已开始剥落,窗台里面的天竺葵却从拉开一半的白色镂空布窗帘一格一格地映出红…… ",或者自己是画画的缘故,读到类似这样的句子,我多半都要停一停,想象一下那油画般的场景,放电影般在脑海中再过一次。有时候合上书本,想要在哪幅画里停一下——安歌却在那儿凭空豪华富足着:"自个儿在闲庭院落里信步:看波斯菊,看向日葵,看大丽花荫护下妖艳的海娜花;看收拾干净的厨房、碗盏,刚刚熄了火的泥灶……" ……还有那小牛的眼神、以及波斯菊院落里那堆麦子的一地金黄——都是可以入油画的呢,也或者,哪天我就拿起笔来,把它们画出来,虽然没有去过,然而有这样的文字做引领,画出来应该不是很难吧。在想着准备油画颜料的同时,突然有一种从书桌旁、《植物记》的文字中一跃而起的冲动:我要去新疆,去云南、去西藏,还要去海南:苦楝花开的时候。

  怎么听起来口气倒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