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青春谁做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青春谁做主》读后感10篇

2018-02-18 21: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青春谁做主》读后感10篇

  《我的青春谁做主》是一本由高璇 / 任宝茹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73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0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青春谁做主》读后感(一):我所看到的青春

  从钱小样想去北京,并给自己性格所做的分析开始,就喜欢上这本书了,而自己评价一本好书的定义在于看过之后它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些什么,或者有所触动,触动这个词很有意思,大多时候我们对事物有所感触是因为我们在那里面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钱小样的身上我无疑的看到了自己,那个做事踏实的自己,浮躁要命的自己,看到别人的成功瞎攀比的自己,记得小样的姥姥对她说,你不能只看人家二十几岁以后干了什么,应该看看人家二十几岁以前为此付出努力。是啊,总是感觉别人成功都是一夜之间的事,看不见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一言以蔽之,浮躁。还好在后来的经历中钱小样逐步成长起来,那也是最让人感动地方,就像书的封面所说的成长是疼痛过程成熟是痛过以后的事情

  无论从构架上好是人物性格构造上,这本书都是成功的,亲情友情爱情,几个方面的诠释自己都很喜欢,青春就应该像他们那样充满活力,犯过错也好,因为还年轻,所以每个人都有改正错误能力

  《我的青春谁做主》读后感(二):幸福只在你心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儿巴经的看完一部电视剧对我来说变成了一个挺困难的事情貌似最近看的比较完整的是《婚姻保卫战》、《黎明之前》。“我的青春谁做主”也是如此,不过还好的是那天和人在书店里匆匆,不经意间的一翻看到了第一页的一句话“因为聪明,所以懒惰;因为她脑子比别人灵,懒得行别人一样勤奋努力,结果别人冲了,她还在起跑线上趴着”——感觉还不错,就随手带上了。事实证明个人的感觉一般还是比较准的。

  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代人是自清朝末年国破家亡以来第一代真正意义生长生活在一个社会稳定物质丰富、社会思想开放程度也比较高的时代吧。所以此一代人貌似比前人来的更加理想化和不切实际,对个性追求也更加肆无忌惮。所以虽然每一代子女父母都少都会有点思想上的冲突,但由于我们所生活成长的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了,所以这种冲突也就显得更加突出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父母所代表实际上是社会的现实孩子(其实已经成年)代表的更多的是社会的理想。

  没有现实人类社会将无法稳定积累,而没有了理想人类社会将不再会进步和发展。

  所以书中母女们的冲突本质上是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未完待续)

  《我的青春谁做主》读后感(三):红红青春敲啊敲

  《青春》于我而言是一本很奇怪小说。说它奇怪,是因为它前一半属于从首都机场飞往虹桥机场的气流,另一半属于从虹桥机场飞回首都机场的颠簸。从去年开始我已经不知道飞了多少趟这条航线,但从没有任何一次,我来回都哭到不行。这眼泪跟我自己的际遇还毫无关系,仅仅因为一本根据电视剧本改的小说。在我斗胆宣称的这个长达小半生的生之涯里,实在太太太罕见了。

  不客气的说,我愿意,甚至非常愿意把这本小说推荐给任何一个人读。它不算是个严格意义上成功的纯文学作品,然而,就像我两天前说的,它拥有电视剧本改成的小说里少有的情怀责任感。这种情怀和责任感是典型70后的,具有70后一眼就可以辨识出的浓厚认同气息。这话当然不是说之前和之后的人就没有情怀了,只是我们这种刚过30的、写字的女人,大部分正在上有老下有小,青春期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中年危机又隐隐作祟的即将到来的空挡里,面对青春,我们追忆、怀念、记得、记不住、有所思、在远道、不甘心、看不上、扮成熟、真成熟、教育别人、被别人教育、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复杂情绪纷至沓来都太正常了。有些时候,这些不太远的从前和不算远的以后,这些忐忑之后的终于面对,这些挣扎之后的咬牙坚持,这些无奈之后的云淡风轻,我就叫它情怀。

  《青春》仿佛讲的是80后,但其实不是。它仿佛讲的是母女斗法,其实远远不止。它仿佛有个年轻人成长的冠冕堂皇主题,但其实要更虚无飘渺的多。在设置了那么多属于剧作技巧的巧合和狗血桥段之后,这两个比我大一点点的编剧姐姐终于没忍住,她们透露了她们回头望去的思考结果——无论结果怎么样,过程本身最重要。如果结局早已注定,让我们尽量丰富过程,让它完满一点。亲人总要消逝,爱情终会磨损,友情可能变质,最佳损友会突然一句话都没的说,最亲的父母有时候是最狠毒敌人,给你最多美好回忆男人翻个脸就不认人——当所有这些降临的时候,你要怎么办?用一句情何以堪就能应付了么?

  也只有庆幸,这个名叫青春的过程令你收获过眼泪欢笑喜悦悲伤骄傲满足成就感,以及某个爱过的人。你狠狠伤过妈妈的心,正如她也狠狠伤过你的。互相拽过狠话,跟某个后来完全成为路人甲的人相濡以沫过三五年。以为那就是一生一世。受过一点或大或小的伤,当时觉得肯定不会忘,后来怎么也记不起。当时很爱或者恨,后来很感慨或者感激。

  当时非要结果,后来才知道应该努力的其实是过程本身。当时在意是否拥有,后面才明白拥不拥有其实都好。发生什么都是最好的结果,只要当初真诚过。

  因为这本书,我对我自己的青春做了个总结难能可贵之余,我还羡慕嫉妒恨。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对青春失忆谅解兼备忘,对于拥有这能力的这两位作者,我所唯一能做的,也无非是在发送短信之余,约上一顿必须醉的酒。

  三个女人一台酒的时候,“青春梦已老”就不是我们的主题歌了吧。

  《我的青春谁做主》读后感(四):我的青春我做主

  但凡看到标题,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想到一部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没错,我今天就是想说说这个。

  没有充足时间去看电视剧,老妈特意买的光碟也在家中也闲置好久。最后还是操起本人老本行,读书。

  读书的内容有异于电视剧,就是那些除人物对白更经典的旁白部分。

  喜欢读书,这本书给我的,没有像前一本《天使游戏》那么的阴惨、仄歪、飘忽不定,那是发生于过去的不确定时间内的不定向的事情,你永远猜不到结局。这本《我的青春谁做主》,确能给我带来一种温馨和煦,虽然事理的结局一定会向着人们期望圆满发展,但它仍具有内涵丰富哲理的可读性。有时间的话,这两本书,都完全、绝对值得一看。

  让我从头说说我的感悟吧。

  许多人,站在人生旷野上,觉得自己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性,多到不知道往哪儿走,十字路口好歹还有四个方向的局限,旷野好像哪哪儿都能去,可哪哪儿都看不清方向。

  所以为人父母的,总是掌握理性客观、远见,面对自己孩子未来的旷野性,总是站在真理高度做出预判:别人家孩子适合放飞,自己孩子这块料怎么都是瞎扑腾,适用于约束,父母给儿女人生定的基调,就是平凡

  可毕竟这是父母的臆断,完全不能和孩子的内心的自我期望接轨。年轻,认为一切父母铺垫的路都不是自己想走、乐意走的,人生可张狂、可失意可乐极、可痛彻、可笑、可哭,就是不可平凡、不可寡淡、不可无聊

  于是乎,我们当中的许多人的生命里最拧巴的顶级版矛盾出现了:极向往自由,但极不自由。极追求自我,但极没自我。自由和自我的终点是孩子自己向往的未来,而父母却是绑腿、是镣铐、是绊脚石,孩子哪都去不了。可是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场压制自由与争取自由、甘于平凡与反抗平凡的斗争潜流暗涌,一触即发

  不过,说到底,我的父母还是给我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自己的反抗精神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反而过的逍遥自在

  提到父母,还是没有太强的干预性,让我完全的自由发展,是挺自在的一件事。

  记得有一次给父母提到过这个百年中国家庭问题老爸的一席话让我很受用。他说父母就是一种植树苗的人,等小树长大了,生根了,他们的任务轻松多了,不多加干预,想结什么果就结什么果,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分叉的小枝条剪去,再定期的施施肥,想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小丛灌木,完全由孩子自己的发展取向决定

  身边的不少人都还是顺从父母的吧。说到底,这原因不过是一个原因:父母是过来人听话可是少吃点亏,或是被压制久了失去反抗精神,再或是不想拿父母口中可以给你的好前程去做赌注。可是,年轻就是该叛逆点啊。我从小就是个特叛逆的小孩,完全的要求自我,追求人权和相对平等,虽然父母清一色划定在和我相对的统一战线,但我倒是从没妥协放弃过反抗精神。

  说够了父母,再说说别的。

  突然就想到一点,别人对自己好,总是要付出代价回报的,不管是谁,就算是父母、恋人也是如此。所以,尤其是我们女孩自己,能多依靠自己依靠自己,不要贪求眼前的好处利益,因为免费得来的东西往往是最昂贵的,你不知道即将要付出什么来还。做梦,多缥缈都成。但是做人,还是实在些吧。

  有些女孩轻松得到一些东西,但因此要曲意逢迎、委曲求全患得患失,我觉得那样太累,还不如凭本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吃的香、睡的着,有利于身心健康,这才叫轻松。

  年轻女孩子因为物质而选择一个男人,在我看来是可惜和浪费——她们失去了追寻自己究竟是谁的机会。吃苦要趁年轻,吃了苦你才能发掘出自己身体里的宝藏。到老了再面临险境,后悔也晚了。一定不要选“容易的那条路”,那其实是最艰难的。

  当然,想要证明自己,必须先深知语言的反驳虚弱无力,唯一有力的是事实,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以身证明:我们自己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奋斗提升自己的建筑楼层,只要给我们对的土壤、对的阳光雨露,我们就会生对的根,发对的芽。

  还有一点也需要明白,证明自己需要的不是骨气,而是智慧和能力。

  所以要想反抗和证明自我,实现自我价值,那首先必须有独担风雨的能力才可以。否则,你只能蓄势待发或是在待发中坐以待毙

  有抱负是好事,但是在抱负里,挣钱不该排在第一位。进入社会第一步首先是展示,人家肯给你舞台,就别问回报,等他们承认你有能力了,下一步才有可能给你发挥的机会,光想挣钱,亮不好相,以后全白扯,找一个自己能胜任的工作,把它干好,站稳位置,第二步才是赚钱。

  现在社会给人灌输的成功概念太单一,年轻人追求的无外乎是赚钱、成名,给自己贴上成功标签,千遍一律、千人一面,这是典型的唯结果论。其实不是所有得到的结果都是成功,也不是没结果就失败,而是成功藏在过程里,将来回头看,乐趣不在最后撞线的那一下,结果就是买东西的赠品,好了算赚的,不好也没什么

  失败也无所谓挫折可以打击我,但不可以击败我!错误生来就是让人犯的,它和我们如影随形,是每个人的成长标记。

  能意识到自己平庸的人,就有希望远离平庸。重新给自己定个位,好高骛远永远没法实现目标,但脚踏实地却能天天进步。

  说够了奋斗和反抗,让咱提升一个高度,说说死亡。

  死亡,几近是人人都避讳的词眼,前一段时间刚看过《天蓝色彼岸》这本书,说是写给孩子的寓言故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人生感悟

  没有亲眼见证过死亡的过程,也没曾失去过一个亲人,对此,我还是抱有侥幸的态度

  可是生命中总有这样一些话,眼里流泪,可你得笑着听;生命里也总有一些时刻肝肠寸断,可你必须挨过。

  当亲人的死亡不可避免的陈列在眼前,任何人都不会自主缱绻流连,尽管知道那是徒劳,对感情依赖,让我们那么、那么不舍放手,所有人无所适从。可是死亡不可避免,与其狼狈缱绻,不如庄重告别。

  生活就是这样,悲伤也好、离别也罢,之后一切仍将继续。

  也许这个话题严肃,那么我换个轻松点的——爱情。

  许多人或是渴盼,或是正在经历,或是说已经被伤害过正在自我治愈,或是因为害怕被伤害而敬而远之。对此我没有绝对的态度能表示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不苛求,这完全要靠机遇,或是换个俗点的说法,就是缘分

  很多人吧,都会认为爱情虽然能带来甜蜜、幸福和满足感,但随之而来的也伴随占有欲、嫉妒、吃醋和生活琐屑。或许从这一刻起,你所要面对的问题就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你所要承担的可能是个不很明朗的未来,你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是你不恋爱就不会经历过的痛苦。很对人认为这是消磨,琐屑而不自由,但是如果连爱都不行,那还有什么能扛住消磨?

  责任就意味着牺牲,不辛苦就没有轻松,不痛苦就没有欢乐,幸福和不幸是对比出来的。

  一个人活在世上,身上至少有四种社会属性:自我、儿女、丈夫或妻子,还有就是当父母。也许现在说这个有点早,可是这四个角色是你早晚必须要扮演的,把四份责任都承担起来,做完美,你就实现了个人价值,也间接对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不全是自己的,世俗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责任是早晚要履行的义务。

  面对爱情所带来的痛苦,有许多种情况:

  分手时,对方说:“我已经不爱你了。” 你着急了, 脱口而出:“没关系的啊!我们还是可以在一起的啊!”说完, 你忽然哭了, 不是因为伤心对方不爱你了,而是因为这一瞬间,你猛然醒悟, 自己已经成为爱情的乞丐……等到这个时候,那爱情,是多么悲哀啊。

  刚分手,他(她)那时发给你的短信,你一直留着没有删除。因为你还是需要一点证据,证明即使是他(她),也有过那么爱你的时候……爱情的悲哀不在于它失去,而在于它对信念的摧毁。人掌控不了得到,但可以掌控失去。对坍塌的精神意志,无论当事人自己,还是旁观者别人,都爱莫能助,杂念从生也好、万念俱灰也罢,浑浑噩噩是对待时间唯一可有操作性的态度。可是我想,人啊,还是要尽快振作起来才行。

  分手后的你再次恋爱,面对上段恋情,全心投入,结果重伤。于是这次恋爱怕受伤,就很保留。这意味着:上次那个伤你的烂人,得到最完整的你,而这次这个发展中的情人,得到个很冷淡的你。我知道你是保护自己,但这若是做生意,你这店一定倒的。永不再來的恶客,得到最好服务,而新客上门,却备受冷落,这店怎么不倒?

  说了三种最令人伤心的情况,让我说说我的感悟吧。

  我觉得,起手烂牌是运气,能把烂牌玩好是本事。不能选择活着的形式,但可以选择活着的质量。自己过去孜孜以求的是获得某种成功的形式,为形式所累、为形式所困,如果放得下求之不得的形式,幸福也许近在咫尺,它和形式无关,只与你的内心感受有关,其实每个人自己能主宰幸福的有无。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思念,天涯此时,两个人,同一种思念,当甜蜜里掺入苦涩,爱情就有了重量。

  遇上真爱不容易,遇上就要爱到底,万一没闪开被炸死,那也不亏,好歹我爱过了。

  当然,喜欢一个人、对他(她)产生情愫很正常,但在决定投入感情前,还有必须完成一个工作,就是看看他(她)身边的形势,估算一下自己有多少机会。所以说,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很鄙视“小三儿”,或许就包含这个原因。

  有时候我们也会遇见谎言。谎言未必都邪恶,在男女关系里,有沦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幌子,有化作冠冕堂皇保护伞的借口,这些或许都可以定义为“善意的谎言”;但唯一正义的,是“天塌下来有我扛”的大包大揽式欺骗,只有这一类气冲云霄的牛皮谎值得讴歌。但我想,毕竟在一起,对方的角度,还是期望你和他(她)能够共同携手,一起面对的。

  还有一个理论,虽然很伤人很疼痛,但它不失为一个真理:“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距离幸福更近,有时候爱情不一定能带给你爱的那个人幸福,放手却可以。”如果不能和爱你的人在一起,那就珍惜那个爱你的人吧。如果不能给你爱的人幸福,那就送他(她)搭乘开往幸福的班车。

  爱有一见钟情天崩地裂、也有日久生情细水长流,感情像未来一样充满变数,现在就对爱盖棺定论、板上钉钉是天真,同样,在爱字面前加什么天长地久、海誓山盟的修饰,也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感情的未来会发展向哪个方向,需要靠两个人共同努力,哪怕中途有一人犹豫退缩,那么都可能会中道崩猝、前功尽弃。

  但是我认为,一直保持理智的是机器,人一生如果没有至少一次感情用事的话,那是活着的遗憾。

  我想让你拥有保留我们爱情的权利,也有放弃的权利,有不耐烦等下去换张儿的权利,也有移情别恋的权利。我不想剥夺你所有所有那些权利,我想让你拥有在那些权利中随意选择的自由,这就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爱。

  最后,感悟。我只想说一句话: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的青春谁做主》读后感(五):重读《我的青春谁做主》

  一切都缘于我的坏习惯,一个可能与青春有关的怪癖。

  我喜欢收集高清的资源,1080p,720p,对一些好看的影音尤其如此。人在无聊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无从追溯的想法。在搜到《我的青春谁做主》只有DVD的片源后,我阴差阳错的发现它在被拍成电视剧前的小说。一时兴起,拍下,现在才感慨,相见恨晚。

  三年前高考刚结束,分数还没公布,在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我看了这部电视剧。不消几天,32集刹不住,一口气拿下。好看。虽然过后有时仍想起个中零星的片段,角色的只言片语,却难以算得上细嚼慢咽,反复体会。可能电视剧的冗长与形式上的不方便让我久久也没有重看的念头与机会,可能也正是我要感谢的。

  感谢它让我手捧这本小说,用阅读文字的方式重新回忆起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对白,将原先过片场般的眼看耳听转换成如今自己读给自己,自己提问自己思考。感谢它让我有时间在继续回味某个场景之前,停下来设身处地把自己替换进去设身处地的模拟一遍。感谢它让我有机会暂停,拿起笔记录下来,反复琢磨,好与他人与日后的自己分享。

  在已经知道故事的发展与高潮,来龙去脉的情况下,这样的重读却没有丝毫一点可能的重复与乏味。相反,它予人一种探寻的念头,就好比故地重游,目标就在前方,脑海里不断浮现有点模糊的印象,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惊喜与期待。至少我是这样的,每每感觉好像那句话那个人那个动作就要出现,心跳加速,恨不得翻快一点,又生怕一不小心看漏字错过了些,矛盾中带有点迫不及待。而当这些文字出现在眼前时,感觉又如梦里寻他,烛火微暗,蓦然回首,不忍离去。

  在书还没送到之前,我试着回想,记忆里最喜欢的人物,无外有三:高齐,青楚,姥姥。高齐的大度,审时度势,拿得起放得下,让我感觉是一个比周晋更活生生更让人钦佩的榜样。赵青楚,好厉害的女子,人如其名,理性中不乏感性,永远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郎心平的戏份不多,可她的每一句话,从一开始面对老伴离去的淡定与坦然,到最后指导孙女为周晋辩护那泰斗级般的沉稳与自若,总显得那样充满智慧与人生历练。

  说回看小说的念头,很大程度是冲着他们去的。可当把自己沉浸其中到现在读完,我只能说,喜欢的更加喜欢,每个角色都有让人为之欢喜叹息的地方。小样方宇,杨门三女,钱进来,杨丽红,雷蕾,哪一个不是有血有肉,折射不同的人生轨迹。还有麦冬,在最后回忆起他跟郁欢的那段话,回忆起上天的捉弄,给一个有为青年开的玩笑,他一开始一点错都没有,只是不经意间,命运就不同了。

  当然这都只是电视剧或是小说,但《我的青春谁做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高的恰到好处,离我们不遥远。加之有生命力的台词,让我对其太多的爱不释手。于是,我在开始重看的时候,把那些让人恍然大悟的道理,玩笑有趣的话,在电视上看不到的作者的评述与旁白,标记了下来。若只是草草看,我生怕有些受用一生的道理可能就此擦肩而过,也担心日后惰性给自个找了个不再看的借口。所以,用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把记录摘抄到这里,不加评论,推荐一本好书,告诉自己看过这本好书日后还得回来,再者,纪念自己逝去的和即将逝去的青春。

  2012.09.05

  《我的青春谁做主》读后感(六):我的青春怎么办

  刚看完一部小说《我的青春谁做主》,本来不想看小说的,但看了开头,写得还不错,所以还是看了,看完后觉得写得真的不错,思维严密,语音幽默,而且比较贴近生活,最重要的是它启发了我思考。如果说我离现实又进了一步,那就是这部小说拉的。想想又觉得不该看了,本来看到中途就有这种感觉,觉得这部小说的主题还是太沉重,年轻就应该快乐,不知道这些东西多好,就不会多想,但不管怎么着,反正最后我看完了。其实看完后明白很多东西,在反思我的以前的很多观点是不是错的,在反思很多关系,不如理想和现实,感性和理性,亲情,友情,爱情,自私,责任等等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乍一想觉得很复杂,以前从不觉得这些是问题,至少不是很重视,可小说就是有这种力量,把这些问题反映得具体,真实,让我觉得不可避免,想想以后自己也要遇到这些问题就头大。 忽然觉得现实的力量太大了,而且是我们每个人不可避免的。

  接下来就存在一个问题了,也就是我的走向问题。就目前状况下,我的人性还很难定义,至少我自己还看不清。我很小的时候,可能由于环境原因,内心比较封闭,还有看了些西方哲学思想,所以对亲情,友情,这方面没有什么概念,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中,小时候还好,没什么顾虑,渐渐的大了就觉得不行了,这样是要出问题的,不可能一辈子不融入社会,自己当和尚。其实我也许早些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些,但为什么还是迟迟没有融入呢?本来从大学开始是个很好的契机,在一个新的地方,可以结束以前的历史,融入新的生活,我一开始也挺激情,也做了很多努力,可惜最后遇到一些困难,麻烦,还是失败了,也许也是性格使然,当时做不到有这种认识吧,不管怎么说,休学使我又从新回到了原点了。不管是学业还是友情,一切又要从头来过。有时候觉得不应该写这些东西,越想越复杂,就在现实环境的熏陶下顺其自然得了,所以又遇到一个命题,是顺其自然,还是该自我改变呢?不禁概叹人生真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真不想想那么多,但有些问题又不得不面对。

  以前我一直没怀疑过自己的潜力,认为我一定是个不可一世的人才,现在现实一点了,知道了自己的渺小,但好像也失去了以前的信心自信,不得不说以前自以为是的自信力量是十分强大的,那是一种不知者不惧的盲勇,所以有时候觉得人思想越现实了,就越容易被现实所束缚,还是天真一点好,越天真越没有烦恼,最好永远长不大,这个就看个人意愿了,如果你已经看透了人生,觉得还是长不大好,开心最重要,那你也可以选择在思想上牵制自己,不去想那些长大的问题。可我现在到底是想还是不想呢?是回归现实,理性一点,不要再在思想上出轨呢,还是该天真烂漫的继续我有点偏执的思想呢,这是一个问题?

  更多文章见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79576925

  《我的青春谁做主》读后感(七):重读《我的青春谁做主》

  重读《我的青春谁做主》

  一切都缘于我的坏习惯,一个可能与青春有关的怪癖。

  我喜欢收集高清的资源,1080p,720p,对一些好看的影音尤其如此。人在无聊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无从追溯的想法。在搜到《我的青春谁做主》只有DVD的片源后,我阴差阳错的发现它在被拍成电视剧前的小说。一时兴起,拍下,现在才感慨,相见恨晚。

  三年前高考刚结束,分数还没公布,在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我看了这部电视剧。不消几天,32集刹不住,一口气拿下。好看。虽然过后有时仍想起个中零星的片段,角色的只言片语,却难以算得上细嚼慢咽,反复体会。可能电视剧的冗长与形式上的不方便让我久久也没有重看的念头与机会,可能也正是我要感谢的。

  感谢它让我手捧这本小说,用阅读文字的方式重新回忆起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对白,将原先过片场般的眼看耳听转换成如今自己读给自己,自己提问自己思考。感谢它让我有时间在继续回味某个场景之前,停下来设身处地把自己替换进去设身处地的模拟一遍。感谢它让我有机会暂停,拿起笔记录下来,反复琢磨,好与他人与日后的自己分享。

  在已经知道故事的发展与高潮,来龙去脉的情况下,这样的重读却没有丝毫一点可能的重复与乏味。相反,它予人一种探寻的念头,就好比故地重游,目标就在前方,脑海里不断浮现有点模糊的印象,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惊喜与期待。至少我是这样的,每每感觉好像那句话那个人那个动作就要出现,心跳加速,恨不得翻快一点,又生怕一不小心看漏字错过了些,矛盾中带有点迫不及待。而当这些文字出现在眼前时,感觉又如梦里寻他,红灯微暗,蓦然回首,不忍离去。

  在书还没送到之前,我试着回想,记忆里最喜欢的人物,无外有三:高齐,青楚,姥姥。高齐的大度,审时度势,拿得起放得下,让我感觉是一个比周晋更活生生更让人钦佩的榜样。赵青楚,好厉害的女子,人如其名,理性中不乏感性,永远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郎心平的戏份不多,可她的每一句话,从一开始面对老伴离去的淡定与坦然,到最后指导孙女为周晋辩护那泰斗级般的沉稳与自若,总显得那样充满智慧与人生历练。

  说回看小说的念头,很大程度是冲着他们去的。可当把自己沉浸其中到现在读完,我只能说,喜欢的更加喜欢,每个角色都有让人为之欢喜叹息的地方。小样方宇,杨门三女,钱进来,杨丽红,雷蕾,哪一个不是有血有肉,折射不同的人生轨迹。还有麦冬,在最后回忆起他跟郁欢的那段话,回忆起上天的捉弄,给一个有为青年开的玩笑,他一开始一点错都没有,只是不经意间,命运就不同了。

  当然这都只是电视剧或是小说,但《我的青春谁做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高的恰到好处,离我们不遥远。加之有生命力的台词,让我对其太多的爱不释手。于是,我在开始重看的时候,把那些让人恍然大悟的道理,玩笑有趣的话,在电视上看不到的作者的评述与旁白,标记了下来。若只是草草看,我生怕有些受用一生的道理可能就此擦肩而过,也担心日后惰性给自个找了个不再看的借口。所以,用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把记录摘抄到这里,不加评论,推荐一本好书,告诉自己看过这本好书日后还得回来,再者,纪念自己逝去的和即将逝去的青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