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读后感10篇

2018-02-25 2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读后感10篇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是一本由(美)罗塞尔·罗伯茨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读后感(一):深奥的经济原理可以如此阐述

  记得当年看《国富论》时,为亚当•斯密的缜密的思维高瞻远瞩理论所折服。这本书并不太容易读懂,很多经济理论看似清楚,但只要一离开书本就立刻变得面目全飞。这是非经济学读者的苦恼。但那只“看不见的手”的神奇力量依然在今天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感知到这只手的存在,又如何被它影响。我似懂非懂

  其实,作为普通大众,如何能获得简洁的经济学原理,又能让其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

  把复杂变为简单,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超市遇到亚当•斯密》,作者在试图完成这样一件事情

  以一家超市在地震突然涨价为开篇,网球运动员学生对这样的行为首先发起了冲击,试图通过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声讨商家的行为。他的老师是如何做的呢?肯定还是反对?这名经济学教授,没有采取任何表明态度的行为,相反,她循循善诱以此展开与此相关的经济学原理的论述。

  这是一个完美教学相长的故事。老师拿出了足够的耐心智慧,而学生在这样的谈论中逐渐摈弃了自己最初的观点,以完美的状态内容完成了毕业演讲。

  作者试图通过描述一个故事,讲明一些经济原理。但可能意图太明显,老师与学生总是在各种场合相遇,一遇到老师就开始谈话,主题当然是围绕一些经济学原理,这使故事略显呆板,好像两人为谈论而谈论。作者从序中说,原来还要教条一些,两人只坐在椅子上谈话,后来通过大家的建议,让他们离开椅子,在不同地方相遇,完成一些经济课程。作者是经济学教授,毕竟,经济与文学并不是一回事。如果冲突或故事性更强一些,这本书会更好看一些,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除了这些经济学原理,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关注

  但这本书确实引发了对平常熟视无睹事件思考。如,为什么去楼下的面包圈店总有面包圈,为什么铅笔总不缺货。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蕴含着众多的经济学原理,在许多情况下,都被忽略掉了。

  作者应该具有高深的经济学理论,要把深奥的理论讲得让所有人都看明白,这确实要费一些功夫。首先作者要预想到对哪些问题感兴趣,也要预想到怎样说才能清楚明白,然后还要构造一个有趣的故事框架,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在如此多的条件下,还要写出完美的著作来,确实不易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参考,我以此为蓝本,准备写一个关于零售知识的连载系列,也用故事套入到知识点的框架中,发现真要写起来,还是很难的。毕竟要写得有意思,还要有深度同时又要涵盖知识点,兼顾下来,最后差一点连文章都不会写了。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读后感(二):我们更聪明了的原因——看完《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之后的一些感触

  最近不断的提起一本书,它就是《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迷上了经济学,但一切似乎发生的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也许是知道了李子旸,也许是知道了布尔费墨,也许是看瓦西里的微博,他们的观点不断地激发着我去重新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网易上的一些奥派的自由主义推荐了那么多的书,似乎现在微博荐书对我的阅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必须感谢微博。北京大学医学学士和经济学学士迢书先生那本博客文章集结而成的小册子是我第一本认真读完的有关通俗经济学书籍,尽管它是pdf版本的,尽管它是我花了两周的时间趴在电脑上才看完的。以前的时候以为自己可以再文学的道路上无限制的走下去,不管道路多么坎坷,不管前方多么凶险,哪怕忍饥,哪怕挨饿,这一生不死在一个作家身份上,我死不瞑目(李海鹏语),久久的发现自己中了太多的不切实际的毒,而这些毒让我显得那么无知,那么可怜(我甚至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愚蠢),学习和思考变得异常懒惰,而碎片化的信息也让我对更加系统的知识失去耐心,现在回过头来发现,时间愈加的紧迫。

  从南京回来按照吴主任的推荐书单一次买下了:《自由伦理》《免费的午餐》《诡辩与真相》《通往奴役之路》《掩盖的经济学真相》《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百辩经济学》《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书是买回来,可是堆在床头看的时间似乎没有增多,每天都在找借口,宁愿趴在网上看微博,看其他的文章,也不愿去翻一下那些足以改变我的认识的书籍,躺着躺着或者就死掉了。国庆的时候全国高速公路车辆免费,我在微博上见证了涨价党和排队党对这件的事情的辩论,最终站在了涨价党的一方。似乎在迷上和接触经济学后,就在潜意识里成为涨价党,每当铅笔社的微博推出新的文章,我都会有一种心态,就是必须看完,每当周克成有新的评论文章我都会追着看完,慢慢的强迫自己看完一片片长文章,学会有耐心。就这样,似乎在自己的脑子里一些事情在发生着变化,我知道自己买的那些书不能再闲置在床头成为生活的装饰,它们必须起到它们的作用。

  瓦西里推荐了好几次《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首先拿起的就是它了。一直以来以为外国人作品翻译过来的时候因为有众多的从句和定语,所以一句话的断句很长,也因为一直对国外的文学作品存在偏见,所以就误以为这本书会不适合我的阅读习惯,但其实心里明白,这只是自己欺骗自己。罗塞尔罗伯茨教授通过一种轻松方式丰富的经济学知识蕴含其中,真的让我有了太多的收获

  无论钱多钱少,价格决定购买力。我们自己能决定自己房子的价格吗?为什么街角的咖啡馆里总有足够的面包?一个人能不能制造出一支铅笔?为什么你想运动时,就能买到运动鞋?为什么24小时加油站从来不会缺油,政府一限价却哪里也买不到油?地震时涨价的超市才最公平?谁在决定一支铅笔的价格?抗议和恳求能改变商品的价格吗?物价下降谁才是最大的赢家金钱是一切的动机源头吗?便宜鸡蛋为什么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什么在指导一切价格和谐共处?

  说实话,在没有读完这本书之前,我和书中的网球明星拉蒙费尔南斯德一样,对地震的涨价超市充满的敌意,对沃尔玛富士康之类的大企业充满敌意,对那些惟利是图的商人充满坏感,对政府救助穷人遏制大企业充满善意。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价格,不知道自发的秩序,不知道市场的神奇的一面,对那些上市的公司那些资本家的真实动机充满恶意,对利润和价格充满了恶意。是的,这就是我最初的认识。

  我知道自己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很不专心的情况下阅读的,但它带给我的一切却让我震惊,颠覆了我太多的认识和观念

  地震的时候超市涨价,我以为这是超市在趁火打劫,在发穷人的才,超市充满了恶意。但是现在我却知道,涨价弥补了爱的缺失。涨价鼓励人们不要购买,而是让愿意付高价格的陌生人买到需要的商品,而且涨价使商人有了积极性,愿意就关键的商品品种多备一些货,并愿意承担成本。很多人以为地震的晚上,没有涨价的超市很公正,但是却买不到必须的商品,因为早就被抢光了。假设有一位小孩母亲急需给孩子食品和尿布,那天晚上很多人也去涨价的超市了,他们也想存一些小孩的食品,但被涨价吓走了,涨价使他们不敢买了,于是那位母亲就能买到。那么如何确定那些人是需要这些商品的那些不是?这个时候涨价的作用就出来了。如果不涨价买到的就是那些先到达超市的,所以再不涨价的超市那些商品就脱销了。涨价的超市提高了商品的价格,那些家里有了蜡烛,,就不买手电筒了。这样那些急需的人只要愿意付钱就能买到他们需要的商品。涨价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这就好像你问过他们一样。某个家里有蜡烛的人不买手电筒了就好像在说:我放弃购买手电筒了,把它留给他最需要的人吧。涨价确保了急需的人买到了他所需要的商品,这不是更加公正吗?由于不确定下次还发生地震能否赚到钱,所以没有涨价的商店就没有积极性去多备一些商品,而那些涨了价的商店知道可以涨价,就愿意承担多备货的成本。这就是涨价的商店与不涨价的商店的差别。一个涨价的超市它能提供你需要的商品并且愿意承担下次地震多备货的成本风险,你却不高兴,一个没有涨价的超市他没有提供你急需的商品,你却觉的它好?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可以在假设的更深一点,假设涨价的是可以挽救你生命的商品,你还会觉得涨价的不妥吗?

  是的,就是这样的。在起初的时候我们陷入无理性状态的,我们失去了判断现实的智慧。当然这是价格的一个神奇的方面,这个系统并没有人去指挥,但却能准确捕捉人们的信息,判断出人们的需求

  接下来是关于富人更加富有的问题?在以前的时间里,因为关注了太多的公知,总是感觉我们身处一个最灰暗的是时代,这是历史上最暗无天日的时代,也就是从不思考,盲目的跟风。甚至自以为鸡蛋和高墙之间我站在鸡蛋一边是多么的高尚的一件事情,不久之后我就为自己的认识感到惭愧

  是的,富人的确更富了,他们有钱购买更贵的商品,穷人只能购买便宜的商品。但是与一百年前相比,普通人的生活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呢?正如布尔费墨说的没有郭台铭的富士康,你连跳楼的资格也没有。普通人的生活毕竟提高了。我们今天用上了电脑,电视电话高铁,可以听音乐,只需要一个MP3,但要是在100年前,只能雇一个小提琴手时刻跟着你。在1900年,只有15%的美国家庭抽水马桶,只有25%的美国家庭有自来水,妇女大多数是家庭主妇,洗衣服只能用搓衣板,洗衣用的水来自水井,小河或者经济公寓的水龙头。这意味着每年要担10000加仑的水,每天要用十二小时干家务,其中做饭六个小时,没有冰箱,没有微波炉,没有手机,还要工作更长的时间。但自1900年以来的美国成功,并不是金钱,而是室内抽水马桶和青霉素的发明,后者不会使人感染而死。妇女不会再因为生孩子而死,在一百年前,妇女生孩子的死亡率是千分之八,而现在是十万分之八,生孩子比一百年前安全一百倍。这种成功还源于人们的工作时间更少了,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的技能,比如学习吉他,拉小提琴,可以更好地休息。每年出版更多地书籍,与一百年前相比,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极大的丰富了。或许这就是《理性乐观派》,也是一本伟大的书,更加的让我震撼

  金钱显然并不是一切动机的源头。金钱与激情会和并不意味着激情来自与金钱。人们把一切动机想成不是A 就是B,非此即彼,但现实人的行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喜欢某些东西,喜欢某些工作,有时候并不是金钱。创业者和上市公司的老板对利追逐,并不见得金钱对他们多么重要,而是他们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喜悦和感激,比如生产可以治疗心脏病仪器的商人。

  我们每一个人并不不是聪明绝顶,而是我们后面的人可以依靠前人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这就是“当思想有了性”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读后感(三):世界的秘密

  这个关于经济学的浪漫故事打动了我,让我更渴望去探索世界运行的秘密。

  鲁思.利伯无法造出一枝铅笔(谁都不能独自造出一枝铅笔),她却能够点燃网球冠军拉蒙对知识的好奇心,并促发他努力去完成一件改变世界的大事

  我本该更早接触经济学知识的。读研的时候,导师已经向我推荐了梁小民译版的曼昆《经济学原理》,并没有强调为什么要读,而我当然也没有把这当回事;既然我是新闻系的,有什么必要去读一本厚厚的经济学教材?那时候光谈恋爱都忙死啦!

  研三的时候,我放弃了在北京拥有稳定工作机会,放弃了自己原本优势,做出完全异于其他所有同学选择一意孤行,追逐在一条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路上。因为完全缺乏对世界的了解,不可避免地碰了很多壁。一早醒来,梦碎了一地。

  终于读到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时,已经是在我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五年了。这算是我开始理解世界的一个起点吧。确实是太晚了。可再晚我也必须改变自己。

  我以前一直不过是在随波逐流,对世界不满,却连自己都无法改变。我选择的环境、我选择的道路、我选择我做的事,过去所有这些选择,都缺乏一个真实的、坚固的基础,无法将我引向正确方向

  我喜欢这故事里的鲁思.利伯,我幻想在我的求学时代曾经碰到这样的“点火者”——为我照亮对的方向的人。

  有时候我会原谅自己的很多错误,因为在我的求学时代,的确没有碰到过真正用心的激励者。而我并不是天生就知道应该去往什么地方。

  当我们在校园里,导师告诉我们要“闷声发财”,告诉我们要早早在北京买房,告诉我们要懂得生活情趣,要吃西餐,看话剧,学会享受人生。这些当然都很对,让人听着很开心又轻松,年轻的我对生活充满期待;可惜,这些东西缺乏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没能让我及时走上对的路,更无法激发我的求知欲。

  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这些“更好”都不容易达到。复杂的世界确实有很多秘密,等着我去求索。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读后感(四):其实这是本哲学书

  看到书名,我一度以为这是一本经济学的通俗读物,然而伴随阅读的深入,愈发觉作者是想凭藉本书在读者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正如书中鲁斯在地震后的涨价事件中给拉蒙播下思想的种子那样。碰巧,属于我的种子发芽了。

  记得曾读过一篇讲述科学也是一种信仰的文章,头脑中萦绕着一丝疑惑:如果说宗教假借创世神之手制定了清规戒律,从而团结信徒排斥异端,那么被宗教视为生死仇敌的科学也必然有一套避免秩序混沌的法则。是心理学所研究的动机么?虽然动机论很好的诠释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但它在复杂的群体互动中的应用略显不足。那么由博弈衍生来的经济学呢?还是由各位读者来评判吧。

  :剧情神奇了吧,教授是武侯转世到未来再穿越回来的么。。。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读后感(五):全书摘要

  亚当•斯密知道,即使没有人负责自上而下强加秩序,秩序也会自己出现。

  在经济生活中,价格在引导资源的走向,从而鼓舞制造商和消费者以非常有秩序的方式应对变化。

  价格自然地出现,并对生活中一直变化的情况、一直变化的口味和欲望及新产品发明时的创造性作出响应。

  那些企业主和公司CEO本来想保留更多的利润,但是竞争使他们把部分利润拱手相送了。

  我希望不良的企业----运转不良或经营不佳的企业----亏本,使其他企业能对释放出来的资本和资源做更明智的使用。

  王尔德说过,愤世嫉俗者是一个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它们价值的人。

  经济学家并不知道一切东西的价格。没有人知道一切东西的价格。

  市场不是完美的----价格和利润提供的激励不是完美的。

  如果只以利润或金钱为生活标杆,你的灵魂就会枯萎和死亡。但如果经济不以利润或亏损为标杆,就会造成很多苦难。

  我们不应该强迫或游说沃尔玛提高工资,而应该设法让技能低的工人提高技能。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读后感(六):综合整理

  经济学的爱好者,文中观点整理了多人的评价,供自己常复习。

  亚当•斯密知道,即使没有人负责自上而下强加秩序,秩序也会自己出现。

  在经济生活中,价格在引导资源的走向,从而鼓舞制造商和消费者以非常有秩序的方式应对变化。

  价格自然地出现,并对生活中一直变化的情况、一直变化的口味和欲望及新产品发明时的创造性作出响应。

  那些企业主和公司CEO本来想保留更多的利润,但是竞争使他们把部分利润拱手相送了。

  我希望不良的企业----运转不良或经营不佳的企业----亏本,使其他企业能对释放出来的资本和资源做更明智的使用。

  王尔德说过,愤世嫉俗者是一个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它们价值的人。

  经济学家并不知道一切东西的价格。没有人知道一切东西的价格。

  市场不是完美的----价格和利润提供的激励不是完美的。

  如果只以利润或金钱为生活标杆,你的灵魂就会枯萎和死亡。但如果经济不以利润或亏损为标杆,就会造成很多苦难。

  我们不应该强迫或游说沃尔玛提高工资,而应该设法让技能低的工人提高技能。

  亚当 斯密的市场有双无形的手使得铅笔的供应正常

  使得你街角时刻都有充足的面包圈

  24小时加油站能让你在凌晨3点也有油加,不会影响你正常生活

  可是政府一开始限制油价就会出现油荒

  ....

  无形的手就在调整着这个巨大的产业链,

  不会让石墨多的做刹车片

  不会让中国的小孩因为多数用铅笔而导致石墨上升

  也同时强调了

  在自然的状态下,这个无形的手也不是万能的,

  要求作为政府的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干扰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的笔记-第142页

  "如果技术和知识是达到繁荣的关键,为什么各国不是一样富裕?"

  "富国拥有更多的实体资本,如机器、工厂、电脑。富国的人们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更多的知识以及利用实体资本的技能。富国的政策鼓励人们承担风险,也鼓励这两种资本的积累。在富国,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权利是分散的。在穷国,更可能是恶棍在管理,而且他们能捞就捞。恶棍的存在使人无法承担风险。较穷的国家更可能有集中的经济利益集团,它们抵制任何会带来竞争的变革。

  阿根廷在1920年是全球最多的国家之一。什么出了问题呢?有些人喜欢担心在美国是富人制定一切规则,但他们从未研究过阿根廷。据我猜,阿根廷1920年的首富家族如今依然最富有,而且和美国的首富家族一样奢华。差别在于,该国的首富家族并不多,而且他们抵制一切有可能通过竞争均贫富的改革。富国有更开放的边界,允许产品、服务和人员自由进出。较穷的国家更可能限制贸易。自给自足是走向贫穷之路。更好的做法是,利用他国民众的技能,买进你无法有效生产的产品。富国实行法治,民众可以买东西或做交易,同时知道交易的成果不会被强行剥夺。尤其是,富国有一种人要互相信赖的文化,不一定把一切都写入合同。

  如果我要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富国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革新自由、更多的竞争自由、更多承担风险的自由、更多失败破产的自由、更多贸易自由。

  《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的笔记-第168页

  你在大学刻苦学习,拿到好分数,然后去研究院读书,梦想未来能做很好地研究。你做了很好地研究,至少很像回事,写了你认为能改变世界的论文,然后你发现世界很难改变。只有一小批学者有那种才华,其他人只能为知识的整体增添一点皮毛。最顶尖的学者会得到威望、光荣和不菲的金钱报酬,但只有最最顶尖的学者,才能作出真正有意义的研究。

  在你22岁时,你觉得,或者坚信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后来,你更成熟了,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想当一个成年人,还有更重要的教训要充分理解吗?

  地震的时候超市涨价,我以为这是超市在趁火打劫,在发穷人的才,超市充满了恶意。但是现在我却知道,涨价弥补了爱的缺失。涨价鼓励人们不要购买,而是让愿意付高价格的陌生人买到需要的商品,而且涨价使商人有了积极性,愿意就关键的商品品种多备一些货,并愿意承担成本。很多人以为地震的晚上,没有涨价的超市很公正,但是却买不到必须的商品,因为早就被抢光了。假设有一位小孩的母亲急需给孩子买食品和尿布,那天晚上很多人也去涨价的超市了,他们也想存一些小孩的食品,但被涨价吓走了,涨价使他们不敢买了,于是那位母亲就能买到。那么如何确定那些人是需要这些商品的那些不是?这个时候涨价的作用就出来了。如果不涨价买到的就是那些先到达超市的,所以再不涨价的超市那些商品就脱销了。涨价的超市提高了商品的价格,那些家里有了蜡烛,,就不买手电筒了。这样那些急需的人只要愿意付钱就能买到他们需要的商品。涨价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这就好像你问过他们一样。某个家里有蜡烛的人不买手电筒了就好像在说:我放弃购买手电筒了,把它留给他最需要的人吧。涨价确保了急需的人买到了他所需要的商品,这不是更加公正吗?由于不确定下次还发生地震能否赚到钱,所以没有涨价的商店就没有积极性去多备一些商品,而那些涨了价的商店知道可以涨价,就愿意承担多备货的成本。这就是涨价的商店与不涨价的商店的差别。一个涨价的超市它能提供你需要的商品并且愿意承担下次地震多备货的成本风险,你却不高兴,一个没有涨价的超市他没有提供你急需的商品,你却觉的它好?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可以在假设的更深一点,假设涨价的是可以挽救你生命的商品,你还会觉得涨价的不妥吗?

  是的,富人的确更富了,他们有钱购买更贵的商品,穷人只能购买便宜的商品。但是与一百年前相比,普通人的生活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呢?正如布尔费墨说的没有郭台铭的富士康,你连跳楼的资格也没有。普通人的生活毕竟提高了。我们今天用上了电脑,电视,电话,高铁,可以听音乐,只需要一个MP3,但要是在100年前,只能雇一个小提琴手时刻跟着你。在1900年,只有15%的美国家庭有抽水马桶,只有25%的美国家庭有自来水,妇女大多数是家庭主妇,洗衣服只能用搓衣板,洗衣用的水来自水井,小河或者经济公寓的水龙头。这意味着每年要担10000加仑的水,每天要用十二小时干家务,其中做饭六个小时,没有冰箱,没有微波炉,没有手机,还要工作更长的时间。但自1900年以来的美国成功,并不是金钱,而是室内抽水马桶和青霉素的发明,后者不会使人感染而死。妇女不会再因为生孩子而死,在一百年前,妇女生孩子的死亡率是千分之八,而现在是十万分之八,生孩子比一百年前安全一百倍。这种成功还源于人们的工作时间更少了,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的技能,比如学习吉他,拉小提琴,可以更好地休息。每年出版更多地书籍,与一百年前相比,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极大的丰富了。

  金钱显然并不是一切动机的源头。金钱与激情会和并不意味着激情来自与金钱。人们把一切动机想成不是A 就是B,非此即彼,但现实人的行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喜欢某些东西,喜欢某些工作,有时候并不是金钱。创业者和上市公司的老板对利润的追逐,并不见得金钱对他们多么重要,而是他们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能给人们带来欢乐,喜悦和感激,比如生产可以治疗心脏病仪器的商人。

  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再怎么多也不算多

  亚当·斯密,比如价格机能,经济自由,还有追求利润具有正当性

  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并不能让所有人都理性自利,不被短期利益蒙蔽,市场只能够让那些眼光长远的人获益更多罢了——即你所谓的“换取长期利益”,以一物换取另一物是什么?正是市场行为啊。市场即人类自愿交换行为的总和,如果说市场永动,那只不过因为人类的自愿交换行为永动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