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看哪这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看哪这人读后感10篇

2018-02-25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看哪这人读后感10篇

  《看哪这人》是一本由[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16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哪这人》读后感(一):自诩的心理学家

  尼采,狂热追捧酒神狄奥尼索斯。他追溯古希腊神话,汲取营养肯定酒神的狂欢。

  尼采,追求生命本能,向基督道德发起猛烈的攻击。生命的价值在于热爱自己命运、接受自己的命运,纵然是俄狄浦斯王那般不可逆转的命运。尼采否定“理想主义”。当然,他所谓的理想主义是什么呢?是彼岸的,幻想的?也许。人的生命短暂,当遇见必然”时,尼采选择了顺从,仿佛一个预言家已知结果只是在游历过程不同的是心理过程。是的,如果是“必然”,他不会愤怒。他曾说过,自己是一位心理学家。这是怎样的一种明智呢?不会哀怨地挣扎、苦苦伤心,以超越生命的超人姿态俯视生命。正如尼采游历了欧洲,行万里路,多少山川湖泊映进他的心底深深影子荡漾。活在当下,可以是对他所说的“追求生命本能”的一种接近的翻译吧。现世,现实天气,营养,肉体等等都是尼采关注的。

  富有文采的笔触让人迷离在他的哲学思想。他的自信,甚至于自负,产生了查拉图斯特拉。

  尼采崇尚“贵族精神”,那种恬适的安然。他还大书“距离感”。“一种对距离感的忘却----这是我永世不能原谅的东西”。尼采的距离感,就是论说人是分层次的,正如有贵族和平民之分;人不能拥有“忘我性”,利己是一种必要;人的善良是一种恶。当然,读到这些观点,我大吃一惊。且不评论这是对是错,尼采是在当时的时代提出的,作为反基督道德的一种手段。现在我们不能对他全盘吸收,运用自己的思考加以抉择

  在书中,尼采展示了他的音乐天赋。音乐是艺术,所以他才写出一部《悲剧诞生》吧。

  《看哪这人》读后感(二):我总是不会安题目

  上个礼拜我看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书,叫《看哪这人》。可是不知道“尼采自述”这几个字到底要放在书名号里面还是仅仅是个副标题。还有虽然封皮设计我不太喜欢,不过并不影响阅读乐趣

  让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章节题目吧:

  第一章 我为什么这样智慧

  第二章 我为什么这样聪明

  第三章 我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好书

  。。。。

  光看这个题目,你们说,这么张牙舞爪神采飞扬的,多可爱!而且看了书后面的年鉴,好像四十几岁的时候就得精神分裂了,我就认定他是个天才!我记得我小时候,大概是初二的时候吧,看过一个电影,叫《南海十三郎》。是在那年的正月初一凌晨在cctv某台看到的,当时觉得非常好看,大概是我有领悟力以来完整看过的第一个描写文化人的传记吧。里面的十三郎后来得了精神病疯掉了。他的一个好友戏剧方面对手(貌似)大概说过这样一句话:“天才的下场无非两个:早死或者变疯。”我到现在都觉得这句话是真理

  在这个书里面,尼采的不可一世语言学的角度就能看出一些苗头。有一个说法:在行文里过多出现“我”这个字的时候,说明作者是个极其自我的人。《看哪这人》中出现的“我”真有成千上万啊。而且在“我”这个主语后跟着的定语都是“有史以来”、“天生”、“无与匹敌”、“不可思议”之类的极端词语@@。这些句子虽然形式多样,有判断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什么的,可是表达内容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如:

  我的著作显示出我是一位无与匹敌的心理学家。

  我的语言学家生涯和我的天赋相比,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多么自作主张啊!

  我对洁净有一种完全不可思议的敏感

  我很害怕人们有一天会尊我为圣人

  我可以再指出自己天性的最后一个特点吗?

  。。。。

  这就是一个伟大哲学家应有的素质啊!小宇宙坚强稳固,才能坚守自己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虽然他最后还是分裂了‘_’)可惜我不懂哲学,而且这个书是在图书馆不能借文学类书的情形下勉强借的,所以没看全乎就还了。下面我就来回想一下我能记得的一些观点吧:

  1、反基督教,想要消解现世真理,在没有任何限制的世界中创造人类起点

  2、对德国人恨铁不成钢(给当时的德国皇帝和首相埤斯麦写过什么信,说过貌似埤斯麦我要向你宣战之类的话)

  3、身体虚弱能够督促思想的前进。

  4、艺术是生命的兴奋剂。

  5、对生命本身的肯定和体悟。“坚守贞操就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背叛。”这句话深得我心!

  今天还有人推荐我看《苏菲的世界》。我才不要呢,多没情趣啊。

  《看哪这人》读后感(三):译得不好

  尽管张念东和凌素心两位学者研究尼采的专家,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他们没译好。

  比如序言二节中,“相应地剥夺了现实性的价值”“虚构的世界和现实性”……说“现实”不就得了,干嘛老加个拗口的“性”呢?

  序言四节,“它来自真理核心财富的深处”。什么叫“真理核心财富”,应该是“真理核心宝藏”吧?我不懂德文,在英文中,财富和宝藏都是“treasure”,但译成中文要灵活变通,在这里译成“财富”就不好理解

  “我为什么这么智慧”一章,中第二节“我对逆境总是本能地择优而适”,这话也不好理解。查看英文不过是说“总能够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

  仍然这一节,“绝对孤独化和摆脱惯常联系能力”。天哪,“绝对的孤独化”!译成“彻底地孤独”不就得了?

  还有第三节跟英译本出入很大,可见中译本所依据的原文并非尼采的权威版本(可能是经过尼采妹妹改写之后的版本)。

  姑举以上几例。说实话,下面我自己也没看,一本好书译成这样,看不下去了。国内其他版本比这个版本还糟。

  总之,尼采这本书还需要新的、更加流畅和准确的中译本。

  《看哪这人》读后感(四):关于信仰

  一切的信仰都是微不足道的,一切的信仰都源于我们曾经不知道方向而找到的一种依靠。或许告诉过我们光的方向,但路还需要我们去走。也或许,这只是我们在寒冷的冬天寻找到的一丝温暖,而最后还得离开这一丝温暖去发现、去开拓那属于自己的路。人只有在丢开依附之后才能学会自己走路。信仰——只是在你开始学走路时那一只搀扶的手。

  不要让雕像压扁了!“雕像”也仅是一种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一种寻找自我,肯定自我的存在,只有抛开信仰,才能在未知的世界中寻找到真我。什么是我?!

  叔本华,瓦格纳曾经应该都是尼采最为信仰的人吧,可是最后却是他最为批判的,我想,这就是他自己所说的“现在我请你们抛开我,去发现自身;而只有当你们大家都否定了我的时候,我才愿意来到你们身边……”因为信仰,因为那一腔炙热的爱,所以他开始否定,开始批判,他也开始在逐渐的否定让“尼采之所以是尼采”。

  《看哪这人》读后感(五):精彩片断

  我为什么这样智慧

  二

  总而言之,我既是个颓废者,也是其对立物。明证之一就是,我对逆境总是本能地择优而适,而本来的颓废者却总是采取于己不利办法。就总体而言我是健全的,就局部而言,我才是颓废者。绝对的孤独化和摆脱惯常联系的能力,自我强制,戕贼自身,拒不就医——这一切都流露出我当时对必做之事的坚定绝对本能。我牢牢把握自身,我搞的是自我康复,任何心理学家都得承认先决条件——这人在本质方面应是健康的。一个典型病态的人是没有办法康复的,更谈不上自我康复了;反之,对于一个典型的健康的人来说,病患甚至可以成为生命的特效兴奋剂,成为促使生命旺盛刺激物。实际上这就是今天浮现在我眼前的漫长的病患岁月。我好像重新发现了生命,也发现了自我。我品验了一切美好乃至微不足道的东西,通常是轻易品验不到的——从自身要求健康、渴求生命的愿望出发,我创立了我的哲学……因此,我提请诸位注意:我生命力低下之日,也就是我不再当悲观主义者之时。因为,自我再造的本能禁止我创立一种贫乏的和泄气的哲学……那么我们到底凭什么去识别卓绝之人呢!一个卓绝的人会使我们产生赏心悦目之感。……

  《看哪这人》读后感(六):ECCE HOMO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the day I met Fredrich……

  最早一次听过这个名字,我想我的嘴角一定不经意的向下——不错,自诩为太阳的超人是狂妄的、自大的,夹杂着哲学老师充满鄙视语气的评论——这个人真是一无是处

  知道某一天,又在一楼左侧书架流连,看到ECCE HOMO,不禁又撇撇嘴角,WHAT THE HELL, I GOT LOTS OF TIME TO KILL~

  未成想,竟然发现,这又是一个圈外的世界,原来除了RUSSEL那种自由乐观,自负也可以这么可爱。他也许不断的夸耀自己的智慧,自己那与众不同的能力,自己那种特立独行的风范,也许他不断贬低别人的见解,把一切CREDIT悉数落入囊中,始终,这是个可爱的人。

  谨以几段书摘,纪念我们的邂逅

  “谬误(对于理想的信仰),并非出自盲目,谬误来自怯懦”——一直希望那个找到一段话能够很好的表达看过宗教哲学之后的感受,BINGO!

  “认识上的每个成就和进步的取得,都是勇气功劳,是自我克制和自我净化的结果”——踏出那个圈,是需要勇气的

  “我们追求被禁止的东西”——听上去很傻,但是,这是事实

  “冤冤相报,了无众生;以德报怨,怨恨斯已——佛教教义不是道德主张,而是生理学主张;怨恨是多余情感,对于怨恨的克制就是精力充沛证明

  “现在请你们丢开我,去发现自身;而只有当你们大家都否定我的时候,我才愿意来到你们身边……”

  这是他ECCE HOMO自序的最后一段,突然发现众多的对于他的批评不是那么刺耳了,因为对他来说,这种否定不是反对,而是一种更高程度上的顺从;挑战他的,不再是叫嚣的敌人,而是恭顺的学徒。

  不得不说,这个人物有太多可以深深思考的地方了,但同时,当他走过闹市,我们依旧可以说:

  ECCE HOMO(看那个人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看哪这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