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与地坛》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与地坛》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7 20: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与地坛》读后感精选10篇

  《我与地坛》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3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与地坛》读后感(一):活着

  史铁生的名字是在高中课本看到的,那时候学习实在让我痛恨书本痛恨文字,以至于没能把我与地坛好好的读一遍,已经快忘了是在哪一年的暑假,我竟然把高中的语文书翻了出来,好好地读了一遍,读到我与地坛又哭了,后来看《以前的事》里也有我与地坛这一节,又是不禁哭了起来,这次再读《我与地坛》竟然还是哭了,也许这就是真情吧,发自内心的文字总是可以打动人内心毕业的这一年,我有太多的迷茫不知所措,到现在我才觉得我是在放大痛苦。而且是过于放大,看到史铁生就容易联想到《活着》,梅娘孙姨都可以那么坚强地活着,那么勇敢地面对留给她痛苦回忆的北京,而刚出社会的我,又有什么资格迷茫呢?面对不幸应该把自己渺小化,想想世界上的其他人,名家尚且这么努力地活着,我又怎能这么快对生活失去希望呢?既然活一天就不要白活!

  《我与地坛》读后感(二):名家名作

  史铁生的大名一直如雷贯耳,近期看了他的这本《我与地坛》,可能是因为自己岁数小,不是很难看的进去,一些内容深度理解起来有些吃力。但是真正的名家就是读他的文章,你会觉得是自己理解力的问题,而不会去质疑他的观点、他的水平,这也是对一个名家的尊重吧。希望等自己有更多阅历之后,能够在细细品味一下这本书,现在的自己还是不够感性啊。

  读书摘抄:

  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有知识不是有文凭,有知识不是被知识霸占,有知识不能只是对物的知识,而是得有对人的了悟。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温馨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

  《我与地坛》读后感(三):绝望和重生

  每次看史铁生的文字总是不能自已泪如雨下。也许是他对生命和生活的淡然处之打动了我,也许是他在撕心裂肺的绝望后燃起生生不息的希望感染了我,也许是他朴实无华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 史铁生,他的存在,总有一处渲染到我的生命。

  看他的文章,就像是面对面地在听他在倾诉,很平淡无奇语气,像是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很久远的老故事。看着眼前的文字,似乎就像是看到他那张从容淡然的脸一样,内心平静却又无法平静地汹涌澎湃。他用平淡无奇的语气把我带进他的回忆里,又用戏谑动情轻松的把人从他的故事里牵引出来。然而,我却一次又一次地陷进他的过往里,难以走出。在他身上,我总是容易想到这样一句话“当我在抱怨我的鞋子不够漂亮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街角的小女孩没有脚。”看吧,这样是不是觉得自己还是备受上帝宠爱的。可是这样愚昧的自我安慰往往不能满足贪婪的内心。我也想像他那样成功闪耀;我也想像他那样内心平和波澜不惊;我也想像他那样能用文字打动人,激励人……然,这些我都做不到,是不是太失败太不幸。这样的问题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答案。因为我还有爱我的母亲,她还能看着我闹,听着我笑。不管我有多糟糕,她依然不会否认我半句。她也一直是希望我能安然过生活,仅此而已。就像史铁生的母亲从来不指望他有多成功一样,只要他好好活着,所有的苦难她来承担。我常常想,比起他的病痛,他最大的遗憾悔恨悲痛,便是他母亲的突然离开

  他在很多文章里提到他的母亲。《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那么多的文字里,除了描述他那不安分的内心,暴躁脾气虔诚的祈祷,安然地接受或不甘地挣扎,更多的就是对母亲的追悔。生病初期,他把对人生无望的茫然;对生命无常的绝望;对上帝不公的控诉变本加厉地把气撒在母亲身上。以至于母亲的突然离开让他更悲伤无措。他肯定恨极了他的母亲。因为她走得太早;因为他还没来得及淡然对母亲说话对她笑;还没来得及骄傲地对她说一句:看,我虽然没有了双腿,可我依然为自己碰撞出来一条路。他肯定也恨极了自己,为什么觉悟那么迟。为什么没有好好对她。为什么不能早一些让她看到自己可以好好活着。

  尽管有那么多的悔恨,那么多的不甘,那么多的祈祷,他却不会再宣泄不满了。他学会了在被命运玩弄这一出戏里,反转演出,跟命运玩闹得很好。在他的《好运设计》里,他用诙谐语句把人生设计得一帆风顺健康的体魄,聪明头脑,姣好的容貌学业事业风生水起。这是不是我们所有人想要的美好人生这样的幸福会不会使自己心灵安定。不能吧。因为不能,他又设计了种种小痛苦或小困难,克服之后,才有了苦尽甜来踏实幸福感。生活里是不是顺顺利利得到自己想要的才会有幸福感呢。很显然,并不是。在他能淡然接受这样的困顿之后,还能以这种积极乐观的诙谐来引导我们好好生活,好好看待挫败,不公,生活,生命。

  “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欢乐;他睿智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像是在他的文字里得到了重生一样,我又在绝望的内心里生燃起了新的力量。我想这也是自己为什么那么留恋他的原因

  《我与地坛》读后感(四):我与地坛:生命如歌

  终于闲职在家,办了读者证,借了几本爱看的小说。本来还在纠结该先看哪一本时,突然发现那本鬼吹灯是冒牌的,一阵哭笑不得,像我如此谨慎选书的人也会被忽悠了。哀哉,看来还是得继续看电子版的了。

  看着几本喜欢的书,最终还是决定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其实上学时也学过他的文章,但是印象已经很模糊了,脑子里只留下“身残志坚”这个词了。很久之前LISA推荐了他的《务虚笔记》,可是实在是找不到,也没有机会看到。还因为我看过了贾平凹的书,时常会想,这两个生活的年代如此相近,都是文学大亨,可惜命运却是如此的南辕北辙,贾平凹活得风生水起,而史铁生呢,青年时期就双腿瘫痪。试想,在那个活力四射的年纪,没有了双腿,该是个多么大的打击啊,真想不到他还能寻到一条出路,成为后人所敬仰的作家,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他本身。我总是在心里暗暗的想着,这会是一个怎样痛苦挣扎的人生,是一个怎样苦尽甘来人类励志史呢。甚至有时在心里还在为命运的玩笑而为他抱不平。其实,正如某篇文章所写,读所有的经典,无论是重复读还是第一次读,我们都会经历一次思想的洗礼,重新获取对作者和故事的认知。而《我与地坛》就是如此。

  一开始就被那句开篇语给惊呆了: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

  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

  所以死与你我从不想干。

  ---------史铁生<永生》

  我看不到我自以为的那个应该被病痛所折磨的身残志坚的史铁生,我看不到我自以为的那个被命运捉弄而刁侃命运的史铁生。这都是我的自以为。人生真的是有太多的自以为,只有我们亲身体验,才知其中的真像吧。 重新认识他,重新刷新我的观点,重新体会他对命运的诠释。也许生命对于他来说,痛苦是是不可逆转的,那就没有必要去纠结,而是去寻求一种在生命中延续的张力,去寻求一种可以笑看命运的豁达,去寻求一种可以超越生死的心魂。

  尤记得那篇《我的梦想》和《好运设计》:“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再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

  “我希望 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但是,前者可以祈望上帝的恩赐,后者却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

  我想残疾对他来说只是一种遗憾,一个不可逆转的遗憾,他能看开生命的意义能看到命运的真章,所有都释然了,何须纠结。 事实如此,却还能带着美好期盼,我想他也知道没有来生,所以要努力活到能够历数前生,进而也庆幸他有了一个可以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

  其实整本书内容也没有多么深刻或是值得过多眷恋,只是让我去感受,感受他过往的生命,感受他对生命的理解,在他如歌般的叙事中,我可以时而朗读,时而默诵,时而闭眼体会那时的光景气息。有那么欢快童年,有令人颤抖的文革,有苦闷的残废无望的日子,也有了悟生命踏遍大江南北欣喜,有默默守候的母亲和奶奶,有可爱调皮的玩伴,也有知趣相投的写作同志。这些他都能信手拈来,毫无做作和苦闷,反而像似穿过时光之轴,回望曾经,所有的一切都已云淡风轻,我想他曾经也许想过成为诗人,可以描绘那些如歌的生命。犹如地坛,陪伴了他一整个迷惘青春

  我打开一本书,

  一个灵魂就苏醒。。

  我阅读一个家族的语言,

  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

  历史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

  其他人说话回合为沉默

  谁说我没有死过?

  出生以前,太阳

  已无数次起落

  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

  又以我生日名义

  卷土重来

  我们都得到了上帝的眷顾,给了我们一副漂亮的身体,那么我们是否会以为上帝会永远这般眷顾呢?这是一个局,好的故事从来不是这般演绎。我取消之前所有的自以为,将重新认识史铁生,重新思考生命之与我的意思

  《我与地坛》读后感(五):无

  读到最后一篇,眼前倏尔出现儿时经常见到的一位年约二三十的叔叔双手努力摇着轮椅的,我总是呆立原地望着他从远处来又去向远处。从未好奇他坐上轮椅的原由。

  原由不过是下一过程的开始。想起小学好友爸爸意气风发时出了车祸,后来拄着双拐,迟缓日复一日地独自压了近二十年马路。每次见到他,会凑上去陪着走几步,寒暄几句,但因为不知他成天胡思乱想些什么,找不到话题,匆匆告别。

  史铁生若是还能走,也许宁愿用拐杖幸运的是,他为胡思乱想找了个出口:写作。这个成天胡思乱想的人,周身都是敏感的隐形触角,皮肉之躯中藏着千回百转真诚。置身于地坛中感受万物之存在,肉身之局限,生命之轮回,从缤纷的谜面慢慢思索到谜底:人生虚无。虚无的思考中出现了母亲小心来寻的身影,生出了尘世羁绊。扶轮问路,在虚无的人生中寻一些趣味

  说来奇怪,今年看的所有影音书籍或多或少涉及命运,此前我完全不思考命运二字。

  也许是人一旦发生身心都触动不已的事,就会想到命运吧。臣服于强烈的命运感,反而会得到宽慰。这本散文集时不时透着对命运至此的臣服后爆发的生命力。有一篇看起来畅快至极,群山响遍回声,今夕何年?生死无忌。

  《我与地坛》读后感(六):地毯在我

  准确地说,这并不是所谓评论,不过是读完后的一些零碎感触

  ………………………………………………………………………………

  “13年6月10日”。郑重地在扉页写下名字与日期,字迹看着却仍很幼稚。(现在也好不到哪去……)真正翻动这本书却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接触铁生的文章更早在拥有这本书之前了——小学课本里的《秋天的怀念》。只是那时完全没什么感触,反而因为厌恶老师的课,很长时间见“史铁生”这个名字便避而远之。

  后来再次买他的书又是出于什么动因呢?记得买时对这个作家已有一种模糊的敬重,但那敬重——某种程度上——来自他身体的残疾所令人联想到的“励志”因素。在最开始会有这种看法,现在的我能够理解,但仍感到很抱歉

  一.

  高三的时候,有天翻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时看到一篇“满分作文”,是对铁生逝去的追念。然后默默将其中那句“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姓名,大可忽略不计。”抄在纸条上,用水杯压在桌角,最后不见踪影

  几个月后,初读《我与地坛》,读首章同名文章,敬畏于那回荡于地坛亘古不散般的唢呐,无比渺小地画着波浪线,做着死亡与轮回的思考: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看完这最后一句,感觉一口气已经憋了很久,慢慢吐出来。合上书页,然后又突然想到什么,再翻开下一页——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余下整面的留白。

  如今再翻书页,留白已被自己彼时的感想填满——

  “第一次看到此篇,是在翻‘五三’备战高考时,深为感动。如今再看,已非关什么所谓身残志坚,只是触动于铁生作为一个人对生命、世界的思考与体悟。无所谓利益,只是单纯的意义求索。这种清明的状态,对我而言,本身便充满美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愚昧。这一辈子,大概不外乎保持、深化、出离三种变化。这让人想到那句玩笑话:‘究竟是做一只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或许还不至于痛苦,但自己时常想到一些制度、现象,想到某些事物的深面或意义问题,便会感到迷茫,甚至危险,仿佛一脚临于深渊。会隐约感到一些为大众所熟识、尊重的道德、价值,在某些层面或时刻,不堪一击。若真如此,长久来引以为信仰的东西倾塌,确实让人惊恐无措。这恐怕也是我们对一些哪怕不那么合理,甚至荒唐的‘规则’顺从、漠视,以使其成为社会常态的原因——出于对利益的执着、对变化的厌烦与恐惧、对安全感的诉求。

  什么是真相?柴静说:‘真相就是无底洞的那个底。’柯南说:‘真相只有一个。’没错,但要得到那个真相有时却是千难万难。如同《所罗门》,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当事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会做出千差万别的叙述。哪一个才是真实?抑或所有的都是真实?历史上又有多少人、事如此?是安稳地生活在一拨拨未必都含恶意的谎言中,还是试着去找正确答案?我相信自己会始终选择后者,但不知它是不是一个适于生活的选择。

  心里有太多的疑问,‘有用’的,‘没用’的。暂且就没啥逻辑地记到这里吧。或许某年再翻开这本书,看到这些句段,有些问题,已在心中有了答案。

  2013.9.1”

  二.

  本想高考结束的暑假将这本书慢慢读完。发生了太多事,再翻开书页,已是在非我所理想的大学的思修课堂上。

  感谢思修老师。虽然本来就冠冕的课被您上得完全没有营养,每次课还要花近半小时展现家庭、学位优越;半小时数落睡觉、看杂志、玩手机的同学……但您对我在课上完全不听课,毫不遮掩地写材料、看其他书真是极其宽容,使得思修成了我每星期最期待的课。大概是因为学期初的那次《我心目中的大学》的演讲给您的印象还不错吧。==

  也是一次思修课,读到《墙下短记》。“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但未必就能逃脱。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

  墙,到底指的是什么?

  “哲学家先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现在又说是语言创造了人。墙是否创造了人呢?语言和墙有着根本的相似:开不尽的门前是撞不尽的墙壁。结构呀、结构呀、后什么什么主义呀……啦啦啦,啦啦啦……游戏的热情永不可少,但我们仍在四壁的围阻中。”

  思修老师刚好在说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解构云云。紧接着读到此段,有意思。

  对理论、对架构的研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其意义。但与之相对的,我们对于人性、对于重要内心世界的忽视,真是让人感到讽刺。

  三.

  很多事情,确实不是我们所想的简单二元对立。太多的因素混杂,太多的视角纠缠。抽丝剥茧,你又要去哪里找那能贯穿始终的丝线?

  记得以前读过关于一位历史学家的段子。已记不清他叫什么名字,是哪国,什么时期的人。他长久以来一直不断的搜集史料,唯从实情地编撰史诗巨著。然而有一天,他去见一位在监狱工作的朋友,在等朋友时恰巧观察到了狱内两位囚犯发生冲突的全过程。不久,朋友与他会和,边走边抱怨着刚刚两位棘手的囚犯又在闹事。对象是同一件事,朋友的叙述却与历史学家的观察大相径庭。这件事极大地动摇了历史学家对自己工作意义的看法,最后将手稿付之一炬。

  在极长的《记忆与印象Ⅰ》里,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一路上我想,那么文学所求的真实是什么呢?历史难免是一部御制经典,文学要弥补它,所以看重的是那些沉默的心魂。历史惯以时间为序,勾画空间中的真实,艺术不满足这样的简化,所以去看这人间戏剧深处的复杂,在被普遍所遗漏的地方去询问独具的心流。我于是想起西川的诗:

  我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就苏醒……/我阅读一个家族的预言/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沉默”

  这段话某种程度上回应了我长存于心的“终极问题”之一。历史的恢宏巨流非经少数人的虔诚、理性分析即可逆转,那么当大潮已色变,我们对本真的忠诚与不断探求究竟起自何处,意义何在?

  提了出来,却不知如何作答,甚至是何处寻答——意义是个多么宏观的词,该何从谈起?

  又或者,我早已找到了自己的意义。他们存在于我的思想、我的所为,不过难言明而已。

  如此想来,安稳、坚定不少。

  四.

  去过北京两次,一次跟团,体会了一回人挤人;一次自己策划,跟着朋友蹭住,玩了些很有意思的地方。只是两次都未到地坛。有时会想,那个曾经有铁生轮迹的地坛,究竟是什么样子。想想罢了,倒也没有去的冲动,怕去了以后发现被改造了的地坛已不再有铁生笔下的那种气度。那“当年的地坛”。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其间主张与马克斯.奥勒留《沉思录》内“凝神一顾”之语异曲同工。环境的空寂无声无法抚平因蒙昧、因欲望而起的躁动不安。真正的宁静,自在人心。

  五.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出

  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

  生死同一

  六.

  “13年12月16日”留在封底的时间。如今距看完这本书也有些时日了。

  2014.1.9.

  《我与地坛》读后感(七):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茶也喝来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孟姜女。”

  “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身上的疲劳和心里的孤寂全忘却。”

  当在课堂上得知要写这篇关于《我与地坛》的作业时,我恨不得立马就执笔开始写,但是该想法就此打住了,我怕,我怕写不好,史铁生是我一位非常喜爱的作家,在课堂上老师问史铁生哪篇小说最好时,我很自信地回答出《务虚笔记》,不料却是《命若琴弦》,初中时被史铁生的几篇散文迷住,偶尔的机会让我读到了《务虚笔记》,从此对他一发不可收拾,很可惜我并没有读过《命若琴弦》,所以放弃了立马执笔的想法,买了一本《命若琴弦》来读读看。

  “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命若琴弦》确实给了《我与地坛》一份答案,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我与地坛》中所说的三个问题:什么是生?生已是我十八年前的事情,太模糊,离我太遥远了;什么是死?死对于我来说更是一个未知数,一年后,十年后?或许就在下一秒,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我认为自己大可不必纠结。

  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怎么活?或者说为了什么而活?

  文章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句子“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思考了许久,我认为能让我们“再试着活一活看”的有三个原因:

  为了那些爱着我们的人。文章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史铁生母亲对他的关爱,为史铁生承担着本可以避免或者说是可以逃脱掉的痛。“她是怎么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就是爱,来自母亲的爱,我们又怎么能忍心割舍,残忍地辜负这份爱?史铁生写到想要成为母亲的骄傲,我想,我也一样,相信所有的人都一样,他写出了大家的心声,不光是来自亲人的爱,来自友情的也是如此,在史铁生其它的散文中也有写到,他在很凑巧称为“友谊医院”的医院里,友谊给了他很大的力量,来自朋友书信威逼利诱让他不要放弃的这份情义,暖得无法让人忽视,坚信来自爱情的爱,让人悸动,随之而舞动,会紧张到小脸红的心动,更是撩拨我们的心弦。为了那些爱着我们的人,不应该再试着活一活看?

  为了这个精彩的世界。史铁生在地坛里,感受着人世间的变换莫测,人来人往之间无一不都与史铁生产生了羁绊,一对老人、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一个爱喝酒的老头、一个捕鸟的汉子、一个中年女工程师、一个最有天赋的长跑家、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泪的人,世间变幻莫测,男女人来人往来去如飞蛾,史铁生体验着这种置身世外又身处其中的感觉,确实很有《务虚笔记》的感觉,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等,这精彩的世界迷人到让人无法自拔,不再试着活一活看?

  为了一件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坚持,要成功的事情。对于史铁生来说,这件事情无疑就是写作,“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过得过去了。”为了要证明自己,也为了那一份傲气,不服输。我想,如果史铁生是一部小说的话,那么一定是一部关于复仇的小说。在《命若琴弦》中,老瞎子坚持弹琴,成功弹断了一千根琴弦,这就够了,因为老瞎子的行为,被写成小说的这个故事,已足够引起很多人的思考。我们总是不服输,总是在不停地奋斗,总是希望如史铁生那般优秀,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朝一日能够撼动世界,我想正是出于此原因,史铁生才试着再活一活,所以才有了这篇《我与地坛》。

  后来,史铁生也写了一篇《想念地坛》,我希望引用里面的话作为该文的结尾:“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限,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我与地坛》读后感(八):“要爱命运”

  沉重、凄惶。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释然。也许与彼时的心境相通吧,对这本书的调调和自我排遣和安慰颇有好感。命运沉重的打击,生活的种种不如意,陷入泥潭而无法自拔,痛苦、怨恨,消极的情绪弥漫开来,但毕竟理智还在,没有自暴自弃或一味的自怨自艾。思考着出路,出口,就这样一天天摇着轮子坐在地坛古朴的墙根下,看日出洒在荒藤古树上,看日落一点点从园子里褪去,看四季轮回,看阴晴圆缺,一个人在园子里静静的坐着,内心却波澜起伏,自己和自己对话,纠结、打架、商量、释然,终于有一天认清了命运的真相,他在文字中寻找生的希望,参透了死生的哲学,参透了寂寞,在地坛的草木间找到了勇气和智慧。

  认命,除此之外还能怎样?和命运休伦公道。与命运抗争,抗争不过,接受命运。接受天命的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如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爱命运”即是爱上帝——上帝创造了无限种命运,要是你碰上的这一种不可心,你就恨他吗?“爱命运”也是爱众生——设若那一种不可心的命运轮在了别人,你就会松一口气怎的?而凡•高所说的“经历生活”,分明是在暗示: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

  对园子景物的描写,以及由景触情,彰显文字的功底和厚重的思考。

  “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我与地坛》读后感(九):先不做评论

  只是粗略的读一遍就妄图对此书做以评论是不负责任的,看似作者只是在叙事在怀旧,但是平淡的行文间却不乏真理,这些真理是作者用数次与死神的照面、无数次的痛苦的挣扎中慢慢的悟出来的。对于这些我们只需要慢慢的领悟慢慢的消化,常读常新。所以,第一遍,不敢评论,只摘抄。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些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让我惊叹的是作者思考的高度。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里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任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我与地坛》读后感(十):精神便是一个人的神

  第二篇《我二十一岁那一年》

  七岁的孩子因为淘气伤到脊髓,造成不可修复损伤,肌肉开始萎缩。

  同病房的人问,“下次还淘不淘气了”,孩子低声答道:“不,不,不了”。

  却再也没有人可以回答“好啦,只要改了还是好孩子。”

  命运中有一种错误只能犯一次,并没有改正的机会,命运中有一种并非错误的错误(比如淘气),但却是不被原谅的。

  人生如旅途,却无有回头的路,就算有,很多错误也没有补救的办法,因为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有犯过错误。

  正如史铁生,他甚至连淘气都来不及,就已经不被命运原谅。

  二十一岁的史铁生被朋友搀扶着走进医院,却从此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的喜怒哀乐都被放大,放大到他一个人已无法承担,放大到他发现了爱,爱他的家人,爱他的朋友,爱他的医生和护士。这些爱陪着他承受命运的错,这些爱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一扇可以看得到神的窗。

  因为,他懂得了一个人的神便是他自己的精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