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奇异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奇异海读后感10篇

2018-02-28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奇异海读后感10篇

  《奇异海》是一本由(美)弗雷德里克·瑞肯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异海》读后感(一):听海

  看完《奇异海》,那种客观存在的生之不安,让我想起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曾为1978年去世的前男友约翰•凯泽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即使最完美生命,也会有疾病,有死亡,也会有失去,有你无法改变现实。”现实总是上演生离死别,却存在来不及告别的悲哀。确然,有时我们无法承受这份生命之重的洁净解脱故事渲染的亲人般的深情萦绕怀抱同时作者也是在要教你另一种奇妙得多的东西,即使充满悲怆的意义,却又十分深刻。奇异海是因为《奥德赛》odyssey被误听odd sea,故事的孩子们从此约定:什么东西消失了,就是去了奇异海。其实我们的内心需要一片奇异海,来好好的面对存在的消失,因为在你失去一个人之前,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爱她。等你知道的时候,你只能为此体会你有多痛苦。被吊诡的生活奇袭之后,有的是咸猪手,有的是上帝之手,有的是魔鬼之手……这时的我们不得不找一个缓冲的空间来填补自己的生,止住心里流血的伤。

  十六岁少年伊森在星期六毫无征兆的失踪,因为这份消失,而一家人失去了很多幸福欢乐时刻,过着黯然悲伤的生活,他们深深地以为那个人在远方,因为牵挂愧疚,似乎永远不能,再快乐

  一场特别的“葬礼”总是让人迅速老化或者成熟。伊森的母亲因为无法面对他的消失,又相信他的存在这样的矛盾,总是有着某种彻心的痛,甚至默默地发了疯,醒也无聊,睡夜无眠的她决定用各种活动打发她的严重失眠,深夜读书,烘烤糕点,仰望忧郁而不详的星空,而且满身忧伤化作深深不可自拔的抑郁症。一直无法走出那个黑洞的她,似乎贪恋那片奇异海的那种溺水的无力感,因为对未来没有想象力,所以宁愿下潜到深处窒息。妹妹哈莉与“我”菲力浦喜欢黏在以其,也学着妈妈在星空下祈祷,每天潜行在那片奇异海寻找答案,可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希望,这也是在徒然的麻醉自欺,找不到幸存的可能性依然充斥在看得到的角落,它满足不了内心需要想要的真相,而蜕变成了一种渐渐怀疑的折磨。木匠爸爸开始转行投身框架式木结构建造艺术,虽说是完成早年的兴趣,其实也在且逃避且修缮自己被毁坏的生。不过那份沉迷也让哈莉与菲力浦有了新的关注点,可以将伊森的消失暂时放一放。当爸爸在第一幢木框架屋的起屋仪式所说的那一段话,也满含深意,人应当像建筑一样站着,不管身负多大的重压,都要站直了。

  伊森,是吉他神童,也是滑冰高手。这个天才少年的失踪,也存在一种“天才早夭”的惋惜,他的音乐天赋,让他认识了音乐老师,还是一个维多利亚的秘密,并且我们在伊森的日记发现这个少年身上也有着许多特别的地方。当姐姐艾米那番深埋心底的一段话,似乎也提出伊森是生离还是死别,似乎不重要了,不管是杀人犯干的,还是山豹的袭击,还是杀人狂做的,同时故事也在暗示我们,伊森其实已经死亡,因为五年的等待也应该有一个结局,他们一家人还要开始自己的新生活,而不是泥足过去。其实每一场等待都不会无疾而终,终了的都是因为你死了。当小妹达娜在捡篮球感觉到伊森的幽灵在脖子处吹气,彻底的释放了《可爱骨头》的那种真实感,也许等他们死了,真的有机会问问那个伊森,发生了什么。

  我但对于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多少感受。因为没有办法为这件事找到真正的解释。但是围绕这件事发生的事件却产生了更多的意义,这世间,只有失去,才是唯一永恒的,而我所认为最有意义的是因他的虚无的消失而添加更多牢固的存在。我想,很多消失,都是无法回到过去,所谓似水流年时间都会让所有人回归到回归线上,所以即使明天满面疲惫,你依然可以有迎接阳光笑脸。要活得像草一样坚强

  《奇异海》读后感(二):很让人静下心来的一本书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看不进去,里面的太多描写性的文字,是我很不喜欢的。所以,看了一小半,就丢一边去了。再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是前天吧。当时,心里因为最近的一些事情,无比的焦躁。在这焦躁中,我隐约的感觉到,我的潜意识想看这本书。于是,我就拿了起来。

  这次的感觉完全不同,在我听着和平之月的《晚秋》,边看这本书时,感觉书中的文字顿时有了强烈画面感,我似乎看到了小镇那阴沉的天空,面前枯黄的各种植物,似乎还闻到了从面团湖中扑面而来清新水汽。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清爽放松。我感觉我的心像一株干渴已久的植物,贪婪地从书中吸取着水分

  尤其是看到,菲利普的父亲研究木匠手艺的那端,看着这个男人对于凿子的无比执着,我似乎感觉到了一股禅定的力量。当他建好了自己的第一座木屋,在屋顶念着那段祈祷词时,我知道,这个男人通过木工,疗愈好了自己内心的伤痛。而书的结尾,菲利普也通过给自己建造一栋小屋,最终完成了自我的疗愈。而我,在看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内心的痛苦和焦躁也得以平息。正如同佛说,“我有八万四千法门”一样,木匠、写作阅读,作为疗愈的法门,效果不比心理医生来的差。

  所以,我推荐这书。

  《奇异海》读后感(三):那些成长中的缺失与向往

  读这本书,先是对书名封面产生了好感,“奇异海”——这样的名字给我一种虚幻想象,而封面上奔跑少年的模糊背影衬着枯黄而稀疏的高草,顿时将思绪拉进了成长中那潮湿低沉的思绪境地

  这是一本关于存在与寻找的小说,架构简单,叙事流畅,对细节与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纵然那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也不妨我们在这讲述中找到共鸣。这也是一次关于爱与被爱,得到与伤害的最外在的表达,却逃避了对思想挣扎庸俗的设定,从菲力浦与哥哥伊森的溜冰旅程开始,那对未知渴望好奇的冒险欲望愈加强烈,他们对生命与未来的幻想是整个故事的根基,那是少年在成长中最为自我与叛逆人生规划,虽然它不是理性的,却也让他们在千万种相似的长大过程中脱离出来。后来伊森便在普通的一天里的一瞬间消失了,我想之所以用消失而非失踪,是对伊森的肯定期望,因为他是那么绝强,就算菲力浦与大家在今后的几年中得到过诸多设想,却也在这设想的背后显得无力。

  作者的优势在于对成长中的菲力浦的心态把握,随着他的长大,他的心理也在成熟,他能做的、想做的事情开始变多,但对伊森的搜索却从未停下,或许伊森对他的成长而言,并非是一个亲人一个伙伴那么简单,他更像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指引与陪伴,尽管他有家人朋友,但在他的心底,依然是寂寞的,而这时的搜索正是对他内心空虚的一种直接填补,更是让他改变的强大力量。书中后半部最重要的一个线索便是伊森的日记,从这本日记的内容来看,伊森更像是菲力浦想成为的那个人,那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孜孜不倦追求,再到臆想式性爱的泛泛描述,都让菲力浦的成长有了可模仿的对象,后来的他开始写日记大概便是因为如此,甚至连写日记的方式都开始变得相像,菲力浦的成长更像是对伊森与他相同之处的寻找。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迷失的时候,我们或许也会像菲力浦那样不曾放弃,那种丢了自己的感觉伴随的不只是青春这段时光,更是一辈子无法放下的沉重我喜欢菲力浦的那种真实与感性,甚至有些歇斯底里,但在这伤痛中,他仍旧有一股内在的向上的力量,支撑着他往更好的方向走去。

  回过头去看,似乎觉得伊森便是菲力浦心中的另一个自己,那些消失与之后所有事情都是他灵魂出窍后的自我想象,故事的最后他跟着爸爸建了一栋属于自己的木屋,他把伊森房间里的照片挂在了自己墙上,他在用最自我的一种方式将伊森留住,更像是找回了另一个自己,这些年的搜索里他内心的缺失在这一刻得到满足,也让他今后的生活变得完整

  抛开作者在序言中哲学范畴的解释,我更觉得这是一部自我反省的作品,是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另一个自己的迷失与找寻,从拥有到缺失再到修补,这途中看得出我们的任性固执还有坚持;从心痛到释然,情绪的释放一定会在时间的行进中找到出口;对人生,对梦想一知半解到不再怀疑,我们看透了人心,却也保全了自己。

  《奇异海》读后感(四):再好的茉莉花也是不能入口的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很微妙的。有时候这种差异在于,即使它的每个字每个词你都明白,但凑起来就是不知所云;或者每句话都看懂了,也能推测出整个文字的脉络和走势,但还是搞不懂……搞不懂写这个来干嘛?正如我至今仍认为茉莉花不能入口一样,你可以告诉我它很香,它前香中香后香是怎样的,但是——这不是作为食物香味吧?

  对于《奇异海》这本书,我同样是这种感觉,毫无头绪,毫无凭借。很多之前的评论头头是道,译者小汉在三年前写的一篇博客,则剖析得更加深入:“它的主题是描述悼亡的过程,表现创伤的愈合,而且同时还有一条更深的线索,用于探索艺术创造的动力源泉,和功效。”但,评论者的评论过程,实质上也是作品又一次建构过程,我们怎么能保证,这种重构一定代表了作者的真正意图呢?很多作家在看完高考阅读题后感叹:“原来我不理解我所写的文章!”就是过度解读的原因。(插句坏心眼的:当然作者大多是乐意被拔高的,所以他们不会说夸他的人不好~)但是反过来,如果作者不是这种创作意图,那么把这些零散古怪的素材揉合在这本书中的另一只翻云覆雨手又是什么?

  好吧,上一段文字有点意识流。

  它是一部治愈系小说吗?

  从大的框架上,是的,“这些爱着伊生,无法合愈创伤的生者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精卫填海一般,一点一滴地填补那巨大的虚空,清洗那浓得叫人窒息的悲痛,最后终于找到了安宁平静,给了自己重生的机会。”而且作者以巨大的细腻与耐心去重现这一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然而,我仍然不明白,作为一名失踪少年的伊森,为什么作者要将他描述成一个天才?同时,详细地揭露他与中年妇女的不伦之恋,以及与玛丽莎近乎心理虐待式的恋爱?对于第一个问题是可解释的,虽然说伊森的形象过于鲜明的话,会削弱这个角色典型性。但是哪个家庭不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人呢?这种对个人形象完美化的情结会随着孩子的离去而泛化。所以将伊森描述成天才少年是合乎相应目标读者群的心理需求的。但是第二个问题我无法解答,尤其是,为什么还要特意写维多利亚与那作家的偷情以及“我”对维多利亚的性幻想?为什么要特意写“我”不小心摔倒并趴在玛丽莎的胸上?这是伊森对这两位女性暧昧不明的情绪,传递到了菲利浦身上,实现弟弟对哥哥的畸形追忆以及自我救赎?

  《奇异海》读后感(五):失去

  很喜欢作者在序言中的观点:当我们习惯于看着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在别人的眼光中,如果那个人消失了我们不再看见他或她,同时我们也不再被他或她看见。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自己也消失了。

  我想,对那个人爱的越深,她消失后我们自己消失的部分也就越大,一个某方面爱好的同道消失带来的可能是自己在这个爱好方面的什么部分消失了,类似伯牙子期吧。但是如果她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其实也就等于自己完全的消失了。因为没有她的日子,只要是跟活着相关的点点滴滴,就变得都没有意义了,因为没有分享者,她不再注视着我们。分崩离析还不足以说明这种状态,无意义应该是比较确切的形容。且不说读书,看电影,看演出这类锦上添花的事情,即使是活着所必需的本能似的事情也变得无意起来。

  然后作者继续说,如果我们要与这种空白与缺失所引起的种种感知、期盼体验的抵抗,我们必须发展出一种内在的、象征性的方法来补偿这种损失。仅仅靠回忆那消失的人是不够的。这种挣扎经常需要重新创造出一个新的自己。这个过程需要用上我们那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大脑身体努力超越那来自巨大损失的自我否定。

  但是我不知道如果消失的那个人对于自己来说是全部,我们连能否抵御那种全部的无意义都很难说,要创造出一个新的自己实在是超出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任务

  无意义可能是活下去最大的敌人,也许能够像动物那样依靠本能活着,同时时时刻刻在体会着自己在无意义的活着。如果足够/不够坚强的话,可能会自己去想办法结束这种无意义吧。

  《奇异海》读后感(六):填补内心巨大空洞的“ODD SEA”

  填补内心巨大空洞的“ODD SEA”

  裳裳五月 2012-7-31

  【对于影子推荐的书,我一向珍而重之的看待。也许是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又或者是她的喜好与我在某些地方颇为相似——除了推理小说,我更偏好的便是那种描写细腻的外国小说。比如《奥利芙》,又或者手中这本《奇异海》。】

  七月底的这日,在曼谷REMBRANDT酒店四楼游泳池边懒洋洋地半卧着,读完这本《奇异海》。四周稀稀落落地躺着一些欧美游客,温热的空气里,静谧地弥漫着休闲与安逸的芬芳。然而,就在这样的气氛里,我却从书中,嗅到了一股发自内心的忧伤和疼痛。

  在阅读时,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发生在云南的那件惨案,十一个孩子(也许远远不止这个数目)也许不过是出门打个酱油,而后就在经过某个地方时突然被残忍的连环杀手随机地扼杀、分尸、毁迹。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这样一个人的消失,不过如沧海一粟,至多在水面上轻轻地激起细微的波浪,而后又无声无息,但对于整个家庭的每一个人来说,失去这个孩子,意味着在他们的心中都留下一个巨大的空洞。于那十一个家庭,当他们最终得知结果时,心中的空洞会在痛苦中慢慢的消融,变成高挂在墙壁上的黑白照,永久地被凝视与铭记。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如此确切的结果,还有这么一些人,却是永远地消失在家人的视线中,再也找不到任何痕迹。

  没有生与死的消息。

  心中那个巨大的空洞,永远无法被填补和弥合。

  那夹杂着微弱希望的绝望,会在每一个寂寞的夜里,缓缓地从空洞中溢出,无法逃避。

  《奇异海》中,所描述的,便是这样一个关于失踪少年、关于他身后的家人的故事。

  十六岁的伊森,在一个暮春的寻常周六清晨里,便是这样静悄悄地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没有人看到他最后的落脚地。一个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庭,顿时陷入崩塌中。

  伊森的妈妈,开始长期的失眠,她整夜整夜的烤面包、读书;伊森的弟弟,故事的主人公菲利普,不断的寻找属于伊森的秘密,阅读伊森的日记,试图重新走一遍伊森的心路,寻找他失踪的理由;伊森的姐姐艾米,选择逃离这个家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回忆他们所深爱的人,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去支撑已经濒临坍塌的世界,去填补心灵那个巨大的空洞。

  菲利普是最无法释怀的一个,对他来说,他那多才多艺,才华横溢的哥哥,是他的偶像、玩伴、保护神,所以,他的恢复也是最迟、最缓慢的进行。他走近伊森最亲密的两个女子身边,从她们的角度去了解自己的哥哥,在下意识中,也有着试图取代他的意愿。

  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家人们也不断打听到与伊森有关的一些蛛丝马迹的事,比如,一只丢失的鞋子,或者,一个连环杀手在屋中留下的骸骨中是否有伊森的DNA。

  但是,伊森最终还是永远的消失了。

  永永远远的,不复存在。

  故事的最后,是他们一家终于在深厚的鼓励和支持中,依靠着爸爸曾经讲过的关于《奥德赛》的故事中的误会——ODD SEA,奇异海,获得了救赎。也许在心中的那个空洞,还是一直留存的,但是,也渐渐的,释放出了温暖。

  阅读时,我还是忍不住落泪了。为这样一个虚拟却又真实的故事,为这一份极度艰难的挣扎。

  望着游泳池中湛蓝的水面,望着泰国这一片洁净的蓝天,此时此刻,我却想起东莞的一些案子。比如,悬挂在那座深山大树上的骸骨;比如,那个荔枝园中被剖去内脏的无名女尸……也许他们的家人,至今都在等着他们的归去,却不知,他们早已化成人世间的一缕轻烟,永远的消失在另一个时空。

  《奇异海》读后感(七):不曾离去,不曾归来

  相比普遍重口味的美国畅销小说,《奇异海》显得特别清淡。优美的乡村风景,舒缓的日常生活,难解的少年心事,构成这部关于成长、关于亲情、关于记忆的“治愈系”抒情小清新作品。

  没有影响社会变革的惊天动地,也没有刻意耸人听闻的迷诡传奇,《奇异海》讲述了一个大多数读者即便不曾亲身经历,但总有所耳闻的故事。一个16岁的少年,在寻常的一天,正常的离开家,但却再也没有回来 。他可能被人谋害了,可能是同爱人私奔了,也可能是因为某种信仰去浪迹天涯,或者是由于强大的压力让他不得不离家出走。在许多侦探小说里,无所不能的侦探由此粉墨登场,一桩惊天奇案将展现在读者面前。

  《奇异海》则以失踪少年伊森的弟弟菲力普的视角,采用了类似“日常推理”的写法。伊森失踪案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警方的调查很快结束。而菲力普一家人则以自己的方式,不放过任何一丝寻找的希望。随着伊森的日记被发现,少年隐秘的心事逐渐揭开。他究竟是怎样的人?他爱过什么人?他对家人的看法怎样?一个家人的突然消失,一个家庭因此而改变。

  实际上,这本小说重点叙述的是家庭突遭变故,每个家庭成员如何治愈心灵的伤口,如何重新振作面对流水般一往无前的生活。父亲将精力放在复杂的传统木工艺,母亲选择读书和厨艺,然而还是精神崩溃进了疗养院。大姐放任自己,后来离开了家;二姐哈莉跟菲力普一起寻找了伊森几年,通过爱情逐渐走出阴影;妹妹达娜热衷于体育,成了篮球高手。而喜欢幻想的菲力普则相信伊森走进了“奇异海”,那是另一个时空。菲力普一直不肯相信伊森已死,直到上大学前,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也是他疗伤的一种方式吧。

  《奇异海》是一部有一定深度的书,字里行间弥漫着作家和人物的各种思考。书中借摄影家维多利亚之口,论述了“他者”身体存在的两种形式。一种是活生生的,可触摸的;一种是虚拟的,以影像、记忆的形式存在。后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而生活想要继续,则要把握住前者。在家人的心中,伊森既不曾离去,也不曾归来,他一直就在那里,陪着每一个人成长。

  《奇异海》读后感(八):伊森与山上的荡妇

  其实我内心非常希望这本书没有一点销量或关注,这样我就可以一个人独吞,在看到一半之后我就马上又买了一本珍藏,这样的事情,除了《奇异海》,还有塞林格的《弗兰妮与祖伊》,奥威尔的《上来透口气》,这三本书有好多地方非常相似,我说那些让我伤感而迷人的地方(剧情什么真没多好,也许还老套,但是他制造了我本来要在仙霞制造的那种效果,那是什么效果呢,我真说不清,就像奇异海,你根本不知道奇异海是什么样,绝对不是东海,地中海,爱琴海之类的海,它他妈的就像个另外空间,东西进去了,你就只能怀念)。

  说说伊森这个混蛋吧,先撇开他和那个小妞的缠绵,和山上的那个荡妇之间的那点事情(各种姿势的性爱,这个叫维多利亚的搞艺术的女人,内心深藏一个黑暗天使),每个消失的少年,都是高智商的,包括塞林格的格拉斯家族里的西摩,伊森出场也是这样的,这些个想象力丰富的主,我一直以为他是溜冰溜没掉的,书中主角和哥哥伊森一直在那溜冰,讨论的是关于如果一直溜下去会怎么死的问题,是一直溜到北极圈冻死还是被北极熊吃掉,或者过了北极,下了喜马拉雅,然后被野人吃掉,没有野人,也有北极狼,对于这样种种幻想的死,多血腥都没关系,当然主角我没有想到真的要一直溜到死,结果呢,有一天,伊森失踪了。不是溜死的,他们还是顺利溜回了杂货店,而是去面团湖的时候失踪的,就是因为我脑袋发晕内分泌失调突然去上了一趟什么学习莺的鸟类课,而错过了和伊森一道失踪的机会(我不知道为什么叫奇异海,其实面团湖一样美丽)。

  你们想想西摩是怎么死的,我说的是塞林格的格拉斯家族的西摩(一个正常体温为三十七度的纯灵魂生命),在那个逮香蕉鱼的日子里,他就是去海边,看了下海,和一个小朋友玩了会水,讲了一个关于香蕉鱼的故事,然后回到酒店,在电梯里和一个美女说了会话(她有穿比基尼吗?),到了房间,就拿出手枪,把自己一枪崩了。然后这个小说就没了,读者觉得很不爽,当然我们的作者弗雷德里克·瑞肯没有做这么恶心的事,他接下来继续讲起了,伊森家剩下的那帮小屁孩们干的那些事(当然包括很多关于伊森的回忆,比如他是红袜子棒球队的超级粉丝,一起看了75届世界杯那场比赛,他很会谈吉他,在一把古典吉他的尼龙琴弦上,模仿出范·海伦电吉他上的双手弹奏)。还有伊森的小妞玛丽莎,他们都不相信伊森被变态杀人狂给杀死了,而是在森林,去面团湖的路上,进入了一个隧道,掉进了一个洞,甚至可以相信那是一集现实版的星际迷航,伊森进入了宇宙的另一个时空隧道(这个小妮子甚至觉得哪天他会从隧道走回来,去上朱莉娅学院,然后和她结婚,养个五个十个孩子,PS:妈逼,美国生活就是优越),大家带着一种信仰般的坚持,开始了一种不上不下的寻找和回忆伊森的生活,这种生活在接下来说的两个书里都有,塞林格的《弗兰妮与祖伊》里,西摩的两个弟妹,这个天才自杀后,给家里留下的一种阴影里成长起来的怪胎遗留的一堆迷,死去的人是具有力量的,尤其是高智商和有另类天赋的人,他们追寻西摩的踪迹,包括阅读的书籍,那些关于禅的述说(众生芸芸,我誓必救之。 欲念熊熊,我誓必灭之。 达磨至深,我誓必知之。 佛理至极,我誓必得之。),西摩那不可思议的心、无与伦比的智慧、见首不见尾的举止言行以及神秘的自杀,又让他接近于印度佛教的理想人物,又像个少年庄子,眼睛看上去有些斜视、鼻子大下巴短、耳垂肥厚、皮肤黑却干净、毛发重却过早秃顶、衣服总是不合身领带总是打不到位的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对万物一视同仁,整日没理由地兴致勃勃神采飞扬。他教弟弟们打弹子的时候要用一种“不瞄准的瞄准”(我就知道很多人感兴趣这个不瞄准的瞄准,是这样的,在某个路灯不明亮的夜晚,巴蒂与朋友打弹子球,他卯足了劲头聚精会神要击中对方的弹子。这时候西摩从阴影(他一直是个影子)里走出来说:不要去瞄准那颗弹子,这样你才会打中它。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被巴蒂长篇大论地回忆出来,因为这就是一次顿悟事件。),扔烟屁股的“无人之境”的技巧(当旁若无人毫不用心地将烟头抛出去,它就真的精确地落入了垃圾桶。这就是塞林格从东方体悟而来的禅:曲线打弹子。),还有其他游戏运动和接人待物的天才型才能。同样在奇异海里,作者我也是如此描绘出了哥哥伊森的各种体育才能,音乐天赋,以及艺术造诣(剧情就不一一透露)。

  而伊森和女人们的那点事,因为在弟弟这个视角上描写,少了很多性爱场面的带感描述,只是提到一些姿势,口交,肛交什么的,在这个小说里,性是最没什么可干的,好像每对小朋友们都会腻在一起,亲亲热热,摸摸捏捏。大人们都无所谓,甚至父亲碰到女儿在家里和另一个小男生脱光了,也无可厚非一样,等下还能一起坐下来吃烤面包。这些都不是我愿意唠叨的,普通这类的小说都说太多了,奇异的是作者找到了一个角度,一个我自己前段时间正着迷的事情,手工活带来的禅意(比如关于摩托车修理中的禅),主角我跟着父亲开始了木架构手艺的学习(这看起来,虽然充其量只是西摩的那些小游戏里的禅)。但这是父亲摆脱失去伊森所作的转移,就跟我以前在《马口铁注》里提到的一种南美洲方式叙事。他发誓他要把一辈子献给古老的框架式木结构建造艺术。而对于家中的女儿来说,搞不懂父亲用那些古董凿子在那干嘛,有时像是在祈祷,甚至是在一种催眠状态下,进行着一种身体、凿子和木头的交互,专注在一棵木头的纹理上,穿凿在每块木料的灵魂里,主角这时看到了一种迷失,就跟自己迷失在伊森的世界,伊森迷失在面团湖的路上,母亲迷失在午夜失眠后阅读的小说中,父亲迷失在木结构建筑手艺上一样,但这样的迷失,主角只能观看,不能思考,这就和西摩的曲线打弹子一样,是一种发自情感的优雅和慈悲的安宁。这个阶段的小说,完全可以独立出来,写成一本哲学书《框式木架结构的建筑艺术》,副标题:一种通往未来美好生活的哲学。而这方面,和奥威尔在《上来透口气》中很相像,奥威尔则是在写遗忘一口池塘(在小学的时候,我有个很淫荡的想法,就是鼓动一些穿短裙的小姑娘去茂密的丛林,找一口隐秘的池塘,钓鱼。),塞林格写的是回忆自杀的西摩,而瑞肯写的是寻找失踪的伊森。在一个茂密丛林里,人们遗忘了一口池塘和里面百来年的鱼,在日常琐碎工作的时候,这个鱼就在没人知道的地方游来游去。这个想法太吸引人了。其实这个池塘就像那个奇异海。奥威尔的小说作者我哪怕从铺子的抽屉里偷钱,我也要去整他妈一套可以把这个百来岁的鱼给搞上来的玩具,用五号鱼钩,加粗加固的羊肠线,还有合了奶酪的面包糊和金黄的蚂蚱腿。这里的手工艺就是钓鱼,什么蝇式钓鱼,什么羊肠线,黎母里克钓钩,木鱼槌,取钩器,诺丁汉鱼线,黄蜂蛹做的钓饵等,不知道多少技术细节。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后来没有去寻找这个池塘,世事无常啊。这个鱼的大小,并没有夸张,也并没有像小孩子总会把记忆里的神奇动物长几倍个头。主角我跟你们说,它真的个大无比。如果让我可以搞一个女人——我指任何一个女人,不是说都是婊子——和钓一条百来年的鱼比起来,我选择鱼。想一想你真心喜欢的事情吧,再把你这辈子花在真心喜欢事情的零碎时间加起来,才多少啊,然后比比花在搞女人、喝酒、交流色情故事、下载毛片上的时间有多少吧。(太长了,等有时间再聊)

  最后,我用祖伊对弗兰妮说的结尾:“这世界上还是有美妙的东西.我们都是白痴,才会这样钻牛角尖。不管是什么狗屁事,我们总是,总是,总是忘不了我们那点叫人作呕,微不足道的自我。”

  离开这个不上不下的地方,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妞的。

  《奇异海》读后感(九):误会

  就是黑客帝国里的情形罗~~ 每个人被套进机器里生产这个那个。这是生产之一种:包括书中的情节,包括这个作者。不过人们犯下一个思维错误:第1,这实质是现实生存来“生产”的。第2,正如“16岁时是天生诗人”这一句话所表现的,人在成长期所堆积的一大堆能量、从家庭到社会的门槛冲突,……它本身就是在寻找“爆发出入口”的。黑客帝国里的情形是指、人们拥有了一种技术------更好地切开这一口子。本来嘛,它是现实中的自然碰撞来切割的,但人们进入了干涉---用人为方法来切割。结果人就爆发了:少年出走是一种爆发(即使不是小说,现实中也经常存在),作者写小说是一种爆发………… 第3,人们傻就傻在:这事是两个环节的,①是现实积累能量②是需要一个刀子、让能量喷薄而出。环节②本来是现实所持有----现实当这柄刀子,黑客帝国里权力者当了这刀子(也就是那台机器),结果误以为它自己就是这一切的生产者,----权力者根本不知道还有环节①,也不知道现实刀子即环节②也是存在的。第4,因为这一误会,现在让环节①发生的基壤进入了深度被破坏中。根本原因是:环节①又是包含2层的,一层是现实生活,一层是人的意识能力-----它应当是功能完整的。现实生活,其实亘古不变,你们看到了:不论是战争还是优闲生活,它们其实都是手段-----用来表现人际间复杂关系与矛盾的手段。所以,如果不表现“人际间的复杂关系与矛盾”,战争再激烈也没屁用的。而战争或优闲生活、首先要进入到人的意识中,再对应地发生“言辞”、然后它们会造成“人际间复杂关系与矛盾”。一个老农民,他的意识机制低下,你把他搁到再复杂的斗争里,对他还是很简单的,还是生离死别、只不过节奏变快了。即这一流程是“现实→意识体的能力→对应发生言辞,这言辞进一步复杂或简单的人际关系与矛盾”。第5,基壤被破坏,就在于环节①的第二层----意识体被破坏。它又会引发“对应言辞”,它们会产生“坏节①的第一层”:比如人们不再相信爱情、也不再追求信仰,社会生活不断堕落到“动物式的简单:杀戳,吃食,睡觉,情欲降级为性,管理降级为动物式的等级权力……”这样,“坏节①的第一层”也被破坏了。第6,…总之恶循环开始。不断循环。

  《奇异海》读后感(十):伤痕与探索的成长

  书原名为《the odd sea》译成“奇异海”,有些奇怪。如果将“odd sea”与“odyssey”联系起来,可能会更好理解。中国人说话有时会讲究谐音,而这里,前者便是后者的谐音,用孩子般的口吻发出这么一个奇怪的词“odd sea”,而实际是“odyssey”,若是译为“漫长探索过程”可能更会被读者所理解。

  正如“odyssey”的字面意思一样,小说讲述了一家人对于家庭一员失踪之后的种种表现,尤其是作为伊森弟弟的我来说,一直在寻找哥哥的失踪原因,各种有可能的想象,各种有可能出现的机会,所面对这件事情各阶段的思想。从十三岁到十八岁,五年,或许已经默认了死亡,却没有人有过真正的放弃,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伊森的女友、情人等等都在给伊森的消失寻找一个可以被内心接受的理由,一个身体最终的归宿。

  从发现失踪到开始找寻,再到搜寻关于伊森的秘密,以及怀疑调查,再到后来的接受与坦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想念,有的是彻底的伤心,有的是努力的发现,有的是小心的求证,有的是茫然的怀疑。瑞肯用一个孩子的眼睛去记录这些过程,又以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鉴证了这份儿伤痕的愈合过程。他们在探索中舔舐自己的伤口,让他愈合,让他接受,也在探索中开始了解自己身边这个亲近的人。

  瑞肯的文字是零散的,故事的过程虽然跳跃性不大,却没有详略的记录着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这种方式似乎想让读者进入“我”的世界,却因为事实缺少的同理心有着不可避免的距离感。

  这种关于消失的孩子类型,其实并不算陌生,前几年彼得杰克逊导演的《可爱的骨头》也是讲述了这么一个过程。虽然《奇异海》中,并没有给出消失者一个明确的归宿,但是从小说后半段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可爱的骨头》相类似的感觉:“一个家庭,犹如人的周身骨骼,即使有一块破损了,缺失了,但骨架终会长全,作为缺损部分的‘人’,固然依恋这个家庭,大家也都在忆念中感到遗憾,但全家经历了这场灾难与悲痛之后,终于融溶和合。”另外《奇异海》其实更加关注的一个“孩子”的愈合方式,而《可爱的骨头》则是整个家庭的情感。

  而这正如作者说的那样——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一直到后来,伊森都没有一个明朗的结局——小说的重点并不是在“失踪的男孩”上面,而是在面对失去、面对痛苦的亲人、爱人们一个找寻、一个疗伤、一个记忆的过程。

  若是我们不幸运,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陪我们走到生命的最后。所以我们总要去面对“消失”,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这种消失的方式。根据点滴线索去幻想各种可能性是一种方式——如《奇异海》、想要拼命的抓到凶手寻找更多的证据亦是一种——如《可爱的骨头》。作者都在告诉我们,伤心是难免的,追寻是一种必然,但是这个过程之后,你还是你,你也不再是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奇异海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