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香港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香港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4 20: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香港史》经典读后感10篇

  《香港史》是一本由弗兰克·韦尔什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67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港史》读后感(一):厚重历史

  香港的历史,从来就不仅仅是这个弹丸之地的历史,而是世界历史的缩影,或者说必须放在世界历史的语境中才有意义

  读《香港史》,更多的是通过香港这个点联接近代中国史和世界史(主要是英国,以及美国等)。每个时期,香港都似乎是汪洋史海中的一个浮萍。

  如果当初割让的不是香港,而是舟山或者台湾,历史会变成怎样?这显然是个没有答案问题,历史没有假设,没有回头重来。历史造就了香港这个城市,虽然它的真正现代化只不过是最近半个世纪

  值此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以史为镜,了解历史,才能展望未来

  《香港史》读后感(二):由此书想到的

  我一直认为,历史是文科中最偏向科学的一门学科,所以不经意间也增加了理解它的难度。历史是最难懂的故事,也最让人无奈。因为在历史里面,人类自大无用毫无遮掩地表现出来。以前,我觉得历史是胜利者与掌权者撰写的篇章;但是现在,倒翻觉得谁都控制不了历史,无论是权贵还是民众,都是历史这个棋盘中被控制的棋子,每个人影响力有限根本无法力挽狂澜,扭转时局。英国人把王室看成是象征特别女王本身,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无人可比。可我在《女王》中怎么是满目的闪耀着愚钝的光辉的皇冠呢?我被教育了十几年英国对于香港的侵占之可耻性,可为什么我却庆幸有这一段历史呢?义律、璞鼎查、德庇时、文翰、包令等,这些当时掌握香港命运一时的人物,不也都纷纷退场,后人看来不也是他们艰难地在与商人以及中国政府做着妥协么?他们又对香港社会发展起了多大的作用?光辉显耀的只能是一时而已。贫穷困苦也只是几代罢了。那么又是谁在掌握全局呢?是神明?是虚无?还是时间?如果说,在我们之上,真的有一个能够控制全部的存在,那么我们学习科学的意义又何在?学习历史的理由又何在?

  香港本是地球上一个绝不起眼的小岛,它从一毛不拔一路发展到如今的繁荣,正是整个世界的写照。它的历史就是世界的历史,是浓缩,是精华,是让我们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窗口。也许,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地循环,是不断地重复。香港从一个罕有人烟的渔村到被璞鼎查执意占有——而不是像大多数人支持地占领舟山,鸦片贸易依旧受阻到逐渐畅通,拨开了历史的晨雾,终于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城市。可以看出,香港代表了世界上许多地区繁荣的经历——受了资本主义刺激,发展贸易并且加大与外界联系。与别的殖民地相比,为何香港会胜出一筹呢?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香港地区的法治法规比较健全,香港社会是一个很有“规则”的地方。这里是理性完全占上风的城市,虽然没有南美和西班牙那样火热的激情,但是却换来了世代的繁荣与秩序。陈冠中说,香港是被抽读的。这样,他们的故事才动听容易记住和叙述;香港很好用隐喻来概括,也可以供大家拿去做隐喻,知道太多,记得太多,不利隐喻运作,好故事就是要去掉芜杂,是简约,压抑遗产。香港的确是一个好故事。它振奋人心,但与台湾相比,却又略显肤浅。因为它被自动忽略的历史,被抽掉真空的时间,被遗忘的过去。而台湾则不会。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中,吴念真说,台湾人最可怜大陆和日本抢来抢去,有问过台湾人的意见么?台湾是个让人动情的地方,而香港则让人动心。

  历史学是否真的有信服力?如果它只是数据是出场人物,那它拥有足够的拥蹙。可惜它不是。更可惜的就是在大学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断代”史,是记忆工夫,是一个个事件,而不是连续的“历史”。所以至今为止,在许多人脑海中,包括我自己,尚未自然形成一个世界历史谱。世界如何发展至今?人类文明如何延绵下来?人类社会中冲突力量的对抗与决战在世界历史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我不知道。历史不是冰箱中的冰格,不是可以轻易隔开的小方格。它是水系,是互相联通的池塘,一环扣一环,彼此影响单纯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具有着单薄的意义。就像林则徐的虎门硝烟。我记得整整12年,对此我重复着这样的话“林则徐是爱国的,虎门硝烟显示了我们对于禁烟的决心。” 12 年, 我记忆着同样的东西,全然没有发展。可是,虎门硝烟对于战争的影响,对于香港的影响,是从未提及。有时候,过分地强调事件,强调它单方面的意义,是种洗脑。政治对于历史的影响还不仅如此。《香港史》由一名英国学者写成,站在西方文化巅峰看待,受到了西方世界极大欢迎阅读过程中,就会不时发现此书中有许多论调与中国学者看法不同的。比如,琦善在他们眼里成了诚实友好官员,比如,鸦片战争是英国人竭力避免的且并不是因为鸦片贸易的缘故——事实上,他们为了中国对英国开放市场愿意断绝鸦片贩卖。像这样,当政治与国家利益过多掺杂于历史学研究中时,学者是否会根据自己的国家来选择自己的立场,而此时的理性则让位于了民族情怀。或者说,我们都是被框住的困兽,在笼子中尚且将就,甚至觉得舒适,但是被放生之后,会发现,原来过去念叨的是那么地片面,是那么地缺乏说服力。就像李存信,从山东的小山村杰出的芭蕾舞演员一直舞到美国。突然发现,过去信仰的共产主义和毛泽东教诲,被外面的世界击得粉碎。原来过去自己不过是一个意淫者,凭着脆弱信念做着一切。如同先确定“英国帝国主义丑恶的侵略本质”后再来就鸦片战争一样目光不自禁地被缩小,自由思考被压抑。

  以后看文学,要中文译本与原版同时必备。历史也是一样,要多听众方所言,才能够得出自己的评价。要理解这个世界,就要跳出这个世界所设的约束,横跨时空,以一个边缘人局外人来审视淌过的岁月

  《香港史》读后感(三):《香港史》读后感

  我认为,一国之兴替盛衰褒贬强弱势,往往能从些许个先前并不受到重视或者似乎无关紧要的弹丸之地交舍易主等诸如此类非常命运中得以窥见。正如一个人本身并不仅仅可以从外态矍铄与否来判断健康抑或病态。因为肤见红斑者在被确诊过身患HIV若干小时前兴许还在健身房里生龙活虎

  而正由于此,相对已然浩然的书写近代中国的书海汪洋里,一部小小的《香港史》或许能够从某种特定视角上来旁敲侧击一个东方大国何以难堪的近代历史。而这同时也当是此于我之以本书之阅读观感来完成书写的原由。

  该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系作者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英国著名史学家弗兰克·韦尔什博士(由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家伙来书写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香港史,这似乎正如由一个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不远万里去到中国大西北进行世界范围内首次严格意义上的敦煌研究,此二者且尚存乎异曲同工妙?)。本书系统全面地叙述了1838到1990年间香港的发展历史,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问题,如律劳卑使团、港脚贸易、两次鸦片战争、英国强占九龙、新界、“香港海关封锁”、19世纪末香港的瘟疫、香港与1911年的中国革命、香港与抗日战争、战后香港的发展等,引证了大量原始史料加以论述,尤其是深入分析了英国国内政治对英国对华政策以及香港前途的影响。

  虽然整部书字里行间难免会有一个作为昔日占有者后人的沾沾自喜之嫌,但通篇观点褒贬倒也基本公正。更况理解层次高屋建瓴,将香港这块弹丸之地本身放诸十九、二十世纪世界的这一庞大语境内。因此本书从某种程度上同时能够被看作一部“香港——世界史”。于是从该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以另一种视角去观察古老而崭新的近代东方,我认为这应是一种绝好进行“自知”兼顾“他知”的机会

  一个人受到挫折,或多或少会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然而当这道理被推及至古老中国,也许还会有另外一种本不愈加却势必有之的黑色幽默色彩。这就好比先前假你对周围人说美军攻占了伊拉克全境,这并不会引发惊疑,相反被认为是一切的顺理成章,系人人懂得“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金科宝训,实属正常。可假如十年前你对某人说萨达姆攻陷了华盛顿,那么即便是那些于政治层面丝毫不关心的人,这也简直不亚一个最大程度上爆料的桃色新闻。对于中国,道理正是如此。几千年的民族辉煌(对此我毫无戏谑感相反却很严肃,因为这是一件值得中国人骄傲事情,而我是一个中国人)无形间树立出一个国人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常识:我们即世界的主宰,即使是期间的战与非战,生灵涂炭,也不过只是几家姓氏不同族人在做一个类似于较为残酷过家家游戏名字叫做“城头变换大王旗”,谁当上大王其实和自己无关,即便家中真正死了几个嫡亲也很难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族灭。但当1840年英帝国终于用现代大炮轰开了古老东方门户象征意义上曾被多少百姓为鸣屈喊冤敲打一生至死都未曾敲开的红木国门时,国人高高在上心态瞬时跌落了,且这一跌跌得太惨和突然,毫无时刻的心里反复和适应。战而又屈人之兵,这招用得真微妙。而对国人无论是在朝的士大夫,抑或是在野匹夫,似乎都在人生阅历词典上添上了一个舶来名词——“洋鬼子”,这名字起得不太好听,但却好用。试想单“鬼”一物本身便是在国门尚未被强行轰开之前国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纪复一纪与之整整拉锯几千年而驱之不去的梦魇。对,国人的心态变了,却不是最理所应当的变作为“惑”,更不是“怒”,而是“怕”。

  中国人从一开始就被打怕了。

  我不晓得老海明威同学的那本《老人与海》是否晚被写出且晚被引进了我国一百年。国人是否还真应当去读读书中那句挺经典且值得推荐的话是怎么说来着?但总而言之,我们原先一直以为自己是上天之骄子的中国人,仿佛忽然被以霸王硬上弓的方式拉下神坛,并被原先一直以为是“我父”的天时(不晓得这个词用得对么)明令宣布:中国不过是洪荒世界里的近百个国家里的其中一个。甚至总人数占到世界总人口37%的中国人不过是万世沙砾里的其中若干颗(嘿,天晓得那会儿我们是否还以为过中国总人口已占到世界(99+%)了呢)。是这样,也仅此而已。

  于是,中国这块雄鸡的版图被英吉利强行阉割了,在世界之林中昂首挺胸无论科技、人口等各方面始终执牛耳的中国第一次在国国对话里尝试到了什么叫作“胯下之辱”,这不仅是甘心于蜷伏在别人胯下做客的尊严扫地,而且被别人强行割到了自己胯下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实际利益切除。于是,这个英国人开始写故事,而这本书正是从此开始。其实假若站在一个我辈国人的立场,该书要当真只是一部都市YY小说该会有多妙?而以此类推,即使一百五十多年后的97年香港回归已然了,可是我一直在奢求其从未被殖民过,犹如一切从未去过,从没来过。

  只是,话说回来,这块弹丸之地无论如何也只是一块弹丸之地而已。哪怕香港曾经被英国以网游大号带小号的方式带出了如今这么个中国经济最繁盛之地。我所写的一切并不为了在夸耀什么,牢骚什么,我只是在说一种正视的态度。正如一百多五十年前我们不应弃如敝履般得将之抛弃,一百多五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同样不应将之过分视重如作稀世珍奇。香港只是香港,不过,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块与众多省市直辖自治区同样的土地而已,仅此而已。假如将整个中国作为一个圆满几世同堂的大家,那么香港不过只能算作一个原先貌不惊人缺乏美人胚子被贱卖过,而后愈发亭亭玉立初现又被要回的侧室。但凡未得到,但凡失去的,总是最登对。香港被屈辱殖民时大多数人并不曾怨天,那么如今自己投胎大陆而非出生于宝地港岛便无需尤人。

  只是为何我们非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去珍惜呢?

  言而总之,若然迟早发生的事提早发生了也未必嫌早。落后挨打,实属必然。弱国无外交,我们用一个岛屿近一百五十年的贞洁来明白这件事也算作亡羊补牢或许仿佛。甚至有时我在想,英国人实则太无城府跟底气。假如并非一百五十年前入侵中国而是等到了现在,那么当前整个还在拖着大辫子的中国已到了竞争残酷而强国如林的二十一世纪,一切还岂能如仅仅割一地香港附带赔些小款项那么简单?其真实情境你只要去试着考虑下十五六世纪美洲移民何以用枪支冷性猎杀尚举着长矛背负弓弩的印第安土著好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兵家上策,而一战令举国惊惶不惜割地赔款未及愤怒便先畏惧也非不善计否耶?然自始至终自有失战而不失气者,失利而不失志者,失命而不失节者,失败而不失望者,此为国人百年振兴之脊梁。

  《香港史》读后感(四):知史才知今

  香港的历史并不算长,但是在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几十年间,这个弹丸之地却成为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焦点。

  每每提及香港,不免就要想到林则徐,还有邓公、李嘉诚。但是在英国人的历史研究中,却并不如此。这本书,可能由于很少从中国人的角度去思考香港的历史,其史观带着纯正的西方文化观念,反而却成为西方人最为接受、评价很高的关于香港历史的一本书。再加上这位作者有着最成熟文化的底蕴,文字功底深厚,资料详实、知识丰厚,在把香港还原为一座中、西文化交流和冲突的重镇的过程中,一直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解读,使我常常不能释卷,深深地为那一段历史过程叹惜。

  没有中国人,怎么会有香港?没有世界对于香港的发现,又怎么会有殖民时期和沦陷时期的香港?没有未来对于香港的冀望,又怎么会有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没有人们对于自身理解的变化,又怎么会让香港在不同时期显现不同的魅力?可以说,香港人如果不知历史,就绝对不会拥有新的目标、崭新的明天。同样可以说,一个普通中国人,如果不知道香港的过去,也同样无法真正融入自己的未来。这或许就是《香港史》的价值所在。

  不妨一读。不妨读几段。不妨跳出香港来再看一下中国的历程,想一下,还有哪些可以让中国人体会得更深些?

  《香港史》读后感(五):關於此書的刪改

  來自某位香港朋友的網上留言——

  商務今次出版的所謂香港中文版本,卻寫明係直接使用「中央編譯出版社」的譯本,該出版社直接棣屬中共中央編譯局。內裡採用的翻譯與香港實況有異,又例如澳洲寫成澳大利亞;一些部份「港資」、「華資」似乎都譯成了「中資」,混淆讀者與史實;將Welsh譯成韋爾許亦是普通話的演繹;在譯者的後記裡面亦出現「同志」的字眼;而且,商務採用的原文是1993年的版本,而不是1996年的最新版,將主權移交前最後五年香港、中英關係出現的變化、發展和定論都幾乎全部消失。

  (也就是說此書有刪節,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

  (香港史一書目前中文版本有兩個,一個是商務印書館,一個是中央編譯出版的,但它們都有刪改,無論是港版還是陸版)

  可說是《香港簡史》事件的翻版,亦看到中聯辦迂迴持有的聯合書刊、商務以不同手段抓緊甚至改變香港史的論述。

  (而香港簡史事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BBC的新聞,不再多講)

  《香港史》读后感(六):读弗兰克•韦尔什《香港史》

  读弗兰克•韦尔什《香港史》

  这块土地纯属偶然,

  小殖民者弗兰克如此教导,

  他1992年的哀叹,

  出自他1960年的剑桥。

  那个时代,香港才渐渐成型

  进取成了一个骄傲,

  以无福利的“幸福之地”

  藐视其宗主“悲伤之国”。

  是够有悲伤的了,

  大不列颠和大清同哭,

  鸦片卸出了良港,

  买办双腿夹着发烫的枪弹。

  “噢,周氏,或王氏……

  上帝此刻召唤你……”

  吟咏一个随便死去的华人,

  辅政司孖沙写了一首歪诗。

  几块雕工尚可的界石

  圈出他们的乌托邦:

  划分了178个等级的维多利亚城,

  它可不是什么“我城”。

  我“文人”只属于第173等,

  和写歪诗的辅政司不一样,

  更别说诗人总督金文泰

  他一边挥动鞭子一边凑韵。

  随便死去的还是华人,

  数目到后来索性数不清,

  吟咏者由绅士风度

  交棒给武士精神。

  不变的是华裔爵爷

  他的勋章从大英戴到大日本,

  在最黑的黑夜里也被擦亮,

  将成为下一轮颂歌的对象。

  他们不读诗也不读史,

  常常上书反对女皇政府

  施舍给“同胞”的一点改良:

  他们说鸦片无害、“妹仔”要保留。

  历史在小岛上循环,

  香港又有了新的韦玉、何启,

  只关心房东收到租金与否

  不管租客的生死。

  这块土地纯属偶然,

  吉卜林的乌鸦偶然在此降临,

  从此繁华千秋万世,

  直到镣铐和鸟笼统统镀金。

  只有太平山永不太平,

  我认识那里的一些鬼魂,

  他们的头颅不是姓王也不是姓周,

  唱个不停像皇帝的夜莺。

  2008.6.14.

  注:1,孖沙(William Thomas Mercer,1821年-1879年),是香港第四任辅政司(Colonial Secretary,相当于现在的政务司司长)。

  2,维多利亚城(Victoria City或City of Victoria,原译域多利城,又称女皇城)是位于香港香港岛西北岸的城区,为英国人于1841年占领香港的香港岛后成立。

  3,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1875年-1947年)第17任香港总督,诗人,学者。

  4,韦玉(1849—1921)、何启(1859—1914),均为香港最早的华人立法局议员,均封爵士。

  5,太平山为香港的一个山峰,海拔552米,是香港岛的最高峰。

  《香港史》读后感(七):国外香港研究的上乘佳作

  笔者力荐此书,其原因在于其研究历史的方法及手段。我们知道,香港作为一个沟通东西方的特殊地带,它从来就不会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历史。它的历史必然是取决于中英两国的外交事件及其后续影响。有不少关于香港方面的历史著作,但一般都是就香港论香港,一不小心就沦为介绍香港风物的作品,格局显得狭小;未能透过事件的本质透视中英两国在香港事务乃至一些骤眼看上去与香港无关之事务上的争锋较量。香港,有今天这个样子,完全就是中英两国相互妥协之结果。它不会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发展轨迹。曾经有人写过《香港人之香港史》,我没有读过,但一听书名就有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仿佛有些“大香港主义”的情绪在期间,颇有想独立于内地而著史之感,笔者猜测,该书作者是否有一种“恐共”的心理存在,或是对内地存在某种偏执的看法呢?

  笔者认为,该书的遗憾还是在于翻译欠奉,有所折损此书的可读性。

  《香港史》读后感(八):反正到最后也唏嘘

  香港大概是除了广州之外,我所知道的地铁站名或者路名最多的一个城市。

  这种熟知源于青少年时期里的我花了相当可观的时间所观看的港剧,它是那段时间我不可多得的娱乐来源。而现在想来,它除了悄无声息的,以夹带在种种纷繁的剧情里的简明道理充实乃至培养了我一部分的三观,某种程度上也构筑了我对所谓现代城市的认知。港剧的一大题材类型是时代剧,它几乎拍遍了以各种现代职业为核心的故事剧情,最出名的当属医生、律师、高管、警察等系列。犹如工厂制造工业产品,现代城市生产专业人才,并依靠他们的专业分工而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然而,这样的作为一个专业市民社会的香港,实际上形成的历史并不久远:香港在1971年才实现普遍的初等教育;1981年,适龄人群在大学或工业学校学习的比率仅5%。(《香港史》)

  避风塘是台风等恶劣天气侵袭时渔船们躲避风浪的地方,在香港常见。同样,自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迫开埠后,香港也承担这样一个乱世中难民的避难场所的角色。开埠时人口2万,太平天国战争时12万,民国军阀混战时50万,抗日战争初期180万,大跃进时300万,到改革开放初已达500万。香港人口就这样呈现跳跃式的提升,在只有约1100平方公里面积的空间上野蛮生长。

  香港的今时今日,是种种因素的巧妙结合。

  先天因素包括包括独特的区位和优良的港口资源。区位有三个层次的意味,一是临近当时唯一的通商口岸——广东省城广州,奠定了其以粤文化为基础的发展环境;二是远离当时乃至今天的政治中心;三是在东八区,介于后来一并称为纽伦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另外两个超级城市之间,一同覆盖全球二十四小时无休的金融贸易。优良的港口资源则使得它,而不是当时英人中呼声更高的舟山,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后天的境遇则是接踵而来的乱世,它给这个承担避风塘角色的小岛不断地带来了作为城市发展基础的可观的人口数量;二战后在和平环境下百废待兴的世界,到彼时中国大陆的改革开发,现今仍在发生的经济全球化,结合香港独特的地理和经济区位,很长一段时间内,为香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向上跃升的动力,同时也专业化了其城市功能。

  就这样,香港从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成为一个鸦片为主的走私贸易中心,再到内陆人民的避风塘,到一个为彼时的大陆和国际其他地区提供急需的工业品的外向型工业城市,最后在全球化时代也许是赶鸭子上架般的转变成为一个离岸金融中心、全球城市。这便是香港作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功能(即为本地城市以外的地方提供的功能与发挥的作用)的变迁,而最后这个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香港,其实存在不过三十年。

  香港作为一座在岩石上生长的城市,高密度的居住人口与高强度的城建环境赋予了其独一无二的地景魅力,这种地景魅力乃至成为我们想像未来赛博朋克风格城市的模板,就像我们在《攻壳机动队》里看到的一样。

  对于自由主义的奉行则让我们看到了效率至上的意味所在,这也许是香港今时基尼系数如此之高、纷争如此之多的原因,但同时也是香港看起来比新加坡有趣的多的苦涩真相。

  然而,对于香港名声加成最大的也许是,对于亚太地区的人们而言,它曾经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文化产品供给中心:来源于中西文化的结合与撞击,奇妙时代给创作人所带来的种种灵感,彼时由大陆南迁的高质量人才以及培养出来的接班者,乃至自身与背后庞大的消费人群的支撑等等因素结合下创造的庞大数量的影剧乐产品。对于此时大陆特别是珠三角的人来说,他们刚结束十年动乱,重新专注于发展经济的行动才伊始。因此在这个文化产品奇缺的时代里,香港所供给这些这些庞大数量的产品及其中的精品,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弥足珍贵,也才让人念念不忘。

  我们大概活在一个对于高速发展速度最为习惯,因此也最为苛刻的时代和地方。人们不由自主的赞美巨大的城市经济体量,鄙夷落后的一方。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大概更常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反正到最后也唏嘘”。

  但实际上,如同在过去历史中已存活过的八百亿人类中被记住的并不多一样,能让人耿耿于怀的城市也是少数。香港的未来也许依旧无解,但它已过去的三十年或者两百年也充满了足够丰富的故事了。那些无法踏足又让人遐想不断的时间,是犹如一首诗里写的:我未曾到过的地方。

  傅高义在《先行一步的广东》里说“香港是一处靠‘借来的时间’生活的‘借来的地方’。”这是一句贴切的形容语。谁借的?英国?其实也不是,英国实际上对这个远东殖民地好像不曾真正上心过。也许最后是,借给了这宽广无边的时运,然后做了个巧妙的实验。

  《月黑风高》是一部拍于1995年的香港电影,它是一部以一个在香港离岛上工作的警察及发生的一个案件为剧情中心的喜剧。看到中间警察慵懒的把李宗盛的“寂寞难耐”唱成“自摸奶奶”时我笑了,然后又觉得很难过,一是这个笑点实际猥琐而莫名,这部电影比较小众,像很多其他充满古怪趣味的香港电影般,没多少人有机会和我一同去分享这样的一个笑点;二是其实还有这样的一个香港,没有港岛或者九龙的那个超级城市的光环或者争吵,也只是简单,缓慢而无知的生长,如最初那样的,一个外伶仃洋边上的小岛。

  然而,一切毕竟就像那首歌接下来继续唱的歌词一样,“时光不再,啊,时光不再”。

  《香港史》读后感(九):香港的历史是谁的历史

  韦尔什的《香港史》堪称研究香港历史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于其篇幅之长,更在于其对香港史料的深度挖掘和梳理。虽然难免带着西人特有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情绪,但总体来看是把英国治下的香港各种重大发展事件都囊括其中,并对英国在香港各个时期的施政方针、措施、反响等都有深刻的阐述。可以说,该书的最要优势就在于对香港殖民地的形成、确认、发展、放弃过程的一系列历史政治档案的解密,有助于读者去认识一个复杂、多面香港的来源。

  了解香港的现在,必然要了解香港的过去;而了解香港的过去,就必须了解英国的历史。尤其是香港目前的政制问题,不仅与香港自身历史发展紧密相连,更与大英帝国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可以说,大英帝国在发展历史中归纳出来的殖民地统治理念、统治技艺,极大影响了香港的政制设计与实践。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韦尔什十分喜欢从政治的角度来描述香港的历史,特别是擅长通过对当时各种外交档案、党派领袖、外交领导及港督信件、英国国内政治形势及国家发展战略的发现和梳理,理清当时英国人占领香港意图的发轫、统治策略的改变、管治技艺的充实以及政治图谋的实施。因此,韦尔什对香港历史的描述,仰赖的主线是港督的接替,通过各任港督不同统治思路、策略、措施的解读来还原当时香港的历史面貌,通过各任港督的个人命运传奇了香港的大大小小的重大历史事件,看起来脉络也很清晰、内容也非常详实。

  如此说来,其实这部《香港史》准确来说就是英国人统治香港的历史。强世功基于对大英帝国历史和罗马帝国历史的研究,曾深入分析过英国人统治香港的策略,即“惯于海洋思路的英国人,最终没有采取大陆帝国的思路。毕竟资本家的商业利益在海洋贸易中。环顾英国殖民地,大英帝国简直就是一个“岛屿收藏家”,差不多把海洋中临近大陆的岛屿都变成殖民的对象,由此编制了遍布全球的商业殖民网络。这无疑是一项精明的商业策略,它既可以利用岛屿与大陆建立起商业关系,从大陆上获取尽可能多的商业利益,但却又不需要像罗马帝国那样,承担繁重的、往往吃力不讨好的治理大陆殖民地的政治责任。”(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P81) 英国人的这种统治策略在《香港史》中得到了印证。韦尔什在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对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国内商业发展、印度殖民地经济发展以及中英贸易关系发展情况的分析,指出当时英国的政治家在资产阶级追逐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不停地要敲开中国贸易的大门,不停地在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大清帝国,终因其商业利益在中国得不到满足而从有节制、有礼貌的外交要求发展到放纵的、蛮横的军事威胁,选择了发动第一次中英战争(即我们所称的鸦片战争),并终于首次让傲慢的中国屈服于英国的商业利益诉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人强迫中国政府割让香港这个海岛,正是为了满足英国的商业利益,满足远东的英国商人贸易货物中转、军事部队物资供给,并达到其打开中国市场的外交、军事、贸易目的。韦尔什教授的观点其实蛮有趣的,他坚持要从实证的角度来恢复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原貌,并对中国历史学家对这一段历史的描述嗤之以鼻,尤其是对翦伯赞所著的《中国历史》冷嘲热讽,通过自己对当时英国首相、外交大臣与驻华商务总监、广州领事的通信和英国国会会议档案的解读,对中国史学界把第一次中英战争归因于鸦片贸易进行了否定,而提出了英国屡次要通过外交途径和平打开中国市场的意图受到清政府的严辞拒绝后,虽然当时英国政府仍致力于通过和平手段来开展贸易谈判,但由于鞭长莫及,在华的英国商人鼓动英国军队教训中国、展示实力,让清政府屈服,而正是由于清政府守卫广州湾军队的软弱无力、不堪一击,推动了英国政府采取武力手段让清政府屈服的决心。

  但是,在清政府屈服后,在割让哪个海岛作为自己的殖民地,当时的英国政府一直在舟山群岛和香港岛之间犹豫不定,因为当时舟山群岛也是靠近中国大陆,而且贸易发展已经有一定规模,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基础设施,无疑更有利于英国人实施通过对华贸易攫取丰厚利润的各种战略企图。但最终英国人还是选择了面积狭小、人口稀少、基础设施凋零但却是拥有天然深水良港的香港作为其殖民地,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英国人多年的贸易都在广州进行,对通过广州来与中国开展贸易的整套运作机制更为熟悉,并且在广州、澳门也有了相当的贸易基础有关外,另一方面,就是强世功所说的,英国人精明的政治打算,通过付出最少的治理投入获取最多的商业利益。这种精于计算的政治品质、十分现实的发展眼光加上某些历史的偶然因素,英国人最终在犹豫不决和摇摆不定中把焦点聚到了香港岛。而没想到的是,英国人的这种精明和现实,却从此偶然地改变了当时香港这片荒凉的土地的命运。

  当英国人下定决心把香港作为英女皇治下的国土后,便开始在香港施展各种统治技艺。许多中国史家都认为,英国人对香港的统治管理,是满足其商业利益的同时附带的结果,并不是英国人真心实意为了香港好。这话说对了一半。惯于算计的英国人,当然可是为了统治香港而统治香港,香港的繁荣,当然首先必须满足英国人的商业利益,首先必须成为英国人的摇钱树,这是肯定的,否则就不叫殖民地了;但韦尔什教授指出,香港之所以不断从封建落后的穷乡僻壤发展成现代大都市,一步步建构起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机制和商业文明,其中也与历届港督的政治野心和政治抱负分不开的。在韦尔什教授对香港历届28任总督治下香港面貌的叙述中,总督在香港都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其想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目的,便会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措施。港督选任,有的是在英国政界受到排挤,有的是出于政治利益的分享,有的是家族祖宗的庇佑,等等,不一而足,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港督到任负有不同的政治意图和抱负。比如说首任港督璞鼎查,对香港的治理除了卖地之外,几乎毫无建树,因为其政治使命是满足协调英国与中国的贸易交往,香港的发展不在其考虑的范畴;而港督包令,对香港的卫生教育事业非常重视,从制定法规、财政支持、改善设施、培养师资、改革中国传统私塾、引进英国教育模式等方面推动了香港社会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港督杨慕琦推出了香港民主政治改革方案,本来打算在力推代议制民主政治,但香港真正的代议制发展,却是到了1980年代初期的港督麦理浩时期,并在末任总督彭定康布满政治陷阱的暴风骤雨式政治改革中才全面推行。总体来说,1842年至1898的香港发展速度非常缓慢,这与最初几任港督仅局限于满足英国商人及欧洲裔商人利益,无论是商业发展还是公共管理工作,着眼点都是满足极少的外国居民,而对占据香港人口绝大部分的华人社会的发展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极大关系。而1900年至1949年之后的香港发展迅速但规模并不算大,也是和港督的政治企图有关,他们当然也要先满足英国商人的利益,但也把香港作为证明自身政治价值的存在,把繁荣香港当做迎接英国皇室来访的礼物,为自己的仕途增光添彩,也就没有考虑什么造福居民的意图;1949年之后的香港经济异军突起,甚至在70年代人均收入已经超越英国本土居民,这就与港督持有的把香港打造成抵抗社会主义大陆的阵地的政治谋划有密切关系了。韦尔什选择将港督作为连接香港155年的历史主线,必然使《香港史》充满了政治分析的气息,而恰恰是英国与中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和政治格局的改变,恰当地解释了香港在英国治下这150多年历史重大事件和重大变化的缘由了,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香港如此深刻地打上英式政治、文化、商业、教育、公共管理乃至信仰模式的印记,与这些港督苦心经营的政治意图都难分难舍。

  韦尔什教授对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看法也是颇为有趣的。比如说,他通过参与鸦片战争后谈判的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的信件,就指出签下丧权辱国条约的钦差大臣耆英为人十分有趣且富有智慧,思想也不守旧,甚至欢乐地和英国人一起跳舞,这与其在国人心中的卖国贼形象大相径庭;对力主硝烟的林则徐,韦尔什则的认为其人过于刚愎自用,不去弄清楚中英之间贸易的实情,没有自己对实际情况的判断和独到的见解,而一味去执行皇帝的命令,鲁莽地树敌于英国商人,这与林在国人中的民族英雄形象又非常不同。

  香港的历史足以表明,资本主义的商业文明战胜了封建主义的农业文明,英国臻与成熟政制模式成功移植到了中国的国土。同时,通过大英帝国在北美大陆和印度殖民地管治的连连失败和在香港管治的成功,在让我们既看到英式政制模式的现代性和英国人对香港的苦心经营,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人的政治上的气量狭小和阴险狡诈,也仅有香港这么样一个海岛,让英国的政治实验成功了,并通过斐然的经济成就成功塑造了700万香港市民的缅怀,这就让人们不得不在保持对英国人居心的警惕之外,多了一份赞叹。同时,我们被困扰着,包括香港居民本身也被困扰着,那就是,香港的历史是谁的历史?这个迷雾似乎还没有拨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