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商隐诗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李商隐诗选读后感10篇

2018-03-05 21: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商隐诗选读后感10篇

  《李商隐诗选》是一本由刘学锴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页数:3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商隐诗选》读后感(一):评《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附原诗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作者:唐·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译文

  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

  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

  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注:以下我的评论包含了个人想象理解,与主流的赏析略有冲突,请谨慎阅读,见谅。

  《我恨的与我爱的孤独

  ——评李商隐《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初看这首诗,确是不知所言的。以为是一场离别,还写下了“松上披雪,仿佛友人温柔地为我送别”,“纵使分隔,两心相近,自有相聚之期”这一类的句子。后来上网一查,注释和赏析都不是我想的那样,很平淡,很平常,但我居然比原来更有共鸣了。

  顺着原诗往下想,他不是好好地吃着丰宴,和人们一起欢乐吗?为什么又一个人跑出来看风景,看风景还看出了孤寂,终于在这片萧条的景象前道出: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难道直到我年老、头白,都只是这样吗?我却已经与嵩山向阳的松雪两心相期了。

  诗人,那场宴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感到了孤独,让你想要远离那一片喧嚣的笑语,悲寂又冷静地守着这一份孤独,与清醒。是因为他们都在谈论着吃喝玩乐吗?是因为席间没有知己,没有志同道合之辈,甚至没有人能容得下你心中那些严肃无趣的,报国救民的理想吗?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懂你心意的人在隔壁谈笑风生,你却在狂欢中听出了孤独,当你迫切地渴求一份理解陪伴时候,懂你心意的人却不在这里,所以你一个人跑出来,对着一池的水,一池的月,一池的离别,想着你的信念,和懂你信念却不在眼前的人。

  孤独的人孤独的什么或许是悲伤的,但他能借这一份一俗世的疏离感看清自己,固守初心。也许在他觉出了孤独的那一刻,他也同样意识到,我与旁人是不一样的,有一份独属于我的清醒,这份清醒让我悲寂,给我痛苦,但我却绝对舍得抛弃它,因为唯有它,才能让我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这些或许是我对原作过度的臆测。原谅我,我只是想起了自己过去的一个经历。那是一天下午,在拉萨街头,一街的热闹,一街的繁华,奇珍异宝般的服饰、唐卡、转经筒,好吃食品,但是我想找一家书店。因为这趟旅行之前就对西藏文化兴趣。但我走了很久,很久,一无所获父母和同游的人都在拼命挑选食品、食品,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一个劲问我,试试这个,好吃吗?看看这个,好看吗,想要吗?我都摇头,我在那一瞬间觉出了孤独,也觉出了清醒,我想要的是比短暂的味觉和外表的华美更深的东西。现在的西藏,年轻人被外面传入的物质文明所吸引,而因明学,佛教教义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渐渐失传,没有什么人愿意却研究那么晦涩的东西了。街头成百家饰品、食品店,三两家书店,而人们都觉得这样很正常突然在那一刻,什么话也不说地陪着同行的人向前走,我心中想的却是:我一定要发奋读书。为了将来不过那种只能把享受当作目的生活,为了将来与深刻的人相伴。

  说到,与深刻的人相伴。其实那人未必要有什么大人格、大智慧,只要他懂你,他接受你心中所有晦涩与严肃的志向,而无意嘲笑你,这也就够了。我猜,李商隐想念的那一位妻子,是不是这样的人。我当时在拉萨街头,所想念的也有一人,是我的朋友,如果她在这里的话,也会希望找一个书店,我们会一起去。那样哪怕整个八廓街只有一家书店,也不觉得少了。但是现在,她不在我身边,没有人陪我去书店,只有劝我放松一点,享受生活的人。但是这一种善意的劝慰,既让我觉得感激,却又让我更加感到了孤独。所以诗人啊,我不知道我这一派胡乱写下的诠释是不是你的本意,但你的诗让我想起了这许多,是要谢谢你千年之前写下的感悟呢。

  还有一事,便是松雪。在主流的注视中是“隐士的崇高品格”的意思。但在我眼里,只能是一副美好圣洁模样。因为我见过它们,松本是筋节强劲的,不苟言笑的,可它们披雪的样子,宛若一个凛然的天神披上一件柔情的风衣。每一簇松针放射开来,依附着冰雪,远看融化在天色里,在空中激起一层缥缈雾气。近看,它仿佛在深邃地对你笑。那年的松雪,在我心中激起的撼动,非一段描写与一个注释就能够言说。但用它来比喻“心之所向”,在契合不过。

  最后给这首诗做一番个人的总结,从首联触景生悲,到颔联的离愁,到颈链的孤寂,到尾联:他终于在孤独中看清了自己,坚定了信念——与自己的理想,还有懂自己理想的人相期的信念。

  最后再给我这一篇鉴赏做一个结尾,孤独是让我们感到悲伤的东西,也是让我们感到宁静甜美的东西。因为和所爱、所憧憬的东西隔着一层距离,所以悲伤。但是,正因为心中有虔诚追求,才能感觉得到孤独。因为有这些追求的存在,便又感到甜美了。

  《李商隐诗选》读后感(二):从“新批评角度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幼时就接触过,当时老师把这首诗解析的很浅。其实这首诗存在很多疑点,但是很明确的一点是,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并且我认为这首诗是以女性的口吻来描写在爱情中受到煎熬的那种心理。全诗八句,前四句着重揭示内心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五、六句为外向的意念描写,诗歌最后以蓬莱青鸟的神话传说

  结尾。整首诗曲折生动意境幽远,反映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第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形成了一个“悖论”(paradox)。“相见”与“别”是对立的关系,但诗人用两个“难”将它们统一了起来。第一个“难”说的是两人相见的机会难得,第二个“难”指的是两人分别时的那种痛苦心情。前人有诗 “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都是描写的这种情景。但李商隐比前人更进一层,用两个“难”使这种情感更深了一步。两个“难”的矛盾,产生了一个“悖论”。

  “东风无力百花残”此时正值暮春,随着东风拂送,百花凋零。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这也象征主人公的爱情,虽然真挚,美好,现在内心却因为这份爱情而遭到折磨

  三、四句性质相同表达主人公对爱情的无比忠贞。这两句存在着“隐喻“(metaphor)。特别是第三句“丝”与“思”谐音。借用春蚕吐死到老的现象,来说明不放弃爱情的信念。而第四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我的理解是,只有到死才能停止不能相爱的悲伤。借用春蚕吐丝和蜡炬成灰作“喻衣”。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清晨起来梳妆,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容颜枯槁,憔悴不堪,正是因为不能和爱人相会,相爱,整夜担心忧愁,才让她成了这个样子。“女为悦己者容”,想起爱人,再看看自己青春凋零,女子不觉的开始为此忧愁。她推想她的爱人大概也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体现了对爱人的了解强烈思念

  在诗的最后,主人公停止了哀情的诉说,引用神话传说中意想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主人公在残酷现实中,幻想着虚无飘渺的意象,来慰藉自我,排遣忧愁,可谓是绝望中的希望。同时这两句也给全诗带来飘忽不定的情思

  《李商隐诗选》读后感(三):天下惟君多绮语

  我的一个朋友,腐得比我厉害,近日里总是捧着一本李商隐诗集和一本新唐书,天天歪李商隐和令狐绹,让我很无语。

  说回来,这个CP至少我还试着容忍。少年时的伙伴,笔砚相亲,晨昏欢笑,的的确确让日后的李低回婉转了很长一阵子,满心小幽怨的写了不少诗。

  但若把小杜也扯进来,就有点想打人。一个风华流丽明媚动人,一个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当只会如同Cheer所说的,互相羡慕,互相帮助。

  读李商隐的很多诗,都会觉得意朦胧模糊,莫知所指。这怕是对的。很多东西,说得太真切反而容易失于真切。写的人是否真的意有所指这不太重要,读的人能心有所感,而此感正是诗人意犹未尽的弦外之音,那便是好的。不更求其他。如若真个有人出来做“郑笺”,越是条分缕析清晰明澈,只怕义山知道了,越是会心生悲戚。

  世人都说这李诗的隐晦迷离、难于索解,只因他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不得志之故。

  想想李商隐,这一生的仕途确是坎坷艰辛,甚至可说是失败的。

  他的大半辈子,都寄身于他人的幕僚,过着仰人鼻息的生活。最初钟期既遇的春风得意很快化为漫长的黯然,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昂然的自比庾郎,之后的日子,只见得他自比贾谊王粲,看见绿杨满枝,小园花开,却总也高兴不起来。

  究其原因,李商隐不是失败在站错队,而是根本忽略这个队伍的存在。就算在当时,也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他向来与令狐家交好却为何要娶王茂元之女,这种近乎骑墙的举措被牛党中人责为背恩无行,极力加以排摈,才落得日后官场失意,零落无依。

  也曾见过很8的文,说他是为了爱情。举出证据无非锦瑟无题,我却抵死不信。

  总觉得,在他眼中,该是只有好人坏人,对事错事,却一无党派纷争。如此敏感细腻的人竟这般思无邪,也倒难得。

  孔老夫子说,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在学堂里早已烂熟的道理,很少有人真的一意孤行的秉承执着

  我在想,人生总有秋尽天寒,抱影无眠之时。在漫天风雨的黄叶之下,冷雨敲窗,金烬销暗,义山会不会也曾后悔自己的抉择

  这抉择使他无故被卷入繁杂纠结的党争,带来的只是仕途的失意和隔良缘的旧好——翻脸向来要比翻书来得快,对于令狐绹,暗地里总难免颇有微辞,于李,官场上的毫不援手总不及好友反目、决绝离去来得疼痛

  看,我又被你带沟里去了。

  然,会不会真的有这么一说,人生的际遇总是有所用意的安排

  也许恰恰是这些那些的不顺利,练就出某种独到细腻的观察力,和一颗比谁都柔软的心。那些不足外人道的心事郁结的多了,终有一日酝酿出瑰丽的想像,在海水明月和翡翠芙蓉间,云蒸霞蔚成工巧凝练的诗文。

  而这工巧凝练,却也与人不同

  很多人说李的爱情诗绮丽华美,甚则言其“绝艳”。这评价该是指其运典用字而言,细看字里行间,写满的不是香艳软媚,而是字字惆怅,从首联黯然销魂到尾联。

  从春寒着雨,珠箔漂灯的昏黄傍晚,到蜡照翡翠、麝熏芙蓉的幽暗深夜,主人公无论男女,都是茕茕孑立的一个人。窗前灯下,或怅惘,或追思,或寤寐思服,辗转而不得入梦。凤尾香罗、白色夹衣还是往日熟悉的温暖气息,却不由得觉得冷。

  这样的诗,是断不敢同韦庄、飞卿同读的。相形之下,定会愈见凄零。

  转念想到一个细节,偏是这般,和他同样敏感柔软的黛玉妹妹却单单不待见他。

  这想来也是必然的吧。以前觉得李商隐于小事惯于斤斤计较,爱小声絮叨发牢骚,像极缺乏坦率,优柔寡断的天平座。林黛玉是农历二月十二的生日,则该是双鱼座。

  双鱼座的女生看天平座的诗人,眼光定是相当复杂。

  《李商隐诗选》读后感(四):站在李商隐墓前

  义山祖坟在今河南荥阳檀山,附近有刘禹锡墓。我幸与二文豪为同乡,千载之下,亦令我神思悠悠,恍若隔世,想见故人。感念二人身世诗文,遥想当年而思来者,怅望千秋以悲今人,古来莫不如斯。晋人尚游,史书中便有了兰亭的嗟叹,岘山的悲鸣。晋人身逢乱世饱经忧患,而往往功名不成己身受戮,而山水之间,寥廓谈玄,吟咏酬唱,云飞云停,心生心灭,孤鸟翔栖,琴书自适,不觉之间,千年已逝,而南山岁暮一如当时,可谓大悲之事,亦游乐之趣也。

  近日天稍清朗,偕友二三,一同游李商隐公园。公园新成,园中的亭台构设,并不雅致,有些失望,而见义山墓足以使令人哀穆长叹不自己。义山墓在书上看到是在焦作沁阳,一座墓碑上写着“诗人李商隐之墓”,是以为然。不知这座墓从何而来。《李商隐年谱》中说,义山逝于荥阳,是为客死。盖书中皆以为墓在沁阳。今不做定论。然站在墓前,感慨万千,久久不能说话。倘若这位我心爱的诗人真的就躺在土下,还能作何言语?

  义山一生是典型的失落文人的一生。满腹才华却不能释怀,漂泊无依而无能为力,哀怨悲伤痛楚无处可诉,写在诗中聊作遣怀与白日梦,五十四岁撒手人寰。义山死去之时仅是何等的绝望啊。最终逃不过所谓的命运,逃不过死亡,逃不过那个伤痕累累垂垂将死的时代,埋在这片土下。我甚至怀疑,这片土地是否早已用泪水浇灌,夜阑是否会有千载不绝的哀泣!站在墓前,徒叹,枉然!

  商隐那句“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写尽了商隐的梦想。“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则写尽了他的命运。如果哀伤成为义山诗的基调,那么哀伤也就成为那个时代的基调,成为人无奈凄凉激情褪尽命运的基调。哀伤也原本便是作为所谓文学的基调。哀伤成为人自我对幸福的永恒憧憬,对愤懑的不断反抗。人不能那样活着,哀伤地活着,人应该充满幸福感,充满希望,充满明媚的阳光。人总是失败。这原本就是一个无聊的问题,原本没有人有兴趣谈这个话题,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这个话题被反反复复谈了几千年,几千年人都没有真正幸福过,剩下哀伤憧憬,剩下人的可悲可怜。李商隐如此,更多更多的李商隐如此,如此反思着人为何哀伤这个原本无聊的话题。正如诗中那种仰天大笑的背后必然是一声寂寥的叹息。

  义山墓周围坐着几位农民,他们只是到这里歇歇脚,或到这里仅仅是尝新。他们或许根本不知道李商隐是一个什么人,有什么身世,为什么在这里建这座公园,不知道,或许根本不感兴趣。挺好,挺好,他们不必要思考这样的无聊的问题,一辈子如此平平静静地活下去,活下去,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丝痕迹,没有人哀伤,没有人惦念,没有人可以长眠不醒。这不就是陶渊明的希望与哀伤吗?他的《自挽诗》逃脱不掉那种刻骨铭心的孤独与痛苦,逃脱不掉,老子返璞归真的人生与社会理想也逃脱不掉,那些成为了高明人较为低级的自我安慰。

  如果这是自己的命运,如果这是自己的刻骨铭心的孤独与痛苦,如果这是自己的憧憬,这是自己的哀伤,如果,不去思考这些问题,不去悲叹这时代时间命运的无情,不去理解这不再仅仅属于李商隐一个人的诗,不去感怀这历史与人生的无奈,不去嚎啕大哭,不去满腹豪情,不去向心灵寻求一丝的幻梦,不去念想天人身世,如果,关于一切仅仅是一种传说,关于问题仅仅作为某种不可解的答案,关于痛苦与孤独仅仅是凄美的爱情,关于爱情仅仅是作为某种绝望的倾诉,如果,天涯漂泊的不再是孤客浪子,夜雨寄北的不再是温暖的回忆,无题春雨不再是朦胧的丽句,如果,这就是李商隐,如果这就是陶渊明,这就是李白杜甫,这就是东坡道人,这就是高适,这就是文学的哀伤,这就是心灵的创伤,这就是荒烟漫漫的历史,这就是云山苍苍的已经分不清现实与理想的幻梦,我宁愿相信,所有的或许就是错误,就是面朝故乡的迷途,这也不是所谓的幸福,这也不是这个墓中主人的最终归宿。他的归宿,或许他自己本来就永远说不清楚,否则,还有哀伤吗,否则,还有那属于梦境的江湖扁舟吗?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属于这墓中主人的终将归去,一切终将归去,还不如归去。

  义山逝矣,斯人逝矣,天人逝矣!

  不觉之间,夕阳已坠,南山不见,而灯火已黄昏。并无飨祭,但有泪痕。再不能言,呜呼哀哉!

  《李商隐诗选》读后感(五):苒苒物华休

  诗人的那些花花肠子,总让人絮叨不完。

  读了李商隐的锦瑟,便想把这人看个究竟,看看这凡人的身躯里是怎么装下这些捋不尽散不开的感情的。就恨他没活上一千年,不能亲眼目睹他言语举止,而唐朝是那样远,远得我们靠些残剩的只言片语来了解他,却怎么也还是看不透。

  我不是个遍读诗书、弹琴作画的才女,读的古诗不多,听得典故可以数得清。锦瑟虽不是第一次读,但从前也没细细看过。但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句还是熟悉的。李商隐这么一句话啊,千百年来说到了多少人心里去,捣脆了多少人那藏着的叹息声。

  有人说读诗的时候总想起苏轼的江城子,只觉这锦瑟便是李商隐晚年念起亡妻所作的吧。我却不认为。苏轼的江城子是写给王弗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诗就像一张你不忍看见却又避不开的脸,这脸纵横着流不完的泪,只有呜咽声,却让你心里听见嚎啕大哭欲休不能;两鬓白了,你想伸手把繁霜抹掉,抬手又发现是如何都触及不到。而一首锦瑟,至多是两行清泪,李商隐轻笑一声,怨自己年快半百还这样多情,泛滥出不必要的伤感,一低头,却发现这泪不受控的便流了下来。他抬手扶着头,笑不出,也不知流得什么泪,只觉得惘然若失。这五十弦柱的年华,像玉生的烟,你明晰地看见,但只能任由散去。我现在恋起,却又还有什么用呢。“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李商隐追忆的这份情,似乎历来众说纷纭。许多人分析得头头是道,却只劝了自己和部分人。有说给亡妻的,有说给宋华阳的,有说是对自己一生的无奈的,甚至有说是写给令狐家一位侍女的。我不是学者,也没根据史料对李商隐彻彻底底地了解,只这么一遍遍的读,读的是他多情的心,觉得这锦瑟该是李商隐对其过去这么多岁月里段段情事的轻叹。

  李商隐是个才子,这是无须置疑的,可怕的是这才华横溢的男人还长了颗多情的心,这种男人想太平都不容易,更何况李商隐骨子里就静不下来。他渴望爱情,向往爱情,一生情路不断,直至王氏死了,才把心断了,心都断了,路也就续不起来了,但他时不时又回头望望,想直走回去,又跨不过身前的沟。

  无论是柳枝、宋华阳、荷花和王氏,还是他传说中的初妻、令狐家的侍女和不知名的宫女,李商隐都是把心送了出去,热烈爱着,末了曲终人散,他还留了一部分收不回。他多情,感情浓厚,却也说不通的专情,爱一个是一个,宴席散了,他也还恋着。但下一个女子,他却也爱得真心。

  说柳枝吧,这女孩甚至都算不上他情人,只是幼时恋上他的一个少女,几乎毫无瓜葛,二人也无甚来往。但几年后,李商隐得知柳枝被富人收作了妾,还惋惜的为人杜撰,他就是这样,总是怕情留的不够多。再说李商隐念念不忘的宋阳华,这在古代怕是一段提不得的恋情,两人恋爱时都是道人,但却按耐不住年轻萌动的心,偷偷摸摸地轰轰烈烈谈着恋爱。我翻出碧城三首来看,找出解析,却发现李商隐是春心动了。从“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到“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李商隐那种让你逃不掉驱不尽的情又来了,这不管是多少年后了,当初和宋的那些风雨缠绵,他却如何都不忘记,心心念着、想着,若再能重来有多好。他的恋爱是不深藏的,他说出来,但不说透,让你去琢磨,风流韵事在他眼里从来不是丢人的,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事,却也让人怅然若失。

  就不要说王氏了,这细究起来甚至有两位数的女子,都和李商隐拥有过一段他忘不掉的感情。当李商隐老了,孑然一身的时候,他又回头看看那条路,那条路上有许多人的音容笑貌,都是他恋着的。他想走回去,但迈开了脚步才发现这是徒劳。他停了,回忆翻江倒海,轻笑一声,这时候泛的是什么情啊,却一低头就是两行泪。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是李商隐,他情多的让人觉得不应该。老了,看见锦瑟,他无端怪琴有五十弦,让自己无故伤情。夕阳是好的,他看在眼里,却叹息它近黄昏。他像是人七情六欲里久了的伤口,偶然隐隐一疼,直让人心酸的泪流满面。

  我不爱他泛情,直想没情趣地把他的花花肠子扭直。却抵不住他句句诗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月光下我把酒奉陪,一抬头却想起你早是故人,轻笑一声,咽下酒来,是一腔苦涩。

  待我追得你那一面笑靥,梦醒方觉“苒苒物华休,”是惘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