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下世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下世界的读后感10篇

2018-03-07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下世界的读后感10篇

  《地下世界》是一本由(美)唐·德里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8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下世界》读后感(一):时代旋律偏执与虚妄

  译成中文约72万字、厚达800多页的《地下世界》(1997)是一本好玩却未必好看的书。好玩是说它通过碎片化、多面化的方式串起了半个世纪的美国历史,其间杂糅了反讽、戏仿、黑色幽默结构现实主义文学手法,外加闪回、剪切、拼贴等蒙太奇之类的电影方法,使本书看起来活像一个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喜爱文本游戏的玩家定然对之欣喜若狂,但同时,《地下世界》亦难称如《战争和平》这样完整、线性的小说那样“好看”了。

  的确,本书人物众多,事件纷呈,时空并置、倒置甚至错置,线索更是多如乱麻,这还不算什么,问题作者大肆挥霍情节的豪爽比较让人“吃大弗消”。传统小说做法最高奥义(借用英国作家毛姆的说法)是如中国厨师做菜,鸡爪鸡头鸡屁股什么的,都尽量利用起来,小说家在故事开头、当中安排的某些看似跟情节无关的小道具、小心眼、小情事,都必然要在故事结尾酝酿发酵,就算未必对主旨产生力挽狂澜影响(如一些类型小说),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有关主题。总之,事无巨细都不能浪费,而派不上用场的东西就该果断删掉,云云。

  所以有读者在大吐《地下世界》难读的苦水后,建议将小说删掉一半,甚至更多。其实这对于像唐•德里罗这样的后现代小说家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误读。所谓“写小说要有一个中心”这样的说法,本来就不是小说写作的圭臬,我们熟知的西方经典如《堂吉诃德》、《巨人传》,等等,都是散漫松垮无“中心”的典范。当然,德里罗写《地下世界》不是为了实验小说写作理论,也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小说的内容决定了小说的形式。如果说“写小说要有一个中心”是小说写作占据主流地位但未必自始就有的一个观念,那么,历史与现实书写中的所谓“时代主旋律”,同样难掩其霸权语境的偏执与虚妄。

  《地下世界》就是戳穿这一语境矫饰的最好写照。小说破天荒不是以顺序而是倒叙,来书写美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因此,所谓事件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历史“逻辑链”,在德里罗这里根本就不存在。肯尼迪遇刺、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等“重大历史事件”,德里罗写来就仿佛书中五六十年代贫民窟中用人力踩脚踏车发电的电视中的影像,既模糊又跳脱;而越南战争及反战、黑人民运动、麦卡锡主义等等,德里罗干脆用晃动的镜头无聊的闲谈、错位的影像、大段大段的废话莫名其妙地就带过去了。德里罗倾注心力的,是黑帮、毒品、垮掉派、爵士乐、脱口秀、波普艺术、涂鸦绘画、棒球比赛马路杀手,还有作家卡波蒂的黑白假面舞会。是否这些东西就很“重大”呢?我们也未必觉得如此,但这些或“重要”或“不重要”的东西在德里罗笔下分量是同等的。因此整部小说看起来就像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诸多一闪一闪的小屏幕,以不同视角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和观点。这种共时呈现的方式使每一个故事和观点湮没于所有的故事和观点之中,即使再重要也变得不重要了。

  说起来,德里罗对“亚文化”(这个词同样是霸权语境的牺牲品)的热爱和消解“中心”或“主旋律”的欲望相辅相成的。同苏珊•桑塔格一样,现代派绘画、爵士乐、欧洲电影和各种先锋艺术启发了他对“亚文化”的兴趣,但对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宗教。宗教庄严规整的仪式和教义,使他看到了抽象信念是如何操控人的思想行为,并以极端排他的方式扼杀与之不相容的思想和行为。

  《地下世界》中,代替宗教取得这种操纵地位的是“冷战思维”。德里罗以不动声色的方式描写防空演习中,主持避难的埃德加修女内心的恐吓欲和权力欲,更重要的是,他还以反讽笔法描写了强加到人们身上的冷战思维,又是如何使之舔舐到顺从的甜蜜快感:“这种行动有一种同步行动的感觉……蹲在地板上,姿势与其他人基本相同,这让他觉得舒适安全”。德里罗随后罗列了一堆应对核爆的规则,这些规则像是自动程序一般,嵌入人们的头脑——服从领导整齐划一情绪稳定,把思考能力交出来,等等;而与之相对的那些物事:社会主义、同性恋、离婚、女权,等等,则成了德里罗塑造的另一个埃德加(联邦调查局长胡佛)竭力清除的东西。这个埃德加与上面那个修女一样,都患有严重的洁癖。

  冷战思维语境中的人生,必然如一叶障目使人变得盲目和短视。书中人无论面对战争、核竞赛废物处置,或者生活中情感问题,都仿佛处于一个玻璃罩内,就如德里罗所言,“你已被置于这个系统之下”,又怎能区分被这个“巨大系统连接起来”的橙汁和橙色剂呢?小说最后,德里罗把故事拉回到当代,冷战业已结束画面照理应该从灰暗变成光明了吧?完全不是。因为冷战固然让出了舞台统一性的意识形态亦过渡到个体欲望的专门化、类别化,但即使如此,“汇合起来的市场力量却形成一种实时资本”,形成某种更深层次的同一性,“刨除带有特殊性的个别事物,给一切事物带来影响,从建筑到休闲时间,一直到人们吃饭、睡觉和做梦的方式”——乍看之下纷纷攘攘的当代世界,结果不正是“主旋律”的另一个投影?诡谲的是,这个“主弦律”又顶着“多元”的名头,世人对之顶礼膜拜而一点不自知这个“多元”是被预先设定好的。

  那么,出路何在呢?是用“亚文化”来逆袭“主旋律”吗?的确,德里罗对“亚文化”带来的道德冲击(书中不乏嗑药偷盗乱搞的)不置一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因为站在“亚文化”的立场上就刻意回避掉了。毋宁说,他认为道德问题是个伪问题,而“亚文化”本身也不是关键,因为无论伦理还是制度,都是人在做,那么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问题。对此,他借书中一个神父的话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充分体验自己民族具有的盛怒和激情,没有以某种方式控制或者引导它们,让它们朝着有用方向发展,他怎么能够成为一个认真的人呢?”这段话让我想起康德的相关论述,康德说人如果顺应时代的“意志”而活,就只是停留在动物水平上,因为趋利避害正是动物的本能,人之为人,就是以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后才是善恶问题的选择

  康德已经死掉两百年了,我很想知道,他要是还魂看到今世今人,不知该作何感想。所以,德里罗说人应该充分体验“盛怒和激情”,其意大概跟让一个以伦理道德为宗的神父说出这番大逆不道的话来一样荒唐可笑吧。满纸荒唐言的事儿我们见多了,至于是嘲讽是悲观是调侃,作家大约是不会透露的,我们也只好存疑了。

  《地下世界》读后感(二):垃圾时代的哀歌

  阅读《地下世界》的过程中,我始终认为书名改为《地上世界》、《垃圾世界》或《垃圾时代的哀歌》更为贴切。书中虚构的艺术世界,绝非极其陌生的地下世界,恰恰是人类生活其中并且极为熟悉的地上世界,只不过人类已经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公。书中真正的头号主角是垃圾。数以亿吨的垃圾遍布地球每个角落,而围绕垃圾忙碌的人,则已沦为垃圾王国舞台上的配角或丑角,甚至沦为垃圾们的奴隶

  而这正是本书传递读者的最为直观的印象。作者或出于提醒,或出于警示,或只是独自唱一首并不那么和谐的哀歌。

  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唐•德里罗以拒绝合唱的姿态,以他敏锐深邃的洞察力,通过《地下世界》一书,在日新月异绚烂绮丽、众声喧哗、凯歌高奏、科技狂飙这首宏大的主旋律中,独自奏出一曲深远悠长、沉痛、忧伤、阴郁、晦暗而又极具穿透力的时代哀歌,作为主旋律的和声部分。然而这曲哀歌大有盖过主旋律的势头,甚至已经盖过主旋律,并且独自喧嚣。作为和声,在和的过程中不是尽力去和,更大程度上它是一种独立的变奏,最终与主旋律一道构成完美的复调。

  本书记录的,简单来说,是生活在垃圾时代(冷战时期)垃圾世界(特指美国)中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

  译林出版社2013年第1版的封底这样介绍本书:

  在这部堪称冷战史诗的小说中,垃圾分析师尼克目睹被人类抛弃的废物——从纸屑到核废料——构成了一个地下世界,它在暗中积累,扩张,进而吞噬着现实世界的生活……

  我认为这个介绍并不是很确切,首先表现在“被人类抛弃的废物”这一提法,因为垃圾并非历来就有,而是由人类制造,垃圾再反过来吞噬人类。这让我想到,人类首先创造神,再被神统治心灵。其次尼克也并非书中的唯一视角,通过尼克,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垃圾世界一个极小的切面,犹如坐进观天的青蛙,看到的只是井口大小一角天空,更多的切面需通过书中其他人物的视角,去拼出一幅完整的巨幅垃圾图。他们是叱咤风云近半个世纪的传奇物美国联邦调查局最高行政长官胡佛,胡佛的亲信朱厄尼,尼克的弟弟马特,脱口秀表演者伦尼,带领团队飞机上涂鸦的克拉拉,带人在灵墙上为当地死去的人绘制天使的伊斯梅尔,高速路上的左手杀手理查德,一心致力于拯救苦难却什么也拯救不了的修女埃德加和格蕾丝,克拉拉第一任丈夫科学教师兼象棋爱好者阿尔伯特,洗衣大王私人收藏爱好者马文,生活在美国大地上的普通大众,尼克的同事们及亲人及出差当中偶然邂逅的参加换妻俱乐部的睡过之后名姓都不知道的女人,尼克十七岁的时候睡过的无数女子及他身边那一群朋友……再次,本书并非只是记录垃圾世界吞噬现实世界一面,也有现实世界对抗垃圾世界一面,主要体现在以尼克为代表的各路人集体美化、填埋、倾倒、交易垃圾甚至通过核爆炸销毁垃圾等种种努力上;最后,我们还将看到,被垃圾凶猛袭击之下的美国各阶层民众悲惨遭遇

  想要概括《地下世界》很不容易,难免顾此失彼,因为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没有一个连贯的故事。主体部分共分为六部,外加序幕和尾声,记录了美国自五十年代(冷战开始)到九十年代(苏联解体)40年间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社会形态,结构上采用逆向推进的方式,即我们首先读到的是九十年代,最后读到的才是五十年代。

  这让我想起当代中国作家阎连科那部血泪史《日光流年》,我不知道阎连科在创作《日光流年》之前是否读过本书,但是两书的时间划定和叙述方式的确一致。同样,阅读《地下世界》还让我联想到智利已故当代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那部备受好评的《2666》,该书号称全景式写作的典范,其第四部“罪行”和《地下世界》的第五部“通过化学作用实现美好生活的良策”均采用片段式,全方位多层面角度立体地勾勒特殊时期人类的生活图。当然,阅读《地下世界》我还会拿它和莫言藉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生死疲劳对比,因为两书划定的时间也一样,也是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另外两书的格局差不多,《地下世界》共分六部,《生死疲劳》一共六道轮回。然而就其勾勒的艺术世界地图丰富性、广阔性、警示性和层次性,以及折射出来的作者的洞察力,对宏大历史题材的驾驭能力,对现实世界的冷静清醒,等等,却是《日光流年》、《2666》和《生死疲劳》都难以企及的。《地下世界》出版于1997年,另外三部作品的创作及面世都要晚一些,不免让人猜测,三位作者均有借鉴或受惠于唐•德里罗这部旷世奇作。

  副线部分反倒是一个相对较完整的故事,讲述黑人奥克斯•马丁拿着儿子科尔特捡回来的棒球去卖钱,再用卖得的钱购买农具。这个棒球极具历史意义,真可以说得来不易。科尔特故意逃学,好不容易躲过看守冲进球场,观看巨人队和道奇队那场影响深远的比赛,最后意外捡到那个棒球。

  粗略统计,副线部分约占全书1/16,被分成三个部分插入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三部和第四部、第五部和第六部之间,侧面反映了黑人生活及种族问题。

  副线部分重点不在于人,而在于那个棒球。全书开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都是这个棒球。

  1952年10月3日这一天,美国巨人队在第九局里打出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本垒打,最终获得了锦旗;苏联爆炸了原子弹,一声巨响,细节不详。球场上飘满了纸屑,垃圾时代拉开序幕,美国进入冷战,大力研发核武器,在军事上与苏联对抗,跟着总统被杀、越南战争、水门事件、里根总统上台等一系列历史事件悉数展开。

  而这一切的结果,则直接导致垃圾的生根、发芽、抬头和聚集,进而对抗人类世界,吞噬人类生活。

  五十年那一批人的一切努力、积累和学习,似乎都是为接下来能够对抗垃圾、美化生活积蓄力量。而这一切集中于那个因为投球手失误而抛出的棒球,这个最终意外落到黑人小子科尔特手中的棒球,与苏联爆炸的那颗原子弹遥相呼应,都是垃圾时代的导火索。这个棒球贯穿全书,几十年之间数易其手,它见证了这个垃圾时代,并且最终落到了尼克手中。

  我无意于概括全书内容,但仍要提一提序幕。

  阅读序幕“死亡的胜利”,我已被德里罗全景写作的魅力震撼。19世纪福楼拜开创的叙述方法在这里得到了完善和丰富,讲的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棒球比赛,比赛双方为美国当时最出名的两个棒球队——道奇队和巨人队。两队输赢结果并不重要,而在于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的全景式展示,球员们惊心动魄的比赛过程,球迷疯狂的众生相。注意,观众中竟有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演播室有播音员声嘶力竭的现场直播。另外还记述了逃课学生科尔特的冒险入场,以及揪心的期待,等等。这些都是显性得不能再显性的描述,而重点在于其表现手法,读者能够同时看到全部,任何细节都不会落下——从语言到神态,从行为到内心世界,从现在到过去,从个人到家庭,从个体到集体,都被展露无遗并极具特色。胡佛所思所想,普通球迷所思所想,都有所提及。画面随意切换,而不显混乱,全方位展现而能重点突出,方方面面兼顾而不显累赘。精彩纷呈,众声喧哗,就好比数十台摄像机所摄同时集中在一个屏幕展播。这是视觉的盛宴,听觉的盛宴,感觉的盛宴,更是思想的盛宴。刚开始道奇队一直占强势,大多数球迷坚挺的巨人队始终处于弱势,于是看台上空和球场上空飘起了纸屑——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慢慢悠悠,遮天蔽日,大有纸屑暴雨的气势。其中先后落下右半边和左半边的十六世纪名画《死亡的胜利》刚巧落在胡佛身上,很快将胡佛带入这幅画富含的寓意中——死亡的胜利。胡佛无意看球赛,他真正关心的是,苏联刚刚爆炸了一颗原子弹,表明苏联将对美国构成极大的威胁。苏联,或者说代表苏联的原子弹,也就是这幅画中的主角——死亡。

  至于球场上飘飞的纸屑有何深意,留待读者自己品味。这里补充一点,名画《死亡的胜利》不过是复制品,被刊登在《生活》杂志当中。观众撕碎杂志,将纸屑随意乱抛......看客中的四人组不得不提一提,他们分别是肖、杰克、弗兰克、格利森,这些人在后文都没有出现,格里森在看球当中大吃大喝,以致腹泻呕吐,吐了弗兰克一身.......二人组科尔特和比尔两人从邻座变成朋友,最后为抢那个棒球而反目,后文也未提及比尔.......

  我重点复述序幕,是因为序幕在本书中至关重要。如果说《地下世界》是一曲以垃圾为主题的哀歌,那么,序幕部分就是这曲经久不息的哀歌的前奏。本书实在伟大,实在经典,要说的太多,如果把想说的全说出来,字数估计会和《地下世界》相当。例如,本书反应的老年人生活问题,核污染导致的畸形儿……都值得反复玩味。

  读过《地下世界》,可以绕过众多小说乃至经典名著,它的现实意义,以及对社会政治的介入和警示作用,鲜有作品能及。

  《地下世界》读后感(三):唐·德里罗眼中的美国

  《地下世界》通过一只棒球(在一个重要赛事的终局使比分实现大逆转)几易其主的历程,将几个家庭的故事编制成美国战后五十年的世俗生活史;并且以一系列通常隐蔽于官方历史之下的主题:“黑帮打手、街痞、城市浪人、涂鸦艺术家、连环杀人狂、地下情、各地下非法交易、垃圾和废料生意”等,作为这些普通家庭故事的背景,提供一个深度剖析美国社会肌理的切片。或者说它过滤掉那层由摇滚乐、垮掉派文学、好莱坞电影和帝国政治组成的美国文化表皮,努力呈现美国世俗生活的真相。

  作者唐·德里罗1936年出生于美国意大利裔天主教家庭。小时候痴迷于体育广播,经常模仿播音员。二十岁之后开始阅读对他影响巨大的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威廉·福克纳、弗兰纳莉·奥康纳和海明威等,这些作家教给他观察世界的方式。在创作形式上,他更喜欢师法欧洲战后那批卓越的电影大师如安东尼奥尼、伯格曼、戈达尔和特吕弗等人。他那将自己深深隐藏在冷静、细致的观察之下的叙述技巧,会让人联想到安东尼奥尼那种总是悄悄地潜到被摄者的鼻子底下,并随被摄者的心理而运作的极其冷静的摄影手法。

  这本小说的结构别出心裁,以不按规则出牌的后现代方式挑战读者对“花样阅读”的接受能力。它的序幕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尾声是九十年代,但主体的六个部分则是从九十年代写到五十年代,就像一正一反两个反扣半环。中间还将一个黑人的故事分三次插入其间。全书八百多页,全由短小精悍、简洁圆满的故事情节组成,就像一场大型电视直播。每个分场景都安排一个摄影机,画面在不同的场景中来回切换,作家就是导演。

  据唐·德里罗自己披露,他创作时总是等到故事里的形象成熟到要从他的头脑里滑落出来才开始动手写。因而他的情节很有镜头感,但是有些章节既没有写出人名,也没有时间点,只是两个人在那里无头无尾地聊天,聊他们两人(和他们的熟人)才清楚的事实。作为影像,我们可以立刻明了他们是谁,在聊什么;作为文本,只通过两个字“他”或“她”,理解就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读者不想挑战难度,可以看完序幕,从第六部看起,先理清人物关系。而那些执意从头看到尾的人必定会重头再看一遍,只有在看第二遍的时候,你才会明白所有的叙述都是清楚的,先前那些让人如坠云雾的情节片断实际如蜻蜓点水一样轻盈。

  德里罗所说的“地下世界”不仅指被官方历史忽略的普通人生活,也指所有社会事件之间存在的极隐蔽甚至潜伏很多年的联系。这一点清晰地体现在小说的第六部分。少年尼克开枪误杀自己的搭档乔治,这一匪夷所思的偶然事件,却是之前所有事件促成的必然结果!尼克开枪是因为要模仿乔治给他讲的几个戴着丝袜面具的抢劫犯,而他之所以模仿那些抢劫犯,是因为他想起不久前与自己断绝来往的情妇克拉拉,克拉拉与他断绝了来往,与他曾套着她的丝袜与她玩笑有关……阅读这本书的遍数越多,在故事情节中发现的内在联系就越多,唐·德里罗令人赞赏的创作才华和社会洞察力全都体现在这里。

  尼克因“模仿”而误杀同伴,“模仿”也是德里罗喜欢的主题。他隐蔽地暗示出人们总是通过“模仿”与社会产生深远地互动关系。人类因相互模仿而使善与恶在世界上扩张。模仿既可使社会变好,也能使社会堕落,它是一种很难控制的力量。大众传媒虽不能在此起到主导作用,很多时候却不自觉地为恶行推波助澜。德里罗以此作品探求了此种力量在”地下世界“运行的机理,让人们另一种方式却看待那些被广泛传播的、强弩之末的文化现象。

  尽管德里罗被称为美国后现代小说的代表人物,很久以来只维持着一群忠实的读者,但他的书明显是为公众而写。他总以全景式目光俯视美国人的生活,不仅对电影、电视、街头涂鸦等大众艺术保持最敏锐、最前卫的直觉(比如小说《欧米茄点》);也对现代科技保持机警的批判意识,比如使他声名鹊起的《白噪音》。“9·11恐怖事件”之后,他写了一本小说《堕落的人》,其意在普及大众对突发恐怖事件的防范能力。他觉得作家比普通民众的认识更敏锐,因而对社会负有一定的警醒职责。

  同样是作为启示录式作家,德里罗的性格比较温和。虽然意识到了科技、信息和资本盲目扩张造成的破坏力量,但他并没如科马克·麦卡锡(《老无所依》作者)那样激烈地愤世嫉俗。他只是以毁灭的观点来理解世界和人性,从中写出垂训世人的小说。他对文学的感化力量抱持一定的乐观倾向。这本书出版于1997年,是德里罗的代表作,他之后的小说风格依旧,乐观精神依旧,但已不太容易达到此书的规模和深度了。(已刊新京报2013.5.25)

  《地下世界》读后感(四):还阔以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地下世界》读后感(五):唐·德里罗小说与后现代困境(郑浩)

  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作家之一,唐·德里罗至今共创作了16部小说,其作品不但在国际上深受读者追捧,并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特别是《白噪音》与《地下世界》分别为德里罗赢得了1985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和1999年的耶路撒冷奖。近年来他的小说在国内亦有了不少译本,其中包括《白噪音》《名字》《天秤星座》《坠落的人》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的最新译本《大都会》。值得一提的是,德里罗的作品在构建典型的黑色幽默、反讽、戏仿、不确定性与去中心化等后现代语境的同时却又隐约透射出现实主义作品的特质,深刻地描绘了当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状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美国后现代社会的困境,充满了人文关怀。

  在当代美国这个物品极度丰富、商品化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无所不在的消费文化和追求感官奢侈之风成为后现代文明中挥之不去的阴霾。在《地下世界》里,德里罗用美国杜邦公司著名的广告语“用化学——改善产品、改善生活”作为小说第五章节的标题,而文中的杰西更是抛出“不消费即死亡”的惊人之语。《白噪音》从新学期学生整理刚购买的各色各样的商品开始,以超市付款终端装满色彩艳丽的货物的购物车作为结尾,勾勒了一幅光怪陆离、令人目眩神迷的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画卷。主人公杰克在超市有这样一段心理独白:“芭比特和我所买的一大堆品种繁多的东西,装得满满的袋子,表明了我们的富足;看看这重量、体积和数量,这些熟悉的包装设计和生动的说明文字,我们感到昌盛繁荣;这些产品给我们灵魂深处的安乐窝带来安全感和满足。”可见在商品化的资本主义大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被人与物的关系所替代,消费时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于是主体迷失在商品、广告、说明书的海洋之中,失去了个性。被欲望所奴役的消费者不得不通过无止境的购买活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沦为了被商品操纵的对象。

  消费文化的泛滥不但折射出当代美国物质享乐主义的盛行与社会商品化的趋势,更意味着商品的符号价值已凌驾于使用价值之上。苹果公司备受媒体关注的iPhone手机,其作为身份、财富及时尚的符号特征已远远超越了普通手机的通话功能。正如著名的后现代批评家博德里亚所言,人们崇拜的只是商品的符号价值,即它所能给人带来的身份、地位和威望。而后现代符号文化与大众传媒亦正是德里罗作品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白噪音》中,默里邀请杰克去游览参观“美洲照相之最的农舍”时说:“没人看见农舍……一旦你看到了那些关于农舍的标志牌,就不可能看到农舍了。”此处作为能指的符号与概念超越并代替了所指,即作为实体的农舍,意味着符号代码与真实本身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形象变得比实质性的东西更为重要。随着当代社会网络、电子媒体的空前发展,人们被置身于信息、符号的世界,语境和周围的符号体系构成了人的身份:衣着打扮、语言、家庭和办公室的布局与装潢等范式所组成的表意系统成为了主体建构所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为了扩大学科和学校的影响,杰克的校长让他精心设计自己的形象甚至让他改名,杰克也坦言自己只是名字背后的虚构人物。《天秤星座》里总统出访所坐的车在书中被一再地强调:“深蓝色的林肯敞篷车闪耀着孔雀般美丽的光芒;林肯车闪着夺目的光辉。反光把车内的软座照得通亮。”作者在象征着尊贵身份的符号——“林肯车”上花了大量笔墨描写,而总统本身反而成了车后淡化的背景,这种本末倒置恰恰印证了博德里亚所提出的关于西方后现代社会主体与客体、能指与所指、现实与表征的界限和范围出现消解的“内爆”理论。

  德里罗的小说还探讨了后工业社会科技极速发展所带来的弊端,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西方现代理性主义和“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核危机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的矛盾亦不断激化。《白噪音》的故事情节就是围绕着一起现代科技所带来的“空中毒雾事件”展开,而杰克的生活也是因为他在受污染的环境中短暂逗留而陷入了无边的梦魇。《大琼斯街》里谈到志愿者在实验中被注射了作用于左脑语言区的药物,产生了慢性淌口水症等严重副作用。当被问及为何不拿猫做实验时,研究人员的答复为猫并没有语言功能。因此,失控的科学技术不但给人类自身及生存环境带来直接的灾难,异化的科技甚至与人文主义产生了对立,在科学理性的范畴之内,不但自然被客体化,人也成了被物化的对象。《大都会》中的富翁埃里克对镇静药和催眠药的使用让他产生了依赖性,他的一部高科技私人电梯安装着演奏萨蒂钢琴曲的程序,甚至能以正常速度的四分之一速度运行,成为他情绪不稳定时的专用电梯。这种对科技过分依赖的代价就是人主体性的丧失,埃里克的极端自私和冷漠正是他身边冰冷机器的缩影,在德里罗看来,缺乏人文精神与伦理的正确指引,人们在利用科技服务自身的同时很容易沦为其附属品和被异化与控制的对象。

  唐·德里罗曾在一次接受托马斯的采访中谈到,过几年,作家可以通过他所使用的语言,形成作为人类一员的“自我”。这点随着他多年来佳作的不断问世得到了充分体现。虽然德里罗的小说主要以当代美国社会为背景,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语境,但他对后现代社会困境的敏锐洞察和独到的感悟对全人类都有警示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郑浩

  原文网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1-11-14/57641.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