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07 21: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精选10篇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是一本由(日)冈田武彦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9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一):唯一不朽的,是作品所传递出来对人和世界理解

  梵高说:“没有什么事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作品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王阳明先生被誉为圣哲,是明朝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其作品流传至今,海内外学者研究甚多;其思想影响一代代人,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这本《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上卷)是我第一次接触系统研究王阳明先生生平事迹和哲学思想的书籍,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妄为谈论,以新学姿态,将书中有感一一标出,望通过不断学习,能有深刻体会。争取做到冈田武彦先生所希望的,“读者能够了解阳明思想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精神的一部分”。

  上卷由序章和八个章节共同组成,分别由圣哲王阳明,阳明降世,阳明先祖,不羁少年,五溺时代,圣学之道,倡导圣学,龙场悟道,龙场教化组成。

  序章“圣哲王阳明”由四篇文章构成,从第一篇《文武双全的圣人》中我们可知,阳明先生,因病而逝的年份是在明嘉靖六年(1527年),先生生前最后一句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句话的见证者是弟子周积。“‘光明’指的就是良知的光辉。阳明先生在晚年才开始提倡‘致良知’说,这也可以说是他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才悟出的智慧结晶。”第二篇《行动哲学阳明学》强调阳明学是行动哲学,之所以被如此定义,是和王阳明先生独创的“知行合一”有紧密关联。先生曾言:“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可见先生所理解的行的范围之广。

  第一章“阳明降世”,开篇《中国的文艺复兴》中,作者提到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应该始于王阳明先生。先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在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出生,十五世纪下半叶恰好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因出生地原因,阳明学又称“余姚之学”、“姚江之学”。《“守仁”之名由来》中谈到,相传郑氏妊娠十四个月才生下王阳明先生,以此来证明圣贤伟人出生时总伴随着传说。五岁时王阳明不会说话,家人着急,后在高人的指点下,改名“守仁”,便立刻会说话了。

  第二章“阳明先祖”,《王家始祖》中,认为王家的始祖到底是王览还是王羲之,至今仍无定论,但更多的资料显示认为是王羲之。在这一章节中,逐一讲述了王阳明先祖的事迹,除了王羲之,还有忠诚六祖王纲,遁世五祖王与准,洒脱曾祖王杰,祖父竹轩先生王伦,父亲龙山先生王华。其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写王华的故事。“王阳明系出名门,或多或少受到祖先遗德的影响,尤其是祖父和父亲的亲自教养,对他的影响最为明显。”

  第三章“不羁少年”,分别讲诉了王阳明五岁显神童潜质;十岁众人面前露诗才;十三岁用计谋惩戒继母;十四岁学弓马之术,研读《六韬》《三略》;十五岁和父亲同游居庸关的故事,十七岁开始潜心于神仙养生之道,与诸氏完婚(第四章中提到的)。第四章“五溺时代”,“五溺”即任侠、骑射、辞章、神仙和佛氏,是湛甘泉在王阳明先生死后给他写的墓志铭上提到的,最后“始归正于圣贤”。年少时的王阳明善感多变,心无定性,后来受王寅之和刘景素的勉励,及龙山公的训诫,开始专心致志的读书。

  第五章“圣学之道”中,对“格物”说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在《大学》中便有:“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是儒学的根本。另外,这一章节中,作者对新儒学的兴起,元明朱子学,明初心学的传承,都一一进行了说明。同时系统讲述了王阳明先生求圣学之道的历程和故事。第六章“倡导圣学”,介绍了阳明先生笃信儒学的经过,让我们理解区别王阳明儒学和朱熹儒学的不同立场

  第七章“龙场悟道”,讲阳明先生入狱后,于正德二年(1507年)春天离开北京,前往被贬谪之地贵州龙场。在正德三年(1508年),抵达龙场,龙场生活艰辛,阳明先生却感觉这里如同黄帝和尧帝所处的太古时代的“理想乡”,并在此地顿悟,通过“澄默精一”的修习而超脱了生死之念,同时悟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创作《五经臆说》。第八章“龙场教化”,讲诉了阳明先生的品德感化了龙场的百姓,与当地的百姓渐渐亲近起来,强调了德化的作用人性本善,世间任何人都可以被感化,在《象祠记》中也有强调。王阳明先生在龙场开设书院,并在此教授诸生。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上卷),让我们对王阳明先生生平经历有了大致了解,冈田武彦先生立足于史料,真实再现了故事,言语考究,很值得细细品读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二):阳明精神的虔诚践行者

  我的恩师冈田武彦先生,是国际享有盛誉的当代日本著名阳明学家。以他为首的九州学术圈,在为学方法、致思理路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以致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有别于东京、京都等地学术圈的学派雏形,我将其称之为“九州学派”。冈田先生是自幕末维新时期由楠本端山、楠本硕水兄弟开始的,到端山之孙楠本正继承续的九州地区新儒教运动的主要推手,也是九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但冈田先生却谦虚地将此学术思潮用其恩师楠本正继的名字命名,称之为“楠门学”。后来冈田先生的学生又在“楠门学”之后加上了“冈田学”,想用“楠门学”和“冈田学”来概括和统称九州学派。

  以楠本正继为代表的“楠门学”的基本特征,九州大学出身的难波征男、柴田笃、荒木龙太郎等先生已有详述。而以冈田先生为代表的“冈田学”的基本特征,以笔者之见,则是在虔诚践行阳明精神的基础上,把中国传统儒学尤其是阳明学中的“体认”精神加以充实和完善,并结合日本传统的神道教而使之进一步体系化和理论化,进而创设了以“体认之学”为核心的“东洋之道”的致思趣向和为学宗旨。

  我与冈田先生相识,实亦缘自阳明学。记得二十六年前的早春,一封并不太起眼的国际信函引起了当时兼任浙江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秘书的我的注意:以九州大学学者为主的日本学术代表团来浙江进行王阳明遗迹探访活动,希望我方给予协助。那时我刚开始研习阳明学,在渴望拜读的有限的日文资料中,就有冈田先生等九州大学学者们有关阳明学方面的力作。所以见信后,我喜出望外。几个月后,我怀着忐忑不安心情,随时任浙江省社科院院长的王凤贤先生去杭州笕桥机场迎接冈田先生一行。当时冈田先生虽年已古稀,但神采奕奕,精神矍铄,给人留下了和蔼可亲慈祥宽厚的第一印象

  访问团在杭州期间,我院提出进行两地中青年学者交流建议与设想,冈田先生欣然同意,并表示将尽快制订出具体的交流计划。在绍兴期间,当日本学术代表团一行探寻到杂草丛生、破败不堪的阳明墓时,冈田先生的心情很是沉重,流露出欲资助修复阳明墓的意向。不到一年时间,这两件事便都有了着落。翌年4月,我与吴光先生便应冈田先生之邀访问了九州及日本其他地区。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对我之后的学术发展人生旅途所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

  1989年3月,由冈田先生发起,在日本全国筹集三百万日元资助绍兴县修复王阳明墓的工程顺利竣工。同年4月,冈田先生亲率三十三人的“王阳明遗迹探访团”再次来华访问。在考察完贵州的王阳明遗迹后,他们又专程赶往绍兴出席“王阳明墓修复揭碑仪式”,并参加了浙江省社科院和余姚县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国际阳明学学术研讨会”。在总共十五天的日子里,我随同冈田先生探访遗迹、参拜陵墓、讲学研讨,并以酒会友,虽言语不通,但先生的人格力量和渊博学识令我受益匪浅

  1992年4月9日至5月19日,由日本斯人会与浙江省社科院组织的“日中联合王阳明遗迹学术考察团”,对广西、广东、江西三省的王阳明遗迹以及宋明思想文化遗址作了实地考察。尽管当时这些地区的各方面条件还比较落后,但冈田先生不顾八十四岁高龄,与两国团员跋山涉水同甘共苦,以践行和传布阳明精神及其“体认之学”的理念

  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难以忘怀。1992年4月30日上午,晴朗了半个多月的天空突然变得阴沉沉的,冈田先生一行伫立在江西大余县青龙镇的章江岸边,面朝南,口吟诗,洒酒问苍天,吊慰阳明灵。看到冈田先生泪流满面样子,我的眼睛也湿了。事后,大余县政府提出要在青龙铺修建纪念碑亭,冈田先生非常赞同,回国后立即发出倡议,两百八十名日本友人民间团体慷慨出资,由浙江省社科院协力修建纪念碑亭的事很快得到落实,于是就有了1994年4月28日至5月8日的“第五回王阳明遗迹考察”暨“王阳明先生落星之处”纪念碑亭的落成仪式。

  后来,当冈田先生得知浙江省余姚市的王阳明故居瑞云楼修复工程在资金上尚有较多困难,又再次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在日本募集资金的重任,并于1996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亲自携捐款,率二十一人的代表团赴余姚出席瑞云楼的修复落成典礼。参加完典礼后,冈田先生又与京都将来世代国际财团理事长矢崎胜彦一起赶赴贵州修文县,出席由矢崎胜彦捐赠的王阳明铜像落成式和由蒋庆先生开办的阳明精舍奠基式。

  从1986年至1996年,在冈田先生的亲自指导和感召下,中日两国学者和民间人士共组织了六次规模较大的王阳明遗迹考察。在这持续十年,横跨八个省市自治区八十余个市县,行程两万余里,有一百多人次参加的“思想考古”活动中,冈田先生自始至终都是其中的灵魂。他以自己执着和义无反顾的精神感染了中日两国的学者,并以对中国文化的真挚情感和对中国人民友好情谊,向被考察地区的人们传播阳明学的真谛。他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不仅吸引着他周围的日本人,而且影响了跟随他一路走来的中国人

  十余年时间,六次考察,三次募捐,无数次地来华讲学和访问,倾注了冈田先生晚年的巨大精力和财力,也牵动了无数日本学者和友人的心。这份情谊,使每个与冈田先生有过接触和交往的中国学人和朋友都无不为之动容特别是作为六次考察的直接参与者、三次捐款的中方联络人、数次讲学访问的陪伴者之一的我,作为受冈田先生教诲关爱最多的大陆弟子,对冈田先生的远大情怀高尚人格有更真切更深刻的感受与体会。

  正是在冈田先生所发起的“阳明之旅”的推动下,当时中国各地的文化复兴事业得到了莫大鼓舞和启示。以余姚市为例,在短短十余年间就完成了以下事项:1993年,原新建中学更名为“阳明中学”;2002年,原管家弄居委会、山后新村居委会、候青门居委会合并,被命名为“阳明社区”;2006年1月,原余姚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2006年,余姚市政府出资八千万元,搬迁了寿山堂内的居民,修复了“王阳明故居”,故居被列入全国文保单位,于2007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2010年,余姚市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并于2011年10月举办了首届“国际阳明学研讨会”,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形成惯例。在此以前,王阳明的讲学场所——龙泉山“中天阁”也按王阳明讲学时的原貌修复开放;一条横贯阳明故居门前的东西长街被命名为“阳明东路”、“阳明西路”;其他用王阳明命名的各类场所,更是数不胜数。所有这一切,我想冈田先生若九泉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

  现在呈现在中文世界读者面前的这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可以说是冈田先生晚年花费心血最多的著作,也是他组织和领导王阳明遗迹考察、践行阳明精神的心血结晶。在冈田先生呕心沥血地埋首撰写此书期间,我正好在九州大学做访问研究,基本上每周都要去先生府上拜访,聆听先生的教诲,偶尔先生也会向我询问有关阳明遗迹、世家、交游等方面的情况,所以说我对此书的整个撰写过程还是比较清楚的。然而遗憾的是,当此书于2002年12月开始出版时,冈田先生已重病在身,几乎无力对书稿进行仔细校对,而我又身在国内,帮不上先生任何忙。等到2005年10月此书最后一卷出版时,冈田先生已仙逝,没有看到这部倾注了其晚年大部分心力的大作的全部出版。因此,此书中出现个别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我这位学生的“失职”。对此,在全书的翻译过程中,大多已作了直接改正而未出校记。

  冈田先生曾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的前言中说过:阳明学是体认之学,是培根之学,是身心相即、事上磨炼之学。而“冈田学”的实质,概而言之,也就是“体认之学”和“培根之学”。冈田先生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地践行阳明精神,其目的就是要尝试和再现这种“体认之学”和“事上磨炼之学”。从冈田先生极力倡导的“体认之学”和“事上磨炼之学”中,不仅可以看出先生的为学为人之风范,而且“可以看出宋明理学的现代日本式的开展”。而在冈田先生的所有学术著作中,我以为最能代表其“体认之学”的就是这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冈田武彦全集》的编辑者特地把《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作为《冈田武彦全集》之开篇,其深意似乎就在于此。

  有鉴于此,我认为要解读冈田先生的思想体系及其传承道统的心路历程,仅仅凭借理论思考和学问辨析是远远不够的,而应主要依靠其所倡导的“体认”或“追体认”的方法和路径,去亲身实践和体悟其中的真谛。这是因为冈田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独到的思想见解,不仅是理论思辨的产物,也是其从自身数十年的人生磨炼和社会体验中逐渐领悟到的生命之道。这也许就是冈田先生常说的治学过程与体道历程的统一吧!而正是本着这种理念,冈田先生对我的教诲基本上采用了身体力行、寓智于情、行胜于言式的体验教学法,即使是在日常讲学中,先生也并不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而是更多地教我如何做人,怎样与古代圣哲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在“追体认”中领悟先哲的情思和感怀。通过近二十年的交往,我从冈田先生身上,不仅感受到一位思想大师的睿智和胸怀,更体察到这位几乎与二十世纪同步的日本儒者的高风亮节。

  因此,我坚信《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中文版的出版,不仅会有助于国人对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了解和认知,也会有助于国人对日本当代儒学家冈田武彦的了解和认知。这也是我向中文世界的读者推荐此书的初衷。

  钱明

  2014年11月谨序于杭州心闲斋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三):稀世的光亮与跃动的生命

  和许多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一样,第一次知道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本的哲学部分里。教科书里没有介绍王阳明的生平,对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也含混带过,只摘选了一段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段话被反复刻在考卷上,以填空题或者选择题的方式,让作为高中生的我们牢记它是王阳明所说,反映了阳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少年时期的我对哲学这样形而上的知识一头雾水,只会将“意识”“物质”等概念生吞下去,不去理会是否消化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在考卷上取得高分,并以懂得“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这样的真理而自傲,和同学一起嘲笑王阳明:“花开没开,怎么会由‘你’来决定呢?”书本教育是如此有效,以致多年后学到宋明理学,对王阳明的成见还难以消除。

  渐渐的,王阳明及其心学的另一面被人们所重视。记得几年前,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曾在颇有文化品味的朗朗书房工作过。他雄心勃勃地要做人物传记,其中便有《王阳明传》。可惜被我们一群唯大众与销量是从的短视者以“过于学术”为由否定了。想来真是可惜。如果当时编委会通过了那个选题,它会不会成为像《明朝一哥王阳明》那样的畅销书呢?

  不管怎样,王阳明火了。浙江大学的董平教授登上百家讲坛讲王阳明,关于王阳明的图书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位从前只有思想史研究者才熟知的先哲,开始被大众所了解。

  不过,当日本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的著作《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辗转数人出现在我面前时,对于出版它我内心是有一丝犹豫的:有关王阳明的话题已经火了几年,这种热潮是否已经过去了?中国人会认可日本人写的王阳明传吗?这本书和其他写王阳明的书有什么不同?

  但我的疑虑很快便消失了,因为作者的身份、创作过程、文本特点打动了我。

  冈田武彦在日本可谓是德高望重的阳明学家。日本人对王阳明非常崇拜。阳明心学在德川幕府初期传到日本后,很快获得“近江圣人”中江藤树等大儒的崇拜。此后三百年,阳明学代有传人,蒸为习尚;名儒迭兴,蔚为大观。阳明学失于中国而求诸异邦,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冈田武彦的学术背景非常权威。他专攻宋明理学,学术代表作是《王阳明及明末儒学》。儒学大师杜维明也是王阳明研究专家,他在哈佛大学读博士时,毕业论文便是《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杜维明尊冈田武彦为“儒学祭酒”。又说:“在现代日本,研究王阳明最深刻也最纯正的是冈田武彦。”众所周知,“祭酒”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可见冈田武彦在国际儒学中的地位。

  当我在中文版序中读到这样的文字,心中感动不已:“当日本学术代表团看见杂草丛生、破败不堪的阳明墓时,冈田先生的心情很是沉重” “冈田先生一行伫立在江西大余县青龙镇的章江岸边,面朝南,口吟诗,洒酒问苍天,吊慰阳明灵……冈田先生泪流满面……”“时先生年近九十,远赴龙场祭奠阳明先生。岁已入冬,先生衣单,余主祭,以天寒先生年迈请不脱外衣不行跪拜礼,先生不许,坚依礼数以终。”

  冈田先生对王阳明的情感是如此之深,对阳明心学笃信不移,所以才会年近古稀仍毅然答应《Topics九州》杂志社的约稿,提笔撰写《王阳明大传》的连载,即使后来杂志社停刊仍笔耕不辍。冈田先生不仅穷尽史料,吸收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还注重实地考察,年近八十岁来到中国,此后10年间组织了6次王阳明遗迹实地考察,足迹遍布中国八省区八十余县。后来冈田先生患上眼疾,读书执笔日趋不便,还是借助放大镜,坚持写完王阳明平定宸濠之乱。《王阳明大传》完成时,冈田先生已经93岁。这部煌煌八十余万字的著作,花费了先生整整25年的时间。

  “我希望读者能够了解阳明思想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精神的一部分。如果每个人身上都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阳明思想的精髓,并以此约束自己的品行,那我将不胜荣幸。”冈田先生真诚袒露自己的写作初衷。

  与其他关于王阳明的传记不同,冈田先生的《王阳明大传》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阳明生平与思想变迁两条主线并行。正如阳明精舍舍长蒋庆所言:“阳明学之精神融化于王阳明一生波澜壮阔之行事中,故欲深窥阳明学,必先详知阳明子之生平事迹也。”只有了解阳明的生涯,体验他的体验,才能深刻理解他的思想。如果把阳明的思想从其生涯中抽离出来,就会变得苍白单薄。

  其二,冈田先生在作品中为读者展示的是一个最为丰富的王阳明。从家世渊源到师友交往,从人生经历到思想变迁,从书法风格到诗文特点,从骑射工夫到兵法运用,从书院教育到儿童教育,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叙述。

  其三,在这部通俗的阳明传记中,冈田先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史专业优势,对王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细致清晰的梳理,对阳明的主要思想进行了贯通讲解,避免了一般传记的浅层表述和个人附会之见。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儒学的基本概念,如“格物”“诚意”“修己”“治人”等; 用较大篇幅介绍宋、元和明的儒学;简单明了地告诉读者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以及陈献章的明初心学的区别;详细介绍了王阳明不同阶段的思想(尽管有些思想有局限),如从“静坐论”到“明镜论”到“致良知论”;会专门用一节来介绍“良知”与礼、良知与太虚、良知与闻见、良知与思索、良知与机诈的关系。如此等等,只为让读者了解真正的而不是被误解的王阳明,了解心学的真谛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心灵鸡汤。

  由于冈田先生是一位身体力行儒学的国际大师,儒学已根植于内心,与生命为一体,所以他的讲述通俗易懂又直达精髓。

  冈田先生的深厚功力还体现在他集纳了日本阳明学的精髓,可以通过寥寥数语,一语中的地解开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可以从一些诗文中探寻到阳明的真实内心。

  如王阳明年轻时曾经遍寻朱熹的著作,如饥似渴地阅读,但为什么会“格竹”失败?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并没有按照朱熹的教诲去‘格物穷理’…… (阳明)希望通过‘格竹’立刻悟出总合天地万物的大的‘一理’。他没有看到分殊之理,而是直接来探求大的“一理”,因此说他的做法更接近于道家和禅家的做法。”

  又如王阳明在新婚之日出走留宿道观。关于这件事,许多阳明传记图书都是当作噱头大书特书,有的甚至作为书的楔子来吸引眼球。冈田先生首先对故事的真伪进行了推断,然后道出自己的看法:“在婚礼当天离家出走,和道士会面,并在道观度过一宿,这样的行为如果仅从他痴迷于道教来解释,就有点儿说不通了。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当时他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充满了不安,这种不安促使他从外向型行为转变为开始探究人的内心世界。”

  又如王阳明年轻时曾经有过五溺时代(即任侠、骑射、辞章、神仙和佛氏),为什么最终回顾儒学?“王阳明的心中还有一份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的牵挂。他的祖母岑太夫人已经八十多岁了,一直对他疼爱有加,父亲龙山公对他有养育之恩,王阳明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之情。王阳明心里明白,如果不放下这段感情,就不可能达到出世的境界。他也曾努力地去放下,但越是这样去做,心中的牵挂反而越强烈。踌躇不决之际,他忽然觉悟到:‘此孝弟一念,生于孩提。此念若可去,断灭种性矣。此吾儒所以辟二氏。’”

  再如王阳明在前往谪居之地贵州龙场之前,太监刘瑾派出刺客刺杀他。此事是真是假,后世学者有不同看法。冈田武彦引用幕府学者东正堂的看法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王阳明的绝命辞在正史中都有记载,而且当时众人也都确信他已经遇难,并且还特意为他举行了追悼仪式,由此可以断定王阳明遭遇刺客一事绝非空穴来风。”

  像这样的精辟论述,书中比比皆是。

  其四,因冈田先生对王阳明发自内心地推崇,所以行文中有一种浓厚的感情,并时时观照自我和当世。书中类似这样的“太史公曰”的点评语比比皆是:“王阳明感叹当时的世相人心道,良知之学不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心丧失。然而即便是现代,读到这里又有多少人能不出一身冷汗?”“读到这里,即使不是文蔚本人也会深受感动吧。”所以读者读来如与圣人对面,并无隔阂感,反而有强烈的共鸣。

  读完冈田武彦先生的作品,打动我和促使我深思的地方颇多,我暂且挑选阳明先生在艰难中勉力前行的坚毅精神谈谈我的感受和体会。

  王阳明自幼体弱多病,后患有咳嗽之疾、呕血之疾。在他中晚年书写的疏文中,经常可见他向朝廷申请归乡养病的内容。特别是晚年,他都是抱病前往任命地。即便如此,他并没有成长为一个孱弱、手无缚鸡之力、古板的儒生,相反,是一位文事、武备皆佳的坚毅阳光、洒脱豪放之士。

  少年时期的王阳明痛恨当世的儒生仅仅是巧于章句,平时只关注科举及第和荣华富贵。一旦遇事,就束手无策。他崇拜东汉名将马援,怀抱经略北地之志,热衷于学习弓马之术,研读《六韬》《三略》等兵法书籍。后来,无论是消除南方匪患,还是平定宁王宸濠之乱,阳明都展现出了其足智多谋、精通兵法的一面。

  青年时期的王阳明在待人接物上是“和易善谑”,爱开玩笑。只是后来突然有一天,他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行为方式,变得“端坐省言”。在贵州龙场,家仆们不堪恶劣的条件先后病倒,为驱散他们的抑郁之情,王阳明为其朗诵诗歌,仍不奏效的话,便唱起故乡的民谣,或者讲笑话。可见阳明先生是极有趣之人。

  王阳明的一生,是艰难的一生。除了青少年时期生活优渥,成年后历经了千难万险。他的艰难,首先体现在大胆的学说不被人理解。

  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能理解其本意,惊讶者有之,非难和指责者层出不穷。王阳明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反谓醒者狂,群起环门争……”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阳明已经是平定藩王之乱的大功臣,却依然遭受其他官员的攻击。当年进士考试由礼部负责出题,策问题中涉及心学,出题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责王阳明。可见王阳明的处境之艰难。

  尽管如此,王阳明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精确、明澈。“吾自南京已前,尚有‘乡愿’(《论语•阳货》)意思。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论语•子路》)。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让更多的人理解,他不断地讲学,为门人弟子答疑解惑。他在处理公务之外,抽空讲学;在赴任途中的船上讲学;在平定匪乱时讲学;在战事最为紧密之时,也时常留意各地弟子的近况。晚年的王阳明不顾世人的非议,为了拯救百姓而东奔西走,终日劳苦,无片刻休憩,虽然世人笑其疯癫,但他毫不为意,这份赤诚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屡立功劳却屡遭构陷,是王阳明一生另一艰难之处。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短短一个半月之内,运用神速果敢的军略,平定了差点颠覆大明王朝的宸濠之乱,立下赫赫战功,却有功无赏,反受中伤。武宗身边的佞臣许泰、江彬、张忠对阳明心怀妒恨,认为倘若平定宸濠之乱的功劳不能算到武宗的账上,就无法保持自己的地位,想出一条愚蠢的奸计,他们打算在鄱阳湖上放走朱宸濠,然后由武宗亲自率兵督战,生擒朱宸濠,凯旋返京。而王阳明已经押解着俘虏出发,所以许泰等人不断派人告知王阳明,朝廷将于广信府(隶属江西省)接收俘虏。

  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身处此境,阳明处处掣肘,但他并没有因此屈服,而是与奸臣斗智,尽力改变局势。王阳明知道,若在鄱阳湖上释放朱宸濠一干人等,或许将会招致天下大乱,因此并未交出俘虏,不顾许泰等人的阻碍,夤夜赶到了玉山县(隶属广信府)的草萍驿站。对此,许泰等佞臣大怒,破口大骂王阳明,造谣“王阳明先与宁王交通”。情形如此危险,王阳明依然没有退却,还是力劝皇帝不可轻信诡计,以免荼毒百姓。王阳明为天下苍生着想,一直抗拒皇命,不肯交出俘虏。直到太监张永劝慰他:“皇上顺其意而行,犹可挽回,万一若逆其意,徒激群小之怒,无救于天下大计矣。”阳明这才将朱宸濠等一干俘虏交给了张永。

  正德十五年(1520年),退居杭州数月的王阳明回到赣州,立刻进行了一场大阅兵,教导兵卒作战。当时,江彬派人打探了王阳明的动静。认识王阳明的人都担心,这样的行为会刺激到皇帝身边那些想让王阳明马失前蹄的奸佞小人,其门人陈九川也为此担忧,出言劝诫。王阳明说道:“吾在此与童子歌诗习礼,有何可疑?”并作《啾啾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一诗: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这是一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诗。东正堂介绍说,佐藤一斋将这篇《啾啾吟》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又说这首诗虽然很不错,但如果只会吟诵,却不知王阳明当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的话,就无法掌握其中的深意。

  立于谗徒围攻之中,一如平日泰然自若,丝毫未露危惧之情,如此坚毅,令人感佩。也正因为如此,阳明先生的形象成为暗黑时代耀眼而永恒的光亮。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朝廷因王阳明平定了宸濠之乱,封其为新建伯。追封王家三代及其妻室,并赐诰券令其传给子孙后代,可谓大荣耀。王阳明上《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三),辞让新建伯这一爵位,却未被批准。后来,王阳明再次上疏请求辞退封爵时,巡按江西监察御史程启宪与户科给事毛玉,在宰辅杨廷和的授意之下,提交上疏,弹劾王阳明。

  当时王阳明的高徒陆元静任刑部主事,愤慨地提笔写下《辨忠谗以定国是疏》,疏中上疏末尾写道:“今建不世之功,而遭不明之谤,天理人心安在哉!”“天理人心安在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可知陆元静有多么激愤。

  但是,王阳明听说此事后,写《与陆元静(二)》(《王文成公全书》卷五)给陆元静,劝他不要上疏。在这封书信中,王阳明首先对陆元静的辩护表示深深的谢意,然后写道,应该以谦虚为宗旨,自我反省,警戒卖弄辩解之词。王阳明在晚年告诫门人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在遇到事情时,他比喻为于激流中逆水行舟的小船,并没有放开“自己的舵柄”。这里的“它”,指的就是“良知”。王阳明确信,只要有了它,那么不管遇到再强的风浪,小船都不会被浪涛打翻。(“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关于阳明心学,我的理解是三点:“心即理(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良知”是本体,通过“知行合一”“致良知”,人人皆可成圣贤。三者是一个完善的体系。

  “心即理”,意思是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有理(良知),无需外求。这是极大的自立与自信。个体不再依附于他人,依附于外在的任何东西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并没有体悟到这一点。即使在朝堂之上,被除去衣服、裸露身体接受折辱士人的廷杖,并被打入大牢,他仍然寄希望于皇帝,写下凄凄怨怨的《狱中诗》:“或其启矣,殒予匪恤” (“如果能够因此而开启君心,那我死在牢里都不足惜。”)后来放逐至龙场而中夜顿悟,这才彻底抛弃了“得君行道”、将个体价值寄托于外在事物的幻想,转而“觉民行道”,希望唤起民众的道德良知。

  “心即理(良知)”使大众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自由,生命的束缚一经挣脱,精彩随之而来。这也是为什么冈田武彦先生会在“第一章 阳明降世”谈到:“中国的文艺复兴一般被认为是始于宋代,严格来说,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始于王阳明。王阳明创立‘良知’说,认为自我和圣人一样,生而伟大,存而无异,这种强调自我的主张正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振奋了弱者的心灵,给那些深陷权势和名利的旋涡而不能自拔,遭受现世重压而不能逃脱的世俗中人指出了一条正大光明、强而有力的快乐生存之路。”

  “知”与“行”的关系,是自孔孟开始儒家先哲论述的重点议题。王阳明在朱熹、陆九渊的思想基础上,针对明代思想发展的流弊而行补救措施,提出“知行合一”说: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工夫,一行做行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在王阳明看来,天下的祸乱,说到底是“知”与“行”分裂、不统一。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知行合一”是一种自律 。“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知行合一”是一种行动哲学。“知行合一”说的中心是“行”,而不是“知”,这是一种实践主义的思想。

  “致良知”便是在事上磨练,不断砥砺和思考,将知与行深入化。“人须在事上磨练,勤勉,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

  最后,以王阳明的四首“良知”诗,与大家共勉: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四):有深度的大师之作

  了解阳明经历,思想,著述最全面、经典、有深度的大师之作,大众读者认知阳明最好的读本,没有之一。叙述经历不老生常谈,介绍思想不哗众取宠,讲解著述不矫揉造作,终于盼到学习阳明的最好读本,极力推荐。

  这几年陆续读了一些阳明学传记和专著,冈田先生的《大传》出版适逢其时。个人感觉,此传有两大优点,一、从学术发展脉络的角度来描述阳明悟道的心灵轨迹,对阳明的主要思想进行了贯通讲解;二、避免了一般传记的浅层表述和个人附会之见。此书中集纳了日本阳明学的精髓,东正堂的点评令人耳目一新。

  冈田先生的著作读得不多,此书的出版,确能推动国人对冈田先生的认知。在阳明学的研究和实践上,冈田这样的日本学者,包括安冈正笃的很多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五):赞日本学者,会这样一点一滴的记录和考证

  从初识阳明心学,到学习《传习录》,再到《王阳明全集》,继而看到目前的这套《王阳明大传》。再此之中,也拜读过很多关于王阳明以及相关心学的书籍。

  在拜读此大作后,深以为以作者实地考察,身体力行的方式来考证才是一种更加亲切的践行阳明心学,并且能纠正代代相传的王阳明诗词中的错误。

  而反观国内大量充斥的心学著作,大体皆为各个作者对于王阳明全集的缩略版以及自身简单的理解,而很少有努力去考证相关史料,去论证和质疑。 这与阳明心学的求真,存疑相左。

  当然,鄙人在通读此书之后,确也对心中不厌其烦的论证和细节追溯感到些许的冗余,但从整体上来构建本书作者所描绘的阳明生时和如今各个出处,便深以为然。 就是这样的学者知行合一的方式,才使得读者能得到如此细致的思考。

  用一句,这才是国内学者需要学习的清流! 谢谢!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六):二十五年成一书

  国际儒学泰斗、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25年心血力作,一生研究王阳明、践行阳明精神的生命之书:68岁提笔写,93岁完成,煌煌八十余万字;年近八十岁来华, 10年组织6次阳明遗迹考察,行程两万余里,足迹遍布中国八省区八十余县。

  以下内容为作者在前言里坦露为什么会坚持25年,写下这皇皇巨著。

  ——————————————————————————————

  在很早之前,我就打算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向读者介绍王阳明真切体认的哲学思想。作为一名儒学家,王阳明经历了别人未曾经历的困难——其一生简直可以用波澜壮阔一词来形容,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才总结出真切体认的哲学思想。

  我希望读者能够了解阳明思想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精神的一部分。早在三十岁之前,我就已经意识到“体认之学”的重要性。当时我读了一些阳明学的著作和《明儒学案》,发现明末诸儒都是通过真切体认之学悟得深刻的哲学思想的。他们挺身赴国难的事迹以及严格约束自身行为的态度,都让我深受感动,甚至一度落泪。

  我们这些研究东方哲学思想的人,如果不去了解先哲们的生涯,不去体验他们的经验,那么我们就无法深刻理解东方哲学思想区别于西方哲学思想的特点,所做的学问也就无法变成“活学”。大约十年之后,这一研究方法更是在我心中确立了牢固的地位,但让我感到痛苦的是,我发现通过普通的学术论文,很难将先哲们的思想充分表述出来。

  “二战”之后,我原本打算总体介绍朱子的生涯和哲学思想,并且也写了一些东西,但是后来却专心致力于研究明末阳明学者和朱子学者等。五十岁时,因为劳累过度,不幸得病,恰在此时,恩师楠本正继先生仙逝,心中不胜悲痛。五十六岁时,大病终愈的我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之邀赴美任教。

  在美授业期间,了解到欧美学者与日本学者在东方哲学思想研究方法上的异同,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之特色,实乃我人生的一大幸事。

  从私立大学离任之后,虽想尽快完成《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的著述,但周边状况一直不尽如人意,进度迟缓。在此期间,我联系浙江省社科院,和研究阳明思想的中国学者一起,多次踏访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湖南、贵州、四川和福建等与王阳明有关的遗迹,这一行动对我进一步研究阳明思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十三岁时,我对王阳明遗迹进行了第四次踏访调查。在1992年4至5月的四十多天的时间里,踏访了很多过去未曾涉足的遗迹遗址。王阳明病逝于江西青龙铺(今江西省大余县青龙镇)章江的扁舟之中。当我站在章江岸边,遥想王阳明当时的心境,一度哽咽。那种感动,终生难忘。

  从中国回来后,继续《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的创作,但受身边诸事干扰,进展依然缓慢。后来患上眼疾,读书执笔日趋不便,借助放大镜,坚持写完王阳明平定宸濠之乱,此后便难以为继了。“致良知”说代表了王阳明晚年最成熟的思想,而我却不能执笔撰写这一章节,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

  阳明思想中最出彩的“体认”,其实是一种情感。西方哲学重理性,东方哲学重情感。如果我们把哲学思想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阳明的东方哲学就可以看作是对根的培养,而西方哲学则是对枝枝叶叶的探求。学问有本末之分,阳明哲学乃“培根之学”,西方哲学乃“枝叶探求之学”,何为本,何为末,各位读者要切记。

  但是,综观现代哲学界,“培根之学”却一直被人忽视。我之所以要著述《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坚持向大家阐述阳明的“培根之学”,其中也包含了反省的意图。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七):书友猪猪读书笔记:王阳明大传

  猪猪读书笔记|:王阳明大传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

  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在我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前,王阳明给我留下的印象一直是高中课本里那个对着庭院里的竹子苦思冥想七天的二愣子。

  不曾想到他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还是一位军事家。其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人,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认识东乡平八郎是看了《明朝这些事儿》这段不知来源的故事后,正是年轻气盛、民族正义感爆棚的时候,鬼子的海军大将竟然会“一生伏首拜阳明”,稀奇啊。

  后来看大河剧《坂上之云》(一部日本拍的关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电视剧),在丰岛海战时,率领“浪速号”击沉清朝“高升号”运兵船的,正是东乡平八郎,时任日本海军巡洋舰“浪速号”舰长。“高升号”被击沉后,东乡平八郎竟丧心病狂的派出小艇向清兵落水士兵射击。

  习大大曾经在多个场合都曾提及“知行合一“,这里他强调更多的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并不涉及哲学层面。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是全面认知王阳明之前零星储备的一些知识准备。

  在我翻开日本著名心学家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时,是带着复杂的现实世界与匮乏的书本知识之间巨大的矛盾,希冀能在书中找到一些处事为人之道。

  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这部88万字的巨作,类似于顾诚这样的治学大师一样,书写的很严谨,内容很详实,有一定的可读性,但由于引用的文言文较多,对于完全了解先生“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学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其实,这也跟传统教育对唯心主义的批判有很大关系。

  看看龙应台曾在《目送》序里,引用先生的那段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样主观的哲学,在唯物主义世界观里是要被批判的。

  而在了解萨摩藩的东乡平八郎后,更是对于阳明学有一种敬畏之感。

  “知行合一“,这里的“知”不是知识、理论,而是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是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那么换言之,是不是一个人只要有了善良的初衷,就可以不择段手段的去践行呢?你看东乡平八郎不正是这样的人?或者说,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所展现的民族特性不也有这种特点。

  也难怪冈田先生在书里说,世人对阳明学多有误解,认为其思想学说是“权谋之学”。

  而在王阳明死后,其弟子门人根据各自不同理解,心学也被分化为几大派系,其中就有这一派。

  跟程朱理学“先知后行”这种认识世界方法不同,王阳明更强调回到本心,强调体认之学,心外无物。有人说,这种回到本心的修行门槛实在太低。

  如果人人都以本心为出发点,难免不会出现堕落。王阳明死后,王门也的确出现了堕落派。

  儒学到了宋代,达到了一个巅峰。程朱理学提出的时代背景,正是科举制度的僵硬,世人读书不再追求经世济民,而词章之学大行其道,圣人之学荒废久矣,儒学彻底沦为谋取功名的工具。有宋一代,重提圣人之学,读书不为做官,文章不为科举,始于周敦颐。

  程朱理学提出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先要葛万武得出一个理再遵照去行动。如《大学章句》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首先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才能谈得上治国平天下。这里的格物致知,不仅仅是认识这个物理世界,而是通过格万物去了解这个世界的理,在懂了这个理之后再去行动。而具体到人世间,则是礼。程朱理学这套理论一开始就是约束人的道德行为,万物服从一个理,人事也要服从理。对于读书人来讲,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有宋一代多少知识分子穷极一生在追求格物致知、修身养性,南宋灭亡后多少知识分子死国难,也难怪史学界有”崖山之后无华夏“评价。

  然而程朱理学认识世界太过于僵硬,尤其与统治者完美结合,更忽略了人性的自觉性。而王阳明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知而不行不算真知,只有真正身体力行的知才是真知。

  心学解放了思想,更解放了个人,将人从权威中解放出来,更强调自己内心的现实需要,遵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并在实践中执行,有种我思故我在的感觉。

  也难怪有人说,陆王“心学“的发展正是明朝灭亡的根本。

  你看崇祯帝死国难,可有人与其殉国。

  国家已亡,但天下并未亡。

  但是抗清事业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人们认为,给满清效力是在延续汉文明。

  记得在读《沧浪之水》时,有这么一句话,“人只能在自身之外而不能以自身为目标构建崇高,建构形而上的意义世界”。

  而王阳明临死前说,“此心光明,亦复何求”。

  你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不依然是在这两种矛盾中徘徊。

  我们一边追逐世俗的认可,又一边强调回归本心。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八):读冈田武彦之《王阳明大传》3册

  读冈田武彦之《王阳明大传》3册   副标题《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2016年读的第31本到第39本】   【兼读《王阳明传奇》(董平著);《明朝十六帝》;《明朝十六臣》;《知行合一王阳明》3册(度阴山)。】   后世评价王阳明,英明豪迈、文武双全,左手执卷讲学授业,右手抚剑叱咤三军,是旷世罕见的大圣人、大豪杰、大儒学家。   之前读了好几本有关王阳明的书,有中华书局的《王阳明与阳明文化》、董平著述的《王阳明传奇》,还有通俗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前两册太简易,后一本呢又太妖魔化,典型明代诸葛亮的味道,都不能让人发自内心的去体认王阳明的圣人之意味。   非常遗憾,真正研究王阳明最深入最透彻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这个人就是冈田武彦。非常幸运的是有人为研究王阳明穷毕生精力,亲访八省区八十余县,行程两万里,并且为恢复王阳明遗迹【墓碑、故居、书院】亲自捐款而且募捐,这个人也是冈田武彦。   冈田先生倾毕生精力研究阳明学,终为阳明学之一代儒宗。自1977年以68岁高龄始,到2002年93岁止,历时25年,完成了88万字的《王阳明大传》,2004年以95岁高龄辞世。这个人、这本书、还有这个人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应该让我们中国人惭愧。   这并不是一本出色的文学书籍,但应该是目前为止我看到的研究王阳明方面最好的著述。比较详细记述了王阳明的历代先祖,非常详细记述了阳明心学发展史,不惜浓墨重彩叙述儒学的历代沿革,详细记述了其足智多谋、赫赫军功,而从前的有关书籍关于王阳明的军功描写,或者让你觉得那是王阳明运气好,无非就是三次剿灭土匪、一次平定宁王的乌合之众暴乱而已;或者让你觉得不可信,类似妖魔化的能掐会算的诸葛亮;而本书关于王阳明的军功描述让你我觉得可信。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另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从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角度,这书给出的答复是让人信服的,作为王阳明的传记,这书是成功的。我个人感觉要讲这三不朽的话,孔子也不及之,孔子仅仅是立德立言而没有立功。读这本书,与读曾国藩时感受完全不同,感觉曾国藩高出我们常人的地方不是智而是韧,而王阳明高出常人的地方数不胜数,高度也无法丈量,唯有用高山仰止来表述。   王阳明之后的有明一代,心学代替朱子学成了学术主流。但至有清一代,心学在中国渐入式微,反而在东瀛日本兴旺起来。原因是,清军大举入关时,大批心学传人自愿投入到反清复明当中,失败后他们不愿降清,只得流亡海外,其中以朱舜水为代表的心学传人到了日本,心学在日本逐渐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很大影响。据说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有块腰牌“一生俯首拜阳明”,但该书没有提及,未知真假。这也就难怪,研究王阳明最权威的居然是日本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了。“故处今之世,孔孟之外,当首推阳明;而欲借他山之石攻吾之玉,阳明学失于我国而求诸异邦,舍冈田武彦又何者哉?”   为了读这套书,通过天宇读书,听了14集的《王阳明大传》讲解好几遍,听且看了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看了《明朝十六帝》、《明朝十六臣》;看了度阴山的三卷本《知行合一王阳明》启发颇多,其中天宇先生关于知行合一的理解,的确高明,非常非常的透彻,而度阴山对王阳明的理解也很独到,他的书可作为普及书读物。   谈谈这本书的几点印象与看点。   一、作者显然发自内心的敬佩王阳明,喜爱阳明心学,以致于爱屋及乌,王阳明祖上从卧冰求鲤的大孝子王祥,东晋名相王导,书圣王羲之,到明代王阳明的前六世祖,都有详细的介绍。而且奇了怪了,这一系列的祖先,个个都是道德完人,这,应该是不太可能的,明显有作者的爱屋及乌之心在起作用。而且王阳明对他的先祖之一的王导的品性就很表示怀疑,认为王导是个伪君子。   二、在述及王阳明的方方面面时,作者不厌其烦的把方方面面特别是是儒学发展的来龙去脉都表述的异常清晰,这样的表述,经常让人难免有跑题的感觉,但省却了你去翻阅其他资料的闹心。譬如讲王阳明心学的领悟历程,先是讲五溺时代: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氏,任侠精神,精通骑射兵法,演习辞章书法并有大成,精研佛道,最终确认了儒学为圣学。   对儒学思想的发展,从两宋的程颐程颢、朱熹,到元明时期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沿革,都有详细的表述,中间还经常穿插着孔子、颜回的论述,最后顺理成章,发展到阳明心学。   这样的表述,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圣人之成圣也就理所当然了。   思想成功转型的王阳明,转而批判佛学、老庄思想,认为佛道弃绝人伦,追求个人的得道超度其实是一种自私自利。这个结论很有味道,的确是佛道的软肋吧。   书中有一个关于王阳明批判佛教的故事,充分显示了王阳明的才智。具体附录二《王阳明虎跑寺妙劝禅僧还俗》。   但是,对于这种砸人家场子的做法,我是不赞同的。大千世界,信仰自由,你儒学就是绝对真理吗?天底下没有绝对的真理。   三、由于书中大量引用了王阳明的诗文,这些古诗文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这书读不下去。每次遇到大段大段的古文时,我也是需要两遍以上才能领会。所以,我断定这书绝对难以畅销。但若是研究王阳明,倒是省了不少心,因为这书包罗万象,比较全。   四、引用有关王阳明的神奇传说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作者在引用时也专门做了说明,并不会引起误解,同时增加了书的可读性。   五、大哲学家王阳明与他的先祖不一样,不是愚忠愚孝的书呆子,他可绝对不会干卧冰求鲤的呆事。书中专门有一段与不贤的继母斗智的故事,很精彩,详情见附录一《巧用智谋惩戒继母》。但类似的事情也给了儒学中的书呆子们攻击王阳明的口实,说王阳明善权谋计策,阳明心学充满了权术和霸术。但单从最终促使继母悔悟从善的事实看,比他的愚不可及的先祖王祥高明何止万千倍,后世的伪儒学书呆子们根本没资格对王阳明横加指责、说三道四。   六、王阳明对科举的态度   王阳明对科举的态度,与当时其他的某些洁身自好的大隐不一样。圣人之学为己,重在完善自己的人格,而科举之学则重在出仕,但王阳明并不排斥科举,把举业比做臣子向君主进献的贡品,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如果不考取进士,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经世济民的理想;同时批评通过科举考试沽名钓誉的行为。   他说:仕非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认为贫困的人,做不到孝养之责,就应该参加科举。   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二次会试失败后说,世人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心动为耻。并且他还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违其所乐而投之于其所不欲。   同时他还说:通过科举学习与考试,最终级的目标是修德,“德业外无事功,不由天德而求聘事功,则希高务外,非业也。”   从这里我们看出,王阳明之所以成为圣人,不仅仅是学问、人品、事功,关键的是他对世间事物正确的既灵活又原则的态度,书呆子是成不了圣人的。   但令人纳闷的是,王阳明这样经天纬地的大豪杰,居然特别特别欣赏孔子的弟子颜回和曾点,而不怎么喜欢有事功的子贡、子路。就是因为颜回、曾点的德行好?这两个人一生无成,何得大名于千秋万代呢?   七、王阳明的诗文与书法成就   首先阳明先生是个大书法家,其书法骨挺神骏,有鹰击长空之态,继承了远祖王羲之,融合了李北海、黄庭坚和文徵明等人的书风,与同时代的文徵明比,情有余而巧不足。这方面我没有欣赏的水平,只能抄袭前人的结论。   其次阳明先生是个诗人,书中介绍了阳明先生大量的诗与文。我个人感觉,阳明先生的诗歌,龙场悟道之前期,生活优哉游哉顺风顺水,对人生的体悟不深,整体感觉一般,是在明代也就中上游水平,当然也不乏佳句,如,山行风雨瘦能当,再如,乡心草色春同远;后期佳作多多,可能与生活的磨难有关。从这个角度看,对人生的历练与磨难,你如果挺过来更类似于财富。后来读到钱谦益的评价,居然一致,甚是得意了一把。钱谦益说,阳明的诗歌以龙场前后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刻意为文,后一阶段,龙场悟道,不复在意工拙,为文反多俊爽之气。总之阳明的诗文洋溢着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气质。   再次,是个古文大家,古文绝对超一流,纳入《古文观止》的文章不过222篇,而阳明先生独占3篇,可以想象其文的水平,其中《瘗旅文》读来涕下,《象祠记》富有哲理,《尊经阁记》大气磅礴,其他的文章也是行云流水般美文,甚至给皇帝上疏的《边务八策》读来也是鞭辟入里、荡气回肠。这个人就是一个中华历史上可遇不可求的大天才。但读古文很辛苦,第一遍基本如同嚼蜡,第二遍才看出味道,想享受要等第三遍之后,如果不读第三遍,就真的白白辛苦一番。   八、王阳明的哲学成就   阳明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阳明的心学发展并非坦途,年轻时笃信朱子学,格竹子失败且身体留下病根,转而五溺(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氏),最后得罪宦官刘瑾发配贵州龙场,经过生生死死的波折后,终于了悟生死之道,最终实现龙场悟道。   王阳明觉悟到,原来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一直以来沿用的朱熹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是错误的,应该向自己的心内求理,这就是所谓的龙场悟道。是年王阳明36岁,此后心学诞生、快速的成熟、蓬勃发展起来。   心学的核心思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阳明先生主张求道于心,故曰心学。   这书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阳明心学与朱熹学说的异同以及发展、成熟的详细过程,这也是这书的看点,或者这书时时让人感到枯燥的原因。但如果你想研究阳明心学,那这应该是最好的读物而没有之一。   九、王阳明的教育成就   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凡是有志之士,必求助于师友;无师友之助者,志之弗立弗求也。”   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推动儒学发展。收门徒,门人弟子遍天下,包括朝廷大员【阳明的上级及上级的上级】、朝中同道同事、在野名仕大儒;办书院,与阳明有直接关系的书院就有七所;授课传业,心学得以风行于天下。可以说王阳明之所以名扬天下,与门徒、书院、授课有绝大的关系。这点与孔子类似。   十、王阳明的军事成就。   一个天才的军事家。一个儒生,不仅仅懂得计谋,而且对排兵布阵的细枝末节都了如指掌,其能耐真的无法想象。   关于剿匪,一般人的感觉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是大大的了不起。当时王阳明授命为赣南巡抚的时候,这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烫手山芋,人人畏惧,前任文森宁可拒绝赴任而获罪,也坚决不到任。阳明先生一生四次较大的军事行动,基本上的策略,十家牌法掐断土匪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不请狼兵避免劳民伤财,自己选拔训练乡勇组成精干的部队,然后以极少精兵对土匪,战而胜之。第一次漳州剿匪,以杀伐为主,几千精兵,不到俩月,斩杀匪徒7600人。第二次赣南剿匪,以招抚为主,基本上一个月多点不战而胜,这两次战役清除了明朝50多年的匪患。第三次对宁王之乱,仓促之间,拼凑队伍,诸般计谋连环出台,搞得宁王七晕八素,一个月用3万军队全歼宁王10万大军,活捉宁王,而自己的损失仅仅68人,让人叹为观止。晚年受命追讨南方诸族的时候,不仅仅使用武力,更多的是通过抚慰让对方驯服。   总结王阳明的军事战略战术,有几个显著特点:第一是,知己知彼,不打无把握之战;第二是孤立敌人;第三是麻痹敌人;第四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第五是严惩首恶,不在多所杀伤;第六是强调军队纪律。   王阳明的很多军事实践,给予后人启发多多。仔细看看王阳明的战略战术,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何其相似。这样的军事天才,只能让人高山仰止。   十一、王阳明为什么不受重用?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王阳明,历经明孝宗弘治皇帝、武宗正德皇帝、世宗嘉靖皇帝,尽管有非凡的政治与军事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原因何在呢?世宗说,王守仁放言恣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世宗认为,王阳明肆意传播自己的学说所造成的后果,远不是他的军功所能抵消的。王阳明以中等官吏的身份,门生多为朝廷大员【阳明的上级及上级的上级】、朝中同道同事、在野名仕大儒,如果得到重用,那他的影响还了得?皇帝怎么能够不忌惮?   其他朝中大臣如一心为国、清正耿直的大学士杨一清辈也是竭力反对重用王阳明,这书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坚守朱子学的儒生,坚定的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异端邪说。杨一清也不例外。   通读了全书,仔细思考,阳明心学的问题在于包容性不够,阳明心学既反对老庄与佛教,也反对朱子学说。这就为他的学说树立了太多太多的敌人。刚愎自用、不学无术的嘉靖皇帝排斥阳明心学,陷于教条的朱子学儒生也排斥阳明心学,佛道更是排斥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及阳明先生更应该多从自己的角度寻找原因。   这才是朝廷对王阳明始终不得不用,但绝不重用的原因啊。   十二、孝宗托孤,所托非人。   史书说,明孝宗算是有明一代屈指可数的贤君,但对边防毫无建树,对王阳明的《边务八策》也是无动于衷。临终托付的顾命大臣刘健、谢迁等人,也只是一些忠诚义愤有余、智慧谋略不足之士,武宗即位伊始,刘瑾大打感情牌,轻松打垮了这些所谓的顾命大臣,导致刘瑾八虎擅权。   儒家口口声声讲“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那么谏君呢,就可以苦逼与威胁吗?后世儒生居然嘲笑阳明先生的智慧谓诈,可悲。   孝宗皇帝的贤字也值得推敲。   十三、圣人述而不作?   阳明重在龙场期间,曾写过一部《五经臆说》,没有出版,反而晚年一把火烧了。此后再没有什么专著,若无弟子们编篡的《传习录》,阳明可能就真的只能是个普通的文人了。   孔子如此,阳明亦如此,圣人都述而不作吗?这种智慧的浪费殊为可惜。古人叹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哪里是没有英雄,盖英雄不发声耳。   十四、道德完人   因夫人诸氏不能生育,王阳明一直到52岁仍然无子无女。直到52岁时,主夫人去世,王阳明续弦张氏生子正忆。那个年代的人,即使普通人,这样的情况也是不能想象的,何况类似王阳明这样的高官大员。佩服王阳明的道德情操,圣人就是圣人。   史上关于王阳明的负面记载一丁点儿也没有。但可爱的度阴山同学依据王阳明的新建伯府第工程浩大,猜测阳明可能在平定宁王之乱时,发了横财,认为这是伟大王阳明的另一面。我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试想在宁王之乱后,武宗身边的佞臣一直在找王阳明的麻烦,如果真有贪占巨额财宝的事,那不是自寻死路?而且当时,王阳明的政敌那么多,阳明心学也从来没有在朝廷占据主导,这样的事怎么会没有一点点蛛丝马迹呢?所以对王阳明的道德财产不靠谱。史书记载,嘉靖皇帝刚上台时,赐王阳明新建伯府第,这庞大的府第应是嘉靖同学为拉拢朝臣为之。   十五、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如果没有兵部尚书王琼的慧眼识英、鼎力举荐、竭力放权,绝不会有王阳明的盖世军功。当然,如果没有这盖世军功,王阳明仍然是个了不起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但应该不会让后世之人那么高山仰止吧。   韩愈说的好:世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书摘】   1、动容周旋而中礼,从心所欲不逾矩。   2、儒生四书修习次序   首先学习《大学》,以明白儒学的学习方法和做学问的方向;其次学习《孟子》,以激起自己的道义精神;再次学习《论语》,以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最后学习《中庸》,以了解儒学思想的终极世界。   3、胡居仁认为:老子灭绝道德,佛教灭绝心性。   道教和佛教的最大缺点就是都没有以人为本,没有顾及人的本性;而儒学以人为本,直接从现实出发去求道。   4、喜怒未发而非空,万感交集而不动。【黄宗羲说陈献章】   5、陈献章的心学主静,王阳明的心学主动。   6、用人之仁,去其贪;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一句话,用人之长,避其之短。   使功不如使过。   7、使学如韩柳,不过为文人;辞如李杜,不过为诗人;果有志于心性之学,以颜闵为期,非第一等德业乎?   吾儒自有神仙之道,颜子三十二而卒,至今未亡也。   8、天籁是超脱于现实世界的一种声音,肉眼凡胎听不见。   9、王阳明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谓之大道。二氏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0、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   11、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   附录一、王阳明巧用智谋惩戒继母   王阳明十三岁时,母亲郑氏去世,他悲痛异常,但是与朱熹相比,王阳明要幸福得多。朱熹十四岁丧父,由父亲的好友抚养成人,而王阳明至少还有父亲和祖父,而且父亲的地位还非常显赫。父亲龙山公有一爱妾,在郑氏去世之后升为正室。但这位继母却对王阳明不太好,王阳明心中也一直很不舒服。   一天,王阳明去街上游玩,见到一个卖鸮鸟的,就立刻出钱买了下来,然后来到巫婆的住处,给了她五钱银子,告诉巫婆过会儿见到继母要如此这般说。叮嘱完毕,王阳明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回家了。他偷偷走进继母的卧室,把鸮鸟藏在被子底下。继母回到卧室,一掀被子,鸮鸟突然从中飞出,在屋子里乱转,还发出阵阵怪声。这下可把继母给吓坏了,她赶紧打开窗子,把鸮鸟赶了出去。在民间,野鸟入室是不祥的征兆,更何况还是一只发出怪声的鸮鸟,那真的是太不吉利了。继母寻思,这只鸮鸟是怎么进到自己的被子里的?屋里挂着窗帘,锦被也非常厚重,鸮鸟根本不可能钻进去。继母越想越觉得害怕。王阳明听到继母发出惊叫声后,佯装什么都不知道,进屋询问原因。继母向他详述了这一怪事,阳明听罢说:“何不召巫者询之?” 继母立刻派人找来巫婆。巫婆一进门就嚷嚷道:“家有怪气。”然后又盯着继母看了一会儿,说:“夫人气色不佳,当有大灾晦至矣。” 继母将被子中飞出鸮鸟一事告知巫婆。巫婆听后对她说:“老妇当问诸家神。”于是点好香烛,让继母跪拜诸神。仪式结束后,巫婆又假托王阳明生母的亡灵附体,警告继母说:“汝待我儿无礼。吾诉于天曹,将取汝命。适怪鸟即我所化也。”继母信以为真,跪拜无数,认罪忏悔,并且表示:“此后再不敢。”过了好长时间,王阳明生母的亡灵才离去。巫婆苏醒后又说:“适见先夫人,意色甚怒,将托怪鸟啄尔生魂,幸夫人许以改过,方才升屋檐而去。”此事过后,继母对王阳明的态度大有好转,不敢再无礼。   附录二:王阳明虎跑寺妙劝禅僧还俗   王阳明弘治十五年癸亥在杭州养病时,一日往虎跑泉游玩,闻有禅僧坐关三年,终日闭目静坐,不发一语,不视一物。   先生往访,以禅机喝之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其僧惊起作礼,谓先生曰:小僧不言不视,已三年于兹,檀越却道口巴巴说甚么,眼睁睁看甚么,此何说也?”   先生曰:“汝何处人,离家几年了?”   僧答曰:“某河南人,离家十余年矣。”   先生曰:“汝家中亲族还有何人?”   僧答曰:“止有一老母,未知存亡。”   先生曰:“还起念否?”   僧答曰:”不能不起念也。”   先生曰:“汝既不能不起念,虽终日不言,心中已自说着;终日不视,心中已自看着了。”   僧猛省,合掌曰:“檀越妙论,更望开示。”   先生曰:“父母天性,岂能断灭?你不能不起念,便是真性发现。虽终日呆坐,徒乱心曲。俗语云: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甚人?”   言之未毕,僧不觉大哭起来,曰:“檀越说得极是,小僧明早便归家省吾老母”。   因为对儒学坚定的信心和深刻的理解,王阳明才够使一个坐关三年多的禅僧心悦诚服。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九):读《王阳明大传》的三点体会

  1.事上磨练

  一个人境界修养的高低,在于面对这个社会复杂环境事的心态和能力。事上磨练,就是把工作和事业当做修炼自己的机会,尤其在极端压力环境下能够提醒自己:“此时正是修炼时”,摆正心态,积极进取,向好的方向推动发展。

  2.知行合一

  真正知道一件事情,在做的时候能够明觉精察。真正的做到,就是知道自己清楚的了解,真切笃实。做不到的事,因为自己未必真的了解。另外,当下做的事,就要当下去思考。喝茶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喝茶。关照知才会做好行,关照行,才会更清楚的知道。

  3.致良知

  孔子的“仁”,孟子“义”,王阳明的“致良知”一脉相承。“仁”是自我要求,“义”是外在表现,致良知是发自内心,也要表现在具体的行中。阳明说良知自在人心,如禅宗的即心即佛。知善知恶即是良知,扬善抑恶即是格物。人人心中自有良知,便有了人事世界的基本框架,也就有了做事的基础。遇事便不会没有方向,只管“尽人事,听天命”就好。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三册)》读后感(十):困而知之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的独创观点之一,也是心学理论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蕴含着人生成功的根本规律。其内涵常常被解读为知识和行动的关系,忽略了背后挺立着行动者的精神世界。

  如果分开来说,“知”有三种状态或阶段,即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行”也有三种状态或阶段,即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在阳明看来,即便尧舜这样对天道生而知之的圣人,也会从行动入手实下克己修身的功夫,所以普通人更是要实实在在地践行修身之道,而不是读几本圣贤之书为满足。曾国藩所说的,“精神越用越出,智慧愈苦愈明”,讲得正是“困而知之”的意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