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诚信的背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10篇

2022-05-20 02:06: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10篇

  《诚信的背后》是一本由弗兰克·帕特诺伊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286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05-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一):诚信的背后

  很早就有人向我推荐过这本书,那时它的名字还叫做《泥鸽靶》,不过因为缺货的原因买不到。后来,《泥鸽靶》重新包装为《诚信的背后》,副标题也改成“摩根斯坦利圈钱游戏黑幕”。我把书加入了豆瓣“想读”之后,很长时间忘记了这回事。最近去keso 家,意外在书架上发现了它,就顺手抄回来了。

  《诚信的背后》是作者的职场回忆,主要讲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在摩根斯坦利打工的故事。因为弗兰克在进入摩根斯坦利之前,还在第一波士顿干过,所以也可以看做对华尔街投资银行五光十色的惊鸿一瞥。弗兰克的故事讲的很浅显,对复杂的金融术语和手法进行了通俗的解释。弗兰克的立场也很简单并且政治正确,他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讲金融衍生品的包装和销售,自然而然的把华尔街大鳄放上了道德法庭的审判台。

  所谓金融衍生品,其实是一种并不直接存在的金融工具,其价值和其他证券联系在一起。最著名的金融衍生品应该是期权和期货。如果按存在就是合理的理论判断,衍生品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国内A股被爆炒的认沽权证,现在被看做废纸一张,而当初推出认沽权证时,主要是为了解决股改对价的问题。再比如A股迟迟不能退出的股指期货,理论上也可以解决股市暴涨暴跌的问题。但是,随着衍生品的创设手段和公式越来越复杂,对衍生品的投资者来说,风险越来越大。我并不精通经济和金融,只能简单的把这个现象理解为信息不对称。

  本书在美国出版后,开始也默默无名。但随着摩根斯坦利的一纸声明,很快就洛阳纸贵,一度高居亚马孙的图书排行榜。作者弗兰克也成为美国著名的金融界“打假”斗士。而在中国,这本书从《泥鸽靶》到《诚信的背后》的流行,有着更为曲折和有趣的故事。具体请看南都人物周刊的一篇文章:《王都如何“拖垮”摩根士丹利》

  无论是本书的内容还是“王都拖垮摩根斯坦利”的故事,都可谓“内幕”,如果不能说黑幕的话。作为非金融专业但又必须投资的读者,我想大家有必要看看这类故事书。本书故事性很强,文字平和,细节充实,充满阅读乐趣。如果说《货币战争》的阴谋论建立在作者的旁征博引和猜测的话,本书的故事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并由作者亲身经历的。

  至于个人读完本书的收获,最起码是我知道了,宁肯去买“实实在在”的股票,也不要考虑商业银行里面那些挂钩这个、挂钩那个的理财产品。因为那些理财产品天花乱坠的说明书,比起股票软件的F10来说,更不靠谱儿。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二):嗜血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阴暗面

  原来给的是4颗星的评价的,改一下,5颗星。

  通过本书,投资银行的"深喉"一经现身即惊动天下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作者在投资银行翘楚摩根斯坦利从事了两年金融衍生品的销售,在本书中揭示的内幕不可说不令人发指。

  原来摩根斯坦利如此卑鄙!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产生了这种想法。但现在,我已经不这么想了。

  我开始想:资本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是资本驱动人,还是人利用资本?这本书里揭示的事实表明,起码在作者身处的摩根斯坦利金融衍生品部门,是人利用资本来获取各种好处。

  书中谈到的摩根斯坦利研究部门和证券销售部门对新兴市场的评价,让我想起了05、06年上演过的摩根斯坦利的前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与摩根斯坦利地产基金的双簧游戏。

  虽然书里对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但我还是没有看懂。不过我能说的是,这是一本如同情节动人的小说般吸引人的非虚构作品。

  此外还值得一说的是,把原题“泥靶鸽”改为现题“诚信的背后——摩根斯坦利的圈钱游戏”,真是神来一笔。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三):如果钱还是钱

  这似乎是一个游戏,又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如果让我给这本书加个tag,我想应该是金融、军事。最聪明的人,利用各种公众不熟知的规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骗局。用复杂性掩盖真实性,将一些危险的金融衍生产品销售给非投机者。

  从金融的角度讲,这可以是一本很好的普及读物。作者用简单语言,有趣的例证,解释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金融术语,比如现值、贴现率以及杠杆等等。以及,一个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诞生,背后包含了许多法律、政治、金融相关的因素。有趣的是PLUS票据的诞生,如何通过慈善信托机构和百慕大女子高中设立一个免税公司,再花钱买来标普公司AA-的评级,毫无节操。同样有趣的是,作者用真金和镀金形象解释了AMIT交易,九十年代的日本,利用这种交易,凭空制造利润,填补亏损,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对未来最大的恶意。当然,摩根士丹利赚足了佣金。

  从人性的角度讲,这大约是作者的自我反省。难怪卷首便是巴尔扎克的话,每一笔巨额财富的背后都有深重的罪恶。在那些零里,钱已经不是钱,这是赌术与骗术的集合,最聪明的银行家,以撕掉客户的脸为乐,炫耀着自己的丰功伟绩。我喜欢电影华尔街2里的那个问题,你的数字是多少?在华尔街赚够了多少,你会选择功成身退。如果这个数字不重要,那么是真的贪婪还是十足的赌徒,热衷于水深火热的新生与毁灭。正如作者所言,你要么不要思考,只看收入的上升,做一个有钱的混蛋。一旦开始明确的考虑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良知尚在的人,便无法选择只得停下。

  无论如何,这是一本好书,它带领局外人见识了金融业界的皮毛,好吧,至少是皮毛。它同时也带给我们人性的思考,探讨了良知与贪婪的底线。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四):阴谋阳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我不感冒《货币战争》的阴谋论调调,是因为想象的成本实在太廉价;然而原名《泥鸽靶》后改名《诚信的背后》的这本书,虽然没有前者的宏大叙事和学贯古今,却用作者实实在在的华尔街亲身经历让人不忍卒读,拍案惊奇。

  作者身为摩根斯坦利的金融衍生品部的前雇员,讲述了自己所见所闻所做的针对大摩客户进行的一些列金融服务,或者可以称为“金融欺诈”的内幕故事。来金融衍生品行业豪赌的赌客们没有赢家,如果有,那就只能是开赌场的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大企业,养老基金,政府基金,他们有的想一夜暴富,有的误入贼船,有的甚至明知有风险,仍自欺欺人……他们被国际投行这些金融笑面虎玩于股掌,成为被掠食的“泥鸽靶”,却仍旧乐此不疲,相信他们的合作者是及其有信誉和“诚信”的。

  这本书并不只是告诫我们永远不要碰金融衍生品,而是提醒我们警惕假冒在“诚信”背后的金融陷阱。兵者,诡道也。没有了金融衍生品,华尔街还会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炮制虚假的繁荣,掠夺蠢人的财富,或者用作者的话说,“撕他们的脸。”而政府监管部门身在明处,十分被动,对这些行为的反应永远只能是慢一拍而指望不上。

  不为刀俎,乃为鱼肉。如作者所说,看完这本书的大部分人有两种反应。一些人因为作者的背叛而愤怒,不是因为他背叛自己的前雇主,而是因为他背叛社会,良知,没有把黑幕揭开的更多更早;一些人因为作者的泄密而惋惜,不是惋惜社会大众的损失,而是惋惜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挤进这个人傻钱多的领域来分一杯羹。

  看完这本书,能帮助你进一步分辨什么是阴谋论,什么是真正的欺诈陷阱。阴谋论总是只能完美的解释过去的事情,因为事实已经发生了。实际上,世界更像是这个样子,不同背景和目的的独立客体,发动对利益的赤裸裸的追求,其互相交织,形成混乱的后果,最终成型为看起来似是而非的阴谋。没有人发动最初的起源,我们只是在不断进行中的阳谋的一部分。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五):金钱的游戏而已

  关于投行,大一的时候和室友一起去听了一个讲座,那个时候才了解了世界上有投行这么一个东西,而且从那时候起就开始向往投行的生活,于是一直觉得那样的生活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也许这才是适合我的地方。这样的信念也许一直陪伴了我的本科四年,甚至考研的时候也向往着金融工程。

  但是也许就是这么几个月间,不知道什么原因,让我对于投行感到莫名的恐惧。一直在想的一件事是:那里的人真的还是人么?知道读了这本《诚信的背后》,我才了解在中国的投行相比起来还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作者投身的是摩根士丹利衍生产品部,正如副标题所言,一切都是圈钱的游戏而已。书中的场景,昏暗的交易大厅,光怪陆离,贪婪的交易员们,在华尔街比拼的似乎是欺骗的能力,比拼的是“撕破客户的脸的能力”。

  一切的线索是随着作者参与的各种衍生产品的开发。随着第一波士顿的没落而跳槽到摩根士丹利,而第一印象是一群追逐钱的机器,以及各部门,甚至个人之间为了利润,为了荣誉而争吵。它们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从墨西哥到阿根廷,从阿根廷到菲律宾,而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赌汇率而已,将这种实际高风险高收益的衍生产品,经过各种巧妙而复杂的包装,利用各地的没人想要的债券,竟然可以弄得那么吸引人,令人叹服。而更令人气愤的是各评级机构的不负责任,最后受欺骗的只能是各种客户,当然最多的是中小客户,那些还没有聪明到识破那些骗局的基金经理,保险公司经理们。当世风不错时,谁都很好。而危机来临时,投行们在昏暗的角落里数着可以流油的巨额佣金,而哭天喊地的永远是弱者。于是正如标题所说的龙舌兰效应,一片满天的尸体,当那些以为只是投资的无风险债券的可怜的人发现这一切时,已经来不及了。而那些故意投身高风险交易的人则时咎由自取,但是委托他们理财的人呢?他们是那么无辜啊。

  而另一点吸引人的是那些也许心里变态的投行人士们,个性鲜明的只是脾气暴躁而为钱不顾一切,为了更多更多的佣金,为了更漂亮的衍生产品,为了“撕破别人的脸”,哦。

  当作者无法再忍受这一切时,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一本书了。我没有很仔细地看,因为有些地方不是很能理解,那些复杂的产品。

  也许对于我们来说,书里们那些具体的交易离现在的中国还很远,但是随着开放越来越多,谁知道哪天我们就面对了呢?更重要的是,不要以为投行们是慈善家,他们只是在用一种我们所看不懂的方式谋害我们而已,当我们在感谢他们时,他们正在数着钱疯狂大笑。

  好吧,就这样。不过我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它会这么畅销,其实基本的道理大家不用看这本书也应该都知道的。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六):谁是好鸟?

  故事很简单,说的是作者从第一波士顿跳槽到摩根斯坦利衍生产品部后,目睹和参与设计出各种衍生产品卖给顾客大赚佣金,最后由于思想上感到不道德而退出摩根斯坦利的过程。

  这些衍生产品所能做到的就是绕过监管法规,让没有资格参与这么大风险的投机的顾客也能够参与到这场盛大的赌博之中。这和摩根斯坦利开一个老虎机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们分别来看看参与衍生品交易中的得失各方:

  摩根斯坦利:将被改造的债券放到一个境外SPV,打包为一个高评级美元债券卖给投资者,大赚一笔佣金费,同时把自己的风险对冲或通过发行另一种转嫁给其他投资者。

  衍生品买家:衍生品被创造的原动力。目的是看好市场企图通过衍生品绕过监管,用杠杆效应大赚一笔,或者通过表外业务掩饰亏损。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个衍生品实际上是什么,通过什么公式计算价值,以及他们买产品的钱是被谁用了。他们赌,但不知道赌的是什么。

  评级机构:他们收投行的钱为投行的产品做评级。他们用小字或下标R来标出对投资者生死攸关的内容。他们和投行有商有量。他们坑爹。

  监管机构:他们赚得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他们没有掌握与投行一样多的前沿知识和市场状况,他们怎么跟得上投行以赚钱为驱动的创新能力?况且后面还有拖后腿的政客被游说。正如《犯罪心理》Hotchner被警告的一样,玩到那个高度,玩什么都离不开政治。

  大众:市场对衍生品走势一个不利,杠杆效应和多米诺生效,我们都完蛋。你们投行或者LTCM有国家救,我们百姓得等十八年才是一条好汉啊...

  综上,摩根斯坦利卖衍生产品给客户时坑客户,然后他们客户也不是什么好鸟。

  ***************************************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七):揭秘投行

  此书是摩根斯坦利的老员工写摩根的金融衍生品。据说因为太真实,此作者被大摩炮轰施压。我将书的笔记做的太细致以至于花了大半年才看完。。可以靠谱的说,刨去故事这书的精华都在这里了。我推荐所有想知道投行生活的朋友们看这本书,如果没时间,看此书评吧,哈哈....

  这里提炼书评大纲如下:

  About 摩根斯坦利

  About 摩根斯坦利架构

  About 衍生产品

  About WallStreeeet

  About 金融术语

  1992年,衍生产品市场的总值已经达到了45万亿美元。

  About摩根斯坦利──

  投资银行界长期以来一直只有五六家银行在瓜分着为数不多、最有利可图的高佣金业务。几十年间,摩根垄断了上市承销业务,公司客户都是深受尊重的公司:铁路、公用事业、电话、汽车’、石油、采矿行业中最大的企业。1985年开始转变,操作了250亿美元的RJR高杠杆收购案。带来了2500万佣金,创下了单笔交易的佣金记录。1986年上市。进入高风险高收益领域后,公司合伙人越来越贪得无厌,对经济和交易业务的依赖也开始越来越深。到1994年,公司的主要收入已经来源于经纪-交易业务。衍生产品则是推动它前进的发动机。

  十年之后,射击和打猎成为必然的业余爱好,风靡整个公司。雇员成群结队的加入枪支和狩猎俱乐部,摩根斯坦利也开始组织射击活动,作为高尔夫球外的公司集体活动。

  摩根斯坦利的等级制度:

  董事总经理(上百万美元),合伙人(100万)40岁,VP(50万)30多岁,经理(几十万)20多岁到三十岁出头,analyst,secretary 向更高一级的升迁需要二至四年。

  About 摩根斯坦利架构──

  1.私人客户服务部(PCS):在另一层楼,属于另一个世界。私人客户服务部的经纪向富有的客户和小型机构销售证券。私人客户服务部做的是零售,如果你的身家超过1000W美元,那么你属于摩根斯坦利潜在的私人客户服务对象。衍生产品部杀私人客户服务部经纪的最爱,因为他们的交易佣金最高。

  2. 投资银行部(IBD):主管公司融资和收购兼并(安排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是公司传统的支柱,也是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年轻的助理经理夜以继日地准备工作计划书以供资深银行家在与客户公司会谈时翻阅。拼命工作,累死累活。投资银行家是保守、有教养、慢性子的男人(和一些女人)他们的口头禅是“太有趣了”,投资银行家吃水果。

  3. 固定收益部(FID):位于交易厅,雇员买卖交易各种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垃圾债券、住房按揭贷款债券和新兴市场债券。固定收益部的经纪和交易员承担巨大的风险。这里没有计划书,新来的助理只有三项工作:1.喂饱你的上司2.经受虐待3.学习。但工作时间一般在12~14小时之间。工作步调快很多,几个月后就开始销售或者交易债券了。工作的风险很高,犯错误了就炒鱿鱼,为公司赚了钱则回报丰厚。

  4. 衍生产品部:定义于两者之间。同时受益于投资银行家的业务网络和经纪人、交易员对待风险的专长。经纪和交易员是狂野、狡诈的野蛮人,他们的口头禅是“去你妈的”,他们吃肉,而且最好是炸的肉。衍生产品经纪是公司里薪水最高的雇员。当绝大部分票据都被认购后,所有人都在开玩笑,说有过一笔类似的交易,直到最后一刻才发现忘了成立百慕大特别公司。

  交易厅的布局和等级系统:

  一个团队的权利主要取决于它的赚钱能力。过去几年间,华尔街最令人向往的工作一直是在衍生产品部。从最差到最好:市政债券部(交易厅的死水,投资银行的荒地),外汇、房屋按揭债券和公司债券交易,政府债券交易(债券交易厅的核心),衍生产品部。股票经理是个糟糕的工作,私人客户经纪就更差了。

  About 衍生产品──

  衍生产品:价值和其他证券(如股票或者债券)联系在一起或价值来自于其他证券的金融工具。如买入期权就是一种衍生工具。另外,远期合同也是。所有的衍生产品都是期权和远期合同的某种组合。这个市场的大部分业务活动,就是把不同的期权和远期合同组合起来打包出售。其中最难的工作就是计算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定量技能)。

  在摩根斯坦利的衍生产品部,两万美金不过是出租车费。那里的雇员人均每天为公司赚两万美金的交易佣金。衍生产品部安排了数百笔衍生产品交易,为客户融资超过250亿美元。向客户出售高风险的杠杆衍生产品。

  公司客户不但包括保守的大公司和地方投资委员会,还有最进取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经纪们每天都在对出佣金最多的产品。

  衍生产品经纪在业余时间的典型活动杀下棋和玩数学电脑游戏。衍生产品不能杀人,只有人才能杀人──交易员和经纪把数学期刊扔进了垃圾桶,买来了孙子兵法和其他军事丛书。是头脑和子弹的结合──而不仅仅是火箭科学──使衍生产品部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部门。华尔街不再只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而是精密的现代金融武器的中心。衍生产品部经常依靠交易厅其他部门的协助,特别是在有型产品推出时更是如此。

  只有少数的衍生产品经纪知道这些产品是如何运作的。如果做新兴市场,最好需要说外语,有国际工作经验,对新兴市场具有较多了解,这就够了。

  从经纪人的角度来看:只care销售。所有的经纪都知道,终有一天他们的某些交易会发生爆炸。如果损失变成了严重的丑闻,你可以选择辞职。如果你有销售危险的利润率很高的衍生产品的名声,再找一份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先从交易中赚到经可能多的钱,拿到巨额佣金,然后走开

  结构性票据的买家类型:骗子和孤儿寡母。

  骗子:通过结构性票据投机于外汇市场。perls实际上与期权类似,是在日元、德国马克等上的投机。他们想瞒着监管者或者老板在外汇市场上投机。

  孤儿寡母:完全缺乏理解者类产品的知识和经验,无法理解本金偿付要和汇率变动联结的事实。

  顶尖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共同基金,商业银行:非常精明,不会购买结构性票据。

  政府养老金和保险公司:是结构性票据最大的买家。

  About WallStreeeet──

  五年在华尔街可能是整个的职业生涯。

  交易员和经纪的薪水:7.5万~10万美元之间。年终奖是40万~几百万之间。

  吧:十万。在华尔街,5万美元以下的待遇被忽略不计。

  在华尔街,这是很正常的程序:你从另一家银行得到工作,然后利用这份工作来说服现在的老板给你加薪。这是在投资银行获得成功的唯一办法。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他们会觉得你是个失败者。通过这种谈判策略,新入行的经纪或者交易员可能在几年内把最初的薪水提高十倍。

  你从一家银行跳槽到另一家,这家新银行通常要求你完成一系列的预备性面谈:

  1.和公司律师会面,建议销毁之前公司带出来的资料。2.老板们问你手上的文件和软件他们什么时候能够拿到副本。“你的客户名单在哪,你带来了谁的业务?”

  投资银行雇员跳槽时窃取公司文件的情况时有发生。

  About 金融术语──

  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以及各种市场指数。可以通过交易所交易,或者是柜台交易(OTC),即通过场外私下谈判完成。

  如何定价:算出所有买入的远期合同的总值,再减去所有卖出的远期合同的总之,结果大于零,就应该接受交易。

  期权:你有权利,而不是义务以固定的价格在某个时间购入某物。可以选择不要这种权利,付期权费,以当时价格购买。

  期货:又称远期合同。无法更改毁约。如国债期货,是指在国定时间以固定价格买入国债。

  票据:一般是指商业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权力的凭证

  普通债券:投资100元,到期日收到利息和100元本金。

  垃圾债券:低于投资等级的高风险债券。BBB以下,如BB

  久期(duration):告诉你债券的风险有多高。久期越大,风险越高。

  RAVs(Repackaged Asset Vehicles): 再包装资产载体。利用各式各样的投资载体,包括信托和特种公司,把现有的证券重新包装成新的衍生产品。Plus票据就是一种RAVs──公司利用一家百慕大公司做黑箱重新包装了墨西哥债券,发行了新的衍生产品。Ravs是摩根斯坦利最引入注目的衍生产品交易,也是公司迄今为止利润最丰厚的交易。在发行此类票据之前要签订承诺函──明确双方责任、交易结构、时间和费用。

  本金与汇率连接证券(PERLS):具有杠杆效应的外汇汇率赌博债券。该笔交易本金的偿付是和各种外汇的汇率联结在一起的。发行人并不承诺到期日偿付全部本金,时记得偿付本金是用票面本金乘上一个与不同外汇汇率联结的公式而得出的。隐藏在简单而安全的债券外表下的复杂外汇投机。

  结构性票据:如perls这样的,如果你买了,你不会收到固定的利息和本金。你的利息或者本金,或两者皆有之,可能需要通过一个或者更多的复杂公式来调整。也可能包括杠杆系数。投资者的“下跌风险仅限于初始投资额”同时,摩根立于不败之地,公司会通过和别的银行的交易来对冲外汇风险。

  正常的中期债券交易佣金:低于0.5%。比如卖出1亿美元债券,可以赚几十万美元的佣金。

  erls佣金:4%每卖出1亿美元的perls,就有超过400万美元的佣金。而且交易的费率还更高。

  息票曲线:描绘不同期限的付息政府债券的收益率

  零息曲线:描绘不同期限的零息政府债券(分拆债券)的收益率

  百慕大:著名的非法金融活动和洗钱的天堂,离岸避税天堂。最初是毒品交易商,然后是黑手党,如今是包括摩根在内的投资银行。公司在百慕大活动,其行为就像暴徒一样。

  标普:当你需要用到信用评级时,除标准普尔之外别无他选。

  货币掉期文易: 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换交易、在一般情况下,是指两种货币资金的本金交换。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八):金融词条-期权和远期合约

  大多数金融教科书都会告诉你衍生产品只有两种:期权和远期合同。

  期权赋予持有人在未来时间买或卖的权利,分别叫做“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

  另一种衍生工具----远期合同,是在未来时间买或者卖的义务。这些合同在交易所交易时被称为“期货”,名称不同,但原理相同。

  各种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以及各种市场指数,都有期权和远期合同在交易。其中一些是在世界各地有组织的交易所交易,另一些是通过柜台交易(OTC,OVER-THE-COUNTER),即通过场外私下谈判来完成。相比之下,交易所交易的衍生产品可监管性、流通性、可靠性都优于柜台交易的产品。

  所有的衍生产品都是期权和远期合同的某种组合。这个市场上大部分的业务活动,包括下文提到的,就是把不同的期权和远期合同组合打包出售。其中最难的工作就是计算各种组合部分的价值,这项工作是衍生产品经纪工作中真正类似火箭科学的部分,任何错误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九):非法才能暴利

  突然发现从图书馆借的这本书已经超期4天了,今个一天火速扫描完,了解了大概。

  半年前都下载了这本书一直没有认真看,集中的效果就是好啊,5小时完成了半年没完成的任务。

  记得刚开始接触时大致知道是个揭露内幕的书,正好老弟那会也看完了,还给我发了个文章貌似叫做什么,欺骗的啥啥,讲的是一个创业者用一个忽悠人的什么自来水过滤项目,巧妙地技术完美的PPT忽悠投资者投资,骗得了一笔钱,自然没用在那个空中楼阁项目上,最后的最后破产了——当我看到这的时候,我对老弟说,看到这个大忽悠破产了我很欣慰,因为只有双赢思维(包括诚信,成熟,知足)才能取得长足的成功,(那时候正在看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老弟只是抹了一把汗表示无语。我想,如果是现在再让我看那个大忽悠的例子,我未必会因为他破产感到欣慰,大致会觉得他规模不够大,技术不够高超,不够聪明。

  接触的够多才会看到足够多的可能性,这个世界大致没有什么永恒的定理,原则自在人心,那些规劝和说教只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更规律话,少一些受害人,多一些可控性。

  诚信的背后揭露的这些东西,假设都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必然有一个离我很遥远的世界,那里的人们拥有一流的头脑,玩着高端的游戏,操纵着世界的经济,把一些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撕破他的脸,打爆他的头,嗜血成性并以此为乐。他们的存在无视我们世人一般界定的原则,不管是不是损人利己,不管是不是有人倾家荡产甚至付出性命,他们只是为了好玩——真正的高手玩家执着于玩乐不仅仅是金钱,对这项游戏不那么热衷的不会坚持到最后,除非是已经被洗脑。

  让人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大多数暴利,不是循规蹈矩,一步步走的人大多不会创造巨额财富,只有那些敢玩的人,大胆的人,才能和这个世界玩得起,输得起赢得起,只要良心过得去,心脏承受得住,想来是多么刺激。

  不得不说有点颠覆感,周围已经隐隐约约有些例子,那些老实巴交的人守着有限的地位金钱,而那些靠欺诈技巧为生的大玩家却坐拥无边财富,这个世界或许真不像我们被教导的那样?

  当然这不会让我有别的想法,毕竟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玩得起,恪守那些正确的原则三观更保守,加上灵活的应用,足以让我们心安理得享有想要的东西,大多人并不是那么爱玩。

  若目前的投行还像书中所写的那样,我想大概不必憧憬了,我一来没有数学学位,二来也不那么喜欢下棋,想必是玩转不来的。

  最后再次感慨一下,那些人真是聪明的混蛋啊,一个巴掌拍不响,即使损失巨大,也是双方责任~这些聪明的混蛋,在玩多么有趣的游戏说实话有点小嫉妒。我们呢,得更多了解这些内幕,识别哪些聪明人是披着羊皮的狼,自己不要受骗了才好。

  《诚信的背后》读后感(十):危险的金融衍生物

  这两天在看这本书《诚信的背后》。书快看完了,觉得还行。当成小说读的确不错。而且让我很能理解金融衍生物给金融行业带来的风险到底能够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国家那么不乐意开放金融市场,为什么在中国证券市场不允许买空卖空。真的,太恐怖了。对待国外所谓的金融专家,还真得好好的掂量掂量~

  不过如果对于能够放弃或者缺乏一些基本原则的人来说,华尔街的工作还真是很刺、激很有挑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