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9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精选10篇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是一本由雷颐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一):一个真实的李鸿章

  这是自己看的第一本关于李鸿章的专著,自己对李鸿章的第一印象形成于小学时代,那时看一本词典后的关于历史人物介绍,提到李鸿章,第一句话就是中国清朝末年最大的卖国贼,从此印象深刻,就认定了李鸿章是个大坏蛋。对李的印象的改观应该是中学时看的电视剧《北洋水师》,第一次看到了一个为国努力做事的的李鸿章,一个有放眼世界开阔眼光的李鸿章,一个与国内顽固势力对抗的李鸿章,一个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李鸿章。当时就渐渐明白了,被泛政治化的历史教科书对历史人物的要求太高了,它不知道每个人都无法摆脱他所处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历史局限性,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时空生活思想行为都有那个时代的烙印超越那个时代,要求历史人物要完成新时代的任务是不可能的。李鸿章已经属于站在那个时代前列的人物了,以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救国救民,在弱国的情况下,牺牲部分主权以换得相对和平环境发展壮大自己才是最现实合理路径。雷颐的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用原版的李的各个时期的奏折来反应各个内政外交主题,有的读者可能没有耐心读奏折而直接看后面的背景内容解释,而我是把书里的每篇奏折都仔细看了一遍,能读到这么原汁原味的李鸿章的文字感觉真的是很不错,使我仿佛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距离和这位晚清重臣接触机会。在这里我看到了李鸿章的果断、隐忍、谋略,也看到了他的无奈,我个人认为,他在那个时代,已经为国为民尽力了,在顽固势力的重重阻挠和干扰下和洋务派其它同仁艰难开启和推动了洋务运动,器物的变革在先,从此近代化的前进趋势不可阻挡。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二):好书,以古喻今!

  第一次看李鸿章的书,原以为是本晦涩的书,真正读起来却很轻松兴趣盎然,一个晚上就看了大半本。书分很多章节,每章截取一个事件,用一篇奏折来做引,并由此延伸,对当时的错综复杂的晚清政局方方面面都涉及,而又点到即止。

  感受最深的就是古与今的对比,而今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在书中都可找到脉络,李鸿章也只是适应了当时的形势,能做事,而又能自保,游刃于当时的官场,而所谓游刃有余,遇到外部的势力,而又不堪一击,比如书中提到的李鸿章的外交之术,李鸿章惯用虚与委蛇的说法,用含糊的做法在谈判的双方形成不同的解释,看似一种聪明,但是遇到实际事情时,碰撞不可避免,而又不堪一击。

  文化的脉络传承很深,绵延至今,如今国家愈强,但骨子里的文脉还没有断,惯用人治,在此情况下,官员由于无明确规则可循,必须在创新和自保中不断平衡,长此以往,感性太多,理性太少,基础性、制度工作无可累及。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三):奏折如同PPT

  以前经常在经济观察上看雷颐先生专栏,文风别具一格,内容也是杂七杂八与他人不伍。有时候在想,这人为什么能每天写这么多这样的文章。量大且没有高低起伏。体力脑力都相当好。

  偶然看到雷颐的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这本书,觉得品质应该有保证,起码不会让我有上当的感觉。所以买回来放着,偶尔翻开了,便放不下。这是我这些年看到的,最好看的历史书。不枯燥视角独特,读起来津津有味。上一次看到这样的历史书还是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在南开大学机电系读过两年,也算是半个校友和系友。最近同时还在看蒋介石传,语言风格如同黄仁宇,看来老外写书翻译过来,都是一个腔调。每句话里都恨不得压缩出十年的内容去。

  雷颐从奏折出发,来探寻李鸿章的为官为人之道。身前身后,非常耐人寻味。其实作者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不需要阐述太多。给我们一些基本材料,一个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自己去做菜、然后品尝。这样阅读起来乐趣更大。

  以前很少看奏折,现在看来,真是精华。每篇奏折看着就忍不住开始读起来。你会发现,奏折的节奏感非常好,朗朗上口,有种韵律在其中,大概这样皇上读起来也会被吸引。整个奏折,一方面是逻辑性,要说服别人,要让别人buy your idea,如同做科研,做实验,逻辑性要强,要做大量PPT,归纳和创新,让别人愿意给你资金。这么看奏折就是一种逻辑性很强归纳总结很好的PPT;另一方面,奏折也是种人生哲学,每走一步前后左右四面八法覆盖到,步步为营,除了逻辑,还要留下大量伏笔和圈套,以及自保的可能性。也从奏折看出,李鸿章有着一种很圆滑的处理方式,事情只要能进展,能解决,自己的道德可以先降低。有时候生活也是如此,能够解决事情的方法让人不屑,但愤青高道德只会夸夸其谈。放到日常鸡毛蒜皮夫妻之间也是如此。

  看完这本书,感觉李鸿章非常的矛盾。作为传统知识分子,某些方面开明但又被传统禁锢,结合整个格局,做起事情,畏首畏尾,权衡大局后的结果,只能是裱糊将的称号。毛主席说他水浅舟大。比喻很形象,但舟并不大只是水太浅。他确实在晚清的人物里比较突出能力较强,但并不是力挽狂澜的人物,他相对于其他人,欠缺整体的政治观,毕竟时代在变化地球在变小,而他的世界观已经五千年没有改变

  李鸿章临死前,俄国人还在让他签字画押,出卖东北。他死不瞑目。别人安慰了很久,抚摸了很久,才把眼睛闭上。骂名?他已经无所谓了。他知道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会慢慢理解他。他不瞑目的只是他裱糊了四十年的清朝最终还是改朝换代,裱糊的地方被撕裂被推翻重建,他所作的四十年努力仿佛只是徒劳。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四):还原真实的李鸿章

  历史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也是很复杂的。但在我们小时候非黑即白的历史教科书中,很多历史人物被简单化了。李鸿章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官至直隶总督,号称晚清第一重臣。而在简单的教科书上,他是彻头彻尾的卖国贼,因为他签署了多个卖国条约(包括臭名昭著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其实这恰恰是李鸿章最大的功劳,虽然由于国力悬殊非常大,李鸿章的外交成果鲜有胜绩。但在那样一个闭关锁国的时代,李鸿章是少有的睁眼看世界的官员,以一己之力,和保守势力斗智斗勇,并在欧美列强的夹缝中腾挪。这一点也得到当时外国势力的认可,很多事情一定要李鸿章出面才可以谈。正是李鸿章在外交上的不可或缺,使得他在遭受甲午惨败和“维新运动”受牵连之后,仍然能够东山再起,担任两广总督的要职。

  从1862年出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外国人打交道40年,一个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士大夫,在闭关锁国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到实际上的大清朝的“外交大臣”呢?我总结有3点。

  一:大势把握非常到位。虽然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大门就被迫打开。但到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传统的士大夫仍然抵触和外国人接触,认为这有失体统。而李鸿章对此有清醒认识,他知道这是千年未有之变局,国门再也不可能关上了。他很积极地和外国人打交道。在朝廷一直拒绝直接和外国人接触时,他则在直隶总督任上,积极运筹,成为事实上的“外交大臣”。

  二:时势判断比较准确。国门刚刚被打开的时候,很多人不清楚外国势力的真正诉求是什么。李鸿章对此有比较准确的判断。欧美列强想要的是经济利益,而没有领土主张的诉求。这一判断决定了李鸿章以及清朝政府在面对英美列强时的基本原则策略。应该说这一判断基本正确。李鸿章“借夷制夷”的策略也收到一定成效。但随着时局发展,日俄也加入侵略者行列。他们是有领土主张的需求,运用和欧美列强周旋的策略和日俄周旋是行不通的。李鸿章也因此遭遇惨败。

  三:方法运用正确。在和欧美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李鸿章的方法运用是正确的。虽然是侵略者,但欧美列强还是有遵守契约的传统,任何事情喜欢在谈判桌上谈清楚。李鸿章也是基于此,对谈判条款非常重视。比如在他初和外国势力接触,关于“常胜军”管理的谈判中,来回谈判不下十余次,对军官的任命,适用的法律,军火的采购,出战的指令等等都有非常详细的界定,这为他之后裁撤由英美人掌控的“常胜军”做好了铺垫。

  尽管李鸿章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但清朝实在是积弱已久,不堪一击。就像他自嘲的:一生秋风糊裱匠。他也认识到:大国外交靠的是实力。因此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手之一。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认识到不光要“求强”还要“求富”,所以他不光创办兵工厂,而且也支持办实业。比如他1872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并存续发展到现在,成为今天拥有万亿资产的招商局集团

  雷颐写的这本《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挑选了李鸿章递交的一些重要的奏折进行分析,抽丝剥茧对当时的时局,李鸿章的思考和策略,相关人的反应等做了很好的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满的李鸿章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在历史背景下重新认识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五):听雷老师讲清末史

  李鸿章的努力

  在清朝末年,面对着西方文化资本的各方面的侵入,大多数中国人还抱着“夷夏之防”的观念。有些东西,外国人可以用,但是中国人却一定不能用。所以李鸿章兴办洋务遇到了很多的反对。比如李鸿章想要架电报,架电报需要动土,反对的人认为这会使得祖宗在地下不安。要修铁路,反对的声音也很多,许多人认为火车的震动会惊动神灵;而且火车男女混坐,有伤风化。李鸿章的做法遭到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反对,虽然这些对清政府的好处很大,可是清政府在最初却断然否决了李鸿章的建议。面对先进技术而不愿学习,这是为什么呢?雷颐老师解释道:我们古老的国家实际上一直是依靠道德,依靠神秘力来统治的。架电报修铁路这家事情看起来仅仅是器物层面的改进,实际上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有着很深的影响。比如会发生铁路修到哪里那里就会变富,从而“人心不古”情况,然而我们中国人历来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以修铁路这件小事动摇我们这个帝国统治的根基:道德观念。

  还有现代海军的建立。当时的中央一直没有一支海军,只是地方上有一些海军(当时称水师)的建设。李鸿章和左宗棠都看准了海军在未来的战争中的地位,向清政府建议中央设立一个海军司令部。清政府中央予以了拒绝,理由是,千百年来只有“以夏变夷”的,没有“以夷变夏”的。中国实行了千年的六部制度,这是一个上层的政治架构,不能轻易改变。雷颐老师叹息道:“增加一个部门,不会涉及到人员的重新安排等纠葛的问题,尚且如此困难,可见改革的阻力之大。”

  清政府为什么最终会灭亡?

  其一,清政府的每一步政策都是被动的。它都是在做上一步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慈禧太在1898年镇压了戊戌变法,却在1902年实行“新政”,主要做法与当年维新派的要求如出一辙。其二,慈禧太后的个人因素。当时义和团杀洋人,反对一切现代化的东西。慈禧起初依靠义和团反对洋人,后来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落荒而逃了,她只好向八国联军讨好,在逃跑的路上说不惜一切都要剿灭拳匪。这就是她背信弃义没有诚信的地方,所以政府就失去了信用

  清末历史对当今有何借鉴意义

  一, 民众往往会认为正义在我手中,而且我如果有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我就为所欲为。可是从历史上看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你跟统治者的观点一致当然不行,统治者会治你,你跟统治者的观点一致也不行,出了问题,结果不妙要你负责,你是统治者的替罪羊。

  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史学界有对激进主义的一个反思。90年代起,“告别革命”的观点十分流行。雷颐对这种趋势表示了否定,他说,我们都不会主动选择革命,但是“告别革命”这种观点把革命的意义与革命的缘起给混淆了,我曾反复写文章,就是说一定要把这两者区分开。

  三,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要推翻现政权的人,可是在和平年代他们永远都是社会的边缘人。只有当社会各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政府又不去主动的改革,那些原来边缘的人就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主流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六):算读后感吧

  1.最近地铁上看了半本《李鸿章与晚清40年》,原来曾文正眼中的“劲气内敛”的李鸿章,也曾有与曾观点不合负气出走的经历,有才人往往在年轻轻狂不羁,恃才傲物,却不知除了才华,资历与机遇也是成事儿的必须品,李大人日后都那么牛逼了,年轻时也不例外啊....不过他聪明的是,走了之后看自己老师打嬴了仗,还是有眼力界儿的回了个贺信,老师也有个台阶下并把他接回自己的幕僚下,继续自己的政治生涯,并在日后超越了自己的老师。

  所以说有点才的人谁都免不了装几回逼,年轻人都会有点太简单,有时候太... 但聪明人还是会留条后路,然后再从孙子混出来的。

  2.还看到了绞杀太平军时的杀降事件,李大人真是够心狠手辣,也许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本就是不择手段。有人分析李鸿章其实心中早就是担心打下城后大量俘虏尾大不掉恐成后患,才设计诱降然后毁约杀人,之后只是再找个理由而已...政治的成长体系果真是无情...该动手时真是干净利索一砖撂倒啊...

  3.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想做事,必须得自保。《走向共和》中李鸿章一句台词说的霸气十足:我任人唯亲?难道还让我任人唯疏不成?清流只会谈理想环境下的道德,真想在现实世界中做事,哪可能信那一套呢,尤其又是在那样一个环境中。

  4.想成事儿到底还是得有眼光能权衡,放弃与自己老师的弟弟去争攻下天京的头功而占领上海,既保了自己老师的面子也为日后积累了保贵的政治资本。

  5.了解人性,了解对方的需求。李鸿章内心的政治理想应该是支持变法的,所以与康有为走的蛮近,日后查抄康党时,太后也问他,是你是不是康党。李大人牛逼的知道慈禧只想看自己是不是她的敌人,于是牛逼的说出来那经典的若变法能让国家富强那我就是康党啥啥啥的话来...李大人很牛逼的知道太后不在意自己的意识形态,只在意自己是不是她的敌人,政治上站错队和思想上犯点小毛病的差别,就这么微妙且又重要。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心想混到权力顶峰的人,往往都是有点理想主义的,因为这样能避免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但真正牛逼的人会现实的动用手腕来实现理想,而非沉浸在幻想。

  不过功利心太重也不好,苍穹浩淼星河灿烂,人就好比那流星,说没就没啊...晚清第一重臣兢兢业业做了一生裱糊匠却终落得个汉奸卖国的帽子,直到百年后才摘掉...知道自己的微不足道与力不从心,也许在奔向牛逼的大道上,会跑的更加豁达吧。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七):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读此书,大致可以了解晚清时代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

  对于李鸿章的误读,源自我们错误的历史教育。看看梁启超如何评价李鸿章的。

  梁启超在其大作《李鸿章传》内称“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故“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势不得不手中国近世史!” 然而,李鸿章毕竟只是晚清“庸众中的杰士”,他“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他向西方学习,毕生追求的富国强兵的梦想,始终只停留在器物层面上。他没有也不可能去改变腐朽的封建体制,于是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沙上建塔”。正如他自己所说,终其一生,他“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所以,梁启超认为李“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他说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八):一个人即一段历史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又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因为李鸿章认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雷颐显然受到梁启超的影响,所以他写李鸿章的书,名曰《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与梁启超全面把握、纵横论述李鸿章不同,雷熙此书,选取李鸿章的奏折、信件,加以点评、说明、阐发,从而展现了李鸿章的“为官”、“外交”、“洋务”,也借此勾勒了晚清四十年的方方面面。雷颐对李鸿章的分析可谓独到、透彻、深入,比如说李鸿章“为官既要做事,又要自保”,就清楚明白地刻画了这位官僚复杂的一生。但此书的定位似为通俗读物,所以很多内容点到为止,看了不够畅快。而且也感觉此书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当然,书中的一些观点还是非常有趣的。我是史学的门外汉,但我总以为好的史学,应当是与现实相呼应的。如《铁路贵姓——晚清建造铁路的大争论》,作者这样写道:

  把修筑铁路说成是“为外国谋”,将改革者说成是汉奸、卖国贼,而把自己打扮成“爱国者”,凭借一套具有“道德优势”,但实际虚假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话语打压革新者,是近代以来顽固派的惯用伎俩。实际上,正是反对变革的顽固守旧,才是中国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真正误国害国的,其实正是这些顽固派。

  曾有人说,读史使人明智。回顾晚清革新力量与守旧分子的抗衡历程,再读读雷颐的这段议论,对于当下的一些以“爱国”自居的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不免要抱几分警惕。

  类似的观点还见于《电报的“忠”与“孝”》,作者说:

  近代中国的“顽固派”从来不从技术层面论证、反对“新事物”,而是从“政治”、“道德”、“意识形态”的高度来否定新事物的合法性。“电报”居然能被“上纲上线”到“忠”、“孝”的高度,再次说明“泛政治”、“泛道德”、“泛意识形态”传统的深厚。这种凡事都先要问“姓什么”,究竟是维护了传统文化还是耽误了传统文化?对统治者有利还是有害?是“爱国”还是“误国”?是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阻碍社会发展?

  我想说的,作者都说了,还说得这么好。嗯,那就再抄书吧。《太后嘴上的传统》一节,雷颐举例慈禧为自己能揽权,不惜破坏祖制立光绪皇帝;二十多年后,慈禧为防止大权旁落,发动戊戌政变,其理由则是维新改变了祖宗“成法”、违背了“祖制”和“家法”,破坏了传统。因此,雷颐指出:

  慈禧对待传统这两段截然不同的态度提醒人们,所谓“祖宗之法”、“传统”等纯粹为她所用,都只是她的手中玩物。当“祖宗之法”威胁到她的权利时,她便将其弃如敝屣;而一旦她的权利受到变革的威胁时,她又转身成为“祖宗之法”的坚决捍卫者,不许人“任意妄为”“变乱祖法”。因此,人们固然要重视传统,但更要重视的是究竟是谁在掌控传统,又是如何利用传统的。

  好文章!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后感(九):直接读古文那真是一种痛苦

  作者辛苦整理出奏折那确实用了心;对每篇奏折都做了些浅显的分析,那确实技术含量不太高;直接贴上奏折,那确实省去了作者很多麻烦又增添了此书的字数,一举而两得哉!

  每篇文章以奏折开头有新意,但是却没有翻译,首先我确实很痛苦,其次,作者应该有翻译的功底,却不翻译。不知道是写给自己看呢,还是写给专家看。

  最后,作者所谓的剖析,在我这个理工生看来那确实也很一般般,一、初看无亮点。二、再看依然没有亮点、三、仔细搜索竟然还是没有亮点。 真不知道作者自己的东西在哪里。我看也就仅仅以奏折为切入点是作者的心思所在了。

  期望作者老人家以后能附上翻译,那我肯定给力荐。毕竟还有点心血在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