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文百八课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国文百八课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1 20: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文百八课读后感精选10篇

  《国文百八课》是一本由夏丏尊 / 叶绍钧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7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文百八课》读后感(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影响我整个语文教育观念的一套教材

  我们要留意《国文百八课》在编辑大意及《文章面面观》(文话第一)中提到的几个基本语文教学(及语文学习,二者合一)的观念:

  一、文章的本质言语,文章不过是书面化的言语。

  这非常重要。要孩子明白文章与语言之间的本质关系,就成功解开了语文及作文神秘面纱。很多人不断在重复一个观点:语文学习没有一定的方法,语文成绩和在语文上的付出不一定有正相关。谬论。文章无非是言语的书面化形式,与日常所说的话语而言,其实质无甚差别。所以,文章的学习和口语的学习一样,是有法的,且二者极为相似

  二、最精要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便是精读少量经典文章,从中取得最多的知识

  这其实就是教科书编排课文的初衷。语文学习可以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部分。以夏、叶两先生所列,即包括文章的体制(文体)、语汇的搜集(语音词汇)、文法(语法)、修辞、鉴赏与批评美学)、风格、章法与布局七部分。简单来说,语文学习在语言上包括了字、词、句、段、篇、章的学习,在文学上包含了文章体制、文章结构、文章鉴赏等方面的学习。而从每一篇精读课文中,学生要做的就是不断从短短几千字的文章中吸收最多的语文知识。

  而文中亦提到,语文的学习,从另一方面,又可概括为“阅读的学习”与“写作的学习”。作为读者,面对文章,我们拥有的是阅读的感受;而假想自己作为作者,那么呈现的课文就是我们习作练习的范文。这断断是语文学习的至理。

  譬如说,我们都知道语文试题中有这么一类,叫做“标题作用”。嗯,标题的作用嘛,老师说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总括全文,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与文章呼应,对不对?对。但我们都讨厌这么背。那如果你自己是作者呢?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挖空心思想要拟个出挑的题目出来,好让老师能多看一眼,高看一眼?你是不是在写题目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暗示你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不是?不是那你估计是跑题了。所以为什么两位老先生要说这语文的学习无非就是文章的学习,文章又无非就是阅读和写作呢?因为本来就是的嘛。你看得出来的。

  三、修辞的学习便是“求不坏”和“求更好”

  其实老先生们原是以这两种方式解释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因为这简单明了地说了这些修辞的作用。这部分的学习呢,更多地是写作的学习,而写作的学习正是现在中学天天强调又几乎放弃的一种学习。

  写作有法,而不是老师丢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大家交上来就好。写作是一种能力,像说话、写字、打算盘一样,是后天养成的,是可以锻炼培养的。在写作中,小学学习的是“求不坏”的法子,也就是说,要写出300字“语句通顺,上下连贯”的小文章就可以。而中学的写作,其实就是要“求更好”,要在熟悉写作工具基础上“写得漂亮”。

  “写得漂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修辞。不是一下雪就写“银装素裹”,不是一干活就写“热火朝天”,而是学会仔细观察和感受生活,用真实的感受和巧妙的小技巧写出自己独特的文章来。毕竟,我们写的文章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都带着不同的人生活的印记。如果不能在文章中表现出你的生活的独特处,或把大家熟悉的生活的共通处表现得细致真实,自然就不能给人留下印象了。

  修辞的学习过程是由大到小的,从学习修辞格、修辞方式,到最后学习准确使用实词和虚词。所以写雪景最让人觉得无聊的是“外面一片银装素裹”,而最动人的是“雾凇沆砀,天与云雨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套教材还有很多令人佩服的地方,但暂时想来印象最深的却是以上几处。仍然要说一句,叶、夏二先生是语文教育之大家,当之无愧。而能以此作为教材学习的启蒙作,于我而言确是万幸。

  《国文百八课》读后感(二):就知道这种书不靠谱

  单字列入句中的时候,成了句的成分,有的仍保存着独立资格,有的却不然,和别的字互相拼合,另成一个意义了。这种句的成分,文法上叫做词。——P10

  狗屁不通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给一个总你妈的评价

  《国文百八课》读后感(三):虽为教材,亦可作为语文读本

  这本书虽然标明是初中用的课本民国时期),但对高中毕业后就几乎再没动过语文的现理工科学生的我来说,要完全读懂那些上世纪初的白话文和一些文言文,还是颇有一定难度的。

  全书编排,每课开篇一篇文法(书中称为“文话”),随后安排两篇相应的文章,最后则是一篇语法专题(书中称为“文法”)。

  按我的理解,这部教材的编写理念有二,其一是告诉我们如何依照自己的思想编排合理的文章,其二是告诉我们如何在这编排中写入合法句子。我以为这和我接受的语文教育很不一样:我所接受的是如何从别人已经写就的文章中发现某种形制。这种教法的目的,当然也是让我们学会这种作文的形制,但我觉得这个目的太过隐晦,以至于回想起来,只有“本文表达了作者何种感情色彩”,“某句是何种暗示,体现了作者何种思想”以及“熟读全文,并背诵某段”这些被无数学生贴上“无聊”“痛苦标签东西。它们真正的目的被包装得太深了,也许我们确实学会了很好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但我们却一直没有学会使用它们的方法。

  撇开这些功利性的目的,这本书也可以单纯地作为一本语文读本来读。

  下面列出一些印刷错误(2008年11月第一版/2013年9月第5次印刷):

  .18 第一行“孙策引兵到张英出迎两军会于牛渚滩上”

  没有加标点。

  .69 此信格式颇为怪异,疑似排版有误。

  .96 第三行“被发现 还发现了”中间的空格不知什么情况

  .202 最后一行“使仿佛纸人……”

  “使”应为“便”。

  .210 例句“……为海巨痈”

  “巨痈”下没有打着重号。

  .223 习问5第二行字体不同,其下第二句例句没有标出提题的词。

  .247 第一行“又至……”一句与前句为不同文章的句子,此处没有分段。

  又“五”节下例句“[之人]”位置似有问题

  .267 第一行“似乎自以为人有深意”

  “人”应为“大”。

  .320 例句“‘落花流水之间’”字体不同。

  .391 第三行“以土砾凸者为邱”

  “邱”应为“丘”。

  .418 第“十一”条:“本书另编左列各种目录”

  我不知道原书是否是竖排排版,但如今既为横排,这里是不是应该做一编者注,说明一下呢?

  .420 “(六)”中的“(略)”似错印。

  .457 例句“手枪是你么?”中少一逗号。

  .477 中间例句3“了”下没标着重号。

  .542 下方例句“那是刚勇对于正义的爱对于自由的渴慕的种子

  没有加标点。

  .610 中间例句“长铗归来乎”后两条没有标着重号。

  .697 第三行漏了着重号。

  :从书中也可看到“的”“地”“得”的各种不同的用法。

  我原本以为三者区分是受了外文语法影响的缘故,但在第一册第二课的文选四(语录八则)中却可看到,这种区分至少自宋朝就存在了:

  “……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宋·陆九渊)

  “……唯静者能尝得出…看得破…题得破……”(明·吕坤)

  然后书中所选的白话文,却也有很多是不加区分的;或有些地方区分,有些又不分。

  尤其是第二册第九课文选十七的《十五娘》,更多了个“底”字。

  “闲得两手没处放”(一)

  “我们底人家做成了”(二)

  ┏“怎么他俩底眼泡皮……”(五)

  ┗“难形容他俩的状况”(五)

  ┏“一缕情丝依着棉纱不断的纺”(八)

  ┗“……只是默默地想”(八)

  “无意识工作中正在凝想底人儿……”(九)

  “底”在同册的文选十九(《初夏的庭院》)也出现了:“有如女孩子底一双眼睛一般活泼”。但文中也同时用“的”,并区分“地”。

  文法中也有提到它们的用法的。如第三册文法七里说“(‘得’)有时候还因声音相近的缘故,换用‘的’字”。第四册的文法七则说“为了防止两者混同起来,有人把副词带字的‘的’写作‘地’”。可见当时似乎是分化和未分化的过渡期。而到了今天,三者却又渐渐同化为一个“的”了,我个人认为这是个不好趋势

  《国文百八课》读后感(四):致力学生本位和语文能力的循序发展

  ——《国文百八课》教材评价和随想

  一本教材,应该有两个本位,其一是,学习者本位;其二是,学科本位。要谋求二者的和谐统一。我以为,学习者在教材中的地位始终是第一位的,教材要适合学习者学习的程度,要为学习者的发展设计一条合理路径。这是教材的成功所在。当然,教材也应该有本学科清楚明确的学科建构。我们教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方法、能力和过程。教材中的知识应该是适合学习者学习和实践的。否则,造成教材的面目可憎,学习还未开始,恐怕就已经失败一半了。

  利用暑假读了二老编写《国文百八课》,这样的教材以简驭繁,平易近人。这样的文字导语文读写实践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国文百八课》有自己的体系,似乎有些类似陈望道先生的从记述文到纪叙文,到解释文,到论辨文,最后是诱导文的顺序。这个也是后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所采用的作文指导的教学顺序。我以为,《国文百八课》文话的第一个特点,是导之有序

  其二,以写为本位,就是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本位。读是吸收、蓄积;写是倾吐、发表。语文学习中,读写作为语文能力最主要的两面,一般认为是相辅相成的。读写孰重孰轻,孰主孰次,这个问题也是语文教育界一直争论的话题。当然,许多语文教育大家早就把重心向写作这个方向作倾斜。这一套教材更是如此。以写作为先导,写作指导文、文章学的知识短文为本书编辑的纲领。我以为,以写为本位,是教材对于学生本位的尊重。首先,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遇到困难更多更大的就是写作。(唐彪《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其次,阅读如果没有写作的切身感受,切己体察,阅读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著名学者俞平伯在《也谈治学问做文章》指出。“古典文学的研究创作当然也有关系,研究诗词的人最好自己也写写诗词;做不好没有关系,但还是要会做,才能体会到一些其中的甘苦”。(引自《俞平伯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语文教育应该致力于学生,胡先生在朱熹读书三到的基础提出,读书须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强调手到的重要。胡适认为,发表是吸收的利器。勤笔,助我之思也。(引自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其三,平易近人,贴近学生。按照西方教学理论概念,语文知识属于默会知识。不必要非常精确概念和严密的体系,完全依靠的是一种经验积累。或许,经验积累是一般学习的常规吧。

  《国文百八课》读后感(五):如今的教材怎么了之混编与分编

  国文百八课,开了混编的先例。从此以后,主流的课本大抵都是混合编排的。既有课文,又有各样基础知识,外加作文指导等等。古代的却是分编的,而外国的也如是。分编的好处,便是学什么都很专门,该阅读就阅读,该作文就作文,循序渐进,最后归整,又有逻辑顺序。不过阅读课文不加一点提点,亦有弊处。至于混编,若是体例得当,如百八课者,虽不附注释,但其强调了对语文基本规律的掌握和基本技巧的训练,学生一边精读课文,而附上的基础知识则和之紧密联系。的确是学习的好榜样。不过内容繁琐,厚厚的一叠,学生也不免犯难。只是现在的课本更可恶,学的是形式,把混编的精粹都丢了。编排的体例,一时体裁,一时语体的分,而知识,又不是综合课文里共通的来,作文一会儿写人,一会儿议论,学生这单元学了,下单元又丢了。可惜百八课只72课,不然好处是值得如今的编者好好思考的。如此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