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倒带人生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倒带人生读后感10篇

2018-03-13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倒带人生读后感10篇

  《倒带人生》是一本由(英) 亚历山大·马斯特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页数:3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倒带人生》读后感(一):《倒带人生》---关于流浪

  《倒带人生》已经买到手了,正在读,书的封面漂亮

  其实光从书名单纯想象的话,很难把它和流浪汉联系起来,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我觉得它应该属于心灵鸡汤类的书籍,但翻开来看,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很特别故事,这是一个我们几乎不会关注甚至有点厌恶的群体-流浪汉。

  书中有主人公(斯图尔特)的无助彷徨颓废奋斗,以及面对生活坦然乐观态度,通过斯图尔特的故事,你会发现,原来流浪汉的人生其实是色彩斑斓的,里面虽然有一部分灰暗的颜色,但是由于斯图尔特对待生活泰然处之的态度,他的人生历程似乎是苦涩中略带着一点甜蜜

  看过斯图尔特的故事,我现在开始觉得,虽然我们不是流浪汉,也没有勇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流浪”,但其实,内心空虚寂寞不也是一场流浪吗,现代生活充斥的各种浮躁,早已让太多人变得随波逐流,或许好多人都已经变成“流浪汉”了却全然不知,希望“流浪”的人可以早日找到回家的路,就像主人公斯图尔特一样,勇于正视自己的生活,找到适合自己位置

  《倒带人生》读后感(二):流浪汉的倒带人生

  书名《倒带人生》起初让我想到的是那段近似乎惨无人道初中学英语的年代,现在的孩子似乎已经不再需要倒带来学习了,然而,于我那个年代,多少是一种痛苦经历。倒带,磁带不断往后退,念了之后再朝前,然后再往后,于此反复,总算是鹦鹉学舌般记下由26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句子记下,并且重复读出。这是一种痛苦但是又多少享受过程,即便结果看起来并不是很美好,至今已经忘却了差不多那些个单词和句子,只是难得看见如此书名想起如此故事,于一种书评,大抵是走偏了。

  亚历山大的《倒带人生》在写作时候他本人也是“压力山大”的吧,面对一个流浪汉,而且是生活经历及其丰富的流浪汉。在阅历丰富的人的面前,交流的已经不能以文字本身来作为载体了,更多的时候要嵌入生活之中,透过生活实践来阐述生活之美妙痛楚。我没有能力本事来宣称生活的本质幸福或者痛楚,于亚历山大而言,或者倒带本身就是生活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痛楚不堪,或许是幸福不已。

  《倒带人生》采用倒叙的写作方式来撰写斯图尔特的一生。开篇作者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斯图尔特不喜欢我的手稿。是的,这是一本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书,传主甚至“主宰”了写作者的思路文章构图。也许是因为写一个流浪汉的缘故,或许会被认为按照时间顺序方向会被认为是无聊而无趣的写作方式,反而使用了倒叙让一个人的传记变成了类似于嫌疑小说一般。整本书在记述一个流浪汉的一生,也一直在追问一个问题:斯图尔特是怎样走上街头。正是带着这个问题,作者亚历山大一点一点地将斯图尔特的一生串联起来,一直到最后揭示出答案暴力和性。因为来自哥哥保姆的性侵,所以开始抗拒家庭,因为离开了家庭走上街头,开始了暴力的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也许我们很难想象那样的生活,一个人既拥有身体缺陷,又被各种侵犯,他开始抗拒这个社会正常秩序,开始厌倦一整个被认为坑人的体制,哪怕自己就存在这个体制之内。也许当所有的一切都坦白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一切如此自然,而当我们未能窥探其中的原因的时候,反而觉得如此不可思议。也许这也给我们一种启迪,一种对待事物真实性的探索和与人交往之中的坦诚。正如我们当下社会出现所谓大学生轻生学生之间的相互残杀,持刀砍杀无辜人员等等这些事情,也许我们也一样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我们能够换一个视角,也许,一切会不一样。

  然而,当我们站在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是自己所愿意看到,或者我们被原意看到的场景,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来探索不同于我们生活的人的生活的时候多少有些让人感到格格不入,甚至一些所谓的常识不被认识。书籍中说道露丝和约翰的审判,两个因为怀疑知道流浪汉的毒品交易不报而判刑的倒霉善良人。在判决下达之后,每一个人都说了自己的营救方案,而最后还是了解流浪汉和警察的斯图尔特组织大家的游行和守夜祈祷,而最后的结果是让两个善良的人仅仅是蹲在监狱六个月就出来了。而斯图尔特本身也认识到了中产阶级并非都是混蛋,虽然很多时候他们把事情搞得十分糟糕。正如斯图尔特和中产阶级的相互出入的认识,彼此之间有着不可磨灭隔阂,这种隔阂的直接来源则是二者看到彼此的视角的差异和整个人生的社会实践。

  亚历山大的这本书所能做到的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的一生,他的命运很是短暂,只有30多岁,而且最后的死因居然无法确认是自杀还是他杀。也许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原因归结为一种流浪汉的自我找寻归宿,可是,这真的是他所想要的吗?大抵他的人生需要自己的倒带,一点一点地从生倒回到死,从“正轨”倒回到“出轨”,这些东西不是我们所能看破,也不是书籍所能写穿。大抵最为糟糕的事情不过是人类创造了文字,然而文字并不能将人的意识完全表达。亚历山大的文字完成了传记所能做之事,他还完成了自己的问题的解答,说明了一个流浪汉为何走上街头,又是如何走回正轨,同时也给我们这些所谓的读者一个提示,所有的所谓不正常,其实不过源于正常,只是有些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如此的正常有什么异常

  《倒带人生》读后感(三):【柒书坊】边缘族群的倒带人生

  《倒带人生》是亚历山大•马斯特斯的第一部作品,他出生于纽约,求学于伦敦;现居英国剑桥,曾在一家流浪汉收容所担当过社工。其作品《倒带人生》可视为传记文学,主人公名叫斯图尔特,是一位流落街头的游民,正是与这位流民朝夕相处的短短四年,培植了两人间深深情谊,直到斯图尔特于2002年的突然亡故(自杀还是意外?),触动了马斯特斯内心敏感神经,他用怜悯的眼光天才的叙事,写出了这部获奖连连的作品。

  游民阶层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作为边缘群体,极少受到世人的关注。主角斯图尔特,拥有复杂、迷乱的人生,他染有毒瘾、酒瘾,有精神问题,有暴力倾向喜欢刀子刺人,时不时还在监狱进进出出。斯图尔特虽然过着不尽人意的生活,但我们还是能从他身上看出积极和乐观,这是他的特别之处。相比其他早已丧失生活希望的游民,斯图尔特却慢慢地展开了新生活,力图抵制萦绕他一生的灰暗。他去流浪汉收容所申请住宿,服用美沙酮戒除毒瘾,还买了一台特价计算机想学习工作技能。他不在乎所谓的生命意义,他所做的一切只为生存和遗忘,忘却父母兄弟对他施加不幸,忘却自己一团乱麻的生活。他极力想要适应环境,从他戏谑的言谈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调侃生活时所抱持的希望。

  在书中,马斯特斯描摹了一个普通人流落街头的全过程。他努力想要找出斯图尔特沦落的原因,为什么一个人会从善解人意小男孩,变成疯狂、迷乱的游民。在他看来,有些人成为游民盖因生活突遭巨变,有的则因长期贫穷渐渐沦落,还有一部分因为精神异常无依无靠浪迹街头。甚至一些脱离双亲后就无谋生能力的年轻人,也可能慢慢地沦落,感染酒瘾或毒瘾变成游民。而在斯图尔特身上,童年时遭受到他哥哥和保姆的性侵成为其悲剧人生的序幕。

  正因如此,当年才十岁的主人公才会坚持离开家,住到儿童中心去。童稚的斯图尔特选择了体制的保护,因为他别无选择。只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他这一生所犯下最严重错误,因为儿童中心的负责人竟是性侵儿童的大魔头。从这里开始,马斯特斯企图从制度层面找原因,在他看来,英国保守的社会尽管与美国开放的社会的差异很大,但制造游民的内驱力一样强大可怕,制度的不公加速了游民阶层的产生。

  当然,作者只是力图去寻找一个合理解释,在书中他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神,其目的是揭露问题的本来面目,以唤起人们的关注和社会的良知,最终找到一个比较妥帖的解决之道。至于类似斯图尔特般的游民,是我们大多数人不认识或不关心的那个族群,是城市街道上的流动的建筑,来来去去,无人察觉,很难对此做出评说,但我在斯图尔特的身上看到了一丝人性温暖闪光,也许,我们应该学着更具同情心和人道精神,使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荒漠有那么丁点儿温度

  《倒带人生》读后感(四):我要向这个怪物致敬

  拿到《倒带人生》之前,有阵子没看纸质书了,三百多页的内容如果集中精力,无需一个下午就可以看完,可我花了一个多礼拜。懒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点儿害怕书中的故事,我看过电影,我知道斯图尔特的大致模样,而我也知道书中会描绘出一个更完整的他,一个时不时加入悲剧元素的人生,不是我喜好类型。电影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文字总有力量距离缩短,将故事中的喜怒哀乐揉入情绪,于是我通过亚历山大之笔,认识了鲜活的斯图尔特。

  斯图尔特问,是什么谋杀了那个少年。我想直到最后,都难以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他发现暴力的那天,不过是饱受欺压的孩子的爆发,那也是很多有相似经历的孩子的选择,如果只是如此,或许他也会和其他的一些孩子一样,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生存环境愈加正常,而隐去暴力过上精彩的生活。可是,暴力也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它黏住了斯图尔特不放,它不断更新版本,终于以无耻的方式和他如影随形。斯图尔特成了挣脱不了枷锁的困兽,无法逃脱暴力对他一次又一次的拉拢,终于他身体中的某些部分选择与暴力为伍,在偶尔摆脱大脑控制的时候跳出来为所欲为。但不管暴力多少次占据控制的上风,斯图尔特的真正本质还是包含着朴实善良的部分,比如他不愿以自杀惹得母亲伤心,比如他为声援释放露丝和约翰出谋划策,比如他因为电话留言的礼貌儿子吵架,在各式各样苦痛折磨之后,他始终没有把自己拱手让给疯狂。斯图尔特已经尽力反抗桎梏他人生的种种,他的胜算也越来越大,但一切都在2002年7月6日戛然而止

  对于斯图尔特的遭遇和经历我们只能阅读却无法真正理解,也就没有资格做出评价,但就像亚历山大所写的那样“如果说斯图尔特是个怪物,那么,我要向这个怪物致敬”。

  《倒带人生》读后感(五):流浪从不是一件浪漫的事

  那里是英国剑桥,有英才荟萃的高等学府,有享誉世界绚烂文明、有华美的建筑,有怡人的风景。然而2005年,在浪漫的剑桥,作家亚历山大•马斯特斯却出版了一本非同寻常的传记——《倒带人生》。

  传记的主角斯图尔特•肖特可以说是“最不浪漫”的社会底层人士,他是抢劫超市和邮局的盗贼,是露宿街头的游民,是吸毒者,是以亲生儿子做人质的劫持者,是“持刀歹徒丹”,是“地下四层的混蛋疯子”,是剑桥郡各个监狱的常客。他的一生中充满暴力、狂怒和迷离,却也时常闪烁着智慧灵感。本书采用了倒叙手法进行书写,作者亚历山大花了数年的时间介入到流浪汉杂乱无章生活的种种层面,他体验,他倾听,他像侦探一样去调查,而人生轨迹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在迷乱疯狂的流浪岁月中,发展出一段温情、意外的特殊情谊。斯图尔特一步一步把自己的人生倒带回去,亚历山大负责帮他整理,是什么改变了斯图尔特的一生,把他作为一个正常人可能性彻底谋杀掉。

  “倒叙书写”的主意,是斯图尔特出的。

  ******************************

  流浪毫不浪漫

  1999年,剑桥郡“冬日之暖”流浪汉收容所的两位负责人露丝•怀纳和约翰•布罗克分别被判5年和4年监禁,原因是一些流浪汉在该收容所内进行秘密的毒品交易,并且露丝和约翰拒绝警方提供无确凿证据支持的毒品交易人名单

  “冬日之暖”的理事、志愿者、其他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和部分政党人士计划组织一次声势浩大活动,声援释放“剑桥双英”。在诸如“陷害警方卧底”、“扔石头法官家的窗子”、“当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举行划艇比赛时,将剑桥的赛艇沉到水底”等各种不接地气的主意中,斯图尔特贡献了他朴实无华的灵感。他帮助亚历山大组织策划演讲,他的故事和呼吁具有奇妙的感染力;他与警方周旋,指导大家如何巧妙避开法院的禁令;最终,他导演了这场运动中最成功的一幕:组织流浪汉和志愿者在内政部大楼外的人行道上露宿三天三夜,拦截内政大臣,向其施压,释放露丝和约翰。

  整个活动亚历山大都全程参与,因为斯图尔特说,他想让这场抗议声援活动达到两个目的。第一,造声势,引起公众关注。第二,也是他感兴趣的一点,“教我和我们所有这些生活过得‘太他妈享受了”的人知道,露宿街头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第一天,亚历山大感觉良好,“好几个月来第一次睡眠超过6小时”。第二天起,流浪生活开始难熬,不舒服的硬地和呼啸的狂风只是餐风露宿给身体带来的不适,真正侵蚀人心理的,是一种要向空虚臣服的不自信。

  “当生活变得这么无聊时,你必须得发明个目的,捡拾废报纸这活儿让你养成一种爱好,还能让街道变得干净。或者说你这么认为。然后有一天,你醒来时发现,所有这些都是骗局:你曾经以为你从疯狂的边缘逃掉了,而事实上,你却来到了疯狂的边缘”。亚历山大甚至需要靠给餐厅的菜单挑语法错误来保护自己,因为,“在街上才度过了36个小时,这个世界已经呼啸而过,远远把我抛在了后面。”

  声援活动获得成功,“剑桥双英”在被关押6个月后获得释放,但亚历山大再也离不开这个不浪漫的流浪人群,他像“深海潜水员”一样寻找他们,体会他们的绝望,感慨他们的爱情,思考社会保障的种种矛盾与弊端,“斯图尔特之流并不仅仅是因为时运不济和失去了‘自尊’才露宿在星空之下,并且隐忍在垃圾堆里,忍受着身体低温的痛苦。所以,这不是给予他们鼓励、给予职业培训和资金来让他们重新站起来这么简单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支随意发生暴力的曲子。”

  ******************************

  “这个人的一生十分重要”

  这样“灵光耀眼”的斯图尔特却是一个复杂混乱的矛盾体。如果一个人只能拥有一幅肖像画,那暴躁和愤怒是他在大部分人眼中定格的样子,他有严重的自毁倾向,情绪极其不稳定,并因为患有肌肉萎缩症,他走路的歪斜和缓慢都像是危险的一种注脚。斯图尔特第一次去亚历山大家接受采访时,亚历山大怀疑斯图尔特会偷走他家值钱的东西,慌张泡茶的时候,茶水都撒到地毯上。

  斯图尔特也颇不满意亚历山大的手稿,觉得“无聊的要命”,他甚至对录音机里自己的声音感到无可奈何,但在这样完全算不上平和默契的沟通过程中,亚历山大还是拼凑出斯图尔特那微妙而似有若无的迷人之处和感人之处。他不是“盗亦有道”的魅力恶棍,也不是可以引发“颓废崇拜”的罪恶传奇,他甚至称不上残酷冷血,他是个爱看考古节目胜过动作电影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当“倒带”缓缓继续,他的故事才最终出现了真实残酷到使人战栗的情节。

  在《倒带人生》的第一章节,亚历山大郑重其事写下:“这个人的一生十分重要”。

  ******************************

  “生活是一场打不赢的战斗”

  马路边有人贩卖“电锯切割蘑菇”的木雕艺术品,对此,斯图尔特的反应是:蘑菇已经被折磨的不成样子了,怎么还要遭到这样的虐待?即使在当年最糟糕的街头打斗的日子里,他也没有经历过如此残酷的虐待!

  这是一个斯图尔特的奇怪同情心泛滥的时刻。同时,他也有诸多非常“家常式”的贴心,他做的“囚犯咖喱饭”尽管食材廉价,但味道让亚历山大赞不绝口;亚历山大没有零钱坐公交车,他慷慨提供了自己打算去酒吧消遣的5英镑;他在吸毒酗酒的财政危机下,给儿子买高尔夫球棒做生日礼物,“眼仁里满是笑容”。

  他如何流落街头?何时唤醒了内心的暴力?他在监狱和街头以“亡命“的方式搏击,却自我厌恶到要以自残的形式毁掉自己、得到解脱,他在与邻居的冲突中燃烧切碎的肥油,只因为“必须把我身体里的魔鬼烧掉”,“只希望能从疯狂中逃脱”。

  斯图尔特就像是个洋葱,一开始是愤怒嬉皮的紫色,然后他好像也没有刻意在哪里华丽转身,只是若有若无地把自己颜色略略浅淡的一层也剥了出来,而一生中经历了多少伤痛,他也不愿意像面对心理医生那样,一边盘算着“这家伙可是按小时收费的”,一边以溃堤的姿势讲出不堪回首的真相。

  对于他自己,他始终是羞愧的,他的故事其实挺残酷,但他却一直没有刻意得去展示哀伤。10岁前快乐、热心、无忧无虑,每天牵着哥哥的手上学;发现患有肌肉萎缩症后,被迫进入“一所残疾儿童学校上学,被嘲笑、被欺辱;12岁之后,生活充满“黑雾”,他遭到自己的亲生哥哥、临时保姆、“儿童关爱之家”老师的轮番性侵。从此之后,使用暴力成了他对抗肮脏和伤害的唯一应激反应。

  他本来有着比任何人更充分的理由去夸张渲染人生遭遇,但斯图尔特没有,“许多孩子都受过欺负,但他们都走过来了,他们都成了有责任心的人。除我之外,我认定自己是个疯子”。他有时候更像一个儿童,心里的愧疚大于愤怒,他时常无故崩溃,想过自杀,但在得知虐待他的哥哥自杀身亡的消息后,他首先想到的却是“我哥哥5月份自杀,我不能让我妈妈再受那份苦”。

  在斯图尔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在“努力将那些经历忘却。每天都在努力,可这却是一场我永远打不赢的战斗”。

  ******************************

  他是斗士,也是“先知”

  斯图尔特的死是一个谜团,2002年夏,近午夜时分,他被一列火车撞飞,就连验尸官都无法判定究竟是自杀还是意外。

  而“倒带”在近终章处,我才终于读到了不夹杂任何残酷点缀的浓浓的暖意——斯图尔特的最后一起“暴力犯罪”被法庭宣判“不予受理”;斯图尔特终于对亚历山大的稿子感到满意,两人嬉笑着讨论该给书起个什么名字;斯图尔特在妹妹家开心地试穿出席妹妹婚礼时要穿的衬衣,认为自己的生活终于“走上了正轨”。尽管已知结局,但见证了一个生命抽丝剥茧,甚至可能破茧成蝶的历程后,这个生命的终点以这样的方式猝然而至,依然令人唏嘘。

  2007年,《倒带人生》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成电影,两位演技扎实的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汤姆•哈迪分别饰演亚历山大和斯图尔特。

  当他的一生以动态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时,其中温情的部分被格外放大。斯图尔特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愿意听他讲故事,并且对他又足够尊重和友好的人,但他还是对社会体制感到绝望吗?还是因为认识了亚历山大,他人生一直缺失的那部分情商拼图终于得以完整,但他已经丧失了变成正常人、迎接新生活的能力?这是惧怕温暖的表现吗?如果亚历山大不出现,他依然会在自我厌恶和不舒服的感觉中慢慢消耗时间,也许会以一种更悲惨的方式死掉,或者反而会在他原有的惯性中活得更久?

  看过《倒带人生》的电影4年之后,我拿到了这本传记的中文版,忆及电影的种种,最大的感触莫过于,书更像一根完整的刺,明白直接,并且由于没有演员这种感性生物的介入和演绎,这一根刺毫无浪漫可言——流浪是最不浪漫的,没有浪漫的起因,更不会有一个浪漫的结局,连煽情点都被作者处理的非常节制。

  斯图尔特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与不平等的对待交战、与他受到过的伤害交战、与假想敌交战,更与他自己交战,所以才显得非常惨烈。而我在想,“惨烈”有时候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词汇,因为容易的人生不会惨烈,就像你的,我的,我们的人生,可能也都存在诸多难处,但还远远称不上惨烈。

  亚历山大说,“他那具有象征意义的正义感,他对仇恨的表达方式,他对待生活毫不在意的态度,以及对平静的渴望——剔除‘他妈的’,加上几个‘汝’‘尔’之类的古典词汇——他就是‘西奈沙漠’中的先知。”

  在斯图尔特的讣告中,他的头衔写的是“社会活动家”。我几乎觉得这是正常人类对他表达的最后的善意,但又隐约觉得还包含着那么一点点施舍与之的补偿感,就像给一个不被完全肯定、存在争议的焦点人物颁发“特别奖”一样。但他实际上呢?他实质上呢?这个人的一生要如何概括?亚历山大称他为“先知”,我却觉得他最实至名归的头衔,是“斗士”。

  《倒带人生》读后感(六):未经苦难,何以谈人生?

  昨日席间,聊起一件关于牙疼的小事。做东的男主人数十载从未有牙患,他人牙疼时,他总揶揄:“牙是骨头啊,怎么会疼呢?”惹得众人皆侧目。女主人立马吐槽,“就说是呀,好像谁骗他一样。”但拉仇恨还是伤人品的,故事自然是以男主人终尝牙疼苦处而收尾。这让我想起一位朋友批判“同理心”: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怎么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那么问题来了,未经苦难,真的不能谈人生吗?

  亚历山大•马斯特斯的《倒带人生》讲述了一个关于流浪汉的真实故事,正像封面的几个关键词:游民、疯子、父亲、暴力、疾病、监狱,情节已经边缘得让人感觉这只是个虚构小说。无法探知亚历山大给斯图尔特(本书主人公)作传的原始动力,同名电影倒是说明了原因,因为他把斯图尔特当朋友,觉得他很有意思(看书完全感觉不到,电影拍得不错,推荐观看)。作为读者,我愿意大胆猜测,是因为人生轨迹有且仅有一条,而又总想探知未涉足路线的那份好奇吧!

  亚历山大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总想试着找出导致斯图尔特发生变化的原因。这种从自身思考而出发的问题,却总会让斯图尔特抓狂。而斯图尔特给出的最经典的回答是:“知道吗,亚历山大,连我自己都不懂得我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迁怒于别人这太容易不过了,是不是?有时候我觉得我就是魔鬼的儿子。老实说,我真的相信这个。我把魔鬼请了进来,可现在呢,却赶不出去了。我试过把他烧死、砍死,可是他根本不理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也不想成为流浪汉啊!他把我制伏了,把这个小小的、皮包着骨头的、暴力的我制伏了”。一根稻草压不死骆驼,决定人生轨迹的因素不可能简单到可以一一列举。

  然而,亚历山大的解读,仍会在人的心底埋下一颗种子,时机契合,就会生根发芽。所以,对于文首提出的问题,我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即便没有亲历苦难,也能够感同身受。就算角度已然跑偏,只要出发点不是自身,就会增强人的包容性。这个世界的丰富来自迥异,所以人的视野,决定了看到的风景。

  就以这本《倒带人生》为例,作为普通读者,何必要去看这样一个卢瑟的故事?最基本的,说得卑鄙一点儿,就是比惨,人的同情心和虚荣心一泛滥,就开始善待他人亦或是珍惜生活;再进一步,代入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抉择,其实很多喜剧悲剧就在一念之间;再深一层,总会有人愿意为弱势群体做些事,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所以,为了活得精彩,越是没有尝过苦滋味,越应该拓展胸怀。谈谈人生,有何不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倒带人生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