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5 20:0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读后感精选10篇

  《走吧.给生活颜色看看》是一本由慕容莲生著作,龙门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读后感(一):蓝色情怀心情旅行!

  见到《走吧,给生活一点颜色看看》,首先被它吸引的是书籍封面,蓝色的天空加上黄色沙漠对比鲜明大气安静中让人联想翩翩。很容易,我就知道,有故事可以看了。

  很多都市朝思暮想,在一个闲暇时光,背上行囊,行走在陌生地方。或者遇见佳人,或者看见美景,或者只是独自享受时光的静谧。然而,很多人都没有实现,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

  要么他们为时光所紧,要么为他们的行囊所累。要么总想着不知道何时会到来的“下一次吧”。

  正因为太多“下一次吧”,让很多人反而开始彻底反思,现在的生活会是我想要的生活吗?难道就这样一次又一次迁就别人的生活,让自己总是不停的在“下一次”中等待

  太多人,想在路上了,那就找一本游记,先探个路?!

  《走吧,给生活一点颜色看看》,正是一本探路的游记。因为作者去了很多地方,一下子,就可以领略多

  出风光。和众多游记一样,看的是风景,带来的是心情。游记中,最为鲜明的特点,通过作者的眼睛耳朵和心,慢慢的,感受到各处的风景。如果作者是一个非常多愁善感的人,你看到的风景可能随处都带了点蓝色的情怀。不凑巧,慕容莲生或许就是这样一个人。于是,走到哪里,从文字中,都会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愁绪

  言归正传,说到适合读这本书的朋友,如果你喜欢细致了解一处地方的风情人文,这本书不适合你,因为作者游了太多地方,加入了太多个人情感,很多东西一笔带过了;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上路,你可以看看此书,一个人,总是可以理理情愫的纷杂;如果你喜欢热闹,此书可能不适合你,作者的感伤会打扰你游玩的性质

  总归一句话,你是看风景,还是看人呢?或者你要成为他人的风景呢?看风景,放下此书,后两项,也可以放下此书,走吧,给生活一点颜色看看!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读后感(二):且行且歌

  看到书名时候以为,书中是作者行道之处的奇闻异事,才谓之给原本平淡”的生活以“颜色”。但通读全书后,发现其实更多是作者在行走中的感悟,或是其中的故事,甚至最后一个篇章,并没有实际去的地方,更像是通过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领悟

  镇远之行途中听见一旁妇人的骇人事件,作者便深掘开去,思考好人恶人并无绝对之分,“孰好孰坏,不过是自家心底的那杆秤在作怪”;看到卖报纸地图老太太,就想到“孝”;在候车厅面对不舒服,觉得该有的平淡心态...作者不满足于眼所看到耳所听到,总是不由自主去发散,延展或深掘,似乎总要悟出点什么。其实不是刻意,这是一种习惯习惯从生活各个细小的事件事物学习的习惯。

  行道之处,其实都是一个客观存在样子,如果都据实写出,那游记恐怕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丰富,只需要一本导游手册。正是因为不同旅人不同故事和感受,表达出来才让读者觉得饶有趣味。想到自己三年间去了西塘约7、8次。小镇依旧是那个小镇,但每次相伴而行的是不同的朋友,体验的感受也是那么不同。这也是小镇魅力所在,它容得旅客的各种状态,如果只是一种,那便一次足矣。与相识十年的好姐妹便是夜半水边把酒畅谈;与班级同游,是走马观花嬉笑成群;与热情活泼好友,便是结交当地朋友,获取一般旅人不知的风景......于是,尽管去过多次,但那里依旧是吸引我的小镇。

  或许是前段时间学术了太久,也凑巧这本游记不重在罗列描述景致民俗,更多是类似观点的感悟,不禁时而赞同时而想与作者讨论几句。这样的行走方式很近,没有专业设备相机充足准备,只需带着一颗敏感的心,就启程。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读后感(三):我们都想给生活点颜色看看

  一本不错的旅行笔记

  要看风景描写的人或许不会喜欢,但热爱生活的却都会喜欢。

  这里面有那么多的行程,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故事。

  谁不想去旅行呢?作者说:

  过往日子里,沦陷于琐碎生活,甭说旅行,我都很少有工夫抬头望天。我常常想起从前,睡在夏天田野繁星密布,朗月高照,风吹瓜田,我能清晰听见自己心跳声音平和愉悦。后来,不知从哪一天起,难得看见月亮,更不要说星星了。其实我知道,月亮和星星一直都在天上,只是我不知道我一直在忙什么,一直顾不得抬头望。或许,月亮和星星在天上,但天的下方又有一层厚厚的东西,遮住了我的眼睛。我想我知道那是什么,我想我一直都没弄明白那是什么。

  都一样,我们都沦陷于琐碎生活,只有勇敢人才敢勇敢在路上。

  作者还说:

  我想好了,无论生活赐我什么,我都笑着迎接。做向日葵,朝着太阳生长。保持天真,保持向上,微笑,并且保持微笑。

  嗯,我们都做向日葵,热爱生活热爱旅行的向日葵!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读后感(四):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曾经青春诗人汪国真有句诗叫“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并不是因为它多么青春多么抒情,而是因为它说出了一个很朴素道理。本书的作者也一再强调“生活在别处”,这和汪国真的这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某种意义上有同工异曲之妙。我们常常把旅行叫做“远足”,要到远处去走走看看,这不就是那个最朴素的认识吗?!我们总觉得远处的风景会更好更美,所以汪国真才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作者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走过了许多个美丽遥远的地方。从漠北的敦煌,到南域的虎门;从中原古都,到异域他乡;作者观光风景,邂逅古人,奔波而潇洒。作者的文字还是蛮感性的,只是这本书的形式不太好。这本叫做给点颜色看看的小书,真正的内容里却没有颜色。本来就不是很宽大的小书,侧边却留了很宽的空白,文字集中在了中间,阅读起来不太方便。书内还插了很多小方块式的图片,看上去既不协调也不关联,真正的风景图片印刷质量欠佳。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读后感(五):琐碎与真挚旅途杂感

  大部分时候,我对于男同志搞个娘系的名字恨之入骨,比如本书的作者——慕容莲生,这不就是上我这找揍来了么。慕容就算了,还莲生。回头读完了写的要是够烂,把你给打的生莲。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这本书初看题目给人以一种极其洒脱感觉,竹杖草鞋轻胜马,谁怕?谁知道越往后看却越有一种千古风流心事的感觉。

  《洛阳再见》里作者写自己第一次一人出门到了洛阳,牡丹花自是要写的,但写的最多的却还是在洛阳的一段深情。两年的时光一去,足以让相爱至深的人变得形同陌路,再深的爱都经不起等待,如林清玄所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所以你也只能在偌大的陌生城市里承受昔日爱人冷淡,那么晚,看不到一点星光,她只对你说:我要回去了。你在哪儿落脚,与我何干?这就是情谊,我爱你时,你是一切,不爱时,不必势成吴越,相逢不相识可也。这是可叹

  《遇见一场饥肠辘辘浪漫》身临西雅图,西雅图确实是美的,即使没有久负盛名电影增色,只是他乡遇同乡却败坏了所有的兴趣,你瞧,似乎不论踏遍那一寸土地,你都能逢着专坑自己人没商量的,打着爱国者的幌子请君入瓮,你说她是大恶倒是不曾榨干你身上最后一滴血,你说她本良善之辈,异国他乡这样对同胞耍尽手段实在是让人心寒齿冷。本来美好旅程最后因为这只苍蝇只能画上六个青春痘般令人生厌的省略作结。这是可恨

  《科伦坡,你好》带着好友的女友一块出门。原先商量好的事全不作数,姑娘家想到那便是那,如张爱玲所说:女人有随时改变主意权力。今天我则可以加上一句:而男人只有沉默的权力。于是姑娘半途中表示愿意“钱不是问题”把絮絮叨叨的司机赶下车指挥作者来开,但两个人谁也不知道路,误开进原始森林里,结果被一群猴子抢去了背包……这是可笑

  《开罗和猫》里为了一只闯入机舱的小猫返航的飞机,路上到处都是被奉若神明一般的猫咪……这是可乐可爱

  几乎在每一篇文字中都能感受到作者的个人情感,不矫饰,不做作。所以,举起来的手打不下去了,慕容兄,你赢了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读后感(六):不要让旅行徒有虚名

  读完,不知道该如何来定义这本书。起先,是被这书封面上大漠吸引,骆驼和黄沙之上,是天空一般湛蓝的底色;还有“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这个书名,配着这大漠更显得气势十足。但是读了之后发现这其实都算不上是旅行读物,虽然上架建议上写的是“人文旅行”,但是若没有照片,归为“情感/随笔”之类的或许更加适合。作者在这些文字里倾诉了太多的私人感情和个人情绪,“旅行”完全沦为了故事背景

  作者确实是去过很多的地方,也确实读过不少的诗词,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得好“旅行”。在他的文字里,完全看不到他旅行的快感,更多的是哀怨,是痛楚,是逃避,是置身事外。虽然,我们有时候会因为一些伤痛而上路,但那是因为旅行可以带来明媚阳光。可是在他的文字里,看不到旅行给人带来的心里上的豁然开朗,从始至终他似乎一直都陷在自己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每次拿起这本书,读完几篇就需要换别的书来调节一下,书里的情绪让我觉得太压抑,这是我读过这么多旅行类书籍从来没有过的。虽然作者在后记里说“因为热爱,所以远行”,但我几乎读不到他的热情。记得其中有一篇,写到夜宿旅馆时候的禁忌,我想若是换成女生我可能觉得还好,可是一个大男人如此,而且还是经常独自远行的人,不免显得太过矫情了点。

  本书分为三卷,我读完的感受是:第一卷矫情,第二卷煽情,第三卷平淡。从第一卷中自己的故事,到第二卷中旅途中遇到的故事,最后第三卷直接就是听别人说故事了,写的是作者自己都没去过的地方,这样的文字,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吧。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喜欢第二卷,尤其是”楼兰空城“和”梦柯冰川“这两个故事,虽然我有点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至少可读性还比较强,还能让人有点感动

  在路上,总是能遇见一些有故事的人,正是那些故事丰富了我们的旅程。有一些人带着故事上路,与路人交换着故事。有一些无法对身边的人说的话,在陌生人面前却那么轻易地说出了口。就如《欲望号街车》里女主角说的:“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在旅行途中,陌生人的善意是最不会少的,也是最让人感恩和记住的。

  最后想说这书外表的装帧不错,但是书本内页却有很重的味道,断断续续读了有近2个月的时间,可是书里的味道还是没有散去,非常难闻,这也是让人读不下去的原因之一。希望出版社以后能多关注书本的印刷质量。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读后感(七):“开心的和不开心的都去吧!”

  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放下并走出去的梦想。可是现实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为我制造着各种各样困难,让我不能成行。于是不能行万里路的时候,读万卷书也就成为我这种人满足自己关于行走诉求的惟一途径,以期通过文本中人物关于行走的各种表达,而达到自己心的一次又一次旅行。

  《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是其中的一本,我是心灵旅行的高手,因为我极尽可能地阅读过很多与旅行相关的书籍,不过与那些过于理性过于人文过于专业的旅行书不同的是,《走吧,给生活点颜色看看》是偏重于感性的。它是借助于对一个人在旅行途中所见所闻的阐述,进一步表达和挥洒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的。可以说作者完全遵循了“我笔写我心”的写作要义,因而本书在自我真实情感的流露投注了太多的笔墨。他是一位在不断的行走中品咂生活的孤独的旅者,虽然他可能失去了“所有的旧爱和所有来过又离开的人”,但是可喜的是他并没有丢失一颗追寻爱和珍惜爱的心。

  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一样,他是城市中仅怀了一颗行走四方的心,却情不自禁地踯躅于朝九晚五的“困兽“,但是挣扎也好,纠结也罢,毕竟对于此刻的我来说他还是成功地付诸于行动的那一个,因而这样一部关于旅行关于生活无限感喟的文本还是很具吸引的。

  旅行的原因、意义以及目的有很多,我们虽无法评判哪一种更具价值,但是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必定有一个或多个是只属于自己的,当然,它们可以雄伟壮阔如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可以简单到如本书作者的“让开心的和不开心的都去吧”,只要那种走在路上,个体生命天地自然浑然一体的感觉,被行走的人充分地发现以及感知就是一种成功,就是弥足珍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