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清醒思考的艺术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清醒思考的艺术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7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清醒思考的艺术经典读后感10篇

  《清醒思考的艺术》是一本由[德]罗尔夫·多贝里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一):以下题目如果有3道以上回答“是”,就赶紧买书,不然后果自负。

  1.看到你身边的朋友发财了,你觉得你努力也可以。

  2.读MBA是一项高投入稳产出的行为

  3.有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趋势判断很准确。

  4.三一挖掘机全国销量第一是因为它质量优于同类产品

  5.一个数列2、4、6、___,答案是8。

  6.谷歌如此成功,是因为这家公司拥有一种创造性文化

  7.买一辆价值500万的车不值得把价格砍成4999900,尽管你买菜因为小贩多收了你3块钱而大发雷霆

  8.谎话重复一千遍也成不了真理

  9.人们能用语言把一件事情来龙去脉彻底解释清楚

  10.选择没填过的数字彩票,更容易中奖。另,运气好的人买彩票更容易中奖。

  11.如果政府规定每个家庭弄死一只老鼠就会奖励一笔钱,那么几年后老鼠将会剧减。

  12.相对而言,处罚比鼓励更能激励员工

  13.一个手术治愈率是80%的医生一定比一个治愈率是25%的技术更好。

  14.如果你身边有100个异性追求你,你会更幸福

  15.你3万元刚买的二手车,如果有人想3.5万买,你觉得这样买了的话,是有点不值。

  16.一个城市的所有小学200年没有出现过踩踏事件,这是很正常的。

  17.开会的时候总是能碰撞出最佳策略来。

  18.只有一次机会玩赌博,可以选两种方式:第一种有5%的概率能赢1亿,赢不到就得死;第一种有10%的概率能赢20万,赢不到也得死。你认为应该选择第一种起码比较痛快

  19.食品添加剂应该绝对禁止。

  20.一枚硬币连抛3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四次正面的概率比较大。

  清醒思考艺术》读后感(二):正确思维方法

  一本好书,会让我们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有些错误思想存在我们脑海中,往往会影响其实我们的认识,如果没有人指出来我们就会一直的把错误的思想当成正确的想法而在脑中存在着。作者细微发现并解说了这么错误的来源,并一一列出。当我们熟知了思考方式的隐形陷阱,犯错的可能性就会更少,而从离成功愈近。

  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是游泳可以减肥。一个觉得自己很胖,又不想参加跑步等健美方式,于是选择了游泳。他认为游泳很有效是应为发现职业游泳者的体形完美。后来他发现自己理解错了一件事情,游泳的职业选手不是因为他们游泳而身体形体美,而是因为形体美而去选择游泳,就如模特宣传广告是因为她们自身有这样的条件而被选上代言,并不是广告真的有这个效果。据说,正是由于这种错觉让很多的广告都会奏效……想想自己会有着这样的错觉,一时间不由的警觉起来,人,总要诚实的对待自己。

  爱默生说,在群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里中保持独立的人。思考是我们遇见问题时不由的会产生的事情,我们的想法往往控制我们的情感,影响我们的心动,如何发现正确的方法,并且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就我们要做的事情。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抛弃掉那些错误的思维。当一种思维存在于我们大脑的时候,便顽固的不肯离去。一般情况下,我们形成了一个思想,并且来通过说服别人来证明这个想法的正确性。谁能说服别人,谁就保持了权利,获得了更多的资源。我们本性的思考和理想的思考都是我们通过学习和长期的学习得来的结论。让我们避开了那些错误的思考方式并让正确的思维转为思考的本能方式的时候,我们在生活上会更加的轻松如意,并且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清醒的思考方式是这本书带给读者最大的收获。通过一些生活中事件来说明问题从而让我们明白了以前不曾知道的一些不对的思维方式。就像有时候我们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变化一个比例,与我们离的更近的是我们获得这个机会的可能性。学会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我们在不断成长中应该知道的一种本领。而这样的一本好书更值得人们去收藏!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三):无谓的死磕不如清醒的放手

  沉没成本认知失调

  十年前有位男同事,他有一个女朋友,还有一个女朋友。聚会的时候,有时候是他和A女友一起出现,有时候他和B女友在一起,更多的时候是他先和一位在一起,之后另外一位出现。三人开始撕巴在一起。这位同事头发自然卷,这点我是在他们缠斗的时候才知道的。A和B,我们都认识,也分别问过她们,为什么不退出呢?除了女人竞争意识作祟外,她们共同的论点是,我已经在这个男人身上花了4、5年时间了,现在放手,哪些逝去的时光青春不是白费了吗?

  四年前,在一家FMCG公司做Marketing,年度投放中有一项基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户外大牌广告,已经持续两年,但是效果似乎不佳。老板大笔一挥,砍掉了这项投资。其他高层质疑,认为品牌广告是投资,应该细水长流才能见到效果,再说已经累计两年投入,现在撤下,不是投资失败吗?老板说,现在无效,谁能保证以后奏效?

  一个月前,忙里偷闲去国家大剧院看歌剧《卡门》,由于之前的舞剧《卡门》美好的观看体验,对于歌剧也同样寄予厚望。到了取票点,报出票号,却没有显示购票信息。仔细核实后,发现我买的是第二天的票。郁闷之余,驱车半小时回家。第二天晚上,准时到达,大幕开启,座无虚席。歌剧完全摧毁了我之前舞剧的美好体验,也许是我无法欣赏歌剧之美?中场休息时,我起身离开。我付出的成本包括,二层楼座480元的票,两个晚上的时间,往返15公里的路程。我知道,继续观看下去,只会更为糟糕,泼出去的水就当买个教训吧。

  文化消费有时候是没有逻辑可循的,尤其是观看歌剧经验不多的情况下。我的消费决策来自于,第一,周末有时间;第二,之前看过的舞剧《卡门》不错;三,在国家大剧院观看歌剧是逼格很高的行为,是身份认同和文化表征。其中两项已经得到满足。第一,两晚的时间被消耗了,尽管效果不佳。第三,装逼行为已经完成,类似著名景点作为背景拍一张到此一游照片,逼格高涨。

  发现决策效果不佳之后果断放弃,是一种理性行为。当我们投入了过多的时间、精力、情感、资源在一个项目爱人、消费上的时候,沉没成本积淀在我们的意识中,那种“我已经花费了这么多,如果放弃,不是一切都白费了吗?”的思维惯性驱使着我们像失控列车,呼啸着朝已经坍塌的断桥冲去。我们投入的越多,这种惯性思维就会越强烈,我们就会越发难于罢手。

  成本和决策、选择与行为密切相关。在考虑成本时候,往后看,考虑的全部是沉没成本,不可撤销无法恢复。沉没成本属于历史,可能会让你遗憾,但是你已经付出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当下的体验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为什么我们如此纠结于沉没成本?

  除了作者提到的坚韧传统以外,还涉及到本书中提到的认知失调。纠结沉没成本就是陷入认知失调中。每个人做出的决策以及行为,都希望得到一个圆满结果

  当别人问我,歌剧好看吗?我有两种回答方式。第一种是说,不错啊!这能证明我的消费决策是正确的,但是我撒谎了,这会造成认知失调。第二种回答是,不好看,我中场就离开了。结论是我的消费决策是错误的,这也是认知失调。必要的时候撒谎会让我们看起来没有那么傻,这也是书里提到的修复策略。

  可见,如作者所言,所有的思维错误都是相互关联的。应对的策略只能是,大事依据思维逻辑避免犯错误,小事依靠直觉做决策,否则,会陷入另外一种纠结。

  最后,之前提到的那位男同事,在一年后结婚新娘是另外一个女孩理由是,他已经烦透了那两个女孩的互相撕咬,希望重新开始。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四):让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不知不觉的按照书中那些不理智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要完全避免感性的思考是不可能,而且是非辛苦痛苦的,该书将这些思考误区告诉我们,可以督促我们在事后去思考事情发生的真正原有从而避免下一次的错误决定和不理智行为。即使是作者自己也承认自己无法做到绝对的理智,而且一定的感性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够简化我们的生活,follow your heart 常常是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决策方法。还记得有书曾经说到:所谓直觉,就是人们的大脑将所有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快速汇总之后告诉人自我决定的最快捷而且最准确的方式。要允许错误在生活中发生,不然就生活的太辛苦了。

  书中所提到的一些理论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而且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比如说不要被沉没成本所困扰,用概率论的思维去看待世界,正确的推理事情的因果关系,承认这个世界是复杂且不可预测的,不要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周边环境更加不要尝试去控制,因为越控制越是控制不住,等等。这些思维方法能够更宽的拓展我们的思路,让我们不会过多的因为周边的环境而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剥夺了我们自我思考的能力。希望自己不会成为一个不懂得独立思考问题的人。

  下面是我摘抄的一些内容以及一些联想的思考:

  1、纠缠于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即是已经投入的所有金钱感情物质成本,这些过去投入的东西将左右你当下的决策。

  @股票投资中,人们常常以买入价作为出售股票的参考,而不是以股票的发展趋势作为买卖参考,其实这是不理智的。唯一有效的股市未来的前景和可选投资未来的行情。

  @有许多好理由来支持你继续投资,但如果只是因为已经做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这并不是一个好理由。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以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2、 互惠偏误——关于礼尚往来

  3、 确认偏误

  @是指倾向诠释新的信息,让他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信念相兼容。换句话说,我们会过滤掉与我们现有观点矛盾的新信息。

  4、现成偏误

  @我们的大脑是剧本式思维,而不是量化的思维。——这让我想到跟中航集团老总交流的时候提到的,记住一个人或者诠释一个人,最好的方法不是用多少生动的形容词去形容他,而是用一个小故事去记住它,去诠释他的行为和心里,这样才是最深刻,最有效的。相同的,在面试的时候,要体现你自己的能力和特别,最好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曾几何时,在某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请与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跨界才能碰撞出新的创意和想法。

  5、故事偏误和事后诸葛偏误

  @这两个都是阐述了人们对事情和行为的事后意义赋予能力。

  @我们叫做“理解”的东西,当时当然没有人理解过。根本没有人能够理解,因为“意义”都是事后虚构,事后赋予的。

  @我们要尝试用无关联的眼光来看待你身边的人和事情。

  6、控制错觉

  @指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者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

  @承认世界是一个不可操控,不可预测的复杂系统——和《不可思议年代》提倡的思想相同

  @将注意力集中于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的只关注最重要的。——《不可思议的年代》一书中也提到了相应的观点,在世界这个复杂的系统中,不断变化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因为他迟早会被替代,而真正重要的,反而是那些变化缓慢,而且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所提及的事情。也就是说,真正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往往不是我们现在一直在拼命追逐的东西,比如产品的更迭,游戏的更迭,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那些变化缓慢而少量的东西,比如人的性格审美沉淀等等

  7、激励过敏倾向

  @一旦有激励加入游戏或改变了激励,人们就会迅速剧烈的改变自己的行为。

  @人们是对激励本身作出了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了反应。

  让我体会深刻的是最近吵得热火朝天的"嘀嘀打车"还有“快的打车”,两款软件都引入了诱人的激励机制,人们对其的使用都是基于丰厚的返利,但人们出门打的的习惯是不是就此被培养成了呢?我不敢苟同,如果就此打住,激励停止,我想大家都还是会回到出门坐公交的生活状态,毕竟打车对一般的人来说是个奢侈举动,非到了特殊情况,不会打的。除了对用户之外,对的士司机吸引力似乎也是停留在了奖励本身,如果奖励停止,还有多少司机会盯着软件接单,这不仅不会提升他们的接单量,也许还可能让他们浪费一些路程去接特定的人。这种激励本身是不是真的改变了人们出行的习惯?是不是真的能改变的士司机的接单模式?我们不得而知,只能等到两家大公司真正停止了激励机制,再看看他们留下的用户数才能得到答案。现在对此,我并不看好。

  8、回归均值

  @波动的巅峰与低谷都是偶然出现的情况。——让我想到高考的时候,倒数第二次全市模拟考试,我考出了令我自己都惊讶的低分,当时我的情绪完全跌到了低谷,花了不少时间去说服自己这是意外。现在回想起来,偶然的超长发挥和低迷状态都是正常的,经过了特殊时期都会回归到均值水平,整个高考到最后阶段就是跟自己的状态在作斗争,争取在最后的一场考试当中不出现低迷状态就是成功。话虽如此,即使了解这个理论,在遇到低谷的时候都未免消沉。现在我主张让情绪发泄出来,在情绪完全发泄之后再进行调整才是最好的方法,压抑情绪不是明智之举。

  9、结果偏误

  @我们都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做决定的过程。

  @结果差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做的决定不正确,反之亦然。

  @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做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

  10、选择的悖论

  @有所选择让人感到幸福,但过多的选择更会降低生活质量。

  @选择困难症产生的原因:

  (1)选择范围太大让人感到无所是从。

  (2)选择范围大会让人害怕作出错误的决定,从而往往作出更差的决定。

  (3)选择范围过大让人作出决定后会心存不满,总感到没有被选择的决定总是比选择的决定要好。

  @你永远做不出完美的选择 。要想作出事后看起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

  @请满足于一个适合你的“好答案”,适合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对和错。

  11、忽视概率偏误(忽视基本概率)

  @人缺少对概率的直观理解。人们往往都是二值逻辑,而不是概率逻辑。好和不好,值与不值,漂亮或不漂亮。这种二值逻辑常常让人作出过于绝对的判断和言论。与不可思议的年代中的想法类似,提倡用概率论的观念来看待这个世界,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概率性的,而不是绝对性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成功人士的道路往往是不可以复制的,用中国的古话来说,一个人的成就高低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所有人的天时都不相同,因此不可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12、锚定效应

  @这是个谈判中不可忽视的效应,即使是在平时购买东西讨价还价中也是不可小觑的,提前锚定一个标准和范围对谈判和影响他人都有不可或缺的贡献。

  人们的思维推断常常也利用这种方法,比如推断一个人的年龄,推断一个人的出生地等等

  13、归纳法

  @经典的归纳法骗局:寄出100000份股指预测邮件。在一半的邮件中预测下个月股票行情会上升,另一半邮件中预测下个月的股票行情将回落。然后根据一个月以后的行情,剔出预测错误的一半对象,将剩下的一半对象中再如法炮制。由此10个月之后,会剩下100个人对你的预测坚信不疑,认为你是股市中的股神。

  14、错误的因果关系

  @经典的因果颠倒:科学家发现长期住院对病人的健康有害。但这个事实是,健康的人住院时间都比较短,只有病的比较严重的人才会长时间住院。

  @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简单明确的原因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这种方法能够让我们感到安心,感到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而那些我们无法掌握的往往都变成了上帝显灵的迹象。这样的做法,能让我们找到一个快捷的方法改变现状,但如此推断所得到的因果关系常常会离谱万分。比如说家里数多的孩子学习都好,所以要改善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方法就是多买书这种荒谬的理论。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五):难得糊涂

  我对考验思维能力的书籍还是比较热衷的,因为我也自诩为一个智商较高的人,喜欢在一些思维诡计的地方体现着自己的与众不同,有点小聪明、沾沾自喜的自我陶醉。不过这些我很少说出来,因为我本来就喜欢一切只有我自己知道。

  这本书找准了一个让读者继续阅读的冲动点--几乎每篇文章的开头都是通过我们日常身边经常见到的人、事或物来引入,因为如果太过抽象复杂的话,可能会吓到一些不喜欢动脑的家伙。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会隐含哪些“陷阱”,可能人的求真求知欲望在此时此刻发挥了作用,也就有了继续阅读的冲动,不得不说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另一个亮点是插图)

  书里很多思维错误我也经常会犯,例如:纠结于沉没成本、确认偏误、对比效应等。会下意识的丧失身为一个理性人的正常思考逻辑,做出一些事后自己也不知道作何解释的选择。

  不过,人真的能够保持理性吗?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很多经济学家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基础上。反之,我们是否应该刻意去克服这些“思维错误”?

  例如,第一篇幸存偏误。我们由于经常只会见到成功者而忽略了那些被他们踩在脚下的失败者,进而高估了成功的希望。但是如果这个偏误存在,对于我们个人和这个社会,难道就没有益处了吗?

  本来现实的困难已经让我们裹足不前了,畏首畏尾已成为很多现代人的共性,不敢担当,害怕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多一些这种幸存偏误的盲目不是更好吗?至少我们会勇敢地尝试,并且由于有着成功的先例在激励,我们更不易于中途放弃,等到真的失败了,谁能说我们没有成功过了呢?那些连试都不敢试的人吗?

  对于社会也是有益处的。缺乏创新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顽疾,如果连一代人都没有创新、尝试的冲动,这个民族如何与时俱进,在世界上自立?

  我并不是想一一反驳本书的观点。(这并不是我读书的本意)我想说的是,如果多一点包容,容忍我们犯这些“思维偏误”,生活也不见得会更糟吧!(反正已经够糟了,呵呵)

  活得太理性,也许人生轨迹更精确了,但缺少了一份洒脱,正如板桥兄所言:“难得糊涂了。”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六):常见思维陷阱的罗列

  作者罗列了52种大众经常会犯的思维陷阱,每一种陷阱里都会穿插一些例子,有一些似曾相识,因为在其它的思维类书中已经有所提及,比如《影响力》中介绍的互惠原则、对比效应、服从权威、短缺,还有《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系统1与系统2

  就像作者在跋中提到的一样,没有人可以避免这些所有的思维陷阱,我们只要尽力去避免就行了,至于能做到什么程度,那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要想记住这52个条目也并非易事,列一下印象深刻的几条吧

  幸存偏误 - 创业的人应该好好读读这条

  游泳选手的身材问题 - 不要搞混了因果关系,类似的有举重选手、篮球运动员

  我们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 要保持真正的谦虚

  互惠原则

  对比效应

  稀缺的都是珍贵的

  不要盲目服从权威 - 美国有数不清的经济学家,但没有一次经济危机提前被预测到

  不要事后诸葛亮

  指数增长的威力 - 纸能对折50次吗?

  不要纠缠于沉没成本

  。。。

  不同章节之间没什么连贯性,另外翻译的有点差强人意,“偏误”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但这在中文里的确不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意思清楚的词

  不过读一读还是有收获的,花了2个小时左右读完的,只有一个粗略的印象,有些章节,回头还需要再精读。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七):微博时代的好书

  这本书的排版很有规律,总共有52种思维错误,每一种都是1页插图3页文字。内容比较轻松,有用,篇幅短,不深入。

  里面讲到的东西,有一种汇总的感觉吧。有不少章节在其他书里面见过。比如西奥迪尼的《影响力》里面讲到的几大原理这本书都涉及到,有个别例子都是一样的。另外,看过一本《看不见的大猩猩》,跟本书也有一些重叠。或者这些思维错误(错觉)是所谓的客观存在,大家都来阐述到也不足为奇吧。

  确认偏差说我们在形成一个认识之后,就会无意识地过滤掉与之矛盾的信息,以支撑和强化自己的观点。这个我觉得上微博本身就是一种充满确认偏差的行为吧,因为通常我们只关注与自己相似的人,然后不断的互相确认。最后感慨,怎么上微博觉得中国社会就要崩溃了,但走到街上却一派天下太平……

  关于电梯关门按钮制造的控制错觉也很有意思。有一期“冬吴相对论”由这个错觉作引谈到这本书,吴伯凡还讲了一个很没品的例子。说有许多医学研究证明,经常过性生活的人身体更健康,其实是犯了因果错觉,应该是身体健康的人更经常地过性生活。哈哈。

  它的缺点可能是比较浅显,没有深入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这也是优点。正如《浅薄》所言,今天愿意读大部头的人还有多少呢?它足够的短小精悍,足够的有趣,对人有启发,甚至适合做成微博段子……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八):清醒思考是奢侈的

  每当看到媒体上对各种骗局的报道,我脑中总是浮现出三个字“这都行?”,随即自信的认为:我不会上这么弱智的当的。你也是这么想的吧?看了本书你就知道,你已经犯了“过度自信效应”思维错误。在几次目睹身边智力相当的朋友也会落入这样弱智的圈套后,我终于相信轮到我也不见得比他们强。

  “人,认识你自己”,古希腊的名言已经提出了警告。不幸的是,直到几千年后的现代,因为对自己认识不清而导致的思维错误仍然很多。在本书中列出的就有:过度自信效应,控制错觉,自利偏误,认知失调 等等。这只是一类,书中列出的52个错误中的一小部分。52是个不太小的数字,但是当挨着个儿读过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几乎没有那个错误是自己没犯过的。在嘲笑书中列举的糊涂人的时候,也不免暗中出冷汗。

  本书并没有什么新发现,对这些错误认识是多年来人类理性思维发展的结晶。在一些学科里,人们努力想要摆脱这些错误,比如经济学,决策科学;然而也有一些学科在想法利用这些错误,比如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等。有些学科在努力解释这些错误的根源,比如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导致这些错误的思维方式,有些有可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人类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某些“快捷方式”来规避风险。这里没有理性思考的空间——时间太紧迫了,思考会让你丢掉性命。这种本能是如此根深蒂固,即使到了现代,在你可以从容思考的时刻,某些信号会触发这种本能,让你仓促做出反应而不自知。销售人员最喜欢这样的错误,你的非理性是他的同谋。(见,从众心理,稀少性谬误?规避损失等等)

  还有一些则属于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比如对随机性的认识。一旦问题涉及到随机因素,人们就会觉得不可理解和接受。人脑太喜欢因果,对一切事物都需要一个解释,也许这解释不一定对,但是至少让大脑感到安慰。如果一件事情纯粹是随机的,大脑就会不安。所以人们会认为“奇迹”背后必有神助,无法认识到“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见“奇迹”)。对自圆其说的偏爱也导致人们对自己的欺骗,当事实和想法不一样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改变“事实”而不是想法,“撒点小谎,让自己感觉好一些”(见“认知失调”)。

  虽然没有创见,但该书作者仍然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作为一个严谨的德国人,他把我们常犯的思维错误列成清单,给予简短清晰的命名,就像字典一样方便查找翻阅。每个错误不仅有生动的故事说明,并且有简短的分析,大都还提供对策。这么丰富的内容,都在2页纸内完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插画家比吉特 朗为每则短文配的图,紧密切合内容,艺术性趣味性兼顾,能帮助你记忆。印象最深的是“权威偏误”那幅画,吃了苹果的亚当夏娃对着上帝吐舌头,还有比这更能表示对权威的蔑视么?我想以后遇到权威的压力我都会想到这幅画。

  读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多贝里 先生(本书作者),您能完全避免这些错误么?如何做到呢?”,在跋里,作者坦率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做不到。准确的说我根本不想这么做。⋯⋯我给自己制定以下规则:在后果影响可能很大的情形里,我设法尽可能理智和理性的做决定。⋯⋯我为自己设计了一份便于使用的核对表,我可以用它来仔细检查重要决定。在后果影响较小的情形里,我就会放弃理性地寻找最佳方案,而是听从我的直觉。”我决定效仿他。

  “清醒思考是奢侈的”。但别忘了我们有这个能力。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九):规避思维错误,一个自我检查的清单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爱默生

  对于人的心理认知模式的探问,以及对行为表像之下的思维方式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让频繁遭遇日常抉择的我们,更好地调整与改进自己看待世界,生活各个层面的方式,规避常见的认知谬误或陷阱,需要明晰那般何为。本书就这一点说 做得很有见地。

  当然,如同本书作者在文末所提及的,这个思维清单并不完整。这个也是没有奈何的事情,不过通过这个表单来检查自己行为与决策,依然不失为一个理性而有效的方式。

  关于众多的思维错误,本书所涉及的那些并非病理学问题,即使存在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并且,大多数的思维错误是相互关联的。

  原先我试图对52个思维错误进行归类,使之更具系统性,不过整理到中途发现那样做似乎是太折腾了点,条目过多,要有系统性地分析全书真是过于消耗能量。就先偷懒一下,把整本书所提及的全部思维错误以相对简明的文字来给予说明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思维错误清单————————

  幸存偏差

  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由此人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认识不到成功概率有多微弱。

  尽可能常去回顾一下那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虽然伤感,但有好处。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出色的游泳选手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拥有完美的体形,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非运动的结果。模特、名校毕业生、成功自助书亦然。

  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你都要看仔细。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诚实对待自己。

  过度自信效应

  84%的法国男人都声称自己是高出平均水准的好情人。股市投资者、创业者、工程计划筹备者对于自己的自信皆然。

  关于此效应,1、不出在相反的不自信效应 3、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女人较少高估自己 3、不仅乐观者会受到过度自信效应影响,连自称悲观的人也会。

  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请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打算。这样才真正有机会,足够现实地判断形势。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是,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这根源于人的生物性本能。在时装、管理、活动、宗教方面都广泛存在,这个弱点也充分地为广告所利用。毛姆对此就讲到:“就算有数百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纠缠于沉没成本

  每个决定,无论私人或业务上的,始终是在不确定之下作出的。我们的设想有可能兑现,也可能落空,而当我们已经投入特别多时间、金钱、能量、爱等因素,就会难以释怀,于是已有的投入成为继续做下去的理由,即使客观上说毫无意义。这归因于人类想努力表现得坚韧,坚韧是我们发出的可信信号。我们害怕矛盾,而倘若作出中断或放弃的决定,会陷入 要么制造出矛盾。典型:英法协和客机、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有许多好理由支持你继续投资下去,但倘若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作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这就不是一个好理由了。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揉入的成本,你已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对你未来的评估。

  互惠偏误

  互惠是风险管理;是远古部落时期就扎根于我们身上的本能,一种出色的生存策略。这让人类群体得以保全。但互惠也有可恶的一面,报复。还有人内心强烈的不愿亏欠的意愿,以至于最终在别的决定上对施惠者屈从。

  学会判断、学会拒绝。

  确认偏误(1&2)

  倾向于过滤掉与我们现成观点想矛盾的新信息,倘若诠释,让它们与我们所持有的现存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经济学家的预测、成功指南、占星术,网络中扎堆的思想一致者,皆然。

  赫胥黎说,“事实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要与确认偏差作斗争,要在信条之中,强迫自己换位思考,有意识地寻找反驳证据。亚瑟·库奇:“干掉你的宠儿。”不要躲避。

  权威偏误

  首先,预测本是难的,经常可以证明,权威也会出错。出错是人的通病,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因而对那些建议粗心以对,此外,我们习惯服从权威,即使那是在道德或理性上毫无意义的地方。一个典型状况:航空公司机长的权威之下,机组人员屈从引发灾难性决策。

  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对比效应

  当我们同时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我会判定另一种东西更漂亮、更贵、更大,我们很难作出绝对的判断。生活中的运用——打折。

  去参加舞会,别找模特儿等级的朋友陪你,独自去就好,更好的办法是带上两个长得比你欠妥帖的朋友一起。

  现成偏误

  某人吸烟长寿、某地路不拾遗的事例——这证明不了什么。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因为这个,我们偏向于剧本式而非量化思维的大脑中总有一张错误的风险卡,让我们系统性地高估因飞机坠毁、汽车事故或谋杀而遇难的风险,却低估了因为糖尿病或胃癌这样不太能引起轰动的方式死亡的风险。医生、企管顾问。我们因此而犯错误,就好似一个人身在一座没有地图的陌生城市。但口袋里有另一座城市的地图,于是他就是用了那张地图——宁可用一张错误的地图,也不愿没有地图。

  请与跟你想法不同,经验不一的人合作。因为一个人无法独自战胜现成偏误。

  “好转之前先会恶化”的陷阱

  典型:宗教预言的福祉。在天堂之前,世界必须毁灭。一切灾难、死亡会必然发生,而信徒会认为情形的恶化都是证实了预言,每一个好转都是上天的馈赠。

  而实际上,对于改变来说,人们还是很快就能看出一个举措是否有效。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

  故事偏误

  马克思·弗里施:“我们尝试编故事,就像人们喜欢试穿衣服。”

  在拥有科学思维之前,人们现实太过故事解释世界,而故事的偏误在于,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它不排斥不适合编进故事的的一切。我们试图将紊乱芜杂的生活中发生的诸多细节编成一个故事,就像将自己的生活编成一股绳,让我们可以顺着它往前走,而许多人因此认为这根绳有“意义”。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这扭曲了真相,从而影响了我们作决定的质量。

  应对:拆解故事。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去审视生活。

  事后诸葛亮偏误

  “我早知道”。二战前后人们对于战争的认知。在翻开历史书,回顾过去时,我们看到种种迹象表明,战争似乎是最可能发生的,这也是无疑可以理解的。而那时的人们却乐观得多。这一偏误让我们信心自己是一个很好的预言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由此导致我们傲慢,误导我们做出错误决策。

  应对:记日记。记下预测——关于政治、事业、体制、股市等、不时取出比照记载于实际情况的出入。翻阅历史,看那个时代的日记、简报、备忘录,而非事后的、成熟的理论。这会让人更好地感知世界的不可预见性。

  司机的知识

  查理·芒格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以获得知识的人,另一种就是司机的知识——那些装得好像他们知道的人,他们会模仿别人表演,也可能也有动听的声音或具有说服力。但他们传播的只是是空洞的,无非高谈阔论地挥霍着华丽词汇。

  辨别。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懂什么,不懂什么,因而当其延伸到能力范围之外,就要么什么都不说,要么说“不知道”,并不以此而难为情。

  控制错觉

  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可广商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詹金斯&沃德 灯光开关控制实验)

  我们没法控制住自己的生活,实际上我们能控制的很可能比自己以为的少得多。因此,请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

  激励过敏倾向

  河内法国殖民政府颁布法令以人民上交死老鼠来发钱以解鼠害之忧,结果这条法令导致的缺失人们开始养殖老鼠……

  回归均值

  包括气候、慢性疼痛、股市业绩、恋爱运气、主观情绪、考试分数等的,都会围绕一个均值波动。有回落,就有返升,反之亦然。很可能是回归均值的状况:“我病了,去看医生,现在我好了,因此是那位医生帮助了我”或“这一年公司业绩很糟糕,我们请了个顾问回来,现在业绩恢复正常了。”

  公地悲剧

  一块肥沃的土地,一座村庄的所有农民均可使用,可以预料,每个农民都会将尽可能多的奶牛感到其中去放牧,让个人利润最大化的决定是理性的,但一直扩大的养殖规模,最终会让公地被毁灭。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往往潜伏着公地悲剧:二氧化碳排放、乱砍滥伐森林、水污染、公用厕所、太空垃圾……厄普顿·辛克莱:“如果某人的收入取决于不理解某事,要让他理解就会很难”

  解决之道:私有化或者加强管理。

  结果偏差

  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此类思维错误又称史学家错误。

  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研究何以如此决策的原因,而非吐槽一个被证明错误的决定,或为一个也许纯属而然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倘若决定出于理性作出,那么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省会结果很糟。

  选择的悖论

  选择多元化是进步的标尺,但过度的选择会降低生活质量。巴里·施瓦茨《不满指南》解释了缘由:选择范围太大导致无所适从,导致做出更差的决定(标准界定泛化以便筛选,却未必符合自己实际),导致不满(太多的可选项,选择越没有把握,也就越容易不满)

  面对选项前,仔细考虑自己需要什么,写下标准,并切实遵守。并且要明白,我们永远做不出完美的决定。要想作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毕竟事情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学会满足,懂得适合的便是最好。

  讨喜偏误

  某人越讨喜,我们就越倾向于从那个人那儿买东西或成全他。一个人讨喜的因素,依次排列:具吸引力的外表,与我们相似的出身、个性和兴趣,还有,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典型运用者:推销员、援助组织、政治家……

  倘若是交易,坚持,不要受到接触者影响,更好的办法是,想象人家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家伙。

  禀赋效应

  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未曾拥有的更有价值。或者说,当我们出售某物,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让我们放弃要比让我们囤积难得多,禀赋效应不仅神话了我们已经拥有的财产,甚至神话了我们可能会拥有的财产。

  当我们应聘一份工作没有成功,就会失望。而倘若是一直坚持到最终环节却被拒绝,个人的失望还要大得多——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要么成功,要么不成功,其它的无关紧要。所以不必死抱着某些东西不放。

  奇迹

  不可能事件的偶然发生,以及其所有的必然性——概率虽小,却并非不存在。

  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它们的发生没有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教人意外。

  团体迷思

  在团体中,个体对自己的异议不确定,又觉得别人意见一致的话,还是不吭声为好。倘若人人如此就会出现团体迷思:一群智慧的人作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作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

  倘若是智囊团成员,应该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考虑没有讲出的意见。倘若是领导者,要欢迎乃至指定唱反调的人。

  忽视概率偏差

  我们习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概率,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逐利时,天性里容易忘记风险的存在,或者在有所警觉时依然无法区分各种风险。对概率公开的地方,比如彩票就容易。而在普通生活中,风险很难估计又躲也躲不过。

  零概率偏误

  风险越大,其中包含的感情成分越多,降低风险对我们的安慰就越小。对于风险,我们有着非理性的反应,本能地只信任零风险。

  学会释怀,懂得平衡,让自己能满意于至少有东西让自己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

  稀有性谬误

  时间、事物在突出其稀有的性质之下,会让人的判断丧失理性。“罗密欧与茱丽叶效应”

  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映是丧失清晰思考的的能力。因此请你仅按价格和作用判断一样东西,不要在乎它是否稀有这一问题。

  忽视基本概率

  精确的描述误导了人,让人的冷静目光偏离了统计学的真相。 记者、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常犯这类错误。对医生来说,被叮嘱这样的话也属确切:“当你在怀俄明州听到马蹄声、见到黑白条纹时,那估计就是一匹马。”也即是说,诊断病症,先看基本概率。

  赌徒谬误

  赌徒谬误表现在,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但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一只球可以持续落在黑色上,无论之前它已经落了多少次。

  面对实际状况,看是否是独立事件——但那主要存在于赌场、彩票和理论书籍里。当然,现实中的这些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除了回归均值的情形外,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

  锚定效应

  估算时,我们会选取某种熟悉的东西,大胆从那里闯入陌生地带。但我们也会将锚定在根本站不住脚的地方。比如阿莫斯·特沃斯基的实验,在让受试者玩数字轮盘后,问他们联合国成员国数量。那些轮盘停在一个较大数字的人,给出的成员国数就大于轮盘停在较小数字上的人给出的数量。也有科学证明,如果老师知道以为学生过去的学习成绩,就会影响他给学生的新论文打分——过去的成绩在这里起了锚定的作用。(”建议销售价“也是锚定,此外,谈判时也会用到)

  归纳法

  圣诞鹅的故事。当圣诞鹅习惯了农夫数月以来喂谷物,并坚定了对农夫善良的信念,但圣诞节到来时农夫把它从鹅舍取出并杀掉。我们都有由观察个体得出普遍是用的结论的倾向,这是危险的。此外,诸如很少生病的人认为自己不会死一样。

  归纳法有其诱惑性,也有其暂时性,如同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的”除了死亡和税收,没有什么是肯定的。“

  规避风险

  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我们估计损失也比估计收益要多得多,相比得到,我们更害怕失去。展开来说,人对危险有直觉,某种程度上,对危险也比正面积极的内容关注得多。因为在进化的道路上,我们的祖先往往秩序奥犯一个愚蠢的错误,就会死。那些粗心大意或身涉风险的人往往还没来得及将基因传给下一代就失掉了。只有那些小心谨慎的人幸存下来,而我们就是他们的后代。

  恶比善更有影响力,我们对不利情形的反应要比对有力的反应敏感。恶心要比善行更久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例外是在事关我们之时。

  社会性懈怠

  马克西米里安·林格尔曼发现,两匹马一起拉一驾马车,效率并非是一匹马的一倍。多人拉绳,人越多,每个人投入的力越小。马拉团队之中个人的效率无法直接看到,而与团队融合在一起。这是理性行为,也是我们让自己亏欠所有人的欺骗方式,这一欺骗大多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不觉发生的。此外,团队有感冒比个人更大风险的倾向。人们称这一效应为风险分摊。

  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人的时候。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指数增长

  折纸次数导致的厚度爆炸性增长。进化的进程中,祖先的经验大多是线性的,谁话费双倍的时间采摘,谁带回家双倍的莓果。但那是石器时代的逻辑,我们的思维还未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好准备。

  当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感觉是没有用的,真正有助于自己的是计算器。或者在增长率小时,就是用计算倍增时间的诀窍。

  赢家的诅咒

  拍卖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我们之所以会沦为赢家诅咒的受害者,一是由于一种货物的真是价值是不确定的,另一个是因为我们想排挤竞争对手。

  沃伦·巴菲特的建议:“千万不要参与拍卖。”做不到,无法躲避,就确定一个最高价,从中扣除20%支付赢家的诅咒效应。确信并将这个数字写在纸上,然后坚决遵守。

  基本特征谬误

  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在解释某种东西时低估情境因素。尤其是在面对负面事件时,这个基本特征谬误会体现得更明显。类似将二战归罪于希特勒的错,在企业主身上寻找业务好坏的原因,或者对作家动辄就问其作品是否有自传性质。

  错误的因果关系

  家里书多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而真相是:受过教育的家长比没受过的更重视孩子的教育,而此类家庭,通常要比家长没有受过教育的家庭里书多。关键不是书多书少,而是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记忆他们的遗传基因。

  相互关系不等于英国关系。有时两者之间英国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压根就没有英国关系。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往往是无意识的,我们让事物的某一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比如对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比如热恋中的男女对彼此的认识,我们由容易得到的或特别明显的因素,自动推论到更难查明的特性。当出身、性别或种族成为主要特征,掩盖掉一个人的其它所有特征时,这个效应就会造成不幸。

  被挡住视线的我们,也便无从看见真实。所以,需要排除醒目的特征,深入挖掘,那些探索出来的东西,或许并不总是漂亮,但有时很有教益。

  替代途径

  指的是,所有同样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事情。替代途径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很少会想到它们。任何玩垃圾债券、期权和信用违约互换挣到大笔收入的人,都不该忘记,同时有一堆危险的替代途径,它们会直接将他拖入毁灭。

  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见的。因此,请时刻考虑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当然,也听蒙田一语:“我的生命充满不幸——这些不幸大多没有发生。”

  预测的错觉 认知

  菲利普·泰特洛克分析,发现许多专家所进行的大量事件预测,其预测准确性不及询问一台随机数字生成器。专家不必为错误预测付出代价——无论是金钱损失还是以失去名声的形式,他们不受约束,而倘若预测成功却又许多的好处。

  关联谬误

  我们直觉地理解“和谐的”或“可信”的故事,当故事被描绘得越有说服力、越感人,我们也就有越大的危险犯错。丹尼尔卡尼曼的阐述是,存在两种思维,一种直觉、机械、直接,一种这是有意识、理性、缓慢、有逻辑性。例子,保险公司提供“恐怖主义保险”,人们有意愿选购一下那样专门的保险,即使普通旅行险也覆盖此类状况。

  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顺从它们对自己是有益处的。

  框架效应

  对同样的内容,视表达方式不同,我们对此的反应也会不同。(例如当被问及两种肉,99%无脂和1%有脂时,人们都认为第一种肉更健康,而在99%无脂的和1%含脂的,多数被问及者还是选第一种。)美化是框架协议惯用的手段。倘若我们只关注整体一个方面或少数方面,我们也是在顺从框架效应的规则。

  行动偏差

  足球守门员在球队罚点球时扑球,在射向球门中央还有两侧概率相同的状况下,他们也很少待在中间,而是往左或往右扑出去。当局势不明、矛盾、看不透时,即使毫无用处,人们也习惯于采取行动,让自己显得努力些。此类偏差容易出现在最有教养的圈子里。比如医生面对不明病症的病人,倾向于立即开药而非耐心观察一段时间。这个根源在于,进化之中,在狩猎采野果的自然界。行动比思考价值大得多。反应快慢关乎死生存亡,思考时停顿的时间可能会致命。而这个社会也是更倾向于喜欢下意识的行动,而非花时间做有意义的等待来做出正确决定。

  在遇到情况不明时,确保知道自己能更好分析形势时,否则不要采取行动。要学会克制自己。

  不作为偏误

  此类状况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失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目的在于保护自己,让自己处于有利境遇。这里有道德的扭曲在影响着我们。这个偏误可以解释为什么事实证明注射疫苗能降低生病的风险,家长们也还是会在是否给孩子接种时犹豫不决,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更喜欢让某人自己撞上刀口,而不愿直接伤害他。

  “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1968年欧洲学生运动的口号,倘若我们遇到却不解决问题,就是在延续或加重问题。

  自利偏误

  将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

  拥有几个直言不讳的朋友,多一个认识自己的角度,以便改善自己。

  享乐适应症

  我们对于自己幸福感的预测往往是过头的。而通过工作、升迁、为自己购买更多更漂亮的东西,并不会让我们在长期之中变得更幸福。

  避免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如往返交通、噪音、慢性疲累;对物质的东西之期待短期效果;持续的桌面效应主要与自己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有关,所以要学会设法让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权、做自己最爱做的事情,即使那意味着要付出部分收入,为自己的友谊投资。

  自我选择偏误

  “见鬼,为什么总是我”等红绿灯、塞车、等公交时错过或等好久都不来,迟到或商品售完等等。当我们本身是样品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掉进以一种自我选择偏误组成的思维错误的陷阱里。

  一家公司试图查明每个家庭有多少部电话,于是做了一项电话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时,他们居然对没有一个家庭声称没有电话而感到吃惊……

  联想偏误

  我们的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通过联想,我们形成自己的知识。但关联事物时,我们也不时会出错。这无疑在影响着我们做决定的质量。

  马克·吐温表述过这样一段话,这也是我们从中可以学到的:“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经历里隐藏着多少智慧,我们就只吸取多少——不要多;好让我们不像坐过热灶台的猫一样。被烫过的猫永远不会再坐到热灶台上去——这是对的;但它也永远不会再坐到冷灶台上去了。”

  新手的运气

  联想偏误的特殊状况,错误地与从前的成功建立联系。赌场的赌客将之称为新手的运气。赢钱的人倾向于继续游戏,并坚信自己拥有超过平均水平的能力,进而加大赌注——但后来结果却是大输一场,因为概率会“正常化”。新手炒股时一时的得手,多半可能不是自己的挑选能力出众,而是得益于市场走高。

  倘若长期都比其他人成功,可以认为自己才华在起作用,但绝不能过于自信、自满;参与者越多。某人出于纯粹运气长期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请像一位科学家一样武装自己,以防自欺欺人。

  认知失调

  伊索寓言里吃不到葡萄的狐狸的故事。倘若狐狸为环节打算与结果不符合时选择以事后作出别的解释来掩盖自己,力求重新让自己感觉满意,这就是认知失调。

  摆脱自欺欺人,理性对待局面。

  双曲贴现

  随着时间长度的不同,我们做出的决定是不一致的。一个决定离当下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我们主观上在于其不同的利率。经济学家的模式是建立在固定利率基础之上,不适用于这个效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就是我们收到及时行乐的欲望控制,这是我们过去的动物性的一种残留。动物不愿意为将来得到更多的奖励而于今天放弃一种奖励。沃尔特·米舍尔的“棉花糖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他还发现是否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是那些孩子侯来适野能否成功的一个可靠的指示器。

  当我们越能控制住自己的冲动,我们就越能成功地规避这一错误。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十):你就不能冷静点?

  日本有过一个调查,你觉得十年后自己会是什么样?这个社会会是什么样?超过70%的被采访者认为十年后的自己会比现在好,同时只有不到30%的采访者认为十年后的社会会比现在更好。个人的发展期望是应该与社会相匹配的,如果社会变得更差,你不大可能变得更好。

  心理学家丹·艾瑞里做过一个实验,他随机给自己的学生分配球票,然后询问没有分配到球票的学生他们愿意花多少钱购买球票,以及问拿到球票的学生他们愿意以什么价格出售球票。结果前者均价是170美元,后者是2400美元。个人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所拥有的人事物,认为自己拥有的人事物比别人的更有价值。

  1972年有一个实验,有两组人,A组被告知自己肯定会受到电击,B组被告知自己有50%的概率受到电击。两组人被测试出在面对这个消息的时候的紧张程度居然是一样的!B组的数值被持续减小,40%,20%,10%,5%,结果仍然是没有差异的,直到0%。在面对风险时,人们更看重风险造成的后果,而不是风险的概率。

  《红楼梦》里面秦可卿病重的时候,尤氏问王熙凤:你冷眼看这媳妇儿是怎么样?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实在没法儿了。

  冷眼就是抽离情感去看待一件事情。王熙凤和秦可卿分别是荣宁两府的长孙长媳,都很有才干,两人惺惺相惜互相欣赏。但王熙凤最厉害的地方是:即使这么纠结的情感关系中,她仍然能抽离感情来客观看待秦可卿不久人世的现实。

  我们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素质,并且低估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认为自己的能力无人赏识,自己的才华无人发掘,自己简直就是上天的宠儿,但是一遇到现实问题马上就变成皇宫里的王子或公主,所有人都该帮助自己,你怎么忍心让我面临这么痛苦的选择?这个问题很普遍基本每个人都会有,不然哪里还需要无数偶像影视文学让我们来映射自己?

  王阳明的一句话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知行合一。

  怎么想是你自己的事,你做了什么才是大家的事。从来知易行难,“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而未行,其实未知”,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辜负了你,不妨挽起袖子开始干。而不是让情感(你怎么想的)左右了你的判断,做的过程本身就是修正自己想法的重要步骤,做的好,总结自己为什么做的好;做的差,想想为什么其他人做的好。如果乔布斯一开始就能想到什么就做到什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一直得瑟不就完了,还hungry?hungry for what?

  想是情感,做是事实。对一件事的情感放得越多,产生的偏差越大。书中有两个故事,A是“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B是“国王死了,王后伤心欲绝,也死了”,问两个故事哪个概率大一些,几乎所有人都选择B。但事实上A的概率比B的概率大,因为A中的王后可能很开心,可能无所谓,也可能伤心欲绝。而B显然只是A的一个子集。我们直觉认为B的概率大一些只是因为B更符合人类情感。

  看吧,感情用事几乎是本能,而且是一种可能会毁掉自己的危险本能。所以当我感受到自己明显被情绪包围的时候,我一般停顿一下问问自己,“你就不能冷静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