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2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精选10篇

  《在关系成长》是一本由许皓宜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一):忘我却不迷失自我

  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有一首诗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诚然,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具有群居的属性,无论多么孤僻,都需要与他人相连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这也正如《海上书店》所说的,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

  所以,作为社会人,不但要弄清楚自己是谁,还要知道如何和他人建立关系,思考的维度也要从“我”,变成“我们”。虽然每个人都一个个独立个体,但是却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者。一个人只有跟一群人在一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像一条鱼,如果不放在一群鱼中间,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人生的意义人性特点,或者是崇高的理想,或者是自私基因,都是需要在和他人相处环境下,才会变得有意义,否则就是一纸空谈。对此,心理学大师费尔本恩一针见血地指出:与人建立关系,生命中重要本能

  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与他人产生关系、进行互动、建立联结。但是,在生活中总会各种各样的环境和遭遇,让人难以跨越从“我”到“我们”的转变,在人际交往中,总会存在一些“内向者”或者存在心里障碍的人,以及在“我们”中间迷失自我的人。这些对能够影响外在行为感受和思考内生动力分析研究,就是弗洛伊德和荣格所发展出来的“心理动力学”,也被称为精神分析。

  对于心理学中的这些朴素观点,现在是人尽皆知。但是,大多数人依然停留在知道但做不到的状态。怎样才能找出“我”与“我们”之间的障碍,营造良好的“我们”关系,并不迷失自己?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许皓宜,在继《与父母和解》后撰写的《在关系中成长》书中,通过对心理动力学概念的解析,帮助读者打通“我”与“我们”之间的阻碍,走向“找伴、作伴、相伴”的旅程

  许皓宜认为,寻找真挚亲密关系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人际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寻找外在对象满足内在基本需要的过程。当我们越能与人产生联结,就越能对自己的过去情结有所认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觉察这些感受,重新审视这种情节,从而跳出自我的怪圈,突破对自我的认知人生有人相伴,是与自己为伴的基础。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摆脱以往经历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就是那些曾经萦绕在心的“鬼影”,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回自我,找到“我们”。这个“我们”就是你自己,你最美好的“我们”。

  当你一旦与他人建立联结并持续下去,你就会发生一些变化。由于潜意识的亲密接触,会引导“我们”共享许多价值、态度和行为。而“我们”会创造一种具有涵容特质的关系,就像一个容器一样,允许对方内在的真实不断浮现。不论是什么样的面向。长久之后,就会引导“我们”心灵深处都产生共同向往内容比如说,如果你们内在都有对艺术和美的渴望,就会激发和扩大彼此的创意;如果你们内在都有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则会激发和扩大彼此认知层面理解。你们会一方面享受和对方在一起,一方面又因为自己一个人而感到自由心理学家称这种境界为“能在别人面前忘我,却不因此而失去自我”,也就是与人为伴时,还能与自己为伴的能力。因此,许皓宜指出,因为陪伴,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独处,也正是因为依赖,我们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独立。

  对于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许皓宜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学建议,对于正处在人生“上半场”的人来说,要学会接触到自己的本能,相信自己直觉,并根据求知的渴望而行动主动寻求更多的联结;而对于处在人生“下半场”的人来说,他们已经能够可以分清什么是现实梦想和理想,而不要再受制于对别人的感受,逐渐将注意力返回自己身上,找到合适依靠,守住这些依靠,加固这些联结。

  《在关系中成长》书中大量引用了弗洛伊德和荣格心理学的知识,让本书的内涵实质更加理性,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些轻松文字里,我们能够体会到心理学大师的敦敦教诲,还能感受到许皓宜春风化雨的解读,帮助读者读懂自己,读懂未来

  《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二):重新认识自己

  阅读这本书前,我抱着学习心理学概念的想法希望从中解决自己的一些实际问题。书中引用了很多心理学大师如弗洛伊德、荣格的名言,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概念在作者一个个故事对话的阐述下清晰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心理咨询师苏绚慧在序言中提到人活在世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命题:知道“我是谁”;能够建立与成全“有意义的关系”。她指出我们一生方向就是成就具有独立性的人格,而不是成为一个孤立的存在着。美国心理学通过一个隔离实验家哈里·哈洛通过研究恒河小猴离开原生母亲后的行为揭示了安全感、爱、亲密关系等对人类重要性。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生活人际关系中。书中总结到,如果与人隔离后,我们将变得什么也不是,不再有新的创造力可能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通过一个隔离实验发现人与环境完全阻隔后,人变得容易接受指令,心智濒临崩溃。与人在现实中互动,我们才成为自己。 荣格将人呈现在外的模样成为“人格面具”,面具是我们从小对外界认同的一种累计,它帮我们适应了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由三个我组成:随心所欲的我、应该怎样的我、真正的自我。 书中提到的过去情结对我触动最大。走不出的情结甚至会误导我们的人生。作者觉得一位中年妇人因原生家庭重男轻女,把自己的儿子虐待的营养不良,只因为她没办法走出早先的精神联结。过去情结最可怕之处就在于你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不知不觉被它操控,它扼杀了我们心理上的自由。 原生家庭的概念在网络上也成了家喻户晓名词,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育儿教养方面。我个人就因为从小害怕父亲的训斥,现在对自己的孩子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不能控制情绪,呵斥孩子的行为其实就是受过去情结的影响导致的。 心理学博大精深,我们能掌握对自己生活中有用的几点就能改善生活质量。在工作生活中定位自己的角色,真正做到自己想成为的人是一件幸福的事。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才能在纷杂的表象下看到真实的自我。 愿每个人都能在关系中成长,读懂自己的人生。

  《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三):忘我却不迷失自我

  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有一首诗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诚然,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具有群居的属性,无论多么孤僻,都需要与他人相连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这也正如《海上书店》所说的,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

  所以,作为社会人,不但要弄清楚自己是谁,还要知道如何和他人建立关系,思考的维度也要从“我”,变成“我们”。虽然每个人都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却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者。一个人只有跟一群人在一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像一条鱼,如果不放在一群鱼中间,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人生的意义和人性的特点,或者是崇高的理想,或者是自私的基因,都是需要在和他人相处的环境下,才会变得有意义,否则就是一纸空谈。对此,心理学大师费尔本恩一针见血地指出:与人建立关系,生命中最重要的本能。

  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与他人产生关系、进行互动、建立联结。但是,在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环境和遭遇,让人难以跨越从“我”到“我们”的转变,在人际交往中,总会存在一些“内向者”或者存在心里障碍的人,以及在“我们”中间迷失自我的人。这些对能够影响外在行为、感受和思考内生动力的分析研究,就是弗洛伊德和荣格所发展出来的“心理动力学”,也被称为精神分析。

  对于心理学中的这些朴素观点,现在是人尽皆知。但是,大多数人依然停留在知道但做不到的状态。怎样才能找出“我”与“我们”之间的障碍,营造良好的“我们”关系,并不迷失自己?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许皓宜,在继《与父母和解》后撰写的《在关系中成长》书中,通过对心理动力学概念的解析,帮助读者打通“我”与“我们”之间的阻碍,走向“找伴、作伴、相伴”的旅程。

  许皓宜认为,寻找真挚的亲密关系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人际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寻找外在对象来满足内在基本需要的过程。当我们越能与人产生联结,就越能对自己的过去情结有所认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觉察这些感受,重新审视这种情节,从而跳出自我的怪圈,突破对自我的认知。人生有人相伴,是与自己为伴的基础。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摆脱以往经历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就是那些曾经萦绕在心的“鬼影”,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回自我,找到“我们”。这个“我们”就是你自己,你最美好的“我们”。

  当你一旦与他人建立联结并持续下去,你就会发生一些变化。由于潜意识的亲密接触,会引导“我们”共享许多价值、态度和行为。而“我们”会创造一种具有涵容特质的关系,就像一个容器一样,允许对方内在的真实不断浮现。不论是什么样的面向。长久之后,就会引导“我们”心灵深处都产生共同向往的内容。比如说,如果你们内在都有对艺术和美的渴望,就会激发和扩大彼此的创意;如果你们内在都有对科学和知识的渴望,则会激发和扩大彼此认知层面的理解。你们会一方面享受和对方在一起,一方面又因为自己一个人而感到自由。心理学家称这种境界为“能在别人面前忘我,却不因此而失去自我”,也就是与人为伴时,还能与自己为伴的能力。因此,许皓宜指出,因为陪伴,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独处,也正是因为依赖,我们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独立。

  对于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许皓宜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学建议,对于正处在人生“上半场”的人来说,要学会接触到自己的本能,相信自己的直觉,并根据求知的渴望而行动,主动寻求更多的联结;而对于处在人生“下半场”的人来说,他们已经能够可以分清什么是现实、梦想和理想,而不要再受制于对别人的感受,逐渐将注意力返回自己身上,找到合适的依靠,守住这些依靠,加固这些联结。

  《在关系中成长》书中大量引用了弗洛伊德和荣格心理学的知识,让本书的内涵和实质更加理性,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些轻松的文字里,我们能够体会到心理学大师的敦敦教诲,还能感受到许皓宜春风化雨的解读,帮助读者读懂自己,读懂未来。

  《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四):从“我”到“我们”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去感受和发现“我是谁”以及“我选择成为谁”。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人类的所有烦恼都归结于人际关系。人的行为,始终来自于自身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 可见,我们一生的成长都离不开找寻自我,和发展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朴素而永恒课题。从“我”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脚本,唯有读懂它,才能活出最好的人生。 可是如何找到真实的自我?又如何跟这个世界结下好的关系?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许皓宜在她最新出版的《在关系中成长》这本书里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如果说阿德勒心理学在教我们如何在人际关系中远离烦恼,那么弗洛伊德和荣格所发展出来的心理动力学,则告诉我们:那些人际关系中无法远离的烦恼,却是迈向真实自己,创造人生蜕变的契机。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就是旁征博引了心理动力学的概念,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帮助我们搞明白,原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连自己都不知晓的精神世界。”许皓宜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我关系里的核心问题都是“没有办法信任关系”的问题。 并教导我们要学会人前忘我,却不失自我。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在“我”和“我们”之间找到通途,那就是:自己独处学会“与自己为伴”,与人相处学会“找伴,做伴,相伴”。通过学习,最终,与自己的童年伤痛化解,与自己和原生家庭和解,与我们身外的这个世界联接。

  书里记录了一则则心理咨询的实际案例和身边典型性人际关系的家常场景,那些熟悉情景乃至语言老师的娓娓诉说下,发生了神奇化学效益。那些生涩的心理学词汇,“潜意识”“镜像效应”“恒常关系”“自恋性暴怒”,“投射”“有伴视框”等等,在读完本书竟然有一种“啊哈”得到的感受。比如,心理动力学最精彩地方是告诉我们“若非我们心中已具有某样素质,我们不会在他人身上看到这样的特质”。以后在遇到被怼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心中暗暗回嘴对方“她是在说她自己呢”,所以不会生气,更不需要公然怼回去造成尴尬。再比如,从书里了解到成长中认同对于人格发展的重要,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身为父母要懂得一方面化解我们自己从原生家庭里带出来的伤痛,让自己在了解自己人生脚本后为自己疗愈曾经的父母情结,而面对我们的孩子,不转嫁自己没有处理好的情绪,同时共情于孩子的内在心灵,鼓励他勇敢地表达真实的自己,既不用害怕逃避,也不会走向自大或是愤怒的另一面。

  人生如旅,我们不一定可以转化到我们最初想成为的那个样子的自己,毕竟“不是我们去挑选自己的本性,是自性呼唤并拣选着我们。”然而,我们学习用书里的方法去思考, 透过自省自察,看到真实的自己,再透过我们对生命的全新热情,找到“我和我自己”“我和你”“我和他/她”以及“我们”的好的关系,原来每个人都可以安心,自在,享受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五):我与我们之间的牵绊

  我们如何寻找到自己的本心,如何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我们如何与周遭世界和平共处,如何与社交人际融合存在?

  这是永恒的值得讨论的议题,就是关于“我和我们”的关系争议。关系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有相互疏离和淡漠,有相互亲密和吸引,有相互怨恨和痛苦,有时候这种关系还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事件或心态变化,关系也是有机变化的。想要了解我自己和社会关系中的更多可能,不妨看看许皓宜的《在关系中成长》,从专业心理学角度,去理解哪些生命中的我们逃避不了却陷入矛盾的关系问题。

  想要完成在关系中成长的命题,我们首先正视“我和我们”之间的合理关系,也就是解答最开始提出的问题——我们生来孤独吗?《在关系中成长》中明确指出,我们日常所忍受的一人生活,那不是孤独却是孤单。孤独是一种值得享受的自由,是成为一个身为“个体”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的人。哪怕是生来孤独的人,也是需要伴或关系网的,一旦与社会隔离,那么自身也难以找到存在的意义。

  《在关系中成长》中解释了一个完整的“我和我们”之间的关系良性循环,首先是认识到我和我们之间的必要依附性,再投入关系中寻找阻碍关系的原因,然后要提高内在信任的能力去营造更持久的关系,最后是从我们之间的良性关系中提炼出更舒适放松的自己。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在关系中获得成长的优良闭环,我们之所以深陷在关系的泥潭中,也许就是在哪一个环节上卡壳了,导致循环中断了。

  许皓宜本身具有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在关系中成长》中更是使用丰富的个人案例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关系矛盾上的要点。在这个关系优化循环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要点?

  比如如何解决在关系中伪装自己的难题,从正视伪装念头的起源,到理解“我所想想象的真实的自我”,最后明白这些面具是需要分解消化的。比如为何在关系中我们容易暴躁易怒,大多是因为得不到回应的感觉在作祟,因为此时的事件让我们回顾起当时不被满足的感受,而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绪会一直在以后的事件中重现。比如我们关系中常常包含着意识层面的交流,潜意识会通过某些事件展示出来,或者将潜意识的需求投射到对方的身上,这就造成了常见了特定的性情变化,自我矛盾的爆发,彼此关系变化等问题。

  “我与我们”是一个很玄妙的话题,看完这本《在关系中成长》后,我开始对自己的社交属性有更好的理解,对关系剖析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关系发展有更深的“希望感”,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改变趋势呢。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汪星人爱星辰(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55136453/

  《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六):『心理』《在关系中成长》| 解读你的人生脚本

  著名心理学作家毕淑敏老师曾在书中写过:关系,就是我们和万物之间密不可分的羁绊,它们如丝如缕,百转千回,环绕着我们,滋润着我们,营养着我们,推动着我们;同时也制约着我们,捆绑着我们,束缚着我们,缠绕着我们。

  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许皓宜,通过在心理理疗领域的资深探索,分享理疗案例、旁征博引各中心理动力学概念,阐述人我关系。通过"从我出发"、"跨越心理情结"、"建立信任"和"关系中疗愈"四个方面,引领我们解读自己的人生脚本。

  (一)从"我"出发,找到"我们"

  识别"过去情结"的鬼影子

  1

  quot;鬼影子"即心灵杂质

  带着"鬼影子"生活,我们对事情会怎样发生与进行,便有一种不合理的主观预期和想象,干扰我们与人建立此时此刻的关系

  日前我到医院就医,拿着挂号单走向候诊室门口,看到一对母子早早地在我前面等候着。我扫了一眼那位母亲的挂号单号:8号,又看看自己的:6号。心想一会儿开门我能先就诊看病!

  半晌门开了,我往里走,但那位母亲抢先拦在我前面同时张开双臂挡住我,还大喊:"别加塞!"我苦笑道:您是8号,我是6号!应该是我先看!

  医生接过我们的挂号单,点头示意那对母子先出去。我看着那个母亲面容羞愧难当,不由自主觉得,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吗?用自己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去预判别人。

  那位母亲,在我靠近候诊室门口时,心里便有了防备,认为我肯定会一开门就会加塞;所以她的思想只停留在如何阻拦我、如何与我做斗争上,从而忽略了客观地关注一下候诊顺序。

  我每每遇见这类人,并非会和他们动气,反而会更加同情!因为他们的心灵之所以会蒙上一层灰,只因为他们的过去!只因为他们过去有很糟糕的生活经历。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讲"恶见",指的就是这类人!他们以充满敌意和破坏性的倾向去感受周围的人和事,一个人有了恶见,他所看到的东西也都是消极负面的了,即便这中间有积极或者客观的成分,他们也看不到!所以他们习惯了以丑恶化的思维模式和感觉模式去判断,最终达成自我实现。

  2

  被过去情结羁绊

  也许你不是不可以选择,是不敢或者不愿意再选择了,你被失败卡住了

  quot;鬼影子"们,其实就是过往生活的残留杂质,它附着在人们的心灵上,久久挥散不去。但这不怕,怕的就是你在失败、痛苦后,重新出发时的困顿、质疑和过度戒备!

  我在做人力资源面试时,经常遇到过因为过往糟糕工作经历,而在新面试机会面前态度松散、怀疑和防备,即便这真的是一个难得的扩招项目!

  所以这类人完全是被过往消耗过度,他们太容易把自己全部的新生命捆绑在过往的回忆里,他们要时时刻刻与他们保留警惕之心,要随时做好与陌生人对战的准备。他们的弦,每时每刻都是紧绷的,完全没有放松下来,更无法欣赏生命中曼妙的风景和尝试新的机会。

  如同李尚龙说,当一个机会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不相信;当一个好运降临时,你说那是恶心的。

  3

  走出过去的方法

  如果你只活在神经质、幻想和过去,就不会知道自己其实有从过去情结走出来的能力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只停留在失败中,从未去深究失败的原因。深究的过程固然痛苦,但是当我们把事物的起因看通透了,也就不痛苦了。只是我们平时从不敢去深挖它、面对它,它其实可以酝酿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深度了解自我的过程。

  (二)跨越心理情结,揪出阻碍

  01 发掘你的冰山一角——潜意识!

  弗洛伊德说:心理分析的目标之一,是把潜意识里的东西带到意识层面,使原本由冲动性高的"本我"独霸的地方,转由合理、现实的"自我"来加以运作。

  1

  挫折感助你重识自我

  那个"内在的你"已经被挫折感打开了,挫折感是我们通往自我察觉之路。

  由于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生活中没人喜欢受挫折。但恰逢失败、被拒绝、被忽略等都会大大增强受挫感知。即便是与人交往,我们也会遇到不喜欢和你交谈甚至不愿和你做朋友的人。

  我同学H的老爸,活了大半辈子,仍始终为此困扰。直到近期H陪同老爸做了心理咨询。

  在与理疗师的几次沟通下发现,原来H老爸的问题在于不会和人沟通,再直白点就是不会说话!因为H的老爸说话就只有两类,公式如下:

  当主语是"我"时:我+曾经+多牛逼多牛逼!

  当主语是"你/你们"或者"他/他们"时:你+就是+多傻逼多傻逼!

  心理医生分析,H老爸的状况实属严重!讲自己时高谈阔论,万丈锋芒;讲别人时满口说教;然而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没有人是喜欢被人说教的。现代人人人自媒体,人人都很自大,想和别人建立关系,虽说不必刻意奉迎、处处讨好,但是绝不可如此相处。

  然而家人在日常沟通中,从未给予过打击和制止,更没有做任何的引导沟通工作。

  询问H得知,原来H和老妈也很早便察觉到他老爸的沟通问题,但是怕过分的强调,会让老爸深感被指责、受挫折的境地,便不忍心提示更正!

  然而,心理医师的建议是,H老爸很少去客观地评价事物,所以导致心理状态只有两个极端,因此,时时的提醒尤其重要!当然,这很容易让他受挫折,有深深的受挫感,但是,心理理疗就是让病患者,在不舒服的过程中感受挫折,进而自我察觉,最终顿悟自身问题继而更正、完善自身!这是一个明智可取的道路!

  所以,别怕受挫感,它才是让你清楚认知自己的第一步!

  2

  察觉自身,及时修复

  当你察觉到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时,你其实也逐渐不那么是"这样的人"了

  《在关系中成长》一书提到,这里是潜意识透过察觉,进入到意识层面的历程!不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完全没有矛盾冲突的人,而是把幼年难耐的冲突,透过成熟转化为容易耐受的冲突。

  所以,从潜意识到意识层面的提升,也就是逐渐改变的一种成熟的行为方式。

  02 情感转移:爱的满足,恨的解除

  弗洛伊德最终找到人我关系之间强烈发生却又与现实逐渐脱节的情感源头:来自童年,对爱的期望,以及对仇恨的压抑。

  1

  我们在每一段相遇中,就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情感转移出去,期待能获得爱的满足、恨的解除!

  闺蜜H的老公,彻头彻尾地算是这类人。

  记得H讲过,还在她和老公恋爱阶段,婆婆就经常说老公从小很乖很听话,对于喜欢的东西,从来不主动要求,很让自己省心。

  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一个小孩,从童年开始,见到了喜欢的玩具不伸手要;遇到了喜欢的电动游戏不要求索取时,或许并非是自己从一开始就不要,而是有尝试过又被父母断然拒绝的糟糕经历;这便导致了一种心理缺失,对爱的缺失。

  与此同时,在遭受拒绝后,他内心衍生了愤怒与怨怼,但这时他又被"应该要怎样的我"所捆绑羁绊着,不能随意发泄心中愤怒,把"随心所欲的我"藏匿起来,所以才导致了H婆婆看到的"很乖""很听话"的假象。

  因此,这类人在童年时的缺失,促使他时时刻刻希望得到爱,而他过往被他人不满足的压抑之感,又让他时时刻刻地想要释放恨。所以,他是一个心灵堆积了很多恨的垃圾又对爱极度向往和追求的结合体,是带着很多伤和H走入婚姻的。

  所以,婚后的生活,H并不幸福,因为伤痕累累的老公,把所有的情感诉求都转移到H的身上。

  2

  这类现象最大的危险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透过"情感转移"来满足爱、排除恨,却可能因为这些感受而过度压抑,在不明就里的状况下,我们可能用情感来压榨那些被我们情感转移的对象,直到他们受不了这种强烈的情感而逃跑、崩溃、反击,我们就吸纳了更多新的爱与恨来折磨自己

  H的婚姻中,他老公便是把强烈的情感:即对爱的缺失和诉求、对仇恨的发泄,一股脑地都转嫁给H。所以,他要求H对他的关心和关爱、要求H对家庭的倾力付出、要求H为他尽快地生下孩子组成完整的家庭,以求得一个充满爱的氛围。

  同时他也把他在原生家庭中,恨的一部分施加给H。当他心里有怨恨出现时,他压抑着,在父母面前仍旧是那个乖乖男,仍旧是同事眼中的好同僚,依然是亲友中间那个老好人;然而一切的一切,他却在和H的关系中去释放压力、解除仇恨。

  所以,在我这个与H夫妻走得相对近一些的好友看来,H老公有时对H的吼叫、不耐烦,的确令我有些奇怪,甚至很多时候倍感分裂。因为这个全世界都看似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好好先生",为何对自己的老婆会是如此态度?

  弗洛伊德给出了最好的解释:这种"情感转移"的原则在于,不是发自我们此时此刻的状态,而是重复童年时期的爱恋与怨恨,所以大多不是真实的,而是因为与过去人事物的联结想象才强烈发生。

  03 镜像效应下,看清自己

  我对你的不满,其实是对自己不满

  年轻伴侣选择离婚或分手,不是他们对方不满意,而是对自己不满意

  人们都说同伴侣在一起,时刻感受甜蜜的爱恋,然而,有时候,伴侣的特质:教养、修为、学识、工作能力等等,也会通过镜像效应深深地刺痛我们,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自身也会很有压力。

  日剧《工作狂》中,女主角松方是一个杂志社的编辑,她在工作中全力以赴,每一次都是社里过稿率最高的。

  松方的男友新二是在建筑工地做工程监理,一心想要造桥的心愿久久不能达成,壮志未酬的他不得不承接公寓项目先做着,同时要每日面对繁杂的琐事、同僚的不配合甚至业主的不理解。

  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下,新二自然郁郁寡欢。虽然深爱着女友松方,但是每每看到松方在工作中拿到独家或者大报道时,无一不在暴露出自己的无能和无奈,这种心情甚是郁闷。

  所以,在最后,新二向松方提出分手的时候,并非是一时冲动,他是在和女友的亲密关系中,看到了自己的无能,或者说是看到了自己对自己愈加不满。

  然而,剧集提前交代过,松方之所以会如此奋发拼搏地面对工作,其实也是因为男友。在两人刚刚开始交往的时候,新二是很优秀的,因此松方为了追赶上新二的脚步,时刻警醒自己要以男友为榜样!

  从另一个侧面说,松方对新二的反应,也是另外一个镜像效应,只不过,松方在看到男友优秀且对自己充满不满意的同时,她没有放弃自己所有的机会,而是从自身内部找寻原因,从而不懈努力拼搏!

  由此可见,镜像效应实际上并非单一一个方面,它所体现出来的,是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态度!无疑,松方是代表积极的一面,而新二则是消极负面的典范!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论与谁相处,在镜像效应下,适当地客观看待,时时刻刻从自身主观上找寻原因,而并非一味地责备客观条件。

  (三)学习信任关系

  有人说过: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的关系,决定了这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

  认识"原生家庭"

  1

  如果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了一个壳,走在一条称为"人生"的路上,当我遇到你,你也遇到了我,我们也许从自己的壳里伸出头来探探对方,却还是在这种负担下与彼此接触。

  其实,这个所谓的壳,便是来自原生家庭的记忆!是过往记忆的总和!

  书中引用了一个案例:妻子在外受委屈,回家对老公抱怨,试图获得老公的倾听和劝慰;不料老公听后,立刻起身到盥洗室开始洗衣服。妻子暴怒,认为老公不关心、不耐烦,老公满脸委屈但不知从何解释,矛盾激化!

  心理理疗师在了解到老公的原生家庭后得知,原来老公是家中老大,从小帮忙父母做家务和照顾弟弟妹妹。小时候,一旦弟弟妹妹开始哭闹,他便通过给他们换尿布、洗衣服、喂饭等实际行为,让对方获得舒适。

  继而这种理念如同一枚芯片一般,深深地植入老公的大脑,所以只要周遭有人吐槽、抱怨,他便习惯性地用行动去给予对方帮助(帮妻子洗衣服以减轻她的家务重担),完全忽视了对方并不认同,而是需要他的倾听和劝慰。

  我曾把这个案例的前半段,讲给很多朋友听,几乎每一个人,听到丈夫的行为,都和妻子一样认为他就是不耐烦!然而,心理医师的剖析往往更深入,他透过一个人的表象行为深挖背后的原生家庭,从而呈现出事实的本来面目。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往往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剖析我们身边的人,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所以,原生家庭这一要素往往被我们忽略,因此便出现误会。

  2

  要知道,我们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常常是复制我们早年在原生家庭中还未处理的困境。

  熟悉的感觉让人感到习惯——那是一种经过扭曲的安心。

  好友H自小在一个吵闹、啸叫的环境下长大,父母一言不合便恶言相向,叫喊、对骂实属常见。

  恋爱后,她遇到了谦逊且彬彬有礼的老公。老公是一个性情温平之人,认为所有的争吵谩骂都会伤害感情,因此面对老婆争吵,他每每都是忍气吞声。

  但不料这种性情,在H看来很不适应。因为她从小习惯了对骂,认为自己骂出去,必须要及时反馈回来才对;而她老公的默不作声却令她更为焦虑,在她看来,老公这种棉里带刺的性情,让她会忍不住更加嘶吼,从而她便更加狂躁。

  在几年的婚姻生活中,老公面对她的怒发冲冠的性情,终于也慢慢地被她扭曲了性格,从刚开始的口头反击,到后来的质问对骂,她终于成功地把老公也变成了一个破口大骂的恶人!

  所以,正如书中所讲,这类人,和谦谦君子相处是不自在的,吞忍别人对自己的辱骂,才符合潜意识里记忆的经验!

  (四)修复自我

  通过"超我",修复自我

  1

  如果你敬佩、喜爱你的父母,可能就会以他的模样为自我的标准;如果你对父母有所不满,你就会期许自己成为修正后的样子

  晚饭后,我在电脑前赶稿,摆脱妈妈为我切两个柳丁送到房间。

  妈妈将柳丁送来,我拿起其中一片竟粘连着好几片(柳丁没有切开,每一片的底部都粘连着,吃起来要一片一片再撕开);柳丁入口,我完全没有觉得香甜,反而是满口的大葱味(估计妈妈切柳丁用的刀,是切大葱的菜刀,而且切完大葱没有刷洗)

  所以,整个吃柳丁的过程,我倍感痛苦!

  这里我们需要引用书中的两个概念:"庶务性眼光"和"情感性眼光"。

  庶务性眼光,即人们总想着:这件事我做了没有?做了就行!我既然做了,人人都要为我高歌颂德!

  情感性眼光,即人们总想着:这件事,对方希望我怎么做?我怎么做能让对方舒服?

  所以,针对柳丁事件,母亲似乎只是在做(我给你切好柳丁送来了),但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要把柳丁切开,孩子方便食用;同时把道具刷洗干净,别残留异味!)

  因此在母亲和我的关系中,我认识到与家人相处,不能只是人在,同时心也要在;这就需要走心、需要真心的关爱和陪伴。所以,将来我有了孩子,对于自己的要求要有所提升,要做到自我的完善修复。

  这便是弗洛伊德提出的"超我"概念,即人格结构中的道德标准,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源于早年父母对我们的教导和要求,也是一种我们理想中的或者修正后的父母。

  END

  对于人我关系问题,《在关系中成长》一书从自我出发,寻获心理阻碍,深挖背后的真相,传递信任到最终的疗愈环节,作者一一深入剖析,为我们呈现不一样的心理学概念!

  《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七):读此书有感。

  随着年龄与毕业时间的增长,我开始对心理学有关的书籍越来越感兴趣了。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就越想探知自己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恐惧究竟萌生自哪里。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待在人多的空间就想慌不择路的逃跑。非常活泼开朗的一个人,在人潮中却显得格外木讷,张口结舌面红耳赤。明明好心为人帮忙却落不下他人好印象。许多人将这种情况归类于性格内向,也就是社交恐惧。这类人一般很难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有研究表明,结婚的人或有朋友的人,他们生活得更幸福一点,原因可能是他们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作用。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心理健康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所引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些设计精巧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是由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生了作用。在绝大多数场合下,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可以保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

  身体健康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更需要人们多关心。

  书中引用了很多心理学大师所倡导的心理学概念,又用了大量简单易懂的故事将晦涩难懂的概念以现实生活中可见的方式呈现在 我们面前。书的开篇就提到了““我”和“我们”,缺一不可的生命存在课题”将自己的观点直白的铺到读者面前。从“自己”到与身边人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都成了教科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贤提出过“关系”在生活与学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庄子就提出过:“小人之交甘若醴”论语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没有广电网络的时代就被人所认可了。

  现在更不用多说,学生时代受欢迎与不受欢迎的待遇可谓是天壤之别。更何况是有着“小后宫”之称的职场生活。人际关系的处理早就是一门必修课了。

  此书,推荐,可读。

  《在关系中成长》读后感(八):不肯化蝶

  不善于做阅读理解或提炼总结,就写点自己的感触。书的后半部分有一处提到有的中年人执着于少年形象,拒绝面对自己,不肯走向成熟,像不肯化蝶的“老毛毛虫”。我想起来自己的爸爸,继而想起自己。

  剖析自己如同抽丝剥茧,偶尔能够清楚,有时仍不免限于自己认知的水平,落入五里云雾之中。看书或者聊天的时候,对书里或别人提及的人物形象、标签或评价,总爱往自己身上套,有时会好奇,自己在他人眼中是怎样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也许就是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的自身反照)?似乎自从在镜中认识到我与别人并不属于一体之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孤立自己,不愿意把自己放在人群中、关系中来认识。对身边的人,则会轻易下定论,因为在冰山一角的了解或者揣测被证实、被肯定而沾沾自喜。以我看到“老毛毛虫”这一说法的第一个念头为例,我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不愿意成长的、幼稚的,源于儿童时期看到他和妈妈的争吵(我基本都归责于他的暴躁),源于我认为他爱抽烟、喝酒,并不接受任何人的管束或者劝解,执意如此。细想我的思路归因的逻辑在于,无论开始谁对谁错,凡是发脾气的那一方就错了,其他的都不再重要。如今自己在感情中也遇到类似问题,我追问对方为何发脾气,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对方总觉得不堪其扰,而我在以歪理为自己辩护。看待关系大概不应以结果论,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意义的,即使是因为琐碎小事发生的争吵或怨气,也都有深厚的思想根源。当下一个人选择如何说话如何行事,不管是否出于童年阴影而发展的自我保护或者对暴躁的抗拒,都应该仔细想想,不应解释为本能。任何行为模式都是可以被改变的,如同开始时被塑造一样。

  人际关系方面,我总是更看重喜欢或者欣赏的人,愿意主动维护与他们的关系,努力与优秀的朋友站在一起,但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