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5 20: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精选10篇

  《海上钢琴师》是一本由[意]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一):如果你不是传奇,也许会更好

  关于一九〇〇,可谈的实在太多。 他是传说里才会出现人物。他是传说本身。他名字奇特,身世神秘性情古怪,难以捉摸。他是世上罕有的钢琴神童,无师自通,令人迷醉的绝妙乐曲信手拈来,连颇负名望的钢琴师都相形见绌。他生于船上,死于船上,终其一生不曾踏上陆地一步。对于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的世界来说,他无名无姓,无家无国,如同幽灵一般存在着。就连最熟悉他的人,也无法知晓他身上藏有多少秘密。 他被遗弃过两次。一次是出生,一次是养父离世。两次遗弃都是在船上。一次是故意的,一次是意外。他都是被动的承受者。被抛进世界,被接住,马上又被抛出。命运降临,无人能够躲避。可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命运意味着什么? 老丹尼将这个被遗弃的孩子视为上天的恩赐,可算作世界留给他的一点善意。但没过多久,这点善意就被收了回去。老丹尼死了,船长想要他下船。八岁的他是否清楚下船意味着什么?也许下船更好。找个关爱他的人家,落户扎根,像其他人一样正常生活。以他的可怜身世,不是没可能。这大概不能算是坏的选择。但他凭空消失了几天,仿佛人间蒸发。船长找不到他,只好作罢。可船一离岸,他就露面了。 也许,自那时起,“遭遗弃”已成为他最大的隐痛。哪怕“遗弃”只是一种临时的手段,是为了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也不愿再体验那种滋味。谁知道那几天他究竟去了哪里?善于隐蔽是他的一种天赋。他在出生后的十多天里,不哭不闹,仿佛不存在一般。察觉到自己可能被再次驱逐时,他便动用了这种天赋。可为何他会去弹琴,选择以这种方式被人发现?为何不早不晚,偏偏这时他拥有了弹奏钢琴的能力?有没有可能是遭遗弃的恐惧激活了他体内的另一种天赋,使之成为情急之中的另一棵更为持久可靠救命稻草? 这只是一种推测,但我忍不住沿着这种推测继续设想了一番。 很多时候,我们相信头脑理性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或至少相信它们拥有主宰生活的能力。然而,我们奉之为理性的思考,其实源于更深层次需要欲望。我们首先拥有的是需要和欲望,理性只是帮助我们满足需要、实现欲望并使之合理化的一种工具。人拥有哪种需要和欲望,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早年的经历亦有重要影响。它们塑造了人格基础人们却时常忽视其作用。 与所谓的爵士乐鼻祖的决斗,一九〇〇可谓从容洒脱。他根本就没有任何争强好胜的意识。他最后被激怒,全力以赴纯粹是因为对手的挑衅,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他拥有击垮对手的能力,是否要战胜对手,全在他的选择。这是种游刃有余能量。换句话说,他说了算。而他之所以如此从容洒脱,是因为不在乎。 可遇到他在乎甚至害怕的事情,这种洒脱就变成了多少有些强迫性的执着。终生不下船,固然是他的选择,可这种选择与面对琴艺挑战时的选择恐怕截然不同。一种是主动的选择,一种是被动的选择。他为自己不下船所作的解释是合理的,甚至是深刻的,犹如箴言般警世的沉思: “不是眼前的景象让我停滞不前。 而是那些无法望见的。 ……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八十八个键,明明白白。 键盘并非无限,而你,是无限的,琴键之上,音乐无限!这一点,令我欣喜生命也得以延续。 但当我登上舷梯,面前就展开了一副有百万键、千万键的键盘。 …… 在那键盘上没有你能弹奏的音乐,你坐错了位置,那是上帝弹奏的钢琴。 上帝啊,你望见前方的路了吗? 都是路,千百万条,而尘世中的你们如何选择一条。 …… 我出生在这船上,在这里,世界流动,每次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却无法超越从船头到船尾的空间。你弹奏着自己的幸福,在那并非无尽的键盘上。 我学会了。大地,对我来说,那是一只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旅途。是一个太漂亮女人。是一种太强烈香味。这种音乐我不会弹。原谅我吧。我不会下船的。请让我回去。” 然而,这种清醒,这种决绝,怕是只有深深体会过生命之无常人才会有的。如果不是童年时遭到遗弃,他或许根本就不会思考下不下船的问题,下船对他来说甚至比琴师的挑战还要轻松。正是早年的不幸遭遇,使得一九〇〇始终对未曾体验的现实抱有畏惧,醉心于梦想中的世界:他所营造的音乐的世界,以及旅客见闻的碎片拼凑而成的想象中的世界。他感到满足,也感到畏惧。或许他从满足中汲取了足够的能量,把早年遭遗弃的阴影转变为对世界局限性的观察认知,然后在这种认知的影响下,一步一步地将画地为牢升华哲学式的探讨,并最终得出令自己满意的解答。 或许有人不认可这样的解读。老实说,我自己也不希望是这样。但他的确一生都在自己被遗弃的地方生活,而且这并非某种胁迫的结果,是他自愿的。这个事实,在有些人看来,也许正是一九〇〇最与众不同的传奇之处,但在我而言,更多的是心疼。 他放弃了唯一一次下船尝试之后,曾经朋友说:别以为我不幸福,我不会再那样了。朋友却认为,他不是那种需要询问是否幸福的人。他是一九〇〇,就够了。你不会去想,他和幸福或痛苦有什么关系。他似乎超越了所有的一切,不可触及。有他和他的音乐在,其他就不重要了。 我不这么想。他以为朋友会为他的不幸而担心,朋友却只在乎他是否传奇。我更关心的是他的痛苦,他的恐惧。我更愿意问问他对往事感受看法,哪怕他觉得我傻也没关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个能够满足别人对传奇的期待符号,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最后,附上我为《海上钢琴师》电影片尾曲翻译歌词。说是翻译,其实半是翻译半是创作。最初译的版本,基本是贴合原意去译的;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才把它修改成现在的样子。算是一种纪念吧。 弃儿的呼唤 我在这里 不会离去 绝不让,你再次被抛弃 你努力显得不在意 可我知道你心里在哭泣 你说不出 你的恐惧 你太害怕再次被抛弃 所以你蜷起身,转头,逃避 回到你最熟悉,又最无望的荒地 过去的岁月,来不及 才听见,你的哭泣 你的伤心 你难熬的孤寂 你不愿提起的,委屈 暮色降临 喧嚣远去 欢声掩盖了真实的疏离 只有悄悄讲述的回忆 让我知道你心里在哭泣 回顾往昔 倍感压抑 孤独的你痛苦在加剧 你不相信自己还有能力,站起 你终于获得一丝暖意,现在却永远失去 过去的岁月,来不及 才听见,你的哭泣 你的伤心 你难熬的孤寂 你不愿提起的,委屈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二):《海上钢琴师》:文字影像差别

  不幸在我面前束手就缚。我的人生被我从欲望中抽取了出来。如果你追溯我的人生脚步,你可以找出一个又一个中了魔法的、定格的、静止事物,以记录这场诡异旅程路线。如果不是你,我决不告诉任何人。——《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

  没看书之前,我以为电影《海上钢琴师》是改编自一部小说,看完书后,才明白那原来是一部戏剧

  但是这又不单纯是一部戏剧,更像是一部小说式的戏剧,或者说是戏剧式的小说。就像作者巴里科在篇首写的,“更感到它似乎是在一幅舞台布景与一篇需高声诵读的小说之间摇摆。我想,此类文体也许没有一个名字。总之,不太重要了。对我来说,这是个美丽故事,值得一叙。”

  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是先看了电影,才看的书。不过这不重要,伟大作品总不在于阅读的先后,更不在乎承载于何种媒介。阅读《海上钢琴师》时,我脑海里会自然猛然出现很多电影里的场景,一幕幕蒙太奇一样一闪而过,而这又加深了我对于这部作品的理解

  比如暴风雨之夜,“弗吉尼亚人号”忽然遭遇“有史以来最致命猛烈的一场风暴”。在茫茫大海时刻面临倾覆的危险,身为小号手的“我”“慌不择路”,忧心忡忡地担心“下场会和耗子一样”。而对比之下,1900却不慌不忙从容自如,“穿着优雅的深色衣服平静地走着,毫无迷茫失措的神态,似乎根本没有感觉到风浪,仿佛是在尼斯的环海公路上信步游走。”

  就在这个海上雨夜,1900带着“我”在海上颠簸的船舱大厅内随着音乐自由起舞。电影的场景堪称经典,但书中的描写也很奇妙

1900弹奏着,目光从未离开过键盘,仿佛心有所依。钢琴随着浪潮飘来荡去,自己打着转,忽而向玻璃门笔直滑去,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忽又悠悠地滑了回来。我是说,大海好像是在摇动着摇篮中的钢琴,也摇动着摇篮中的我们。我完全不知所措,而1900仍在弹奏,一刻不停。

  在书中,巴里科把钢琴比喻成“滑得就像一块巨大的肥皂”,这个“肥皂”的比拟让读者很容易想到钢琴在非常颠簸的船舱地板上划来划去的梦幻场景,堪称绝妙。

  而在电影里,这个片段一连串优雅的弹琴动作演员微妙表情比对构成,混合着配乐大师莫里康尼为影片量身定做的绝美的钢琴曲调。音乐可以具化,人物场景可以具化,但是文字给人的感觉却很难具化。比如“摇篮中的钢琴”和“滑动的巨大肥皂”。这些只能在读者无尽的想象里得以还原了。

  无论是电影文本还是小说文本,1900一直是以大海之子的形象出现的。他超然洒脱放荡不羁,身上的“自然性”明显大于“人性”,而这在他和世俗人群的对比中逐步显现出来。书中很多这样的细节对比,比如和文中的小号手“我”的对比,斗琴时和爵士乐鼻祖的对比。

  这些场景化为影像,虽然直观动人,但远不及文字描写给人的想象更震撼。毕竟一旦影像化,可供想象的空间就会打折。在文字的世界里,读者可以自发地给1900赋予各种抽象的想象与解读,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身怀绝技的世外高人,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不通人事的音乐顽童,当然把他想象成一位热爱自然的海洋之子也可以……但在电影里,这些都受限于演员表演与场景的转换,有了具象的指向与含义

  不得不提海上斗琴那段,来势汹汹的爵士乐鼻祖莫顿向1900挑战,俩人在船上酣畅淋漓地斗琴。电影里的那段堪称影片的高潮,也被很多影迷奉为影史的经典片段。具象化的场景在胶片上强烈感染观众。而在文字中,这些场景就更为微妙,充满着离奇的广阔想象空间。作者寥寥数语,就把1900桀骜不驯遗世孤立的性格以及高超的琴技展露无遗。

  巴里科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莫顿咄咄逼人的高超琴技,和1900斗琴时的懒散漫不经心,人群开始对1900疯狂嘲笑,似乎败局已定。然后他笔锋一转。

人们屏住呼吸贪婪地吞噬这音符目瞪口呆,好像一群超级低能儿。所有人都保持肃静,在最后的一阵仿佛有一百只手演奏的超级和弦之后,钢琴似乎在任何时刻都可能爆裂,但依旧悄无声息。在令人发疯的寂静中,1900站起身,拾起那烟蒂,向前探出身子,越过键盘,把它贴在琴弦上。嘶嘶的低鸣。烟蒂被抽出来的时候,已经着了。

  “一百只手演奏”,“钢琴随时会爆裂”,静默的人群,以及烟蒂碰触琴键的那一刻就被点着了……这些文字给读者带来的震撼不亚于影像的冲击,甚至更具魅力,而这就是文字的魔力

  而书中有些段落,在电影里就没有表现出来。

  比如1900在文尾的内心独白。这些描写很详尽地解释了为何他最终选择没有下船,为何选择和“弗吉尼亚人”号同归于尽

对我来说,大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程。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水。是一种我无法弹奏的音乐。请原谅我。我不会下船。就让我回去吧……我的朋友,这不叫发疯。这叫命中注定。都是修炼而来的。不幸在我面前束手就缚。我的人生被我从欲望中抽取了出来。如果你追溯我的人生脚步,你可以找出一个又一个中了魔法的、定格的、静止的事物,以记录这场诡异旅程的路线。如果不是你,我决不告诉任何人。

  比如想象1900最后上了天堂的场景。讽刺的是,在天堂里他依然没有名字,依然不知道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只有1900这个代号伴随着他。而且他被炸掉了一只左手,在上帝的安排下,他只能选择拥有两只右手。但他对钢琴的热爱始终不变。

  这就显示出文本与影像的本质区别——影像需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用电影的手法,而文本更看重想象空间与抽象的主题升华,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可以只写出一半故事,可以只写部分虚幻,不必拘泥于任何现实实体。就像少了一半的图画,另一半由读者的想象负责补上。

《丝绸》

  这本书还收录了巴里科的另外一部作品《丝绸》,这是与其他版本不一样之处。

  论篇幅,《丝绸》比《海上钢琴师》要长,两倍之长。但是故事却更为简单:一位丝绸商人,飘洋越海从遥远的意大利来到了日本,只为得到优良的蚕种,他身处异国他乡,却意外对一位东方的神秘红衣女子产生了淡淡的情愫,而这份情愫萦绕了他一生。

  故事里出现了两个女人,商人的发妻和日本的神秘女子,也就是男人生命中的两个女人,就像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一个美丽得不可方物却触碰不得,一个善良贤淑又常伴左右。结局自然是,得不到的永远也不会得到,在身边的也会某天离他而去。唯有孤独残余。

  《丝绸》是一部从西方人角度观察和想象东方世界的作品。如同阿瑟·高登写的《艺伎回忆录》。这样的作品在西方文学里面会经常出现,特别是在东西方交流不畅的那些年月,几乎承载着西方作者对东方世界的全部想象。这些作品虽然容易得到西方读者的认可与追捧,但是却并不怎么受东方(特别是日本)读者的待见。毕竟在东方人看来,西方眼光里的东方,往往都带有一种猎奇的心理在里面,这种作品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异域奇侠传,多了光怪陆离却少了朴实自然的生活,处处弥漫着西方人的冒险精神和对东方文化的过度想象,不可避免地有很多甚至泛滥的意淫与解读在里面。

  但是一部作品自诞生之初,很难不受写作国家的文化背景影响。虽说文字无国别,但文字背后的文化却有国别之分,作为一国公民,作家自身也会深受一时一地文化的影响,无法做到对所写之物完全客观。当然除了一些非虚构类作品,文学本没有义务把“客观”置于首位,而文学本身就是提倡想象的艺术。这样看来,也就能理解这种文学现象了。

  我想,如果《丝绸》被拍成了电影,应该会是一部文艺舒缓又深情感人的文艺片,但是这种爱情故事在西方文本里面已经泛滥,并没有太多独特性。倒是结局的处理让读者意外,那封奇特的来信(一个女人以别的女人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不悔爱意),揭示了爱其实可以不必狭隘不必计较独占与否,只要让对方幸福就够了。而这也再次表明了,生命中最爱的那个人其实就在身边,往往就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个人。可是发现时为时已晚,只剩叹息。

  在《丝绸》里,巴里科的意图很明显,他想要触摸东方一切神秘的本质。从这部小说里,我们可以窥探出作者对东方的一些理解,比如那种求而不得的精神之爱,那些唯美如裂帛的离合聚散,那种隐忍克制的深沉气质,那些不合常理的保守人格,以及超越规则的冒险经历……都是他理解的东方。就像他想要用一件西方特产的料子,制作一件美丽的和服。即使穿着不怎么地道,却也表达了西方对东方的敬意与喜爱。

  然而,以一个东方读者的角度来看,这些解读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厢情愿的成分。那并非东方世界的全部。起码现在不是,也许曾经有过,但已经失落已久。

  就文字特色而言,《丝绸》与《海上钢琴师》一样简约唯美,点到为止。但就精神内核来看,两者并不在一个级别。《海上钢琴师》更侧重人的存在本身,涉及到生死,就像从上帝的视角审视人类,带着慈悲与宽恕。而《丝绸》却不折不扣是一个爱情童话,说是成人寓言也可以。从西方审视东方,探讨跨文化爱情的宿命,呈现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对接与冲突。

  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海上钢琴师》,也许是电影先入为主的原因吧。但是《丝绸》也不失为一部动人佳作,隽永缠绵。

  (作品原创,图片引自网络,豆瓣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三):文字成就的不朽灵魂

,《海上钢琴师》

  文/文小妖

“别的人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奋斗着自己的人生。有金钱,有地位,名利,亦或是有爱情,有家庭,享天伦。你在一艘不停漂泊的船上能有什么?!”“我有钢琴,有音乐,有可以随时离去的自由! ” ——向伟大的一九〇〇致意

  当年看电影《海上钢琴师》时,内心极为震撼。时隔多年,那些画面,那些钢琴曲依然会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而今读到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原著小说《海上钢琴师》时,震撼不减,反而加深。我无法不对巴里科奉上我最诚挚的敬意,这部以舞台剧的形式完成的经典故事,足以用一种优雅的姿态灼伤每一个与它相遇的灵魂,直击人类心灵深处的悲怆。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对文字的渲染力并不亚于吉赛贝·托纳多雷的摄影机镜头,一九〇〇的形象在两者(原著小说和电影)的互补下,变得丰盈,立体起来。然而,我更喜欢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笔下的一九〇〇,纯粹,执着,自由,散发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迷人气质。

  迷人的小说吸引人的往往是对个体灵魂的微妙而深入的探寻之上,亚历山德罗·巴里科在小说中对人性的处理带着一种自身经验式的技巧和方法(亚历山德罗·巴里科也是弹得一手好钢琴),他用文字描述出的琴声是对人性的另类呈现,带着道德的勇气、艺术的智慧以及一种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

  一九〇〇用生命来追寻一种包罗万象的自由、精神的丰盈、内心的安宁,以及在此之上的一种终极存在——神性之光。他一辈子待在漂泊不定的船上,不愿踏足陆地一步,有人说这是他反抗现实的一种方式;更有人说,因为环境和背景所致,使他没有勇气去面对一个未知的现实世界。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从容的大智慧,里面带着一种对世事的看透。诚如他自己所言,“对我来说,大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途。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水。是一种我无法弹奏的音乐。”生与死、金钱与名利、欲望与追求……在他眼里,都不值一提。很多事情他不是不明白,而是不屑去做,他的世界纯粹得不沾染一丝世俗的杂质。

  很多时候,我在想,一九〇〇之所以吸引很多人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他可以一心一意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不需要旁人来指手画脚。就算到最后对自己命运的安排,他也有着绝对的自由与难得的洒脱。单凭这一点,就让人艳羡不已!

  如果说,一九〇〇的纯粹与遵从内心而活是理想的一种象征。那么,相较而言,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笔下的另一个故事《丝绸》里的主人公埃尔维·荣库尔则是现实的代表,他有自己的欲望,并沉浸在一段无法触碰的情感里不能自拔。他的执着与一九〇〇有着很大的区别,他的执着来自于对情欲的渴望,而一九〇〇的执着则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一九〇〇极力的与欲望撇清关系,内心逐渐走向澄明平和,是以,在无限的音乐中,他再也不会不幸福了。而埃尔维·荣库尔却极力的想要与欲望发生关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导致一系列的悲剧发生,痛苦也如影随形……

  最终,天才一九〇〇最终走向了自己选择的毁灭,仿佛这世界从未有过他这个人。而埃尔维·荣库尔在失落与悲伤中逐渐走入平静,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在亚历山德罗·巴里科安排的结局里,每个人的收梢都不一样,而这样的收梢最终定格成了经典,成就了灵魂的不朽!

沧桑的面容,美丽却不疲惫~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四):1900和他的“舒适区”

  2007年11月,我看了电影《海上钢琴师》,感触颇深,在豆瓣留下影评《我们都是宅男》

  2017年11月,整整十年后,我读了亚历山德罗 巴里科的原著小说《海上钢琴师》,结合这十年的阅历,又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不变的是,从十年前到今天,从电影到小说,那种带着淡淡忧伤,又充满美感和深意的,主人公1900式的生活体验。

  同时,也读了作者的另一部小说《丝绸》,翻拍的电影也看过,当时还感觉是部西方意淫东方的作品,但是原著小说读着别有一番感觉。

  《海上钢琴师》小说原著的篇幅比我想象的短很多,就是一个中篇的感觉。但是整部小说读下来的感觉就是“容量”很大,可想象空间很大,而托纳多雷改编电影的成功之处,恰在于难得的把这种想象空间具象化。

  《海上钢琴师》和《丝绸》的阅读体验有一种相似之处,那就是其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大,节奏很快,动不动就是几年,十几年过去了。但是落在每一个章节,又很“小”,小到两个人的对视,一个人的孤独。这体现的是作者故事架构的高度和个人的自信,落笔则体现着作者文笔的细腻。

  当然,还要感谢译者将这种意味,至少在我阅读的时候感觉顺畅体现出来。比如,在《海上钢琴师》中,有段电影中也经典的1900和大师“斗琴”的场面。小说中不过六页纸的内容,被作者写的波澜起伏,又妙趣横生而富于画面感和代入感,生动的体现了那种氛围,伴着类似“神经质地抽着那支倒霉的烟,想要找个合适的表情,却没有找到”这样读起来不那么直接,但是让人心领神会的文字,实在让人拍案叫绝。

  今天,再看《海上钢琴师》,除了当初对于人生有限和无限的思考外,我更会体察到这个故事中个人选择的必然与无奈。1900的成长过程缺少了一些东西,他成长于一艘客轮,对他来说,客轮在世界上的哪个港口停泊,他就算“到过”那个城市,而客轮上人员流动频繁,三教九流又让他得以在这个小世界一窥大世界的纷繁。他的选择会让你感觉是一种个人设限,这绝不是今天能令人激赏的,但是或许也正因为我们总是被社会上一种主流的“脱离舒适区”的价值观推动,才更容易被1900这客轮上的另类一生打动,毕竟,他活出了自己的快乐,从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正如末尾他的独白,“压在你身上的世界,连你也不知道会在何处终止”。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拥有的,到达的,成就的,只是一种个人的“想象”,就如你回顾曾经走过了这么多城市,却无法真的去感受它的不同。1900在自己小小的世界中,却用音乐丰富着自己对生活的感知,也因为这个狭小的世界,他珍视与每位客轮旅客的相逢,他真的是在把握现在的每一刻,哪怕因此失去那走下客轮,可能更广阔的人生。我们的生活当然不必如1900般“激进”,对未来可能的“想象”恰恰也是这个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或许该如1900般,放下一些生活中对未来和未知的焦虑,回味和珍视此时此刻,已有的美好的人和事。就如1900,任船在世界上如何旅行,任我们的人生如何的曲曲折折,有个可以留守给自己安宁和力量的精神家园,总是好的,毕竟,在奔波奋斗的路上,我们需要一片精神上可以停歇的“舒适区”。

  与《海上钢琴师》相比,亚历山德罗的《丝绸》显得就知名度弱了很多,读了这部小说,才体会到改编电影的失败,因为这本是主人公的心灵史,电影却偏偏排成平铺直叙的时间线。整部篇幅也不长的小说,叙事上,围绕的就是主人公埃尔维 荣库尔在家乡与日本间多次来往,求取蚕种,并发展事业的故事。但是,这只是背景,整个过程被作者写出了奇幻色彩,最终成为一个人如梦如幻的心灵旅程,中间伴随东方女人的意向,以及个人生活的转折。整个过程依然是大框架快节奏,短短的篇幅,横跨数十年,却将主人公的心路过程写的充满波折,这个过程中,甚至还有令人错愕的大反转出现,更让这篇小说诉说这一个道德上有些争议的故事,却带着唯美的哀愁。

  亚历山德罗 巴里科,确实是一位个人风格独特的作者,两篇小说,篇幅不长,却让人感觉叙事和情感都非常饱满,这独特的文学魅力,值得去读,去想。

原文地址

  欢迎关注公众号:关于电影两三事,(ID:aboutfilms)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五):是上帝在他的指间神游

  “我们一起吹奏,因为海洋太大了,让人生畏;我们一起吹奏也是为了让人们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他们在哪里,忘记他们自己是谁;我们一起吹奏还为了让大家跳舞,因为在跳舞的时候,你不但死不了,而且能感到上帝的存在。”

  上帝在何处?在远离陆地的漂泊大海上,你的双脚远离地面,是否还能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大概是存在的,在屁股陷入十厘米厚的柔软沙发和百米深的水上,在大洋深处,在八十八个琴键上,在1900的手指间,在你听到那独一无二的、无可模仿的、无穷无尽的音符里。

  有一种人,是天生具有某种魔力的,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吸引力,你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明明白白的闪着光,那是一种少年气,看见这种人就如同看见星夜璀璨。你看着他的唇,听他说着一些你未曾听过的话,描述一些他从未到过的地方,他神情狡黠语带魔力。他懂得倾听,也会解读。那种写在人们身上的印记:身份、声音、气息、他们的故土、他们的故事……都写在他们的身上。他小心翼翼地解读,并把他们归类、整理、编排……每天,都会有一小片被添加到他脑中正在描绘的巨幅地图中。一幅世界地图,整个世界的地图,从一端到另一端。庞大的城市、酒吧的角落、长长的河流,还有沼泽、飞机、狮子,一幅精美绝伦的地图。

  “你可以认为他是疯了,但并不是那么简单。当有人能准确地向你描绘出伯明翰街夏雨初停后的气息时,你无法因为他从未去过伯明翰街,就武断地说他疯了。在别人的眼里,在别人的话语中,他,的确呼吸过那里的空气。用他自己的方式,但很真实。也许,这世界,他从来就没有看过。但这世界却在这艘船上度过了二十七年,而他也正好在这艘船上待了二十七年。他一直窥视着世界。世界偷走了他的灵魂。”

  他曾经有过机会去一睹这世界真实的风姿,在一个有风的清晨,他提起他仅有的行李,穿着驼绒大衣,戴着礼帽站在舷梯上,他说他要看大海,一个在大海上生活了三十二年的人决定在这一刻踏上陆地生活,变成陆地的一部分,站在海岸边看看大海。然而在他走到第三级台阶时他却停住了,久久地停在那里,目光停留在我们并不知道的某个地方。在离岸仅有一个舷梯距离的时候,他回到了船上,大海只带走了他的帽子。

  世界到底是什么?对1900而言,那大概是一架更大的钢琴,有着无边无际的琴键,没有边际却千真万确,没有边际却从不湮灭。在那没有边际的键盘上,没有他能弹奏的音乐,能演奏什么曲目,会发出怎样的声音,他无从得知,无法把握,那是上帝弹奏的钢琴。那种博大,一想到它,你们就不会害怕,直到生命终结吗?只要想到它,就得去经历它。所有那个世界,压在他身上的世界,连他也不知道会在何处终止,究竟有多大?

  而在这世界之外,舷梯的这一边,世界流动,每次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欲望无法超越从船头到船尾的空间。他可以弹奏自己的幸福,在那并非没有边际的键盘上。当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滑动的时候,当他在亲抚着蓝调音乐的弧线的时候,上帝已然带着他在世界地图上神游。

  “别以为我不幸福,我不会再那样了。”

  他不是那种需要你询问他是否幸福的人。他是1900,这就够了。你不会去想,他和幸福或痛苦有什么关系。他似乎超越了所有这一切。不可触及。有他和他的音乐在,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他会到达他想去的任何地方,就像坐在钢琴边上全身心地演奏一样。对他的双手而言,毫无疑问,那些琴键早就在等待着那些音符,那些音符生于斯,也逝于斯。那些音符似乎是随性而出的,但永远铭刻在某处,铭刻在他的脑海中。而他的前面一无所有。突然间,他看到了他以为看不见的事物。世界的尽头。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六):《丝绸》:婚外恋的神秘,抑或真爱的轻柔

  (不晓得哪个词触到了豆娘的敏感神经,要发表的时候就提示有违反社区规则的,呵呵了!所以,这是一篇用图片写的书评……)

  ——————————————————————————————————————————

  书籍信息:

  书名:海上钢琴师(含《海上钢琴师》、《丝绸》两篇小说)

  作者: [意]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出版社: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原作名: Novecento

  译者: 吴正仪 / 周帆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184

  定价: 4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巴里科经典作品

  ISBN: 9787540482732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七):别以为我不幸福

  作为这部重量级电影的原著,文字的表达绝对没有影片那样充沛立体的表现力。但是你如果静心来看这部字数并不多的小说,你依然会觉得大脑掀起一阵阵惊涛骇浪。你可以用你的视角再去看这个故事,这段没有边际的有限空间和没有休止的永恒停顿。这个用时空拒绝欲望侵蚀的灵魂,他说“别以为我不幸福”。

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新贵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1998年将“作家中的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同名作品《海上钢琴师》搬上了荧屏,该影片上映后获得了极大成功。在豆瓣电影TOP250里名列第11名,得分9.1。

  喜爱《海上钢琴师》电影的观众都会非常熟悉“一九〇〇”传奇的一生。1900年,“弗吉尼亚人”号豪华邮轮上,水手丹尼.布德曼在头等舱捡到一个被遗弃的男婴,取名“一九〇〇”。 一九〇〇慢慢长大,在他八岁时,开始显示出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从此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他的钢琴技艺日臻完善,甚至击败了专门来挑战琴艺的爵士乐鼻祖杰立·罗尔·莫顿。但“一九〇〇”从来不曾踏上陆地,有关他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海上,直到后来油轮被废弃、引爆,一九〇〇随之而去。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FLY AWAY HOME》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13岁的少女爱米守着小雁子出壳后,出于本能,小雁子会把它们出壳后第一次看到的活的动物认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爱米就成了小雁子们始终寸步不离的跟着的雁妈妈,对于“一九〇〇”来说,他出生之后唯一看到的世界就是漂浮在海上的“弗吉尼亚人”号豪华邮轮。这座移动城堡就代表着他的母亲、他的家、他的世界。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有点单调的小说,场景单调、人物单调、故事情节单调。但是这些单调总能被一九〇〇不单调的高超琴技打破。一九〇〇的好友MAX曾这样描述他的感受:“那架钢琴开始在木制地板上滑动起来,我们就跟在后面。一九〇〇弹奏着,目光从未离开过键盘,仿佛心有所依。钢琴随着浪潮飘来荡去,自己打着转,忽而向玻璃门笔直滑去,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忽又悠悠地滑了回来。我是说,大海好像是在摇动着摇篮中的钢琴,也摇动着摇篮中的我们。我完全不知所措,而一九〇〇仍在弹奏,一刻不停。显然,他不是在弹钢琴,而是在驾驭钢琴。用键盘,用音符,随心所欲地去驾驭那架钢琴,一切看似荒谬却又千真万确。我们擦过吊灯和沙发,在桌子之间旋转。那一刻,我领悟到我们是在做什么了,我们究竟是在做什么——我们是在和海洋一起舞蹈,我们和海洋,都是疯狂的舞者,完美而亲密,在一首暧昧的华尔兹舞曲中,在那样的夜晚和那镀金的法式地板上”。这段激情的“与海共鸣”在电影里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没想到,文字拥有同样的魅力。“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八十八个琴键,明明白白。琴键并非没有边际,而你是无限的,琴键之上,音乐是无限的!这一点让我欣喜,也让我的生命得到延续。”让人激越动情的钢琴演奏,不,应该说是大海上的钢琴演奏是一九〇〇的精神支柱,它也像把一九〇〇从那平淡无奇的单调生活里拯救出来的神奇魔力,是他曾在全世界路过的最有力证明。

  MAX曾问一九〇〇:“你为什么不下去一次,哪怕只有一次,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看世界,亲眼看一下她,为什么要死守在这座漂泊的监狱呢?”这一点也是这本书最重点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一个人从出生后近三十年间,生活空间只有一艘船,为什么会从不想去看看大海之外的陆地?这个问题一九〇〇自己也回答不了,直到他在船上呆了三十二年后的某一天,他终于决定下船去看一样东西—一样被称为“大海”的东西。去看大海对他仿佛是个很匪夷所思的问题,难道三十二年间他不是天天在看大海吗?但一九〇〇的解释是,他想知道如果他离开大海,大海会对他说什么。一九〇〇从没有欲望的人生第一次有了欲望,他并不是对外界感到好奇,而是想解除“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疑惑。

  但就在一九〇〇郑重朝下迈向第三级阶梯时,他转身回到船上。虽然想要换个角度看大海的欲望也曾想撕裂他的灵魂,他本来可以体验它们,但他最终放弃了体验。一九〇〇终于清晰地认识到,“大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程。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水。是一种我无法弹奏的音乐。请原谅我。我不会下船。”陆地上这么多的人,他们的欲望实在是无穷无尽。而船舱里看出去的大海就是他熟悉的样子,他只能也只愿意在这样的大海中央演奏,陆地不过是一片遥远的灯光,一种回忆,一种希望。他在放弃欲望的同时感觉他已经找到自我救赎的方法,把自己的人生从欲望中抽取了出来。在这艘船上,每次世界流动不过两千人。他们再多的欲望也无法超越从船头到船尾的空间。当他的演奏在海上开始时,他就对这段旅途里有限的人和有限的欲望施了个魔法。他会让船上的人们在音乐中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他们在哪里,忘记他们自己是谁,也就忘记了他们心中的各种欲望。这种施魔是种天赋、与生俱来、一种极致。就像一个魔术师,他的道具只有一架钢琴和有限的空间以及没有边际的大海。因为海洋太大了,让人生畏,他能施展魔法的空间就只要这艘船。所以,他决不能离开这艘船。

  MAX一直记得一九〇〇曾对他说 “在人们的眼中,可以看见那些他们即将看到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已经看到的。”他对人性里无休无止永不满足的欲望感到厌倦与恐惧,他注定只能远离陆地上的人群。而名为“弗吉尼亚人”号豪华邮轮是他的出生证明、他的天赋之源、他的魔法世界。一旦离开这个壳体,他不过是一个没有出生过,没有落过地,一具赤裸而没有保护层的软体动物,是虚无的游荡在一个移动物体上的游魂。一个魂魄是无法支撑起他的手再弹奏乐曲,再施魔法的。而他所有的幸福来源于坐在他生命的黑白键盘之前,弹奏一曲美丽而复杂、荒诞而富有天才的音乐,世上最棒的音乐。“相遇莫问前路,告别勿念归途”,他是上帝派到人间指挥音符的精灵,那些琴键早就在等待着那些音符,那些音符生于斯也逝于斯。他要在那音乐中跳完他余生的舞蹈。

作为这部重量级电影的原著,文字的表达绝对没有影片那样充沛立体的表现力。但是你如果静心来看这部字数并不多的小说,你依然会觉得大脑掀起一阵阵惊涛骇浪。你可以用你的视角再去看这个故事,这段没有边际的有限空间和没有休止的永恒停顿,还有一九〇〇这个固守时空拒绝欲望侵蚀的灵魂,他说“别以为我不幸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