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上钢琴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海上钢琴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6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上钢琴师经典读后感10篇

  《海上钢琴师》是一本由亚历山德罗·巴里科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一):我望不见的正是一切结束的地方。——1900

  *现在你想: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八十八个键,明明白白。键盘并非无限,而你,是无限的,琴键之上,音乐无限!这一点,令我欣喜生命也得以延续。

  但当我登上舷梯,面前就展开了一副有百万键、千万键的键盘。

  百万键,千万键,无边无际千真万确,无边无际却从未堙灭。

  在那无边无际的键盘上。

  在那键盘上没有你能弹奏的音乐,你坐错了位置,那是上帝弹奏的钢琴。 *

  很短小的小说,姑且称之为小说吧。1900,海上钢琴师。一个一生从未离开过海上的钢琴师,一个只在海上演奏的钢琴师,一个可以在暴风雨的夜晚与钢琴共舞的钢琴师,一个没有在法律存在过的钢琴师,一个可以让人群沸腾的钢琴师,他演奏的不是钢琴,而是他的人生,他的心。他什么都没有,除了他的钢琴,他的音乐,这里是他的天堂,他根本需要更多的美好,也不知道如何处置那些美好。他短暂的人生,神游在他独特的音乐中,那令爵士乐之祖汗颜的琴声,那里他是上帝,他喜欢主宰一切的感觉。即使外面的世界有亿万中美好,而这些美好你不能预测,你不知道他们在何时结束何时收回,那就不是你的美好。

  我想那或许是一种安全感吧,我们坐拥一些东西,诸如爱情亲情友情之类。我们为之投入,也期待汇报。而总有些令人幻想的美好,我们不敢接近,我们不知道能否把握住,不知道那些是否属于自己,不知道那种美好何时被收回。

  我们会快乐的,只要满足现在拥有的一切,就像1900说的那样,"别以为我不幸福,我不会再那样了" 。一切尽在心间。那些想追逐的,那些没来及体会的。

  只是,作者真的喜欢玩笑,坐在炸弹上死去的1900失去了双手人类真的很渺小,即使是琴键那一席之地也并不能完全拥有,就算你能一眼望到尽头,你始终望不见结束的地方。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二):流泪的理由

  流泪的理由

  那些泪突然而来,毫无征兆,甚至在心灵还未感知到痛楚时。仿佛它们早就潜藏于我身体的某处,只为等待这一个时刻涓涓而流。

  知道又邂逅了一部电影并被它狠狠击中。

  1900,被遗弃在客轮华丽钢琴上的美丽婴儿,不知生日,亦无名姓。被好心的锅炉工收养,以收养他的那天为名,在如海浪般起伏颠簸的摇篮里长大。那双透过舷窗看海的眼睛,澄澈、无助孤单

  八岁的时候,目睹收养他的人被意外夺走生命。包裹着的遗体从船上投落到海里,转瞬即逝。生命似乎不过是种幻象。

  沉寂的夜晚,全船的乘客被钢琴声唤醒,他们惊异地发现这个脸上满是煤黑的孩子无师自通地弹奏出美妙的天籁。

  那一刻相信世间确有天才。因为上帝是公平的,他剥夺的同时必在给予。

  能够终日与音乐相伴,在这一点上,1900无疑是幸运的。在庞大的维吉尼亚号上,他的灵魂出入于音符之间。他用音符析解每个人复杂内心地图:他看出静默的男人正沉缅于往事,端坐的贵妇藏有奸情,而风情万种女子原是妓女……然后用音乐一一表现出来,这个本领,令1900唯一的朋友麦士佩服到五体投地

  与爵士乐高手谢利的钢琴对决无疑将1900的音乐才华铺陈到极致。看着他的手如蝴喋般在琴键上翻飞,弹奏出的音乐让我窒息。当那支烟在弹奏后的琴弦上静静点燃,当众人把他高高举起,当谢利一行在冷雨中悄悄离船,1900的才华如烟花灿烂盛放。

  但是,我的那些泪,不是为了这些而流。

  当1900带着晕船的麦士随着钢琴在地板上滑行,有没有恍然生命原本可以这样的恣意和浪漫

  当1900拿着唱片在雨中的甲板上凝视心仪的姑娘,却走不出那靠近的一步,说不出那一句练习了无数遍的话,有没有想起患得患失手足无措初恋情怀

  当America的喊声过后,原本还围着1900又唱又跳的人们,转眼就掉头而去。坐在钢琴旁边的1900面带微笑无奈地看着离去的人们,有没有想起某个时刻处在人群中的自己突然而来的深深寂寞

  当1900终于鼓足勇气在人潮里追上了女孩,却无法把唱片递到她手中,看着他们被人潮冲散,从此再无重逢的可能,有没有想起生命中的一些极要紧的朋友,就是这样在人海中失散?

  所以,明知道是现实里绝不可能存在的人和事,却还是为它落泪。

  1900是个赤子,他身上有种干净的东西,当他问“录音痛不痛”时。你会发笑吗?

  他一生飘浮在海上,以船为家。多年前初恋的女孩没能让他离开,多年后挚友的劝告更不能让他离开,即使维吉尼亚号即将化为灰烬

  他说:“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

  他的灵魂就是一条船,在音符的海洋里游弋。在有限的琴键上,他触摸到无限。但陆地令他迷惑,望不到边沿的建筑切割着天空,他无法把握,所以他恐惧

  因此,在他,与船同沉仿佛是件天经地义事情,无法想象他在陆地上的生活,就像麦士向他描述过的那样。所以,当船灰飞烟灭时,也不再为他痛惜,反而替他庆幸。

  但是,为什么还是要流泪?

  1900是面镜子,在他的映照下,我赫然发现,曾有过的如1900般的纯粹之心早已封存,如今行走于世间的自己,破碎且伧俗。

  流泪,为1900用生命维护而我一路行来不敢坚守的东西。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三):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标题:

  评价: 很差 较差 还行 推荐 力荐

  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有关键情节透露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gt; 取消

  请尊重创作者的劳动,勿提供下载信息、或转载他人的文章

  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四):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小说《白马啸西风》里的李文秀离别塞北荒漠,冷落江南万千翩翩少年郎。在她心里:那些都是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正所谓“鹰飞于天,雉栖于地”,各有各的安乐与处所,人人皆有自得环境方式。若果,《海上钢琴师》中主角一九零零的乐园勿庸置疑地便是“珍弗尼亚”号轮船了。

  如这个故事的叙述人麦士所言:没有人会相信我的话。一九零零的一生即是一部传奇,而传奇,始终介于半真半假之间,信之则有,不信则无。但传奇总予人以美妙的遐想与追寻,内心因而丰富多彩起来。

  无人知晓一九零零怎么会出现在船上,他自己更无从过问。从出世到死亡,他的一生,可以改用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一幅油画的名称概括: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不过,他似乎没有执着于如此这般的哲学思索潮起潮落自然地,他在船上渡过了四十多个春秋。尔后,在轰天的炸药中随着“珍弗尼亚”号化为齑粉,飞扬在碧海蓝天之间。他的生死哀乐与这艘船有着难以割舍的宿命之缘,因之,他抒就了一阙世纪的传奇。如卡尔维诺笔下在树上攀援终老的男爵柯希莫,轮船与树林是彼此生存的理想国。他们拒绝接触他人所立的大地,“生活在别处”这句话被两人演绎的精妙绝伦,淋漓尽致

  一九零零在音乐领域称得上天才,他技惊四座,令旅人如痴如醉。他蔑视俗常,嘴边会不进跑出类似规矩可以滚蛋”的言论。当时名动英美的爵士王也难入其法眼,足见他的骜傲。他又是腼腆懦弱的,面对心仪的姑娘,始终没有道出可使海水为之沸腾的燃烧的话语。他牵念纽约城这位农夫的女儿,亦想站在陆地上体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要生平第一次离开轮船,迈向近在咫尺土地。就在轮船与码头的架梯中间,他停步,举目,前方城市连绵,望不到边。片刻后,他摘下头上的帽子,用力抛出,帽子在半空漂亮地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像是无声的宣言,最后落入海中。

  尘归尘,土归土,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你们到繁华的城市升官发财娶妻生子一掷千金香车宝马美酒佳肴去吧。我,一九零零,要回船上了。

  非是一九零零厌恶陆上的生活,当坐在弦窗旁,面对浩瀚无涯的海水,寂寞的浪潮一无停歇地冲洗他孤单的心灵。只不过,他没有踏上城市的征途,“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外面纷纭错乱,诸多事力不从心,无从把握。他“什么都看得到,唯独看不到城市的尽头。”而在这广阔的陆地上,城市后面紧接着另一个城市,依次而下,无穷无止。试问,何处是世界的尽头?

  佛曰:心安即归处。人向往的皈依是内心,朝往它的路程温暖而舒坦,最终导向清音飘渺的仙境。空间有限的“珍弗尼亚”号和八十八个键的钢琴,正是一九零零任情所往,自由无拘,尽性挥洒的无限天地与仙境。而这仙境,终究弥漫着无望的调子,它显得冷酷。一九零零,生于斯,长于斯,注定,死于斯。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五):困惑.

  我出生在这船上,在这里,世界流动,每次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无法超越船头到船尾的空间。你弹奏着自己的幸福,在那并非无尽的键盘上。

  听闻这部电影很久,看了一个开头但无心继续。巧遇这本书,坐在火车上读完。最后关于这个1900的钢琴师的独白让人觉得很深刻,但是似乎又很玄妙。他没有走向广阔的陆地,是因为不敢于面对世界的尽头又或者是不愿离开熟悉的孕育他音乐灵感的船。于我,是一个难以解释的谜。

  有书评说这本书主要突出了命运无常,有的说他主要关注两个琴师斗琴,于我,要怎么理解

  一直喜欢激越的事物,所以和船同归于尽也是我所喜欢的。黑暗的地方,散发诡秘的芬芳,那么诱人。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六):《海上钢琴师》流逝音符下的灵魂乐章

  对于音乐者而言,他们的人生本就恰如一段段不同的乐章。尽管音乐都是那么地动人,但是每段旋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回旋和起伏。无论是那低迷的回音,又或是那高潮的迭起,还或是强烈的振颤,皆道不尽人生的波澜起伏。

  一部由意大利著名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撰写的《海上钢琴师》,带领着我们共同领略了一场颇为壮观,蔚为哀伤的灵魂乐章。这里的故事是属于文字的音符;这里的故事是属于感伤的印章;这里的故事更是属于启发人们无尽的遐想。想故事里的人,品故事中的事,思人世间的理。

  《海上钢琴师》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出色的海上钢琴师。尚在襁褓之时,他便被狠心的父母遗弃在了“弗吉尼亚人号”豪华邮轮之上。由此这段略带忧伤的音乐作品就此拉开了帷幕。最初的遗弃,随后领养人的意外身亡,及至声名远播之后的冷眼旁观放弃前程,到最后的与船共亡悲剧的结尾。假如把他的人生经历做比喻,我们或许可以假想成为一段引人落泪的音乐剧。虽然他或许时刻可以拥有希望,但是他却最终放弃世人所识的辉煌。命运的不济,让这位“天堂的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的钢琴师就此陨灭。但是留给我们世人的又是多多少少的深思和回味呢?

  作为一部小说,其中的内容浓缩了太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和寓意。出色的钢琴师,原本可以辉煌腾达的人生,却又在船毁之时一同戛然而止的生命。看似偶然,却属必然。身为钢琴师,孤儿的1900应该以音乐为生。然而,书中的他却毅然而然地选择了一生地永留在了这条从不分离的“弗吉尼亚人号”油轮之上。不是他不愿意去追寻音乐的梦想,实属他和这艘船的那份千丝万缕的关联。于他而言,这条油轮之上是他生命的载体,是他安全的倚靠,更是他人生中一道无法跨越的坎。也正因为如此,他一次又一次地因故舍弃所有的机缘。事实上,他那曲折的人生早在当年被遗弃于油轮的那刻开始。海上钢琴师的他将自己的身心紧密地链接于油轮。在这里,他可以创造音乐的奇迹;在这里,他可以感知存在的意义;在这里,他可以以一名旁观者的姿态感悟人间的世态。只不过遗憾的是,他却终究无法脱离自我圈定的人生枷锁。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他更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毫无尽头的陆地让熟识于在有限区域内怡然自得的他茫然无所适从。从一个更为深远的角度而言,海上钢琴师或许代表着世间那些只敢于存在自我空间之下的人群缩影。他们熟识于一如既往的生活圈,他们热衷于弹奏着独属于自我的乐章。但是一旦环境有变,一旦需要跳出原本那个熟悉的环境,所有的不适和困然接踵而至。

  不可否认,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人生乐章的演奏家。我们是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去汇编那夺人耳目的雄浑交响乐,又或者只是固步自封地仅仅敲打着单一节奏下的五线谱呢?看完这部小说,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我的想法和见解。事实上,我们更可以透过这部《海上钢琴师》总结出某些精辟的人生哲理。流逝音符下灵魂乐章耐人寻味,但是其中的真正璀璨还在于你我应有的勇气。也许我们的人生早已有了建树,但是我们还不能固步自封。人生的旅途很短暂,短暂到有如那段段跳跃的音符,转瞬即逝。我们真正需要做的还是在于把握有限的生命,在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琴键上尽情演绎最为瞩目的乐章。而不是一如海上钢琴师这样的生命终结。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七):我喜欢的1900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当初在电脑上看完以后,我还特地跑到中国电影资料馆去看了胶片版,我要在电影院享受这部电影。

  有人说1900是个逃避现实的人,当他面对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街道的时候,觉得他怯懦了,没有勇气面对未来。然而我觉得这是他自己的坚持,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坚持。他希望自己的“世界”是有限的,而无限的应该是自己,正如他自己在最后所说的:“比如说这个钢琴,键盘有开始,也有终结,傻瓜也知道只有88个琴键,它们是有限的,而你却是无限的。在这有限的88个琴键上,你可以弹奏出无穷无尽的音乐,我就喜欢这样,我也只能这样生存。”

  我们生活在一个选择的时代,世界这么大,我们要选择一个爱人,选择生小孩,选择一栋房子,选择一份工作,但其实这些真的是我们的选择吗?这些都是我们真心所希望的吗?我们生活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很少,但由于欲望的引导,我们背负了太多不该有的负担。最后1900仍然没有下船,很多人觉得很惋惜,但这就是他的选择:“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过大的船,是一个过于漂亮的女人,是一次太长的旅行,是一种太浓郁的香水,是一曲我弹不出的音乐,我不能下船,我不愿放弃我的生活,毕竟,我就像一个从未存在过的人。”

  我喜欢1900,喜欢他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现无限的自己;喜欢他坚持的性格,不被别人所左右。其实在那艘船上,他真正存在过。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八):只因为人群中看了你一眼——天才的命运

  先讲一个有点儿关联的题外的段子吧。

  这是我在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学语言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段子。

  意大利虽然经历过文艺复兴的辉煌时代,虽然属于发达国家,但是也有文盲的存在。

  据说,以前有一对文盲夫妇,生了一双儿女,取什么名字好呢?夫妻俩愁死了,这天,丈夫和妻子正说着话,说着说着,就突然想起了该给儿女们取什么名字了。

  丈夫说,亲爱的,我们的儿子嘛,就叫punto(句号)好了,女儿嘛,就叫virgola(逗号)吧。

  这个句号、逗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就是因为意大利男人的名字通常以字母“o”结尾,而女人的名字则通常以字母“a”结尾。(当然也有例外,比如Andrea就是个男性名字。)

  于是,看到《海上钢琴师》中“1900”(Novecento)这个名字的诞生,我就笑了。

  真正是异曲同工。

  《明朝那些事儿》中写到朱元璋的祖辈父辈们都是以数字命名的,他自己原本也叫朱重八。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

  所以,可以想象,这位1900先生是怎样的出身了。

  1900是个弃儿。

  是被移民父母抛弃在船上的弃儿,被好心的老水手收养。

  老水手也没什么文化,书里对老水手没有太多的描绘,只说他喜欢那些马的名字。而电影里就形象多了,电影中,老水手告诉1900“妈妈”是一匹马的名字,但凡他不知道或者不想解释的东西他都告诉1900这是马的名字。而老水手之所以给1900取名叫做1900,只不过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新世纪而已。

  所以,在船上与水手们、机械师们相处的环境中,1900能成长为一位杰出的钢琴师,委实是因为他自己是一个天才,是无师自通的天才。

  书中没有描绘,但是电影中却给了1900的翩然舞动的手指以特写。

  也许是因为我自己学钢琴时曾多次被老师纠正过手部的姿态,所以对这一点特别敏感的缘故。

  电影中,1900落在黑白琴键上的双手的姿态绝非自学而成,而是名家指点。嗯?这算不算是影片的一个bug?

  但是,不管怎么样,如果没有这种谜一般的身世传奇,又如何能显示出1900就是一个天才呢?

  他可以从外界的人、事、物中汲取到音乐的旋律,汇聚为精华,再自己创造出新的、震撼人心的音乐来。Mamma mia!这才是musica好吧!

  1900虽然生于海上、死于海上,一生数十载都不曾踏足陆地。

  但是他的心灵却并不禁锢于海上。

  1900的神思经常穿越过海洋,在美丽的陆地上神游。

  1900懂得倾听,也会解读。而他所解读的是人,是写在人们身上的印记:身份、声音、气息、他们的故土,他们的故事……并对此归类、整理、编排……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对达西说:“可是人们本身的变动很多,他们身上永远有新的东西值得你去注意。”

  人是最复杂的,却也是最难读懂的。

  1900的音乐就源于这样的难懂的解读。这也正是他的天才之处的表现之一。

  但是,既然是天才,便逃不出天才共有的命运——寂寞。

  天才都是寂寞的。

  只是,1900的寂寞,不是独孤求败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无人可以匹敌的孤寂。

  1900并没有强烈的“求胜”之心,他安心于他的海上,他弹奏钢琴,不是为了赢得掌声、取得荣誉,而只是因为喜爱,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容器,从外界汲取营养,再通过一个出口发泄输出。对于1900而言,他对他人进行解读以后所形成的情感就通过琴键流淌出去。

  所以,当莫顿上船挑战时,1900最初都是淡然相对,直到最后,他决定出手击败莫顿前,才说:是你要这样的,混蛋。

  Fanculo!我倒是觉得1900身上有一些中国的“士大夫”精神——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1900的寂寞也不是孤傲,他也有朋友。小号手在得知船即将被炸毁时,不辞辛苦地坐火车去码头找1900,只为了劝他下船。这样的朋友,也算得上是生死相依了。

  1900的寂寞源自他对未知世界的惧怕。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八十八个琴键,明明白白。键盘并非没有边际。”

  于1900而言,钢琴是他能够hold住的,是可以controllare的。

  但是,钢琴以外的世界,对1900而言就是无法hold住的了。

  陌生的新世界像上千万个琴键展现在1900的面前,无边无际。

  他弹奏自己的幸福,在那并非没有边际的键盘上。

  而这大地,却是一种他无法弹奏的音乐。

  1900心生恐惧。新世界,美丽,却可怕。

  我突然想起了育儿书上说到的那些“自闭症”。

  1900不是自闭症。

  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人的性格往往会更为内向,会对外界的陌生世界更加惧怕。

  童年时期被抛弃的经历让他们的魂灵无处安放。他们只想钻入一个他们觉得安全的蚕茧之中,作茧自缚。

  大海这个摇篮不但给了1900生命,给了他艺术创作的源泉,更给了他安放自己灵魂的地方。

  所以,我可以理解,为什么1900不会走下陆地、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有时候,外面的世界虽然美好,却也是一种妖魔。

  然而,更凶猛的妖魔却是人心,心中的孽障。

  我真心希望1900在天堂能找到他的灵魂安息之所。

  Auguri!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九):不是神话,胜似神话

  我们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活着,而这样活着的理由是:大多数人都这样过。于是大家都对异类好奇、不解,甚至不齿。正如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谈到,谁知道到底是精神病人是反常的,还是我们是反常的呢?海上钢琴师就是给人带来神秘的另类人,经历过尘世无比繁杂的生活的人都十分的好奇,是什么样的心灵,才能让一个人的生活如此空洞而无比充实,如此平淡却无比传奇,很多对现实不满的人都在不懈地寻找着世外桃源,但海上钢 琴师却天生地拥有了它,却也并不对红尘有任何渴望,哪怕是爱情。是他天性的悲观,还是生来的佛性,过人的悟性,不需要历经沧桑便已看破红尘?他那纯真如婴儿的笑,那天簌般的弹奏,让人感觉一刻便是永远,一便是无穷。

  当船上的人都在高呼:America这个单词的时候,自由女神也在振臂回应,人类自有欲望开始,便开始了对自由的争夺,海上钢琴师却安闲地生活在他的世外桃源,不为所动?他的空间为大海和船舶所限,然而因欲望的缺失获得了心的自由,或者他的心也曾有一刻起过波澜,到底是对自由的渴望,还是对红尘的畏惧,还是对求知的恐惧,使他放弃了可能拥有的另一种人生?或者他就是先知,预先就尝到过红尘的苦果,看透了一切不过只是南柯一梦?他的长相让我想起妹夫的父亲,一个无比老实的乡村教师,性格平和而善良,象一根草一样自然地活着,随遇而安,就连一趟远门也不奢求,无声无息、默默无闻,一辈子与世无争,甚至连钢琴师的传奇梦也不会有,他们的境界有何不同?难道只是平庸与传说的区别?

  海上钢琴师本来是一个形象,不屑让世人来评说,他存在着,就和存在一样不需要理由,只是,电影里那种明显的忧郁,却让人不能释怀。我在想,其实某些伟大诗人的生活,难道不是现实中的海上钢琴师么?比如狄金森,比如奥斯汀,他们都活在现实大海中的船舶上,用笔写下自己天籁般的钢琴曲……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十):巴里科之笔与托纳多雷的光影

  1994年,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创作完成《独白:1900》,并由此开创了一种文体,他在序中谈到:“这是介于小说与剧本之间的新文学。”1998年,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在巴里科的支持下,将这部作品搬上银幕。这就是后来脍炙人口并尤为被中国影迷所喜爱的《海上钢琴师》。从此,人们认识了一位钢琴家,他有一个很长的名字——丹尼·伯特曼·T·D·雷蒙·1900。

  他出生于在欧美间往返的游轮维吉妮安号上,并被遗弃在舞厅的钢琴上,善良的水手收养了他,并为他起名为1900,拥有诗一般名字的他也在船上经历了诗一般的一生。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影响之大,我无须对情节过多赘述。而让我想要记录下来的是在名著与光影间纷飞的思绪。

  两部作品都以1900的朋友麦克斯为讲述者。不同之处就在于《独白:1900》像一首优美却隐晦的诗,而《海上钢琴师》为这首诗作了绝佳的注释。巴里科用一部剧本式小说来探讨一个哲学命题:人能够掌控什么?在书中,下船与否是1900要用一生去回答的问题。维吉妮安号就像一个管道,世界从管道一侧流入,在另一侧流出,世界微缩进维吉妮安号中,1900无须下船就已洞悉世间百态。他生于船,死于船,船是他的国,往来的不仅是船的游客,也是他的过客,他的气场早已将船布满,1900能够掌控的,是一艘船的灵魂,但也仅仅是一艘船。在电影中,托纳多雷为其作了诠释,1900对麦克斯说:“那个世界好重,压在我身上。你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结束,你难道从来不为自己生活在无穷选择里而害怕得快要崩溃掉吗?”1900一旦下了船,就变成了世界的过客,无法再掌控他的国,最终被世界裹挟着随波逐流。船上更像是安稳的陆地,下船后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更像是难以预测、无法依靠的大海。或许是巴里科创造出的1900太过完美,他似乎失去了掌控力,而选择了用一种平淡到令人震撼的语言讲述这段传奇,托纳多雷则选择设计一段更经典的独白:“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生命。”死亡的命题被巴里科阐释到极致。我更愿意称之为“象征性告别”。在巴里科笔下,1900看到一个婴儿降生,就看到了所有婴儿;看到一个女人的言谈神色,就了解了大多数女人;对好友麦克斯告别,就是告别了所有朋友。一个生活的诗人用象征法,了无牵挂地走向六吨半炸药,与他的船、他的国,一同湮灭。

  如果说巴里科是天生的编剧,用跳跃的笔触、独幕剧般的画面感给读者留下思维空白,那么托纳多雷就是天生的导演,他为小说丰满了血肉;如果说巴里科为1900的故事奠定了浪漫的基调,那么托纳多雷就是为其注入了灵魂。这点睛之笔仅仅是一个女孩、一张唱片而已。看过《海上钢琴师》的人无不为1900那转瞬即逝的爱情故事而动容,而在巴里科的原著中是没有这条线索的。托纳多雷的这一改动,为偶像般美丽却无神采的1900形象添加了神、注入了魂。而那张1900为无名女孩创作后被亲手掰碎的唱片成为了引发麦克斯讲述1900传奇的开端。大胆的改动,堪称神来之笔。托纳多雷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追寻美的意义,用《天堂电影院》发现爱的宝藏,在“欧韵三部曲”中,《海上钢琴师》是其唯一一部非自传式电影,托纳多雷选择用它讲述一种终极的浪漫。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部电影,我的回答从不迟疑:“如果艺术有偏爱的话,我会选择偏爱《海上钢琴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