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6 20: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读后感10篇

  《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人们是如何生活的》是一本由叶丹著作,42.00元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读后感(一):追寻和低问

  看叶丹写的《我只是想看看,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这本书,让我有种畅快淋漓感觉

  书里只是简单记录个人的欧洲旅行,却让我欲罢不能,因为需要照顾孩子,我只能在他睡着的时候“偷看”。

  这本书实在是一本坏书,一本需要阅后即焚的书。因为它在挑逗你隐藏的梦想

  叶丹用文字将她走过的路,遇到的人,看到的风景真实的展现在面前。绝对是“有图有真相” !

  这些都如同细细密密的钩针,勾起我心底埋藏多年,久被掩盖而不灭的那簇火苗。

  曾几何时,我也满怀豪情,梦想自己能潇潇洒洒的踏遍世间的角落,与山对坐,与云聊天,与水鉴茶!

  如果说我有个梦想,那就是仗剑走天涯,如果说我有个遗憾,那就是被俗世如蛛丝般缠绕的双腿。

  最初时,我还挣扎片刻,如今,我早已在自己织就的茧里低眉浅唱。

  是内心呼唤还是命运之手的微调,这本书如同精灵般来到了我的生活里。

  来时未觉欣喜,随手置于书架之上,继续被红尘煎炒烹炸。

  深夜低低的催促声:看了吗?看了吗?看了吗?......

  不知是心声还是呓语?但却极其具有魔力,让我打开它。

  看看叶丹将我的梦想变成现实,让我连给自己找借口幻想都省略了。

  如同可一舟一钵从南洋而返的老僧,让我不得不仰望。

  从书里才知道原来有“空中食宿”这种租赁方式。可见世界上真的有很多的人喜欢走走看看,喜欢了解其他地方的人和生活。

  最初我会以为是好奇,甚至会用到猎奇这样的字眼

  如今自己再回看当时的想法真的是狭隘至极,好像也是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到的比较体面地借口。

  这许多年,虽然人未动,心却从未安稳典型的心口不一。

  叶丹这一路行走里,似乎不断地在追寻什么,也不断的发出低问,问心问自己。同时震撼和问痛了我的心。

  这本书里呈现的人和风景,以及他们的互动,都是那样鲜活美好

  我喜欢叶丹在阿姆斯特丹住过的janeke的家,一座住了三代的房子想想都是满满的故事,都是生活的痕迹,随口都是关于一个物件回忆......

  叶丹配的照片,屋内安静素雅,窗外绿树成阴,房东、茶具,鲜花窗帘非常和谐这就是生活

  那公园里安静阅读的人们,街头温暖背影,专注于制作和修理烟斗的银发老人,一张张定格在我的心里。

  看到烈日下的水果摊,对于超级吃货来说,下意识的用手做放大的动作,想仔细看看是啥水果,卖多少钱?

  当发现图片没有变化的时候,才警觉这不是手机,不是微信

  我还喜欢高迪的作品------巴特罗公寓,看着图片,我就爱上了那里,我不喜欢笔直的线条牵拉的空间,总是感觉不到温暖。

  叶丹关于巴特罗公寓内部的描写,细腻全面极大满足了我想了解房间内部的欲望

  再就是希腊,我心之所向,我不清楚我为什么喜欢那里,只是在Egina岛上拍摄的照片,和遇到的人事,我内心没有来由的感到亲切,就像是我的家人在招待客人一时间我都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看客。

  在行走的过程里,朱丹不时发出的低问:关于芯片植入孩子脑部的遐想,敲击着我的心灵;关于国内总是入新居的普遍现象的轻叹,关于无法追寻儿时环境无奈都拨动我心底敏锐的弦,因为麻木不是特别的痛。

  感谢叶丹,用她的行动告诉我: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去做!

  《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读后感(二):旅行的意义

  叶丹的《我只是想看看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一书,没有完备的旅行攻略,没有对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系统梳理,作者带着形形色色问题,入住当地人的家里,用细腻笔触记录下了自己旅行时独特感受。 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叶丹选择了在airbnb上订公寓,住在当地人的家中,这样的住宿方式,让她得以顺利地接触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房东、近距离地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每一次入住新的家庭,她都会精心地准备很多问题,与不同的人来聊天,访谈。有人说,认识一个城市最为有效办法就是和陌生人聊天。而对话是直抵一个人内心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每当一个鲜活的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试图透过其言行理解思想,再去挖掘其思想中更深邃部分。对我而言,启发对方敞开心扉的过程充满了吸引力。” “我推开了一扇扇门,走进了他们的家。只可惜时间太短,所见片面,相处有限。但我满足而愉悦,被触动,且收益良多。”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房东tim对租客的要求是提供一张本国的黑胶唱片,房东jean给留的作业是用5欧元去指定的跳骚市场去淘一个物件,这个物件同时也是一个问题的答案,阿姆斯特丹领着作者逛布店的女房东,在巴黎遇到的不靠谱的房东等。这些性格迥异的房东,是作者在旅行时真切地接触到的,他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对作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作者旅行中重要的一段经历。 “流浪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自由自在随遇而安。”旅行的过程,也是一个流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书中的励志姐,因为一次去印度的经历,中年的她决定放弃香港衣食无忧的生活、体面的工作,去米兰进修。这样的选择,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却没有能够阻挡她追求方向。有时候,人需要冲动一些,因为很多事情,一旦犹豫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做了。 在法国波尔多的房东大姐家,叶丹心血来潮想要做一顿饭,选用了圣女果、香肠、青椒、虾、小生蚝和脆瓜等食材,并把做的炒饭分享给了房东大姐家的小儿子。这样的一顿炒饭,无形之中拉进了她与房东大姐及其两个儿子之间的距离,他们都对叶丹表示了感谢,而叶丹也因此获得了一种被人认可成就感。在异国他乡,选用当地的食材,在房东家厨房里做一顿炒4饭,分享给了其他人并获得认可,似乎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多年之后,那个房东家的小儿子想到陌生的房客曾经给自己做的美味炒饭,是否会嘴角上扬?这样的经历,对叶丹而言,何尝不是一次美妙体验。 “旅行这件事,不是输入程序然后就自动运行了,它的重点在于体验。”旅行的过程,充满了变数。即使是下一秒,我们也不能保证发生什么事情。正是因为在排错队的情况下,叶丹才有机会误打误撞去了一个冰激凌店,它自称是“镇上好吃的冰激凌”。在烈日炎炎的天气里,她不仅吃到了细腻丝滑凉凉的冰激凌,还遇到了非常友善的女店员。等她出来再次排队时,完美地错过了高峰。正是因为在巴黎遇到了不靠谱的失联的房东,她才能有机会去跟法日混血的法学博士认识接触。在旅行中,那些不完美有时候也会成为旅行的一部分,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别处的风景,遇见性格不同的人,经历难忘的事,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

  《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读后感(三):有趣的旅行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的这句话曾一度成为无数躁动都市人的心灵鸡汤。对于这段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在《新京报》的一篇专访中,高晓松是这样说的:“诗和远方”很多人想多了,仿佛想成去远方旅行,想成什么都不要就去追求。不是这个意思,“诗和远方”和“眼前的苟且”不是对立的,每个人一生心里永远有这两种东西,就像《月亮和六便士》,六便士当然是人们需要的,但你弯腰去捡六便士的时候,你别忘了偶尔抬头去看看天上那个月亮。 作者义无反顾的奔向了诗和远方,因为她心中有“月亮”指引着她前进。如书的书名一样,我也想看看,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怎么生活。保有对生活的好奇心人生真的会有趣很多。读完全书,我愿意推荐给身边爱读书朋友,因为作者的旅程是有趣的、好玩的,而不是朋友圈里走马观花式的九宫格晒图。 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游记,因为书中没有传统到此一游,以及的在标志建筑前的自拍;没有事无巨细的到××旅游必吃的10家店;没有××地三天两夜旅行攻略。是的,你期待的那些游记的套路都没有。作者是真诚认真、走心地在看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每一段旅行,作者在观察别人的同时,也在观察自己的内心。完成房东布置的黑胶唱片的任务,仔细的在甜歌皇后与传统民乐中选择;和女房东一起去采购布料,看着三代同堂的老房子,忆及自己住过的房子。这样的体验即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 书中在布鲁塞尔游荡的英国女人,给我印象极深。就像那首诗里面说的一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作者在给她拍照,她热情邀请作者和她一起逛一逛,作为一个旁观者,作者看着她与周围的人打招呼说说笑笑,还很环保的买了一件一欧元的二手t恤。她有爱人结婚 ,没有工作但是她很快乐。 或许这样的人生在我们眼里看起来不太靠谱,但是这就是世界上另一个角落里人们生活的真实样貌。世界上有无数的其他人,他们过的与你截然不同的生活。 卡尔维诺曾说过,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或许是时候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世界上其他角落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会给你一些不一样的触动。

  《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读后感(四):出门旅行,比看风景更重要的是……

  前段时间一个人出了一趟门,看了看风景。一个人出门免不了孤单,我就开始学着自己和自己聊天,遇到其他的旅行者,需要帮忙的帮忙,可以搭话的搭两句话,反正也不吃亏

  后来真就在旅行的最后一天,遇到了一个同样独自出行的朋友,一路聊天,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出门旅行,我们也不断探究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后来我们知道,旅行是为了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而比旅行更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出发,以及你遇见了怎样的故事。

  叶丹这本《我只是想看看: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写的就是有关遇见的故事。

  一个未婚女青年结束了从事15年的电台主持工作之后,独自去欧洲旅行了一个月,她选择了时下兴起的Airbnb的形式。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入住那些愿意把家里闲置的房间拿出来供旅客居住的地方,类似于我们说的“沙发客”。而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她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生活。

  有要租客带当地特色黑键唱片的房东,有给你五欧元让你去指定跳蚤市场挑选物品的人,有一家三口靠快餐和薯片当主食的人们等等。

  我喜欢叶丹描绘生活的方式,也许她不是最有趣的,但却是非常真实的,她用一颗相信别人的心和愿意交流样子,换来了很多的故事和真心的朋友。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付出时间在交流上,而不是风景上。她的朋友问她:“跑那么远不就是去看景儿的么?你花那么多时间去跟人聊天干嘛?”她说:“我当然喜欢看景,但做了这么多年的媒体工作,当一个鲜活的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是试图透过其言行来理解其思想,再去挖掘其思想中更深邃的部分。对我而言,启发对方敞开心扉的过程充满了吸引力。”

  真的这样。

  我至今都记得那年和同事一起去西塘的经历。

  我们选择了十一出行,因为配合同事的时间,我们还选择了1、2、3这三天,去了一年四季热门经典西塘。当时我们五个人全程没有顾忌男女身份,拉着手搭着肩,因为不这样做,你就会被挤到塘里去。

  按理说那样的拥堵,那样的炎热是非常不好的旅行体验,但当那晚,我们一行五人在西塘边的民宿里,夜晚十二点,喝着桃花酒,吃着鸭脖子,吹着小风,屋外摇摇摆摆的小竹林,木质小桥,鹅卵石铺成的路,聊着各自曾经的生活,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在那个敞开心扉的夜晚,我知道以后不会再有,也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体验了。

  景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到的风景才会是不同的,就像我去之前问我的朋友一个人旅行的体验怎么样,他和我说了好几次不同的经历,有的是好的,有的就没那么愉快,说到底还是和那次旅行遇到的人有关。

  林丹这本书带给我的就这样一种体验,不热闹,不喧哗,不是旅行攻略,只是故事,有关遇见的故事,有关心灵的故事。

  我想我也还会再次一个人出发,和她一样,遇见去,去听不同的故事。

  《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读后感(五):《我只想看看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遇见另一种理想生活

  我很少看旅行类的书籍,但一看到叶丹这本书,我就被书名和简介吸引了,并且有预感书中讲述的不止是旅行的故事,还有内心的交流与作者自身的成长。

  翻开书的封面,附有友情提示,“这本书产生于一种天真烂漫的活法与写法,文字很轻,风景很大。它发出明了而不刺眼的光芒,令人着迷,不可思议。建议你只读一遍就好,阅后即焚,因为它的主人不怀好意,她在诱惑你抛开现在唯恐失去的事业和生活。”

  确实,看着书中异国的风景,和形形色色有趣的人,就好想放下一切,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尤其想去国外看一看。

  两年前,教师顾少强写下“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红遍网络,而《我只想看看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这本书,是作者结束了从事15年的电台主持工作,独行欧洲一个月的收获与总结;记录了旅行中难忘的人和风景,她带着好奇与勇气,遇见了很多新鲜事。

  旅行中发生的种种都是不期而遇的美好,比利时的房东要求提供一张本国的黑胶照片,给“我”提供了作业;在布鲁塞尔度过了一个人孤独的夜晚;Janeke的老房子住了三代人;热情搭讪带“我”逛了一下午的英国女人Sally;偶遇街角的铁艺工作室;被巴黎房东放鸽子,遇到好心的法学博士;凡.高待过的奥维尔小镇有种静默的力量;观察接头行色匆匆的路人,臆想出来的危险;巴黎街头偶遇画室,手工烟斗店的艺术家爷爷;上街会用手臂护着“我”的小暖男11;微信上不怀好意的挑逗;体会自己做饭的乐趣,善意提醒我“注意安全”的陌生人;大老远从阿根廷飞到巴塞罗那的四个年轻人;在地铁站吹奏的中国大叔;威尼斯的水上巴士,小女孩全程抓着哥哥的耳朵。

  这一切都那么的真实,也富有画面感,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眼前。如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旅程是思想的促成者,运行中的飞机、船或者火车,最容易引发我们心灵内在的对话。流动的景色、陌生的环境,会刺激我们思考。”

  作者很享受和他人交流的过程,随时会开始一段采访,印象最深的是励志的R姐,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最想做的事情。

  书中有一段话,“在熟悉的环境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做着意义和体面兼顾的工作,有才华、有样貌、有阅历、有冲劲、什么都不缺,什么都很好。而离开熟悉的环境,跳脱衣食无忧的生活,暂停有意义而体面的工作,带着才华、样貌、阅历和冲劲继续充电,会让一切更美好。”

  书中写的不仅是旅行,更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心智逐渐成熟的过程,在接触不一样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后,能够宽容和理解一些东西。

  书看了一大半的时候,我想起了两个人。

  一个是7月一起去港澳的朋友,她独自去过西藏、上海等诸多城市,在回程的火车上我们聊了很多,她说起自己在上海住青旅遇到的外国女孩、以及跨年在外滩没能等到看到倒数的遗憾;在西藏租车遇到很多好人,把路上的照片给我看;以及她遇到的一个民宿老板,把店交给员工,夫妻俩四处去游玩,表示很喜欢那种悠闲生活;我说想以后去云南,她告诉我丽江古城有石头路不好走,不适合拖行李箱。

  在她身上能感觉到对自由强烈的向往,还有一个人独处的镇静和淡然,是超出她这个年纪的成熟,她侃侃而谈自己的旅行经历时,自信又迷人,极富有感染力。

  另一个是刚去西藏自驾旅行的向阿姨,玩了接近半个月,这些天看着她朋友圈里发的照片和视频,让人心驰神往。

  从小我也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当然这需要相当自由的时间和物质基础,但我觉得每年至少要去一个城市,开阔眼界和放松心灵,享受“在路上”的状态。

  在这个网络便捷的年代,很少有人捧起一本书认真阅读,但这本书是少有的能够走入你的内心,让人平静下来的好书。

  叶丹在后序中分享自己生活的变化,“从两年的视觉艺术的研究生的学业中毕业,由熟悉的领域跳转到新的方向,充满挑战也无比新鲜,身处一线城市,却选择了边缘的客家百年老村住着”,她写着:“我开始在现实里做梦,在梦里活出自己的现实。”

  看到这里,我不由有点羡慕她,遵循内心的声音,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活得那样的洒脱和自由,而我们依旧还在探索和寻觅自己的方向。

  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笔触也是非常舒适而柔美的,合上书许久,心情都难以平静,激发着我内心旅行的欲望。

  《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读后感(六):旅行、摄影、文字,用心发现生活——《我只是想看看》读后感

  2015年夏天,结束了从事15年的电台主持工作的叶丹,有了“独行欧洲一个月”的旅行。用作者的话说,这次旅行是为了“看看世界其他角落(比利时布鲁塞尔、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巴黎和波尔多、西班牙巴塞罗那、意大利米兰、威尼斯和罗马、梵蒂冈、希腊)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于是就有了《我只是想看看》这本书的诞生。

人要在外面的世界四处流浪,才能最终到达自己内心的殿堂。——泰戈尔欧洲地图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人都开始旅游,尤其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选择出境游的人数日益增多。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加长版”黄金周,出境游客数预计超过600万人次,分别从中国近300个城市出发,到达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1155个境外城市。再加上国人购买力的提升,更衬托出祖国经济发展的一片繁荣盛景。

  看到周围的同事、朋友,都出门旅游了,而我只能在家陪年幼的孩子玩,虽也很是幸福,但也隐隐心痒难耐。不过我也会劝说自己,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其时重要的事要做,现阶段的我是以陪伴孩子为重,出门旅游当然得往后排排啦。回想自己在有孩子前,因为懒惰,旅游的地方也不多,很遗憾;现在有了孩子,更是把我锁住了。好在读万卷书,胜似行万里路,现在各种旅游、游记类的书,琳琅满目。择期佳作品读,也可让我随作者“徜徉”于世界各地,体验人生百味。

插图

  有幸得到这本《我只是想看看》,让我能在各种琐碎时间感受异域风情,比如:在上班通勤路上、工作休息时间和晚上临睡前,读一篇作者用心雕琢的文字,再配合精心选出来的照片,让我体悟到作者时而开心、时而沮丧,时而纠结、时而释怀的各种心情,若身临其境,自在逍遥。就像书中介绍所说:

友情提示:建议你只读一遍就好,阅后即焚,因为它的主人不怀好意,她在诱惑你抛开现在唯恐失去的事业和生活。

  作者的笔触,很是朴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她拍的照片,也没有特意摆拍、构图,全凭其当时的感触和随意的采拍。正是这些朴实无华,更加吸引我的视线,因为这能让我更接近作者当时的情境。也让我越加佩服作者于平凡处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作者的心思是细腻、干净的,阅读她的文字,每每让我有心灵被净化、洗涤的感觉,很是奇妙。比如:即使初到巴黎,被房东放了鸽子,作者也很是乐观,竟然跟帮忙寄放行李的日法混血法学博士,相谈甚欢,合影留念。作者能在旅途不顺中,发现生活中隐藏的美好的能力,很是值得学习。作者与日法混血法学博士合影

  《我只是想看看: 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读后感(七):《见众生然后见自己》

  《我只想看看世界其它角落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第一次见这么长的书名,惊了个呆,要知道书名这么长其实是很不讨喜的,倒不是说越短越好,而是要贴主题和朗朗上口,不然你向别人安利的时候都可能记不起来书名,很尴尬。没看之前我以为可能这个编辑是新手,但是看完之后我很确定,这就是作者自己的主意,而且回过头再想想这个书名,真是完美。

  翻开本书前我也以为就是一般的旅游书籍,不是讲讲景点就是吃喝玩乐,本书又一次让我“失望”了,看似写的是旅游,其实写的是人。书名都已经告诉我们了,就是想看看世界上其它角落人们的生活,以一个义无反顾的姿态在异国他乡飘然游荡,在一个又一个陌生人家看人间百态,但是点到为止,也只是看看,不介入也不多情,就是一个单纯的路人。这种新奇的感觉却让我看的很热血,很有点想立刻拿起背包也说走就走,这才是我想象中的自由。

  对于细节也能发现大美,作者的观察力可以说很有人情味,入住当地人家之后总是能找到入神的地方,让自己在某个瞬间就找到完美的切入点,一点也不突兀,并且就像作者自己说的很喜欢与人接触,也许在那个时候作者方能体会心灵之中的平静,看到他人,其实也是看见自己,见过众生之后才能见自己。

  第一次看这种旅行小品,对,这是我为这个书的分类,感触颇多,有时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都忘记了来这个世上是为了什么,就为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就为了每月那点死工资?就为了让其它人知道你活的还可以?太俗了,曾经有人说世无美酒不愿生此世界,曾经我认为这人有点癫狂,但是看完本书我想说这才是人生的豁达,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这一生的意义何在!没有活出你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那种活着还叫活着么?我给一个问号。

  看着作者写的家长里短我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温馨,看着这些陌生的房东仿佛我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神奇旅程,也碰到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人,这种代入感既真实又虚幻,既让我心动又让我害怕,既给了我力量又让我有点迷茫,忽然让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乏味与无趣,也许,是时候改变了,也许,是时候找到一个内心深处的自己,也许,是时候出发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