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6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经典读后感10篇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是一本由[美] 保罗·H.弗莱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读后感(一):《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值得文学和写作爱好者品读

  《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是我至今看过的唯一一本文学理论方面的著作。虽然说是写文学理论的书,但亦然可以看做是一本简述西方文学史的书籍,甚至是一本教学写作的书。但这本书又不同于我曾看过的其他写文学史的书籍,譬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因为这本书的的理论性极强,以致在该书每一章中基本都会出现崭新的文学理论概念,所以,对于别的读者,我想给的建议是,尽可能的选取整块的时间阅读,并做以相关的标记或笔记。除此之外,该书中被作者用来举例作证的作家均来自于西方国家,所以,对于西方文学少有涉及的读者,在阅读和理解上会较有吃力。 该书共有二十六章,整体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导论部分,最开始我试图跨过导论直入正文,但现实告诉我,我错了。这部分将我们带入了阐释学概念的世界,或许你无法找到阐释学的定义,但它却是这本书的方法论吧。它同样教给了我们要善于“怀疑”,而且文学本身,也是一种善于“自我怀疑”的表现。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作者?什么是读者? 而这一切又绝非毫无价值。福柯就认为,相信作者存在是一件很可怕事情,因为笔者会将之视为权威类似于这样的论点,我是一次所闻,且可以说是醍醐灌顶,这位这不仅仅是对文学概念的讨论,也是对写作的重新思考。 第二、三部分可以说是对文学构架上、主题上和体裁上的辩证思考和理论研究众所周知,我们在评价某位作者的文学作品时,往往是缺乏绝对客观心理的。因为每一位作者的作品中总是会带着自己的特有的“色彩”和“味道”。以中国的文人的文章做例,苏轼的总是豁达宽广,李白的总是怀才不遇,鲁迅的总是针砭时弊徐志摩的总是对爱与自由追求。所以说,我们再去看一篇文章时候,我们往往是戴有“有色眼镜”去品读的。而这一切,都源于作者所经历生活历史甚至是追求和志向。 此外,针对于文学,作者还认为可以从多角度观点去入手区别。比如从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或者从文章内涵的阐述手法去分析,亦是一种新颖的思路。无论任何的符号与语言,在整体其体系中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于是我们则可以将某个作品位于该语言或者符号体统下的特定阶段下的的价值予以评价。而对于文学文章内涵的阐述手法和目的也是各不相同的,甚至还有一定的地域性,当然亦可以说是历史性的产物。 其中作者就单独将俄国形式主义但为一章作述。作者看来,俄国形式主义不同于他自己对于文学的理解,作者更偏向于文学是一种作者与读者、社会甚至是与自己的交流媒介,而俄国形式主义却并非如此,虽然它也并没有完全的摒弃了交流的价值。俄国形式主义更多的关注点则放在了各种文本之间的组合方式,他们自己认为其实科学的,而在旁人看来更像是一种“叙事文体”。 第三部分则是文学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了,这是不难理解的,尤其是熟悉佛洛依德的读者更会如此。幸运的是,我就曾经读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书籍,所以对于弗洛伊德的观点可以说是意料之内的。而深受他的理论的两位学者——Peter Brooks和Jacques Lacan则是该部分的主角。因此,“无意识”一定将是这部分的关键词,犹如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的地位一般。书中告诉我们,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阅读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文章中并没有提及一词的东西,这个东西是隐秘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可以感受的到,这就是“无意识的”重要特征。 例如小说中会利用某些手法,带领我们“重温”一遍某些不愉快的经历,虽然你与作者不曾一同经历,但你却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痛苦,这则是源自于作者与你的“无意识”所达成“一直意见”的结果。 该部分最后提及的后现代精神或许更多的是作者的一种“心里话”吧。文学与政治或许正是通过“无意识”建立起了一架无形的桥梁。 下一部分,阐述的则是社会语境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对此我的更通俗的理解,就是社会历史性。这部分是我认为《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一书所有理论产生均具有的一般性属性。每一位作者都是过去世界的读者,而每一位读者也是当下世界的作者,作者,读者,亦此亦彼。 在后面几章中作者又提及了一些涉及政治观点和地域性或性别性等上的因素对文学的影响,对此作者以文学批评方法待之。在历史的长河中,学术思想亦是文学的政治敏感性不断增长,文学不再单单是一种“交流”,而变成了一种“宣言”。而种族、性别、身份地位、权力资本都有可能成为“宣言”的主题。 最后,《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在结尾也阐述了作者对于文学理论现状担忧——新实用主义的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理论是否会被摒弃。而在二者之间之所以产生的分期后续就是来自于书中所说的言语和语言的区别。对此,书中的说明是十分接地气的,如人们说,火的目的就是为了做饭,山洞的目的就是居住。同理,书中的观点认为,,语言不是为了交流而存在,言语才是。 《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一书,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对于文学和写作有兴趣朋友,但是在阅读的层次上有三点困难。一如最开始所说,理论性极强的阐述对于读者是一份考验;二是本书是从西方文学的角度入手,从西方的文学理论、哲学甚至政治的层面去剖析文学理念所以对于西方文学不了解的读者会亦然是个不小的挑战;三是个人觉得本书的翻译的部分语句并不是十分的符合我的语言成分逻辑,这一点个人因素极大,所以仅供参考。 但整体而言,该书不仅向我阐述了文学理论的多角度观点,更是向我展现了理论对于某个主题的重要意义,理论的剖析往往是打破了常规的思路,单刀直入,将本质繁杂的学说中整理出来,作为文学理论而言,对于读书和写作,均可受益。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读后感(二):看清事物的本质

  有人忙忙碌碌,有人闲庭信步;有人看似很努力,很多年过去了却依然原地推磨,有人虽然只着力于一两件事,却完成了人生的跨越。究其原因,是后者看清了事物的本质,虽然只用了一点点力,却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呢?生命有限,我们谁都无法经历完所有的事情然后总结经验,那么就只有从书中学习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多读文史哲,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当你积累到一定量以后,再从逻辑层面把你所积累的东西串起来,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

  那么为什么要读文史哲呢? 限于篇幅,本文先只说说文学。阅读文学,不仅可以使读者沉浸在作者所描述的世界里,感同身受, 促使读者进行自我探究,而且可以使读者对社会有初步的了解,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本质的一面,从而提高分辨力、批判力,培养同情心和多元价值观,进而使读者在读书遇事时能够理性的、多角度的看待问题

  当你积累了丰富感性认知,这时就需要提高自己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从逻辑层面把你所积累的东西串起来,这就涉及到理论。理论对被思考对象进行总结,研究根本性的问题。

  《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可以帮助读者从理论的高度分析文学作品。本书是由耶鲁大学教授保罗•H.弗莱(Paul H.Fry)在2009年春季学期开设的文学理论公开课转写而成,该公开课广受欢迎,所以将其转写成书。弗莱教授是耶鲁大学英美文学系教授,具有深厚的人文功底,全书虽然讲的是文学理论,但弗莱教授将文学理论与哲学和历史相结合,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阐述了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主要流派。

  在《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一书中,弗莱教授首先讨论了阐释学,以解决阅读是怎样完成的问题。当读者在阅读中遇到了理解上的困难或者想要更深入体会文本的意义,这时阐释学就应运而生了。由于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和文化不同,所以在阅读文本或者看待事物之前难免会有前理解,前理解不可避免,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弗莱教授选取了有关阐释学的两种传统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来与读者讨论阐释学的含义及其在阅读中的运用。

  接下来弗莱教授从形式和语言方面、心理学方面、社会和文化方面探讨了文学理论。

  形式和语言方面:弗莱教授首先从历史的角讨论了形式,和西方的形式主义及俄国形式主义,然后从对符号和语言的讨论开始,过渡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并着重讨论了解构主义对文学的影响。

  心理学方面:弗莱教授通过对几位学者观点的介绍,讨论了人的心灵对文学的影响。文学作品本身仿佛也是拥有生命的,有需求欲望,其欲望通过情节展开,但是欲望的满足却似乎永无止境

  社会和文化方面:弗莱教授从艺术、政治、历史、和身份的视角,讨论了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

  最后,弗莱教授通过两位学者的文章介绍了新实用主义的思想,并对文学理论进行总结,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理论自己的观点。

  《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一书所讲的内容是文学理论,讲到理论自然联系实践,本书贯穿始终都用一本儿童故事书《拖车托尼》来对理论进行实践,弗莱教授每介绍一种理论,结尾部分都会用新讲的理论对这本儿童故事书进行分析。弗莱教授认为,假如你能用理论分析儿童故事书,那么你就能够用理论分析任何文本了。

  谈到文学,自然绕不开经典或者古典,读过本书,让我对经典或者古典有了新的认识:经典不仅是写给作者所在时代的人的,而且也是写给所有时代的人的,它适合所有人,可以被所有人共享。而且阅读经典或者古典,让人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强大的先辈早已写出了晚辈所能写出的一切。其实智慧早已在那里,只是我们忙忙碌碌把它给遗忘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些书,活到老学到老,也许有一天,会突然觉得自己比从前活得更明白了。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读后感(三):深度阅读和写作的秘方

  对比阅读中西方的理论著作,会发现两者有明显差异:中国的文学理论(包括文学史)大多侧重于用例子来作为论据。即便是理论性稍强的《文学理论教程》,提及“文学典型”、“艺术真实”、“文学接受”、“期待视野”等抽象有名词时,也倾向于用耳熟能详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或名人警句来条缕分析,

  看惯了中国的叙事方式,来看西方的文学理论,自然有些稍不适应。夏志清用英文写作后翻译成汉语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就明显表现出口语化的特征,且引用大量的史料。但主观情感背后有着客观理论的依托,他独具慧眼地洞察出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这些在国内还不知名的作家作品中的巨大文学价值。

  而《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则是将口语化和理论化这两大特征展现地淋漓尽致。口语化是因为作者弗莱2009年在耶鲁大学开设了一门“文学300”的课程,被录制成公开课后受到文学爱好者的追捧,遂成此书。

  此书大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重点梳理“理论”的前史及其兴起。除了给文学下定义,还提出了诸多历来困扰人的问题:什么产生了文学?文学的效果是什么?什么是作者?文学权威的本质是什么?而为了解决阅读是怎样完成的问题,自然而然需要讨论阐释学。

  接下来的三部分弗莱从形式、心理和社会方面展开探讨。与其说这是一本探讨理论的著作,不如说其中渗透了西方文化和哲学的发展史。从俄国形式主义到符号学、语言学,再到结构主义。随后从形式和语言方面过渡到心理学侧面,从弗洛伊德,影响论到后现代主义。最后一部分则是偏向于讨论社会与文化方面。

  其中,影响论的论述尤为特别。西方历史上,“摹仿”这个传统概念由来已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诗即是模仿,且是“对自然的模仿”。只不过柏拉图认为诗歌所做的模仿是拙劣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做得很好。

  不过,两人的摹仿理念是大致相同的。摹仿的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转变,从对于自然的摹仿转为对文学模式,对语言的摹仿。亚历山大·蒲柏在《论批评》中有一个论点,他认为荷马创作《伊利亚特》、《奥德赛》是因为当时并无文学模式可供模仿。而维吉尔所处的时代不仅依旧可以模仿自然,还可以模仿荷马。

  即从原先单一地摹仿自然到后来摹仿自然与摹仿艺术,也就是摹仿人和历史事件与摹仿语言同时并行。这是理论上的一大突破和转变。

  由于影响论是属于心理学层面,所以无法绕过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学说对文学的影响。T.S.艾略特和布鲁姆的观点可以作为研究的两大视点。作为一名浪漫派,布鲁姆推崇个人心灵,而艾略特则强调欧洲心灵比个人心灵更为重要,要充分意识到一个人不是自身,且无法成为自身。

  这令我想起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里面描写涓生和子君在爱情失去附丽后依旧回归旧家庭的悲剧,实则蕴含了批判当时激进的个人主义,而暗含小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需要融合到大众中去。强调集体的理念与此有相似之处。

  在论述“影响论”这一章节中,《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也举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作为例子,这本“天书”并不是“无根之作”,它的根便是《奥德赛》。不过它并非简单地摹仿,而是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原作中的英雄观,对近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做了毫无英雄气质的记述。这种消解崇高,回归现世平凡的特点在中国当代的后朦胧诗中也可窥知一二。

  对比研究中国的文学理论,和西方“影响论”相类似的可以说是“文学接受”。其中涉及一系列的接受过程,包括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等等。进一步发展,便会出现还原与变异,正解与误解(这一点此书中也有提及)等。

  这文学接受在作家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中国现当代的作家沈从文为例,其作品就明显受到《史记》与《圣经》的影响,可谓中西合璧。而抒情笔调更是与《圣经·雅歌》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试举一二例:《雅歌》被誉为“歌中之歌”。其艺术特点是借助丰富绚烂的意象大胆热烈地倾吐心中所爱。如新娘在形容她的良人时,把他视作一棵“凤仙花”、“苹果树”、“我的良人好像羚羊,或像小鹿” ;新郎在夸赞自己的新妇时,也用了一系列纯洁美好的意象形容书密拉女:“百合”、“小鹿”、“鸽子”、“石榴”等。

  这些带有浓郁的古代西亚地区特色的意象组合,勾勒出靓丽的新娘和俊美的新郎,也将男女间的真挚爱情描绘地鲜活灵动。沈从文借鉴了《雅歌》中奇特瑰丽的意象,借此来塑造人物与抒发情感,作品中最常见的便有“百合”、“白鹿”、“狮子”、“羊”等植物或动物。

  《雅歌》中互诉爱情的男女,是所罗门与书密拉女。所罗门王俊美华贵,智慧超群的形象在沈从文作品屡屡显现,他们仿佛是所罗门王另一种外化的生命形式,凝集着智慧和爱欲诞生了。和所罗门相对应的,是在“耶路撒冷的女子们”中美貌与德行并存的书密拉女,这类女性在沈从文笔下更是“花团锦簇”,他热烈地赞美他心目中如书密拉女一般的女神,创造出一大批“书密拉女”系列的人物。

  《雅歌》作为抒情诗歌,其情节却不显松散。在新郎与新妇的爱情对歌中,青年男女以身相许,互订盟约。同时,以书密拉女和所罗门不断在旷野、牧羊地找寻彼此为情节。沈从文的散文和小说中,也不乏这一特点:文中往往糅合了大量苗家青年倾诉衷肠的情歌对唱,也曾出现为寻爱人在山色里徘徊游荡的身影,显示出的追寻与追求的叙事模式和《雅歌》相暗合。

  而文学接受的最高境界,则是超越摹仿,进行一系列创造性转换,形成独特风格的文学艺术。这一点在沈从文的作品也很好地彰显出来。

  沈从文仿写《雅歌》中对于身体和爱欲的描写,创造性地构建出具有“古朴湘西”风格的意象。在他的文字中找寻失落的爱欲合一的理想爱情,不遗余力地表现心目中完整健康的生命形式。他汲取了《雅歌》中“园”的喻意,塑造自己的“希腊小庙”——湘西。追忆《雅歌》般纯净自然、不悖于人性的生命存在,期望重建一个古朴的湘西世界,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慰藉。

  文学的深层次阅读不止步于获得心灵的愉悦,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鉴赏,你会有另一种视野和体悟,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阅读体验。不是朦胧地感应到这本书写得不错,而是运用理论这本利器对其进行肢解咀嚼。

  不仅文学阅读需要理论,文学写作亦是离不开理论的学习。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指导会让让你的写作与阅读更有章法与厚度、作为一门文学理论入门书籍,这本《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不是枯燥乏味的教条,而是口语化地引经据典,涉及大量文本与材料,每一章节都适合进行细读,研讨。风趣幽默又引人入胜,将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历史、哲学完美地结合起来。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读后感(四):理论实践相结合:如何更好的阅读与写作?

  文|轻禅

  阅读、写作,这两项技能几乎人人都要用到,也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对于有点文化的人来说,阅读与写作和吃饭睡觉一样,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这其中有绝大多数人,只是单纯的阅读与写作,没有理论支撑。曾经的我也是这样,后来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方法,但这些真的对吗?说实话,我没想过。

  直到遇见《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这本书,我才渐渐明白,原来自己阅读的某些方法与其中介绍的不谋而合,当然也有一些我并不知道。至于写作,虽然写作有四年光景,自己也研究出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但还是太过浅薄。

  那么,《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究竟是怎样一本书?诚然,书名已经点明了,这是耶鲁大学公开课,讲课的人也就是本书的作者保罗·H.弗莱。

  保罗·H·弗莱,耶鲁大学英美文学系威廉·兰普生讲座教授,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专家。著有《华兹华斯和关于我们是谁的诗歌》《为诗一辩:关于写作需要的沉思》等。《文学理论》一书内容主要是作者在耶鲁大学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改写而成,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主流,包括阐释学、形式主义、符号学和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方法等理论。而讲述这些的目的,不过是为了阐述什么是文学,如何理解文学,文学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而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这本书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够利用理论更好的阅读与写作。

  1、《文学理论》与阅读

  一直认为,阅读是需要沉淀的,当翻开一本书,从头至尾的阅读,合上书本,如果脑子里一点东西都没有留下,那么阅读就是失败的。因此,在阅读时候,需要用心的去品读文本,这也就是《文学理论》一书中说所讲到的阐释。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阐释的过程,简单来讲,阅读一本书,最开始的时候读者有一种感觉,继续阅读下去,或许会是另外一种解读,当阅读结束,可能还有其他的感觉。这不难理解,因为阅读一部分并不能够知道后续的内容。

  比如读任何一本小说,作者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主人公的外在形象,他或许很风流,或许很任性,或许很高冷,读者可能有一种感受:主人公不讨喜。但随着阅读,作者展现出来主人公另外一种形象,颠覆了读者的认知,一个高冷的主人公可能帮助了一个穷人,读者于是开始有点不理解,或者会对主人公产生好感。如果故事继续下去当面对艰难抉择时,主人公为了救助别人而牺牲了自己,那么读者或许会对主人公产生崇敬之情。

  这就是对于小说文本的阐释,对于其他文本来说也是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碎片化阅读严重影响了现代人阅读。去年,熊浩在《我是演说家》决赛时的演讲就是关于阅读的,《为时代发声》一稿中,他提倡现代人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当然阅读并不是单单的碎片化阅读,而是要阅读书籍。他这样说:“老子的《道德经》五千个字,卡夫卡的《变形记》三万个字,那些最晦涩的,比如像黑格尔的《小逻辑》三十万字。”如果将碎片化阅读的时间用来阅读这些书籍,收获将会颇丰。熊浩说:“我们必须要重新捡拾起阅读的习惯,我们必须要重新恢复起那种求学的兴致,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真正成熟健朗,最后精神成人。”当然,这个阅读是系统的文本阅读。

  我想,这就是熊浩为什么这样说的其中一个理由吧。

  阅读,有时候还是需要与时代、历史相结合。每一个国家、朝代,一个国家不同的时期所涌出的作品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每一部经典的作品都深深打着时代的烙印,与时代脱不了关系。因此,阅读时,有可能不理解其中的某些道理,但若是结合历史、时代,或许就能够轻易解读。

  前段时间读《伦敦雾》,书中提及了很多作家,其中最为出名的自然是狄更斯,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围绕“雾”来描写,为什么这样?如果不了解历史,或许还以为狄更斯非常喜欢雾,但实际上,狄更斯所处的时代,英国伦敦整个被大雾包裹,加之工业的发展,雾所呈现出来的是浓黑的。如果知道历史,我想就更能够理解狄更斯的作品了。

  的确,阅读很重要,但是学会阅读更重要。当明白了文本的阐释,阅读与时代相结合,很多困扰读者的问题,也许会慢慢的解决。

  2、《文学理论》与写作

  写作需要激情,同样也需要理论支撑。就我自身来讲,开始第一二部小说创作,源自激情,书中的人物在心中已经形成,剩下的就是落笔,将他们呈现出来。可随后的创作过程中,因为想创作出让人喜欢的作品,我就陷入了迷茫期。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朋友推荐了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后来又有朋友推荐《畅销书写作技巧》。

  再后来,我遇见艺术本《故事技巧:如何创作出引人入胜的剧本》,这本书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述,与《文学理论》一书中提及的相关理论很相似。

  就“弗洛伊德与小说”这一节而言,书中提及了“需求”与“欲望”,作者谈及欲望是不能够被满足的,而需求是可以的。其实从创作角度来看,一个主人公有欲望代表他活着,如果他的欲望真的可以实现的话,这个人基本等于“死”了,故事也可以结束了。这样想的话,一个故事,主人公的欲望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故事才能能够继续,主人公追求梦想的过程,也才会更为吸引人。

  需求就不一样了,只是满足需求,那就是只要能够生存就好。这或许就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

  从《文学理论》一书中也可以找到写作的另一个方法,那就是上面说到的阅读部分了。阅读是呈现给读者的,写作是作者创作出来给读者的,如何能够把读者代入故事中,让读者在故事中一步步的寻求人物真相,这就是作者要做的。

  因此,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读者可以变成作者,作者也可以变成读者。记得一个作家谈过创作,自己最开始是写剧情,第二遍是细写文本,第三遍会将自己置身于读者的角度去推敲自己的文本。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文本写作结束,用读者的眼光去看自己的文本,用上述的阅读方法去做文本的阐释。

  *****

  阅读需要理论,写作也需要理论,虽然这类书籍非常之多,但是至今还没有遇到一本书像《文学理论》讲得如此透彻。这本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同样引用的文本也非常之多。书中每一章节都值得仔细研究,阅读这样一本书,同样也是一个阐释的过程, 从最开始的懵懂,到后来渐入佳境,何尝不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

  在如今这个时代,碎片化阅读的确影响了很多人,但我认同熊浩的观点,阅读需要系统的阅读,并不是你拿手机翻新闻、朋友圈、微博就是阅读了。真正的阅读是需要精神成长的,从《文学理论》这本书开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