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喀伦坡之狼》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喀伦坡之狼》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7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喀伦坡之狼》经典读后感10篇

  《喀伦坡之狼》是一本由威廉·格利尔著作,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喀伦坡之狼》读后感(一):论人类良知

  论人类的良知

  评《喀伦坡之狼》

  人类最可贵的,莫过于良知的自我反省吧。文明发展虽然带着破坏的印记,但最终更多的是理解包容战争之后的重建,不仅仅在于城市的修复,更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弥合。每一次对自然的征服与侵占,虽然带着赤裸裸的贪婪卑鄙,但知耻而后勇的人类更善于完成自我的救赎,试图恢复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

  喀伦坡之狼见证了人类良知的反省。从一拨又一拨的人到喀伦坡来驱赶狼群,捕杀狼王洛波;起初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狼王洛波足够精明,它甚至敢于在人类的陷阱旁边,用调皮方式挑战敌人”的耐心智慧。直到比它更精明的西顿先生出现。西顿先生发现了狼王的弱点爱情—其实这是任何生物都将面临的弱点,没有人在感情面前能足够坚硬。洛波在爱人布兰卡的死亡之后慌了方寸,最终成为西顿英雄手下败将,它在捕兽夹下昂首死去,像是一位高傲的英雄。

  事实上,在人类到来之前,喀伦坡属于动物们的天堂,包括狼群;人类不仅侵占了动物们的领地,甚至宣称狼群是入侵者。这种故事在很多弱肉强食的人类战争中比比皆是,以“万物之灵”自居的人类早就宣称整个世界都属于他们。西顿们赢了,人类赢了,但人类的良知在狼王的逝去之时开始反省,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有多种生物、种类繁多的生物链,洛波的死去可能会因此破坏他们生存的环境。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赢,良知告诉他们是输了。是时候做些改变了,而只有通过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外界的环境才会开始缓和,才会是更适合人类生活的自然。从这一点来说,人类还是自私的:他们仅仅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才会选择自然界的动物好一些。

  这已经是最好的答案了,也是人类和动物们乐见其成的妥协了。西顿先生杀死了狼王洛波,他并没有以捕猎英雄自居,而是把狼王洛波当做英雄,自己当做洛波的代言人,去宣扬洛波的英雄故事,去倡导人类社会爱护狼,爱护生物,爱护自然界。西顿先生和狼王洛波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西顿先生的小说,还有他一场场的“自然保护运动”的宣传,拜西顿们的努力所赐,更多的狼因此存活了下来,西顿先生又一次成为了英雄,只不过这次是保护狼、保护自然界的英雄。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人类的行为也是变幻无常的,人类的记录是不停地为自己行为做解释的。站在自然界和其他动物的角度看,人类好无耻

  2017-9-12

  《喀伦坡之狼》读后感(二):人和狼的故事

  人和狼的故事《科伦坡之狼》

  这是一本巨型绘本,放不进书架的那种,一看风格就很熟悉作者就是《极地重生》的插画作者威廉格利尔,老实说,我不是很喜欢这种插图风格,我更喜欢写实一点,画得细腻一点的。不过我特别喜欢这两本书里面的故事。

  两本书里面都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就更加有力量。这本《科伦坡之狼》里面写的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说到狼我们都不陌生,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和狼相伴,狼一直都是我们的敌人,狼吃我们人类饲养的各种牲畜,为了保护这些牲畜,我们人类和狼之间一直在战斗

  我们的祖先把狼训练成了狗,可是依然有野狼在和人类作对,狼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否则不可能面对人类这种强大的动物还能延续下来。想一想被人类给赶尽杀绝的那些巨型野兽,就知道狼有多厉害了。不过进入工业时代,狼仅靠它的智慧就再也无法和人类抗衡,从此被打得一败涂地

  书中这只驰骋在美国西部新墨西哥州科伦坡草原的狼王洛波,就是狼群中,最后的英雄,也是最聪明的狼王。能够躲过一波又一波人类的猎杀,绝不一般。

  当地的农民为了猎杀这个可恶的敌人,不惜重金悬赏,结果引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猎手。洛波躲过了坦那瑞、乔卡隆、拉罗什三位猎手,让这些猎人丢尽面子,它根本不吃死掉的动物,还能辨别隐藏极好的各种陷阱和夹子。

  最后西顿出马了,西顿?对就是西顿,就是那个写野生动物的著名的动物作家。无论多厉害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弱点,强手对抗往往就是在等待,等待对方出现漏洞。果然西顿发现在洛波的前面竟然出现了一串小脚印,那是布兰卡,一头非常漂亮的母狼,原来洛波恋爱了

  于是西顿觉得从布兰卡进行突破,一个精巧的连环套,套住了布兰卡,布兰卡死后,洛波变得疯狂了起来,结果落入一个又一个扑兽夹,就这样狼王仍然不肯倒下。曾经对手开始被狼王打动,西顿没有杀掉洛波,而是把它带回营地,可是狼王不肯向敌人低头,自己放弃生命

  前几天看了一本讲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灰狼故事的书,现在的美国西部已经没有一头灰狼了,为了重新让这片土地上能够听到狼的叫声,他们从加拿大引入灰狼,小心培育繁殖,现在已经增加到几代,好几窝,十几头。

  几号在所有人类的故事中,狼都是大坏蛋,可是当我们最终战胜了坏蛋以后,才发现,狼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人类,我们几乎让世界上所有野兽都无路可逃。当狼变成了保护动物时,我们真的应该对我们自己开始反思了。

  《喀伦坡之狼》读后感(三):关于狼,那些不知道的故事

  关于狼我知之甚少,我生活的平原上没有狼。我只在动物园里见过。

  那些看起来像狗一样灰色生物,我并没有觉得多么可怕。

  而我的感觉里是很害怕狼的,对狼的评判也特别不堪。

  小时候读的故事里,狼都是残忍而不讲道理的。大灰狼是所有邪恶的代名词

  《狼和小羊》里,狼说:你弄脏了我的水、听说你去年说过我的坏话、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还有《东郭先生和狼》 和蒲松龄写的《狼》,都着重描写狼的狡诈。

  所以,我对于狼的了解印象就来自于这些作品之中,从没有思考过:这是真的吗?

  长大后有缘读到小说《狼图腾》,看到电影《狼图腾》还有一部电影《奇幻森林》里对于狼的描写,狼的形象在我来说都是大逆转。

  今天,我读完《喀伦坡之狼》,内心感受说不出的复杂:有敬佩、有痛心、有感动同时也有温暖

  这本书将我带到1862年的美国西部,仿佛我也是那里的一员,同样经历了这件事情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消灭一切对我们来说具有破坏力和危险性的力量都好像是非正义的。

  我们对于侵略和掠夺深恶痛绝,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或者毁灭。

  我们从来不愿停下来,回顾自己,是否也同样的具有这些我们讨厌的特质

  我记得一次上课,安长喜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生物的进化过程:单细胞生物---植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而每一个阶段特性我们身上都具备,即使我们进化为人的形象,很多时候,灵魂状态也在这些状态中切换。

  所以,我们要有敏锐的觉察力,清醒的知道自己和他人在哪个状态。相处起来就会游刃有余

  可是人类有很多时候非常可笑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代替宇宙行使权力,可以随意掌握某一种生物的生死

  高举着自以为正义的旗帜,掩饰自己的丑陋、不堪 、怯懦胆小和贪婪。

  这本书里的狼王是一个有智慧、重情义有力量、肯放手的英雄。

  它在我心里,就是一个拥有着许多人类都没有的智慧和高贵的真正的王。

  这世界上狼不是最残忍的动物,人才是!

  这世界上许多惨不忍睹事件都是一部分人类制造的,许多人类变得越来越面目可憎

  每每看到,都不由心痛全身打颤。

  继而想到,人类的可怜还在于无限的听信恐惧语言,并且对于收集的信息不加以辨别,人云亦云,在还不了解这个事物之前,已经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塑造了一个形象,并且深以为是。

  幸而苍天怜悯众生,依然会有一部分人会被唤醒内心深藏的爱。他们会为了保护这个世界更好的运行下去而不辞辛劳的奔走。

  就像最终杀死狼王的西顿,由于这一次的捕猎,西顿的灵魂深处的悲悯被唤醒,他开始领悟到宇宙的智慧,开始知道宇宙将某一种生物创造出来的意义

  一个凭借自己的智慧在捕猎界赫赫有名的人,他头顶光环都是那些野生动物的鲜血提炼出来的。

  然而就是他,放下屠刀,开始为保护狼而奔走。

  我不禁想到:上天给予喀伦坡之王如此的天赋,大概他的使命就是在这个过程结束后,可以用他的生命告诉人类他们存在重要性

  一头高贵可以超越很多人类的狼 ,安息吧!你的使命已经结束。

  我相信亲爱的洛波,你和你的布兰卡正过着幸福的生活,你们就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也是狼的守护神。

  《喀伦坡之狼》读后感(四):不止是绘本

  一本好的绘本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精美图画图文并茂的排版,还是环保的材质?由90后画家威廉·格利尔创作的《喀伦坡之狼》颠覆了我们对于绘本的理解。

  充实——你见过长达88页的大型绘本吗?但我强调的可不只是页数,这本书的内容根据著名作家、动物小说之父——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的短篇小说“狼王洛波”改编而成。经典动物文学作品中细致入微笔触变成了富有感染力的图画解读,让孩子既能够形象地感受到自然世界,又能够以想象力来填满脑海中的故事。而为了加深理解并达到传神的描绘,绘本作家格利尔不仅走访图书馆博物馆去查阅西顿生活的时代以及与狼有关研究,更从英国飞到美国,在狼王生活过的新墨西哥州山顶上写生,还原出喀伦坡草原狼的真实形态

  情感——无论是原著作者兼猎狼人西顿、还是绘本作家格利尔,在创作故事和描绘图画时,都对狼性充满了感情。他们并不因为狼咬坏了人类的牲畜而将狼描写成十恶不赦的动物,反而在图文中传递出智慧、忠诚、英勇、充满尊严的形象。尤其是绘本中,多次出现眼神的特写,无论是人还是狼,那份执着伤感骄傲,都让手捧图册的我们,能够深深地理主人公的内在心情

  思考——大多数的绘本,都会因为孩子的理解力有限,而将主人公的性格打上鲜明的“好人”或“坏人”的标签,却忽略了启发思考的过程。在这本书配套的《阅读手册》上(我想为这本阅读手册点赞),通过导读以及对绘本作家的访问,一连提出了多个令孩子甚至成人思考的问题:谁是破坏者?猎杀过许多狼的西顿还算是个保护动物的英雄吗?人类有权力把狼赶尽杀绝吗?对于自然,我们可以做点什么?而所有的问题,最终都升华到《阅读手册》的标题——改变,永远都不晚。

  是啊,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境遇中,都会受到过往思维经历影响,而做出许多当时觉得问心无愧甚至自豪的事情。然而,当受到一些外部冲击的时候,原先的三观被撼动,这时候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是固守于原先的想法、以免去否定过往的自己,还是以新的方式开始生活、以求得内心的平静呢?我想,答案正是“改变,永远都不晚”。

  文/卢育涛 2017.09.24

  《喀伦坡之狼》读后感(五):从破坏者到保护者

  张东君力荐

  (台湾著名动物科普作家,绰号青蛙巫婆,现任台北动物保育教育基金秘书组长。著译有《巫婆上菜》《爸爸是海洋生态学家》等160本科普作品,多次获得台湾“好书大家读”奖、“金鼎奖”和海峡两岸“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

  在你开始阅读这个故事之前,我可以先告诉你,在这本书中,喀伦坡的狼王洛波因为人类的关系而死掉了。甚至,不只是狼王波洛而已,在被誉为“动物文学之父”的西顿的其他故事中,主角动物也通常都是死亡的结局。于是在西顿出版了他的动物故事之后不久,甚至有小女生读者投信说西顿是坏人。

  那么,在自然面前,人类真的是十恶不赦的反派吗?

  正如我们现在重读许多经典书籍一样,我们在加以评断的时候,都必须考量当时的时空背景。在《喀伦坡之狼》故事发生的19世纪,并没有动物生态保护的概念。为了寻求更加广阔的生存天地,人类从欧洲来到美国,再从东部一路往西拓荒。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开垦森林、猎杀野生动物这类我们现在称为“生态破坏”的开发行为,改变了环境面貌,也让曾经自由徜徉在北美大陆的狼群及其他野生动物失去了家园

  在新墨西哥州的喀伦坡,仅剩狼王洛波带领的最后一个狼群,人与狼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不可避免。当越来越多的猎狼人输给洛波时,从小就对大自然浓厚兴趣、打猎经验丰富的西顿登场了,狼王洛波燃起了西顿熊熊的战意。然而成功捕杀狼王之后,西顿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喜悦

  狼王波洛对狼群的保护、对伴侣表现的忠诚,以及在与猎人交手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智慧,无一不让西顿动容。他还发现了一些从未思考过的事实:狼之所以会铤而走险,冒着人类的猎枪、陷阱和毒药袭击牧场的牛羊,并不是天性凶恶,而是由于人类把草原上的小动物们捕杀殆尽,饥饿的狼群实在没有了食物。人类哪来的权力,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一种生物赶尽杀绝呢?

  深深自省之后的西顿,把狼王洛波的故事记录下来并公开出版,积极投身野生动物保护的事业。在书中,为了让读者们对野生动物产生深深的同情,正如最开始提到的那个小女生读者,西顿故意将自己贬低成卑劣的猎人。他写下的动物故事,也成为引导许多读者爱上大自然、恋上野生动物、想要加入自然保育行列的契机。

  而相比于文学版的西顿故事而言,英国天才画家威廉•格利尔根据西顿所记录的事实文字,用画笔创作出这本厚重的《喀伦坡之狼》。用一幅幅、一格格插画,重现19世纪美国西部人与野生狼群的真实历史,让这个故事在流传百年之后又再焕发出新的感动力量。

  在这本书的最后,威廉还介绍了几位国际知名的生物学家、作家和生态学家,他们全都是在受到西顿的影响之后尽一己之力,投身野生动植物、地球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大卫•爱登堡爵士是我非常尊敬的英国生物学家,参与自然纪录片的主持与制作超过六十年,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经央视播放的《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纪录片在中国也大受欢迎;道格拉斯•W•史密斯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引狼入园”计划的负责人,研究狼超过23年;阿道夫․穆里是第一批专门研究狼的生存栖息地的科学家,致力于濒危狼群和生物完整性的保护;法利•莫厄特是加拿大生态文学的象征人物,代表作品《与狼共度》基于在北极圈附近观察狼群的经验写成,并被改拍成电影。L•大卫•密奇是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灰狼生物学家,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狼类专家组组长。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的野生动物保育之父、狩猎管理之父,在他逝世后,野生动物保育界成立了以他的名字设立的纪念奖。

  是的,人类曾经为了生存破坏了生态,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前赴后继地为了保护环境而努力。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些他们一样认真做自己该做的事,让周围的人能够参与我们的行动。看完这本书的你,要不要一起来呢?

  《喀伦坡之狼》读后感(六):这样的狼,我要一群

  狼是自然界最有野心的动物之一,是最有兽性的的动物之一,是最有血有肉的动物之一,同时它也是最令小朋友害怕的动物之一。

  起初,在很多小朋友的眼睛里,狼是最可怕的,可恶的,贪婪的,因为小朋友大多都读过《三只小猪》或者《小红帽》的故事,故事中的大灰狼是个大反派,就是一个会捣乱的想要吃掉可爱的小猪(或漂亮的小红帽)的大反派。凶残暴力,没有良心,就知道使坏,一言不合就吃到善良的有爱心的主角。

  后来,上演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片以及新年大电影,渐渐地那种可怕的形象消失了,很多的人爱上了那个每天被妻子打但仍旧一如既往地去给妻子抓羊的灰太狼,纵然每次都会被小羊们打趴,也偶尔会需要小羊的帮助,但对于抓羊这件事决不会放弃,今天不抓,明天也一定会去抓,每一次离场也都会说“我一定会回来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它就是一种财宝。

  如今,《喜羊羊与灰太狼》早已停播,电视上再也见不到那个执着的灰太狼了,再也找不到那群可爱又机智的小羊们的身影了,更加找不回当年哈哈大笑的感觉了,以及随之丧失的执著与热爱。只是,在《熊出没》热播以后,我却对国产动画感到厌烦,毕竟,我爱的只有那个执着的灰太狼。

  在没有遇到《喀伦坡之狼》这本书之前,我甚至以为像灰太狼那样的狼已经不再出现于公众的眼前了,因此我对于这种狼的爱也只能掩藏在心的深处,但是好在这本书的出现,我对于狼的热爱再一次翻涌而来。

  书中讲述了关于一只名叫洛波的狼王的故事。洛波有情有义,会爱会很,聪明机智,懂得生存,堪称狼中王者。甚至比很多的人都聪明,他懂得报复,懂得生存,许多的猎人都拿他没办法,只是却败给了爱情。

  情之一字太伤人,哪怕得不到,哪怕对方死了,也要执着的爱。既然,尘世不能深爱,那么另一个世界再爱也无妨。

  狼王洛波的爱是我最看重的,就像我喜欢灰太狼一样。因为他们的存在我才想要谈恋爱,我才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邪恶的,它是充满着爱意的。

  可是结局却是狼王死了,他也没有得到所爱,只能在另一个地方去了,他终究在爱情的面前褪去了所有的荣耀,卑微的只想祈求他的爱人回来。当初的睿智都不在了,他拼命的寻找他到爱人,一个不慎却陷入了陷阱。心疼他,却无能为了。他的哀嚎我可以想到,那是一种凄凉的,却又是一种哀怨的。

  世间百味,最爱已死,如何存活?

  狼尚且有情,那么冷血的人类呢?他们只知道和他们抢地盘,嫌弃狼抢了他们的吃的,可是狼难道不无奈吗?生活是什么?不过就是有一个安稳的家。而他们的家,只能被人类破坏掉。

  这样的狼我需要一群,因为他们有血有肉,甚至比人更加有温存。

  《喀伦坡之狼》读后感(七):人与自然

  15年上映的电影《狼图腾》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狼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狼群的生活空间,狼群的智慧,狼群的感情,狼群与自然的关系,狼群与人的关系,在这部影片里被巨细无靡的展现了出来。犹记得冯绍峰领养的小狼长大以后,不小心咬了冯绍峰一口后,决定离开人类,当它在草原上急速的奔跑着,它听到了主人冯绍峰的叫唤,它停下了脚步,大风吹得它的毛发猎猎作响,它深情的望着曾经抚育它长大的冯绍峰,它的眼神里有感激,有怨恨,有不舍,还有一种无法诉说的悲伤之情。

  狼可以和人类友好相处,只要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这是我在《狼图腾》中学习的道理,《喀伦坡之狼》用绘画讲述了人与狼,人与自然的关系。《喀伦坡之狼》的作者威廉·格利尔是一位90后新锐作家和插画家,擅长极富细节的长篇故事绘本,凭借首部作品《极地重生》成为2015年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得主,而《喀伦坡之狼》则是它久负盛名后的第二部作品。

  《喀伦坡之狼》是基于著名作家西顿的小说《狼王洛波》改编的,西顿在英国作家界享有盛名,他从小便跟随父母在大自然中观察飞禽走兽,他将自己的一生投身于大自然,而大自然则给予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在英国,提起西顿,人们只会想到他是一个作家,是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是一位博物学家,是一位探险家,鲜有人知在他成为环境保护主义者之前,他还是一名远近闻名的猎人。与其说《狼王洛波》是他的小说,倒不如说是他的真实故事,或者是个人传记。

  《喀伦坡之狼》中的主人公也叫西顿,在喀伦坡这个地方,人们饲养的牛羊时常遭到以波洛为首的狼群的攻击,人们想尽一切办法,都没能将波洛的团伙一网打尽,人们以为波洛是“狼妖”,人们以为波洛是喀伦坡万物的统治者,人们惧怕它,当地的居民贴出悬赏通缉令,谁若是能杀死波洛,赏1000美金,西顿听闻消息后蠢蠢欲动,驱车来到了喀伦坡。西顿和波洛斗智斗勇,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双方都僵持不下,难以分出胜负。当西顿发现波洛恋爱之后,他抓住了波洛的把柄,波洛以及他的狼夫人都死在了他的手里。

  西顿杀死了狼王后没有一丝成就感,人类大肆捕杀野生动物,为了满足一己之需,导致狼群没有食物可以猎取,为了生存他们将猎物锁定在了牧人的牛羊上,食物链的一端若是缺失,将会导致不可挽回的过错,人类无节制的猎杀将狼群逼上了绝路,“富贵险中求”似乎成了狼群的处世格言。

  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只有面临灾难时,才会恍然大悟,这本书里的主人公西顿从远近闻名的猎人到恪尽职守的环境保护主义者,想必是因为看到了狼群的智慧,看到了狼群坚贞不渝的爱情,看到了人类对大自然无情的践踏,他不由得反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想必才是最正确的警世格言。

  《喀伦坡之狼》读后感(八):生命的尊严

  《喀伦坡之狼》收到时很惊喜,超大开本,书架都竖着放不下,平放着才勉强塞进去。整体制作也很精美,特别是这样带点砖红的色彩调得让人非常舒服。可以说故事与画面完美结合,是精工细作的好书。

  这个故事我读了两遍,关于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有许多可以说道之处。狼王洛波,最初是加拿大著名作家、画家和博物学家西顿笔下的故事主角。我们知道西顿非常热爱大自然,热爱野生动物,也呼吁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但我们不知道西顿是天生是个动物保护专家,还是后天有什么事情的触动或者有什么传奇的经历改变了他,使他成为动物保护专家。从《喀伦坡之狼》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找到西顿为什么成为西顿,西顿为什么成为“动物小说之父”的缘由。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也是让人特别感动的故事。

  读过《喀伦坡之狼》,你会了解了野生动物的内心世界原来是这样的高贵、独立而坚强,原来他们也有不输于人类甚至胜于人类的好品质。从狼王波洛身上,我们也看到野生动物之间的相濡以沫之情,看到他们的自我牺牲与奉献,看到他们在艰难生存条件之中,顽强的努力与不懈的斗争。“人们都说,如果一头狮子失去了力量,一只老鹰被剥夺了自由,一只鸽子被抢走了伴侣,都会因心碎而死去。这匹老狼同时遭遇了这三种打击,就算它意志再坚强,又怎么承受得了?”狼,一直被我们人类视为最团结,最具学习精神的动物,但是如果他们只是停留在定式印象里,便是刻板的。但从《喀伦坡之狼》里,动态的影像,连贯的呈现,狼和他们的性格生动而富于表现,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物种与生命的尊严。

  从作者的画风上看,其实比较重神似,而非形似。作者不断重复狼的造型,构成狼群的集体性。这种表达方式非常有感染力,也非常有冲击力。画面与内容形式的结合,让人深深为这个故事感动。故事里的西顿有感于狼王洛波的智慧与生命力,从此从一个猎人转变为动物保护者,这是野生动物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类最直接的影响力。从动物身上,我们慢慢学会思考与自省,从动物与自然的相处中,人类也能认清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不狂妄,不自大。60年前的西顿用自己的转变和亲身故事,影响了千千万后来人对野生动物的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而新生代画家威廉·格利尔以自己独特的表达,让这个故事更生动,更鲜明的呈现出新的风采。

  呼唤更多这样有好故事,好表达,有深度的好绘本。

  《喀伦坡之狼》读后感(九):让儿童融入自然

  《喀伦坡之狼》作为绘本,获得了多项英美奖项。通过随书附带的《阅读手册》,了解到作者威廉格利尔是一位患有阅读障碍疾病的90后作家。阅读障碍、90后、作家,这三个名词放在一个人身上,就十分励志。而《喀伦坡之狼》作品本身所提倡的理念,则是呼吁人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这又让我对这为胸怀大格局,充满博爱之情的年轻人产生了由衷敬佩。毕竟相比较之下,有多少人在为自己那点事无病呻吟。

  《喀伦坡之狼》所讲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却十分值得回味。故事讲述的是在十九世纪中期,在北美大陆上的一个叫喀伦坡的地区,曾经生活着一头勇气与智慧并重的狼王,名叫波洛。波洛为了生存,带领着狼群与当地人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并惊心动魄的斗争,在这场战争中,波洛战胜了人类的诡计,躲过了人类的陷阱,一度让类人甘拜下风。后来,波洛爱上了一头名叫布兰卡的母狼,并与布兰卡坠入爱河。人类趁机捕杀了布兰卡,并设下圈套。最终,波洛为了救自己的爱人,被一位猎人捕获。捕获波洛的这位猎人名字叫西顿。西顿给被捕的波洛戴上了项圈,但是波洛却并没有被征服,它不吃不喝、一声不吭,以死铭志。波洛死后,西顿意识到狼和人类一样,都是有尊严的,便用后半生的时间致力于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号召人们保护野生狼群和野生动物,建立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地球环境。

  《喀伦坡之狼》的故事面向儿童,有它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首先从故事角色来说,波洛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是一个十分立体饱满,又十分威风的狼王形象;而西顿有血有肉,热爱生活的人,他面对困难百折不挠,胜利之后又懂得反思,他的行为能够指导读者,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什么事情正确,什么事情不应该再继续。再加上作者用绘画的形式,把角色形象呈现在纸上,更便于小朋友得到一个感性的了解,同时也能更好的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接触到的书籍或是动画片对孩子的成长有正能量的帮助,并且担心一些具有少儿不宜的内容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那么至少读《喀伦坡之狼》还是能让家长放心的,因为读过本书之后,至少会给孩子灌输一种热爱和平、热爱自然,反对暴力的思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伤害别人或者别的动物是不对的,并且树立一种责任心,那就是人类虽然是高级动物,但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在万物共存的地球上,人类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然界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

  《喀伦坡之狼》读后感(十):它是一匹来自西部的狼

  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总是与贬义的词联系在一起,什么狼子野心、“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这可能与狼的凶猛、夜袭习性有关。狼在饥饿至极时会冒险潜入农家偷猎家畜,因此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国家,狼都是令多数人讨厌的动物。即使英明如罗斯福总统,竟也下过猎狼护鹿这样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的命令。狼真的像我们想象的这样值得憎恶吗?

  英国90后插画家威廉·格利尔的《喀伦坡之狼》,是一本可以改变读者对狼的传统看法、为狼正名的绘本。作者为了画好狼的故事也是颇为用心,从英国飞到美国,探寻狼王洛波生存过的新墨西哥州,并在帐篷里睡了一个月,相信这样的经历对于他绘画时体味狼王的精神有很大帮助。对于小朋友而言,这本书帮助解答了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的问题,家长不能简单地告诉他们狼是坏动物,给孩子造成错误的认知,可以在研读绘本的过程中,逐步给他们解释每种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在表现美国西部广阔的陆地时用了大片连绵的红黑色块,以极简单的方式勾勒出波澜壮阔的大背景。同时,这样的色彩搭配也是印第安图腾的颜色,作者在表面的图画与深层的文化方面的认真准备,由此可见一斑。

  与一般只有一个完整故事的儿童绘本不同,《喀伦坡之狼》是分章节的长篇绘本,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小故事。第一章的开篇,作者用小幅的连环画简述了欧洲殖民者来到北美拓荒后对印第安人先合作后迫害的不光彩历史。印第安人是深谙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然而从文明社会驶来的火车打破北美大陆的宁静后,遭殃的就不仅仅是印第安人了。

  在狼王的章节,作者使用大量的蓝黑相见的色块,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气氛。在威廉·格利尔笔下,狼王傲然审视自己的领地,威风凛凛,它的身体都是动态的,似乎随时准备投入到与人类的战斗中。

  作者在多个章节中画了动作连续的小图,像一帧动画的定格图一样,将它们连在一起看,就是一个完整的动作。猎人西顿的追赶、狼王洛波的奔跑,被威廉·格利尔这样画活了。这位90后年轻插画家现代化的表现方式,使读者觉得这个故事并没有隔了一百多年那样遥远,狼王的形象依然动人,西顿的精神仍值得学习,动物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

  威廉·格利尔的画风辅之以大开本的装帧,美国西部的广阔世界跃然纸上。这里不只有电影中西部牛仔的故事,更有真实发生的动人篇章。在新墨西哥州,从人与自然的博弈对抗到和谐共生中,狼王洛波是一个转折点。它的自尊与高贵令很多人都自愧不如,人类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太自以为是了?不仅要通过战争把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的人民身上,还要通过武器让凶猛的野兽屈服。它们只是遵从千百年来自然演化的规律在生存着,而人类已经做出过太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洛波只是一匹狼,但它身上有太多特质值得我们深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