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逻辑思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逻辑思维读后感10篇

2018-03-28 21: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逻辑思维读后感10篇

  《逻辑思维》是一本由[美]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E. Nisbett)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4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逻辑思维》读后感(一):让思考理性

  我们对事物认知很多时候是基于个人既有知识经验形成,大脑思考的结论就是我们对事物的解读和判断

  如何使自己的思考更理性有用逻辑思维就是一种大脑的理性活动,它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信息材料抽象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

  本书中提供了很多助我们智慧思考的工具,但是读这本书的过程感觉吃力,对于很多专业的术语,以及一些证明逻辑思维的实验不懂,只能就我所能理解说说阅读感受

  作者说到环境影响时,他举了比尔·盖茨成功例子。比尔·盖茨19岁从哈佛大学退学,创办了微软公司。后来比尔·盖茨的成就有目共睹,微软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公司,他自己成为了世界上最聪明强大富有的人。

  对于比尔·盖茨的成功,我们很自然地认为是他刻苦努力结果少有人去解读他创办微软之前就有机会沉浸在计算机语言环境中,期间又有和朋友探索多年计算机的机会,他甚至有机会进入华盛顿计算机中心……他的成功其实有一系列我们看不见的环境支持

  而基本归因谬误解释: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原因时,倾向归因于个人内在特质(一定是他有这样的人格,才做出这样的行为),而往往忽略了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

  这样常常让自己跌入一种肤浅的思维认知中:别人成功是因为他人有这种天赋,自己失败是因为自己不是这块料。

  不能正确认知事物的本质,往往造成自己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这样会给自己的生活成长带来更多的挫折打击

  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自己人格里的坚持努力品质分不开,有的时候,环境也在左右着事情发展

  明智的认知,应该是不过于夸大别人的成就,也不过于放大自己的失败,以一个空杯心态时刻保持努力状态,随着积累沉淀有利的环境之门就会徐徐为自己打开。

  始终还是相信,个人努力才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利环境随着你的努力款款而来,否则,环境再好,你不懂努力和珍惜,成功也会与你擦身而过

  认识基本归因谬误,能让你的思考更理性一些,提醒你不要盲目崇拜英雄,更不要盲目丢掉自信

  这本书中,诸如此类理性的思考工具很多,若能真正懂得其中一二,也能让你更洞悉人性,成为更好的思考者、投资者父母消费者领导者。

  《逻辑思维》读后感(二):《逻辑思维:拥有智慧思考的工具》思维锻炼

  

作品简介

《思维版图》《认知升级》作者新作,理查德•尼斯贝特是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员,曾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思维漏洞常常使我们做出的推测有失偏颇,这也是导致抉择失误的根源。这本书就将给你提供工具,教给你如何推断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帮你做出正确的决定

作者简介

  尼斯贝特曾在耶鲁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教授心理学。2002年,他成为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社会科学家。尼斯贝特这本书就是要教你最简单实用,也是最强大的思维方式

感悟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不是信息不够,而是信息泛滥,不是知识不多,而是知识碎片化。信息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但真理增长的速度不会跟信息增长的速度一样快,结果就是噪音在信息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可能会学到很多没有用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识是改变不了命运的,思路才能改变命运。

  经济学思维的基础就是成本收益分析,掌握了成本收益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但即使我们遇到自己的事情会想到成本收益分析,可是遇到别人的事情,就很难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是如何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这一点值得自己多加警惕。

  自然实验:是指事情已经发生了,“上帝”已经帮你做完了实验,你需要对这两组具有相似性,但却在某一个方面具有差异性的样本进行比较

  拇指法则:如果针对同一个问题,实验的结论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论不一样,那么,就相信实验的结论。

  通过实验的手段,我们可以检验接收到的信息,帮助我们辨别信息的真伪,作出独立判断。

  演绎推理看起来简单,但要是识别出演绎推理,或是构建出演绎推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的先天本能中并没有演绎推理这个工具,所以,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一步步推导。演绎推理是否是有效的,只跟其论证的结构有关,跟其前提内容是否正确无关。

  亚洲学生和美国学生相比,在逻辑推理方面更容易出错,这可能是跟亚洲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不足有关。但是,西方的思维方式也有其不足。比如说,西方思维过分重视本质,这反而妨碍了思想的发展。

  跟西方思维学习,我们要补上理性思考、逻辑推理这一课。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我们要发扬从整体入手、注重人际关系、能够发现万物之间内在联系、不断追求变化调整的“东方精神”。

图:北方文艺复兴画家,扬·凡·艾克,《阿尔诺菲尼的订婚式》

金句

  早些年,如果要涉足调查研究领域,几乎每个进了顶尖大学的学生都需要掌握一些三角学;而如今,最基础的理论则是概率,其中统计决策分析尤为重要。

  在构筑思维的“肌肉”时,你要学习的概念和规则背后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哲学和逻辑确实能影响几乎所有科学领域的思维方式。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18世纪苏格兰的哲学家关于社会系统的构想,尤其是亚当·斯密的理论,即社会财富来源于理性行动者对于自身私利的追求。

  1.这个概念应当是重要的——无论对于科学领域,还是对于日常生活。中世纪以来形成了许多三段论式的推理方法,但其中只有少量思考方法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本书就将提及这些少量的方法。此外,已有众多逻辑推理的方法被证明是存在谬误的,但在这众多所谓的谬误中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学者确证,因此本书中仍会提及这些所谓的“错误”的思考工具。

  2.这个概念应当是可被传授的——至少在我看来。我知道有许多概念都可以教给大家,以便你们在科学研究、专业工作或日常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时使用。另外,有些概念是可以在大学课堂上学会的,而我也在实验室项目中成功传授了不少概念。至于剩下的一些概念,我想它们都与我在本书中介绍的概念大同小异

  3.大多数将被提及的概念都是构成我们思维体系核心部分。例如,在传统的统计学专业第一学期课程中会讲授的概念都将在本书中出现。这些概念对于我们在广泛领域内解决问题都是极为重要的:从选择哪项退休计划到你如何知道自己有足够的证据判断一个应聘者是否会是一个好雇员。当然,进修统计学的课程不会让你在解决问题时高枕无忧。不过,了解统计学之后,人们明白可以针对特定的数据应用不同的统计工具,统计学的应用并不局限在某些类型的问题上。这本书会告诉你,在遇到事情时,你完全可以去使用那些设计的并不完美但的确有效的统计原则。书中还涉及微观经济学和决策论中的基本原则、将科学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时的基本法则、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大量人们不甚熟悉的辩证推理方法,以及一些由哲学家演绎的最重要的概念——他们研究科学家普通人如何思考(或者说应当如何思考)而生发出这些概念。

  4.本书介绍的各概念可以成为联合论证的工具,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理解特定的问题。比如,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的严重错误可以大致从三个侧面包含的细节来分析:事件中的人、事物和事件本身。这个严重的错误是由至少4个相互关联的错误类型导致的:一个是心理上的,一个是统计上的,一个是认识论上的,另一个则有关形而上学形而上关注人对于世界本质的信仰)。只要我们能充分理解其中任何一类概念,就能解决特定问题,而这些概念也可以相互补充和支持

第一种观点是,我们的世界观是以解释的方式建立的——逻辑推理或者诠释第二种观点是,我们所处的情境塑造我们的想法,决定我们的行为,其影响程度之深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第三种观点是,心理学家愈加注意到无意识思维的重要性实际上,人脑在无意识状态下记录外界信息甚至比有意识观察到的还要多

  如果没有思维定式,那么生活便会如威廉·詹姆斯所言:“处于一种流光溢彩嘈杂无序的混乱状态下。”如果我们不了解关于婚礼葬礼,或者只是看医生的各种注意事项,我们就不知如何在这些场景表现,那么便会造成持续的混乱。

  这种模式也适用于我们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即对特定人群形成的认知“偏见”。常见的刻板印象包括“内向者”“派对动物”“警官”“常春藤校毕业生”“物理学家”“牛仔”“牧师”。伴随这些刻板印象而来的还有我们对待这些人的习惯性方式,或者是应该对待他们的方式。

  关于“刻板印象”存在两个问题:它们在某些层面甚至所有层面上是错误的;它们会让我们在对他人判断时产生偏误。

  任何时候,如果你直接判断某个人或某件事比较困难,那么借助思维定式或刻板印象就能够提高判断的准确性,这是因为刻板印象总是或多或少来源于现实生活。

  我们依赖思维定式和刻板印象而做出判断会面临一个严肃的问题:这种判断往往会由一些并不相关的和带有误导性的偶然事件触发 。

  我们对世界和各种事件的意义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固有的思维定式和由这种思维所触发、引导的推断过程。

  但有两点还不甚明了:第一,这种偶然性刺激效果是否可以很大;第二,目前你并不能明确哪种类型的刺激可以产生哪种类型的效果。

  亚伯拉罕·林肯曾说过:“我不喜欢那个人。我必须更好地了解他。”在林肯的这句箴言之外,我想加上一点:尽量去体验不同的情境吧。

  一个修道士问自己所在的修道院院长,他能否在做祷告时吸烟。修道院院长大吃一惊,他说道:“当然不行,这近乎亵渎圣灵。”另一个修道士问他的修道院院长:“我能否在吸烟时做祷告?”这个修道院院长则说:“当然可以,上帝希望在任何时候都能聆听我们的声音。” 我们对于事物的解释不仅会受到在特定情境中被激发的思维定式的影响,也会受到我们选择的解释框架的影响。

  我这里的半加工过的肉制品,瘦肉含量为75%,这听起来比你的产品更有吸引力,因为你的产品描述是“脂肪比例为25%”

  一个关于典型启发法的特别令人失望的例子是“琳达问题”,启发法在这里引发了错误。“琳达30岁了,单身性格直爽,十分聪明。她主修哲学。在学生时期,她特别关注歧视和社会公平事务,并且投身于反核武器游行活动。”在读完这段描述后,实验对象要求对琳达未来的8种可能状态进行评级。其中有两项是“银行柜员”和“银行柜员并且在女权运动中表现得活跃”。大多数人都认为琳达更可能是一个在女权运动中表现得活跃的银行柜员。“带有女权主义立场的银行柜员”是一个比单纯的“银行柜员”更适合形容琳达的表达。但是,这当然犯了逻辑上的错误。这两件事情合起来传达出的意思不会比每件事单独表达的意思更多。银行柜员中有女权主义者、共和党人和素食主义者。然而,人们对琳达的描述更接近于“带有女权主义立场的银行柜员”,而不是“银行柜员”,这种结合其实是不当的

  实际上,男婴比例高于60%的情况更有可能在较小规模医院出现。60%的比例无论对于规模大的医院还是规模小的医院都不是一个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人口值(甚至根本没有代表性)。但是相较于数量比较大的样本,极端值更容易出现在数量小的样本中

  “形象学说”可以说是源自一种神学原则:上帝期望帮助我们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形式线索,例如色彩形状动作等。他知道我们希望症状能传达疾病的特点

  启发法,包括典型性启发法和可触及性启发法,通常是自发的,我们常意识不到它就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这意味着我们很难辨明这些启发法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但是,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可以反思一点—在特定情形下被它们引入歧途的可能性

  所有的概念、判断、信仰都来源于某种推断,而不是对事实的直接反映

  我们的思维定式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解读。思维定式和刻板印象引导着我们去理解这个世界,但是它们也可能使我们陷入误区,以致逃避自己过分依赖它们进行判断的事实。我们可以尽力分辨出那些我们依靠刻板印象得出的论断

  那些偶然的、看似不相关的感觉和认知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为。即使我们并不知道那些影响因素到底是什么,我们也应当明白这些未知的因素对我们思维和行为的影响要比我们已经意识到的大得多。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偶发和看似不相关的因素会提升我们在许多不同情境下对所遇到的一些事、一些人的判断的准确性,如果这个判断重要的话

  请保持警惕,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启发法的影响。各类事物、事件之间的相似性会误导你的判断。请记住,事情发生的原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一定要与结果有相似性的。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的评估常会受到它跳入你脑海中的难易程度的影响

  我相信,对于这种“低估情境、高估个人因素”的事实缺乏认识是人们会犯下的最普遍、最严重的思考推理上的错误。社会心理学家李·罗斯将这种现象定命为“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会隐藏起来,即使那些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最大的情境性决定因素就在眼前,我们可能也会对其作用视而不见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intervention)。他们设计了一些看上去是紧急情况的场景——癫痫病患者突然发病,隔壁房间里一个书架倒在了一个人的身上,一个人在地铁里晕倒了。人们会给这些“受害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极大地取决于其他人的存在情况。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目击者,他们通常会施予援手。如果现场还有另外一个“目击者”(实际上是实验者的同谋),选择上前帮忙的人会少一些。如果有许多“目击者”的话,人们则几乎不会提供帮助了

  基本归因谬误常常会让我们陷入麻烦当中。我们相信了那些本不该相信的人,我们离开了那些其实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我们雇用了那些一点儿也不称职的人—

  你能达到的水平是和你在一起时间最多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 ——吉米·罗恩,美国企业家、励志演说

  我们需要谨慎选择自己要交往的人,因为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会受他们影响。这对于年轻人而言尤甚:你越年轻,受到同伴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便越大。对于一位家长而言,他最重要和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确保自己孩子的同伴会对自家孩子有好的影响

  然而,我们很难认可他人行动中的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更有可能在评判他人时犯下基本归因谬误——将个人性格因素看作其行为最主要或唯一的动因

  解析性的思维方式在西方人占主导的科学世界里扮演了重要角色。科学的基础即是对事物进行分类,以及探究不同类别的事物所遵循的法则。事实上,当中国文明萌发生长之时,希腊人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科学,虽然在数学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体系

  因此,我们会自信地认为,自己没有被一些实际上影响了我们的因素影响;也会同样自信地觉得,那些实际上没有产生影响的因素影响了我们。这种混淆会让我们在对人进行判断时犯下严重的错误。我们总是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或者讨厌一些人,这会使我们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犯错误。例如,我们试图让他们改掉一些我们认为导致他们招人厌恶的个性或行为,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是中性的,并且与我们做出的整体评价无关

  “潜意识”这个术语是指一种人们无法意识到的刺激。(“阈限”是指像光、噪声或某种事物出现这类刺激开始被感知到的那个临界点。

  张益唐在论文中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质数对,每对的两个质数相差都小于700000000。无论你在极其大的质数域中找到多大的数,无论它们的出现多么罕见,你所找到的质数对中,两个质数的差会小于700000000

  我们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潜意识在解决一些特定的“有意识思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有效。尽管潜意识可以谱出交响曲,也可以解决一些几个世纪都没有答案的数学问题,但它并不能算出173乘以19等于多少。你可以问问自己,在迷迷糊糊要入睡的时候能否算出来,也可以看看当你在第二天早上起床刷牙的时候那个乘积是否会突然跳出来。答案是,并不会

  在有意识地解决问题时,我们会意识到以下几方面:一是我们头脑中特定的想法,二是我们相信的那些掌控着(或者说是应该掌控着)我们如何处理这些想法的具体规则,三是许多从一切正进行着的思维过程中输出的认知和行为

  不要以为他人对自己行为动机的解释比你对自身行为的解释更正确

  如果你在一个问题上一筹莫展,那么丢掉它吧,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事

  微观经济学即是一门研究个人、团体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的学科。微观经济学家习惯于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决定。然而,无论是描述性还是阐释性的微观经济学研究都备受争议

  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理论及研究和新的经济学视角相结合的产物。这个混血儿想在传统的描述性和阐释性理论那里寻求突破

  帕斯卡为此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今天我们称之为认知失调理论。如果我们的信仰与行为不符,则有一些事情需要改变:要么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的行为。我们无法直接控制自己的信仰,但是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失调是一种有害的状态,因此我们的信仰需要贴合我们的行为

  具体而言,一个人应该按照下列步骤来行动: 1.列出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 2.确定行动会影响到的所有对象。 3.确定行动为各方带来的成本和收益。 4.选择你衡量方案优劣的形式(通常会以金钱作为标准)。 5.预测在相应的时间段里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所带来的结果。 6.衡量这些结果出现的概率。 7.随着时间推移,对结果打一定折扣(一栋新房子现在对你的价值要比20年后它对你的价值高,因为到那时你能够享受它的时间更少了)。这种折价的结果被称作“净现值”。 8.进行敏感性分析,这意味着你要随时调整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得出的结论,因为你可能会在估计成本花费和收益时犯错误,或是错误地估计了某个结果出现的概率

  我们寻求的不是最优决策,而是满意策略[satisfice,是“满意”(satisfy)和“足够”(suffice)这两个词的结合]。我们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根据其重要性而决定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一次修正,到目前为止它都被证明是正确的,而西蒙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所以,既然有这么多无法确定的因素,为什么还要把成本–收益分析做得这么完整呢? 因为,正像富兰克林说的那样,经过这个分析过程你会对各种信息认识得更清楚,减少了做出一个草率决定的概率。但是我们也不必自欺欺人,并不是每次的决策过程都能得出一个确切的数字来指导我们怎么做

  无论如何,在面对重要抉择的时刻,你还是应该采用成本–收益分析,之后,就随它去吧

  尽管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并不实际,但进行分析的过程真的没有意义吗?不,进行分析还是必要的

  罗纳德·里根在1981年成为美国总统,在众多“左”派人士强烈反对中通过的首批法案中的一项是,所有由政府签署通过的新规定都要经过成本–收益分析

  讲到这里,我相信,你肯定对计算一个生命价值的技术深感怀疑,而我甚至本来不打算和你分享下面的故事。保险公司给一个煤矿工人的赔偿会少于一个办公室职员,这是基于煤矿工人自己选择了高危职业而导致他的生命价值会更低。福特汽车公司决定不召回汽油箱有安全隐患的“平托”系列汽车,因为召回将会让公司损失1.47亿美元,而赔偿那些因问题汽车而殒命的人仅需0.45亿美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需要为生命估计出一定的价值。否则,我们可能会浪费大量金钱而无法让人的生命质量提升,同时也无法做到花费最少的成本而让成千上万的人得到生命质量的提升

  污染物也会带来类似的公地悲剧问题。我十分享受我的航空旅行,我的空调环境和汽车之旅。然而,因为每个人的享受而制造出的空气污染物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气候恶性变化会让大家所处的环境变得糟糕。经济学家认为,这些外部事物会伤害地球上的所有人。我自己当然也会深受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伤害。然而,我这种“应当带有负罪感”的快乐的价值的收益是+1,而成本只有:(–1)/7000000000

  要做的决定越重要、越复杂,做此类分析也就越关键。同样,决定越关键、涉及的因素越多,那么在做完决定后立即将它抛诸脑后的速度就越快越好

  计算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总是令人反感的,而且这种方式会时不时地被极端误用,然而这仍是目前出台一些相对合理的政府决策时的必经之途。否则,我们将要面临耗费巨大资源而收效甚微的结局

  面对一方收益却造成另一方损失的“公地悲剧”,唯有强制性的公共约束才有可能解决。这可以通过涉事各方达成公约,或是由地方、国家乃至国际机构从中斡旋来实现

  沉没成本原理是讲,在做决策时,只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篮球比赛门票的钱是你很久之前就花出去的了——它已经沉没了,你不去看比赛也不能把钱拿回来。只要你认为自己的净收益是正值,你就应当去看比赛。如果你能这样劝说自己,“虽然没有球星,外面还下雪,这让人不开心。但是,我今晚真的非常想看球赛。我已经读过了报纸上的所有内容,而且也没有什么电视节目可看”,那么就能安然地去看比赛了。否则,就不要去了,因为你的脑海会被自己付出的成本肯定收不回来这样的想法占据

  经济学家的座右铭是——其实你也应当牢记在心——你未来的生活从此刻开始。昨天发生的所有事都无法挽回了。为倒掉的牛奶而哭泣无济于事

  如果你开始依照沉没成本原理应对生活,你可能会时不时地犯错误。我不会在看戏剧时中途离场,因为我意识到如果让演员们在中场休息之后看到空荡荡的观众席是一种不尊重。当看一场我觉得无聊的电影时,我也不会再去问妻子她是否要留下来继续观看。因为有好几次我们都因此不愉快:“你喜欢这部电影吗?”“嗯,还行吧。如果你想的话,我们可以离场。”“不,就这样吧。我不介意继续看。”剩下的时间我们俩人都不开心,妻子因为知道了我是勉强留在座位上而不开心,我则因为让她扫兴而愧疚

  所谓机会成本,即因为进行一项行动而失去另一项次优行动带来的收益。这种成本产生的条件是,资源是有限的,并且行动主体因为自身选择的行动而无法同时做其他事。机会成本并非其他所有没有做的选择的总和,而只是未选项中最优选择的收益。任何价值都可以算作机会成本——金钱、时间和乐趣

  机会成本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它们无可避免。唯一可以做的是,为那些你比较容易采取的行动付出机会成本,而不是为那些对你而言价值较小的行动付出

  有一句人们都熟悉的箴言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付出机会成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表达源自美国大萧条时期的酒吧为了招揽顾客而打出的免费提供午餐的广告。午餐是免费的,但啤酒是要付钱的。)采取任何行动都意味着你不能同时去做其他事,而实际上你可能更倾向于做那些没有做的事

  经济学家怎样才能说服我们呢?他们给出了下述两个观点: 1.成本–收益理论是高度逻辑自洽的。它建立在几个假设之上,这些假设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做出正确决策的理性指南:钱多总归比较好,为决策花费的时间是一种成本,未来的收益总是不如眼前的收益等。如果你同意上述假设,那么你应当遵循这个理论,因为它就是基于这些假设建立的数学模型。 2.虽然不是太常见的,看上去也像是在开玩笑,但是成本–收益理论一定是有益的,因为许多公司会花钱聘请专家来为公司决策做成本–收益分析。公司的领导者并不愚蠢,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既然如此,那么成本–收益理论就应当是我们需要遵循的正确法则

  你被以上观点说服了吗?反正我是没有

  为何使用成本–收益原则会让人们行事更有效呢?部分原因是,使用它能让你集中精力于成效最高的行动上,而同时放弃那些看上去可能会失败的计划。换言之,即避免沉没成本的陷阱,留意机会成本。曾经,我还收到过一个极好的建议——把计划分成三种类型:十分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且必须马上完成的、重要程度一般且不着急完成的。你只需要时刻投入精力去完成第一种类型的计划,而忽略另外两种。这样,你不仅能提高效率,还会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惬意享受生活。(不过,那种回报不确定但可能会产生精神食粮的活动是个例外——尤其是它们本身就能让人愉悦。亨利·基辛格的顾问就总劝他不要再研习政治学了,而是多读些小说。

  小结 那些已经消耗掉且无法挽回的资源不应当影响我们做决策,而这个决策关于我们是否该消费那些由先前的资源而取得的东西。这种成本已经沉没了,因此只有当这样做仍有净收益的时候,消费那些“坏”东西才是有意义的。只是因为价格昂贵就去吃买下的酸葡萄是没有价值的。一些企业和政治家让公众为商品和计划买单以弥补过去付出的成本,只是因为大多数人并不真正理解沉没成本的概念。 你应当避免投入那些有较低净收益的行动,而应当考虑另一些现在或未来收益更高的行动。如果你发现购买一件物品、参加一个活动或者雇用一个人可能没有太大收益,宁可果断放弃。至少这些事情并不是即刻就必须要做的。学会从各个角度评估一项决策,分析是否会因它而产生机会成本。不过,在一些小事情上执迷于计算机会成本可能本身就不那么值得。的确,你选择了香草口味,就没法选巧克力口味了,别再想它了。 坠入沉没成本的陷阱时常会引致不必要的机会成本。如果你做了自己不情愿且不必做的事,那么不经意间你便浪费了机会做更开心的事。 时刻注意成本和收益,包括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陷阱。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力推成本–收益分析的思想家或许是正确的。有证据表明那些做过明确的成本–收益分析,并且避免了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之人会更成功

  在这种禀赋效应的背后是损失厌恶的心理。人们不愿意放弃自己拥有的东西,即便他们能因此得到比预期的公平价钱高得多的钱数

  禀赋效应的概念是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首先提出的,他是在思考他的一位经济学家同事(一位葡萄酒爱好者)的行为时得到了灵感。这个人从不不愿意花费超过35美元去买一瓶葡萄酒,但是有时却不愿以高达100美元的价钱卖掉自己收藏的酒。这种买价和卖价间的巨大差异无法用成本–收益理论中的常规原则来解释

  然而,更多的选择一定会比较少的选择好吗?你很难能找到一位告诉你“选择越少越好”的经济学家。然而,在现实中,你逐渐会发现人们并不总是期望有太多选择的——无论是对供货商而言,还是对消费者而言

  本书要强调的一点是,行为是由一系列除金钱之外的其他因素决定的。一些非金钱方面的刺激因素甚至比那些无效、甚至是带来负面影响的金钱刺激要高效得多。有一些社会性影响更能促使人们行动,其效用胜过奖赏的承诺、惩罚的威胁和大量警告

  正如马克·吐温所言:“关于工作的一切都是人们被迫去做的,而关于玩乐的一切则都是人们心甘情愿投入的。

  不要试图强迫人们做或者不做某些事情,只要移除那些障碍,创造出一些渠道,让那些最明智的决策成为最容易的选项

  我最喜欢的一个结合了“恰好是他”统计偏差的事后归因谬误例子是从一个朋友那里听来的,而他则是听到了两位老人的对话。第一个老人说:“我的医生告诉我,我必须戒烟,否则我会因此而死。”第二个老人说:“不!不要戒!我有两个朋友都听了医生的话戒了烟,然后他俩都在几个月之内就死了。

  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你对某个特定领域了解得越多,你就更可能成功运用统计学概念来考虑相关问题。在这个例子中,重要的概念便是大数定律

  大数定律这样发挥作用:你进行的测量越多,便会越接近于真分数

  在考虑某件物体或事情时,应当时时将其当作整体中的样本来加以考量

  基本归因谬误主要是由我们忽视情境因素的倾向而导致的,但是我们“忽视掉一个人只是组成人类行为的一个微小样本”这件事也是导致错误的原因。这两个错误引发了访谈错觉——我们总是对自己过度自信,相信从某个人30分钟的言行里就能了解他

  只有当样本不存在偏差的时候,增加样本容量才能有效减少错误。最佳方式是给总体中的每一件物品、每件事或每个人同等的机会被选为样本

  标准差是一个便捷的可用于我们衡量连续变量在均值附近离散情况的指标。某个给定类型的样本的标准差越大,我们越无法确定一个特定样本值能否接近样本均值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样本值位于连续变量正态分布曲线中的极端位置,则新出现的样本值将会不那么极端

  即人倾向于寻找可以证实自己的假想的证据,而不寻找会否定自己假想的证据

  相关系数是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工具箱1 思考联系:下述情况中存在什么样的因果关系? 1.《时代》杂志报道,一些家长努力控制自己孩子的饭量,这一行为导致这些孩子超重。如果家里有超重孩子的父母不再控制孩子的饭量,那么这些孩子的体重能减轻吗

  工具箱2 有关工具箱1中的各类联系的参考答案 1.如果孩子超重,父母的确可能会试图控制其饭量。如果是这样,那么因果走向就与《时代》杂志的推测是相反的。父母控制孩子的饭量是不会让孩子变得肥胖的。事实是如果孩子变得肥胖了,父母会去控制孩子的饭量。也有一种情况可能是,成员关系不和睦的家庭中有控制欲强的父母,而孩子更可能会超重,但是在父母控制孩子饭量的强势行为和孩子的体重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

  秘密在于编码。对于许多种能力我们都知道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衡量,并且能为它们赋值:拼写正确单词的比例;罚球的命中率。然而,评判友好的合适单位是什么呢?每分钟微笑的次数吗?每次社交过程中“友好氛围”出现的次数吗?我们如何比较人们在周六晚上的派对上表达友好的方式与其在周一下午的委员会会议上释放善意的方式?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是如此不同,以至在A场合中表现友好的方式并不能作为B场合中表现友好的标志。而找出场合A中所有表现友好的标志同样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即使能穷尽所有可能,那我们也无法将A场合中这数量众多的标志与同样多如牛毛的B场合中的标志做比较

  如何才能正确推测与品性相关的行为呢?我们不必找到所谓正确的测量品性行为的单位,也不必穷尽所有表现品性的方式

  最有效地避免对某个人的行为做出错误推断的方式是提醒自己,只有当两个场合的情境完全一致时,才可以凭借这个人在其中一个场合的行为推断他在另一个场合中的行为。即便这样做,你在进行推测时还是要格外小心

  还有一点或许能帮助你,即你要记住,自己在各种情境下并非总能保持一致

  当我们试图评断一些我们没有先验概念的事物的相关性时,我们会对那些本无联系或被武断地联系在一起的事件的相关性做出错误估计,认为其关联一定很强。我们对于共变的观察能力在那些相隔较长时间发生的事件上表现得很糟糕

  我们很容易受虚假相关影响。当我们评判两个看上去可能有联系的事件的相关性,或说我们期待发现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时,我们可能会相信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联系。当事件之间的联系不那么可信时,即使实际上存在强相关,我们也可能看不到那种关联。更糟糕的是,我们会颠倒事实,将正相关认作负相关,反之亦然

  典型性启发法潜藏在我们的许多关于相关性认识的先验假设中

  信度是指一个样本在不同情境中或是以不同方式测量时得分相同的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对于某一给定的测量工具,其可能具有完美的信度,却没有效度

  一件事情越是能够通过编码来分析,我们对其的相关性分析就越准确

  当我们从人们过去的(与品性相关的)行为预测其未来的此类行为时,我们需要格外当心和谨慎,除非我们搜集的样本规模足够大且我们得到了多种情境下的事实

  时刻以基本归因谬误的概念警示我们自身,我们便能意识到可能会犯笼统概括的错误

  HiPPO即highest-paid person’s opinion的调侃式说法,也是这一概念的首字母缩写,意为“最具价值者的观点”

  请注意,当你使用“前后对比”设计时,你需要平衡不同策略,即一些样本需要先在实验情境下进行,另一些样本则需要在控制情境下进行。否则,策略的效果和样本顺序变化的效果会被混淆。你以为由策略产生的效果很可能只是因为调整了时间顺序而产生的

  单纯的假想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即使它们是正确的,在你有条件进行测试的时候还依靠它们也是愚蠢的。“A或B”测试在原理上十分简单:设计一种你想检测的步骤,设置一个对照情况,掷一枚硬币以决定谁(或者什么)采取何种方式,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借由随机设计发现的差异表明,自变量的改变会对因变量产生因果式的影响。而借由相关性的方法发现的差异则不能保证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确定的影响

  相关性设计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研究者没有限定样本的具体条件

  样本的数量越大——人、农田或是其他事物,那么你发现真正起作用的因素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你误将一些虚假因素当作真实因素的可能性就越小

  当你在分配样本时考虑了所有可能性,那么你的设计便是高度可信的

  辨别你所检验的样本(比如由人去做关于人们行为或心理的研究)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十分重要

  即便我们有意默认相信最新的医学建议,我们还是得思量不同建议之间的矛盾之处

  例如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反常的,会对身体中正常存在的物质产生错误“保护”作用的过度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白细胞会攻击身体组织。

  事实就是这样。我们现在有了相关性证据,或者说观察性证据。在一类人群中,早期接触病菌的范围越广,其患自免疫性疾病的概率越低

  “病菌暴露理论”可以解释这些相关的和自然实验的证据,你可能会受到影响。早期接触病菌可以刺激免疫系统,而这种刺激会在日后有益于身体。处在发育初期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其抵抗力,适应环境,调试自身,日后较不易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失调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的确,自然实验、相关性证据和可信的理论看上去都很有说服力,然而我还是想通过真正的双盲,随机控制实验来检验这种论断

  如果你决定让你家的婴儿接触大量的病菌,请注意这种接触可能主要在生命最初的几年起作用。因此,你可能并不想无限期地有意让孩子接触病菌

  18世纪的医生爱德华·詹纳注意到挤奶女工很少会得天花,而这种疾病和牛痘有关系,挤奶女工会接触到牛痘。或许挤奶女工比黄油搅拌工人得天花少是因为牛痘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詹纳在一位年轻的挤奶女工手上提取了牛痘菌,然后将牛痘菌中的一些物质接种在一个8岁男孩的身上。这个男孩发了高烧,并且腋窝处感到不适。几天后,詹纳从一个天花病人身上的创伤处提取天花病毒接种在了男孩身上。这个男孩并没有患上天花,于是詹纳宣布他发现了一种防止感染天花的方法。在拉丁文中,“vacca”这个词指牛,而牛痘则是“vaccinia”,因此詹纳将他的治疗方法称作“vaccination”,即种痘。一个自然实验引致了适当实验,而后产生了改变世界的发现

  为何犯罪没有停止呢?我大胆猜测原因正是“它看上去应该明显有效果”。许多人,包括大量政客,会宁愿相信他们直觉上认定的因果假设,而不是科学数据

  那些伤害青少年的项目仍在继续开展,而同时真正有用的项目却没有被正视,甚至不被采用。我们的社会为那些错误的假想付出了高昂的经济和人身代价

  有时候,我们会将自己观察到的一些事物之间的关系认定为紧密的确定性关系,就像真正的实验一样

  社会为不进行实验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一个可用于相关性分析的工具是多元回归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多元自变量彼此间同时具有联系(或者是有序列上的联系,当然这里我们不探讨多元回归分析的多样性),并且与因变量之间也具有联系[1]。相关的预测变量和其他被当作控制变量的自变量一起被检验。检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变量A影响了变量B,而除A之外的其他任何变量都不会产生这种效果。这就是说,A与B两者之间的关系会始终存在,即便那些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效果也被考虑在内

  流行病学家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控制”诸如社会阶层、年龄和病人曾经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可是,他们无法避免自我选择带来的问题。有条件采取特定治疗方法的只是一类人,能消费大量特定食品的只是一类人,能摄取特定维生素的也只是一类人。这些人跟没有条件做这些事的人有着诸多不同

  我猜想这可能源于法国人所谓的“专业误信”(deformation professionelle),即倾向于采用同专业的人都使用的工具和观点。对于经济学家进行的大多数类型的研究而言,多元回归分析都是唯一可用的工具。经济学家们并不能控制美联储设置的利率水平。如果你想了解在“大萧条”时期究竟是紧缩还是刺激性的财政政策能帮助国家经济走出困局,你可以将经济紧缩的程度与经济恢复的程度相联系,然而你无法做到将不同国家随机分配到那种紧缩的境况下

  有相关性并不能证明存在因果关系。然而,相关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比这一点更糟糕。没有相关性不能证明就不存在因果关系——这样的错误和反过来的错误,人们都会经常犯

  “生活是不公平的。”约翰·肯尼迪如是说。实验是一种最佳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分辨这个世界对不同人群的不公平程度究竟有多深

  多元回归分析检验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当然在检验时会控制自变量和其他变量的关联,以及因变量和其他变量的关联。这种方法能告诉我们因果关系的情况,前提是所有可能的变量都被辨识且测量了,在信度和效度上都达到标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很难碰到

  多元回归分析中存在的根本缺陷在于自我选择,这在其他所有相关性研究方法中都存在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多元回归分析其实还是有不少用途的。有时候,想要控制自变量是不可能的。你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年龄。即便是我们做了实验,多元回归分析也能让我们对自然状态中存在的被实验证明了的关联有更强的信心。多元回归分析一般要比实验花费更低,它可以帮我们辨识出一些关联,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去证实

  当一个完备的实验告诉你某些事物间的特定关联,而多元回归分析却告诉你了另一种结果时,你应该选择相信实验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存在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它总是假定自变量是建成大厦的砖石,而且在逻辑上认为每个变量都可以独立拿出来解释结果

  提问顺序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一点在“先问关于婚姻的满意度就会让相关性相当明显”上就得到体现。如果你没有先提出婚姻这一点,那么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就会很宽泛,那么许多其他因素就会影响其对生活满意度的评判。那么,婚姻质量到底对生活质量有多重要呢?事实上,千万不要问这类问题。如果婚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变化的范围如此宽泛,那么我们并不能从中得到什么真实的情况

  纯粹一致性:你不想让自己看起来是个异类

  artifact这个词有两种模糊的相关意义。在考古学中,这个词指人造的物品,例如一件陶器。在科学方法论中,这个词指因为一些难以预料的测量错误而导致的错误发现,通常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

  教训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太相信人们的说辞,而是要看他们的实际行动

  我们在回答关于态度的问题时,会在潜意识里将所涉对象和某个参照群体对比,进而得出答案

  对你自己进行实验。心理学家用于研究人类行为的方法论同样可以用于对你自己进行实验

  形式逻辑是一种演绎推理,即“自上而下”的论断结构,需要从前提中得出结论

  历史上,人们对两种形式逻辑给予了较多的关注。最古老的一种是三段论。三段论一般用于一些直言推理中。例如:所有A都是B,X是A的一种,则X也是B的一种。(最有名的一个三段论是:人都终有一死,苏格拉底是人,因此苏格拉底终有一死。)自三段论出现,至少有2600年了

  形式逻辑还包括命题逻辑,它出现得更晚一些,在公元前4世纪由古希腊斯多葛派哲学家第一次严肃提出。这种逻辑形式引导我们如何从前提得出有效的结论,比如说通过条件逻辑。例如:如果发生P,就会发生Q。发生P了,因此会发生Q。(如果下雪,学校就会关闭。下雪了,因此学校要关闭了。)如果Q要发生,那么P是一个条件,或者说,P是Q发生的一个充分条件

  与演绎逻辑相对,归纳推理是种“自下而上”的推理类型。人们会收集各种证据以暗示或支持结论

  归纳推理中的一种就是,观察事实,然后围绕这些特定的事实得出一个概括的结论

  同样于2600年前的古希腊和印度同时发展的,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推理体系,那就是辩证推理。这种推理形式对于真正解决问题的作用并不大。这种推理形式包括了“苏格拉底式对话”:这是一种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推理方式,他们对话或辩论,通过激发批判性思维、厘清概念,发现那些可能推动讨论深入且达成更加一致和正确的矛盾观点,以此追寻真理

  辩证推理不属于形式逻辑或演绎推理,通常不解决抽象问题。它寻求真实有用的结论,而不是有效的结论

  但是不可否认,仍有一些不错的理由告诉你应当了解一些形式逻辑的知识

对于科学与数学而言,形式逻辑是必要的本章展示了西方的有限理性与东方的辩证思想之间存在的明显分异。这两种思想体系可以应用于相同的问题上,但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将这两种体系并置是一种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借此找到两者的缺陷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当对一些基本的形式逻辑形式进行学习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形式逻辑充满趣味性。(至少,也和这一章的体量一样大!

  文氏图对于你解决广泛领域内的问题当然是不够的,但是它为你提供了一些展示类别包含和排斥关系的基本图解方法。你可能会发现学习文氏图的确有用

  三段论只能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小一部分推理问题。更重要的方法是命题逻辑,它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这种无效的论断形式是,如果P则Q,P未发生,因此Q未发生。我们经常犯这类错误

  关于相反和反演错误的一个有趣且重要的事实是,它们仅仅是演绎出的无效结论(即它们不是在逻辑上从前提条件推出的)。但它们可能是极好的归纳式结论(即如果前提是正确的,则结论更有可能是正确的)。

  我们更可能会使用一种我称为“实用推理模式”的方法,即一系列可用于日常生活场景的有用规则

  一些实用推理模式可以投射到条件逻辑上去,却无法有效推演出来,因为它们不能保证答案正确。实际上,它们一点儿也不关注命题的正确性或有效性,而只是评估一个人的行动是否恰当。这一逻辑分支被称作道义逻辑(deontic)

  实用推理模式的第二种类型一点儿也不符合条件逻辑(或者说这种模式至少在贴合条件逻辑上十分不济),然而这第二种类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问题,并且能够以纯粹逻辑的形式被描述出来

  这其中包括了统计模式和具有科学步骤的模式,比如随机控制设计

  其他应用性强的实用推理模式还包括奥卡姆剃刀原理、公地悲剧和应急概念,这些在第15章中将会讨论

  一些有力的实用推理模式并不具备抽象推理的潜质,而是仅仅具有实证原则,可以为日常生活中的大量问题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这包括基本归因谬误,行动者和观察者倾向于从不同角度解释问题,损失厌恶,现状偏见,从质量上来说一些选择的结构优于其他的选择,激励并不必然是让人们改变行为的最佳方式—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高度发展的文明,即中国的儒家传统,这种思想传统就没有发展出单纯的逻辑形式

  一个结论的正确性和一个结论的有效性完全是两码事

  在演绎推理中有时会出现错误,是因为它们对应的论断形式被归纳起来是无效的

  实用推理模式是推理的一些抽象规则,它是由许多思想综合而来的。这包括了道义规则,如许可模式和义务模式。其中还包括了许多归纳模式,比如本书中讨论过的统计规则,成本–收益分析,按照成熟的方法论步骤进行的推理

  很明显,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极其理性,以至他们拒绝理性主义……并且不愿将形式从内容中剥离出来。 ——刘述先,哲学

  如果你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中成长的,那么你可能会对一件事感到惊异,即世界上的一个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的历史中竟然寻不到形式逻辑的踪迹

  在墨子的思想蜻蜓点水般触及逻辑之后,东方的逻辑线索就此断裂。(墨子还在不经意间对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做了系统性研究,这要比西方人正式探讨这个主题早了许多世纪。

  逻辑思维不同,中国人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即辩证推理。这种辩证思维方式在很多方面都与形式逻辑相悖

  亚里士多德将逻辑思维的基础确立在下述3个定律之上。 1.同一律:A=A:无论是什么,它就是它。A是它本身,而不是其他什么事物。 2.无矛盾律:A和非A不可能同时发生。没有什么事物同时既是它又不是它。一个命题和它的相反面不可能同时为真。 3.排中律:任何事物一定要么是,要么不是。A或者非A为真,但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情况

  正如心理学家彭凯平所言,三个原则构成了东方的辩证法。请注意,这里我没有使用“定律”。彭凯平曾严肃指出,“定律”这个用语更像是针对世界的一种普遍而正式的立场,而不是一套铁定的规则。 1.变化论 现实是处于变化过程中的。 现在正确的东西可能很快就会变成错误的。 2.矛盾论 矛盾是动态存在于变化中的。 因为变化是不断的,所以矛盾也是不断的。 3.关系论(或整体论) 整体大于部分叠加之和。 各部分只有在整体关系中时才有其意义

  这些原则还暗示了东方思维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即坚持发现极端状态之间的“中间道路”

  《老子》中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科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分类之法,再加上实证规则,并遵循逻辑原则

  我们心中最好的原则是用最简单的假设解释各种现象。 ——克罗狄斯·托勒

  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奥卡姆的威

  对于同样的自然效应,我们必须尽量给出一致的原因。 ——艾萨克·牛

  只要有可能,在你推理的时候,请用已知的实体替换未知的实体。 ——伯特兰·罗

  我们将反对复杂化称作“奥卡姆剃刀原理”:理论必须简洁,不必要的概念需要被剃掉

  “保持简单、愚蠢”(Keep It Simple,Stupid),我们做许多事情时,都需要牢记这句箴言

  人们解决一个问题时所用的过度复杂的方法有时被称作“鲁布·戈德堡机械”。戈德堡是一个漫画家,曾在画中表现出解决一个简单问题的迂回曲折的复杂方法

  奥卡姆剃刀原理所强调的要尽量去除多元假设之说并不完全适用于医学领域,尤其是医生们在做诊断时

  简化论中的一个观点是,一些看似复杂的现象或者系统不过是其各部分之和。简化论中的其他观点有时会更进一步,即从复杂性的层面上来看,各部分本身比整体的现象或系统更容易得到最佳的解释

  如果事实不符合理论,那么就改变事实。 ——阿尔伯特·爱因斯

  一个实验只有在被理论确认之后,才可相信。 ——亚瑟·S·爱丁顿,天体物理学

  进化论获得了胜利,并不是因为它是可检验的,或是还没被证伪,而是因为:它是高度合理的;它解释了成千上万种多元且明显并不关联的事实,结果令人信服;它创造出了一些可验证的假设;正如伟大的遗传学家费奥多西·多布然斯基所言,“除非在进化论的框架下研究,否则生物学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桂冠总是会被授予另一些科学家,他们可以基于新理论做出一些预测,阐明有些重要事实支持了某些理论,而那些事实在缺乏理论依据时很难解释得通

  我们验证假设的方法存在缺陷,是因为我们总愿意寻找可以确证这个假设的证据,而不寻找反驳的证据。不仅如此,当我们面对一些明显的反驳证据时,我们总有高超的技巧推翻它们

  在爱因斯坦的论文发表50年后,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托马斯·库恩写就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他提出科学发展并不总是要经历提出理论、搜集证据、修正理论的艰难过程,相反,革命才是科学取得巨大推进的常规方式。这一论断震撼了整个科学界

  只有当一个新想法在一些层面上比旧观念更令人满意,且有科学证据表明其更值得玩味时,范式转移才会发生。科学家在寻找“容易摘到的果实”——那些由新理论推出的令人吃惊的发现,且不能以旧理论解释,它们已经成熟了,可以被采摘

  坏消息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许多重要问题的看法通常错得离谱,而且我们进行判断的方式也总是存在根本性缺陷

  试着多使用几次本书中讲到的新的思考工具吧,这样当你需要它们的时候,就能感到得心应手。你不会忘记大数定律以及它所需要的证据数量,你每使用一次大数定律,你在未来继续应用它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几分——在你遇到的范围更广的事件中。你不会忘记多关注事件发生的情境,借助情境解释你和他人的行为。同时,你还会不断反馈出一种信息,即你比从前更加准确地理解一些情况,这种积极的反馈会强化你使用新思维工具的行为,让你在未来更频繁地使用这些有效的概念。从此以后,你会拥有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这样的概念工具帮你进行分析

  如何质疑那些专家提出的对你自身或是整个社会都很重要的问题的观点呢?我给你以下建议: 1.努力辨别关于这个问题所涉之事是否存在专业知识。关于占星学就不存在什么专业知识。 2.如果讨论的议题确实具有专业性,那么就研究一下该领域的专家是否对此问题存在共识。 3.如果存在共识,则这个共识的认可度越高,你对是否接受它的怀疑就越少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民主是最糟糕的政府形式,只是所有其他形式已经被尝试过了。”专家其实是你最不该咨询的人,只是所有其他人你也可能都询问过了

  那么,请在这一刻告诉自己,我就是能够解决所有专业问题的专家

  《逻辑思维》读后感(三):让自己的思考更聪明些

  人的思维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我们人类每天都面临着一些选择需要抉择,都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如何能让我们更有效地思考,做出比较明智的选择,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些有效的认知工具。读完这本书,也许可以让你的思维方式焕然一新。这本书罗列和介绍了100多个概念、原则和推理的规则。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思考和行动。

  作者坚信,将某个科学领域中的观点放到另一个领域中可能会极有价值,而正是因为基础于这样的考虑,作者写出了这本书。现在流行的“跨学科”,也是认为一个研究领域中的事实、方法、理论和推理的原则可能对其他领域的研究大有裨益。作者指出:哲学和逻辑确实能影响几乎所有科学领域的思维方式。这话是有道理的,有很多实证的证据。老鼠如何学会走迷宫的实验在心理学上非常有名,心理学家从中推演出的理论启发了计算机科学家,这些科学家运用这些理论来研究如何让机器学会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在十九中叶问世,影响波及现在,现在也是生物学界的主流思想。但这种理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18 世纪苏格兰的哲学家关于社会系统的构想,尤其是亚当•斯密的理论。

  作者在这本书中讨论的概念不是随便选的,而是精心选择过的。他在前言中指出他在书中讨论的一些特定概念是依照4个标准来确定的。1. 这个概念应当是重要的——无论对于科学领域,还是对于日常生活。2. 这个概念应当是可被传授的。3. 大多数将被提及的概念都是构成我们思维体系的核心部分。4. 本书介绍的各概念可以成为联合论证的工具,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理解特定的问题。因此,这本书中讨论的概念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可以说本书提及的每个概念都与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息息相关。

  这本书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自身的思考。第二部分是关于选择的。这一部分提供了不少建议,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避免各种选择陷阱。第三部分讲述了如何更准确地对这个世界上的事物进行分类,如何分辨清楚事件之间的关联。第四部分讲述因果关系。第五部分介绍了两种思考类型。一种是逻辑,它抽象而偏于形式化,一直是西方式思维的核心。另一种是辩证的思考方式,它包含了对事实进行判断的原则和具体的行事方法。这种思考方式占据了东方式思维的中心。第六部分分析了一个可用来认知世界的良好理论需要哪些要素。

  读完这本书,也许不能直接提高你的智商,但我相信,它可以帮你在思考问题时变得更明智些。

  《逻辑思维》读后感(四):逻辑必须学习《逻辑思维》

  逻辑必须学习《逻辑思维》

  书名叫《逻辑思维》,不过和罗胖的“罗辑思维”没有关系。罗胖的逻辑思维其实是在讲故事,通过故事来讲逻辑思维的道理。这样听起来多数人就能够听懂。归根结底人还是是动物,是感性的动物,逻辑思维完全是后天生长出来的东西,想要掌握逻辑思维必须要学习。

  这本书看得很慢,因为每一部分都要消化,知识密度太大。今天机器变得越来越像人了,而人却越来越在模仿机器。各种经济学、各种心理学都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感官并不靠谱,我们的感官是在几万年动物世界中形成的,是为了应对生存挑战而建立起来的。我们的感官完全没有想到,今天我们的社会会变成这个样子,每天要和机器打交道。所以社会越发展越要求我们更加理性,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让我们的理性变得越来越强大。

  黑兹尔飓风和贺拉斯飓风哪个更可怕?这好像完全是无稽之谈,飓风规模和飓风的名字有什么关系?可是黑兹尔飓风会夺走跟多人的性命,因为黑兹尔是一个女性化的名字,听起来让人感觉比贺拉斯柔和,所以就较少的采取了防护措施,结果导致死亡人数增加。看看多么可怕的逻辑!逻辑的复杂就是现在的社会的逻辑不是那种简单清晰直白的机器逻辑。而是在考虑到人类感性思维以后的逻辑,这种逻辑思维就变得无比复杂起来,复杂到不要说普通人就是专家也经常弄不清楚。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还未成熟,所以要尽可能不要接触到细菌。

  婴儿小的时候接触到的细菌种类越多,长大后出现各种过敏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相反的言论,两者还都挺有道理,尤其是在饮食和健康方面,让你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实验,可是用人做实验本身就太不人道。可是人类社会如此复杂实验就那么可靠吗?

  逻辑思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事情的归因变得越来越细致而准确,可是让人接受起来也就越来越困难。光靠直觉已经不够了,逻辑思维也必须学习。

  《逻辑思维》读后感(五):疯起来挺过瘾

  疯起来挺过瘾

  偷爱警/文

  数学学得好,逻辑推理能力强,物理、化学也就会游刃有余的学的好?不一定。逻辑思维的建立,是自我认知能力的一种体现,很多人习惯自我的思维逻辑,自我轴心往往会误入思维陷阱,如何逃离和跳开这些思维误区和陷阱,作者给我们一些建议和答案。

  心理学的书籍,我一直喜欢翻阅,这部书也不例外,虽然看上去挺深奥,但实际阅读起来没什么难的,书中的一些心理构架和心理推测,会让人有催眠的感觉,不要紧张,并不是作者施了魔法,让你昏昏欲睡,也不是作者写的枯燥乏味,是你跟们没有走进心理学的情境当中,就我来说,从生活纷杂的情境里,立刻进入到平静的情境当中,我需要过度,听听音乐、聊聊天,运动运动啥的,不可能立马就扭转思维惯性,改变情境带来影响。阅读也是如此,每天忙忙碌碌,下班饭后,有些翻看书籍的时间,你会错过一场球赛、你会错过和家人唠嗑的时间,你会放弃和朋友吹牛侃大山的时间。但这又如何?阅读书籍带来的乐趣,只有沉浸其中,才晓得其中的快乐。这部书,专业角度看,我看不懂,甚至有些很生涩难懂的段落,让我摸不着头,觉得想放弃阅读,但毕竟思维惰性,比不上人懒的惰性。为了不给阅读扣上半途而废的帽子,还是看完了整部书。其中的一些论点和说词,还是很有道理的,对自我心理的矫正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最起码在看待事物变化的时候,会用反向观察的方式,来解释读取心理症结。诚如作者说的,我们已经习惯在环境因素、情境因素条件下,被动的受影响。让自己焦虑、暴躁甚至有些措手不及,打乱阵脚。

  从这部书当中,会学习到成本—收益、典型性启发法、基本归因谬误等心理学推理,在推理过程中,情境暗示会让自我迷失方向,做出误判和纠结的表现。作者用大量的数据、论证来求得真实与虚假的逻辑辩证,而其中的很多门道,只有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和实践,才真正理解消化心理学的逻辑。

  “逻辑是西方的基础,而辩证法是东方思维的核心。”个人并不觉得作者说的有道理,西方人对于逻辑思维的掌握,比东方人更加直接简明,东方人逻辑思维更显得保守内敛。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的日益进取,这种逻辑定式,正在发生变化,东方人的包容性正在得到放大和推广,对于西方人看重的自我进步,自我角度的根基,在发生松动和改变,多元化的社会格局,需要融合和开放,逻辑思维也是如此。很显然,作者在文章结尾也注意到这点,作为主体的个人,需要注重姿态和心态的平和,需要思维辩证的多元化,不让一些所谓的逻辑定式,把自己固步自封在一个禁区,尝试着多角度分析逻辑思维,或许答案有很多奇妙之处等待开发。

  如果说这部书带给读者是什么感受,个人觉得是一种思维定式的改观,不要受陷于,大数据时代的数字朝海中,很多数字是非真实的,存在漏洞的,甚至是偏见和错误的,不加分析的拿来运用,或者不负责任的推广,就是一种恶性传播,也是对自己言论不负责。长此以往,给自己造成一种心理负担,蒙蔽自我的辨别力,让自己迷失在大数据面前,根本找不到自己所要的初衷。

  逻辑思维没有对错和正确错误之分,只是取舍之间,彰显智慧。智慧的人不是运用多高级的手段和能力,而是在思维限制的框架之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思维突破。享受这其中的过程,比看重结果重要得多。快来享受逻辑思维的头脑风暴吧,疯起来挺过瘾的。

  《逻辑思维》读后感(六):改善思维,让自己更“有用”

  改善思维,让自己更“有用”

  评《逻辑思维》

  思维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每个人言行的背后、一系列离奇社会现象的缘由,可能都可以归结到思维中去。所以,要更清楚地认识人性、更透彻地读懂人生看懂社会,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人类的思维。《逻辑思维》这本书会给众多的“思维爱好者”提供这样的帮助,书中提供了种种的案例和原理,从思维产生的情境到思维发生的认知判断,相关的理论如大数定律、相关性、逻辑推理等知识尽在其中,作者还煞费苦心地介绍了东西方思维的区别,让我们对思维的微妙有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会告诉大家思维的由来及运行的基本程序,还能告诉大家如何进行“智慧地思考”。智慧的思考必然会带来更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令人满意的结果最终还能让他人感觉更“有用”。

  在当今这种快节奏、信息多的社会,平常人的想法可能是“一本书学会智慧思考”,或者是“让自己显得更加有文化、更厉害”。事实上,通过阅读本书更重要的收获,是学会安静下来看待各种千奇百怪的思维,并试图去理解产生这种思维的情境;在懂得思维的规律之后,才是学会认识自己和掌握自己思维的特点,并尽可能在思考的过程中运用书中提供的各种思维工具(成本-效益计算、大数定律、多元回归、逻辑推理等),在完成生活工作的同时,也体会到思维运用的乐趣。可以说,本书也是对思维的一次“认知革命”。

  “所有的概念、判断、信仰,这一切事物都来源于某种判断,而不是事实的真实反映。”这种判断,就是来自于人类基于自己经验和学识进行思考的过程,思维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不讨论意识和潜意识)。对于这种思维的形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情境,没有什么主导,只是不停地被塑造(Donimated by none, shaped by all),思维的微妙之处就在于它可能随时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这里的情境包括人个人思维的调整)进行变化,于是在精确的推理、机械的程序之外,我们还经常可以发现“理性”的无意识思维,而通常来说,深入理解情境就能发现思维变化是情有可原的。

  对于思维有一个简单、全面的了解和判断之外,更重要的事情来了,那就是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思考,以期得到更正确的结果。书中介绍了很多经济计算、统计回归以及逻辑推理等工具,借助一些具体的例子详细介绍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把一些实验的结果也做了介绍和讲解,用心理学、社会学的学科知识进行解释说明,体现了作者作为心理学家,在教授思维知识过程中充分应用了他所熟知的共情心理。

  不同的情境下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作者着重介绍了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区别:东方更注重变化论、矛盾论和关系论(整体论),而西方则是在同一律、无矛盾律和排中律中显得更严谨。自然每一种思维都有优缺点,从这两种思维中取长补短是每个人变得更聪明的捷径。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说明东西方思维的不同,借以提出思维的另一特点,应该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总之,这是一本不错的关于认知方面的书籍。你可能会从中获得不少的思维工具,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你不一定能变得更“智慧”。我想以一个小故事结尾,说的是一位行政业务人员的心得体会,他为一名领导服务并每天负责将下面的报告呈领导审核,审核后发给下面;因为他摸透了领导的喜怒,于是权力便慢慢大了起来:有一些业务他想阻拦的,他就在领导心情不好的时候递交报告,这时领导经常驳回;一些业务他想促成的,就会趁着领导高兴的时候把报告给领导审核签字。这个业务人员就是善于识别思维的作用,也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2017-11-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逻辑思维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