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30 20:4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经典读后感10篇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是一本由[英] 托马斯•阿罗姆 / [英] 乔治•N. 怀特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锁线胶订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读后感(一):是艺术 更是历史

  历史是精彩万千的,也是复杂多变的,后人往往是通过前人留下的资料去解析那些精彩的瞬间。在过去没有数码技术年代里,古人只能通过手中的毛笔和画笔去记录那些发生的人和事。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摄影版画因为独特审美视角受到当时人们喜爱,从而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影音传播的最有效方式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枪炮和烟草叩开了古老中国大门,面对这个陌生的东方国家,欧洲社会迫切想想了解它的一切。在这样的氛围下,由摄影版画为主体的《中华帝国图景》于是应孕而生,凭借其精美制作丰富内容和独特的视角,成为英国乃至西方最早、最著名绘画本中国历史教材书。

  这本作品作者有两位,分别是负责插画的托马斯·阿罗姆和负责文字部分的乔治·N·怀特约。没有去过中国的两个人凭借自己过硬的功底,在前人留下的基础上进行了完美创作,为世人展现出陌生国度的精彩,多次再版充分说明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这次彩色版本的推出,收录了124张手工上色的阿罗姆版画,以及附录部分收集的1682-1880年间欧洲出版的38张中国主题彩色版画,在国内实属首次,充分展现了西方人眼中那个时代中国的全貌。

  翻开厚厚的书页,一张张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鲜艳色彩青山绿水间,一座座名胜古迹跃然纸上小桥流水、楼台亭阁,已经毁于战火的皇家园林原景再现;从北到南,从京城到南方,再到香港澳门,祖国大好河山尽收眼底。还有众多代表人物生动形象的展示、大量市井文化风俗习惯的描绘,覆盖了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难怪能赢得众多读者的追捧。

  最让我动容的是相对应的文字。一方面,对某些内容的观点不敢苟同,如虎门战役的爆发、穿鼻之战的描述完全站在道义的高度去描述事件的始末,将自己捧得高高在上,将清军描述得则不堪入目,让人无法接受;但是另一方面,通过中西方的比较,将宗教、风俗等文化进行形象地展示,还有对诸如定海要塞、虎门炮台等重要战略位置详细记录,内容不仅真实可信,更是一针见血,可见西方国家对中国信息收集的详细,对民族文化定位的准确。一个坐井观天固步自封,一个野心勃勃、放眼世界,国家的衰败和被奴隶命运已经注定。

  落后就要挨打,血淋淋的教训让人无法忘怀!

  现在我们阅读书本,就是从不同角度去更好地认清那段历史,去全面总结那些经验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中国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可是中国的形象在西方人的眼中没有得到对应的改变。如何纠正那些错误观念,让泱泱中华呈现在世界的面前,另一个中国形象的塑造需要你和我的共同努力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读后感(二):摄影版画中的清国

  这本《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既有文字又有图片,并且图片也是全彩印刷,通过这种别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一段中国的历史。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参杂着一些西方色彩,以这种客观形式来展现中国历史,也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看不到的盲点。本书的作者能够画出如此美丽并且贴切实际画作,竟然没有来过中国,地域和年代的双重跨域也没有影响他对这段历史的完美表述。

  比起真实的图片,西方版画又会带来别样的视觉冲击,书中的这些画作每一幅都能称作是艺术品。对于版画这样一个呈现形式,书中一开始简单介绍了一下相关的历史。那个年代的摄影技术其实已经日渐成熟,只不过在印刷方面还有一定欠缺,于是一些画家就用画笔去印刷。在那个年代,这种摄影版画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它首次将摄影与绘画联系到一起。这种结合使得中国画家对于透视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得到了进步。然而这种形式毕竟会改变图像原貌,作者会对照片加以主观臆测,这也是为什么书中的图片看起来都十分具有西方色彩。

  在介绍了这些初步的创作小史之后,本书就步入了正题,每一幅画都代表着一段历史或是一段风俗,直观的图片加上详细的文字叙述,比单纯的文字叙述更加生动活泼。很多东西如果没有图像读者依然能够看得懂,只不过对于画面与色彩只能够在脑海想象,这样难免会有偏差。本书对章节的划分是通过地域来划分的,分别为:北京、运河沿岸、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香港与澳门,最后以习俗农业、刑罚等来划分。每一章都是拼图的一部分,当看完所有的画作时,仿佛就能够在脑海中拼凑出一张完整的清国地图

  对于历史的描述,大多数会掺杂作者的主观念头,而这本书不同,就是图片与评论图片的文字。这种及其客观的历史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真实的东西,虽然可能不尽全面,但是我们看到的其实就是历史中大概真实存在样子,毕竟是通过真实的图像转变而来。对于那个时期各个阶层人民生活环境,在书中都有客观的描述,仅仅是描述,而不是评论。这种类似历史导航类书籍的作品,是适合全世界的人阅读的,也就是具有一种国际性。

  在引言中有对当时历史背景的简述,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皇帝至高无上,大都保持着专制的统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清国的皇帝竟然可以不用服从任何人的命令,包括那些内阁大臣贵族阶级。然而民意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虽然皇帝可以一句话就要了任何一个人的命,但也不代表就能胡来的。所以在这种制度下的皇帝,倒更像个奴隶,权力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失去。所以清国的大背景就是皇帝像机器一样的运作,看到这一点也是我之前大大没想到的,如果不知道这点,对于了解这个时代的皇帝就会产生很多偏见

  在那样的年代有很多制度也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但是不要忘了,正因为有了历史的错误,才有了我们如今相对正确道路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读后感(三):洋人版画中的大清风土人情

  西洋镜系列出到了第十一本。

  这一本《西洋镜》满篇倒是找不出一张通过光影记录下来的图片,因为它全部是由版画组成的。

  其实早在1843年这些版画的作者托马斯.阿罗姆便以《中华帝国图景》为名,将这些版画在伦敦集结出版。十五年之后再版时又增加了39张作品,一共一百六十七幅版画。

  1843年,鸦片战争刚刚结束,而历史上认为晚清的开端始于1840年。由此推断,作者所绘制的这些版画应该是在晚清之前完成的,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整个社会上上下下还没有开始变得破败不堪。作者托马斯.阿罗姆是一位建筑师,他虽然一生游历各国,但是他还真的是没有踏上过中国的国土。或许在这个外国人的眼中,那时的中国还是那个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之国。

  那么这位从未来到过中国的建筑师又是如何通过版画绘制出当时中国的风土人情呢?对他人画作的研究以及自己创造性的发挥,便是他创作的法宝。并且他还真的是生动的还原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特征,这不得不说真的是很令人惊讶以及敬佩。

  在作者的这些作品中既有达官显贵的亭阁花园,也有兵站旁的食摊;既有玩牌的贵妇,也有四处行走的游医。贵族女子的闺房、临清街头的表演、焦山上的皇帝行宫、湖州的蚕丝厂……

  上之皇家贵族,下到贫民百姓,远至香港澳门,近到京城内的皇家园林。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市井百态、风景建筑……简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含。难以想象当时大清王朝的风土人情,竟能够通过一位从未到过中国的建筑师之手传递下来。

  虽然明知作者或许因为一些主观原因对其作品进行了一些想象美化,但是这些版画中的风景,还是让我们惊叹不已。或许那才是一个外国人眼中理想的大清帝国,一个曾经让世界向往的黄金之国。只是谁又能想得到此时的这个王朝已经开始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几年之后就要开始沦入沧桑了呢。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读后感(四):西方世界里的中国映象

  十九世纪是一个跌宕的时期,西方经历世界大战,中国清朝遭遇历代所未曾经历的时代变革。保守、闭关的大清帝国,在西方的进逼下,逐步开放,陆续与主要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也接受并引进西方科技经营管理制度。这之前,就是从康乾盛世走向战争、侵略、割据和被殖民的历史命运。我们对这段史料的基本情况都大致知道,大量清朝的影像资料也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起着重要作用。但那时的中国对于西方国家的印象,只能借助亲历过这片土地的少数人的描述,或在刻画的版画里看到一二。版画作为重要的视觉表达形态,它是一百多年前的西方人对中国观看和想象的途径

  1843年,鸦片战争刚刚结束,英国顶尖设计师托马斯·阿罗姆出版了一本名叫《中华帝国图景》的书,收录了128幅版刻插画,大清王朝的面貌尽数展露,至此,中国的神秘面纱掀开了一角。书是甫一出版就成为英国乃至西方最早最著名的中国绘画本历史教科书,当时欧洲主流社会关于中国的知识大部分都是源自这本书,如今改名为《西洋镜:一个皇家建筑师笔下的大清帝国》在中国首次出版,不同于前的是,里面的插画从黑白换成彩色,如此珍贵的文化价值和极具收藏价值的版本尚属首次。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读后感(五):目睹最后的封建王朝

  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和繁荣饮食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19世纪中叶,英国画家托马斯•阿罗姆对中国社会作了多方位的生动描绘。托马斯•阿罗姆本人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他认真借鉴了威廉•亚历山大等画家关于中国题材的作品,并结合想象进行再创造。阿罗姆笔下的大清图像对于传播中国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部画册的英文书名原为《中国:那个古代帝国的风景、建筑和社会风俗》。书名解释说:“由托马斯•阿罗姆先生根据马戛尔尼使团画师的素描稿重新画出,另由赖特先生从历史角度作描述性的注释”。这部大型画册的初版时间在1843年,即鸦片战争刚刚结束的那一年。2017年,被《西洋镜——寻找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重新编录,更名为《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编者收集到了124张手工上色的阿罗姆版画,数量之多在国内尚属首次。附录部分收集了1682—1880年间欧洲出版的38 张中国主题彩色版画。

  画集中的作品直观再现了当时中国的风土人情,当年出版不久便成为英国乃至西方最早、最著名的绘画本中国历史教科书。当时的欧洲人,尤其是欧洲上层社会关于中国的知识大部分都源自这本书。19世纪前期的欧洲对中国还怀有敬意,把中国看作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画册中,中国还没有被丑化、妖魔化,相反被描绘成其大无边的天堂帝国。其实,当时社会不安但不动荡民生凋敝但不破败;中国南北各个城市死气沉沉,却还井然有序,保持着帝国最后的体面。大清国依然顶袭着康乾盛世的华衮,尽管衣缝里爬满了虱子,表面却还光鲜

  从《宁波港甬江河口》可以看到当时的经济情况。作品描绘了甬江口波涛起伏、船只往来的宁波通商口岸。18世纪早期,英国人曾经获准在宁波贸易,他们在这里购进丝绸、茶叶瓷器和漆器,售出英国的毛纺织品和五金制品。根据考证,画上的情景为鸦片战争之后,各国商船在甬江入海口航行。甬江是浙东运河入海前的最后一段河道,历史上曾在漕粮海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曾沟通内陆和海上丝绸之路

  从《东昌府兵站旁的食摊》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画中所表现的是为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船队拉纤的民工,在营兵的押解下,于运河边的饭摊上席地而坐,除了稀饭,什么吃的都没有。而全程陪同使团的清朝官员透露给马戛尔尼的费用是,朝廷的沿途招待,光是民工和100名使团成员食物一项开支,每天就要花掉5000两白银。这一数据令使团成员震惊,在了解到清朝各级官员的贪污腐败程度之余,也相信清王朝是经不起一打的。

  画册中还有一些中国的负面形象,但不是故意的丑化。作品中就有一幅写实笔调的广式鸦片烟馆图《抽大烟》,作者写道:“很多败家子、赌徒、酒鬼、恶棍变成了大烟鬼。鸦片也成为引发中国刑事案件罪魁祸首。对于那些早已声名狼藉的人来说,吸食鸦片烟算不得什么罪过,然而,很多吸食鸦片的人为了筹措毒资,从受害者变为施害者。坠入万劫不复深渊。”

  此外,书中还花了很多下层官吏和普通百姓,背篓的儿童,抱孩子的妇女,玩耍的贵妇,做买卖的小贩,完全就是当时社会的市井百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中国社会并不动荡,底层民生虽然艰难,但社会尚且稳定,中国南北各个城市依然井然有序,保持着帝国的体面,大清王朝依然笼罩在康乾盛世的余晖下,处于风暴来临之前的宁静中。

  一百多年前,英国画家的清朝图像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开启了一扇窗,如今中国已经对世界开放,这些图像又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的一块他山之石,值得每一个人细细研究。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读后感(六):了解清朝社会的一个侧面

  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凭借骁勇善战的八旗士兵,开创了一个比明朝版图更大的帝国。乾隆时期,清朝发展鼎盛,经由西方传教士的介绍,中国文化名扬海外,曾引发欧洲18世纪的“中国风”热潮,欧洲人争相追崇中国元素。然而到了乾隆末期,清朝开始出现颓势,甚至加强了闭关锁国的措施,从此逐渐落后于世界。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鼎盛时期的清朝一直为西方人羡慕,起源于11世纪马可•波罗来华,以及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在造访过中国的冒险家和传教士的大力吹捧之下,欧洲人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那里遍地黄金,物产丰富。然而直到鸦片战争结束,大部分的欧洲人仍然不知道中国到底是何种形象,恰好于此时出版的《中华帝国图景》则及时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作者托马斯•阿罗姆,英国顶尖设计师、插图画家,自19世纪20年代起,他踏上了游历世界各地的旅程,一路创作了众多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水彩画,却唯独没有到访中国。他只能根据威廉•亚历山大的画作,加上其他文字记录为蓝本,辅以合理想象,创作出128张西方早期艺术史上最经典的中国影像,再搭配英国作家、圣公会牧师乔治•N. 怀特的说明文字,足以让人一览大清帝国的风貌。

  正因如此,《中华帝国图景》一跃成为英国乃至西方最早、最著名的绘画版中国历史教科书,可以说当时的欧洲人(尤其是欧洲上层社会)基本是通过这本书来获取有关中国的知识。最近出版的《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便是由彩色版《中华帝国图景》以及附录两部分组成。可惜由于时代久远,书中仅收集到124张手工上色的阿罗姆版画,不过附录部分另外收集了欧洲在1682—1880年间出版的38 张中国主题彩色版画。

  阿罗姆站在西方的角度,较为客观的呈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中国,作为建筑设计师的他,对东方建筑特色做了细致考究,诸如园林寺庙、宫殿楼宇等,基本都合乎我国当时的景象。当一幕幕版画从眼前掠过时,我们犹如穿越时光隧道,走进万花筒似的奇妙历史世界,于翻阅一本书的时间看尽大清社会的市井百态。

  但让人遗憾的是,想象终归是想象,没有眼见为实的绘画,怎么都缺乏一点真实性。以典型的人物为例,东方人与西方人的长相存在明显差异,可是阿罗姆没有亲身接触过,纵然知道有所不同,却无法将其很好的描绘出来。于是我们会发现,书里的人物面目总是略显模糊,或者带点西方轮廓,也极少出现面部特写。所以说,书里的版画仅能作为了解清朝的一个侧面,更不能以偏概全,偏之信之。

  细细翻阅此书,我们不禁感叹往事如风,纵然中国曾经深刻的影响着欧洲社会,但中国也被欧洲列强肆虐过。尽管现在的中国依然落后于大部分欧洲国家,可这条沉睡的巨龙正在觉醒,中国必将崛起!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读后感(七):百年回望,沧桑中国

  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摄像摄影等方式记录我们的国家和生活。但是在一百年多前,在摄影技术、印刷技术都还处在较为简陋的时候,想要记录并传播人们的所见所闻,我们所能选择的还是书写与绘画。绘画与摄影不同,绘画无法完美的复刻一瞬间的景象。绘画带有主观性和模糊性,但在缺少其他记录手段的时候,这种方式仍旧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那些遥远时空景物的最佳方式。

  在19世纪中期,东西方开始了剧烈的碰撞,为了更好的了解介绍中国,英国出版了《中华帝国图景》一书。该书由阿罗姆的画作和怀特的文字组成,旨在向当时的西方人介绍他们眼中神秘的大清帝国。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本书精美的画作、详实的文字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异域的大门。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些绘画以及文字,同样能够让我们重见那个时代的山川景色人物风貌,而且还可以由外国人的视角去看待我们熟悉的国家。由此,《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得以诞生。

  《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读后感(八):重现170年前的大清帝国影像

  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为中国现代化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打破了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并推迟了中国的殖民地化。虽然清朝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进步,但它最后的沦陷、衰落、瓦解却遭受后人唾弃与谩骂,还被冠上“千古第一罪人”之名。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有它的利与弊,我们却不论谁对谁错(毕竟我们没有真实经历过,毫无资格去评判),但是它留给后人的历史,我们还是可以了解一下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