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幸福课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幸福课读后感10篇

2018-04-03 21: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幸福课读后感10篇

  《幸福课》是一本由陈海贤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课》读后感(一):积累为人

  关于作者,陈海贤,生于1980年浙江舟山,200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本科学位。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2008年,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任专职心理教师。2008年—2011年在浙江大学理学院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任职于浙江大学,期间开设《积极心理学》的通识课,广受欢迎,每学期教学评分均在4.9分以上。因对自由向往,对办公室蝇营苟且的难以忍受,面对自己身在浙大分房名单诱惑,依然选择了辞职。现为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在知乎专栏撰写“幸福课”专栏。

  这本书是关于包括自我认识、当下生活与远方、理想平庸匮乏、接纳、拖延、敏感孤独空虚结束开始这10个心理学问题的探讨,其中包含一些咨询来信与作者的温暖回复,每一个章节的最后都包含作者提出的思考实践内容,让读者切身的参与到每一章内容的自我检视与行动中。

  这本书令我喜欢地方在于,他所探讨的问题似乎是这个社会当下80、90后所面对的最真实的问题,作者和咨询者也都是处在这个年龄段,在这些咨询者来信中所提出的问题,每一个读者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同身受。比如顺风顺水的你依然觉得哪里不对,看似哪里都没什么问题,可自己就觉得有问题,在别人看起来这似乎是无病呻吟,可这的确是存在一种问题,有一些内心声音压抑了。比如原本优秀的你在考进大学之后,因为这个那个荒废了的大学生活甚至没有好好毕业,之后没有找到一份如意工作,进而想要出国读书以期待可以覆盖原本的那段荒废。而事实上,问题的症结是自己太在意那段时光而牢牢的抓着不放,不放手,它永远都是眼前的一座山,实际它只是人生的一段小插曲。关于原生家庭,关于关系界限都有探讨,同时也都有通过作者遇到的前来进行咨询的实际案例讲述。在这本书里,会发现很多和你接近的问题,并找到答案。而这些答案不会是一个确切的实际动作或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心态或者观念转变,比如接纳。

  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国外专家书籍治疗方法,其中有一个“矛盾意向法”的治疗方法很有趣。这个方法在于制造了一个悖论,让你在进退两难解脱出来。比如你担心自己在演讲时脸红,那么咨询师给你一个作业即在演讲中让自己的脸更红,若你实现了脸更红,则说明你正确的完成了咨询师给你的作业,若你没有出现脸红,则达到了你的初衷

  健康的心理就是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吧,比如学会接受现实,你和父母的关系不够亲近,不要觉得这是你的错,有时候并不需要试图改变,这只是一个无奈的事实,只需要接受它。比如生活中有很多琐碎事情需要处理,面对这些可能就会很烦躁,但如果有仪式感的去做这些事情,可能感受就不尽相同了。比如面对未来道路上的坎坷,不如平静的只看脚下的路。还有不要总觉得别人的生活一直顺利,出身名门,读好学校,找好工作,结婚生子,生活幸福。但如果把他们的生活掰碎了也有很多纠结、裂痕无奈。可能他们在为莫名其妙理由沮丧,比如人类会灭忙,宇宙会热寄,吃了的巧克力会变成翔……

  人生的经历得失意义,终归会融于时光,积累为人生。

  《幸福课》读后感(二):承认自己的无能

  这本书是知乎 @动机在杭州 老师所写。类似的这种书名容易被说成『鸡汤书』,但豆瓣的评价有 8.6 的高分,我便拿出来读了一下。通过书信形式解答了一些我们常见的心理问题,而且读起来十分轻松个人觉得还不错,值得推荐。我从书中感觉到重要的几点:

认命,承认生活的不完美和自己的无能,从而达成与自己和生活的和解,不要焦虑较之于当下在我们之内的,我们身后的过去和眼前的未来,都是琐事。杂务琐事并非烦恼一堆,别以为一旦逃开,就可以开始修行,步入道途——其实这些琐事就是我们的道为什么我们宁可要宏大计划,也不想要微小的进步?因为只有宏大的计划才有缓解焦虑的作用。而微小的进步,虽然真实,却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纠结的本质是匮乏。一来,正因为现实没给我们提供一个真正想要的选项,我们才需要纠结;二来,匮乏也会让我们觉得,我们资源有限,无论在时间、金钱精力还是友情上,都不能犯任何错误浪费一丁半点儿,哪怕是最小的选项,也事关大局。承认自己无能为力很难,可悖论是,一旦承认在某些事上无能为力,你所能做的,反而多了。当人们屈服于诱惑时,不让他们感觉内疚,相反,让他们感觉到快乐,居然能够增加人们抵御诱惑的能力。因为相比于内疚,自我谅解反而更能增强责任感。一旦摆脱了内疚和自责,我们反而能够思考为什么会失败,而不是简单地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无能,我们也不用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去安抚内心的挫败感了。这样,我们反而有更多的心理资源增强自控力,在和诱惑的战争重整旗鼓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书摘:

- 幸福之道,坑多路少。原因之一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充满缺陷世界中,但我们想象的生活却是完美的。幸福需要我们承认这种不完美,扎根于这种不完美,并从中感受真实的生机。而太多的人生问题,是因为我们想要逃离这种不完美。逃离的企图,有时被隐藏在积极改变、努力上进后面。我们经常忘记,当我们说憧憬未来的时候,其实是说现在不够好;当我们说改变自己的时候,其实是说自己不够好。而现在的自己,正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我从未真正解决过它们。我只是被生活中更多美好东西吸引了:春天的花,秋天的月,美好的爱情,在我眼前逐渐开启的、广阔的世界。- 我向上攀爬,一个问题变成另一个问题,一种矛盾变成另一种矛盾,回过头来,生活的苦恼一直都有,却早已不是原来的苦恼了。- 生活就像骑一辆自行车。路有高有低,有缓有急,但只有在行驶中,你才知道该怎么调整、转向、把握平衡。除此之外,你还能看到别样的风景。但如果因为不安,你想把车停下来,你不仅无暇享受风景,还很容易翻车。- 无论批评还是表扬,评价很容易带来不安,让人陷入防御心态和过度的自我关注。- 米纽庆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并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他们假设自我是一个已经存在并相对固定的东西。它通常由我们的童年经历决定,而我们以后的经历,只是对已经形成的自我的修修补补。但如果从成长型的视角看,我更愿意把自我比作一条河流源头固然很重要,但它最终的形态如何,取决于它在流向大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山坡、丘陵、沙漠……它怎么面对障碍,以及选择在什么地方拐弯。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它是我们在跟环境互动中,在应对困难、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 较之于当下在我们之内的,我们身后的过去和眼前的未来,都是琐事。——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杂务琐事并非烦恼一堆,别以为一旦逃开,就可以开始修行,步入道途——其实这些琐事就是我们的道。- “远方”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人们心里有疑惑,去远方寻找答案。答案并不在“远方”,而在寻找的过程本身。但想象中的“远方”确实提供了人们启程的最初动力,而现实中的“远方”又培养了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所以,我们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站在眼前的苟且处,歌颂起远方的田野。我们歌颂的是对庸常的不甘、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改变的勇气,哪怕我们已经明了,“远方”有时候也只是一场幻觉。- 一件事是不是琐事,并不是由这件事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你对待它的态度决定的。如果你不轻慢它,以庄重的态度对它,那它就是重要的事。- 不要以成功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我们总有对别处生活的想象。可能有钱的生活就是比没钱的生活好,未来的生活就是比现在的生活好,别人的生活就是比我们的生活好。可对个人来说,无论现在有钱没钱、正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跟谁结婚,你都只有一种生活,那就是你现在正在过的生活。别的生活只存在幻想中,无论它是好是坏、平庸不平庸,都没什么意义。- 当我们用平庸与否来思考生活时,我们就不自觉地把生活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独特、有趣、宏大的,而另一种是平庸无奇的。前一种是成功的,而后一种是失败的。只有前一种人生才值得过,后一种人生不值得过。当我们用这种框架来思考生活时,会自动忽略那些重要的,却无法用平庸或者不平庸来归纳的东西。- 总会为自己设立一个参照点,那就是自我期待。人也会通过和自我期待做比较,来判断自己是好是坏。而“废物”和幻想中的“完美自己”正是参照点的两头。幻想中的自己越完美,你越容易受挫。越受挫,就越需要一个幻想中的完美自己来维护自尊,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从关注目标实现到关注努力,到关注“努力的感觉”,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人们想要“努力”,仅仅因为努力看起来像是那么一条路,一条能拯救他们的路。- 大概是庸常无聊的生活,缺乏成就感的工作,卑微渺小的自己,每天在熙熙攘攘人流中,内心会升腾起的疑惑: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跟这些人做这些无聊的事?这样生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疑惑升起的时候,我们忙不迭地用“努力的感觉”编织起意义和希望的外衣,用它来遮住虚无和沮丧。但这件衣服太小了,有时候,遮不住的虚无和沮丧还是会冒出头来。我们却误以为,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才这么焦虑。- 与其说这种计划是用来实现的,不如说它是用来缓解焦虑的。计划提供了一种希望,就像为困于“现实的枯井”的人们垂下的一根绳索。绳索的那头,连接着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和自己。我们想牢牢地抓住它,却发现它很虚幻根本无力带我们脱离困境。- 为什么我们宁可要宏大的计划,也不想要微小的进步?因为只有宏大的计划才有缓解焦虑的作用。而微小的进步,虽然真实,却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接纳自己的匮乏,就有多大程度的思考和行动的自由。- 纠结的本质是匮乏。一来,正因为现实没给我们提供一个真正想要的选项,我们才需要纠结;二来,匮乏也会让我们觉得,我们资源有限,无论在时间、金钱、精力还是友情上,都不能犯任何错误,浪费一丁半点儿,哪怕是最小的选项,也事关大局。- 安·莫拉特曾说:“我认为完美主义基础,是一味相信只要自己的步伐小心,稳稳踏在每块垫脚石上,就不会摔死。但实情是你终究难逃一死,而很多完全不看路的人甚至比你做得好太多,也从中获得了许多乐趣。”- “没钱”和“穷”并不一样。一个真正的穷人,常常思考的只有现在——不是怎么满足当前的愿望,就是怎么渡过当下的难关。他仅有的见识和资源,让他没有富余去想别的。但一个没钱的“富人”,无论怎么困窘,心里都会藏着未来。- 如何缓解焦虑 - 过一种简化的生活,并把它当作一种美德重点不是省钱,而是不要为选择“物美价廉”的东西浪费你的脑细胞,它们理应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 每周强制自己休息一天。旅游、看闲书、和朋友聊天,怎么都行,但不要待在宿舍无所事事。与努力相比,你其实更需要闲暇释放焦虑。不跟问题死磕,随时准备趴下- 问题”总让人误会,只要找到症结,换个零件,或者找到答案,就能恢复如初。可生活中的有些事,发生了就发生了,既无法修复,也没有答案。“不如意”则是说,我们总是期待生活应该往好的方向发展,可万一它拐到了别的方向,想要强扭着它,把它摁回正轨,却也是难上加难。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随生活顺流而下,在变化中努力适应它。- 承认自己无能为力很难,可悖论是,一旦承认在某些事上无能为力,你所能做的,反而多了。- 接纳自我的本质是舍弃,而不是追求。舍弃我们对生活的过度控制,舍弃我们想要成为“完美自我”的想法,舍弃我们对“完美世界”的执念。我们需要“接纳自我”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样的好处,而是因为缺陷就是我们生存的事实。哪怕痛苦,也要让生活正常运转- 压力是拖延症最大的盟友,甚至可以说,拖延症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压力管理的问题。- 当人们屈服于诱惑时,不让他们感觉到内疚,相反,让他们感觉到快乐,居然能够增加人们抵御诱惑的能力。因为相比于内疚,自我谅解反而更能增强责任感。一旦摆脱了内疚和自责,我们反而能够思考为什么会失败,而不是简单地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无能,我们也不用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去安抚内心的挫败感了。这样,我们反而有更多的心理资源增强自控力,在和诱惑的战争中重整旗鼓。- 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之前,你可能先要成为一个更“坏”的人,因为那更真实。同样,在保持长久的亲密之前,你可能先要学会独立和分离。- 人生而孤独。我们既没法让别人承担我们的命运,也没法帮助别人承担他们的命运。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照顾好我们自己,然后让他人照顾好他们自己。边界把我们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时候,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我们会尝试越过边界,去跟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分享更多彼此的生活,最终却还是发现,边界是客观存在的限制,你不尊重它,就可能被它伤害。- 有人说,少不习老庄,老不读孔孟。这是因为少不更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误解老庄或者佛经的哲学宣扬的是脱离生活的虚无,只有当我们经历足够多的事情,才会读出自在和解脱。- 政治经济学家韦伯所说:“人是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可以说,整个社会文化的运行,其本质都是为了创造人生存所必需的意义感,以避免人直接面对存在的虚无。- 所以,该怎么结束呢?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去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幸福课》读后感(三):有诚意但不深刻,不过这个时代的心理病本来也浅薄。

  近来在读荣格的作品以及卡尔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听到有人推荐《幸福课》这本书,就顺势一起拿来比照着读了。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言以蔽之,后工业时代的我们,多多少少都患有类似的“时代病”:焦虑,压抑,缺爱,病态竞争……根本上说,我们和神经症(也就是所谓的“神经病”)人格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量多量少的区别:神经症们不分场合,而我们好歹能够某种程度上看一下场合和情况而判断。

  精神分析或者说心理动力学的这群家伙写的书其实都蛮令人绝望的,对人心底的东西洞察力很强,或者说本身的逻辑非常霸道,比如:

  - 原生家庭理论:家庭决定了你的心理结构,比如缺爱。

  - 补偿理论:缺什么,就往外界求什么。缺爱,求爱。

  - 投射理论:世界染上了你心理的色彩。缺爱,就感觉全世界都没有爱,永不满足。

  - 潜意识理论: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即使你否认,不代表你没有这样的想法,你只是没有意识到。

  - 防御机制:不让缺爱的焦虑放出来,你就用不同机制转移注意力,比如追逐名利,比如读书,等等。

  - 全部综合起来:缺爱,求爱,全世界都没有爱,更加缺爱,更加没有爱,死循环……你还不知道自己陷入了这样的死循环。你只是在瞎忙,不让心理野兽放出来。(摊手

  就是这样霸道……关键人的内心和意识还立于实证科学之外,你无法证明这是错误的,偏偏它又是我们是是而非能够感觉到一些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马男波杰克》吧,一边读卡伦霍尼,一遍刷马男,内心真是够绝望。

  知乎大v陈海贤的作品《幸福课》并没有能比卡伦霍尼更加深刻,这也是遗憾的地方,对于这些心病的治愈方法无非是:关注当下,放弃对未来的幻想,关注过程等等。

  相比于心理分析的深度,从弗洛伊德以来对于人心底层的洞悉,层层的黑暗扒出来。这些治愈方案和方法,实在是太过于稚嫩和浅薄了,当然大概也因为其实大多数人面对的心理问题也没有那么深。

  我有这样的想法,心理问题本质上大约都是世界观的问题,也是哲学和更深处的宗教的问题。一个人对于自小接受的世界和观念执念太深了,自己在心理打架了,认知失调了。一个人相信金钱至上,追逐金钱累趴下了,你告诉他慢一些关注内心和过程,是没有用的。你必须重新构建他的世界观,先告诉他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比如说,上帝有言,钱多没有用,会下地狱,“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摊手

  又比如说心理分析的一系列深刻观察,和佛学的基础理论相比,又显得深度不足。佛学的几个概念,比如说四法印(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就已经概括并且超于心理动力学的诸多分析,并且构建了非常宏大的世界观。

  所以我这个过去研究宗教的二道贩子的观点是,看心底黑暗和混沌,读心理分析;治愈黑暗,得读宗教。

  哦对了,心理分析一定会说,宗教的外衣就是我构建的终极防御机制。

  《幸福课》读后感(四):笔记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非常大的,也很庆幸在和峰聊天的时候这本书带给我的见解和帮助。

  我是在8月底的时候看完这本书的,现在将近九月底了,开学两个礼拜,我觉得抽时间出来整理一下这个笔记,也算是对之前投入精力的一种交代。

  01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

  1 自我就像是一个调节器,当自我适应良好时,就会将生命能量兴趣指向外界,并在解决生活提出的问题中丰富。如果适应不良好感到不安,注意力就会过分关注自己的问题,变得自我为中心,自我的发展因为缺乏与真实世界的互动而停滞。

  2 成长型思维vs僵固型思维具体表现对比

  动机:追求成功、指向成长vs避免失败、满足匮乏

  动力:适应不良的不安全感vs自发的挑战和探索世界的冲动

  犯错:看成反馈vs看成失败

  挑战:看成长机会vs证明自己可能不行的风险

  努力:努力是激发能力必要手段,以此为荣vs越努力越说明能力不足,偷偷努力以此为耻

  批评:改进的反馈vs负面评价

  他人的成功:吸取经验、受到鼓舞vs失败因为自己没做到

  安全感缘由:“我有很多可能性”vs“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不断创造形成自身的过程”vs固定的状态

  真实的自我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应对困难和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所以不存在证明自己因为那仅仅是某个阶段状态下的自己。

  表现:从成长和发展的角度看问题vs要保护某种特定的自我观念,需要大量的自我关注

  感情:

  僵固思维的人,更相信一见钟情,碰到问题时更容易归因于源头(当初我追的他)或难以调节的性格、更容易选择放弃换一个

  成长思维的人,更愿意给关系时间去了解不快速下定论因为关系是变化的、碰到问题会投入时间精力去维护这段感情、更相信关系是需要沟通理解来维持而不是一劳永逸的(至少在不可挽回前是如此)

  3 面对挑战时提醒自己:

  “也许现在的挑战和当时的挑战并没有不同,而我们当初却做成了那件被认为很难的事”

  追求某样东西时告诉自己:

  对结果没有压力,对过程尽力

  如果感到憋屈,告诉自己不做完全没希望,做了至少有希望。既然开始了就好好尽力吧。

  4“上帝啊,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受无法改变地事;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

  智慧就是,能够准确的预测和理性的判断、相信这段关系是成长的、相信投入的价值。

  一个好的家庭,就是有修复冲突、解决问题能力的家庭。

  人生的路上,总有人会一直比我们高,但我们依然要努力向前,因为我们是树,人生不仅仅只有比较和竞争,还有合作和彼此扶持共赢且彼此独立。

  5 惶恐感背后的基本信念:“我究竟能不能干、值不值得爱、会不会被尊重接纳”

  不管是好的坏的评价,都会让人感到不安,陷入自我防御和过度自我关注。

  一个本来就很优秀的人,提心吊胆的假装自己很优秀,并且把优秀证据归因于自己的假装。

  6 一个人如何应对困难以及对重要事情所做的选择,决定了这个人的自我。

  02更大的世界和眼前的生活

  1 什么是远方:

  远方、 更大的世界意味着变化、丰富的体验,更多的可能性、希望。

  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的圈子不是更大的世界。都是有相对的

  2 为什么会向往远方:

  我们对远方的期待、思念、空虚感可以延绵不绝,我们对远方的歌颂其实是对庸常的不甘、对生活的向往和改变的勇气。即使我们心里知道有的时候远方只不过是一场幻觉

  3 远方的价值和应对:

  远方其实代表了一种勇气和信心。价值在于,想象中的远方给了人们启程的最初动力和勇气,现实中的远方给了人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所以重点是改变,如果你没有改变,即使到了他乡,久了也会感到厌倦疲惫,然后选择适应或者重新迁移,周而复始。

  4最珍贵的东西是时间,除了衣食住行,用来换其他东西都有点浪费。而衡量时间长度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内心体验的丰富性。

  5 不要因为一件事情是琐事就怠慢了它,既然必须要做就有它的意义。琐事的时间也是我的时间,也是有意义的,要好好的和这些时间相处。

  03理想与平庸

  1 平庸是什么

  平庸只是意味着踏实的过现在的生活,不去中二的想象未来的、有钱的、别人的生活,这些都存在在幻想中。

  接受平庸不是放弃努力,而是放弃对自己的幻想,回归现实。

  并不代表绝望、放弃努力、成为生活的配角,而是放下追求某种优越感的执念、侥幸和幻想,体验生活的滋味。

  2追求不现实优越感的结果:

  恶性循环:如果幻想的自己越完美就越受挫,就越需要幻想的完美的自己来提升自尊。

  “我本可以过更好的生活,现在却错过了”,无论是一个恋人、赚钱的机会还是本科时出国留学,这些从未得到的东西都在幻想中成为异常完美的参照点,让人们沉溺在想象的损失中无法自拔。

  追求不现实的优越感的不甘平庸会让我们体验到迷茫、挫折和自我怀疑。

  一种状态:对过去没做好或者浑浑噩噩的懊恼悔恨伤心,对现在不能改变现状而焦躁,对未来担心要这样度过而恐惧。

  3 一个和对自己的不满相处的办法:

  ①降低自我期待值(因为是一种损失,所以挺难的)、承认自己在很多时候无能为力,

  ②降低对生活的预期、承认我们的命运反复无常、生活的本质就是受苦。

  这样,所有的不堪都在预料之中了。

  ③把损失当作自然灾害,老天最大,没有办法的事

  ④如果还不行,就要学会与人生的迷茫和困境相处,比如学个鸭子叫。

  任何的转变都需要一个酝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这个痛苦的过渡期不管多长,对于一个确定的结果而言都是暂时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痛苦的过渡期相处:

  认识这段艰辛的价值和意义。生活的意义有的时候是在艰难的时候看出来的,能够让自己告诉上帝我没有辜负这个生命

  4 工作

  一份糟糕的工作,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会想是否只配得上这一点

  一份好的工作,满足3个条件:安全感(物质保障)、胜任力、自主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找一份理想的工作:

  ①我现在能做什么帮助自己找到?

  ②我能从现在所做的事学到什么,说不定可以迁移的。

  迈出哪怕一小步都是可以突破心理舒适区,这一小步无关成功,只关乎行动。

  5 努力的动机不同,效果和体验也会不同。

  一种是为了达成目标(锤子老罗)、一种是关注努力的感觉(年轻的老罗)、一种其实对努力的模仿(打着努力过的幌子放纵、计划誓言做不到)

  后两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努力看起来像是能够拯救他们的一条路,把他们从平庸缺乏成就感的焦虑中(追求优越感)、从找不到生活意义和希望的虚无和沮丧中拯救出来。

  但有的时候,还是要考虑背后的成就感和意义的。

  6 兴趣爱好

  不仅仅是激情活力坚持的浪漫,也需要有忍受枯燥能力的平淡。很多人只看到第一面

  检验是否真爱:是否足够了解、是否没有功利的用处依然爱。

  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兴趣爱好激情:

  ①有些事,是做着做着才能了兴趣爱好的(从第二面来看),他会让你的付出有意义

  ②需要师父给我们一种托付信任、人际关系、氛围、反馈和点拨。因为度过枯燥的瓶颈期光靠自律有点难。

  工作,学习尽力学,一定有可以迁移用到的点。工作要了解尝试思考。兴趣、价值很重要。

  04匮乏与不安

  1处于匮乏的心理状态的表现:

  ①会对未来可能的匮乏警报,导致大脑因过多的应激而疲于应对真正的警报(大决定大困难)

  ②会过于重视短期利益,对于长期点的比如投资、发展、做真正重要地事不敏感

  ③出于匮乏感的努力,有点像强迫性,只是为了摆脱内心的不安,但没有目标是不行的

  (努力确实是摆脱不安的好办法,只是记住大概方向自己要清楚)

  ④匮乏可能会让我们体验到不确定感或焦虑,还有逃离的冲动。陷入匮乏的人,会渴望逃离匮乏,然后无效的逃离会让人更加匮乏。

  这个时候要知道正念的呼吸就是我们最真实的锚点,还有就是要学会与混乱和痛苦相处

  2如何应对匮乏:

  ①在找到真正解决匮乏的办法的这段时间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如何和匮乏的痛苦相处,有多接纳,就有多能够放下逃离匮乏的冲动。找到自己的锚点,让自己在想逃离时回到那上面比如呼吸。

  ②拓宽自己的“带宽”,即能够做出机智决策所需的认知资源,比如觉察并减少或固定化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决策。

  这样虽然不能像逃离匮乏一样迅速摆脱痛苦,但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与痛苦相处。

  3时间的匮乏(忙):

  ①改变、目标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②当你想要的改变和目标很多,而时间和精力又有限时,就会产生匮乏感

  ③匮乏感会导致焦虑和短视,表现之一就是会制定宏大想要双管齐下的计划,因为宏大的计划虽然长期来看没有用,但是短期来看是可以缓解焦虑的。

  ④真正有效的办法是调整想要的改变和目标的数量或者分一下不同阶段的主次,微小的改变虽然短期不明显,但是长期来看是实实在在的。

  4爱的匮乏:

  爱的匮乏的严重程度远远大于金钱和时间的匮乏。因为爱的匮乏会让人陷入孤独的痛苦。

  孤独的人会寻求短暂而混乱的关系

  因为孤独的人面对长期关系

  ①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委屈压抑到了一定地步就会爆发终结,导致患得患失

  ②一方面渴望爱导致饥不择食、一方面又觉得自己配不上,所以把握不好边界,时而过度亲近而让人不安,时而因为害怕被抛弃而远离。

  5钱的匮乏(穷):

  ①表现为,买东西时候习惯挑打折优惠东西、即便是点外卖都不会去看最贵的、看到高档场合和富人会有一种羞愧又窘迫的感觉、看到买不起的化妆品心塞

  ②穷的心态是只考虑现在,而不穷的心态,是即便没有钱,也会长远考虑未来。

  比如过简洁的生活,不把认知资源花在挑选最优惠的东西上,认知资源应该花在更重要的带宽上

  6认知的匮乏:

  1)表现为:纠结和完美主义。

  纠结的表现有:难以做决定,做了决定会质疑和后悔,反反复复,尤其是做完决定后过程没有那么顺利的时候。

  2)纠结是因为:

  ①现实没有给我们一个真正满意完美的选项。

  ②觉得自己的资源有限,不管是时间金钱颜值友谊,经不起犯错和浪费,任何一点失误选项都事关大局。其实这个小选项的重要性是自己虚构出来的。想要用有效的资源去计算推演生活的每个细节,以便更好的掌控生活。但是纠结的这个过程,反而浪费了本来就不多的认知资源。

  ③完美主义的原因:

  希望用有限的资源计算好每一步,避免摔死。但是人本身难逃一死,那些不看路的人可能获得更多的乐趣。

  3)如何节省认知资源去做重要的决定和应对困难

  ①衡量所花认知资源与重要性匹配(而且跟真正大决策相比,很多生活中短暂的不确定性,其实太渺小了并不需要费力计较。)

  ②自动化固定消费(避免每个月多想)

  ③让神或者抛硬币决定小事

  因为有些东西相信是神或命运的安排可以减轻心理负担节省认知资源

  (心中的小人如果争吵,记住自己的身份其实是邻居)

  ④建立决策程序,不是为了正确而是为了带宽:指标清晰不超过3个、适当引入迷信

  05接纳与改变

  ①生活的问题其实是指:如何处理不理想。

  ②解决生活的问题可以是去想办法解决它缩小它,也可以是在碰到控制不了的时候先去把问题以外的生活过好。就像是阴阳,就像是高考卷碰到不会的题先跳过一下一样。

  ③接纳

  1)本质是舍弃。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完美自我”的想法、“完美世界的执念

  2)自我接纳,就是在承认已有的痛苦下,让生活正常运转。想一想,如果这个痛苦没了,我想怎么生活?然后把精力放在那上面。

  3)焦虑的人会因为总想要控制自己而更加焦虑。

  4)不安会影响自我评价,在头脑中混淆视听

  5)悖论疗法:因为不管怎么做,都是“正确”的事,所以控制感就回来了。

  ④真正的进步:

  过分关注生活中的缺陷,随时焦灼着准备治疗自己的焦虑心态是不要的

  真正的进步不是因为自我否定不满怀疑焦虑、而是因为平静自我接纳后自然向前的力量(类似于哭过后想要整理房间),是被美好的目标吸引着。

  真正的进步没有那么焦虑着急,而是默默地努力、耐心的等待并且深信成长会自然的发生。

  06拖延

  ①原因

  1 诱惑、压力、匮乏会激发热系统(只考虑当下),导致逃避

  压力是否会导致拖延取决于这个任务和我们的关系:是否想要、是否能胜任、如果做不到结果如何

  2 完美主义,在开始前给自己制定很高的标准期待,并且因为这个标准而迟迟难以行动。

  (比如一旦有过高效率的时候就希望自己一直这样,会想别人怎么可以一直高效呢我就不行,这其实是一种对意志力的错误认知,一定要了解规律)

  而且有高标准但是没有相应的能力或自我意象,或者高标准并没有顺应规律

  3证明心态而不是学习成长心态

  4 社会兴趣

  没有真正关心的人或者觉得别人不是真正关心自己,对任务的影响冷漠孤立漠不关心,但是这种感觉又让人难以忍受,所以①在当下肤浅的刺激寻求存在感(网游、酒精、性)②刷社交网络(既一定程度上满足与人建立联系的渴望和努力,又避免了真实社交的压力)

  5 目标没有分解

  比如虽然目标很有意义,但是太长了,所以就懒了。

  6拖延背后隐藏着的对生活某部分的恐惧,所以拖延有的时候其实是一种提醒,不要试图去控制。

  7一种对时间的潜在假设和观念:因为欲望想要的太多,所以时间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作为资源和工具。一旦没有利用好,就会感到内疚和自责。(所以时间到底应该怎么认知??用来享受的??)

  ②应对:

  1内疚和自责只会加剧。不正确的应对方式是,拖延前恐吓自己,拖延后谴责自己。这样会加剧的。

  2 用慈爱而坚定的态度对待自己,自我谅解反而可以让我们不用花大量精力去安抚内心的挫败感。(克服拖延症,本质是和自己谈判,用好商好量的态度。)

  3 一些顺应规律商量的办法:

  1) 把上次的失败当成一个结束,然后重新出发。而不是当成一个需要偿还的欠债

  2)让自己在工作状态中坚持下去远比从娱乐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要容易。

  切换的办法是,和自己商量就10-30min后,你如果还想玩就允许你玩。(不是承诺一定就得玩,而是如果还想就允许)这样不管怎么样至少工作了一会儿会儿。

  规律就是:“如果还想就允许”是金句,引入一点迷信成分。

  3)有的时候会感到自我怀疑、焦虑、迷茫看不清眼前的路不知道该做什么。这个时候,如果还有精力和资源能照亮脚下的路,那就做一点是一点,慢慢的会走远的。(尤其是感到焦虑、怀疑、迷茫这种很正常的情绪出现时,这么应对很好)

  4 三个行动方法:

  ①woop思维

  Wish:限时的愿望是什么,记录下来

  O结果:愿望完成后的最佳结果,尽量生动想象相应的经历和感受

  Obstacle:可能妨碍我们实现愿望的最严重的心理障碍是什么,可以是某个行为、情绪、习惯、观念

  lan:制造相应的“如果…就…”

  ②GTD

  所有事项列出来、分清轻重缓急

  每个事项列出下一步行动

  这样就可以进去长时记忆的大空间硬盘啦不占用缓存。

  ③番茄

  07敏感与内向

  1敏感者的特点

  ①更容易体验到焦虑所以会提前准备,更注重精神生活文艺,更容易感到怜悯同情,更容易感到自责内疚。

  ②真正让敏感者痛苦的是幻想中的痛苦既没有办法验证,也没有办法很快摆脱。幻想中的痛苦真的来的时候反而会应对的比较好

  ③敏感者真正敏感的是别人的评价

  2 对“敏感”的态度

  ①是不是敏感内向不是重点,重点是标签背后的对无能的恐惧,还有就是怎么处理自我怀疑和不安

  ②人们的看法分为两派

  鸵鸟派:任何标签和性格都不应该成为拒绝成长的借口,内向也不能。所以所谓“接纳、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在适应社会、成长的基础之上

  斗鸡派:让自己扮演另外一种特质,一方面相当于都定了某种自我认同,这暗示着自己不够好,从而产生背叛自己的感觉,一方面因为大脑需要处于高度自我监控状态,时刻注意每个刺激和反应,非常消耗意志力和能量。所以会隐隐觉得不安、沮丧和没有意义。

  ③比较科学的是分成“固有特质”和“自由特质”。在某些时刻发展自由特质适应社会,在某些场合就更有自由做真正的自己承认看待自己对人对事真实感受

  3 真正有效的改变有两个支点:

  ①有成功的经验,哪怕只有一点点

  ②害怕的领域有一些自己的优势

  4 几个练习:

  有自己的壁龛: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活动,自由出入和时间(比如蜡烛)

  人际地图:十个亲疏放松度。思考特质和互动模式

  空椅子:试着和对方交谈,然后换椅子换角度,然后再回来。循环(比如date前)

  08爱与孤独

  1 面对痛苦的心路历程(比如死亡或不满的父母):

  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悲伤—平静

  愤怒让我们从生活的承担者和决定者,变成无辜的受害者;

  而原谅又显得轻,轻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在粉饰太平,回避问题。

  所以悲伤最科学能够帮助我们从“受害者”解脱出来,变成一个独立负责的人,让我们明白一些规律比如“幸福美满的原生家庭”并不是人生的标配,而是奢侈品。

  2 处理关系:

  ①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真正精神上物质上独立、成为自己的教养者父母并以希望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放下对父母的期待从零开始相处时,才能客观看待与他们的关系

  ②与他人的关系,是独立负责并且真心关心的,把握好边界和度。

  注意两者的区别:

  独立且有爱的人,是真心关心他人幸福。通过贡献合作,与他人连接,消除孤独虚无,获得意义感。爱与需要。理解接纳

  匮乏的人,是通过讨好、服从,占有控制来和他人融为一体,来消除孤独。

  3觉得与人交往麻烦但是又孤独:

  ①接纳人生而孤独,要为自己全权负责的事实

  ②在独立的基础上,像感受自己的痛苦一样去理解和关心别人的感受。理解和爱别人是我们缓解孤独的唯一方式。(如果觉得困难,可以找相似的人先)

  爱别人不是一种会消耗完的资源,而是一种火把、能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自己加强自己,是一种随着练习会增强的能力肌肉

  4爱与孤独的练习:

  1)与父母通信并回信,读出来

  2)每晚睡觉前想三个与他人产生的最长的互动,给亲密度打分并且想想如何增加

  3)慈爱冥想

  ①感受自己和对方的心跳和爱关心

  ②真心祝福TA

  ③祝福转移扩散联结。

  5付出背后有以爱的名义控制,也有对爱和亲密感的渴望。

  一种模式:当我们觉得对方没有那么在乎自己时,就会远离对方。动机是对爱的渴求和孤独。破除方式就是先去爱和理解对方,就如同爱自己一般。

  09空虚与意义感

  1 抑郁:

  不好也不坏,不快乐也不痛苦,不深也不淡、想改变又无从下手的“闷”。

  是一种虚无感,虚无感是意义的反面。所以在没有经历很多时看老庄佛,可能会误以为这是脱离了真实生活的虚无。但意义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

  2生活的意义来源于

  ①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困难、做选择。

  意义是真实生活的提炼和总结。是在苦难的应对中发展出来的。而要先有欲望,有了欲望会有挫折,然后会在艰难的选择中发现自己是谁。

  生活的麻烦就像是苦难的试吃包。

  先把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可控部分都尽力了,才有资格说什么寄情于山水之类的。

  ②与人的联结

  人在普通而乏味的生活中需要加入一些与人的情感流动,否则容易陷入对生命的虚无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无端猜忌中。爱与被爱,需要与被需要。

  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宏大而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的时候,会感受到意义感。

  ③与过去未来、更大世界的联结

  目标是产生意义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人生哪个阶段,就像一片卡板找到了整个人生拼图一样,会产生意义感。如果割裂开来,可能就会体验到空虚和虚无,而不是敬畏和意义感

  回访故地、墓志铭+目标

  ④与大自然联结

  夕阳、西藏、日出

  3人生:人性(适应社会)+兽性(欲望)+神性(专注创造、利他奉献)

  10结束与开始

  1过程规律:结束—迷茫—转变

  承认损失(认识)、哀悼痛哭迷茫、前进动力、固执相信未来

  2结束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结束比停留或在心理上延续它的痛苦更疼。

  ①意味着失去,比如一种身份、关系、习惯,都是一部分旧的自我。

  ②意味着要结束与过去自己(经历)的联系、结束与过去的人的联系,而这是意义感来源的一种缺失,害怕孤独虚无(动机没错,但其实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寻求意义的)

  ③如何判断是否真的结束了:

  1)是否还有欲望去追求想要的东西。

  遇到挫折后累觉不爱、不想做事都是没有结束的体现,因为在心中形成了痛点,这个痛点控制了你:你躲着这个痛点走。真的结束了会好好消化这个痛点,把这个痛转换成前进的动力。

  2)是否还在期待补偿。

  如果还想要补偿说明没有放下,真的结束了就是承认损失、认栽了,然后去哀悼、去失声痛哭,然后去迷茫,然后会固执的相信会有新的未来,即便有时候还看不到未来,会尝试在新的情境中发现新的自我和可能性

  3 对“有趣”的看法:

  日常生活中加入有趣很重要,有趣可以用来应对有时候世俗的乏味,有的时候有趣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但重大决策要考虑常识和世俗因素。追求有趣是可以的,可为了有趣而付出太大的代价比如违背常识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是可以选择用不违背常识的方式来获得有趣,这样更加灵活和自由。

  同时注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重大的决策,但是不要成为限制生活的枷锁

  所以,有趣在尊重世俗规律的同时加入更好

  4 如何应对世间的高价值事物甚至是一些虚荣

  ①不去追求能力以外的价值,也不放弃让自己能力成长的机会。(对过高的价值清楚不追求)②脚踏实地的投入生活。避免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这样的危险状态。真实的自己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是会让你感到踏实。

  (对自己本身脚踏实地的努力提升价值)

  ③在痛苦和欢笑中享受命运给自己地一切。(以享受的态度面对人生的痛苦和快乐。不逃避生活给自己出的问题)

  这样的心态能够让自己在面对传销洗脑、明星生活时有免疫力。知道有的东西不属于自己,同时对自己的真实生活不逃避知道有痛苦有快乐并且以享受的心态去面对。

  这样的态度真好。

  5断层的痛苦,是离开失去原来地方焦虑感,有的时候甚至不知道前方的路在何方的迷茫感。

  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找到一件对自己对他人都很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而且这件事让自己有了判断标准知道什么要做什么不做,而且能让自己因此对他人评价不那么看重

  《幸福课》读后感(五):从一本书中看到自己

  选择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看了豆瓣的评分,8.9——很高的分数了,另一方面,看到目录,很感兴趣,急切地想知道作者的解答。花了一个上午读完之后,其实有一点失望。我分析自己失望的原因,我是学习心理学的,生活中,我更倾向于用头脑去“寻根究底”,试图找到每一个问题深层的具体的答案,了解其心理学上的所以然,这时候我会特别有成就感,似乎我的人生也在一直寻求那个唯一的正确的答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有心理学味道,有点散文的味道,有点哲学的味道,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阅历相对丰富的较成熟的类似于孟非似的大叔的娓娓道来,不纠结,不较真。

  书中的话题让我感兴趣,因为我也属于“有问题”“纠结”的大多数,关于成长,关于远方,关于理想与平庸,关于匮乏,关于接纳与改变,关于孤独,关于意义感……每一个话题都直扣我的心扉,我一直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却又一直困顿其中,想不出结果,找不到答案。

  从书中具体的内容中我也窥探到了那个更深的自己:害怕成为普通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被焦虑驱赶着,无法静心享受当下(你真的那么想改变现在的自己吗?);关注于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总觉得有一个更好的完美的方式在等着我……书中没有找到答案,但它像镜子一样,让我看到了深层次的自己,就是一种很大的收获。

  当然,也有直接的收获,比如,”除了愤怒和原谅,我们还可以悲伤,它最接近现实“”爱不会在内疚中发展而来“”重点不是省钱,而是不要浪费脑细胞“……作者把回信整理,作为书中内容的一部分,我想,我也应该给我的学生以更认真的方式回信了……

  比起经典,这样的书离我更近,不会让人觉得遥不可及……

  《幸福课》读后感(六):还不错,但是....

  按我自己的标准,对于心理学的书籍(或者说任何书籍),无论是专业类的还是科普类的甚至是随笔散文,有两个标准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是真诚,二是有深度。

  真诚的意思是说,作者需要毫无保留的展示自己的思想,不要有防御,不要有投射,不要自吹自擂,也不要自怨自艾,真相是怎样,就原原本本的写下来。面对自我所需的极大的勇气不是所有人都有的。甚至于当你意识上想要展现真我的时候,潜意识里总要为了安全感遮挡一下。

  如果一个作者能做到毫无保留的真诚,作品就有极大可能自然而然的有相当的深度。除此之外,能不能一语中的,看清事情的本质,有没有纠缠于一些不必要的标准。对于笔下的人物,能不能理解他们的本心。这都是有没有深度的表现。换句话说,作为心理学类的书籍,写作的目的是揭露问题和解决问题,能不能快准狠的找到问题本质,还是需要被考量一下的。

  具体到这本书,首先值得推荐,我觉得大部分人读了一定会有收获。书里关注的问题很现实,正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也有一定的深度,至少能引起读者对于自身的思考。

  但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强烈的感觉就是 还不够。从文字里能看出作者是个很温暖的人,但是给我的感觉是并没有做到很真诚,自我剖析的还远远不够。假如一般人对于问题是停留在表面,作者会深入的往下思考个几英尺,但是由于不自觉的防御,作者的思考就停留在这里了,并不敢往下深挖,所以触及不到本质。而且也能看出作者是个情感丰富的人,文字上不自觉的就会有小情绪带出来,然而过于情绪化的文字反而会削弱主题,因为情绪只是表象,情绪底下一定会有原因,如果心理类的书籍流于抒情,会让我感觉到并未触及到症结,深度不够。

  我相信看这本书的人大部分都为了追求自我认知上的突破,追求自我人格完善的人。这本书肯定会引起你的思考,提醒你思维上的盲区,但是我觉得任何时候,毫无保留的,真诚的自我觉知才是引起改变的不二法门。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这本书做的还不够,如果读者们能在生活中做到就好了,共勉。

  《幸福课》读后感(七):我想死去一次 然后从新开始

  我曾要写过一篇文章,叫《你喜欢自己吗》。讲的是一次参加朋友范老师的讲绘本故事的活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范老师问现场的几个小朋友,她们是否喜欢自己?全部回答,不喜欢。

  “因为我觉得我不够聪明,我觉得我不太漂亮,我太胆小…..”

  范老师同时还采访了一下现场的大人,得到答案是一样的。扪心自问,我喜欢自己吗?十有八九,也很难有肯定的答案。

  如果把我们每个人都比作一个产品的话,大概都觉得自己是带着缺陷的,人人都想回炉再造一次。想再造的原因各有不同,想修复的功能也各有所异。但是,想达到的标准似乎惊人的一致:聪明、漂亮、勇敢、理想、非凡、完美……

  它们像是海市蜃楼,看得见,摸不着。于是,我们在追逐地过程中,变得不安、孤独、脆弱,渴望被理解、被接线、被爱,期盼人生具有意义,一切有始有终。以及,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那么,完美生活真的存在吗?幸福是人生的标准配置吗?我们想解决的一切问题,都有正确的答案吧?

  没有。这个回答是我在陈海贤老师的《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里得到的答复。

  《幸福课》读后感(八):幸福是一门人生必修课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书评

  几年前,受哈佛幸福课的影响,我给社团的学生开了一门选修课——幸福分享课。当时的自己对幸福有浓烈的兴趣,主题学习了一些课程和书籍,似乎有点收获,于是开了选修课和学生分享。所以一看到这本由浙江大学版的“幸福课”转变而来的书籍,马上来了兴趣,想一窥专业心理老师是如何分享这个主题的。当时我自己讲课的时候,只有一些理论的积累,所以更倾向于转述知识,互动也只能提出一些“你们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吗?”这样不痛不痒的问题,问完之后马上急着把自己记得的知识点抛出去,生怕自己忘记了。现在倒过去看,多少有点心虚。但是我发现作者陈海贤老师不是这样的,他本身是心理学博士,平时有做心理咨询,还有在知乎开设专栏,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积累了很多实际的案例,特别有针对性。看看作者对想象中读者的描述:“你经常觉得自己敏感内向;你有关于未来生活的远大设想,却总会责怪自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去执行它;你一边焦虑自己会平庸,一边害怕竞争的激烈;你会为如何与他人相处头疼,会纠结于他人的负面评价;有时候你会害怕孤独,有时候又宁可回归孤独;偶尔,你还会感到空虚沮丧,并经常怀疑人生的意义。。。”这样精准的定位一方面能让读者快速查看自己是否属于这类,一方面作者也能有针对性地给出解答。而这本从课程中延伸而来的《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就像一个心理自助机,翻开目录,找到匹配的症状,就能获得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答。

  作者的文笔有一种“我陪着你”的真诚,有一种“我不知道,但我也曾有过相似的经历”的坦荡,他说“如果把追求幸福比喻为登山,登顶只是瞬间的事,而攀爬的过程却艰辛而漫长。我正爬我的山,你也有你的山要爬。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恰好也爬过。有时候,你爬的那座山,我虽没爬过,但我从我所在的地方望过去,能够看到你攀爬的山上哪里有路、哪里有坑。我想指给你看。”这样的文字,读来没有压力感,让人感觉有一个愿意倾听也愿意分享的朋友面对面坐着,和你聊聊你的不知所措,你的纠结犹豫,不经意的一两句话可能戳中你心,或者解开一个死结,在你欢欣雀跃看到一点转机的时候,他还加码给你实际的操作指南,让你真正做出实际的转变,特别贴心。

  有两个观点让我收获很大。

  一个是《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一章中,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德韦克提出的两种心智模式: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归根到底的区别在于“你相信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还是固定不变的?”前者认为智力是不断发展的,于是能够坦然面对失败,把每一次挑战当作成长的机会,能从别人的成功和对自己的批评中学习,于是能够不断成长;后者认为智力是恒定的,失败就相当于表示自己不行,是对自己的否定,所以会避免失败,逃避挑战,认为别人的批评是对个人的,也看不得别人的成功,于是变得保守畏缩。由此延伸开去,前者会相信感情可以培养的,后者会相信一见钟情;前者会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后者会觉得要去找到一种匹配自己的现有生活;前者会在职业中获取自己的成长,后者会希望找到一种完全适合自己的职业等等。我自己处于从僵固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转变的过程中,因为用僵固型思维的时候遇到很多挫折,发现自己完美主义,怕输,不能接受否定,敏感,喜欢做各种个性测试,这让我错过很多机会,也总觉得现在的一切不是最匹配我的,一定有一种完美的生活在别处等着我。前几天朋友说我现在的状态变得不一样,比去年“好很多”,我回顾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时,想起自己去年对环境的变动怨天尤人,后来连自己都受不了了,不再祈求“等。。。我就。。。”,而是决定从小处开始行动改变,没想到慢慢的连别人都能看到我的不同。再看到书里提到的这两种心智模式,明白自己的成长。

  还有一个是《理想与平庸》一章中,作者在回答一个读者的来信时,解答了关于“努力”的迷思。“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努力’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可是人们‘努力’的动机不同,效果和感受也会不同。”作者举了三个人的例子,A老师创业的时候非常努力,他“关注的不是自己是否努力,而是能否实现目标”,B老师看到A老师的成功,也想学习,暂时没有目标,就学习那段努力的过程,“他关注更多的,只能是努力本身”,C老师看到B老师状态不错,也给自己定计划努力一下,不过很多都做不到,“他更想要的是‘努力的感觉’”。这篇文章的结尾并没有给出一个精准的答案,但是提出的这三种努力的层次能让人非常警醒。我自己已经有五年制定年初计划,年底还会写自己的总结,看了多少书,多少电影,听了多少课,也赢得了一些赞许,但今年开始觉得这仿佛是一种显摆,一个玻璃罩,一块“我正在努力”的盾牌,用来安抚“我还不够别人努力”的焦虑,我的努力大概属于B老师的层次,没有围绕目标努力,只是显得努力。感谢作者的提点,下半年,要为自己定更明晰的目标,更聪明地努力。

  作者的文字并不华丽,但是很朴实,有几个小元素我很喜欢:一是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例如“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去化缘。他们走了很远的路,回到山脚下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小和尚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山顶,担忧地问老和尚:‘师傅,天这么黑,路这么远,还有悬崖峭壁、飞鸟走兽,我们只有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怎么才能回到山上的庙里呢?’老和尚淡淡地说:‘看脚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不安。二是形象的想象力。例如在描述敏感内向者的特性时,作者想象了两个角色:对危险敏感的守夜者和创造精神生活的祭司,还编了一个故事来阐述这两种特性。这样生动的形容比起单纯地说内向者也有优势来的更直观。三是小小的幽默感。作者在一篇回信中猜测着来信者:“会不会你是个深藏不露的gay呢?会不会你经历过很重的情感创伤然后失忆了呢?下一步,你会不会为了寻求刺激去计划一个完美的犯罪呢?。。。对不起,最近侦探电影看得有点多。”让人看了忍俊不禁,竟然还有脑洞这么大的咨询师。

  幸福在学校里是一门选修课,但是在人生中则是一门必修课。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反思,陈海贤老师在他的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卷,供我们参考,但我们的答卷需要每个人自己填答。现在,我如果再开设幸福课的话,大概会比几年前更有把握,现在的我,也从一些坑里爬起来,可以提醒学生,不用怕,不要急。

  《幸福课》读后感(九):你的人生缺少了一堂幸福课

  你幸福吗?

  当被别人问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是嗤之以鼻的,天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不幸,你还来质问我幸福与否。

  为什么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我们的幸福感却不断下降?

  为什么明明拼尽了全力,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一山望着一山高,永远会满足?

  好吧,我知道你已经处于谷底了,觉得人生down机到极点。

  这是绝地反击的开始。

  幸福是什么?先用一个通用式的解释来定义,now is here。你愿意在此刻停一停,这就是幸福。你在此刻感受到了满足,像浮士德祈求时间在此刻一样。

  可是我们似乎不喜欢当下,无论是追忆过去还是畅想未来,不幸福的人大多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正如我们不能逃避我们的原生家庭一样,现在的自己也是之前自己日积月累的结果。有的朋友也许又会说,是啊,阶级固化,努力无果才觉得不幸福。或是,我觉得以前没幸福过,以后的幸福也和我无关。

  首先,你的思维缺少一种成长性思维,从二十多岁的自己就看到了五十岁的自己,限制了自己的发展预设。每个人都瞅着先定一个小目标的王健林,但是可能连周围的同龄人都战胜不了。吴军说过,看着买不起北京房子的年轻人,不需要自怨自艾,也不需要早早背上千万的房债。城市的发展是需要对它有经济贡献的人,而北京有经济贡献的人是前四分之一的人,就是说,只要能跑到前四分之一的外围当中,就能买得起北京的房子,所以,首先要思考的是怎样做一个北京前四分之一的人。

  而发展性思维是陈海贤老师在《幸福课》中的第一讲,对于我们的人生要有一种发展性思维,相信自我、他人、链接的关系都是发展性的过程。不给任何事情设限,不去强求任何,用更大的格局看眼前的事情,这样我们就有了一种获取幸福的能力。

  海贤在《幸福课》的讲述远远不限于此,拥有了获得幸福的预设之后,我们更需要对现在拥有的做一个梳理。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应试教育的老师们会自然而然的给学生们一个“差学生”和“好学生”的标签,差学生会带来两种心理,一种是自暴自弃式的自我放弃,陷入深深的自卑。而“好学生心理”也会有一种心理,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学生心态,而现实与目标不符之后,也会带来不满足的自卑。

  而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心态都指向了“自卑”,解法似乎有出乎意料的相同,就是与自我的和解。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自卑与不满,与自我和解都是最好的解法,与自我和解还能扩大应用到“爱而不得”、“执念太深”等状态。

  不论我们是什么样子成长轨迹,什么样子的心理模式,我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小心情。这些心情如何释放、如何排解、如何获得自我成长,都是我们缺少的一堂课。

  只有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相信自己,才能伴随着自己度过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关口。

  有人可能会问,那懂心理学的人是不是没有烦恼,天天幸福?有趣的是,《幸福课》的作者海贤老师在撰写本书时,恰好辞了自己在浙大的工作,同时失去了一套杭州价值不菲的房子。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们得到幸福的能力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而在于意识到我我们为什么会失去,我们还拥有了什么,还有什么能力拥有更多。

  《幸福课》以海贤老师多年从事心理访谈的案例为基础,对我们日常的心理问题做出了有效和科学的解法。相信你在每一个精挑细选的案例背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和出口。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总是相同的。愿你幸福的同时,悦纳自己,说着我还不错。

  《幸福课》读后感(十):培养生活的想象力

  本书曰《幸福课》,在我看来,却更像是“千金方”:针对当下年轻人生活中的种种不幸福,给出一味良方。不说能药到病除,总可以免去几分煎熬。

1.想象力

  赫拉利老师在《人类简史》中说,想象力(谈论虚构事物的能力)是人类语言中最独一无二的部分。一起想象虚构的事物(宗教,神灵等)让我们能够高效而灵活地合作,突破自然界邓巴定律的限制,建立起大型组织。以黑猩猩为例,如果群体人数超过了一般规模(50、60),那么群体间的成员将难以熟悉对方。两只黑猩猩相遇的时候,它们就不知道对方在群体里的等级,于是难以开展合作及行动,或者分配食物。对于自然界的任何动物来说,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规模的限制,以人类的大脑为例,这个数字是150,又称邓巴数。在这个数量左右或以下,群体成员可以仅凭彼此间的熟识就展开良好的合作而不需要法律、正式规定等。而强大的虚构能力则让人类跨过了150这个阀值,即使是两个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在知晓了对方的身份及游戏规则之后,依旧能良好地“合作”。比如去商店买东西,不用任何特殊的保证,顾客们就知道店主不会攻击他们,也不会在付钱后把商品抢回,

  虚构的能力帮助我们回忆过去、制定计策、规划未来,在想象的美好生活与眼前的艰苦现实中取得平衡。但脱离了现实的想象,总是绚丽又危险的。面对黑峻峻的山路,小和尚心中想象的是猛禽、走兽和悬崖峭壁,心中不免充满了忧虑。而老师父的眼中,只关注眼前的灯笼与脚下的道路,笃定又从容。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我们对他人生活的想象极大地被社交媒体所丰富。五国语言、八块腹肌、十年成名......这些远方的人生活看起来都很美好,而唯一的问题是,它不像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中,不存在那么多十项全能、完美无缺的强人,更没有满屏亮点、毫无苦痛的人生。另一方面,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想象又被极大地限制了。我是否需要身材苗条肤白貌美才值得被爱?本科不是出身名校一辈子就完蛋了吗?感觉自己非常失败不求上进怎么办......种种烦恼之中,都蕴藏着许多关于美好人生的潜在预设,仿佛只要有一个条件达不到,就会马上与幸福失之交臂一样。但这不过是再明显不过的学生思维了:万事万物都有正确的答案,也有与之配套的衡量标准,如果做不到,就代表我是一个差学生、坏孩子,没有未来可言。

  这两个问题是互为表里的。有了社交媒体提供的如此之多形形色色的“成功人生”,我们脑海中观念就被定格了。或者说,大脑不用再费力地去思索“什么是好的生活”这个命题,直接把别人的答案复制粘贴过来就好了。问题是,这些量身定制的人生计划,放在任何一个外人身上,都会显得格外别扭。

2.找自己

  也有同学会说:我的确想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啊,可我觉得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怎么想也想不出来自己该做什么。大概这就是我们文化的特色吧,说好听些叫谨慎,诚实些讲就是胆儿小。任何事情都要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后才去做,但凡有点儿风吹草动,就和兔子一样一溜儿小跑,夺回土里去了。

  可是,“人生”哪是能想出来的呢?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摔得鼻青脸肿了再回头去看:原来这就是我的人生轨迹。不存在一个静态的、等着我们去发现的、所谓的“真实的自己”,有的只是一个在不断变动的“自我观念”,在跟环境的互动中、在应对困难、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被塑造。

  如果人生历程是一本故事,我们就是其中的主人公。从新手村开始,我们不断结识伙伴、升级打怪、更换装备,由此展开后续的情节。其中当然有需要停下来思索的阶段,但问题是如果我们只是一个人呆着,不去和周围的世界互动,整个故事还能进行下去吗?那又谈何发现自我呢?每个人不都是在自己的人生中一边当观众,一边当编剧;一边经历,一边接受。

3.心有界

  不知动机老师是否修佛,书中谈到许多佛理。巧在最近也在上佛教哲学,看得心有戚戚焉。瑜伽行派说,世界是无的,心识是有的,世界不过是透过我们的心识显露出来并被认识到的现象罢了。无论世界多大,都不会超出心识的范围。通俗地说,便是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的。这是个完全唯心主义的观点,却不无道理。

  我也喜欢书中说的用民主的态度对待琐事,“说众生平等,也得说‘众事平等’。不能因为它是琐事而轻慢它,尊重它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因为生活中,我便常常被琐事弄得心烦意乱,下意识认为它们没有意义,只会打乱一天的计划。于是常常拖着不去完成,反而是加重了精神负担,又带来更多的时间损失。相比起完成这些琐事真正耗费的时间(大多数时候从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更多的精力其实花在了处理了由它们引发的情绪之上。若是能做到将其平等看待,不骄不躁,在日程表中找出一段空隙来尽快完成它,生活的节奏或许会顺畅许多。就像老师说的:

  当我们回顾一天的工作,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做时,疲惫就会伴随着失望自然产生。

  正是对意义的想象,把生活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痛苦的,另一部分是快乐的;一部分是琐碎的,另一部分是神圣的;一部分是忍受的,另一部分是享受的;一部分是交钱的,另一部分是收货的。交钱总是痛苦的,收货总是幸福的。所以,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脱离前一部分,得到后一部分,而琐事不幸被我们看作了前一部分。

  如果琐事是个人,估计他也得叫屈:凭什么你把我当作工具,去追求别人?你这么看轻我,我自然要报复你。于是你越想逃离,琐事就把你箍得越紧。琐事和你就变成了一对冤家夫妻。而如果琐事真是个人,以平等心待他的背后,也就是慈悲和爱啊。

4. 不可追

  另一个触动我的案例,是那位想把人生复盘重来的男生。我也常常幻想自己能重来一遍大学,把曾经的遗憾弥补过来,好好利用那些荒废的时光。拥有这类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而真正去实践的,也大有人在——那些年复一年准备考研,既希望于用研究生学历弥补本科不足的同学,不就是在为了高考的失败而懊悔吗?他们梦想着自己能在研究生的学校里,“重读一遍大学。在大学里,你会努力学习、自立、交友、恋爱,过与曾经颓丧的大学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当一个好学生,找一份好工作,把上一段经历中的失败和挫折抹平”。

  其实不止学业,难以接受人生的挫折与不完美是现代人的一大难题。失恋了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没考好想要明年重修一遍,离职了依然怀念上一份工作......生活已经向前走了,我们的内心却仍然停留在过去,反复回味着过去的失败,在无人的深夜一遍遍咀嚼后悔的滋味。也不是不知道事已至此早就无可奈何,只是不甘心罢,不愿承认作为个体的无力感,所以试图在幻想中取回一点点对生活的控制感。

  临近毕业,我也偶尔幻想:若是前两年能有现在这般努力,如今成就岂不是无可限量?看完此书,发现似乎是自己太傲慢了。我本可能一直堕落下去,最后延毕,草草找一份工作结尾;或是普普通通过完四年,没有一技之长;如今的境况,似乎是最佳结局之一了。我不应该太贪心。

  总而言之,若你刚好身处书中所描述的几种困境之中,那么每章的案例来信与老师的回复会大有裨益。若你生活一切顺利,没有大的困扰,那么倒不妨放下此书,待到有所求时,再回来翻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幸福课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