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幸福课》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幸福课》读后感10篇

2018-02-17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幸福课》读后感10篇

  《幸福课》是一本由陈海贤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课》读后感(一):和《幸福课》这本书发生故事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悠悠(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658024/

  打算看这本书名鸡汤的书,是在一个有些阴雨的晚上。刚刚经历心力交瘁考试周和三天四门的轰炸的我,想给自已一个歇息。从网上买电子版的空档排了排自己的日程,突然觉得对三天后的考试很是焦虑犹豫良久才内心惶恐地拎着Kindle去自习室,默默念叨着:“我就看两个小时就立马去抄PPT。”即使心里很清楚自己已经像一架拖不动的马车,却依然觉得不能放过自己。

  战战兢兢地翻开书,不一会就读到书里的一段话:就像现在,我压榨每一分钟时间,每当空闲下来,我就会觉得我没有尽力。就像当年高考,我在努力压榨每一道题、每一个分数。如果某个题目丢分了,我就会觉得我没有尽力,对不起父母。哇,这不就是现在盯着表看课外书的自己嘛,突然觉得好笑,也就放下心忘记考试慢慢读了下去。(后来确实考了历史最低分)

  之后的阅读一次次地唤起我对于自己大学生活回忆永远着急,永远焦虑。刷空间看到别人做了社会实践,找了实习,去了义工旅行,考了雅思…… 就惶惶地感觉自己虚度了光阴。一边觉得自己简直是弱爆了,一边去拼命填满自己的生活。每个月的月计划在写的时候就觉得不可能完成,但是自身似乎不愿意做任何的删除。于是,总是听见好友说:“我感觉你又开始压榨自己了。”“你真是每天都过得那么紧张啊,真佩服你。”很多时候我会为此隐隐得意

  只是,事情似乎越进行越不顺利。一方面,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动力去做很多事情。考试的复习时间越拖越晚,得分越来越低。学生工作时常也提不起来兴致。过一段时间就会突然觉得什么都不想干,然后开始看电视剧一看十几集,时不时通宵搞的自己昏天黑地。另一方面,我发现自己很难获得成就感。即使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认可的,也不觉得快乐。因为在做的时候一直想怎么去快一点完成,时间就好像一个工具,去换取日程本上一个又一个的小对勾。而这几个小小的对勾所带来的成就感,远不如没打上的几个对勾所带来的恐惧感。匆匆忙忙地去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情,生活变成了赶场子,而不是过日子

  后来我想,这种焦虑背后,是自己的期待恐慌大学期间,我们时常谈论一个人说:“他真是优秀啊。”而自己也常常追求一个优秀的自己。只是,我是如何去定义优秀的呢?做了怎样的学生工作,考到多高的GPA,搞过哪些看起来很酷炫的事情…… 标准看似比初高中多元很多,其实也就那么几件事情,还是在以极其单一的几个指标评价自己和他人。用这些通用指标来评判是否优秀,相对于复杂人生而言,显得多么单薄啊!这是一个多么单调而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的评价方式。是或否,这样的二维评价,根本无法囊括复杂的生活的种种。紧盯着几个众人追逐的指标,只会对纷繁的世界熟视无睹,对自己的渴望毫不知情。

  相比于期待,似乎恐慌占据了我更多的心思想不到自己做过哪些得意的事情,而种种所谓的不足却使我常常惶惶不可终日

  这本书恰恰就在谈论那些使我惶惶不可终日的事情:比起远方,他谈论着我匆忙逃离的眼前的生活。比起理想,他谈论着我们注定平庸命运。比起改变,他告诉我干脆“放弃治疗”。比起有意义大事,他谈论着我嗤之以鼻琐事。比起如何预测未来,他谈论着如何在不确定的时候选择相信…… 我听着他讲那些我无比害怕降落到我头上的糟糕的事情,慢慢发现这些事情貌似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偶尔还会觉得美好的让人憧憬。随着讲述的层层推进,我慢慢明白我所期待的东西不过是我幻想出的世界,永远都不可能达到。比起我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讲着我每天都在经历的真正的生活。很难去评价这两者谁好谁坏,但可以肯定的是,后者才是我唯一能拥有的。很难去评价这两者谁好谁坏,但可以肯定的是,后者才是我唯一能拥有的。而令人庆幸的是后者足够复杂,足够丰富完全值得我们认真活过。而只有如此真实的生活,才是富有生命力日子

  这种对生活本身的正视,带来了一种踏实感。坦诚面对生活之后,让我感到的不是真实生活的艰难,而是它的复杂和背后所蕴含的极强的生命力,从而对它生出一种发自内心信任和爱。读完书之后的几天,我一直保持着一种莫名的幸福感,遇到什么事情都觉得很开心,这种开心让我始终怀疑自己是不是看了什么鸡汤。毕竟是这么个书名,而且作者也自称自己是“鸡汤心理学家”。再加上我还加了粉丝群,一看就很容易被洗脑。(作为粉丝我一直自称“海丝”,很久之后才发现我们其实叫“海鲜”,从觉悟来看我可能是个假粉)在现在这个时代,一提什么幸福、快乐、生活的意义,就感觉不是成功学就是心灵鸡汤,只有丧气的吐槽才是在说真话嘛。不过28块钱一碗的鸡汤药效如此持久实在便宜实惠物有所值,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在努力摆正自己的粉丝身份

  这本书呢,不太适合在考试周阅读。一方面忍不住看好几遍很容易考砸。另一方面坐在自习室,周围环绕一圈看无机化学和微积分的人,我这时不时眼眶一红眼泪啪啪往下掉,很容易让人以为我在复习什么可怕的科目,担忧我突然弃书而去,投身南湖。作为一本泪点堪比言情小说心理学自(ji )助(tang)书籍,这本书最令人珍惜的就是它所蕴含的温度了。在他的娓娓道来中,常常是偶尔闯入几个字眼让我感到原来自己不曾孤独。记得看到书里说,面对父母的不完美,我们还可以选择悲伤脑海里浮现出很多次独自哭泣的时刻,那时突然原谅了自己曾经无能为力,转而对年幼的自己和普通爸妈多了一丝慈悲。他的讲述,总是充满着同理和体谅的温柔,这份温暖透过文字,传递给那个有所挣扎的自己。

  书的最后,作者谈论着自己的近况,贯穿整本书的坦诚在此达到高峰。或许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作者自己曾经经历的种种吧,所以他才能写的如此打动人心,所以读的时候读不出评价和指导,而是满满的理解陪伴。如果真的有很多切身体会才写出来的,作者本人大概也经历过种种内心的纠葛?谢谢你让我看到,很多很多纠葛的人除了会给自己惹麻烦,还有可能带给别人很多幸福和温暖,比如这本幸福的书。

  一定是一个充满爱的人才能写出这么充满爱的书,充满着对于那些迷茫困惑的人的爱,充满着对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的爱。这样的人好酷哦!

  两千多字的书评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除了沉下心来生活,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或者更重要的事情呢?

  讲了太多自己的事情,所以这篇大概算不上是读后感,而是我和这本书所发生的故事。我也想听你的故事,关于这本书的,亦或是关于这篇文。

  《幸福课》读后感(二):且行且珍惜,越走越幸福

  初拿到这本书,我最先想到的是哈佛牛津大学公开课或是网易公开课里都有的一节很出名课程,就叫幸福课。在网上受欢迎程度堪比网红,让我对这本书也同样充满期待。

  不得不说,磨铁的图书在书籍的装帧和设计上,真的是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耐看,拿在手里,就首先会有种小幸福涌上心头,谁叫我先看到陈老师的书了呢。

  初看这本书,很为这本书的后页推荐和作者自序而感动,感觉作者在讲真话说实话,确实是既有过硬的心理素养同时真诚而富有同理心,既能理清逻辑思维的链路,又能触摸情感的脉络,陈老师的书确实是一本温暖的书,但是头一章节感觉写的非常不好,我感觉大概是一本书中写的最不好的地方,既写的生硬又显得过于说教,完全是老师给学生讲课的架势,这估计和作者早期的教案备课有关,尤其是头一章,感觉说教让我看不下去先,建议作者第一章重写或是删除,建议增加更多的自我体验报告和实践案例

  陈老师自己也说话很实在,我自己也是第一次走,我们一起走走看,让人有一种有人陪伴的感觉,这远远比我们喝的鸡汤文学,能够获取更多的心理激励,欣赏这样的作者,欣赏这样的文字,庆幸能看到如此实在的心理书,值得浮一大白。

  看完全书之后,第三章,第五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我感觉写的特别好,强力推荐。自序和结尾章节是我感觉写的最情深意切的地方,颇有知音难觅之感。可惜,作者写此书,最初是为学生备课所写的教案,导致第一章感觉实在太水。本来一看自序,感觉蛮好,再看第一章,一下子就不舒服了,建议作者把书籍的章节顺序重新调整一下,尤其是有些大众励志书里常有的那种客套话,尽量的不要写进去太多,建议多加些案例认知,心理分析之类的干货,以及具体决心问题操作步骤和实践思考

  这本书中每个章节后边的思考一下和实践一下,让我感觉这本书不虚此行,值得保留。但是思考一下和实践一下的内容,感觉有些少,能否再扩充一下,增加一些内容,很多带心理学名词的加些注释,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如此执行,如此实践,如此思考的方法流程,那这本书就堪称完美了!

  正如作者所说,生活的烦恼,源于我们总是妄想控制我们控制不了的东西,却不愿意对我们能够控制的东西,担负起责任

  陈老师的书,读完的感觉是,前半部分,他是写给别人的,所以显得生硬。但后半部分,他是写给自己的,且行且珍惜,即是幸福,所以这本书是越看越精彩的那种书,建议品读。同时,这本书,大概也是作者本人的一个小总结,越到后边,也许越切近于现在的作者的自我,所以,后半部分更像是写给自己的书,而这,亦是我感觉写的好的原因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福陈老师,越走越远越幸福!

  用他最欣赏的那句祈祷语结尾吧。上天啊!(上天更好,切近中国人的生活,上帝总有信教的感觉),上天啊!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分辨这两者。

  《幸福课》读后感(三):你的人生缺少了一堂幸福课

  你幸福吗?

  当被别人问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是嗤之以鼻的,天知道经历了什么不幸,你还来质问我幸福与否。

  为什么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我们的幸福感却不断下降?

  为什么明明拼尽了全力,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一山望着一山高,永远会满足

  好吧,我知道你已经处于谷底了,觉得人生down机到极点。

  这是绝地反击的开始。

  幸福是什么?先用一个通用式的解释来定义,now is here。你愿意在此刻停一停,这就是幸福。你在此刻感受到了满足,像浮士德祈求时间在此刻一样

  可是我们似乎不喜欢当下,无论是追忆过去还是畅想未来,不幸福的人大多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正如我们不能逃避我们的原生家庭一样,现在的自己也是之前自己日积月累结果。有的朋友也许又会说,是啊,阶级固化,努力无果才觉得不幸福。或是,我觉得以前没幸福过,以后的幸福也和我无关。

  首先,你的思维缺少一种成长性思维,从二十多岁的自己就看到了五十岁的自己,限制了自己的发展预设。每个人都瞅着先定一个小目标的王健林,但是可能连周围的同龄人都战胜不了。吴军说过,看着买不起北京房子年轻人,不需要自怨自艾,也不需要早早背上千万的房债。城市的发展是需要对它有经济贡献的人,而北京有经济贡献的人是前四分之一的人,就是说,只要能跑到前四分之一的外围当中,就能买得起北京的房子,所以,首先要思考的是怎样做一个北京前四分之一的人。

  而发展性思维是陈海贤老师在《幸福课》中的第一讲,对于我们的人生要有一种发展性思维,相信自我、他人、链接的关系都是发展性的过程。不给任何事情设限,不去强求任何,用更大的格局看眼前的事情,这样我们就有了一种获取幸福的能力

  海贤在《幸福课》的讲述远远不限于此,拥有了获得幸福的预设之后,我们更需要对现在拥有的做一个梳理。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应试教育的老师们会自然而然的给学生们一个“差学生”和“好学生”的标签,差学生会带来两种心理,一种是自暴自弃式的自我放弃,陷入深深自卑。而“好学生心理”也会有一种心理,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学生心态,而现实与目标不符之后,也会带来不满足的自卑。

  而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心态都指向了“自卑”,解法似乎有出乎意料相同,就是与自我的和解。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自卑与不满,与自我和解都是最好的解法,与自我和解还能扩大应用到“爱而不得”、“执念太深”等状态

  不论我们是什么样子成长轨迹,什么样子的心理模式,我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小心情。这些心情如何释放、如何排解、如何获得自我成长,都是我们缺少的一堂课。

  只有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相信自己,才能伴随着自己度过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关口。

  有人可能会问,那懂心理学的人是不是没有烦恼,天天幸福?有趣的是,《幸福课》的作者海贤老师在撰写本书时,恰好辞了自己在浙大的工作,同时失去了一套杭州价值不菲的房子。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们得到幸福的能力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而在于意识到我我们为什么会失去,我们还拥有了什么,还有什么能力拥有更多。

  《幸福课》以海贤老师多年从事心理访谈的案例为基础,对我们日常的心理问题做出了有效和科学的解法。相信你在每一个精挑细选的案例背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和出口。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总是相同的。愿你幸福的同时,悦纳自己,说着我还不错。

  《幸福课》读后感(四):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读《幸福课-不完美人生解答书》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读《幸福课-不完美人生解答书》

  流传的列侬的一个故事,有一天老师问同学们长大后想成为什么?答案五花八门,却又在预料之中。

  只有列侬回答: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老师回复:你没理解我的意思。

  列侬同样回复:老师你也没理解我的意思。

  若问幸福是什么?好像我们都知道答案,却又不确定幸福是什么。或许是到达一个远方,得到心仪的一切,站到终点,心想事成,就是幸福吗?是,又好像不是。在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欧阳锋这么说洪七:

  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这一边更好。但我知道他不会听,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试过,又怎么会甘心。欧阳锋就像历经沧桑的过来人,当看到洪七毅然离去时,欧阳锋终于诚实地面对了他自己:

  看着他们走的时候,我心在嫉妒。我曾经也有这样的机会,不知为什么,我却放弃了。追寻幸福,是人的通识吧,尽管幸福是非常感性的字眼。正是这种感性才构注筑了我们真实的喜乐悲欢,组成了真实的人生。

  作者用十个主题,来解答了不完美的人生,如何去追寻幸福。也在解答中给了幸福另一种视角和解读。作者陈海贤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薄薄的不到三百页论述,不乏真知灼见,不同于严肃的理论,是贴近生活的解答。如果说,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我更愿意相信他在书中所写,知识分子内心都渴望有一个讲台,能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以生命影响生命。而这也是正是决定写读后感的动力。

  一、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

  理想中的自我会是什么样子,很多人都想过。在完美镜像和真实自己之间,存在着距离。这条路,需要自己走。行走中会遇到各种评价,我们自己多多少少也会受此影响。而自己如何看待这段历程,尤为重要。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还是不断成长的?德韦克在《看见成长的自己》一书中认为,对此问题的解答对应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固守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这两种思维在面对批评时,一个会引申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一种则作为改进的反馈。成长型不会简单粗暴地给自己贴标签,相信我有很多种可能性。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去改变可改变的事。如何分辨何为可改变何为不可改变,是问题的关键。而这是一种智慧,作者认为,智慧的核心部分是:我相信。相信自己不会一成不变,相信一些事情可以更好,哪怕此时此刻我们再不堪,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个世界生来是不平等的,你千辛万苦才能做到的,有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如意。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可一步步的接近,就是意义和价值所在。在一片森林中,有参天大树已然屹立,新发芽的小树又该何去何从,当然是默默成长,接受风霜雨露,因为我们是一颗树。

  二、更大的世界与眼前的生活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有个叫大冰的主持人写过一系列的书,更是高调宣扬,不仅仅有朝九晚五,还有浪迹天涯。辞职的老师,文艺又洒脱地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种远方,更大的世界大多都不在此时此地。而远方意味着变化,希望,丰富的体验和更多的可能性。如要去另一座山的洪七。梭罗说,很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但我们对生活的幻想还在,有时候这种幻想还在心里隐隐作痛。仔细思考要去的远方,是一种向往,当生活琐碎无聊,疲惫厌倦时,远方就会在幻想中被制造出来,它既能容纳过去的失败、挫折、和悔恨,又能容纳未来的希望。可是啊,所有向往的他乡,都是另一些人的故乡。生活在旅游景点的人,并不觉得景色有多么特别。总想逃离脚下站立的土地,总感觉不自由。一堆琐事缠身。而这所有琐事,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看待它的视角和态度,心自由了,琐事亦是乐趣。熟悉会滋长轻视,敏感的心和热情在日日重复中,消磨殆尽。只想要结果,而不愿经历过程。我们总想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总想一帆风顺,念念不忘心中的远方,不愿迈开此时此刻腰下的腿,腿下的路。体会不到专心专注的快乐,总处于飘忽不定的状态。总想要一个承诺,让努力不白费。写作的快乐不是一本书的终结,而是书写的过程。攀岩的神秘不在于到达岩顶,而在于盼望继续往上攀爬,永不停歇。如果视过程为痛苦,结局也不会快乐。我也曾想过,一切抹掉,重新开始该多好。抹去过去不快时,过去的快乐也消失无形,我突然意识到,我之所以想重新开始,是想无瑕疵地重复一次过去发生的一些事,遇到的人,我怀念的,珍重的,是有遗憾,有快乐,不完美但让我刻骨铭心的过去。我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想去一个地方,河流山川都是路,我愿意去,也愿意跋涉。此刻,耳边放的音乐是李健的《向往》,多想你在我身旁,看命运变幻无常,体会着默默忍耐的力量。

  三、理想与平庸

  继续上面的歌:

  我知道并不是

  所有鸟儿都飞翔

  当夏天过去后

  还有鲜花未曾开放。

  英雄梦,都有过吧。成为英雄的,又有几个?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能力不够,不愿意承认自己对一些事无能为力,不愿意接受不想接受的事实。谁不曾大雪纷飞,谁不曾黑夜痛哭。我们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庸。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来临时,有人崩溃了,有人偏激了,有人投降了。试图去和自己和解吧,带着伤疤,同时也一定要带着期望。与自己和解的时候,接受自己平凡的时候,真的是没有绝望,也没有放弃继续努力。反而踏实了,一点一点踏实前进了。不再羡慕,也不再嫉妒。过去不可重来,书中作者说,我原本可以过更好的生活,现在却错过了。无论错过的是恋人、赚钱的机会,还是一份好工作,这些从未得到的东西都在幻想中成为异常完美的参照点,让人们沉溺过去无法自拔。心理学家卡尼曼说,人会尽力回避损失,同样价值的事物,失去带来的痛苦远超过获得所带来的快乐。什么是损失,什么是获得,并不是由绝对量的增减决定,而是由参照点,也就是跟什么比决定的。你如果见识过世间绝美的事,就不会再迁就。遇到过刻骨铭心的人,也不会再滥情。理想的世界,需要摒弃有用还是没用,值得还是不值得,需要的只是我愿意,愿意忍受枯燥,愿意孤独前行,平凡而伟大,夜半醒来,身知何处。

  四、匮乏与不安

  他们两个常常相伴而来,打破了安全感。匮乏不安非常容易带来盲目,饮鸩止渴。越是缺乏越是想急速获得,和我们少时的经历密切相关,安全感,爱,自信与否成年后的一些迷茫很容易在儿时发现症结。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大量篇幅解释过,作者在书中也指明了方向,这种原始匮乏的缺失,弥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听《冬吴同学会》一期节目时,一个人没有脱胎换骨,很多事情没有重来只有重复。我们心智模式不改变的话,不会有根本的改变。《稀缺》全书都在围绕稀缺来论述,稀缺是一种事实更是一种心态。稀缺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的带宽会不够用,做出错误的判断。有个小故事讲怎么捉猴子,在木板上凿两个洞,刚好可以让猴子把手伸进去,对面放食物,猴子由于饿极,死死抓住食物不放。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亦是此理。最近邮递员入门伤害客户的事,在看他们的聊天记录时,一句话挺触目惊心的,已经罚了200元了,你要搞死我吗?这是一种典型的缺乏。情绪失控铤而走险。自控力忍耐更多出现在安全感高的人身上,调整自己视角和胸怀,方法,是解决匮乏不安的方法,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五、接纳与改变

  书写此处终于到了核心,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一针见血指出,很多人所遇到的困难,与其说是困难,不如说是生活不如意。问题总让人误会,只要找到症结,换个零件,或者找到答案,就能恢复如初。可生活中的事,发生了就发生了,既无法修复,也没有答案。不如意则是说,我们总期待生活应该朝好的方向发展,可万一它拐到了别的方向,想要强扭着它,摁回正轨,却是难上加难。更多时候,我们只能随生活顺流而下,在变化中努力适应。我记得看《白银帝国》影片开头,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夕阳西下,一片红黄,天地真大,人真小。

  知道了敬畏和谦卑。

  承认自己无能为力很难,但承认自己无能为力后反而能去做一些事情。我们能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能接受自己的能力水平,自己的天生相貌,不再虚荣,不再冒进时,改变才真正到来。真正的进步不是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平静地自我接纳。不是被对自己的不满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的目标吸引着。真正的进步都不那么着急,我们默默耕种,耐心等待开花结果,相信成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舍弃完美自我的想法,舍弃对完美世界的执念。生活是粗粝而非精致,粗粝的背后,却隐藏着另一种生命力,在我们苦乐交融的人生里。带着不完美前进,负重前行。弗兰克在《活出生命意义》中说,正是过度渴望,使希望的事情变的不可能。欲速则不达,慢就是快,有些步骤无法省略,需要耐心,耐心,耐心。直面生活苦难和自我缺陷,苦难并不会消失,但给了我们解决的头绪,内心的平和。我被称作过人渣,愤怒,委屈,难过。后来我慢慢接受了,相比得到和付出,就是人渣。既然是人渣了,就慢慢把渣字去掉,好好做人。

  六、拖延与不拖延

  信息传输的快捷,诱惑空前增多。很难去按耐住浮躁的心,似是而非的价值观,简单粗暴又极具煽动性的观点,轮番清洗本来就不稳固的价值认知体系。人人都有很多目标和欲望,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多,急于速成。目标太远,实现的过程又长,大脑和身体经常不听使唤,偷懒,溜号,于是拖延发生了。拖延症,并不是拖延不做那么简单,它背后有我们对生活的恐惧和渴望。人天性是趋乐避痛的,靠意志力强制长期做内心不想做的事,任务再容易,也会压力重重,想要逃避。意志力并非万能的。某种意义来说,特别想快速得到一些东西,我们内心并没有那么想要。很多拖延症是一些完美主义的人,正因为太想完美而迟迟不做。稍稍不如意,就会逃避,自控力就显得很重要。《自控力》一书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运动,冥想,不沉溺内疚和自责。本书作者也提供了一些方法,从此时此刻开始,从10分钟,5分钟开始。一旦有了开始,延续就不会太难。村上春树定时起床的写作,无异是很好的范例。拖延也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培养好比自动自发的体系,培养好习惯,别总耗费意志力。

  七、敏感与内向

  我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虽然现在通常把内向当作一种弱势性格。内向者的优势和弱点都很鲜明。更容易独处,更容易向内探索。作者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我看了他的LIVE,我觉得他很腼腆。内向的人总是很敏感,更容易对他人产生怜悯和同情,也更容易内疚和自责。特别欣赏作者的一句话,蕴含在沉静性格中,祭祀独有的、静默、神圣、让人动容的气场。敏感内向者需要改变吗?这就回到了第一篇章中的思维模式,性格技能都有成长的可能性。特里尔教授提出过自由特质理论,自由特质不是让你变成另外一个人,而是让你通过某些时刻扮演超越自己性格的角色,如喜剧演员周星驰,在生活中是很安然的人。认同自己,才不会累。并不需要时时带面具,也并不需要不顾一切时时保持完全的自我。

  八、爱与孤独

  日本尼僧濑户内寂听写过《人生总要独自前行》,她认为人,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孤独的动物。再亲近的人内心,总有我们触摸不到的地方。孤独自有沉静的一面,一种内视。不是寂寞,也不是无聊。反而会享受那孤独时刻,有一种抽离,反观人生。孤独难的是遇见懂得,相视一笑的美妙,知己,可遇而不可求。爱就是缓解我们孤独的吧。叔本华形像比喻,人和人就像两只刺猬,大远无法取暖,太近又相互伤害。在冷静后,人们对感性的爱也有了一些理性的认知。关系越亲密,越需要边界。作者的老师更是叮咛,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警惕我们的好心突破发边界,最终损害了彼此的关系。作者个人更是说,不要试图做一个拯救者,你没有办法拯救别人的人生,那是上帝的工作。人生而孤独,我们既没法让别人承担们们的命运,也没法帮助别人承担他们的命运。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照顾好我们自己,然后让他人照顾好他们自己。面对原生家庭的问题,不完美的父母,除了原谅和悲伤之外,还能再苛求什么呢?对自己生活独立负责,在悲伤中滋长爱和同情,既给父母,也给那个曾经弱小的自己。

  李中莹《爱上双人舞》探讨过,婚姻,家庭,爱情。爱一个人,并不能给你这些权利:

  1、要对方也爱你

  2、要对方听你的话

  3、要对方照顾你的成功快乐

  此刻,脑子里反复循环的都是这句诗: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九、空虚和意义感

  也曾寻找人生意义,也曾无数次对人生感到空虚。冒出自杀念头在这个社会,并不稀奇。焦虑,抑郁更容易出现在想搞清人生意义的人群中。人生有意义吗?李开复《向死而生》翻了几遍还是不知头绪,好在平静了些。梁实秋一生豁达在临终时,传出的纸条是:救我。还是留恋世间。唯一动容的是弘一法师圆寂前的,悲欣交集。他悲的是什么,欣的又是什么?抑郁,谁得过谁知道。作者形容的恍如昨日,不好不坏,不快乐不痛苦,想改变又不知如何下手的闷。人有时候能骗过自己的理智,但骗不过自己的感觉。也许活着就是活着的意义吧。不为教条所困,也不从生活中逃离,活在当下,对生活保留期望吧。

  十、结束与开始

  作者说,人之所以结束艰难,是因为怕疼。所以才在心理上延续它。他判断一件事是否在心里真正结束有两个标准

  1、看我们是否还有欲望去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堕落不是结束,是不甘形成的一个痛点。

  2、看是否还在期待弥补损失。承认了损失才是真正的放下,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需要勇气。

  该怎么结束呢?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苦,然后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转变更是苦中带痛,放弃所站立的地方,去经历不确定的焦虑,才能达到你想去的地方。一瞬间,物是人非,你发现旧的生活已经过去,新的生活还没到来,你被留在原地,不知道如何自处。真实的自我也许没有幻想的那么好,但是让人踏实。结束,迷茫,重生,生活就在这样的循环中,滚滚向前。不去追求能力之外的名声,也不放弃自己能力成长的机会。脚踏实地,投入地生活。在痛苦和欢笑中,体验命运給予的一切。

  在结束的时候,更愿意用树上的一句话:我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或许我已失去一切,任凭怎么挣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许我只是徒然掬一把废墟灰烬,唯我一人蒙在鼓里,或许这里没有任何人把赌注下在我身上。无所谓。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有值得寻求的东西。

  洛木 2017 .7.1

  《幸福课》读后感(五):笔记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非常大的,也很庆幸在和峰聊天的时候这本书带给我的见解和帮助。

  我是在8月底的时候看完这本书的,现在将近九月底了,开学两个礼拜,我觉得抽时间出来整理一下这个笔记,也算是对之前投入精力的一种交代。

  01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

  1 自我就像是一个调节器,当自我适应良好时,就会将生命能量兴趣指向外界,并在解决生活提出的问题中丰富。如果适应不良好感到不安,注意力就会过分关注自己的问题,变得自我为中心,自我的发展因为缺乏与真实世界的互动而停滞。

  2 成长型思维vs僵固型思维具体表现对比

  动机:追求成功、指向成长vs避免失败、满足匮乏

  动力:适应不良的不安全感vs自发的挑战和探索世界的冲动

  犯错:看成反馈vs看成失败

  挑战:看成长机会vs证明自己可能不行的风险

  努力:努力是激发能力必要手段,以此为荣vs越努力越说明能力不足,偷偷努力以此为耻

  批评:改进的反馈vs负面评价

  他人的成功:吸取经验、受到鼓舞vs失败因为自己没做到

  安全感缘由:“我有很多可能性”vs“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不断创造形成自身的过程”vs固定的状态

  真实的自我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应对困难和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所以不存在证明自己因为那仅仅是某个阶段状态下的自己。

  表现:从成长和发展的角度看问题vs要保护某种特定的自我观念,需要大量的自我关注

  感情:

  僵固思维的人,更相信一见钟情,碰到问题时更容易归因于源头(当初我追的他)或难以调节的性格、更容易选择放弃换一个

  成长思维的人,更愿意给关系时间去了解不快速下定论因为关系是变化的、碰到问题会投入时间精力去维护这段感情、更相信关系是需要沟通理解来维持而不是一劳永逸的(至少在不可挽回前是如此)

  3 面对挑战时提醒自己:

  “也许现在的挑战和当时的挑战并没有不同,而我们当初却做成了那件被认为很难的事”

  追求某样东西时告诉自己:

  对结果没有压力,对过程尽力

  如果感到憋屈,告诉自己不做完全没希望,做了至少有希望。既然开始了就好好尽力吧。

  4“上帝啊,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受无法改变地事;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

  智慧就是,能够准确的预测和理性的判断、相信这段关系是成长的、相信投入的价值。

  一个好的家庭,就是有修复冲突、解决问题能力的家庭。

  人生的路上,总有人会一直比我们高,但我们依然要努力向前,因为我们是树,人生不仅仅只有比较和竞争,还有合作和彼此扶持共赢且彼此独立。

  5 惶恐感背后的基本信念:“我究竟能不能干、值不值得爱、会不会被尊重接纳”

  不管是好的坏的评价,都会让人感到不安,陷入自我防御和过度自我关注。

  一个本来就很优秀的人,提心吊胆的假装自己很优秀,并且把优秀证据归因于自己的假装。

  6 一个人如何应对困难以及对重要事情所做的选择,决定了这个人的自我。

  02更大的世界和眼前的生活

  1 什么是远方:

  远方、 更大的世界意味着变化、丰富的体验,更多的可能性、希望。

  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的圈子不是更大的世界。都是有相对的

  2 为什么会向往远方:

  我们对远方的期待、思念、空虚感可以延绵不绝,我们对远方的歌颂其实是对庸常的不甘、对生活的向往和改变的勇气。即使我们心里知道有的时候远方只不过是一场幻觉

  3 远方的价值和应对:

  远方其实代表了一种勇气和信心。价值在于,想象中的远方给了人们启程的最初动力和勇气,现实中的远方给了人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所以重点是改变,如果你没有改变,即使到了他乡,久了也会感到厌倦疲惫,然后选择适应或者重新迁移,周而复始。

  4最珍贵的东西是时间,除了衣食住行,用来换其他东西都有点浪费。而衡量时间长度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内心体验的丰富性。

  5 不要因为一件事情是琐事就怠慢了它,既然必须要做就有它的意义。琐事的时间也是我的时间,也是有意义的,要好好的和这些时间相处。

  03理想与平庸

  1 平庸是什么

  平庸只是意味着踏实的过现在的生活,不去中二的想象未来的、有钱的、别人的生活,这些都存在在幻想中。

  接受平庸不是放弃努力,而是放弃对自己的幻想,回归现实。

  并不代表绝望、放弃努力、成为生活的配角,而是放下追求某种优越感的执念、侥幸和幻想,体验生活的滋味。

  2追求不现实优越感的结果:

  恶性循环:如果幻想的自己越完美就越受挫,就越需要幻想的完美的自己来提升自尊。

  “我本可以过更好的生活,现在却错过了”,无论是一个恋人、赚钱的机会还是本科时出国留学,这些从未得到的东西都在幻想中成为异常完美的参照点,让人们沉溺在想象的损失中无法自拔。

  追求不现实的优越感的不甘平庸会让我们体验到迷茫、挫折和自我怀疑。

  一种状态:对过去没做好或者浑浑噩噩的懊恼悔恨伤心,对现在不能改变现状而焦躁,对未来担心要这样度过而恐惧。

  3 一个和对自己的不满相处的办法:

  ①降低自我期待值(因为是一种损失,所以挺难的)、承认自己在很多时候无能为力,

  ②降低对生活的预期、承认我们的命运反复无常、生活的本质就是受苦。

  这样,所有的不堪都在预料之中了。

  ③把损失当作自然灾害,老天最大,没有办法的事

  ④如果还不行,就要学会与人生的迷茫和困境相处,比如学个鸭子叫。

  任何的转变都需要一个酝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这个痛苦的过渡期不管多长,对于一个确定的结果而言都是暂时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痛苦的过渡期相处:

  认识这段艰辛的价值和意义。生活的意义有的时候是在艰难的时候看出来的,能够让自己告诉上帝我没有辜负这个生命

  4 工作

  一份糟糕的工作,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会想是否只配得上这一点

  一份好的工作,满足3个条件:安全感(物质保障)、胜任力、自主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找一份理想的工作:

  ①我现在能做什么帮助自己找到?

  ②我能从现在所做的事学到什么,说不定可以迁移的。

  迈出哪怕一小步都是可以突破心理舒适区,这一小步无关成功,只关乎行动。

  5 努力的动机不同,效果和体验也会不同。

  一种是为了达成目标(锤子老罗)、一种是关注努力的感觉(年轻的老罗)、一种其实对努力的模仿(打着努力过的幌子放纵、计划誓言做不到)

  后两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努力看起来像是能够拯救他们的一条路,把他们从平庸缺乏成就感的焦虑中(追求优越感)、从找不到生活意义和希望的虚无和沮丧中拯救出来。

  但有的时候,还是要考虑背后的成就感和意义的。

  6 兴趣爱好

  不仅仅是激情活力坚持的浪漫,也需要有忍受枯燥能力的平淡。很多人只看到第一面

  检验是否真爱:是否足够了解、是否没有功利的用处依然爱。

  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兴趣爱好激情:

  ①有些事,是做着做着才能了兴趣爱好的(从第二面来看),他会让你的付出有意义

  ②需要师父给我们一种托付信任、人际关系、氛围、反馈和点拨。因为度过枯燥的瓶颈期光靠自律有点难。

  工作,学习尽力学,一定有可以迁移用到的点。工作要了解尝试思考。兴趣、价值很重要。

  04匮乏与不安

  1处于匮乏的心理状态的表现:

  ①会对未来可能的匮乏警报,导致大脑因过多的应激而疲于应对真正的警报(大决定大困难)

  ②会过于重视短期利益,对于长期点的比如投资、发展、做真正重要地事不敏感

  ③出于匮乏感的努力,有点像强迫性,只是为了摆脱内心的不安,但没有目标是不行的

  (努力确实是摆脱不安的好办法,只是记住大概方向自己要清楚)

  ④匮乏可能会让我们体验到不确定感或焦虑,还有逃离的冲动。陷入匮乏的人,会渴望逃离匮乏,然后无效的逃离会让人更加匮乏。

  这个时候要知道正念的呼吸就是我们最真实的锚点,还有就是要学会与混乱和痛苦相处

  2如何应对匮乏:

  ①在找到真正解决匮乏的办法的这段时间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如何和匮乏的痛苦相处,有多接纳,就有多能够放下逃离匮乏的冲动。找到自己的锚点,让自己在想逃离时回到那上面比如呼吸。

  ②拓宽自己的“带宽”,即能够做出机智决策所需的认知资源,比如觉察并减少或固定化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决策。

  这样虽然不能像逃离匮乏一样迅速摆脱痛苦,但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与痛苦相处。

  3时间的匮乏(忙):

  ①改变、目标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②当你想要的改变和目标很多,而时间和精力又有限时,就会产生匮乏感

  ③匮乏感会导致焦虑和短视,表现之一就是会制定宏大想要双管齐下的计划,因为宏大的计划虽然长期来看没有用,但是短期来看是可以缓解焦虑的。

  ④真正有效的办法是调整想要的改变和目标的数量或者分一下不同阶段的主次,微小的改变虽然短期不明显,但是长期来看是实实在在的。

  4爱的匮乏:

  爱的匮乏的严重程度远远大于金钱和时间的匮乏。因为爱的匮乏会让人陷入孤独的痛苦。

  孤独的人会寻求短暂而混乱的关系

  因为孤独的人面对长期关系

  ①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委屈压抑到了一定地步就会爆发终结,导致患得患失

  ②一方面渴望爱导致饥不择食、一方面又觉得自己配不上,所以把握不好边界,时而过度亲近而让人不安,时而因为害怕被抛弃而远离。

  5钱的匮乏(穷):

  ①表现为,买东西时候习惯挑打折优惠东西、即便是点外卖都不会去看最贵的、看到高档场合和富人会有一种羞愧又窘迫的感觉、看到买不起的化妆品心塞

  ②穷的心态是只考虑现在,而不穷的心态,是即便没有钱,也会长远考虑未来。

  比如过简洁的生活,不把认知资源花在挑选最优惠的东西上,认知资源应该花在更重要的带宽上

  6认知的匮乏:

  1)表现为:纠结和完美主义。

  纠结的表现有:难以做决定,做了决定会质疑和后悔,反反复复,尤其是做完决定后过程没有那么顺利的时候。

  2)纠结是因为:

  ①现实没有给我们一个真正满意完美的选项。

  ②觉得自己的资源有限,不管是时间金钱颜值友谊,经不起犯错和浪费,任何一点失误选项都事关大局。其实这个小选项的重要性是自己虚构出来的。想要用有效的资源去计算推演生活的每个细节,以便更好的掌控生活。但是纠结的这个过程,反而浪费了本来就不多的认知资源。

  ③完美主义的原因:

  希望用有限的资源计算好每一步,避免摔死。但是人本身难逃一死,那些不看路的人可能获得更多的乐趣。

  3)如何节省认知资源去做重要的决定和应对困难

  ①衡量所花认知资源与重要性匹配(而且跟真正大决策相比,很多生活中短暂的不确定性,其实太渺小了并不需要费力计较。)

  ②自动化固定消费(避免每个月多想)

  ③让神或者抛硬币决定小事

  因为有些东西相信是神或命运的安排可以减轻心理负担节省认知资源

  (心中的小人如果争吵,记住自己的身份其实是邻居)

  ④建立决策程序,不是为了正确而是为了带宽:指标清晰不超过3个、适当引入迷信

  05接纳与改变

  ①生活的问题其实是指:如何处理不理想。

  ②解决生活的问题可以是去想办法解决它缩小它,也可以是在碰到控制不了的时候先去把问题以外的生活过好。就像是阴阳,就像是高考卷碰到不会的题先跳过一下一样。

  ③接纳

  1)本质是舍弃。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完美自我”的想法、“完美世界的执念

  2)自我接纳,就是在承认已有的痛苦下,让生活正常运转。想一想,如果这个痛苦没了,我想怎么生活?然后把精力放在那上面。

  3)焦虑的人会因为总想要控制自己而更加焦虑。

  4)不安会影响自我评价,在头脑中混淆视听

  5)悖论疗法:因为不管怎么做,都是“正确”的事,所以控制感就回来了。

  ④真正的进步:

  过分关注生活中的缺陷,随时焦灼着准备治疗自己的焦虑心态是不要的

  真正的进步不是因为自我否定不满怀疑焦虑、而是因为平静自我接纳后自然向前的力量(类似于哭过后想要整理房间),是被美好的目标吸引着。

  真正的进步没有那么焦虑着急,而是默默地努力、耐心的等待并且深信成长会自然的发生。

  06拖延

  ①原因

  1 诱惑、压力、匮乏会激发热系统(只考虑当下),导致逃避

  压力是否会导致拖延取决于这个任务和我们的关系:是否想要、是否能胜任、如果做不到结果如何

  2 完美主义,在开始前给自己制定很高的标准期待,并且因为这个标准而迟迟难以行动。

  (比如一旦有过高效率的时候就希望自己一直这样,会想别人怎么可以一直高效呢我就不行,这其实是一种对意志力的错误认知,一定要了解规律)

  而且有高标准但是没有相应的能力或自我意象,或者高标准并没有顺应规律

  3证明心态而不是学习成长心态

  4 社会兴趣

  没有真正关心的人或者觉得别人不是真正关心自己,对任务的影响冷漠孤立漠不关心,但是这种感觉又让人难以忍受,所以①在当下肤浅的刺激寻求存在感(网游、酒精、性)②刷社交网络(既一定程度上满足与人建立联系的渴望和努力,又避免了真实社交的压力)

  5 目标没有分解

  比如虽然目标很有意义,但是太长了,所以就懒了。

  6拖延背后隐藏着的对生活某部分的恐惧,所以拖延有的时候其实是一种提醒,不要试图去控制。

  7一种对时间的潜在假设和观念:因为欲望想要的太多,所以时间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作为资源和工具。一旦没有利用好,就会感到内疚和自责。(所以时间到底应该怎么认知??用来享受的??)

  ②应对:

  1内疚和自责只会加剧。不正确的应对方式是,拖延前恐吓自己,拖延后谴责自己。这样会加剧的。

  2 用慈爱而坚定的态度对待自己,自我谅解反而可以让我们不用花大量精力去安抚内心的挫败感。(克服拖延症,本质是和自己谈判,用好商好量的态度。)

  3 一些顺应规律商量的办法:

  1) 把上次的失败当成一个结束,然后重新出发。而不是当成一个需要偿还的欠债

  2)让自己在工作状态中坚持下去远比从娱乐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要容易。

  切换的办法是,和自己商量就10-30min后,你如果还想玩就允许你玩。(不是承诺一定就得玩,而是如果还想就允许)这样不管怎么样至少工作了一会儿会儿。

  规律就是:“如果还想就允许”是金句,引入一点迷信成分。

  3)有的时候会感到自我怀疑、焦虑、迷茫看不清眼前的路不知道该做什么。这个时候,如果还有精力和资源能照亮脚下的路,那就做一点是一点,慢慢的会走远的。(尤其是感到焦虑、怀疑、迷茫这种很正常的情绪出现时,这么应对很好)

  4 三个行动方法:

  ①woop思维

  Wish:限时的愿望是什么,记录下来

  O结果:愿望完成后的最佳结果,尽量生动想象相应的经历和感受

  Obstacle:可能妨碍我们实现愿望的最严重的心理障碍是什么,可以是某个行为、情绪、习惯、观念

  lan:制造相应的“如果…就…”

  ②GTD

  所有事项列出来、分清轻重缓急

  每个事项列出下一步行动

  这样就可以进去长时记忆的大空间硬盘啦不占用缓存。

  ③番茄

  07敏感与内向

  1敏感者的特点

  ①更容易体验到焦虑所以会提前准备,更注重精神生活文艺,更容易感到怜悯同情,更容易感到自责内疚。

  ②真正让敏感者痛苦的是幻想中的痛苦既没有办法验证,也没有办法很快摆脱。幻想中的痛苦真的来的时候反而会应对的比较好

  ③敏感者真正敏感的是别人的评价

  2 对“敏感”的态度

  ①是不是敏感内向不是重点,重点是标签背后的对无能的恐惧,还有就是怎么处理自我怀疑和不安

  ②人们的看法分为两派

  鸵鸟派:任何标签和性格都不应该成为拒绝成长的借口,内向也不能。所以所谓“接纳、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在适应社会、成长的基础之上

  斗鸡派:让自己扮演另外一种特质,一方面相当于都定了某种自我认同,这暗示着自己不够好,从而产生背叛自己的感觉,一方面因为大脑需要处于高度自我监控状态,时刻注意每个刺激和反应,非常消耗意志力和能量。所以会隐隐觉得不安、沮丧和没有意义。

  ③比较科学的是分成“固有特质”和“自由特质”。在某些时刻发展自由特质适应社会,在某些场合就更有自由做真正的自己承认看待自己对人对事真实感受

  3 真正有效的改变有两个支点:

  ①有成功的经验,哪怕只有一点点

  ②害怕的领域有一些自己的优势

  4 几个练习:

  有自己的壁龛: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活动,自由出入和时间(比如蜡烛)

  人际地图:十个亲疏放松度。思考特质和互动模式

  空椅子:试着和对方交谈,然后换椅子换角度,然后再回来。循环(比如date前)

  08爱与孤独

  1 面对痛苦的心路历程(比如死亡或不满的父母):

  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悲伤—平静

  愤怒让我们从生活的承担者和决定者,变成无辜的受害者;

  而原谅又显得轻,轻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在粉饰太平,回避问题。

  所以悲伤最科学能够帮助我们从“受害者”解脱出来,变成一个独立负责的人,让我们明白一些规律比如“幸福美满的原生家庭”并不是人生的标配,而是奢侈品。

  2 处理关系:

  ①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真正精神上物质上独立、成为自己的教养者父母并以希望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放下对父母的期待从零开始相处时,才能客观看待与他们的关系

  ②与他人的关系,是独立负责并且真心关心的,把握好边界和度。

  注意两者的区别:

  独立且有爱的人,是真心关心他人幸福。通过贡献合作,与他人连接,消除孤独虚无,获得意义感。爱与需要。理解接纳

  匮乏的人,是通过讨好、服从,占有控制来和他人融为一体,来消除孤独。

  3觉得与人交往麻烦但是又孤独:

  ①接纳人生而孤独,要为自己全权负责的事实

  ②在独立的基础上,像感受自己的痛苦一样去理解和关心别人的感受。理解和爱别人是我们缓解孤独的唯一方式。(如果觉得困难,可以找相似的人先)

  爱别人不是一种会消耗完的资源,而是一种火把、能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自己加强自己,是一种随着练习会增强的能力肌肉

  4爱与孤独的练习:

  1)与父母通信并回信,读出来

  2)每晚睡觉前想三个与他人产生的最长的互动,给亲密度打分并且想想如何增加

  3)慈爱冥想

  ①感受自己和对方的心跳和爱关心

  ②真心祝福TA

  ③祝福转移扩散联结。

  5付出背后有以爱的名义控制,也有对爱和亲密感的渴望。

  一种模式:当我们觉得对方没有那么在乎自己时,就会远离对方。动机是对爱的渴求和孤独。破除方式就是先去爱和理解对方,就如同爱自己一般。

  09空虚与意义感

  1 抑郁:

  不好也不坏,不快乐也不痛苦,不深也不淡、想改变又无从下手的“闷”。

  是一种虚无感,虚无感是意义的反面。所以在没有经历很多时看老庄佛,可能会误以为这是脱离了真实生活的虚无。但意义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

  2生活的意义来源于

  ①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困难、做选择。

  意义是真实生活的提炼和总结。是在苦难的应对中发展出来的。而要先有欲望,有了欲望会有挫折,然后会在艰难的选择中发现自己是谁。

  生活的麻烦就像是苦难的试吃包。

  先把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可控部分都尽力了,才有资格说什么寄情于山水之类的。

  ②与人的联结

  人在普通而乏味的生活中需要加入一些与人的情感流动,否则容易陷入对生命的虚无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无端猜忌中。爱与被爱,需要与被需要。

  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宏大而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的时候,会感受到意义感。

  ③与过去未来、更大世界的联结

  目标是产生意义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人生哪个阶段,就像一片卡板找到了整个人生拼图一样,会产生意义感。如果割裂开来,可能就会体验到空虚和虚无,而不是敬畏和意义感

  回访故地、墓志铭+目标

  ④与大自然联结

  夕阳、西藏、日出

  3人生:人性(适应社会)+兽性(欲望)+神性(专注创造、利他奉献)

  10结束与开始

  1过程规律:结束—迷茫—转变

  承认损失(认识)、哀悼痛哭迷茫、前进动力、固执相信未来

  2结束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结束比停留或在心理上延续它的痛苦更疼。

  ①意味着失去,比如一种身份、关系、习惯,都是一部分旧的自我。

  ②意味着要结束与过去自己(经历)的联系、结束与过去的人的联系,而这是意义感来源的一种缺失,害怕孤独虚无(动机没错,但其实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寻求意义的)

  ③如何判断是否真的结束了:

  1)是否还有欲望去追求想要的东西。

  遇到挫折后累觉不爱、不想做事都是没有结束的体现,因为在心中形成了痛点,这个痛点控制了你:你躲着这个痛点走。真的结束了会好好消化这个痛点,把这个痛转换成前进的动力。

  2)是否还在期待补偿。

  如果还想要补偿说明没有放下,真的结束了就是承认损失、认栽了,然后去哀悼、去失声痛哭,然后去迷茫,然后会固执的相信会有新的未来,即便有时候还看不到未来,会尝试在新的情境中发现新的自我和可能性

  3 对“有趣”的看法:

  日常生活中加入有趣很重要,有趣可以用来应对有时候世俗的乏味,有的时候有趣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但重大决策要考虑常识和世俗因素。追求有趣是可以的,可为了有趣而付出太大的代价比如违背常识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是可以选择用不违背常识的方式来获得有趣,这样更加灵活和自由。

  同时注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重大的决策,但是不要成为限制生活的枷锁

  所以,有趣在尊重世俗规律的同时加入更好

  4 如何应对世间的高价值事物甚至是一些虚荣

  ①不去追求能力以外的价值,也不放弃让自己能力成长的机会。(对过高的价值清楚不追求)②脚踏实地的投入生活。避免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这样的危险状态。真实的自己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是会让你感到踏实。

  (对自己本身脚踏实地的努力提升价值)

  ③在痛苦和欢笑中享受命运给自己地一切。(以享受的态度面对人生的痛苦和快乐。不逃避生活给自己出的问题)

  这样的心态能够让自己在面对传销洗脑、明星生活时有免疫力。知道有的东西不属于自己,同时对自己的真实生活不逃避知道有痛苦有快乐并且以享受的心态去面对。

  这样的态度真好。

  5断层的痛苦,是离开失去原来地方焦虑感,有的时候甚至不知道前方的路在何方的迷茫感。

  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找到一件对自己对他人都很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而且这件事让自己有了判断标准知道什么要做什么不做,而且能让自己因此对他人评价不那么看重

  《幸福课》读后感(六):祝你们幸福是假的,祝你幸福是真的

  知乎大V『动机在杭州』最近出版了他的新书《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最早知道他还是在人人网时代,他写的那篇《果实在被吃的时候会产生情绪吗?》刷爆了大家的timeline。后来在知乎上follow了动机老师,他那些温软的回答比深夜食堂还治愈人心,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自我怀疑的黑夜。

  如果,你也是一个内心极度不安又毫无方向的人,建议你去读这本书,目前有kindle版本和纸质版可选。10个有关成长的经典心理学问题、12封咨询者来信与温暖解答,动机老师带领我们一起穿越内心的匮乏与不安,学会与自我和解。

  我想聊聊自己看完这本书以后的感受。

  这本书与其他书籍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渠道,还能让读者进行自我调节。你在窥探其他求助者故事的同时,还能按照老师开的良方进行自检。这也符合心理咨询的宗旨:助人自助。

  本科和研究生就读的都是心理学专业,记得刚上大学时,心理咨询课程的老师就推荐大家看岳晓东的《登天的感觉》。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心理咨询入门书,所有case都是哈佛大学生的真实经历。自从1987年初版以来多次再版,心理系学生几乎人手一本。三十年过去了,年轻人焦虑的东西也变了,国内是不是该有自己的心理咨询案例集了?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就是这样一本书,里面的主人公都是跟你我一样被生活撕裂着的普通人,有考上名校仍觉得自己失败的学霸,有向往诗和远方的务虚者,有对工作迷茫的毕业生,更符合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现实情况。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章是《空虚和意义感》。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在这种飘忽的状态。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像正常人一样上下班,像正常人一样看电影,像正常人一样参加活动,像正常人一样过性生活。以至于很多人仅凭朋友圈,就推测出我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但我感觉自己的生活都是复数型,平淡乏味,我没有任何情绪的起伏,不快乐也不痛苦。

  想去找心理咨询师聊聊,又说不出具体要咨询哪方面的问题。我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的,直到看了《有一种病叫『没有感觉症』》,才知道像我这样『矫情』的人很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他们跟我一样空虚,孤独,缺乏意义感。

  在书中寻找动机老师给的答案。

  他的解释是,之所以觉得无意义,是因为少了一些大喜大悲的经历和体验,这条生命就没有活起来。想要抵抗这种乏味的日常,就需要一些野性而原始的东西来平衡。什么都不去体验,那人生就跟电影里的『n年过去了』的字幕一样被略过了。

  世间有这么多种活法,真不差我现有的这一种。我想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寻找那些让生命活起来的事情。

  那么,你能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力量呢?你觉得幸福是什么?期待你的分享。

  《幸福课》读后感(七):变成自己路上的一些工具?

  读完整本书,有一种零碎的感觉。也可能是和我分了三次看完,但更多是因为书的内容组织吧。有点类似,我爱问连岳那种,把读者来信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很早就开始喜欢陈老师,所以每篇读者来信都阅读了很多遍也到处给别人安利。甚至在去年自己遇到一些艰难的时刻还给老师写过信。嗯,因为都读过,所以反而没有第一次的那种巨大的触动。

  但是,很赞同一小时外里面李松蔚老师的说法,能碰到一个点就已经很棒了。嗯,感谢动机老师,有很多点都很喜欢。

  已经21岁了,成长果然就是变得复杂。复杂到想开口估计下自己努力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了。之前看过一个说法,好的雕刻家不是把石头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那个东西本来就在那里,雕刻家只是把它找到了而已。特别喜欢这个说法,总觉得人也是这个样子。我们不断的去经历,去思考只是一步步的从石头里面把真正的自己挖掘出来。慢慢地,一点点的变成我自己。

  这本书大概算是一个工具吧。真的有太多的读者来信感同身受。跟着陈老师一点点的剖析每个点后面隐藏的自己,一点点变得完整。很感谢陈老师文字的陪伴。

  更期待下一本关于改变的书,希望可以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阅读体验。

  Orange

  2017.07.11

  《幸福课》读后感(八):脚下的路,延绵不绝

  我在专栏和公号里开过一段时间「答读者问」栏目。不少读者写信告诉我他们的烦恼:

  总是担心别人的评价、做事缩手缩脚怎么办?

  至今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该等他们一个道歉吗?

  耿耿于怀自己失败的过去,能让自己的人生格盘重来吗?

  即使在别人眼里自己做得不错,为什么内心却总焦虑不安?

  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

  我喜欢读这些来信,也写了不少回信。写多了以后,我也会问自己,我来来回回想说的道理,究竟是什么?

  我想,也许是这样一句话:

  生活的烦恼,源于我们总妄想控制我们控制不了的东西,却不愿对我们能够控制的东西,担负起责任。

  我们控制不了我们的过去、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我们来自一个怎么样的家庭;我们控制不了别人是怎么样的人,他们会怎么想我们、是否会喜欢我们;我们还控制不了运气、冥冥中谁也琢磨不透的天意……

  如果我们不能放弃控制这些东西的执念,我们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世界应该是这样」的图景,我们就会不断心生忧郁和愤恨。

  可是,对于能够控制的东西,我们却不愿控制它。宁可由着性子,让惯性推动我们的生活。一来觉得它费力。二来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能控制的东西,就只有这么一点,却看不到这一点,已经足够丰富。

  我有一个来访者,觉得自己自己一把年纪了,爱情事业还没有着落,悔恨自己虚度了光阴。我问他:

  「过去是你能控制的吗?」

  他说:「不能了。」

  我问:「那你现在能控制的是什么呢?」

  他说:「老师,道理其实我都懂,可我还是后悔啊。」

  我知道,他并没有真的懂。当他说「道理我都懂」的时候,他已经把道理放到了一个远远的、与他无关的地方。他放弃了践行这个道理的尝试,而这其实是他能控制的。

  这时候我会说:「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会拿出一张纸条,让他放到醒目的地方,如果焦虑了,就大声念出来。

  纸条上只有两个问题:

  「这是我能控制的吗?如果不是,那我能控制的是什么?」

  你一定听过一句祈祷文:

  「上帝啊,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

  这句话是对上帝说的,有勇气也有谦卑。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我们自己也不完美。要放弃控制我们所无法控制的东西的妄想和执念,就需要我们承认这种不完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这些不完美里,不只有缺陷,还有生机。

  太多的人生问题,是因为我们想要逃离这种不完美。逃离的企图,有时被隐藏在积极改变、努力上进后面。我们经常忘记,当我们说憧憬未来的时候,其实是说现在不够好;当我们说改变自己的时候,其实是说自己不够好。而现在的自己,正是我们的全部。

  这就是这本书想讲的道理。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设想读这本书的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大概也就纠结于自己或者生活的不完美,也因此,在你的内心里,会有种种的不安。这些不安一方面推动你去想象未来、远方、更好的自己,让你急着想要成长和改变,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你对自己、对世界采取一种防御的姿态,让你在自我怀疑中裹足不前。所以你经常觉得自己敏感内向;你有关于未来生活的远大设想,却总会责怪自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去执行它;你一边焦虑自己变平庸,一边害怕竞争的激烈;你会为如何与他人相处头疼,会纠结于他人的负面评价;有时候你会害怕孤独,有时候又宁可回归孤独;偶尔,你还会感到空虚沮丧,并经常怀疑人生的意义……

  如果是这样,那这本书就是为你写的。

  没有一本书是写给所有人的。这本书也只写给我心中的理想读者。我觉得他们会读懂这本书,喜欢这本书。可是一个作者又是如何确定他心中的理想读者的呢?一定是因为他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和情感。他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我设想作为读者的你会是什么样的人时,我也会经常想到我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上面描述的这类人中的一员。初中的时候,我从家乡的一个偏僻小岛,搬到市里读书。现在想来,所谓的「市里」,也不过是一个更大的岛。但对当时的我,它已经是陌生且让人畏惧的大世界了。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恰逢青春期、在一个竞争激烈的重点中学读书、又没什么朋友……我经常会感到孤独、不安,并觉得人生一片灰暗。

  我处理不安的方式,是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靠谱的不靠谱的,选择了心理学专业,一直读到博士,并最终成为了一名自由执业的心理咨询师。

  后来我好了。我忘记了这种好转是怎么发生的。跟学心理学好像有点关系,但似乎又关系不大。好转像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这些让我苦恼的问题从占据我生活的中心,到逐渐淡出了我的注意,现在,它们只变成了一个淡淡的影子。但我知道,我从未真正解决过它们。我只是被生活中更多美好的东西吸引了:春天的花,秋天的月,美好的爱情,在我眼前逐渐开启的、广阔的世界。就像一个原本非得把生活打扫得一尘不染才能安心的人,现在学会在泥地里跳舞了。

  关于不安,我常爱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去化缘。他们走了很远的路,回到山脚下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小和尚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山顶,担忧地问老和尚:

  「师父,天这么黑,路这么远,还有悬崖峭壁、飞鸟走兽,我们只有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怎么才能回到山上的庙里呢?」

  老和尚淡淡地说:

  「看脚下」。

  如果说本书中让我们焦虑的「远方」是完美又脆弱的虚假自尊、抽象又缥缈的高远目标、对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期待、快速免于匮乏的想象、高效专注心无旁骛的状态、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格、与父母和朋友的完美关系……那「脚下」则是把失败当作反馈的成长思维、认真对待琐事的无差别心、不功利的兴趣和努力、匮乏和不安中的淡定从容、内疚与自责中的自我和解、对性格优势和缺陷的了解和接纳、在不完美关系中的自我滋养……

  这些「远方」都很好,唯一的问题是,它是完美的,没有缺陷。这既不像这个真实的世界,也不像我们真正的自己。而「脚下」呢,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但我们踩下的每一步,都很踏实。

  不用担心我们会因此走不远。脚下的路,延绵不绝。

  希望这本探讨幸福的书,能给你一些启发。这本书成稿以后,我请几个信任的朋友读过,他们都觉得很不错。还有一个朋友甚至把打动他们的话都列了出来。当然他们这么说究竟是因为朋友间的客气,还是这本书本身,只有交给作为读者的你来定夺了。

  至于我自己,我心里有忐忑,也有期待。我跟自己说:至少这本书是真诚的。这是我能控制的。一本真诚的书,总会去它该去的读者那儿,这是我愿意相信的。至于其他东西,比如说你会怎么看待这本书,这是我没法控制的东西。没法控制的东西,我就不想了。交给你想。

  谢谢你读这本书。

  附 朋友推荐:

  @采铜 :我觉得每个人的内心中都留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硬节,偶尔或经常,它们会从内部把我们磕痛,而海贤的文字正像一种特殊的溶剂,帮我们把这些坚固粗砺的部分一点点溶解。

  @刘未鹏 :有的心理学作品理论严谨,但有失温度,有的心理学作品虽情感饱满,然理性缺乏。我个人爱读的作品,几乎总是“带着温度的理性”,这要求作者既有过硬的心理学素养,同时又真诚而富有同理心,既能理清逻辑的链路,又能触摸情感的脉络——而海贤的作品恰恰具备这样的特点。

  @warfalcon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中都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海贤老师给出一些很有实用性并让你变得更幸福的建议,引导你走向理想的自己。最后,这是一本很温柔的书籍。

  @李松蔚 :海贤老师是一个走在路上的老师。对现代人的很多迷茫,他有自己的理解,也有自己的修行之道。难得的是,他从来不向人许诺“这条道路的终点是什么”,他愿意承认:“我自己也是第一次走,我们走走看”。这样很好,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被人陪伴的感觉,胜于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

  @张春 海贤的文章会给人“生活可以继续,而且会好起来”的心动,不止是在内容上,更是在气氛上,是由内而外透出来的。我们想这就是文如其人的意思。真庆幸这样一位心理学家这么会写,文章令他能伸出温暖之手,让每个人都可以领受。

  @梁边妖 看完这本书我认为,获取幸福的最优路径,就是找个作者这样的人做爸爸,娶个作者这样的人做老婆,再生一两百个作者这样的孩子。齐活。

  附:预购链接:

  当当:

  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25084119

  京东:

  http://dwz.cn/67FpfH

  亚马逊:

  https://www.amazon.cn//dp/B071S716W3/

  博库:

  http://c.b1yt.com/h.j0aL98?sm=e5d9a1&cv=8gIFG162JH

  文轩:

  http://dwz.cn/67FyAS

  《幸福课》读后感(九):人生这条路我们都没走过,我愿陪你走走看

  其实书还没有看过,为了试试看能不能骗到一本老师的签名书来的。但是因为没有看过书所以不敢乱写内容,但是之所以想要这本书的心态还是可以写写的。

  第一次读海贤老师的作品是在知乎,因为本身之前在一家心理学门户网站工作过所以并不像我把海贤老师的作品推给其他朋友时朋友那么眼前一亮的感觉。真正觉得对盘是在海贤老师和另外两位老师共同做的一款音频节目叫作心理学你妹。其中有一期内容虽然被剪的肢离破碎,但是那一期却是我最喜欢的一期:社交真的很恐怖。我开始迷这个节目以及制作这个节目的人。

  我们收到过太多的正确答案:你一定要XXX,太多的家庭教育、师长输入的价值观、以及成功学的课程、商家构画出来的成功人生和幸福的样子。于是我们被那些正确答案带着走,追逐着,比较着。一次在做义工的地方一位妈妈问我:我家小朋友很内向怎么办?我当时内心第一反映就是:内向不是一件坏事啊?为什么一定要改变他?但和那位妈妈聊过几句后发觉在她的认知里普世的价值观是活泼的孩子更讨喜,所以在她看来一个内向的孩子在学校班级里面是不占便宜的,以后走上社会也吃亏。有时回想一下在企业里、在大学里的确是活泼一些的同学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容易也快的融入。但是我还是和那个小朋友以及他老妈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力量,有的力量是散发在外的,有的力量是向内的,你能说美国队长和雷神谁更强么?但我知道那个妈妈还是会不断的寻求把小朋友向外向引导的方法,还是会觉得他的内向是个问题。这是我迷上那一期节目的原因,因为那一期节目也没有得出一个答案。人生那么长我们都是第一次来这个世界,就算有前世的业也很难带着前世的记忆。生命在我看来是个主观题并非一个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有时接受不完美的人生也是一种能力。

  我当时想和那个孩子的妈妈说如果选择外向让他很痛苦,不如让他作个内向求安的人。但是他选择了内向求安也许要面对很多问题:没有那么讨老师喜欢、没那么容易交到很多朋友、没有那么多的机会……但是那也是一种人生,但是面对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那样的话我说不出来。但是如果你是那个孩子,已经长的和我一样大,有自己为自己人生负责的能力时,如果你会觉得迷惑的时候,可爱的海贤老师的书可以陪你一段,用他的温柔和他的方式陪你走上一段。

  附上一个链接,海贤老师承诺送书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578735?group_id=863016860067700736

  《幸福课》读后感(十):能力,才是支撑你走向更远的资本!

  文/老春

  陈海贤的《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尚未读完,但我已经在简书上写了两篇很有感想的文章,这是其中的一篇。

  我们总是对远方饱含期待,因为在我们的心里,远方意味着憧憬和希望,意味着更多的可能和更好的变化。可是,远方真的就那么好吗?

  1.

  十年前,阿伟大学一毕业就直接去了一线城市闯荡。因为当时的他觉得,那里才是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地方,只有那样的地方才能给自己带来无限可能。

  可是,十年后,阿伟终于还是抛弃了他从业十年的外贸工作,毅然决然地辞职离开了。因为十年闯荡下来,不仅没有实现他的理想跟抱负,反而弄得自己灰头土脸的好不狼狈。

  那个时候,他与人一起租住在地下室里,吃饭都是在地摊儿上解决,穿得衣服也大都是网购。业余时间,阿伟除了洗洗涮涮,就是陪着小心回答客户的各种问题,再不就是听听音乐睡睡觉,即便是陪女朋友逛街,也都是去公园。所以,基本上就没什么丰富快乐可言。

  这样的日子阿伟一过就是三年,人也从当初的豪情万丈被现实磨灭的没有了一点儿个性和激情。三年之后,阿伟好歹算是与人合租了两室一厅的房子,才永远地告别了地下室。生活也稍微有了起色。但是,随着外贸市场逐渐的走向不景气,阿伟越来越觉得自己生活的逼仄了。

  去年春节回家,阿伟的父母唠叨起了阿伟的同学阿东。说他毕业之后考了公务员,现在在市直机关工作,已经提了科长,前途一片光明,而且还风吹不着日晒不着的,真是给家里人争气。

  对于父母这样的絮叨,阿伟本来就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他知道,父母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自己回来考公务员,好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原本他是对体制内的工作看不上眼儿的,可是这一次,因为外贸市场的不景气,阿伟他们公司的收入已经大不如前,每个人的工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还不算,阿伟的努力一直也得不到公司领导的认可,让他对自己所坚持的事业跟前途产生了怀疑。

  更何况,他自己也知道,身为农民的父母不可能帮得上他,单凭他自己的那点儿收入,租房都成问题,就更别说买房了。女朋友也正是因为无法看到两个人的清晰未来离他而去了。

  所以,这一次,父母的话他真的是句句都听了进去。他觉得自己要是再这么耗下去,干脆就没有什么希望了。他不想让父母再为自己担心了。何况自己也已经三十出头了,眼看着别人都已经成家立业了,自己却依旧一事无成,这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

  虽然说自己的视角远比家乡人要开阔的多,可是那又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况且,以自己的年龄,如果一味的再这么耗下去,只怕是再过十年也依旧只是徒增白发而已。

  而现在,父母的满头白发和佝偻着的身体,都已经让他无法再继续装作视而不见了。他可不想让自己经历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痛苦。

  经过再三的权衡,阿伟还是决定听取父母的建议,辞职回家考公务员了。

  现在,阿伟已经如愿进入了体制,并成为单位里的顶梁柱了,领导赏识,同事拥护,春风得意,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你说,这要是我当初毕业就参加考试,现在不早就是单位领导了么!哎,这兜兜转转的一大圈儿,最后还是回来了。真是造化弄人啊!”一次聊天,阿伟对我说。

  “可别这么说,你以前所经历的,也正是当下我们所羡慕的。那可是我们想要去的远方啊!”我笑着打趣道。

  “哎,很多人都对远方无限憧憬,其实远方也就那么一回事儿。要我说,这抵达不了的地方就都是远方,所以不必那么执着于地域的界限,其实也还有永远走不出的思想。”阿伟感叹道。

  对于阿伟的感慨,我觉得倒是颇有几分道理。是啊,抵达不了的地方就是远方。所以,远方真的不是地域的界限,而是心理和思想层面上的达观。思想上走不出去,纵使到了远方也依然会跌的灰头土脸。

  2.

  前一阵儿从一篇文章里了解到,当初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而引发所有不甘心当下平庸生活的人们豪情激荡,周身都沸腾着想要冲破一切束缚的无畏热血的那个女老师,现在也并没有因为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而欣喜。相反的,她正为自己的旅店生意不好而发愁。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往好了说,这是鼓励人们突破思想以及生活的束缚,给自己更加广阔的平台与空间;这要往坏了说,其实就是鼓励人们逃避现实,不必与逼仄的现实抗争,去另外的空间寻找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平台与环境。

  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连他自己的当下都过不好,又拿什么保证自己可以去的了想要的远方呢?而如果连抗争现实的勇气也都没有,即便是去了想要的远方又能如何呢?

  所以,不要再拘泥于当下和远方的距离,真正应该计较的是自己的能力。能力,才是支撑你走向更远的资本。有能力,足不出户也能看到更大的世界;没能力,纵使走到再大的世界也依然会觉得局促和困惑。

  因此,辞职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到底有没有到达远方的能力。没有,就劝自己忍一忍,把能力提高到可以在业界说一不二的程度,那时自然就会有去的了的远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