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杂食者的两难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杂食者的两难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29 02:06: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杂食者的两难经典读后感10篇

  《杂食者的两难》是一本由[美] 迈克尔·波伦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17-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一):有亮点而整体啰嗦。

  全书脉络分明:

  第一章谈论当代占据绝对主流的工业饮食体系,重点是以玉米为例走完全社会工业饮食的整个流程,看得我一辈子不想吃零食了。为了讲好这一部分,作者亲自采访了多家饮食公司(吃了许多闭门羹),并领养了一头作为食品饲育的牛犊。其中,他踩在泥巴牛粪上、挤在一生悲惨的肉牛群中面对自己牛犊的那大段心理描写,是全书一大亮点,悲怆苍凉而真实,尤其真实在他敢开完了默默补充一句不过等自己饿了应该还是会吃。

  第二章谈论真伪有机饮食。其中第一部分谈的是伪有机饮食,所创词汇“超市中的田园牧歌”就和上一章的“行走的玉米”般精准形象。第二部分谈的是真有机饮食,作者投身有机牧场躬耕陇田之中住了一星期,提出了同类食物其实有营养价值和健康指数高低之分。

  第三章谈论个体自足饮食,作者很拼,从头开始采盐、捕猎、耕种,最终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他心中完美的一餐,不过味道并不好,而且结尾得出的这种饮食固然健康而完美,但太折腾了,只能作为“反向麦当劳大餐”一般一年来个一两次。其中对人类食肉的伦理思辨我还是挺服气的,其中面对自己狩猎成功的胜利者姿态照片而产生的种种恶心的情绪,可以和第一章的舐犊之慨相提并论。

  全书论证万分详尽,想了解工商业如何磅礴而恐怖地垄断所有百姓饮食生活的读者可以亲自阅读书籍,不过的确由于过分细致而啰嗦拖沓。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二):大面积种植玉米的经济悖论

  说到玉米,我们第一个印象大概都是容易种、好养活。玉米能适应各种土壤和气候,在短时间内结果,颗粒可直接煮粥,也可磨成粉熬成糊,甚至还能酿酒、榨油。这种禾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谓最理想的人类食物。

  玉米还有个大优势:可长期储存。这使它上升成了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据新锐恒丰研究院的概括,美国玉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1930 年以前的天然授粉期,1930到1960年的双交种期,1960年到1985年的单交种时期;1985年后的转基因时期。每个时期转型之后,都有效促进了产量的增加。

  转型期常常也是危机暴露期。在《杂食者的两难》里,迈克尔·波伦说到了发生在1933年冬天的“廉价玉米灾难”。当时玉米价格居于史上高点,大量种植让玉米的供应量远超过所需,价格跌到了零。后来,“罗斯福新政”启动“常平仓”,以国家采购调节市场流动。这场风波渐渐平息,留给世人一个教训:大自然并不一定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供需法则。对农产品,丰年造成的挑战和荒年一样严峻。

  玉米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农业上,它被认为是美国产业链条乃至整个世界经济运转的驱动轮。据搜狐财经去年10月的报道,在全球三大谷物中,玉米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均居首位,播种面积以北美最多,其次为亚洲、拉美和欧洲。全世界种植玉米1.77亿多公顷,总产量9.7亿多吨,约占全球粮食总量的30%至35%,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这四国总产量占全球的70%左右,其中美国占30%以上。

  玉米构成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波伦来到艾奥瓦州,追踪农场主奈勒的玉米所走过的条条路径。在此之前,波伦化身“超市中的自然学家”,寻找美国超市中的“大自然气息”。关于茄子、洋葱、苹果、香蕉,还有火鸡、羊、牛和猪。最引起注意的,还是那无所不在的玉米。从牙膏、化妆品到纸尿布、垃圾袋、清洁剂、煤块、火柴、电池等,都含有玉米。就连超市的建材也离不开玉米,包括墙板与接合剂、地板油布和玻璃纤维再加上黏合剂。难怪波伦直言,真正受惠于玉米是军事工业复合体。因为它支持了其他更大的经济行业:化学与生物科技、石油、汽车、制药、农业综合企业及贸易平衡等。美国玉米的出口及对其他国家的援助计划,构成了国际博弈的重要分支。

  玉米在当前最大的功用是作为饲料。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65%-70%。波伦说,人类用玉米把阉牛养大,还用玉米喂鸡、猪、羊、火鸡、鲶鱼和罗非鱼,甚至包括原本只吃肉的鲑鱼,现在已用遗传方法培育出食用玉米的养殖鲑鱼。还有牛,这种胃口特大的驯养动物,产出的牛奶、奶酪等提供人类丰富的营养。如果没有玉米,养牛成本就会大大提高。

  诚然,用玉米饲料养牛的好处多多。它消化了农业部过剩的库存;替代了之前用牛肉、牛骨头满足牛群蛋白质的需求(这导致了疯牛病);用玉米喂养的牛快速增肥、肥瘦分布均匀。然而,由此造成的问题也很突出。牛本该吃草,吃玉米违背了它的消化系统。用玉米饲料养,牛在饲养场里不能超过150天,且每天都在忍受胃酸、胀气的折磨。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养鸡场。身子大双脚小的肉鸡,无法支撑站立,更无法奔跑,七个星期就得出笼。这些鸡缺少免疫力,非常脆弱,禽流感是最大威胁。这些生物本该生活在开放的草场,那是它们的家园,有天然的良好的生态系统。可是,草场的休养生息需要一个循环的过程。对追逐财富的资本来说,那太慢了。经济逻辑战胜了生态逻辑。

  那么,即使从经济角度看,玉米的大量种植就是好事吗?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场开始了大规模机械化。由于玉米极易消耗土壤中的氮,于是农夫们把无水氨注入土壤,这些吸收了化学药品的水渗透进土层深处,然后向四面八方扩散,地下水随之变质,江河与池塘中长满了藻类。在波伦转引奈勒回忆所描述的景观里,美国农场里许多物种的消失就是从那时开始的。篱笆和草地、放养的家畜、绿油油的大地、活泼的小动物……慢慢就不见了,代替的是种植在黑色碎石铺面上的玉米。然后是廉价玉米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再一次潮水般涌现,而艾奥瓦州却一片萧条。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生产力,至少对解决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有好处的。但是,过分依靠玉米的结果也很严重。玉米并没有人们感觉的那么万能。玉米不能自身繁殖,杂交玉米被生产出来,它继续被杂交、被提高,从而适应各种生长环境。但杂交只是一种合并,杂交玉米的基因来自于许多品种,究竟哪一个基因会被使用,实际上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被抛弃的那些玉米品种中,谁知道有什么样的可能性隐藏在遗传物质之中,由于人为的原因在近百年消失殆尽?伴随玉米单株产量的不断突破的,是多样性的消失。那些产量不高的品种不再被种植,而这种玉米很快就将不复存在。

  美国基因生物学家拉乌尔·亚当查克在《明日的餐桌》里,描写了他在墨西哥瓦哈卡的旅行。那里的农民栽种了不同的现代玉米品种和传统地方品种——选择适应其特定位置和他们烹饪特点的作物。通常,地方品种通过一代传给另一代而代代相传下来。这些遗传改良的地方品种很有价值,因为它们携带了宝贵的抗病基因和其他农艺性状,或带有饮食文化特色。那么转基因玉米的花粉流是否会危及这些宝贵的瓦哈卡农家种呢?一场争论热闹展开。即使作为强烈支持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家,亚当·查克也认为应保护这些地方品种,包括设立一个玉米种质资源库。现代农作物的种植,无论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都需仔细检查,以保障遗传多样性中心的安全。单一性所隐藏的危机无须多言,建立在玉米基础上的经济结构,一旦动摇,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迈克尔·波伦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饮食作家,2010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位影响力人物”。《杂食者的两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对经济逻辑战胜生态逻辑所表达的忧虑引人深思,对中国经济也大有启示。比如,怎样让产业结构更合理?

  :这本书的论证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须听相关专家的专业分析,但个人觉得问题意识有价值,因此高分。我的书评目前也缺少足够的材料和数据支撑,多有疏漏,待日后补充。关注中。

  资料:

  万字长文:30年的差距在哪里,中美玉米种业发展比较

  谁在影响2017年玉米产量规模?

  中国玉米产量分析 https://wenku.baidu.com/view/abf7ce265022aaea988f0f44.html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三):波伦的六站走访与发现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到底从哪里来?追寻这个问题,迈克尔·波伦在超市晃了一圈,才发现源头都指向一种不被当做主角、不太引人注目的食物:玉米。

  我们用玉米喂牛、鸡、猪、三文鱼长大;饮料中的果葡萄浆,来自玉米;工业化酿造出的啤酒,是用玉米制成的酒精;天然淀粉、麦芽糊精、抗坏血酸、卵磷脂、三仙胶、谷氨酸钠(味精)、焦糖色素,全都来自——玉米。

  01|玉米田

  2004年,波伦来到了爱荷华州的一片玉米田,开着收割机收割玉米。他跟当地的农夫奈勒交谈,发现奈勒的玉米田虽然可以养活129个美国人,他本人却不富有。奈勒的农场里,除了大豆和玉米外,没有其他物种,因此一旦玉米价格滑落,奈勒就会面临破产的窘境。1950年代的农场里有着鸡、猪、蔬菜、玉米,作物与动物。但是有段时间,玉米的价格飙升,许多农夫开始多种玉米,增收的玉米被人们拿来养殖鸡、牛,大型养殖场出现,家庭农场的鸡、牛因缺乏竞争而消失,不再需要供给放牧的青草,最后整个农场,只剩下玉米。为什么奈勒要冒着破产风险,不种其他作物?这是因为高度工业化的结果,种植玉米不需要什么人力,所以原本住在这里的人都搬走了,而附近的谷仓,除了玉米外,什么食物也不收。

  02|大谷仓

  在一个灰蒙蒙的天里,波伦来到爱荷华法南村的大谷仓,附近所有的玉米,不管是奈勒种的,还是邻居种的,最终都会输送到这个地方来。由于前一年玉米丰收,这儿的谷仓已经塞不下所有的玉米了。堆在外边的玉米散落在地上,这些玉米有些被轮胎压成泥,有些沾了地上的灰,它们大多会送到饲育场,所以没有人会关心清洁问题。这种玉米的存在不是为了好吃,是谁种的也不重要,产量是唯一目的。六成的玉米,最终都到了饲育场。

  03|波克饲育场

  随着玉米输送,波伦来到了波克饲育场。三万七千头牛在这里居住,空气中弥漫的不是青草味,而是如男厕一般的气味。这些牛埋头吃着送上来的玉米饲料,其中还混着同类的脂肪(为了让牛长胖)。饲育场的牛,或多或少都带点病。吃太多淀粉,让这里的牛的胃涨如气球,甚至挤压肺脏,吃玉米还会让牛的胃感到灼热,导致腹泻、胃溃疡,进而腐蚀胃壁,进入肝脏,形成肝脓疮。15%-30%的牛肝脏都有脓疮,而饲育场的唯一做法,就是用孟宁素、泰拉霉素这两种抗生素给牛治病。我们喜爱吃油花满布的牛肉,背后付出的代价却是牺牲动物的健康、土地的健康,还有我们的健康。

  04|有机的佩塔鲁玛养鸡场

  然后,波伦来到大型有机鸡场,发现情况还是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鸡、猪、牛不打抗生素。但它们跟传统养殖场一样,没有活动空间、没有大片的草地奔跑,只在养殖场外设了一条草坪,原因是美国农业部规定:有机农业规定动物必须「接触」到草地。

  05|波里菲斯农场

  最后波伦来到了波里菲斯农场(Polyface farm),遇见了牧草农夫萨拉丁。为什么萨拉丁要自称为牧草农夫?萨拉丁认为,一切都是从草开始的,他能分出牛毛草、鸭茅草、猫尾草、苜蓿的不同。牛也分得出不同。在牛眼中,苜蓿是如同冰淇淋一般的存在,牛毛草则像花椰菜,是一种饿到不行才愿意去吃的食物。

  牧草农夫会根据一片土地中苜蓿、鸭茅草、猫尾草、牛毛草的含量,以及温度、降雨、日晒程度、季节等,计算「赶牛」的时机。经过精细管理,这片草地就永远不会耗竭。牛吃完草之后的第四天,是萨拉丁放鸡的日子。「鸟总是跟在草食动物后面」,这是萨拉丁的格言。牛吃完草的第三天正是蛆长胖的时期,鸡乐得在牛粪上啄食,「千万不能拖到第五天,否则这些蛆就会变成苍蝇。」牛提供鸡所需要的食物,鸡帮牛除去身上的虫子,这么一来,鸡吃的饲料、牛身上的杀虫剂都省下了。到了冬天,牛群不在外面,而在棚里吃干草。萨拉丁不清理牛粪,只是堆上木屑、玉米,再放猪进去找寻玉米,翻动堆肥。

  这个漫长而美丽的过程,证明只要草能受阳光滋养、牲畜受草滋养,就可以有白吃的午餐。

  06|完美的一餐

  在看过工业化农场及养殖场、大型有机农场、生态种植农场后,迈克尔·波伦的最后一站,是完全「靠自己」做出一餐。他找了采集猎人加罗,踏上采集鸡油菌与猎野猪的旅途。他在林间射杀野猪,感受到死亡的重量;也在林间采集,那些他曾害怕会致命的蕈菇,体验到杂食者「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的两难。

  他用这些食物做了「完美的一餐」,这一餐全由他本人狩猎、采集、种植而来,不花一分钱购买,而且由他本人下厨。这一餐是为了感谢那些耐心且慷慨的采集老师,以及自然界生产的食物。唯有在这餐投入心力,才能表达他的感激。这是近乎透明的一餐,以超短的食物链与野外世界连结,没有一种食材贴上条码或价格,却清楚明白这些食物从哪里来,以及成就这些食物需要牺牲的时间、能量与生命,并摆脱了食品工业的掌控。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四):杂食者的两难书评+摘要

  看完书后觉得还是很带劲所以又查了michael pollan,才发现原来之前看过他的the cooked那个节目,没办法,随和又聪明的光头形象深入脑海,新闻学教授的素养先撇开不谈,至少睿智有趣的样子已经先声夺人适合做传媒这一行了,btw的是,当时看the cooked的时候,我就在和陈总一直说,我靠,这主持简直是个诗人啊, 说出来的话GRE词汇高频使用而且贴切又诗意,高端得不要不要的,而这本书看完,这种impression也是一以贯之,再一查,那种有点小critical的劲儿大概来自于NY长岛的成长背景,而业务素养和逻辑这块儿,Michael Pollan又是UC Berkeley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的教授,反正……所有的信息归总到一起没啥冲突很make sense,于是乎因为这种“consistancy”,仿佛对这个人更多了一份亲切和了解似的。

  书分为三大段,一主要讨论玉米和其工业线,二算是大话有机,三便是呼应书名,杂食者的两难。对比前两部分来说,第三部分有点升华的意思,其实干货倒不如一、二两部分多。下面是摘出来的一些点:

  -french paradox:吃鹅肝这种高脂高能食物的法国人为啥生的更健康些?更少三高?这可能由于美国人没有形成自己的饮食文化,所以更容易被彷徨什么是好的什么应当吃,具体来说,1977年卡特当政的时候国会公布饮食目标,警告美国人远离红肉,但后面西风明显压倒东风,一夕之间碳水化合物又成了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

  -玉米这事儿可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玉米是少有的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4个碳原子的物种,这种“四碳植物”固定更多的能量,所以很为人类所厚爱,另外,玉米因为自身基因的突变,如果不被剥开就很难播撒种子的这个性质,也让玉米容易被人类所操控,仰仗人类进行演化,虽说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其实也很容易为人类的“阴暗面”所控制。具体例子为,自交系杂交后子二代产量的杂交优势使得产量比秦代高很多,但到第三代即产量一落千丈,这意味着,又保证了玉米生殖和性状的稳定性,又避免了种子被复制,从而促生了“种子专利保护”这件事儿,农民无法从自己的玉米身上取得子二代的种子,因为子三代的产量会迅速减低,这意味着农民不得不每年买新种子,这是阴谋1;阴谋2是,玉米要高产,就得密集种植,种的时候玉米为了竞争阳光,茎就要变得细长,容易被风刮倒,但杂交改良的茎粗,更稳固,然而,这种茎需要更多的化肥,买化肥又是巨大的开支(美国政府曾经大规模送过化肥大礼包给过农民,因为二战还是冷战结束后囤积了不少本来做炸药的氮类化合物,而这些可以直接做化肥,这种化肥屯着也是浪费,不如就放到土地上便宜了农民,然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首先玉米产量高了,政府没有保证农民可以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政策,让玉米在价格市场上没有了缓冲机制(原来政府是在出现差价后,用抵押和贷款的方式来平仓,以待价格再次上调,aka玉米的价格更有弹性,而现在政府改成了直接补贴差额,和就很尴尬了,因为目标价格是刚性的,是可以被官方给调节的,一旦目标价格以“让美国谷物在世界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的口号调降,农民就有苦说不出了,只能拼了老命种玉米拼产量了),逼迫只能一味更高产量上的追求,再其次,被肥沃的土地所吸引的农民,被勾引着为了追求产量而省却了轮种豆类固氮的传统,只能走上恶性循环不断提前消耗着土地,且因为农民伯伯们往往觉得,地要多些产,肥料得跟得上啊,所以往往施肥多于玉米能吸收的,这种不仅仅是浪费,还让合成氨肥们跑到了空气中,导致全球变暖,酸雨等问题……而即使是这样,多数农民往往是种的越多,亏损越多,即使产量持续增加,也没有让农民富裕起来,既然没富裕,这差额都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国家,美国190亿每年的税收中,1/4都付给了玉米农民,而原因,自然是因为利益集团的lobby。

  再说玉米的产业链条,玉米可是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的……为啥,因为玉米更便宜啊(但其实一点儿都不便宜,因为我们开始用矿石原料来买玉米的产量啊,比如氨肥不就得用化石燃料来generate!)所以效率高啊!距离养牛来说,比起牧草喂养,用玉米喂养快的惊人(祖父的时代,牛4、5岁时杀,父亲的时代,2、3岁杀,而现在,只剩下14-16个月了),且在评论牛肉等级的这个油花system上,用玉米喂养的牛肉占便宜,因为脂肪多!然而牛天生胃不是用来消化玉米得好么?所以为了产量,人就又要做出邪恶的妥协,即让牛吃药,但药也不能坚持太久,且吃玉米的反刍动物,会胀气,还记得牛放屁导致温室效应那一说么?看到这里我鸡皮疙瘩了一下,觉得太骇人了我的天,一切都对上了。

  -在有机的这一部分中,作者黑了一笔wholefoods,让我看完也觉得摔!我在wholefoods花的钱估计是喂了狗。因为wholefoods采取了区域性配销系统,这个词儿我不太懂,但基本上的意思就是,小的农场不能提供大量单一的食物,这样我们就不去了,去就去大的农场,但大的农场还叫做有机么?即使从字面上yy说有机是鸡和牛能站在绿地上自由呼吸,但其实估计这只是人类在看到promotional messages后自己的意淫,因为单一的生产注定无法构建一个和谐的,有limit的生态系统,这样的所谓有机,更不啻为说是工业化在灰色地带和我们玩的文字游戏。现在的所谓有机农场,60年代有机运动时提倡的三个支柱已经倒下了两根,aka反精致烹调(添加剂被合理的纳入到有机食品名单里了,因为有机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多灰色地带了,比如你很难规定,踩到多少青草的牛,算是一只被有机饲养的牛),反资本主义的食物合作社(物流上来说就不可能做到反资本主义,你看wholefoods是多大的企业你就知道它一点都不反资本主义了),只有无化学药剂的农业还尴尬地立在那里,但因为单一种植的原因(这样产量高),有机农场翻土率不得不提高,而这样就和化学药剂一样,会降低土壤中的生物活性,且释放更多的氮肥去空气中,这意味着这种农地比传统农地需要更多的氮肥。而且如果再考虑,(这例子在地理上有点极端但是是差不多的意思)如果纽约为了一撮所谓的有机青菜,从加州的大型有机农场进购,那么这空运烧的燃料钱,以及为了保证蔬菜新鲜花费的洗菜能量,保鲜能量,不也都是来自于化石燃料么?怎么?就好意思说这种有机,是eco-friendly的呢?

  萨拉丁的小农场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这里牛和草的关系按照牛日来界定,草需要生长的时候就不会被牛继续吃下去,以保护草地的脉动;牛的粪便里放上玉米产生的发酵气味引发母猪拱地,从而达到翻肥补空气的目的;兔子尿配合母鸡扒土的动作,让含氨丰富的尿变成了富含碳的温床,而产生大量的蚯蚓堆肥,而鸡正好可以食用蚯蚓;这些一切都有一个定数,一块儿草地,能供应多少,产生多少,更清晰也更透明,而不是让消费者迷失在加工品层层叠加的迷宫里,难以寻觅自己究竟吃了什么的真相。

  -第三部分再来说杂食者的两难,两难的表现,首先在于食肉到底道德不道德,再次,动物感觉的到痛苦吗(比如force-molted强制换羽这种事儿就是人类一定要让鸟类长得更快肉在短时间内长更多而做出的硬性改变荷尔蒙的渣烂事儿),如果说吃鸡我姑且算是道德和天性了,那吃强制换羽的鸡是不是就让我们沦为了不道德的共谋?同样的道理也在猪身上,人把猪尾巴剪到就剩一点让其更敏感啄食的痛苦,而使饲养猪在不卫生而导致的抑郁,不在乎伤害的问题表现出来时因为更多的痛苦而不得不选择继续苟活下去...

  采集这个部分我是掠读的, 因为特别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的地方比较少,说蘑菇的地方让我觉得有点tripping啊,比如merence mckenna认为,高级灵长类生物是因为吃了具有迷幻坐拥的蘑菇才快速的演化出了人类的脑袋,这还有说寻找蘑菇就像是冥想,而蘑菇的发现就像是pop out effect,蘑菇像是大自然的枢纽,一端走向死亡,一端走向新生,这里我觉得非常非常的LSD圣经,哈哈哈哈。

  基本上就是这么多,总得来说书还是蛮好看的~4/5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五):今天吃什么?

  初尝辅食的婴儿满怀期待地搜寻餐桌上的美味,再忙碌的上班族也得挤出时间思考外卖哪家强,主妇们琢磨菜单时必不忘均衡营养。“今天吃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和三餐一样,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农业、食品工业、全球贸易、物流仓储的发展,对食物的选择变多了,做决定却变难了。如此看来,迈克尔·波伦用《杂食者的两难》一整本书来探讨这个问题,也不算小题大做。

  首先,波伦要给我们泼上一盆冷水:现代人的餐桌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丰富多彩。波伦把美国人称为“会走路的加工玉米”(其他现代化城市也半斤八两),因为玉米占据了每餐大部分能量来源。直接食用的玉米只是一个零头,“原材料玉米”的产物才是难以想象的泛滥:集中型饲养场中喂玉米片长大的牲畜以及它们产出的奶制品和蛋、吃玉米的鱼、饮料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浆、各种调味料里的玉米甜味剂、玉米油、来自玉米的食品添加剂大家族,如柠檬酸、麦芽糊精、淀粉、黄原胶……还有个更夸张的说法:我们在“啜饮石油”——化石燃料转化成氮肥,从而有了大规模种植的廉价玉米。本质上,自诩“杂食者”的人类可选择的食物真是单调得可怜。

  但聪明的现代人似乎早有应对之策。我们可以吃有机食品啊!我们能看懂加工食品配方表啊!我们还有营养专家的指点和口口相传的经验呢!可惜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波伦身体力行的田野调查揭开了所谓“健康食品”的美丽面纱。一条条合乎经济成本的产业链,只要迈出脚步,哪有回头路可走!一方面,有机食品的概念本就暧昧,吃着有机认证谷物的饲养猪、一天三次送上挤奶机的牛、在草皮上接触两周的“散养”鸡、放了添加剂的有机食品,都未必是消费者想象中的样子。另一方面,真正无污染、低能耗、可永续的有机食品产量极低,“一旦面对超市的期待,这条食物链就会出现问题”。而应对环境变数,极其考验有机农场主的经验和智慧,这跟聪明人藉考名校脱离农村的现状背道而驰。可见,我们并没有像重视医疗和教育那样重视我们的三餐。

  抱怨超市买来的肉没有“肉味”的人触到了问题的核心。人为改变生物生长规律,欺骗不了我们的味蕾,更欺骗不了肠胃——或许只骗过了钱袋。波伦总结:“你所吃的动物种类,可能没有那些动物所吃的东西来得重要。”吃玉米的三文鱼可不能给我们期望的ω-3,与心血管疾病挂钩的红肉鲜少令原始部落的肉食者患病,身处食物链顶端的我们更承担了另一种风险——为食物链每个环节的风险买单。

  难怪对食品产业链了解愈多,波伦愈感无措。思来想去,只有去真正的自然里寻觅完美一餐了,像我们采集-狩猎者祖先一样,体验他们的困境。蘑菇会不会有毒?怎样捕猎野兽?如何利用当季的食材大快朵颐?更多的信息和技术、更聪明的头脑,并不足以抵消环境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言,我们跟我们的祖先面对相似的两难:必须在“食物恐新症”和“食物喜新症”之间找到平衡。口中食必得兼顾健康和美味,现代快餐和“免费午餐”各有千秋。前者更便宜、高效,后者更营养、丰富,但我们已经不可控制地顺着前者的方向越走越远。波伦提醒我们勿忘其他可能性,更要紧的,是不要忽略“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所包含的真正成本”,即我们转嫁给环境的成本。

  作为食物链中的个体,不可能独善其身,而一本小小的饮食书恐怕也承受不起太宏大的寄寓。不过,既然我们每天都要自忖“今天吃什么”,总该消费得更明白,偶尔也想想“明天吃什么”吧。

  ——丁酉年读迈克尔·波伦《杂食者的两难》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六):揭露现代农业和食品行业现状和思考的好书

  买的纸版,今年10月到11月读的,成文流畅,思路清楚,看的很痛快,里面最有价值的知识其实是国内大众普遍很难接收到的科普,即现代食品加工业,现代农业的运作过程,赚钱过程,以及对动植物和环境的破坏,非常有价值的知识普及,而这些现象,原理和媒体的质疑,专家的深究,早就在几十年前的美国就发生了,当然,还有如今主潮流的“有机”。

  整体来说,很不错的饮食学,人类学,社会学综合论述著作,信息量庞大开阔眼界,从产业化农业到有机,从农场到餐桌,到最后自我采集。另外特别要夸一句的是中信的设计包装,纸张质量好不说,书的外封也是让人眼前一亮,是那张有点绒绒质地的纸,手感挺喜欢。

  向所有关注农业,食品加工业,环境保护和健康饮食的人推荐!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七):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绝不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话。

  对于今天大部分人来说,是在家全手工烹饪还是选择快餐之间游离,决定权在于当天是周几、当时是什么样的场合以及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取决于当晚的状况:我们是决定留在家里亲手做出一顿美食,还是出去用餐,还是叫个外卖,或者来一次所谓的烹饪。最后这个选择就涉及产业化食品经济为我们准备的那些丰富多样又方便实用的捷径:速冻菠菜,冷藏野生鲑鱼罐头,从楼下或跑半个地球买回来的速冻水饺。所有这些活动都可称为“烹饪”,而且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至少一个世纪了。当包装食品第一次进入厨房,我们之前关于“亲手烹饪”的概念就开始转变了。我们大多数人会发现,一星期下来,所有这些选择我们都用了个遍。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选择了这最后一个选项,他们大多数时候用餐都依赖于商家,比如外卖菜单、有限的快餐套餐和超市的上架商品,而商家愿意帮助他们做完所有工作,仅把加热与进食这两个环节留给他们自己完成。

  这个过程中其实逐渐地丧失了关于吃的话语权,除了影响我们的健康、家庭、社会,还会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仅如此,现状已经阻碍了我们通过食物与世界形成的联系。我们越来越远离亲手把大自然的原材料做成可口美食的烹饪过程,这也让我们脑海中对食物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当加工成型的包装食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很难相信食物与自然、人类的劳作或者想象力之间有任何联系。食物变成了一种普通商品,一个抽象概念。

  那么,到底该吃什么?怎么吃?重掌一日三餐的话语权

  树袋熊不担心该吃什么,如果一个东西看起来、闻起来、吃起来像桉树叶,那就是它的正餐。树袋熊的饮食喜好已经烙印在基因里,但是人类和啮齿类这样的杂食动物,面对的是自然界中那么多或许可以吃的东西,所以得耗费许多脑容量与时间去厘清哪些食物是安全的。我们靠着与生俱来的认知力与记忆力,让自己避开有毒食物(这是上星期害我生病的蘑菇吗?)而选择有营养的植物(红色的浆果比较甜美多汁)。我们的味蕾也帮助我们追寻甜味(这代表了自然界中碳水化合物的能量)、避开苦味(那是植物中有毒生物碱的味道)。出自本能的呕吐反应让我们远离腐肉之类可能致病的东西。许多人类学家坚信,人类会演化出如此大而精密的脑,就是为了解决杂食者的两难问题。

  什么都能吃是一项天大的恩惠,但挑战也不少。好处是人类可以成功在地球上所有陆地环境中生存,而且吃的种类多,得到的乐趣也多。然而过多选择也会造成压力,甚至导致我们对食物产生二元论的观点,亦即好食物和坏食物。

  身为杂食者的人类, 除了有敏锐的感官与过人的记忆力,还可仰赖文化所带来的巨大优势,其中累积了无数前人的食物经验与智慧。光是看到“毒鹅膏” (death cap)这样明白的三个字,不需要任何经验也知道这种蘑菇吃不得;而第一个大胆吃下龙虾的人,想必就尝到了绝佳美味。人类在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整合汇编了饮食之道的智慧,包括饮食的禁忌、仪式、烹调方式、规则。有了这些饮食传统,身为杂食者的人类便无须餐餐面对吃与不吃的两难。但是,超市中琳琅满目的食品,再次把我们丢回当年扑朔迷离的吃与不吃的场景。

  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 在《杂食者的两难》中提出假设: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都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人类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地位,或多或少决定了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物。人类杂食的特性,塑造出我们的灵魂与身体的本质(人类的牙齿和下颚能够处理各种食物,既能撕裂肉类,也可磨碎种子,这就是杂食造成的身体特性)。我们与生俱来的观察力与记忆力,以及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与实验精神,也大多拜杂食这种特性所赐。许多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狩猎与烹煮食物,也是为了破除其他生物的防御措施而演化出来,好让我们能食用这些物种。有些哲学家甚至认为,正是人类不知满足的胃口造就了人类的野蛮与文明,因为想把所有东西(包括其他人类)都拿来吃的生物,会特别需要伦理、规则和仪式。我们吃下去的东西以及吃东西的方式,都会决定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而烹饪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收获,是了解了烹饪是如何影响我们与社会和生态网络中的其他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植物、动物、泥土、农民、我们体内外的微生物,当然,还有那些我们想要去滋养和取悦的人。所有这些,厨房便成了这当中的纽带。烹饪,无论是家常的还是高级的,都让我们站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一边是大自然,一边是人类社会。烹饪者不偏不倚地站在自然和文化中间,进行着翻译和谈判。自然和文化都在这之中改变了,同样被改变的,还有烹饪者。正如温斯顿•丘吉尔如是谈及建筑学——“首先我们塑造了房屋,然后房屋塑造了我们。”——这同样也适用于烹饪。首先我们塑造了美食,然后美食又塑造了我们。

  从经济学的精确演算出发,除了像影片中的朱爸爸和周冬雨扮演的专业厨师外,烹饪肯定不是最有效地利用时间的方式,但是从人类情感来看,这却是如此美好。与认真为自己爱的人准备一桌可口营养的菜肴相比,还有什么行为是更无私的,什么劳动是更贴心的,什么时间是更值得的呢?即便是最简单的一道菜,食材从自然到文化的转变,也是食物从手心到舌尖上的滋味,这其实就是爱的滋味。

  所以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绝不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话。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八):杂食者的两难 读后感

  杂食者的两难 读后感

  我们自身对自己每天吃下的食物,其来源了解多少?后面连接的是整个全国性的农业系统,背后是大自然能量物质的转换和摄取方式。

  在美国,人类社会无节制的能量渴求使得玉米改变基因,成为工业化食物链的铺砖路上的一块块基石。玉米背后潜藏着日常人们所看不到的食物单一性危机,整个工业食物链机器般运转导致畜牧业动物们的灾难:蛋白质机器!

  充斥市场上的低价格高热量食物大行其道,反而低热量健康食物价格高。让穷人更容易肥胖。

  有机,超市里各种供应的食物号称有机,自欺欺人般的田园牧歌恬不知耻。

  太阳能量,地球上有机物的开始。

  杂食者的两难体现在是否心安理得的吃动物?看待自然,那就尊崇更大视角的自然规则,就不会有个疑问!关键内心不安的是人类奴役了其他动物!

  新问题:日常,以太阳能为单位的卡路里计热单位对真菌蘑菇进行测量,失效了。因此有人猜测,蘑菇的能力来自月亮?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九):吃饭,你困难吗?

  “妈,这个不好吃,我不想吃了。”时光依稀还停留在那个不懂事的懵懂年代,面对丰盛的早餐,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工作后有时为了早上多睡一会儿,塞了面包拿了书包就走人。

  渐渐地,我们习惯了快食的生活,习惯了在APP上点餐,喜欢了吃麦当劳、肯德基……很久,很久,我们很少留意自己吃了什么,自己要吃什么,自己该吃什么。仿佛,吃成为了一个简单又复杂的话题。书中谈到,人是杂食的动物,除却每日看似可口的肉食食物,同样也要摄入维生素等丰富的素菜。人在面临吃饭这个问题是,不仅要考虑吃什么,更要考虑吃什么更健康。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十):食物的自然史

  作者以“我们正餐该吃什么”来探讨了我们人类的食物链,从以下四个方向来追本朔源:快餐、大型工业有机、小型有机农场以及个人采集,从各个方面探讨了这四个方向的特点,深入思考分析了对环境、人类健康等的影响。作者引领着我们深入了解和调查了食物的各个生产环节(有些环节被拒绝采访参观),作者也亲自动手参加了某些环节,让其亲身体验的感受如实地告诉我们。让我们思考我们应该吃什么,怎么吃。

  摘抄:

  在农场中,数种动物以和谐共生的韵律,密集上演轮番饲养的舞蹈;萨拉丁是编舞者,而草就是碧绿的舞台。

  萨拉丁相信透明化就跟阳光和新鲜空气一样,是比条款和科技还要有效的杀菌剂。这是一个很具说服力的概念,想想如果每个屠宰场和动物饲养场的墙壁都和波利弗斯农场一样透明(即使不是露天而是隔着玻璃),那么在这些墙壁背后所发生的残酷、冷漠与污秽,都会马上终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