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类的终极命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类的终极命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05 20: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类的终极命运经典读后感10篇

  《人类终极命运》是一本由(英) 乔治·扎卡达基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7-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的终极命运》读后感(一):究竟AI(人工智能)是创造还是毁灭?

  我是抱着对“究竟AI(人工智能)是创造还是毁灭?”的好奇心看这本书的。

  作者历史哲学生物科学角度探讨AI的可能性。目前机器人的两种算法——深度学习认知学习,都建立在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上。

  若大脑思维心智的产生方式是AI的突破口,那么有意识的AI将会是人造大脑而不是机器人。

  或许现在的AI并不是真正意义上AI,但在有无限可能时代,一切结论都言之尚早。

  《人类的终极命运》读后感(二):人工智能为了自身的繁衍,一定会杀死人类,结束人类这个肮脏的、丑陋的、低级的碳基生命

  这本书系统的讲解了,人类智能的发展一直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所面临的一些预想,以及对人工智能的担忧美好向往。作者不仅探讨了历史、文学、哲学、数学逻辑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等十几个领域学科,还融合了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等许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真可谓是一本挑战认知的书籍。一路读下来,觉得受益匪浅,不过很多知识点,很是烧脑。

  第一部分

  人类意识的产生有其进化的特征以及脑科学的物质基础,关于二元论、还原论以及人类意识的哲学评论占据了大量篇幅,作者推论人类发展的飞跃源自于语言的产生。

  语言基因的突变是导致“现代心智大爆炸”的真正原因。也正是语言的力量引发了我们的认知。 我们有了语言,有了认知,有了意识,有了智慧开始统领地球的一切,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例如:当早期人类开始说话时,语言带给了我们很多优势,我们传递信息就变得非常灵活

  比如,同样是看见了一只老虎猴子发出的叫声可能表示“小心,有老虎”,或者“小心,有危险”,它的同类听到这些信息后就会一哄而散,四下逃开。

  但是人类有了语言后,表达就灵活多了,我们可能就会说:“大家请注意,前面不远处有一只老虎,我们要不要杀掉它呢?如果杀它的话,我们是从正面进攻,还是从侧面包围呢?”

  你看,语言的灵活性就可以让人类的行动变得更加灵活和机敏。

  通过语言来架构一些想象的共同体,编织出一些共同虚拟故事,比如鬼魂、神话精灵寓言宗教等等。包括国家民族公司等等这些概念,也都是通过语言虚构出来的。

  当我们的祖先意识到生命是短暂的,死亡终会征服一切时,艺术为我们提供了某种意义,它编织了我们的信仰引导了我们对自身的思考。 就在4万年前,转瞬之间,我们就懂得了艺术,并开始在洞穴中绘制壁画,开始雕刻、吹笛子、跳舞、用珠串和颜料装饰身体……

  很多考古学家认为,有绘画的史前岩洞是一种进行魔法仪式地方。雕刻在低矮壁龛里的雕塑展示了人类虔诚的信仰。

  第二部分:

  是关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图灵完备的概念是计算机的起源,关于软硬件的二元论与身体与意识的二元论是人类语言隐喻发展的产物,人类的进步中的幻想以及基于幻想文学作品技术进步是实现隐喻的过程,可以说人类的进步往往建立在无数人对隐喻的幻想促进的技术进步。而作者推论目前的计算机技术由于基于逻辑,不具备完备性,无论计算能力如何进步也不太可能产生表面随机的人类意识。唯一的方法可能是基于助记器的仿人工神经元技术。

  未来的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这是如今很多人都很关心话题。如果有人问你:“未来的人类有可能变成机器吗?”

  科学家霍金认为,将来的人体可能变成“半人类半机器”的形式。他说,“我们将不再受自身生理结构的局限,而是变成一种生物和机器的混合物。”未来的科学家和机器人专家也纷纷表示,人机融合是未类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根据人机结合程度加深,我们就变成了非人类,我们有了更强大的能力,更健康的身体,我们无所不能,还能永生不朽。这听起来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当植入物的技术真的越来越强大时,机械植入物就变成了欲望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凭借这种技术,获得想像的力量,在这样一个消费主义时代,一切都可以明码标价。这可能会直接影响社会政治,以及我们对未来和对自我的理解

  而人类也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比如人性道德问题;比如交易问题;比如富人可以购买到更优质的植入物,从此比穷人聪明更强大,也可能从此获得永生;比如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定义自我,我们是人类还是机器呢?这些问题现在我们就要去思考如何去解决。否则将会变成今后社会的主要矛盾

  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人,就不用死记硬背任何东西了,人类过往的所有知识都可以直接输入至大脑的储存器中,那个时候人们能力的优劣比什么?创造力想象力

  第三部分:

  从机器是否能具备意识谈起,按照正确思路理论上是具备可能性的,问题在于人类大脑的进化特征决定了机器产生意需要从神经仿生的神经元开始,然后通过进化符合人类成长的特征,进化的特点决定了人类不可能操控真正的机器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具备意识后如何选择,我们不能准确推测,但显然不应该过于乐观。机器人在各方面能力超过人类后具备意识,“它们”会怎么做?

  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成员对待这种可能性非常认真。他们警告说:“在不远的未来,人工智能会拥有意识,开始自我复制,并征服世界。” 乐观理想主义者设想:人工智能系统会负责我们所有的日常事务,它会帮我们选择正确的一切,比如正确伙伴、正确的专业、正确的职业等等,并且会提前帮我们探索未来所有可能出现情况,然后帮我们做出最正确的决定。拥有了这样的技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能达到最佳状态,我们不用再担心犯错和失败,一切听它的就ok了。根据作者的预测,我们未来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更富足、更健康,也更有生产力。

  其实根本不用遗憾我们现在的人赶不上那么好的时代,因为大刘在《三体》中说,生存是宇宙第一原则,所以人工智能为了自身的繁衍,一定会杀死人类,结束人类这个肮脏的、丑陋的、低级的碳基生命。

  《人类的终极命运》读后感(三):昨天,今天和明天——《人类的终极命运》有感

  lue编辑

  人工智能这个词语在最近几年出现的频率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人工智能究竟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感到担忧(担心有一天人工智能到极致之后会取代人类),而绝大部分还是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很长一个阶段给人类带来的都是正面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已经是国内外发展的一个热点,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大数据给与的数据支撑,人工智能在最近十年中取得的发展成就已经远远超过过去几十年几百年取得的进展中央电视台在2014年曾今推出一个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的重点虽然是互联网,但是在最后的展望部分还是提到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也提到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个新职业——未来学家。这还只是电视媒体相对保守介绍,反观图书市场对于人工智能的介绍则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了。

  科幻方面,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往往持有怀疑否定的态度,例如2001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电影《人工智能》。在工业设计乃至科普方面对于人工智能的态度就显得非常积极正面了,尤其是一些正在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的科技公司推出的作品,如李开复的《人工智能》,媒体人杨澜编著的《人工智能真的来了》等作品。究竟人工智能这项对普通大众看起来高大上的技术有什么作用,有没有潜在的危害,在讨论这些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人工能够智能的前世今生。

  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博士乔治·扎卡达基斯编著的《人类的终极命运》一书中对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起源经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这本书中介绍的关于人工智能的过去可能是很多介绍人工智能技术的同类书籍没有介绍到,同类书籍对人工智能技术大加渲染的今天乃至充满希望的明天的相关展望在本书中则是相对简略的介绍。这样的编排方式做到了重点突出,进退有度。

  全书正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十六个章节,作者从人类的起源开始谈起,从最初的心智话题谈起,可能有的读者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会觉得奇怪:人类进化的历程与人工智能究竟有什么关系?人类的演变流程已经有很多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给予了非常专业的解答,作者在这里横插一杠是为了什么?从本书的前面三个章节的内容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在作者的笔下可以从人类的心理角度出发去理解人工智能的出生,现代心智的演变与机器人的产生的联系。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智能机器产生的必然性。

  如果前面三个章节你能够稍微感受到现代心智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前身)之间的联系,那么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诞生的历程就更容易理解了。

  总的来说本书对于人工智能的起源发展历程从心理学,计算机技术乃至哲学三个角度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作者讲述的这三个方面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景肯定。当然,人工智能的引入和运用会不会对人类产生威胁,人类应不应该对人工智能设防,这些内容在本书中作者也给出了自己观点。本书作为一部了解人工智能起源发展的科普书籍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人类的终极命运》读后感(四):太复杂普通人只要明白人工智能对我们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就够了

  需要非常多的数学、哲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功底才能好看明白的一本书,普通人只要明白人工智能对我们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就够了。

  每一次我们描述过去,大脑都是唤起部分事实,再用合理叙述自动填补空白

  在未来几十年中,如今大约为47%的工作有被自动机器取代的奉献。那些高收入、专家式的白领工人,对于医生律师工程师经理设计师建筑师,他们未来就可能变为受害者。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泰勒科文推算,在不远的未来,劳动人口中只有10%-15%的精英拥有智力能够掌握明日的人工智能技术,这将让他们非常富有

  新技术不止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也提高整体的生活水平

  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三段论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人类的终极命运》读后感(五):人工智能的可行性与后果

  这本书的信息量极大,也相当烧脑。关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各种解读与预测充斥,乐观者认为带来人类生活的质的飞跃,悲观者认为会为人来带来自我毁灭的灾难

  作者分三部分阐述了人工智能机器产生意识的可行性、可能以及后果。

  首先从人类意识的产生谈起,有追溯到了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的独特性的分析。这部分可以参考《人类简史》但学术性、文献综述性比人类简史要强,因此读起来要比人类简史费力。人类意识的产生有其进化的特征以及脑科学的物质基础,关于二元论、还原论以及人类意识的哲学评论占据了大量篇幅,作者的综合推论人类的发展的飞跃源自于语言的产生,语言使人类信息得制造传播、知识体系的共享成为可能,哲学理念中关于逻辑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人的直觉体系的不可逻辑推论性代表了无限的可能。

  第二部分是关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图灵完备的概念是计算机的起源,关于软硬件的二元论与身体与意识的二元论是人类语言隐喻发展的产物,人类的进步中的幻想以及基于幻想文学作品的技术进步是实现隐喻的过程,例如人被隐喻为机器、大脑被隐喻为计算机,计算机再被隐喻为机器的大脑,可以说人类的进步往往建立在无数人对隐喻的幻想促进的技术进步。而作者推论的目前的计算机技术由于基于逻辑,不具备完备性,无论计算能力如何进步也不太可能产生表面随机的人类意识。唯一的方法可能是基于助记器的防人工神经元技术。

  第三部分从机器是否能具备意识谈起,按照正确的思路,理论上是具备可能性的,问题在于人类大脑的进化特征决定了机器产生意识需要从神经仿生的神经元开始,然后通过进化符合人类成长的特征,进化的特点决定了人类不可能操控真正的机器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具备意识后如何选择,我们不能准确推测,但显然不应该过于乐观,在各方面能力超过人类后具备意识,不会太乐观。

  人工智能的方向,方法,以及结果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这本书学识渊博给出推论和预测,可以参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