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10篇

2018-04-08 20: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10篇

  《被误读的创新》是一本由凯文·阿什顿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一):创新之径

  “物联网”创意的提出者凯文·阿什顿,是创新界的网红神话之一;这位年轻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曾执掌三家新兴科技公司,其人其事其观点媒体广泛传播。而正是这样一位拥有神奇创新力的大佬,却在《被误读的创新》一书中提出了新的观点:“创造不是魔法,而是工作。”在书中,他所要论述的,则是如何打破创新神话的误解,解读正确打开创新之路的方法

  《被误读的创新》的核心观点便是:工作是创新的灵魂。创新不是天才者的专属,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锲而不舍努力工作,再加上抛开偏见发现。他甚至援引了游戏界一哥纽威尔的观点:“创造性思维只是一种特殊的用于解决问题行为”,全程神秘的创新袪魅。

  在阿什顿看来,我们之所以被创新的力量所蛊惑,首先是因为我们太容易看到创新的成果,看到撬棒翘起的星球,却无法看清背后的努力过程。“创造是目的地,是看起来本身无关紧要但累加起来却能够改变世界的行为之结果。创造是一种寻常的行为,创造物则是其非凡的结果。”结果太耀眼,以至于忘记了来时的路。

  实际上,创造的基础是“由一个问题引向另一个对策,再引出下一个问题的渐进的步骤”,创新的成果只是一系列努力操作选择的结果,就像走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不是你步伐大小,而是你迈出了多少步”。所谓灵光乍现的“尤里卡效应”与“啊哈!时刻”,都是人们为了逃避努力的说辞

  人们对于自己能力不自信,转而将创新推向神力。这种力量被命名为“创造力”,阿什顿则将其消解为“注意力”:“它是看到新的问题,注意到被忽视的东西,找到不经意造成的盲点。”人类天生拥有创新思考的能力,只是经常被眼睛思想之间的界限阻碍,囿于一种“虚假确定感”之中。这种确定感常常是我们“以为”的记忆经验,给予我们安稳的笃定,既然如此,那么就无需改变。偏见来自习惯舒适区,这种“确定感是穿过问题和困难的地下之路,确定感就是懦弱——逃避掉弄错的可能性”,没有改变,没有失败,创新亦扼杀于摇篮

  阿什顿想向读者在书中澄明的,主要便是以上对创新的误解。只有真正了解了创新的原理才能寻找到创新的路径:不逃避,花时间,找到伙伴,一路前行,总之:工作、工作、工作。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二):长期执行,等待收获

  1.创新是这么一个过程:一步一步行动,一次一次失败,许久之后的某一步,成功了。(创新不靠灵感,靠长期持续行动,灵感也是长期持续行动衍生出来的副产品) 2.从这个定义来看,每个人都可以创新。难就难在——怎么保证长期持续行动?(你可能累了,你可能被诱惑了)怎么忍受一次次失败?(太枯燥痛苦) 3.方法是:第一,你做这件事情有多重重大意义,它们驱动着你。第二,你知道高强度工作会分泌多巴胺,并且乐意享受高强度工作分泌的多巴胺。 4.创新的法宝怀疑。初学者天然懂得怀疑,或者找个初学者,或者假定你是初学者,或者... 5.大脑是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的,未知事物里找不到旧知识对应,因此大脑不喜欢未知。拥抱未知是反人性的,然而偏偏是正确的选项。于是,行动吧,哪怕难受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三):“罗辑思维”大概是“逻辑”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习惯性下拉看内容目录,看到罗振宇写的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作者邀请他作序,呵呵

  不过,出版人嘛,就算在人家地盘上也要留下自己的气味

  序题还可以,“只给勤奋者的创新书”……嗯,也很符合他一直的风格

  手贱点了作者名字看更多书,发现该作者还有另一本书《创造:只给勤奋者的创新书》,等等这个名字……

  再定睛一看……“罗辑思维定制版”……

  your sister's……

  两家出版社,同一本书,两个不同的名字。这点顺便批评一下豆瓣,既没有“另译”,甚至另外一本书在关联推荐都没有,明明原版是同一本啊?

  《被误读的创新》这个名字多带感?这个封面设计时髦

  而另一个朴实的译名,看就觉得“土土的”(但是人家原版书名不土啊“How to fly a horse”,互联网的风口,马都会飞,到了我国,就变成了“猪”)

  我并不是反对用好的封面设计和取巧的书名来吸引读者,但是书名好歹跟里面的内容要有关系吧?整本书都在讲“创造”、“创新”和“发现”(原书副标题就是这样),跟“误读创新”是两个概念

  还是说默认大家都在“误读创新”呢?

  再说了这个“误读”都是谁造成的呢?

  这些概念是谁卖的呢?

  冲着这种不对书的内容和读者负责商业行为给差评,恶心

  书的内容还没看,搞本原版来读。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四):《被误读的创新》:创新,是天才的专属吗?

  文/吴情

  谈到创新,智力上的,或者实践中的,我们脑子里可能会首先蹦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故事,比如大声叫着“我知道了”从浴缸中跑出的阿基里德——他发现了浮力定律,又如苹果树下被砸中脑袋的牛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再或者是爱因斯坦的灵光一现,使之产生出相对论的观点,类似情形不胜枚举。创新,改变世界的卓越动力,看来似乎是天才的专属;可惜天才少之又少,让人钦羡而又无奈。不过,真的如此吗?

  在《被误读的创新》(How to Fly a Horse: The Secret History of Creation, Invention, and Discovery)的作者,美国“物联网”之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阿什顿(Kevin Ashton)看来,情况并非如此。阿什顿认为,创新千百年来已被裹上一层厚厚的神话硬壳,浪漫迷人,但其实,创造并非是天才的专属,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即便仍需要承认天才,但却是卓越的创新成就了天才之名,而非相反,毕竟,史上没有完全不努力的天才,即便莫扎特、贝多芬、达·芬奇也不例外

  因此,有必要扩展我们对“创新”的理解,将原本属于普通大众的“创新”还给他们。正如阿什顿所揭示的那般,大到改变世界的科学发现、技术革新、思想创造,小到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上的革新、创意,无一不是创造。换句话来说,人类的世界,全是创造。“创造是属于人类的,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从人类与其他动物比较来看,“人类的创造力分布在所有人身上,而不是集中在我们中的某些人身上。我们的创造太伟大、太繁多,绝不是几个人用几个步骤就能完成的,它们必定出在多代人的努力,经过了许多步骤。”

  当然,将“创新”还给普通大众,并不意味着“天才”一词就完全失去了效用。相反,尽管每个人都有创新的能力,但可能性的实现,仍有天壤之别——莫扎特与三流的音乐家之别;尽管要提防“天才”一词为人滥用,警惕“天才”所包含的卓越、精英意识,但不可否认,天才,或称之有卓越创造力的人,确实在某些关键方面——思维上方式的改变、知识更新,发挥了无可替代作用:没有罗宾·沃伦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无法想象今天的医学会如何;没有朱达·福克曼的血管再生理论,很难猜测现在的医学临床实践将是怎样……

  天才也好,普通人也罢,从拥有潜在创新能力,到实现创新创造,是否存在着一定机制呢?阿什顿就此进行了探索。在他看来,创新能力的实现,主要在于工作(但却不一定的创造)过程,“创造是目的地,是看起来本身无关紧要但累加起来却能够改变世界的行为之结果。”其实说来很简单,创造要求决心(敢于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恒心(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信心(对自己所从事的一切自信,不会随意否定自己,不时刻暗示自己不是天才因而放弃努力)。

  笔者是一名刚毕业本科学生,在我们这一时代,创新创业声音,既受到官方政策鼓励,又被媒体大力宣扬,也许,这是一个最适合创新的年代之一,毕竟,互联网提供了许多便利?当我们在电视上观看一个个CEO、创始人事迹时,你是否会想到,也许,你就是下一个了不起的创造者?当然,你也许无意于创新创业,但谁能知道,你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一个有意思想法,而创造出别样的精彩?不过,需要铭记,在开始之前,别急着否定自己,也别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被误读的创新》读后感(五):祛魅创造

  ——读凯文-阿什顿《被误读的创新》

  对于人类历史上每一个重大创新或者创造,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怀着“崇拜”之情。它们属于天才,属于天才灵光乍现的一刻。我们从小听到的故事、道理就是如此。

  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真理:只有天才才有创造的能力或资格,而普通凡人只能匍匐于尘埃中,仰望创造者伟岸的身躯

  果真如此吗?绝非如此。

  “创造不是魔法,而是工作”“创造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属领域”“创造就是每一个人”。《被误读的创新》的观点简洁朴素有力

  每一个人都能创新,创造属于每一个人。创新不是来源于“灵感”,而来源于勤奋。这就是《被误读的创新》一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创造不是神话,天才亦是凡体。

  也许一个学院派研究者讲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会怀疑其说服力。但这本书的作者凯文-阿什顿,可以称得上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创新者。

  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无线射频识别网络系统的先驱者,被称为“物联网之父”。作为高科技创业家,凯文-阿什顿还曾创办多家成功企业

  《被误读的创新》正是凯文-阿什顿20多年来创业、研究的真知灼见的汇总,不仅涉及科技、商业、管理,还涉及艺术人文领域,不但解构了创新,将创新具备的能力条件一一列出,还重新结构,对打造创新性组织提出了专业意见

  但最令人激动的是,凯文-阿什顿打破了“天才”的神话、创造的神话、灵感的神话、顿悟的神话,将创造普世化、民主化,让创造重回人间,重回我们的细枝末节生活

  我们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智商高于常人。但高于常人的智商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差创造吗?

  刘易斯-特曼1921年发起的的“天才的基因研究”已经告诉我们答案。1500名被确定为“天才”的高智商儿童,被跟踪研究,结果是很多被研究者后来人际遇极为普通,从事的职业警察、技师、客车司机等。到1947年,特曼得出研究结论:“智力和成就远远谈不上紧密相关。”

  创造的天才理论实际早已破产。但我们脑子里的神话总难去除。也许我们更应该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两句话,即“坚持不懈就是天才”“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而不是只记得他的智商。

  不管是什么人,“努力”与“专注”才是创造的必备品质,而所谓的“天生的能力”和“灵感”,不过是世人对努力与专注得出的成果的“艺术表达”。

  事实是,每一个为人瞩目的创造,都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创造积累而成的;每一个造福人类的创新,都是所谓的“天才”在无数前人肩膀上,艰苦跋涉而得的;每一个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一个重大创造的问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每个人与世俱来都具有创造力。

  唯有破除神话和迷信,才能迎来个体精神的焕发。《被误读的创新》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构建新的生活理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