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在海的那一边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家在海的那一边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7 20:2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家在海的那一边的读后感10篇

  《家在海的那一边》是一本由蒋晓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一):用《春秋》的笔法,国际化地“吐槽”,是一种境界

  蒋晓云的小说都读过,《桃花井》读到落泪,民国素人志里面的许多篇目,读到了一种含蓄人生智慧。于是对这位宣传语中都说“传奇”的作者有些好奇。想必应该是很睿智的。

  而这本散文集,就真的离作者很近很近,但却离我的想象有点远。作者一点架子都没有,仿佛闲坐沙发里聊天。因为她见闻广博,有多地生活经验,有几十年生活经验,所以趣事特别多。重点是说话一点也不文绉绉,特别逗趣。和小说里读到的那个人完全一样

  她不会仗着自己的人生经验给你上课,也不会硬要给你“教导”,其实以她的经验是完全有这个能力的,二十岁就连拿三次“联合报文学奖”,二十出头就当上杂志主编,留学出国转换轨道,回国又担任500强企业大陆主管。但她偏不把话说尽。这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智慧

  书里多数是旅游时对各地的人与习俗的趣闻,海峡两岸风俗谈,中美亲子关系差别等等。视角是国际化的,但有趣的是,她却使用了古典的语言方式表达这样的国际视角,语言中充满“不露山水”之美,就像《红楼梦》中宝钗评黛玉的擅用“春秋的法子”。孔子撰《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后人就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不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余地,这正是现在的文章缺少的一种魅力

  读蒋晓云的散文集,就像是面对面听一个人生经验极其丰富,又很会讲故事朋友聊天,有时动情,有时幽默,吐槽“有态度”,总能引人会心一笑,或者大呼过瘾

  在我看来这已经是远胜于那些爱做他人导师文字境界了。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二):历历万历

  我觉得当女人很好,进可攻退可守,进一步可做叱咤风云女强人,退一步可洗手作羹汤。所以,我经常会觉得女作家写生活是好手,语言、格调、视角,都有女性独特味道。读完此书,深感,蒋晓云如是。

  她出生台湾,在饮誉文坛时,赴美留学,旅居美国三十年,“写小说,出了名,不见了,这就是我的三部曲。”她这样说。在退休后又重拾笔耕,这本书是蒋晓云的散文集,她是生活的记录者。用跟朋友分享般的口吻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爱恨离别……万物流转,娓娓道来干练而过瘾,清丽而鲜活。最重要的是这个五六十多的老太太笔下,很多言辞随意而俏皮感十足,像拉家常一样。

  她写故乡,“只是没想到,这一去不但千山万水,还是岁月悠悠。”我背井离乡近七年。十几岁的时候,看着别处的人,会向往别处的城市生活,那是一种很奇妙感觉,会有羡慕的表情直截了当。但当自己奔向外面的世界,在最开始的那一年,平均隔一两个月我就要发表下关于离乡的愁绪感受到了异域很多故土没有的东西,一边揣着满脑子新奇,一边为超市七八块的勺子而咋舌。那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姿态,背井离乡面对形形色色人物,面对物欲横流的一切。除了想家,想朋友,还各种迷惘

  当慢慢的,我融入生活,有点爱上了外面的世界,慢慢找到归属感。今年,又为了心中那种“父母在不远游”,父母的义正言辞,转身回到故乡,快半个月了,感觉还没怎么适应过来。

  想起那句,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故乡的人走向远方。蒋晓云是那种走向远方,心安即归处的人,我是那种回到故乡的人,无论哪种都是“独自路迢迢”。

  作者除了对两个海边“家”的风俗谈,还有她漫游各地对人与习俗的趣谈。说到中国游客,近年来,频频在一些调查中,“全球最差游客”名列前茅。蒋晓云说,人满为患。别国游客的做出的差评只是一锅粥中的“老鼠屎”,而泱泱大国十多亿人口,所以,所占的比重也是大的。唔,不是开脱,但有时候,正因为如此,才会更叫成为焦点

  她还谈及了很多,中美亲子关系的差别,政治时事的吐槽,很多事情,在她的笔下,都具有了多面性。

  ……

  我们都是都是各自生活中的记录者,生活本身是广袤无垠的,踏遍万水千山,生活有很多种面孔可以去寻觅,可以去纪录,可以去回味。

  愿你我都能用心做一个记录者,记录生活所有的赋予。

  每一点滴都是别有用意。

  “我说人生啊,如果尝过一回痛快淋漓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足够了。”

  看书摘抄·看心情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三):从前她想他人命运的颠沛,而今她看自己的细碎芝麻琐事

  出生台湾,旅居美国三十年的蒋晓云,随着她回到家乡,似乎也结束遥远乡愁。那种只能隔岸远眺的浓稠的思乡之情,在她最新一本散文集里得到溶解。或许又是小说和散文文体的不同,使得同一作者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文风,让读者读来有些“不知所措”。

  在蒋晓云的作品中,因为大时代背景命运的映衬,人物内心大多都有一种游移感,人在飘荡,故事也总是飘忽不定落不了根,她的小说给人寻根的感觉。而小说或扼腕叹息,或荡气回肠的文字气息细腻柔韧得特别蒋晓云,这可谓是读她以来一直的欢喜之处。不过这本散文集,打破以往认识,它幽默风趣自由调侃,实实在在。如果要问,怎样识别这是真蒋晓云还是假蒋晓云?看那些芝麻零碎小古董被讲述得如何在好看中更芝麻零碎就能知道了。

  一般家庭妇女无法避免谈论的事儿便是育儿养老,作为两个孩子母亲和已经一把年纪老人,论起这类话题绝对驾轻就熟。历数大儿子半路夭折”的梦想,什么想当好莱坞明,什么组织乐队歌手,作家老妈统统智慧化解,不是以网络名人“凭什么姐”言外打击,就是利用童话故事描述歌声是最世上好听乌鸦侧面揭露,真心办法想象,写出那些绵长哀婉小说的蒋晓云,是这样一个爱煞风景的人。不过,这家长里短的,何尝不是一个真实的人?

“写民国素人志,我忙着往回想,很少向前看。”

  写故事的蒋晓云想的是流离年代别人的生活,别人的命运。现在,她想着当下的自己,想老了跟随“雪鸟”大队,每年冬天去暖和地方度过严寒;想着长大远离的孩子,想到了中国的孝,是寄托儿女的常回家看看,又想到了探望父母主要的两个现实主观原因有力和有心,种种一切于她自己,就得致力做一个自立自强的父母,知情识趣,让儿孙因为敬爱主动亲近了。她想的讲的全是平淡真情的、碎得不能再碎的人、事、物,就好像彻底脱了虚幻外衣,尽是一个普通老人看向自己,看向现实,看向年老的的闲话闹家常。而这也是这些杂文存在本来面目

  出于毫无野心发表经世致用的言论根本,最初这些散文只是放在私人博客亲友赏玩,即便时不时点评点评政局时事,叨叨领导人,抨击一下社会诸多不合理、不文明现象,也自是亲近自然说教。但一个三十年生活在海外,并且十几二十年才回游大陆的人,她看问题的视角总会更有比照,也更容易发现时光的飞逝和城市的变迁。于是在一派鸡零狗碎中,一种时代变化的觉察依然占据了大多的阅读体会。譬如读她的游记印象最深有二。

  第一从购买内衣说:2000年前,为了一件大码内衣(意在表达内衣难买无意暴露作者体型)跑遍偌大上海而无果;2000年后,上海一跃成为华侨们首选的居家胜地、购买天堂;再到如今,虽然内衣的五花八门早已不能和记忆中的窘迫相提并论,但价格昂贵与冒牌货不断递增,直教人望而生怯。仅是从“内衣”这个“衣食住行”最熟悉的侧面上,外加一个跨度较长的时间点,轻易便勾勒出中国发展迅速的城市之面貌更新。

  第二从茅坑说:当年第一次大陆旅行,大威哥对茅坑大惊小怪,只能另取“洞便”新名才足以具体形容;二十年后,公厕已发展到豪华阶段,堪比星级酒店,再来放眼整个中国,短短时间就赶上了世界二百年的建设。而在繁荣昌盛土地上,旅行至某处,竟也惊诧还有留存当年孙悟空行至火焰山所描述的“秽气熏人”的“五谷年轮之所”。只是一个小小茅厕的趣味回忆,就点到了靶心,揭示现代繁华的另一面,隐隐显露贫瘠依在。

蒋晓云是下笔有趣的,视角小巧可爱却内含乾坤,在点到即止间道出大名堂,一座城市或一个时代大环境,只从一件件趣事中冒出身段,可是并不多言语

  我们说一个人,喜欢说谋大事必要布大局,才能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有作为一篇文章是否有大格局大气象也是看作者是否具有此番见地,这些被蒋晓云戏称“游戏文章”的文,半避锋芒,半掩文采,她的普通精巧倒比瑰丽大气来得更能心领神会

  这可能正是蒋晓云的另辟蹊径,可笔者私以为,活到了花甲之日,就没必要非得传经授教,说普世大道理。这些散文随笔,可以看出在文笔功底一如既往沉着老练中,在各种窸窸窣窣的芝麻琐事里,添了一抹她小说里没有的随性、自由和洒脱的真实劲儿。三十几年后,被夏志清誉为又一“张爱玲”的她,打破“头衔光环”,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她自己。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四):若有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时节

  说起蒋晓云,那可真是一位“才女”。有人说她是“小张爱玲”,出名趁早,小小年纪凭着一部《掉伞天》杀进文坛,又三度拿下了“联合报文学奖”,可谓是轰动一时。当时很多文学大师也都看好她,夏志清老先生更是称赞其“不止是天才,简直可说是写小说的全才”,打趣她凭着一身才华,足以做个“当官太太”,可以一心一意地搞文学创作

  在我看来,和张爱玲比,蒋晓云却是“屈才”(求张奶奶的粉放过我)。诚然,在文学造诣方面,蒋晓云可能比不过张爱玲,但谁说比“才”就一定得是在文学艺术这个领域?蒋晓云把她的“才”铺设到她整个令旁人为之惊艳的人生里。当张奶奶还在美国为了生计奔波劳碌,孑然一身,搬家迁徙;蒋晓云却早早在美国嫁为人妇,生下大小威哥,出色地“潜伏”在和文学毫不相干的领域,过着中上层的美国小资生活,日子和和美美,三十年后再拿起那支尘封多年的笔,也依然用得爽利,写得尽兴。

  因此,你在蒋晓云的这本散文集《家在海的那一边》中,绝对看不到张奶奶笔下的那种繁华落尽后的沧桑、凄婉、悲凉。与之相反,蒋晓云的文字充盈着生活的智慧与思考,闪现出畅达、优雅、豁然的光芒,那种洞察世故的练达从容,那种“热闹归热闹但不泛滥轻贱”的言语,非对生活有所体悟、对人情有所深谙的人不可达。

  细读其间的散文,个个篇幅皆不长,永远是以一种回忆往事的姿态同你“聊天”,不急不忙,说到有趣的地方,停一停,稍稍细细地讲两句,就能把大家逗笑。比如她在一篇《认输》中谈及身边的朋友打牌,最忌讳手气背,运气不佳,为此这个朋友拒绝了她的赠书,因为不让“送输”,最好玩的是他还不准自己的侄子叫自己“叔叔”,因为同音“叔”,所以要叫“赢赢”。寥寥几笔间,就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一个视打牌为“毕生事业”的好友形象

  除了朋友的趣事,自家老公和两个儿子也常常是她“黑”的对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那活泼多话的大儿子大威哥,蒋晓云写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硬”是将一个看上去优秀帅气的大小伙“黑”成了一个“天真烂漫”的热血青年,心怀梦想千百万,年少时爱上了拳击打篮球,长大了又立志去好莱坞闯荡一番,争取日后成为一颗电影新星。面对大威哥的“无理取闹”,蒋妈妈站在一个旁观者角度,看得清醒,拆招也拆得明白,笔下的孩子永远都是孩子,这些生活琐事,看得人哭笑不得,却又倍感真实亲切

  若是“聊”到一些严肃的话题,蒋晓云也有办法看出“妙趣”来。在第一篇《相欠债》中,蒋晓云就聊到了一种现在普遍存在的“亲子关系”——父母全身心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父亲自豪自己“养得起”,母亲更是一味支持儿女的作为。而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如今社会呈现出“慢就业”的根本症结之一。对此,

蒋晓云认为:这种做法“未尝不是一种剥夺”,看起来似乎是父母对孩子没有要求,但实际让他们浪费宝贵光阴去摸索人生的方向。父母能在同侪中夸耀自己的大方开朗,却没想到儿女一次次更换跑道的挫败感。

  这话虽说得严重,到底还是一件“闲事”,文尾一个转折:“他们累积的财富借由下一代的延迟自立付出去给社会,也算是另一种形态的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吧。”社会的总财富并不会因为亲子关系的影响而减少,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重新分配”这个说法实在是既讽刺又精妙,回味一番,又很是在理。

  而蒋晓云之所以能把各种各样的话题发展成一种闲适雍容的“聊天模式”,这和她在见多识广之后保持着达观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在《家在海的那一边》中,你能读到很多她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无论是风景优美的欧洲小镇,还是人来人往、商业化非常严重的云南丽江,蒋晓云总能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出来。比如一家人去意大利旅游,为了满足丈夫去看“中国城”的愿望,跟错了人,也上错了车,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到了一处不知名却特别符合胃口的小镇。再比如去云南游玩,明显的商业化让蒋晓云看不到所谓的风土人情,她却把注意力移向了那些本地人、外来打工人员的身上,感受他们生活的热情与活力,短小精悍,却也精彩异常。在我看来,其实旅行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只要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可以试着通过旅行去校正自己看世界的方式。

  无门和尚曾写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喜欢蒋晓云的理由,也许正是因为一切到了她这儿,都摇身一变,即使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般枯燥无聊的生活,也可以“津津有味”,怀着一颗洒脱又好奇的心看这世间万物,云卷云舒,倒成“若有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了。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五):家在大洋彼岸

  蒋晓云准确地把握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孤独感和不确定性,这样的作家真是不多,倔强而从容,去留无意,云卷云舒,我们付之于万千想象,都顶不上她的一去一返。—《北京晚报》

  每一个在外的游子,都会思乡,都会在经年之后,想起那天离家的情形,细枝末节,一分一毫,大到整个机场或者候车厅的布局,小到强颜欢笑的母亲眼中的雾气,那情形,恍如昨日一般深深地镌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蒋晓云,祖籍湖南岳阳,现旅居美国。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发表了处女作《随缘》,短篇小说集《掉伞天》,《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四季红:民国素人志》等佳作。

  这本书写的很杂,像是回忆录,又像是杂记随笔。作者用一种闲适的口吻讲述着身边曾经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她没有说她的家怎么样,她也没有说台湾怎么样,她只是淡淡地说她们这代人“四年级”在别人眼里是什么状况:房价高昂,找不到工作的年轻的一代羡慕他们幸运,经济宽裕,生活美满,“钱都被你们四年级的赚走了!”;“三年级”也跳出来说是他们“克难”给“四年级”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而真正的“四年级”的“圆满生活”在作者的调查里,确实溺爱下一代,放养下一代,打拼了半辈子却在晚年和孩子们“相欠债”。作者在这里的描述用了很多“专有名词”或者当地俚语,具体解释可以看书,对熟悉台湾的读者而言,可能读来觉得异常熟悉亲近,而在我这种大陆居民读来倒是拗口极了。她还只是说她教孩子怎么样,孩子怎么与她相处的,从而与前文家乡人怎么带孩子形成一种对比,一种美国教育方式和台湾管理方式的比较,各有所短,各有所长,也体现了她作为一个年少离家,饱受资本主义自由思想熏陶的母亲,率性轻快的教育方式。她还谈到了身边很多友人的琐事,打麻将啊,吟诗啊,观光啊等等小事,琐碎却充满了家乡特色。读来有一种原来她的家乡是这样一个地方,她家乡的人是这样一群人。

  台湾,是一个我们了解很少的地方,在电视新闻里也不过是听到了哪个党上位了,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国家领导人和台湾代理人商谈了,旅游事业很发达,文艺搞得也很好的印象。别的却知之甚少,比如它的风俗民情。

  这本书不讲政治,这本书只讲生活。它讲那些因为国共内战而被迫逃离的那些人早年的事迹,它讲台湾某个年代的人,同作者一个年纪的“四年级”的生活,或闲适自得或忙碌不堪。它讲作者作为一个久别故乡的人对于故乡的印象。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知道台湾是怎么样的,台湾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也爱打麻将,也爱逛街,和每一个大陆人一样,又不一样。

  家在海的那一边,心在海的这一边。曾经迫不及待离开父母,奔向远方的前程。只没想到,这一去不但是千山万水,还是无可回头的漫长岁月。回家吧,在外的游子。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六):《家在海的那一边》:漫谈身边事,纵横文字间

  文/吴情

  二零一四年以《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桃花井》两部作品“宣布”复归文坛的台湾作家蒋晓云,近些年来屡屡给读者带来惊喜。勤奋如她,几乎一年推出一部作品。二零一五年的短篇小说集《掉伞天》和《云淡风轻近午天》,二零一六年的《四季红:民国素人志》,二零一七年的《家在海的那一边》。蒋晓云的小说笔法老到,毫无冗余,写人写无莫不熨帖细腻,常常是三两笔便能使人物栩栩如生。其实,认真阅读会发现,她的散文,也大有可观之处。

  蒋晓云出生于台北,祖籍湖南岳阳,早年以短篇小说《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小说《婚姻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一举成名。可一九八零年后,蒋赴美留学,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系博士班,之后未拿到博士学位便已参加工作,成家立业,搁笔达三十余载。不过,未以写作为业也有好处,毕竟,蒋从未因物质条件担忧,衣食无忧,生活也算富足,不时还与家人外出旅行,经历种种尴尬奇遇,这些便成了《家在海的那一边》中的“素材”。不需考虑稿费,也不在意销量,自然而然出来的都是“真性情”,是“我手写我口,写我心”。

  写自己与家人、朋友间的种种,蒋晓云多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为“老太太”、“老华侨”,而非一以贯之的第一人称;看似对故事有所疏离,却为她远观自己的生活提供了一种可能。老太太早年走南闯北,在美国南部和西部之间行走,老了也没闲着,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游历。无人之时记下异域美景,有客来访即分享旅途笑料:在异国他乡遭遇来自中国的“蛇头”、于匈牙利布达佩斯跌了跤却在丹麦“享受”到高福利的免费医疗、全家出行却忘带了些行李。好在问题或挑战最终都迎刃而解,快乐自在的情绪始终充溢于心。

  在美国生活多年,蒋晓云切实见识到、也体会到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诸多差异。在她看来,“美国的教育体系和社会制度一以贯之,桥归桥路归路,父母子女各行其是。成年人住房付费在他们是理所当然,无关乎父慈子孝。”中国的“孝道”传统在今天依然有一定生命力,但是,也不乏失控的例子。为此,大陆颁布“不孝子条款”,但蒋晓云认为,“有孝心的无需提醒,没孝心的不能撼动分毫”,确实一针见血。在教育观念上,美国人强调孩子自己负责,中国很多父母几乎“包办”一切,以至于孩子眼高手低,进入社会工作后,难免会遇到挫折。

  谈及台湾政治现状,蒋晓云不敢苟同,揶揄多过肯定,她说,台湾“人民对政治领袖的期望比对自己的儿女还高”,确实不太正常。另外台湾还“出名嘴,政客文人想出头露脸,找上传媒去排排坐,放放‘话’。官家老板沽名钓誉收编异己,不乏有人‘骂’进内阁的实例。名利当头,台湾电视谈话节目里前‘民代’、前媒体人、前社会运动领袖,当众练瞎话,拼尖酸”,让人无可奈何,而又无能为力。又谈前领袖马英九,他几乎没有多少作为,以至于在台湾,“骂马英九成了‘显学’”,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多元社会也还是容得下‘异议’。”相比数十年前,当然值得大加肯定。

  《家在海的那一边》一书中,蒋晓云漫谈身边事,纵横文字间。无论是揶揄,抑或是感叹,都饱含着生活的智慧。虽然本书题名“家在海的那一边”,易让不知情的读者生出乡愁之感,但读完全书,所能感觉到的忧愁,几乎淡淡至无的境地,通篇更多洋溢着对于生活的热爱:对家人亲情的维持与珍惜,对友谊交情的重视与培育。即便是那些对本土社会的不满与微词,也只是希望它能够更好,让生活其中的人能够感到幸福。总的说来,蒋晓云写作的散文杂文,在才气外,别有洞察世事后的潇洒与慷慨。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七):《家在海的那一边》:不负春来二十年

  “不负春来二十年”取自白居易的诗《老病》,全诗为: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在蒋晓云的同名散文《不负春来二十年》中,她在结尾也引用了这首诗,感叹“人生如沙画,热闹都在前半场,庆典过后就要慢慢准备收啦”,以一种豁达坦然的情绪来正视衰老。

  蒋晓云出生于台北,曾凭借小说《掉伞天》、《乐山行》和《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当时曾任评选委员的夏志清认为其“技巧圆熟,文笔细致”,而另一评委朱西宁则盛赞其语言“清丽闪烁”,行文思路“交织绵密和灵活畅捷”,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和奖项,蒋晓云却没有继续写作。1980年,她远赴美国留学,结婚生子,这一停笔便是三十年,最近两年才开始重新写作,而这本《家在海的那一边》便是蒋晓云最新的散文集。

  蒋晓云的散文与小说的风格完全属于两个派系,她的小说是一小碟又一小碟南方小糕点,精珍细琢,需慢慢品味,其散文则变成了一锅北方炖菜,有种大快朵颐之感。在《家在海的那一边》中,蒋晓云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孩子大小威哥的趣事、四处旅行的见闻、文化综艺、娱乐八卦、政治调侃……以一种无拘无束、洒脱自然的心态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不必讨好读者和评委,少了年轻时刻意为之的文学气息,多了一份率性和淡然。

  在这部散文集中,蒋晓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自我解嘲,抑或调侃家人。《印象土国》中讲述的土耳其被骗经历让人捧腹;《岂伊异人》在上海的电梯中,遇到冷漠的男人,蒋晓云对先生说“我确定我们在上海了”,短短一句便把文化差异写得尽然;《君自何处来》中,蒋晓云在意大利旅游被带路的中国女子带丢,绕了路、花了时间,可是因为遇到一家中国餐馆,一家子就又变得轻松快乐,觉得走了一个多钟头能在中国餐馆吃个晚饭也是一种收获。 读罢全书,只觉得蒋晓云能把生活的点滴变出乐趣来,当然这也是她多年文化的积淀,其俏皮的语言便自然水到渠成了。

  人生终不过百,若能像蒋晓云这样,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纷扰事情,直面衰老,从容生活,该多好。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八):豁达优雅过此生

  文/凡悦颜 蒋晓云,生于台北,祖籍湖南岳阳,曾凭借一部《掉伞天》一战成名,连续三次获得联合报文学奖。她甚至被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赞誉为“又一张爱玲”。 或许没人能猜透,她为何在风头正劲时选择退出文坛,又凭何能,在相夫教子的同时,在波诡云谲的商场拼出一方天地;更没人晓得,她为何在平稳优渥的职场选择突然退休,甘愿做一个“吃老本”的妇人。正如她调侃友人所言,选择退休,就相当于放弃了地位职权,去用餐立马从秘书订位、经理相迎退步到与点餐服务员扯皮。 而如今,在旅居美国三十年后,她选择重回文坛,从《桃花井》到《素人志》一和二,再到如今的《家在海的那一边》,她以惊人的出书速度告诉读者,她依旧是那个爱文字的蒋晓云,她不是昙花一现,她用实力向读者证明,她不是某人的替代品,经过时间和阅历的洗礼,她得以更加豁达优雅,从容淡然。 相较于之前的作品,《家在海的那一边》是蒋晓云从小说到散文,从虚构到纪实的转折。或许读者能从书中寻到以上疑问的蛛丝马迹。本书分三辑讲述其离乡育儿、生活所思,旅游轶事以及政治所感,数十篇的文章却鲜有长篇大论,皆是由经历的点滴小事落笔,进而引发的哲思,语言接地气,却也自带着“海归们”的洋气与“高姿态”,点缀着见证沧海桑田后的豁达,读起来恰到好处。那字里行间仿似有一种魔力,能让琐碎平淡的日子开出美丽动人的花来。 一句“是块料就支持”,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在漫不经心的背后也满是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对于孩子们的“梦想”她选择支持,但从来不强求,这与《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到的顺应孩子天性不谋而合。受美国大环境的影响,作者将亲子关系看的很透。大陆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反而会让孩子有“受”无“施”,管的太多无疑会囿住孩子的手脚,让他们无法去全力以赴。相较于大陆,美国孩子一到成年就会“被独立”,将父母家与儿子家分开来,“AA制”是他们的主流观念,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好之以方”不但孩子们容易接受,父母们也有更多自由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与此对应的,那便是“父母当自强”,要求孩子独立的同时,父母也需要努力做到自身独立。如今空巢老人日益受到重视,与其用冰冷的法律强制他们回家探亲,不妨鼓励父母们提升个人魅力,不过分依赖和强求,不做“鼻涕虫”和“牛皮糖”,默默关注、遥遥祝福,知情知趣,如此这般,孩子们自然欣欣然回家。 书中作者经常自嘲为“不懂政治的老妪”,但从多次对的“美国婴儿潮”和马英九等的所思所感,不难看出她对时政的关注,只是她清明透彻,懂得接受,在“能做主的一亩三分地”上游刃有余地生活。 人生就是一场赌局,不但手气顺背不由人,而且既进场就得熬到终场。若能懂得人生每一处风景之后都有不尽如人意,能在选择与被选择之间活成自由,才是人生大智慧。

  《家在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九):一去一返中的云卷云舒

  一去一返中的云卷云舒——读《家在海的那一边》有感(1112字)

  作者:苇眉儿

  说起来,我是看过一些书的,也因此熟悉了不少的作家。每个人的文笔不同,文风迥异,文采各具各的风骚。当然,其中,不乏我喜欢的作家,用别具一格的腔调,书写与众不同的人生领悟与慨叹。每每这时,我都会摇头晃脑一番,叹了又叹,赞了又赞:哇,写得太好了!

  没错,我就用这种调调和语气刚刚评价了蒋晓云的《家在海的那一边》一书:“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嗯,用一个“独立寒秋”的文笔、文风与文采来形容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蒋晓云,妥妥的。

  看书中资料这样介绍蒋晓云作者:“祖籍湖南岳阳。现旅居美国。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系博士班。曾任《民生报》儿童版、《王子》杂志主编。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一九七五年发表处女作《随缘》,一九七六年起连续以短篇《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以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饮誉文坛。作品后来集结成《随缘》《姻缘路》出版。一九八〇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二〇一四年先后出版《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桃花井》简体版,二〇一五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掉伞天》。二〇一六年出版《四季红:民国素人志》。”看到这儿,我拍案叫绝:“哈,三年前,我读过你的《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简体版,还写过一篇评,都发表了呢!”很难得,读者与作者的心一起共鸣歌唱一起喜怒哀乐一起浮浮沉沉一起兜兜转转一起出入字里行间。是的呢,我毫不掩饰对我敬仰的作者蒋晓云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滔滔不绝的赞美之情呢!

  一个真性情的女子,一个敢于直言的女子,一个不吐不快的女子,一个用自己的路数与套路书写人生的独特女子。她在《代序》中有柔情万千的千千结,“春天到来,父亲拿剪刀剪下嫩芽,炒出一盘香椿炒蛋,家厨好料有关香味的记忆也被唤醒”;她在第一辑《不负春来二十年》中的《少年行囊》中碎碎念,“少年行囊,春光无垠系马村边柳。君莫思量,今朝此去独自路迢迢”……

  可以这样说,现代社会的孤独感和不确定性,被蒋晓云诠释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我们只能仰视,徒留嘘唏,那份对文字的拿捏与收放,让写了一些文字的所谓作家汗颜和羞愧。一字一字认真写,一句一句用心谱,一行一行踏实种,一篇一篇稳妥出,那些人世间的生老病死,那些伴随俗人的吃穿用度,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那些令人头疼的你来我往人际关系……就这样排沓成山,就这样兀立在空,就这样横空飞泻,我们是这般义无反顾的离开故乡,身后是漫长的岁月,悠长的日子,横亘的乡愁。

  上路吧,走吧,于一去一返中领略和体味那份云卷云舒的自在、旷达与洒脱,以及那份不可多得的“独立寒秋”的腔调。家,在海的那一边;海,在家的那一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