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10篇

2018-04-28 20: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10篇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是一本由安宁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元,页数:201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一):我心皆草木

  为什么要用“我心皆草木”这个题目呢?

  是因为想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还想到“山岳恩既广,草木心皆归”,而我,最近沉迷于描写自然、描写草木的书籍,与不言语花草树木字里行间有着心灵交流,看到它们 总有种说不出的喜爱与亲近。

  草木并非无情,只是我们常将它们遗忘。陶渊明幽然见南山,是因为他隐居乡野,所以可以采菊、可以见飞鸟;而他笔下桃花源里的居民深觉安宁,一方面是他们生活地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因为有了花草树木,生活的环境变得分外美好,若再添些虫鸣鸟叫,果真就是我们如今也向往的“世外桃源”。

  乡下的植物总是长得比城里的好,而且乡下的植物是有根的,乡下的植物的种子是可以继续繁衍的。有时候,我们看看城里花圃里那些培育出来的无繁衍种子的花草,莫名地有种被强行绝育的错觉城市里的植物是可怜的。

  城市里孩子也鲜有机会蹲下来看一队队的蚂蚁搬运食物,或者是在昏黄灯光下静候墙上的壁虎捕捉蚊虫的情景,更别提有骑驴、拽猪尾、扯棉花、掰玉米的机会;城里养狗是要证的,比的是谁家的狗更名贵,狗儿也多半失去自由,如果在夜半狂吠吵了邻居是会招人嫌的。可是在乡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孩子要跟着大人捡麦穗、刨土豆、拾棉花、喂猪喂鸡,还可以斗蛐蛐……不过,这些也渐渐变得久远的回忆。如今,很多乡村城镇化,被遗忘的不仅仅是乡下的植物,连同“乡下”也一并要被遗忘了。

  赶在“乡下”还没有完全消失前,快快记下来,多多看一看。封面那个扎着朝天辫的小女孩,蹲在树下看蚂蚁爬行,头顶绿荫书名的下面赫然写着作者笔名——“安宁”,图画给人的感觉正是“安宁”。她是一位山东人,她笔下12种乡下的植物和11种昆虫动物也具有较明显的齐鲁特色。植物是有一定的地域性的,我以前在山东吃过槐花饼,五月的时候,开满一串串的槐花,钩下来清洗晾干,再焯水、加盐、面料等处理后烙制成饼,鲜花入菜,想来就是这槐花拔得头筹了。

  安宁说道这些植物动物的时候,走的不是唯美路线,而是朴实风格。是以记录乡下生活琐事般,引出各种植物与动物,讲述它们与乡下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小事儿。平凡朴实间更显这些植物与动物渗透于生活的真实性与重要性母亲种的向日葵还没完全成熟前,乡里乡亲大娘大婶们就开始惦记着,向日葵摘下来以后,一个接一个地上门来讨取,婆婆妈妈事儿在这里像讲故事一样讲给我们听,却让人丝毫不厌烦,相反,倒觉得很亲切,因为这就是真实的乡下生活,邻里之间可能相互占些便宜,但是在需要的时候,也会毫不吝啬互帮互助;可能会为了鸡毛蒜皮事情纷争,但是与天气争分夺秒抢收庄稼时,却会毫不犹豫地援手。

  我心皆草木,草木并非无情物。草木本真,乡下的植物、乡下的动物、乡下的人们,都是有情有义的。细细读这本《遗忘在乡下的植物》,你我都会感觉得到这份淳朴真诚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二):遗忘的是那时生活

  清新风格的装帧和每章植物、动物的命名,一开始就以为单纯的写乡下的动植物,殊不知,当我渐渐读进去时,却才发现这是一本写思念的书~~

  思念的是田间四季的美好,思念的是儿时的时光无忧无虑惬意放松~~

  从糯香的玉米、又轻又柔的棉花、具有仙气的高粱、被叫做“芋头”的地瓜绚烂的向日葵、编竹筐的腊条、历经风波的香椿、春天里的梧桐、有着岁月痕迹的老槐树沉默驴子家家户户的狗、俨然主人的鸡、肥头大耳的猪、有趣麻雀夏天里的金蝉、善斗的蛐蛐、奔走的蚂蚁、吃蚊子的壁虎、呱呱叫的青蛙、小小的蚯蚓,这一切的一切都承载着安宁对儿时的思念,而我也随着安宁的文字开始想起儿时和小伙伴一起爬树、捉蚯蚓、跳房子调皮筋、捉迷藏,和表姐弟们一起打打闹闹、抢食吃的儿时生活了。当然最让怀念的还是儿时那个自由奔跑的身影,不知忧愁为何物的眼睛,能够自由呼吸鼻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让现在的我们无比怀念的生活~~

  所以,今天的城市人,对乡间的趋之若鹜,都是对儿时生活的寻找吧,遗忘了的更是让人心生怀念的~~

  虽没有在乡间生活过,但能够从安宁的笔下体会她对这一切的怀念和发自内心的喜爱,让我也随着她的文字在乡间的生活中畅游一番~~

  乡间动植物们交织出来的平凡生活,逐渐老去的父母,外出的孩子们,被遗忘的乡间植物更是那时的生活~~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三):遗忘在乡下的植物

  在中国生态美学看来,和谐自然界是组成完美自然生态系统并使之富有生命力重要元素。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获得者安宁的作品《遗忘在乡下的植物》,就是将这种生态意识体现文学作品中,创造了创造了一个优美恬静境界

  “我已经多年未曾经历过乡下的春种秋收,但我却熟悉乡间的草木昆虫, 并热爱世间一切有灵的生命。《诗经》里多少美好的诗篇, 都是源自于山野。人并不比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更为高等。在这个世上,生命都是平等的。 很多时候, 我们反而能从一棵树、一朵花, 或者一只昆虫的身上, 看到更多生命的光泽。”正是前言中的这段话,深深打动了我。

  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我,越来越渴望带领孩子亲近自然。人的自然情趣表现为寄情山水、全身心拥抱大自然审美趣味,又表现为凝神观照、善于在寻常处见奇崛的审美眼光。在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中可以得到心灵的净化,同样,也只有富于自然情趣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获得独特丰富的审美发现。《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这本散文集,就是引导读者去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培养其自然情趣。

  安宁执著地书写这些快被遗忘的乡下动植物,不仅源自对自然的热爱,也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在散文中他不断进行着具有生命体验的自然感悟,在对自然的倾听中得到精神上的平衡慰藉。书中选择了乡村生活中常见的12种草木庄稼等植物,比如玉米麦子棉花,和11类虫鸟家禽等动物,比如麻雀驴子蚂蚁,全面描摹我们遗忘了的、也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文风幽默风趣,兼具对逝去田园生活的怀念与悲伤。这些描写生动有趣,富有极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容易使人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超然。只要仔细读过其中一两篇散文,便能看出作者安宁自成一体独具一格写作风格。自然、朴实和真诚是其最重要的特色,朴中见真,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且涉笔成趣,富有诗情画意

  建议所有在成长中的孩子读一读这本书。书中简明浅显的语言图文并茂地向孩子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它不只是在写影响了我们一代一代人的中国式人情世故,也是在唤醒人们对于自然生命和生态环境的尊重

  委实难得。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四):重温童年生活

  读被遗忘在乡下的植物。/酷儿

  一句走我们去乡下!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那些曾经的乡村生活,满满的都是回忆。我也有着安宁类似的童年生活,从玉米到槐树,再从驴子到蚯蚓,每一个情节都好像讲述自己一样。

  就拿小麦来说吧,面粉我们都很熟悉,而小麦太多人不认识,小麦小的时候长得特别韭菜,记得我嫂子第一次去我们乡下的时候,就问我哥你们这边种这么多的韭菜!我哥回答:“这是小麦”!我们都默默的笑了。

  乡村的人们每家都会养着小动物,像鸡、鸭、鹅、猪、牛、羊。而它们的食物都是来自田里,从棉花,大豆上捉到的虫子,喂鸡鸭们,红薯叶子,玉米的叶子,田里锄的草,都拿来喂牛啊羊啊……而且每家每户还会养一条狗看家护院,乡下的狗狗们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些。我记得每年到过年的时候我家的狗就会离家出走,因为它怕鞭炮,怎么呼唤它都不会,他还会有很多伙伴成群结队,也不孤单,年过去就回来啦!

  乡村原生态的生活是我们向往的,随着现在生活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这样的乡村、植物,动物,昆虫也在逐渐的消失,而乡村的生活只能活在我们的回忆中。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五):物尽其用的巧思,在朴实的劳作中体现

  这本偶然因眼熟作者而借阅的书,唤醒了小时候那个一到暑假就嚷嚷着要回乡下老家的我。 那时候羡慕老家的孩子们,可以在院子里荡秋千,在河边捉小虾,在田地里打滚捉迷藏。很多年过去了,老家早已搬迁,没了农村可以回,早已经淡忘了当初回老家的喜悦感受更多的,是劳动人民物尽其用的巧思。 玉米秆可以砍下来吃,像甘蔗一样,叶子可以当做南方粽叶,玉米皮被手巧的女人们编织成蒲团、框子,玉米芯晒干了烧火用,就连玉米须也是孩子们耍宝逗乐的玩意。 为了抢收坏天气来临前的麦子,为了防止快要成熟的西瓜被盗,为了精心养护一株向日葵,为了守护自家的香椿芽,朴实的人们不惜冒雨冲风、酷暑暴晒、耍心眼拌嘴,誓死守护一片田地,纵容中途遭遇天灾人祸,骂街吵嘴,也在所不辞男人们最烦躁的,不过是因为“未保护好自家粮食”或是“未捉到蛐蛐、未钓到鱼”,而招来的女人的骂;最让女人们恼羞成怒的,不过是因为“自家香椿芽被偷摘”或是“辛苦养大的小鸡和向日葵被好吃懒做的人拿了去”。 乡间的吵架导火线易燃易爆,往往都是因为辛勤的劳动没有相应的收获。左右情绪的,终是以物为中心的劳作思想。 只有在“腊条”里的爸爸,再也没有了平日的戾气。创作动力,竟能滋生出男人的温柔和女人小心翼翼的呵护。一根根腊条在爸爸的手里翻飞,变成一只又一只精妙的小家具。 劳动人民巧夺天空的创作巧思,才是“物”能够尽其用的根本原因啊。他们播种、养护、收获、再一丝不苟地加工,且想尽办法让所有的原材料都发挥作用,是因为劳作者重视“物”,比那一嘟噜葡萄似的孩子还重要。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六):乡村故事

  《被遗忘在乡下的植物》作者:安宁,她的代表作品《聊斋五十孤》《与理想生活》《笑浮生》《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她是《读者》的签约作家,是80后知名青春小说,散文随笔作家

  《被遗忘在乡下的植物》是一本关于乡村植物、动物的书,同时讲述了许多与人有关的故事。她的视角依然不曾离开过春种秋收鸡鸭牛羊密切相关的人情世故。一句:“走我们去乡下!”让人回归寂静的乡村,寻找纯美的初心,消失的世事,永存的人情。乡村孕育了繁茂的生活,也孕育了千百年来我们心中独特的田园世界,而乡村的植物孕育着千千万万的人,也是我们每个人离不开的。

  这本书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我也是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每读到一个章节脑海里都是满满的回忆。夏季收麦子,清晨在露珠下拿着镰刀,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生怕下雨会来不及收割。割麦扬场和之后的晾晒整个过程,我更喜欢麦子安静生长的时光。而我的记忆,也这样一层一层地过滤,分离,最终只留下美好洁净的春天,和春天里碧波荡漾的大片大片的麦田。那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也是一副美景,让人忍不住停下来观望。到了秋季,在这样秋高气爽的天气里,人们要开始忙着掰玉米,砍玉米节,在煤油灯下剥玉米,拉家常。整个秋天,每一个乡下的孩子,都隐匿在金灿灿的玉米里。

  说起小动物,在乡下每家每户都会养,像鸡鸭牛羊是每家必不可少,还会养狗来看家护院,而这些小动物也是和我朝夕相处,伴我成长。记得我8岁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条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七):乡情未改

  乡情未改

  一说起乡下,更多的人想到的是贫穷脏乱差,其实真正的乡下具有其独有的魅力,诚如《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这本书的作者安宁所说的“即便是写乡村的植物、动物,她的视角依然不曾离开过与春种秋收和鸡鸭牛羊密切相关的人情世故。

  与我们在城市的动物园里所看到的鸡鸭牛羊不同,在乡村里,这些动物都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同我们朝夕相处家人一样,在儿时的记忆里,这些鸡鸭牛羊都是我们最好的玩伴,我们安静时就坐在墙根下晒着太阳,看着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在院子里散步。我们撒欢时就把一群鸡鸭撵的到处跑,然后就听见一片嘈杂的鸡鸣鸭叫,看着它们跳上猪圈,飞上矮墙,然后自己跟小伙伴儿们乐的哈哈大笑,接着就会听见父母的责骂声远远的传过来。这时我们就会飞快的四散跑开。现在想起来那也算是一种独有的童趣吧。

  看《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这本书的时候总能看到自己的童年,无论书中描写的掰玉米,收麦子,拾棉花还是看西瓜,从字里行间总能看见我那絮叨的娘和笨拙的爹带着我们一起去地里的场景。其实父亲是个极其聪慧的人,只是出生的年代不对。他那个时候没有大学可以读,如果有的话,我相信他一定会考到一所不错的大学的,因为我不止一次的从他或者其他人那里听说过他当时上高中的时候成绩极其优秀。也许是因为父亲的愿望没有实现的不甘心,也许是认为上学才是改变我们命运的唯一出路吧,所以父亲是极其鼓励我们读书的,即便我只是别人嘴里的一个小丫头片子,他只是说,只要你读,不管怎样都会供你读。母亲就是一个普通的絮叨的农村妇女,勤劳肯吃苦,干的一手漂亮的农活,而且还做的一手漂亮的针线。我还记得我家田里的庄稼总是村里最出挑的那份,每每别人说起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眼睛弯弯的笑着说 “只是肥料用的足一些而已”。我相信那时候的母亲是自豪的。

  现在回家也会从母亲的絮叨里听到许多有趣的琐事,无非就是张三家的怎么了?李四家又发生了什么事。在村庄里发生的事情总是以它自己的方式传播着。听起来也就是一种别样的消遣吧。

  我们奋不顾身的离开村庄,去往大城市,但是又在寂静的霓虹灯下默默的想念记忆中的乡村,这就是所谓的乡情吧。万幸的是,我老公跟我一样也是具有这种浓烈的乡情,所以我们从大城市搬离了出来,然后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上。这样会让我们觉得莫名的心安。也许这就是我们农村娃脱离不掉的乡情吧。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八):故乡的一草一木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感到非常亲切。因为我也是农村出身,上大学之后一直在城市里工作、生活。记忆力儿时的时光啊,带着朴实、清香的泥土气息,让人忍不住回味。

  这本书以植物和动物两条主线展开,穿插着农家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将一年四季的的农家生活描写的朴实又趣味满满。就像收麦子、烤地瓜、鸡狗嬉戏的画面,作者描写的手法非常细致,那些画面仿佛电影放映的画面一样,徐徐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书中描写的很多场景,对于农村孩子而言,都非常熟悉。例如剥玉米那一段,作者写道:‘秋天的傍晚,有些凉意,月亮早早地就升上了天空,挂在某棵梧桐树的树梢上,幽幽地将皎洁的月光投向整个村庄’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幅恬静的乡野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在农村,一年四季大概只有冬天的时候可以休息,春天播种,夏天顶着烈日拔草、施肥,秋天大多数的农作物又到了收获和播种的季节,辛苦繁重的劳动,小孩子也被差遣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烧饭、看田等。作者用孩子的视角,将这些枯燥无聊的活计变成有趣的事情。在西瓜那篇里,作者写道:“我躺在凉风习习的瓜棚里,一边看着罐头瓶子里我养的健硕的蚂蚱,一边瞅着瓜地里有无陌生人伺机偷瓜”小小的人儿在瓜棚里看瓜田,无聊难捱的时光,在作者的眼里笔下,也是一段值得回忆的儿时时光。

  书中除了对田园生活有详细的描写之外,对于父母姐妹的感情、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描写的非常细致。作者在文章中写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暴躁的人,对她们姐妹两个不是很有耐心,有时会发脾气。但是有些时候,却又出奇的温柔。对于这一点我大概也找到了共鸣之处,小时候接送我的事情都是我妈来的,家长会什么的大部分也是我妈来参加的。高中住校那段时间,每两个星期回一趟家,中间的星期天我妈会给我去送饭,来回接近10公里的路程,我妈一个人骑着电动车往返,早早起床给我包饺子,水果洗好,还会专门给我买些小零食。这些事情啊,我爸基本上也没有参与过,小时候得记忆里,父亲都是凶巴巴地吼我,或者偶尔下雨去接我的画面。时间走得飞快,这么快我就长大了,很少回家的日子我爸会主动给我打电话,虽然话语不多,但是我知道他们的挂念其实很厚重。很多农村的父亲,沉默地担负着家庭的重担,辛苦地劳作,努力为生活奔波劳碌。父亲的爱宽厚而坚实,虽然不曾炙热地表达,但我们内心都是懂的,是不是?

  对于农村邻里中间的关系,作者在《向日葵、《槐树》等文章中也有很细致的描写,农村的大神、大妈们往往是热情的、八卦的,有时对于一些小事情斤斤计较,有时对于邻里的事情又会非常热心肠。不似城市里,户户紧闭大门,住了半年对门都不认识,更别说有什么交集,对于农村人来讲,纷纷扰扰的农家事,浓浓的乡土情,那些鸡毛蒜皮的天天上演的场景,感情和交情都是在的,“接地气”大抵如此。

  作者在动物那一部分的文章里,对我打动最深的是《狗》那一篇。农村里的狗,大都是土狗,小时候从亲戚家抱回来,用家里的剩菜剩饭养大,看家护院是它的职责,老去的狗大多逃不过被卖掉的命运。我老家的小黄,从我上初中就开始养了,现在应该是老黄了,看家、看果园,尽职尽责,对农家的安全有很大的功劳呢。作者对于农村的生活里重要的角色啊,可谓是刻画地细致入微。

  在书的后记里,作者写道“我不过和他们一样,奋不顾身地离开了村庄,住进了城市,并在长久的孤独之后,忽然间想要借助文字,重新回到被时间遗忘了的乡村的生活”,这样的感悟,出身农村的朋友,你有过吗?

  在城市寂静的夜里,总会想起小时候肆意地上山下河,逮鱼摸虾,村里的土路上我们飞奔而过,漫天的黄土在身后隐隐散开。那些阳光浓烈的日子,小伙伴们自由、清脆的笑声,惊动了树梢上打瞌睡的鸟儿,那时的时光啊,真好。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九):回忆、知识和兴趣

  有一句话,说看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就能看到它的心底。

  几年前,看过一点点中药学的知识。

  发现那些神奇的草本,很多源自我们身边的小花小草。

  小时候那黏惹惹沾一身的,叫苍耳子

  具有解毒功效

  不过已经很少用了

  紫色一串花,原来就是夏枯草,清热泻火的良药,经常出现在中药的房子里。

  还有什么车前草、鱼腥草、救心草,穿心莲,柴胡、葛根……应有尽有

  你会发现一个植物的世界就在你脚下

  那么丰富那么神奇

  而且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有他们特殊的性味和力量

  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有时候只需要一本书

  你的生活就显得丰富多彩

  你的内心世界就开阔无比,拥有了和植物繁花似锦一起成长的机缘。

  一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一个崭新的神奇世界。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读后感(十):荒芜的田地,老去的村庄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们一家回乡下婆婆家了。家里的玉米大丰收,四亩地共收获四千斤,卖了两千八百块钱。仔细一算,收玉米费用一亩地60元,拉到家里运输费一车50元,给玉米脱粒40元,再加上前期各种化肥、农药、灌溉成本,这还不算人工精力,刨去各种费用后已所剩寥寥。 玉米这么不值钱,为什么还要种?因为玉米已经是最容易打理的庄稼了。在东营乡下,五十块钱一亩地可包一年,即便如此,好多土地依然无人问津,因为种地也需要成本,来回折腾麻烦又不挣钱。这些年,在村庄,越来越多的土地都荒芜了。 最近我在读安宁的《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这是一本糅合了故事讲述的散文风格读物。作者以孩童的天真视觉讲述那些和乡下植物有关的故事,在那片熟悉的故土上,记录俗世生活,与自己曾经的童年和青春对话。此书制作精良,配有精美插图,图文并茂,淳朴的乡村之风跃然纸上。 作者安宁,来自山东泰安宁阳的励志姑娘。她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以优异的成绩读书一直到博士,如今在内蒙古大学教书。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关注她的写作动态。安宁从《呼兰河传》中汲取灵感,这两年开始把视角转移到乡下,审视自己的故乡,讲述那里的一草一木以及生老病死的人。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书中选择了乡村生活中常见的12种草木庄稼和11类家禽家畜等动物。作者所记录的乡下的植物,确切地说是大部分都是庄稼,玉米、麦子、棉花、高粱、地瓜等,作为从山东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对这些植物也都格外熟悉。 一家人一起剥玉米粒,拿两个玉米棒在一起碰撞着使劲搓;割麦、扬场以及晾晒麦子的过程;用高粱做"锅配"、编席子;在锅底烧红芋、去地窖拾红芋等场景,让人读来恍若隔世,这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特有的记忆,如今估计不太好找寻重现,因为收庄稼基本都机械化了,机器过一趟,颗粒就出来了,甚至在地里就可以直接卖掉了,不用再拉回家一遍遍地折腾了。 现代人已经离乡村生活很久了。即便是在乡下,也有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摩拳擦掌地准备离开家乡,去城里买房,让孩子从小在城里上学。 很多村庄都只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庄稼越来越不挣钱了,玉米几毛钱一斤,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很多村民甚至宁愿让自家土地荒芜,宁愿去城里打工,也不愿意再在田里辛苦劳作了。 此书除了记录乡下植物,还有一些动物。有驴、狗、鸡、麻雀、蚂蚁、壁虎、青蛙、蛐蛐等,有一部分家畜家禽,也有一些昆虫,都是乡村很常见的动物。 或许,对于很多在城市生活的孩子来说,这根本不叫动物,动物园里那些老虎、河马、狮子才能称为动物吧! 这些乡下的动物有个共同点,大部分都和人一样,都生活在村庄庭院。 如今,庭院对于很多购房者来说可是一个很奢侈的存在。也只有在乡村家家户户还能拥有庭院,在城市里一般住的都是高楼,区别就是户型的大小或者所在的区位,上不着顶,下不着地,每天被楼上的噪音折磨着。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地去买楼房,甚至不惜背负上与自己收入相去甚远的高昂房贷。 没有了庭院,人与那些家禽家畜们只能在餐桌上相遇,动物也成了只有在动物园才能看到的稀有品种,很多孩子甚至会认为蔬菜和肉就是在菜市场里的生产的。 如今每到周末,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采摘果蔬,美名曰亲近大自然。很多孩子会玩各种电脑手机游戏,却连果蔬得名字都难以分辨。《遗忘在乡下的植物》所记录的那种恬淡的乡村生活,只能永远留存在记忆中了。 荒芜的田地,老去的村庄,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植物和动物被遗忘在乡下。不知道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 《遗忘在乡下的植物》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乡村影像,记录着那些比人类更为长久的生命力的动物植物。不管岁月如何更迭,它们依然以最好的姿态活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