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在北京,有几千万人在漂泊
点击上面蓝字 林熙 ▲ 订阅
“北漂,有的不止是辛酸,
1.
这几天趁闲暇之余一口气看完了刚更新的几集《北京女子图鉴》,比起女主的几段感情线,其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剧中每个人北漂的生活状态,这也成了我一度想要追这部剧的理由。
剧中的陈可,原本在老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北漂梦”,不听父母的百般劝阻,只身一人前往北京。
记得初到北京的陈可,打不起车,找不到工作,租不起房子,与老乡拼租结果被老乡非礼,走投无路的她就连一根两块钱的玉米都买不起,最终投靠了一个自己曾经看不起的女生,住在一个没有信号的地下室。
看到这些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是蛮有感触的,陈可的经历让我感到特别的真实,就好像每一个北漂的人初到北京都会想象自己站在世贸天阶的样子,可现实的残忍会让他们最终都住进一个没有信号的地下室。
毕竟北京不像老家,有父母的依靠和支援,你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向前走,直到那一天,你真正学会在这座城市独立,学会了只身一人面对孤独,面对挫折,面对失败。
这个成长的过程也许辛酸,也许艰难,也许流过数不尽的眼泪,甚至还有过想要回家的念头。但,只要一想到这座城市的繁华,以及承载着的梦想,所有的苦都转化成了动力。
我想,这或许就是那么多人争先恐后,都想要来北京的原因吧。
没有经历过漂泊,何以谈追梦。
2.
大概每个北漂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能风风光光的回家,炫耀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就像陈可,她向往良好的物质条件,所以她不甘心在老家过上平庸的一生。可当她第一次向自己的家人说,我要去北京的时候。家人明显是拒绝的,她觉得一个小姑娘,在北京能混出什么名堂来,更担心她找不到工作。
但凭着陈可的那份执着,以及不认输的态度,她渐渐地从一个与北京格格不入的乡下小姑娘变成了干练帅气的女上司。
她靠着自己的那份努力,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物质条件。
正如陈可所说:在北京,你绝不会只因为一份努力就能在国贸随便刷卡,也不可能因为两分的努力就能体面生活在三环里,你只有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才有机会在这里过上理想的生活。城市的每个夜晚,都有人在哭泣,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昨天你留的汗,会换来财富。今天你吃的苦,会成为明天的礼物!唯有埋头苦干,才能昂首幸福。
3.
想起最近预热很火的一部电影《后来的我们》,在电影里两个异乡漂泊的年轻人为了梦想一起来到了北京,共同漂泊,共同打拼。
林见清与方小晓偶然相识在归乡的火车上,两个人由于有着共同的梦想,于是开始了一段相聚相离的感情,在北漂的那几年里,他们吃过很多的苦,住过隔离间,只吃得起方便面,摆地摊,卖软件,各种各样只要能赚到钱的活他们都干。
他们的那几年特别的惨,那般辛苦,最终却只是为了在北京生存下去而已。
因为他们知道,想要完成自己的梦想,就要先学会生存,在这座充满希望的城市生存。
如果你没有坚持,又何必谈什么梦想。
4.
我有一个朋友,也有一个北漂的梦,她想趁着自己还年轻,去外面的世界闯闯。
但自己的父母却死活不肯答应,说自己的女儿从小在家过着安安稳稳的生活,为什么非要跑去外地吃苦,你看那些电视剧上演的,北漂的有哪个过得轻松的。
朋友说,自己其实特别能体会到父母的那份爱,毕竟从小就习惯了躲在他们的背后,有他们保护着。但想要学会真正的独立,就必须走出那个象牙塔。
我说,其实真实的北漂和剧中相比没有那么凄惨,更像是走上正轨的陈可的生活,只要努力,相信好的生活,会离你越来越近。
朋友说,她的闺蜜呆在北京四年,今年都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虽然她经常和我抱怨生活的不易,但看她的朋友圈,你不禁会羡慕起她的生活。
有时她在国外出差,有时她在某个高档的酒店喝下午茶,她在工作上总能碰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情。
我说,这大概就是大城市的魅力了吧,在那里,你除了碰到严厉的上司和难搞的客户,也总能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和你共同成长。
北漂,有的不止是辛酸,还有许多惊喜和收获。
5.
我见到过太多在北京打工的人了,他们会早起赶最早的一班地铁上班,会加班到整座大楼都漆黑一片。
他们会说,父母也时常会在电话那头担心自己,问过得好不好,要不要回老家之类的话。但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惨。
与其说是北漂辛苦,倒不如说是心甘情愿的想留在这里,毕竟每个人都想去更好的地方,想认识些更优秀的人吧。
是啊,想到我出差的时候,父母也常常会给我打电话,来询问我是不是吃饭了,工作累不累,可怜天下父母心,总是每时每刻都在为孩子考虑着,斟酌着。其实啊,我们已经长大了,能够照顾得好自己,也能够承担得起想要的生活了。
不由的想起《北京女子图鉴》,这部剧那般吸引人,我想就是因为剧情足够真实吧,几乎折射了北漂人群的现状,这部剧不仅励志,而且充满了青春。
- 如果你有梦想,那就努力去追吧,北京不会承载所有人的梦想,但是努力的人,会比别人更容易实现梦想。
- END -
往期文章回顾
纪凌尘:今天是阚清子30岁生日,你是不是忘记娶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