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碧山09:米》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碧山09:米》的读后感10篇

2018-05-02 2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碧山09:米》的读后感10篇

  《碧山09:米》是一本由左靖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碧山09:米》读后感(一):稻米春秋

  米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或者说由米浇灌出了独特伟大的中华文明亦不为过。所以在物质泛滥的现时代,重新回顾稻米的历史,确乎是必要的。

  《碧山09:米》选取了有关于稻米耕作的历史、耕作方式、稻米种类、分布等方面知识同时介绍了远离大家视野糯米,以及它背后代表的极具区域特点文化现代人们对于稻米的新认识与耕作方式的回归,同时也选取了关于米的外延:视觉影响艺术表现,几乎为我们搜集到了想要了解的关于稻米的一切,让读者与稻米有了基本的了解与继续探究的兴趣

  《碧山》系列杂志书志在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处境、对当下现状反思。而这次选取的“米”无疑是一个特别而又犀利角度,米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是主要的食品之一,在中国人的食谱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在物质尚显匮乏的时代,菜肴作用只是为了搭配饭食之用,无法占据桌上的主要地位,而对于幼儿教育则要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开始,更不要提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立国的了。而现代我们却缺乏了对于稻米应有的尊重珍惜,忘记了一口纯净米饭带给我们独特的香气,书中带领我们领略中华民族耕种的过程收获喜悦,以及祭神的庄严,应是期待读者能够激发起对于稻米的关注,对于品质的注重,对于传统的回看,在“好米”卷与“食米”卷,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就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稻米,重拾了传统的耕种方式,并且注重更加生态的方式,让这个本来是自然馈赠的过程,变成一个相互馈赠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索取,而有更多的感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收获更多单纯的快乐

  现代社会对于分工的细化,生活方式的同化,让我们逐渐远离了很多奠基了我们生活的真相,比如生与死,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吃到的水与米,它们框架了我们基本的生活,我们却从来不去认真面对,从稻米的一粒种子,无数的辛苦播撒,直到收获沉重的稻穗,都已经无法在我们头脑形成具象化的画面了。也让我们忘记了蕴含在米中的艰辛哲理,随着时代的不同,米中现在又蕴含了食品安全食物浪费意义,所以米从来不仅仅是米,而是一种文化与社会的传承与反映,看米的身世起伏与春秋变迁,亦可看出文化与社会的变迁。

  《碧山09:米》读后感(二):追溯米的故事

  《碧山:米》是MOOK碧山系列之一,为了找寻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被公认是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文明正是依靠粟、麦、稻三大粮食作物支撑的农业文明。稻米在我国文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书分为六卷,主要从它们的历史、农耕、加工工艺以及米的精神方面,呈现着米是生命源泉之一,同时体现它具有“生命”,文明前进的标志人类逐步研究米的营养,米的工艺,将米的做法、吃法到了极致说明着人类对米的喜爱。大量的彩色图片又让人们亲自感受着耕作的辛苦,人们吃到米饭的幸福。如书中55页的那张人物彩图,一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畅饮着糯米酒,在他的脸上我看到的是幸福。

  稻米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重要的粮食来源和文化依托。在少数民族中,糯米更加受人喜爱,不仅因为它的口感价值,还有它的神性。糯米营养丰富,口感好且耐饥饿,还能用在酿酒、制作风味食品,侗族、傣族、苗族等以糯米为主食,不用碗,台湾的少数民族也有竹筒饭。迄今,许多南方少数民族仍会用糯米酿酒的习俗,另外有很多关于稻谷来源的传说。稻谷具有神秘力量,具有神性,人们举行各种仪式进行膜拜,如祭谷魂、叫谷魂是傣族民间重要的农耕仪式,为了借助其神秘的力量获得丰收。

  米不仅具有神性,还具有自己的精神。什么是米的精神?或许就是以小见大,一粒米观宇宙的态势;或许就是这般人文天地共融的欢苦悲喜。在东南亚普遍信仰米。在日本,至今日本人用餐之前还要感谢上天;在泰国,人们在耕作的不同阶段都要朝拜米神,相信她能为人们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直到现在,泰国还有春耕节,皇室正式举行对米神的祭祀。在我看来,米的精神,是它虽然小,但是它给我带来了幸福,忙碌一天,家中香喷喷的米饭不仅补充了我的饥饿,同时给我一种幸福感,满足感。

  另一方面,书中还记述了一些米的美食、加工工艺等。如厦门的米粉,选用好米—禾山6月的早稻,早米米粒大、圆润又耐煮;好水—甘蔗井水,再经过“生块”、“熟块”、“抬车”等过程,人工制作,看火,顾鼎等技艺活,最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才能加工出美食米粉。而传统顾鼎技艺从不传外。

  《碧山:米》追溯了米的故事,又用图片、影像的方式,从视觉、触觉感动着我。

  《碧山09:米》读后感(三):稻米的渊源故事

  一个“米”字,上下颗粒;小小一株稻,结硕米数粒。自古,稻米养活了多少人类,还有一些家禽、动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极常见的“米”,到底它的身上都有些什么样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好奇

  碧山系列图书这一辑专门介绍了“米”,包括了中国稻米的种植历史、稻米的种类区分、一些民族种植稻米的方式、与米有关的传统文化,还有众多言及稻米的文学作品、影像记录等等。没想到小小一粒米,背后有这么多的内涵与故事。

  自古以来,五谷——稻、黍、稷、麦、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五谷文化是人类文明之起源。这五谷之中,稻,就是谷子,去了壳,正是我们此书中所讲的“米”。它排在五谷之首,更见其对生命的重要意义,联系国曾把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其主题是“稻米就是生命”,足见稻米之重要性

  书中以大量的文字介绍了稻作技术,传统的耕种方式,虽然费时费力,但是这种方式培育出来的稻禾更天然,其结出来的谷子当然也是更有机。如今时代在进步,机械作业、化肥农药使用,虽然从很大程度上让劳作者轻松了许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负面影响,稻米的安全性、耕田的污染化,如此反复,只会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饮食健康带来危害。我想,本书的编者们之所以编著这样一本书,无疑,也是在告知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看到了踏实耕种的辛劳,从而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稻米。

  稻米又分多种,糯是其中一种,其黏性大,口感好,适合酿酒、包粽子、制作一些风味糕点等,其口感好、耐饿,但同时因为耕作有一套特定的方式,产量低,所以种植的广度还是比较有限。书里写到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一直保持着耕种糯稻的传统。我也特别喜欢吃糯米饭,所以对这部分内容就分外感兴趣。因为糯食口感好、香味独特的品性,人们认为它是神的赐予,所以在西南少数民族多把糯米尊为神物。对粮食的尊重、膜拜,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农耕文化在民众精神世界里的重要意义。人们以稻为魂,行礼如仪。

  从古至今,稻米耕作的发展,既有保留着传统的方式,也同时导入了许多新兴的技术。黑龙江五常以出产优质大米而闻名,笔者走进五常,切身体验五常人种植优质大米的经历。那里依然有人种植生态稻,辛苦且费力,还会在稻田里养鸭,鸭子搅浑了田里的水,抑制了田里杂草生长,同时鸭捕食了田里的虫、而鸭粪也肥了田,这种鸭与稻互利的方式累的是劳作者,但是受益的将来食用这些谷米的人。

  朴实的文字,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远离着田园的人见识了盘中餐的由来,一颗颗凝结着多少汗水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碧山09:米》读后感(四):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

  偷爱警/文

  风吹稻花香,小河水流淌,黑土地里养育着咱那勤劳爹娘

  东北大米,很出名。黑土地肥沃土壤四季分明气候,成为培育了优质大米的先天条件。但东北米在长江以南地区来讲,是渴望而不可及的,他们的饭锅里,更多的是糯米香的味道,从将健康角度看,长时间食用糯米,对胃肠消化不利。但是南方人,早已经习惯了糯米的味道,南方人打造出很多糯米美食。当这些糯米美食运抵东北的时候,也是一阵新鲜感,一阵的感叹。糯米食品居然有如此多的品种和做法,如此精致巧妙烹饪方法香甜的口感,都会成为一种引入东北的口味标签

  作为个人来讲,很喜欢《碧山》系列Mook,有图有问有真相。可以说受益匪浅,抛却文字来看,只是翻看图片,也会让你陷入到思虑与想象当中。“米”这个专题,对于每天都需要吃饭的你我来说,不陌生,也感到很唐突,为什么一个“米”能写了300多页,“米”中到底有多少未知已知的东西,有多少你我感兴趣的东西,都会找到答案。越不起眼的小东西,发挥的作用是无穷大的。

  “米”的历史,我并不想去考证,因为考证再多我也成为不了历史学家生物学家,我只是一个每天都需要吃饭的家伙而已。野生稻的发现,促进了人类生存链条的演化,使得人类在自然环境当中,找到了填饱肚子的最佳食物。人类开始研究稻米的种植与烹饪,人类开始重视“米”的存在,“米”的地位逐日攀升,到最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稳定系数的要件。

  翻看卷一:稻作的时候,有点看不下去。 “米”的历史,实在太大、太远,如果不是农业专家,对这些专业论述,会觉得没有大米好吃,干巴的文字,如同低头的稻穗,再怎么金灿灿,也是没有破壳的粮食。咽不下去,习惯了、看惯了晶莹剔透的大米,对于“米”怎么来的,全无感觉。当图片的冲击,一次次洗漱文字的枯燥,忽然间觉得,“米”也有如此多的故事,也有如此华丽篇章。种粮难,难在哪儿?黄穋稻、地禾糯这些听上去陌生的名词,都是米的名字。地禾糯的种植给我很深的印象,2000米的高山上,种植这样的一种食物,如此矫情娇贵的米,让吃下他们的人类,情何以堪。人类对“米”的敬畏和尊重,也在文字与图片中尽显,祭拜神明,保佑粮食丰收,保佑子孙有饭吃。这样的传统,带有浓厚封建色彩,但这样的祭拜又让人觉得很重视和尊敬。这是祖辈对信奉和信仰的传承,也是一种对自然力的敬畏表达。随着工业脚步的迈进,粮食危机不断的产生,粮食安全成为餐桌上最严重问题,书中介绍几位亲手下地种田的“农户”,他们的生活本可以无忧无虑,却因为“米”的问题开始露胳膊挽袖,亲自操刀,耕地种田。涂得健康,图的放心,虽然收成微薄,却也满心欢喜,入口的食品,容不得半点马虎。而农民为了收成,为了增加收入,获得国家补贴,不得已违心的食用化肥、除草剂等化学药物来达到增收增产的效果。粮食安全,真的就该如此吗?这个话题或许不是你我能控制的,但如果可以,拼命赚钱吧,去买一些优质粮食,或去亲自下地种田。

  看过了“米”的故事,想到了《悯农》这首唐诗,粒粒皆辛苦,果不其然,即使是从来没下过田地娃娃,也会对“米”的敬畏,油然而起,为什么会这样?种一粒粮食太难了,既要勤劳肯干,又要看天的脸色,还要观望政治政策导向。农民不容易折腾来折腾去,给自己晒得黝黑黝黑,腰都累弯了,还要顾这顾那,不容易啊。从犁地、耕地、育苗、移栽、除草、施肥、收获等等。每个环节,都要照顾到,到头来,只是为了一碗饭。

  书尾,几部“米”的影片素材文字,让我个人无法阅读畅快,角度是在太专业,怪我学历能力太浅,是在无法咀嚼下咽,不过文学篇里的小短文倒是看起来舒坦浓郁的乡土气,配上几幅插画,将农民日常生活的小细节跃然纸上,很是亲切

  《碧山09:米》读后感(五):米的前世今生

  米

  米,这种我们熟悉不过的食物也许我们把它当做和水、空气阳光一样必不可少的存在,却鲜少讨论。前阵子我表哥我家寄了几袋他朋友买的泰国茉莉香米(特别贵价钱是一般米的七倍),上锅煮了之后发现吃饭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一碗喷香的米饭激发的不只是食欲,还有对生活的种种美好念想

  ——后来居上

  稻谷多产于南方,而早期的中华文明孕育于北方,因此稻米并不位列于我们常说的五谷中(有些说法则有)。然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稻米用它旺盛生命力和自身优越的品质逐渐取代其他农作物,成为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所谓“苏湖熟天下足”不足为过。

  ——何时何地

  中国是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发祥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曾出土约七千年的炭化稻谷,后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均发现距今约八九千年的稻作遗迹,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下游或者中游的观点被普遍认同。稻米文化见证着中华文明,为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多样性

  稻米不仅是占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的汉族的主食,同时也是不少南方少数民族的主食。云南元阳的红米水稻是哈尼族的重要稻产,在当地族人的祭祀中也举足轻重,隐喻着二元世界;地禾糯是广东粤北地区的一种旱稻,在平原却没法好好长,唯有在半山旱地方能生养。

  ——耕织图诗

  重农抑商是封建王朝统治者推行的政策,因此中国在农业种植方面的经验自然是很丰富。作为农书系列的耕织图,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南宋时期楼氏《耕织图诗》问世,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年间内府焦秉贞重新绘刻,是为《御制耕织图诗》。清代耕二十三事: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初秧、淤荫、拔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刈、登场、持穗、舂碓、筛、簸扬、砻、入仓、祭神。

  ——温饱之后

  父母常会忆起他们小时候怎么收割怎么晾晒,讲起那时的粮食何其珍贵,稀粥里只有那么几粒米其他都是水,逢年过节方可食上少少的一碗米饭。也许是这样的经历让老一辈更加珍惜粮食,吃不了也舍不得倒掉总是留着。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了,大多数人早已过了温饱的线思着各样的欲做着各式的梦。各种功利的价值观更是拥挤得很,食品问题这十来年频发不穷。

  ——继承开拓

  人活着最开始是为了一口饭,然而在饭饱衣足的时候我们却吃不上健康安全的米,肠胃间辗转摩擦的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人类特有的私欲。越来越多的人走下农村自己耕种为生态健康的好米而劳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他们的写照。记得早期看过我姐的一套书《传家》作者也在自己的阳台上为自己开拓一片小天地自个儿种菜。也许亲自的动手会让我们更感其中滋味。“需知白粲流匙滑,费尽农夫百种心”。

  《碧山09:米》读后感(六):一粥一饭 来之不易

  一粥一饭 来之不易

  ——《碧山09:米》,回到土地 探寻碗中

  想要回到农村的年轻一代不在少数。当钢筋水泥的城市将我们从赖以生存的土壤上割裂,吃着不知道从何方而来的食物,少部分人,只有从书上、荧幕上看到我们的食物的来源。本来的滋味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作为南方人,我们即便偶尔调剂一下换个麦食,一碗米饭,一勺薄粥,都是我们赖以维系的最为精彩的生存本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是“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时代逐渐远去,还能以什么样的力量去寻找我们的灵魂的来处呢?

  回到土地,探寻碗中的秘密,思考这来之不易的方式,作为“知识分子回到农村”的新的下乡方式,《碧山》系列和“中国国家地理”的招牌也许是在为我们找寻我们的来处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机会,阅读这本书本身,也是一次我们这种远离绿色和稻田的“无家可归”的一种最为简便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道法自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方式,但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在《米》当中,作者们从中国的稻米的形成的历史、如何去复原原先的有机的种植方式、各地原生态的努力、《汉声》杂志先辈们做的尝试、各类米食引起的乡愁等等各种方面突破,为我们全方位展现了围绕“稻米”的话题,我们可能想到的、可能追溯的那些无穷无尽的内心的疑问。

  在这本书当中,有可读性比较强的回忆杀,也有非常干货的考据贴,有十分直观的照片和图例,也有很难得的亲历者的讲述,也许逐渐成熟的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回到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根基的浓缩的沉淀,通过这些系列,我们能够逐渐勾勒出我们的世界。

  很有幸有这样一本书,它让我们能够见到在这个日益被弱化的灰蒙蒙的世界,抬头看看蓝色的天,细细品味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

  y 林怿

  2016-6-6 20:37:17

  御庭园

  《碧山09:米》读后感(七):世间的米

  碧山系列的Mook书已经出到第九本了,这个系列的从书是中信出版社、中国国家地理以及碧山三方品牌联手合作,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为源头探讨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

  读这个系列的书,首先是应该对这个系列的书做一了解的。我在读这本《米》之前,根本就没有想到,在我们这个年代,还会有一本书专门来介绍“米”。虽然,这个主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谓是“天天见”的,但是要独立成书,溯源、求本,写现在,探未来,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写学术论文,这样的书籍真的就没有存在和阅读的必要了吗?并非如此,从书主编和作者们的辛苦工作,让我们看到一种传统尚未消弭的可能,也唤起了我们灵魂深处对田园原乡的想念。

  自从上世纪末,政府提出“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自此,城市化如同推土机一样硝烟滚滚而来,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如今,大中小城市似乎已经失去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变得千城一面,而乡村,似乎再以毫不知觉的速度缓缓的消失于人们的事业之内了。尽管“乡下有泥土,城里有油嘴。”我们都知道米从农村来,米从地里来,但是去思考“米”之前世今生,似乎就像思考阳光、空气一样毫无必要和意义。

  须知,其实,“米”自有它的灵魂,它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米》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米的历史,关于“米”,民间的传统。

  哈尼人的祭龙树、祭米魂,让我想到了日本人在吃饭前,总会双手合十的说一句:我要开动了。据说,这也是一种类似祭祀的仪式,米养育了我们,应该感谢它们的牺牲。在《米》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山村各民族的种种祭祀,更隆重也更虔诚,本质却是一样的,就是天人合一,感恩这世间所有能让我们生存下去的。在它们的眼里,米是有灵魂的。曾经,我们的先人就是这样,一辈辈过来的,可是,却已经想不起,什么时候,我们是怎么样丢掉这些传统的。

  也许,这在今天这个时代看来有些可笑、矫情。但是,这种的行为,恰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我们不可能阻止时代的进步,也不可能回归到“那幻想中的田园”,但是总有些精神气、有些传统是要坚持,并且值得被坚持的。

  台湾有《中国米食》,如今的《碧山》在做和《汉声》一样的事情,你会在书里看到有人将“种田”作为一种梦想。这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知识分子致力于田间地头,不止为“民以食为天”,更是一种信念。

  好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米文化的研究和米传统的传承中,有文字、有影像,《碧山》给我了我们一种思路,其实一切看似不起眼的,都有其历史和文化。如果有心,总会追本溯源,总会努力在未来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发展和传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