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没眼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没眼人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0: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没眼人读后感10篇

  《没眼人》是一本由亚妮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眼人》读后感(一):十年采风·细雨润物

  《没眼人》通过亚妮在中国西部太行山深处的发现,用10年时间的跟踪纪录拍摄,讲述了发生在一支从抗日战争开始就为八路军谍战服务,被山里人称为“没眼人”的奇特队伍里的故事。这支队伍,由11个盲艺人传承组成,70年来以流浪卖唱为生。

  没人知道那些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小调,其完整的曲牌曲目和原生的演唱方式就保全在没眼人队伍里;

  没人知道这个与世隔绝的族群,如何在自己完全封闭的真常应物的行为方式中爱恨;

  没人知道这些“上天不要的人”,有着怎样极其另类的活着和死去的轮回世界;而那些亦真亦假的故事或传说,包涵战争悬史,关乎人文失落,逼向人性、逼向生命一种生态蜕变的诘问。

  我们将穿过一个匪夷所思的没眼人世界,在层层揭秘中,看到一段闻所未闻的战争与和平的传奇,揭开一个全能主持一姐“神隐”十年的传奇经历。

  亚妮,国家一级导演,浙江卫视《亚妮专访》栏目制片人,一位集主持、编导、制片人于一身的当红全能型电视节目主持人。

  然而,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她毅然离开了这个岗位,开始做起了没眼人的纪录片。

  这一做,就是十年。

  ▎一挥鞭,一声唱,让她闯进一个“没眼人”的世界 ▎

  没眼人,传说,“二战”期间,在西部太行山深处,有过一支为中国抗日军队服务的特殊情报队,所有的人全是瞎子,但太行人管这些人不叫瞎子,叫没眼人。没眼人流浪卖唱为生,踪迹缥缈。他们没有编制、没有档案、没有记录,只存在于老乡们的记忆和口口相传中。他们在太行山卖唱,行走于茫茫大山,却保存着辽州小调完整的曲牌曲目和原生态的演唱方式。

  2002年,亚妮为浙江卫视的一档节目采访“羊倌歌王”石占明,来到山西省左权县,石匣乡红都村。拍完离村时,亚妮突然听到一阵嘹亮的歌声,原来旧祠堂的戏台上,一群盲人正坐在铺盖上唱歌。如此独特的声音和欢快的旋律,竟让她失声痛哭。从此她放弃晚礼服,同11个“没眼”男人在太行山流浪,开启了一段她毫无设计、淬砺心志的跋涉。

  10年跟踪采访拍摄,亚妮已经经历了几个没眼人的离世,她成为这 11 个没眼人队伍的完整鉴证者,她为他们拍摄电影、著书,希望通过这些讲述,记录下一个族群、一段历史、一种能让现代人回归和冥思的过往,并用“没眼人”命名书和电影,希望这个词能勾联历史、能触摸乡土。

  ▎无关怜悯,只有震撼 ▎

  亚妮:我想带出山的,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族群、一段历史、一种让现代人回归和冥思的过往

  2015年的大年初一,亚妮从杭州赶往太行山,目的地是一个叫左权的地方。

  几千里地,这个女人只为和11个流浪卖唱的盲男人吃个年饭。

  这11个盲男人就是传说中的没眼人。

  他们管亚妮叫“杭州女人”,信任她如大家长。

  “杭州女人”不仅拍他们的故事,跟他们同吃同住,还帮他们解决难题、实现愿望

  ……

  十年时间,她觉得没眼人身上最让她感动的是认命,这种认命是积极的,是通透的、豁达的。不管再卑微的人,都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痕迹的权利。

  亚妮介绍自己的这本书无关怜悯、只有震撼。

  在两场活动中,她都分享了肉三的故事,肉三已经去世了整整七年。

  肉三所谓的家,是他姐姐的家。姐姐叫喜籽,她一个人养了6个瞎男人,包括肉三在内的6个弟弟,一个舅舅,她男人带过来的小叔子和她自己的不但瞎还傻的一个儿子。5个瞎男人春天出去卖唱,冬夏全窝在家里,吃喝拉撒都由喜籽操持。她男人活着的时候还好,怀上第二个儿子才三个月,她的男人就死了,6个瞎男人的地都得归她种,日子是真的苦。但尽管如此,她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那样子给亚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眼人的那种善良,简单,淳朴,让亚妮几度落泪。

  亚妮说,没眼人面对死,不是恐惧,不是结束,他们认为是从这个世界走向另一世界,是一个欢快的事情,没有悲伤。没眼人眼里没有光,但心是敞亮的。而我们看似光鲜,但其实未必有他们明白和快乐。

  就像屎蛋说的那样,眼没了,心就亮了!

  ▎坚持,从百十号的摄影组到孤身一人 ▎

  亚妮用10年时间跟踪纪录拍摄,2006年,她开始以左权盲人宣传队为关注对象,创作电影《没眼人》,一干十年。电影还未问世。拍着纪录片和电影,押房子、找贷款,倾其所有,花了几百万元,录下500多小时的影像素材。

  这个活儿一接就是十年!

  卖了房、借了债,只为更多的人知道左权盲艺人的故事。

  只是前几年,她都是带着百十来号人的摄制组,这一次,她孤身一人,因为电影拍到末了,身兼编剧、导演、制片人的杭州女人,几近倾家荡产。

  为了心中的那部电影,她放弃了一切,在漫长的拍摄过程中,身边三个人先后去世了,包括鼓打得最好的“肉三”,他病死前,万分遗憾地说:我是等不到你的电影了。几乎每个“没眼人”都在盼望着,因为那是他们生命尊严的绽放。在山区,亚妮晚上有时不得不和“没眼人”睡在一起,他们都是光棍,长年不洗澡,身上的臭气令人窒息,偏偏亚妮对气味异常敏感,她连农村厕所都进不去,然而,她忍了下来。

  “那片净土就像鸦片一样,让我上瘾。”每隔一段时间,亚妮就会深深地思念那里,迫不及待地要飞向那里。因为在那里可以大声地去笑,可以为自己而歌唱。

  在那片现代文明尚未侵入的世界里,人人都是那么快活,只要有一口吃的,他们就觉得很满足,他们对着天空自由地歌唱,高兴也唱,伤心也唱,没有人旁观,他们只为自己。他们还没有学会尔虞我诈,不会为职称、荣誉、金钱而穷凶极恶,他们没有假面,他们的笑发自内心,异常单纯。

  ▎在黑暗中聆听光明 ▎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胡琴琴你就开花/咯吱吱你就响/

  父母养育我费心肠/兄弟情难忘 /

  就像没眼人所唱的这首《桃花红杏花白》欢快的旋律一样,生爱恨死对他们而言,总是那样的快乐,通透。亚妮说,有人问我拍没眼人的真正动机,其实十年前没有,十年后也没有。

  我只想留下那些被称为非遗的歌,只想让更多人看一眼洒在那片生命原生态土地上的阳光,感受一下那种尚未污染的快乐和自由。

  四千多年前,一个叫辽的地方在供奉祖宗的祭祀仪式上,有一种手足舞蹈的吟唱,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当地娱乐的小调,称辽州小调。小调古老的曲牌曲目口口相传,很多歌山里人不仅倒背如流,内容还可以因时遇事现编随卖。

  一场唱,经常就是娱情议事的会;

  几声吼,就是解闷消愁的药。

  那种乐趣就像水和阳光,自古缠在他们的日子里。

  到了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又零二年,一个叫左权的将军,为抗击日本侵略,牺牲在那个地方,辽州就改成了左权县,辽州小调改叫左权民歌。没眼人唱的就是这些流行于太行山的小调,而且只唱这些。

  “盲宣队的队员们大都孤身一人,没有成家,有的甚至没有亲人。相同的命运和爱好让我们聚在一起,成就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成就了一种对歌唱的执着。”亚妮说,他们的歌唱就是生活本身,就是生命本身。

  农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了,没有人再愿意跟“没眼人”学艺,现代化正在改变这里的一切,包括纯净的心灵。

  世世代代的向天而歌,渐渐成了“文化馆民俗”,而“没眼人”们正悄悄退出历史舞台,仿佛从没来过。

  在单向空间•花家地店,有观众问亚妮,后悔过吗?亚妮说,在拍摄期间爸爸病危,七天之后去世。当晚,她坐在殡仪馆父亲的灵柩前守灵。空空的脑海,飘着的竟是没眼人的歌。她父亲是打游击出身的老革命知识分子,曾担任宁波日报社的社长和总编。这十年中,为没眼人,亚妮把女儿扔给了父母,还花掉了父亲积攒多年的二十万元的稿费。父亲没有一句怨言,这更让她有种罪该万死的感觉。她说,如果再次让她在没眼人和父亲之间做选择,她一定选择父亲!

  父亲火化的那天上午,七天来电话,他说他们为亚妮父亲唱了一天一夜的歌。那歌,飘了那么远的路,从西北一直飘到东海,飘到守灵的那天晚上,飘进她的脑海。于是,亚妮又感动!

  两种情感纠结在一块,她说她已经不知道是否后悔,只知道拍摄好这部电影,才对得起父亲。

  “我和亚妮姐非常熟,因为她是我们主持的前辈,年龄虽然不大,我们以前是看她节目的,后来我们也做了这个行当,她在这个行当做的特别优秀。我不知道用什么来衡量,比如做过多少节目,是什么样的收视率或者得过多少奖,这个亚妮姐全都达到了。但是她最辉煌的时候离开了这个岗位,就开始做了没眼人的纪录片,和他们一起做了十年。

  我觉得十年对一个人,对一个主持人,对一个女主持人来说太长太长了,这十年她一直在拍没眼人的纪录片,拍他们的电影,还写了这本《没眼人》的书,时常会有一点她的消息,这些消息有时候会让你特别高兴,就是她又拍了多少素材,有时也会让你特别难受,我知道她把自己的钱都花没了,变成穷光蛋了,但是她自己觉得很幸福,很荣幸。”

  乡村群落、民俗文化都是整个民族的文化机体的组成部分,没有什么有用或是没用。终会有一天,这些一丝一缕的丢失,会造成文化的遍体凌伤,会让一个民族显得丑陋不堪。我们应该对每一个民间艺术的种类充满感情,发自内心的维护他们,让他们存在下去。

  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像亚妮姐表示敬意,因为

  中国实在是不缺女明星,也不缺女主持人,缺的是什么呢?

  缺的就是对民间文化保护的有心人。

  亚妮姐做到了!

  走山的盲棍声,穿过岁月,

  依旧响在太行的沟沟壑壑;

  阳光般通透璀璨的歌,

  仍然腾挪在无尽连绵的山峦;

  自由无欲的笑,就着千家饭,

  裹着淳朴快乐的日子…

  所有,窜起的不仅仅是战争与和平的传奇,

  更是点亮渐渐暗去的人性光芒、

  唤醒本原欢乐的神话。

  全能主持一姐在当红时期消失十年,去拍一部纪录片、写一本书,卖房、欠债,这是需要何等勇气和智慧。更确切的说,她更是为了信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民俗文化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亚妮让更多人看到了洒在那片生命原生态土地上的阳光,感受到了那种尚未污染的快乐和自由。

  她带出山的,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族群、一段历史、一种能让现代人回归和冥思的过往!

  《没眼人》读后感(二):【拾光书屋(书评)】——心明的人写眼“亮”的人

  心明,就是眼亮。

  这本书的书名并不吸引我,但是看过的大多数人却都说精彩且让人深思,所以我选择了自己手捧书本去一读究竟。毕竟别人说的再好也不如自己亲身读一遍体会的,我读过,才能有我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首先来说一下作者吧——亚妮

  亚妮的人生履历还算是比较辉煌而成功的的。亚妮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文编系导演专业,曾师从著名电影导演苏里、严恭。现在的身份可谓多样而又有分量:国家一级导演、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卫视制片人、导演、主持人。同时又是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客座教授、新世纪人才学院导师、浙江省少年监狱辅导员。是不是特别地敬佩和感叹。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写出的作品自然经受住得了来自各方的评价。著名导演贾樟柯评价亚妮这十年的坚持不是所有媒体人都会做、敢做能做的,足见她和她的作品的伟大。而陆川认为故事奇特,具有不可思议的人性内涵和文化特质;那种来自土地和灵魂的电影质感,令他感动。而与亚妮一起在没眼人的身边深入接触的音乐学家、非遗保护专家田青则感动于这本书的丰富、真诚、多变、不守规矩、才华横溢、并永远出人意料,如同亚妮带给她的感触。

  其次我想说作品带给我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这本书讲述了发生在一支从抗日战争开始就为八路军谍战服务,被山里人称为“没眼人”的奇特队伍里的故事。这支队伍,由11个盲艺人组成,70年以流浪卖唱为生。亚妮用了长达十年的时间,去和11个没眼人同吃同住同生活,只为完整再现没眼人前世今生。我不知道该说值得还是不值得,我只能说这样的十年不是谁都有的,几近倾家荡产,我想说她真的很勇敢也很伟大,但是我内心里也是真的觉得有些不大值得的。用时太长,环境太过艰苦,体验生活得太真切,吃了太多苦,这部作品既是文学著作也像是一本记录文,更是亚妮这十年的微型生活记录缩影。佩服她,也心疼她。

  最后说说这十一个没眼人吧。

  没眼人个个音乐造诣深,且性情不一样。77岁的屎蛋是没眼人中年纪最大的,也是没眼人老队长。37岁的七天是没眼人的现任队长,又是唢呐胡琴高手。他生性淡泊,秉承与世无争。30岁的喇叭是因为破壳的时候哭声太大因此而得名。喇叭上过学,精通的乐器多样,且性格直,小时候和拜把子因国家起过冲突可见他的爱国。解放60过半了,没眼人中音乐天赋较为差劲的,可他根正苗红,不擅长音唱并不是什么大罪过呀。49岁的肉三果然是肉多啊,280多斤肉,神奇的耳朵总能轻易定音。招财3岁的时候害过一场病,自此没眼,跟着屎蛋吹笙有模有样有技巧。现在25岁了,依然年轻讨喜。小辫主弹三弦,为人勤快的像头牛,任劳任怨。61岁的眼睛细心好面子,梆打得特别好,年轻时候还当过伙计,可是被诬陷了又气不过为了还自己清白瞎了自己一双好眼睛。天生没眼的天和60岁了,虽然结巴,背唱词却是杠杠的。大头9岁时候真是灾难的一年,炸鱼炸瞎了双眼,炸聋了一只耳,还搭上手腕的一只手,后来做事都慢半拍,可唱歌哑桑却有韵味。

  这十一个没眼人的遭遇很不幸,让人同情怜悯也让人不胜唏嘘,却身怀绝技,唱响了一支支歌。

  这是一部融文学性、纪实性为一体的作品,猎奇、神秘、感人。我看过后只能浅显地了解这十一个没眼人,故事中的跌宕起伏我也希望其他读者能够自己去感受下,期待这部作品能够让你们手不释卷,最后用田青的话总结一下,“如果这辈子我和亚妮不认识这些没眼人,我们的生命可能会显得苍白;如果你不读这本书,你的人生注定会有遗憾!”

  《没眼人》读后感(三):神之光

  翻开没眼人的封面,看到了亚妮的亲笔签名时,的确有些小惊喜。这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主持人,编导,导演因为一场民歌比赛跟11位在太行山下的没眼流浪艺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书的前半段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的电影百鸟朝凤,亚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这群人的故事,她发现,这是一个绝对另类的群体,有自己完全封闭的真常应物的行为方式,有极其独特的活着和死去的轮回世界,不直接,深度进入这个世界,不滚在一起吃喝拉撒,插科打诨,那就是雾里看花,不知道他们如何苦乐聚散,怎样报仇泄恨,尤其不了解他们来世今生的爱恨,于是她准备了行囊,一头扎进山里跟没眼人流浪去了。最后她被没眼人深深的触动,于是决定筹拍电影,书的后半段电影拍摄的过程又让我想起了魏德圣拍赛德克巴莱德故事,为了筹拍这个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的电影,亚妮求遍了所有人,卖掉了自己的房产,跟不喜欢的商人吃饭喝酒,就只为了把最纯粹的没眼人的故事呈现出来,就是这种信念,每次的绝境都似乎能柳暗花明,在最后一个拍摄现场,有一张相片拍到,有一束从天直射下来的红光,端端正正的把她笼罩其中,剧组的人都说,没眼的人不是凡胎,他们保佑你,逢凶化吉,这就是保佑你走过这十年而每每逢难化吉的,神之光!

  《没眼人》读后感(四):材料,佐料,做法然后才是菜

  这是一本亚妮用"边角料"完成的书,但也是一本资料"翔实","围点打援"的书,作者希望透过书告诉世人一个正在消逝于时代边缘的故事,也希望留给没眼人一点"留名"于世的机会。所以我看的时候认为材料是真实的,访谈也是,评论也是,整体即是个故事,也是个观点。作为读者,看清楚什么是材料,什么时候是做法,什么是柴米油盐的佐料,才能吃好一盘用了心的菜。没眼人无疑是人类学研究的很好对象,他们有自我生存的组织制度,管理模式,和太行山区域其他村庄的共生关系(包括生存和精神两个都有),和时代的关系,他们见证了太行山村几十年来社会边缘人群的巨大悲苦,也反映了区域救助弱势群体的具体做法。在这本书里反映了非常真实的乡村社会价值体系与协商关系,这是作意图告诉世人的内容,尽管用的不是人类学论文的方法,但却比论文更容易被关注。

  我们不应该在这本书里要求结构,要求情节,要求反鸡汤,作者是体制内导演,自然有体制的烙印,这不妨碍没眼人的表达就可以,而且,你会窥见作者作为体制导演的表达方式和自我定位,这是有趣的事,尽管有时候让人觉得菜里糖放的有点多,但是,这可是一盘糖醋排骨,吃肉就好,糖嘛,减一分就够了……

  《没眼人》读后感(五):谈不上什么怜悯,你不一定有他们快乐

  没有欲望和遮掩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能坦然活着和死去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

  ——写在《没眼人》出版之时

  (一)

  因为不了解而生好奇,因为好奇而去努力了解,因为了解而生敬畏

  作为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真的是看着亚妮的电视节目长大的。她从来都是身着华服出现在各大电视晚会的现场,亦或者在《亚妮访谈》的节目里。

  然而,她告诉我说,其实她是一个电影导演,而且是国家一级导演,拍过百余集纪录片……

  然后《没眼人》的书稿通过我们共同的朋友辗转送到我的手上。一开始有点儿懵,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接触到过的世界,因为不了解而生好奇,因为好奇而去努力了解,因为了解而生敬畏。

  没眼人,是一群“瞎子”,传说在抗战期间是一支八路军的情报队伍,但是他们没有编制、没有档案、没有记录,只存在于老乡们的记忆和口口相传中。他们在太行山卖唱,行走于茫茫大山,却保存着辽州小调完整的曲牌曲目和原生态的演唱方式。辽州小调作为西部民歌的支流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是一群在一般人看来生活在世界最底层的人,他们活着或者死去,原本没有人会关注,尽管他们个个身怀唱念吹打的绝技,以及演绎着各种纠缠动人的人生故事……直到有一天,亚妮像发现了稀世珍宝一样找到他们,发现并记录他们的故事。他们管亚妮叫“杭州女人”,信任她如大家长。“杭州女人”不仅拍他们的故事,跟他们同吃同住,还帮他们解决难题、实现愿望……这个活儿一接就是十年!

  我会沉浸在没眼人的故事里:老屎蛋把积攒了五十多年的两千八百六十四块七毛钱交给他记挂了一辈子的疯女人二梅时,那一直抖一直抖的手;一心想生有眼人的念念,在生下儿子七天后发现他是没眼人时,曾起心结束他的生命,却又不忍下手的痛苦;肉三的姐姐喜籽,一个人养活一家6个瞎子,面对命运压给她的不可思议的重担,默默承受的淡然;七天和他的哥哥亮天,山沟沟和北京城的不同命运,以及互相无法适应又彼此牵挂的兄弟情义;喇叭和他的旺香那牵扯不清的爱情,为了给养女团圆留住娘,父女俩在树下不断磕头的画面;没眼人带着已经逝去的老队长程贵的小号,几经周折终于站到天安门广场“听”升旗了却他的夙愿的庄严;还有亚妮跟着没眼人走山的时候,晚上,一群瞎子执意为她留一盏他们从来不会开的灯时的温暖……

  从来没有看一个书稿看到几度落泪。

  (二)

  我们都想做把金子打磨得更亮的匠人

  接这个选题,我仍然犹豫了一段时间,一是我的团队并不擅长做纪实文学,我一直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二是,这本书也有可能会成为“叫好不叫座”的产品,我不太确定了解一群山里流浪艺人的生活状态对大众来说有多大的吸引力?

  我问亚妮,你信任我们吗?我们之前没有太多做这类书的经验。亚妮说:我看过你们做过的书,没问题。

  我问亚妮,为什么一定要这么辛苦做没眼人的片子?亚妮说:有时候我也会有困惑,我花了十年的时间和几乎所有的积蓄,而且几乎把没眼人最隐私的内心都摆到大家面前了,这是不是理智的行为?但如果我不去记录他们,他们就会消失了,连带他们的生活和这些属于非遗的技艺,那些唱词唱调,那些活生生的故事,消失了多可惜……

  我是编辑,我一直觉得书于我就好像有生命一样,从选题开始就会跟你产生关联,从生疏到密切,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会不可逆转地流失,而另外一些则会成为编辑生命中的一部分。《没眼人》就成了这一部分。

  跟亚妮合作是一个既愉快又痛苦的过程,愉快是因为我们有一样的目标,痛苦是因为几乎强迫症的完美主义并且十分坚持。

  十年来有大量的没眼人纪实照片和电影现场照片需要甄选和编辑到书稿里面去,所以我找到了最能信任的设计团队,设计之前开了好几次会,时间前后历经10年,图片的质量差别很大,需要大量的调图工作,但又要调得看不出来调过了,因为亚妮坚持要所有图片保持纪录片的质感,而书又需要保持风格的完整性。每一个认真的作者都会对自己的作品极其重视,这句话多加一个“了”还是去掉一个“的”,这样的小细节,亚妮来来回回改了无数次,对于一些出版规范的修改建议,她会来回斟酌好几天,我理解,写了十年了,临出版的时候,会更加的忐忑不确定吧。改到第十遍的时候设计师崩溃了,改到第十五遍的时候文编崩溃了,改到不知道多少遍的时候我也要崩溃了……

  其实从读者角度是看不到这样的过程的,不是作者写完就自然成了一本书的样子的,从书的初稿到最后呈现的图书之间,有一个漫长的编辑过程。很多人都说我们出书节奏太快,但其实对于工匠态度的追求我们也没有放弃啊,快与慢,有时候大概只是在情怀之外是否愿意再往前逼自己一步的是效率的问题。

  (三)

  老屎蛋说:眼没了,心就亮了

  我特别喜欢田青老师的话:没有欲望和遮掩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能坦坦然然活着和死去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他说的是没眼人的生活状态。亚妮说,我写没眼人、拍没眼人,不是为了让人们可怜他们,而更想让人们感受这群人在他们的世界里快乐自由的状态,我们现代人已经远离这样的状态太久了……作为这本书最初的一批读者,亚妮的目的达到了,不仅如此,我还感受到了她一个人不顾一切投入其中所产生的力量和成果。这种力量吸引了好多人来为没眼人努力。给《末代皇帝》做电影音乐、并最早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奖的音乐家苏聪,为《没眼人》做了电影音乐,他在德国收到亚妮给他寄的近5个小时的混乱的初剪样,便答应了这份差事,多次往返中德,在北京录完了唱和全部民乐部分,在山西绛县录完了鼓,又在德国录完了音效,最后在俄罗斯用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录完了交响乐,所有的步骤一丝不苟,分文不提。音乐完成之后,亚妮进山去给没眼人听。没眼人对音乐是极其挑剔的,他们经常说,没了眼之后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事情不是用眼能看明白的。听完苏聪的音乐之后,他们说:苏聪的前世是个没眼人,有眼人弄不出这么好的调调来!这大概是他们能给出的最高等级的评价了吧……还有,贾樟柯是《没眼人》电影的艺术指导。

  没眼人的老队长老屎蛋据说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每每在亚妮陷入困境的时候给她指明方向,我理解这大概是经历人生沧桑之后所领悟到的生活大智慧。“眼没了,心就亮了”是他的原话。

  现在,书已经在印厂,而我们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在也还在各种折腾,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完美我们的营销方案,让《没眼人》为更多的人所知。“不管再卑微的人,都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痕迹的权利”,这本书无关怜悯,只有震撼。没眼人眼里没有光,但心是敞亮的。而我们看似光鲜,但其实未必有他们的明白和快乐。

  我的团队是中信的商业社,除了专业做商业领域的图书以外,我们也坚持用商业的逻辑来做每一本书的销售。我希望不管是《没眼人》的书,还是亚妮之后的电影,都可以用商业的逻辑来赢得读者或者观众的认可,而不是类似下跪这样的方式。亚妮的作品是金子,我们所做的就是把金子打磨得更亮,让它的光芒为更多人看到。

  《没眼人》读后感(六):[拾光书屋(书评)]人生的纯粹

  初初看到这本书是有框架的,认为无非是大山里的传说,特殊的人群,似曾相识的亚妮城市人眼中的农村世界。而真正拿到书则不然,这是本有份量的书!不只是他大16K的版本个多帧的图片,还要那灰色的调调原始却动人心魄。一如那真真切切的文字直入肺腑。

  是真的不是故事书,却从讲故事开始,“十年生死两茫茫“李清照的诗句诠释了许多东西,也概括了人生。十年说长不长,挥手之间,十年说短不短,一个城市人和大山深处的纠葛。故事的起因很简单,不过是一场“中国首届原生态南北名额擂台赛”。作者是主持人,一个放羊娃的声名鹊起,一部纪实片{进城记}打开了作者对左权这个太行山脉深处地方的大门。引出了放羊娃的山歌王爹,以及他口中真正会唱的以走唱为生计的11个没眼人的故事。

  太行山脉,位于河北省和山西省的交界地区。踏实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东部的界线。大约六亿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多次的地壳变动后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因为特殊的地理地貌,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和指挥下,太行山的游击战开展的如火如荼。没眼人的传说从这里开始。因为是瞎子的缘故有因为会吹拉弹唱,他们可以出入鬼子控制区,可以为八路军传送情报,所以组成了编队。解放后因为无法证明的编制问题,就一直自给自足的走村串乡的红白喜事的走唱养活自己的小团队。因为大山深处人们对眼睛失明的恐惧,往往家庭有眼疾的孩子也会送给这队伍里让他学习一项谋生的技能。11个人的纠缠,如何生活,还有和尘世的恩恩怨怨,在作者铺心铺肺的一路随行上和深入浅出的了解,每个相关人物的接触,才把一切故事和恩怨徐徐展开。

  作者是个随性豁达的人,而且热忱并执着。看每一帧照片她真诚的笑容都不禁被她感染。事无巨细的参与,一见如故的亲情,不顾一切的深入,毫无偏见的坦诚。十年的时间,无数的金钱的艰难筹集,都不是几句话,几张图片可以描述的。一路坎坎坷坷的走来,积累的无数的素材和胶片和无数的感动。同11个没眼人园北京梦,园他们的乡亲梦,其中无数次的奔走个中的滋味不可言述。

  小时候曾经回过自己父亲的老家,很偏僻的农村。井里打上来水是绿色的,山羊是你牵它不走的,半夜是连床一起抬出来院子里睡的,因为有跳蚤大人们在烧草绳熏。村里的路是黄土很厚的,爸爸妈妈走亲戚要走很远路我做门槛上等一天的。人是纯良和本分的。读亚妮的书就立刻感同身受的闻到了乡土的气息。被那些人呢那些事感动的不止一次的落泪。我相信这是纪实而不只是故事。当看到“念念“葬礼上,凭空的一声女腔高歌时真真的感受到了震撼,泪扑扑而下。

  中国人是有民族性的,纯粹的人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而引导走完人生的人。

  期待亚妮的电影,正如她写道“眼没了,心就亮了“。

  《没眼人》读后感(七):一个女人的真性情

  忽然有一天,网络上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一个女人和这个女人的一本书,怀着好奇的心态,入手,谁知道就放不下了。

  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地方,是一个女人十年的坚持,那些关于梦想,于是关于未来的字眼在我脑海中又开始吵闹不停。一个人,对一件事,坚持十年,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正能量的事情,我曾坚持过七年的日记,轻而易举的便被搁置,后来再怎么想捡起来,都是懒懒的样子。

  书中故事有时候读起来真真假假难以分辨,简单平凡的人生怎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戏剧性,让人难以置信!

  我本来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入手之后,我看了看,四百多页的书,光是整张整张的图片旧有150多页。我开始在心里很鄙夷的想:和《大鱼海棠》一样,又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概念来炒作的作品,十年,怎么写还能写不出400页的书来呢,竟然用这么多图片来撑场子。当然这样的想法,就算是在现在,还是没有完全在我的认识中消除,最让人讨厌的是,竟然书中出现了两个大破洞,那感觉就像是新买的衣服在最关键的部分破了一样,让人很不自在!

  《没眼人》读后感(八):电影《没眼人》导演纪实手记

  在还没有看完本书的时候,我就发了条豆瓣广播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亚妮的这本《没眼人》真的很好看,因为真实。必须怒推。”看完全书之后还是这样的感受。

  知道这本书,源自于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分享的一条链接,说是一位主持人放着主持工作不干,跑去穷山僻壤拍什么纪录片,一拍就是十年,而且把房子抵押上了,还是个女的。然后我很好奇,于是点进去看了。然后,就知道了亚妮,然后就对这本《没眼人》非常感兴趣。

  亚妮是国家一级导演,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卫视制片人、导演、主持人。这部《没眼人》拍摄了十年,到现在还在制作中。主要讲述的是太行山11个盲艺人的故事,传说他们的前身是“二战”期间,在太行山深处为中国抗日军队服务的特殊情报队,队员全部是瞎子,但太行山人不管这些人叫瞎子,叫“没眼人”。抗日结束了,但“没眼人”这支队伍却保留了下来,他们就在太行山里流浪卖唱。亚妮知晓了他们,觉得他们是左权民歌的传承者,于是,就决定为他们拍一部纪录片,讲述“没眼人”的故事,系统记录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原生态歌唱。而本书,就是亚妮拍摄《没眼人》这部纪录片前因后果的记录。

  文中告诉我们,知晓没眼人,源于羊倌石占明,对,就是那个中国首届原生态南北民歌赛歌王奖获得者石占明。石占明的父亲石占明告诉了亚妮没眼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绝对另类的群体,有自己完全封闭的真常应物的行为方式,有极其独特的或者和死去的轮回世界,不直接、深度进入这个世界,不滚在一起吃喝拉撒、插科打诨,那就是雾里看花,不知道他们如何苦乐聚散,怎样报恩泯仇,尤其不了解他们来世今生的爱恨。于是亚妮准备了行囊,到山里跟着没眼人流浪去了。此后的十年,亚妮都是和他们一起吃年饭。想来,这样的坚持,仅凭毅力是不够的,是对文化的尊重,是对艺术的尊重,才支撑着亚妮一路走下去。因为这当中,遭遇的最大的困难不是恶略的环境,他人的不解,而是资金的短缺。这部纪录片耗费自己巨大,跨时长,又没有专业的演员,光前四年,素材量就已经超过了五百小时。

  没眼人卖唱,平时一落座,先是最年长的屎蛋一喊打镗,然后一位叫肉三的跟着咣咣地敲锣,一直敲到听唱的人陆陆续续围上来,就吹打开来。

  11个没眼人,11个故事。亮天、补天和七天之间的纠缠不清的爱,让人感动;肉三的葬礼让人悲伤;喇叭的爱情让人难受……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善良、豁达和快乐。这是城里人丢失了很久或正在丢失的东西。也许,这也是亚妮呀拍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吧。

  可能在读者看来,没眼人生活艰苦,物质条件极差,是不会开心快乐的。但其实他们并没有不快乐,他们活得很豁达,有些甚至比有眼人还豁达。他们毫不掩盖自己的欲望,七情六欲真实表达。也许,正如田青说的“没有欲望和掩盖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大部分人活得没有没眼人快乐。

  《没眼人》读后感(九):【拾光书屋(书评)】传说

  有的人出生就看不见这个世界,有的人是见过这个世界然后把眼睛留下了,亚妮用时间记录了没眼人的传说。20个章节,22个故事,一曲民歌,一路军队般的没眼人,可能是八路的没眼人,就是接下来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在时间里慢慢推移,每个故事都是可以预见的生活,每个故事都是普通人可能的过去,每个故事都在说一段没眼人的正常生活,每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没眼人是好人,每个故事都在说没眼人因困而乐,每个故事如此真实而别扭。画出的人物像,人心的真实和贫穷的残忍从想象来到人前。

  几乎与世隔绝,只是个传说

  《没眼人》读后感(十):无欲望的快乐和坦然的自由

  其实最早知道这个事情不是因为书而是因为电影。之前看羊城晚报去采访亚妮。这篇报道那都得是今年年初的事情了。亚妮说,那一群没眼人其实是比四肢健全,口齿伶俐的人还要快乐的,而导演也正是被他们的快乐所吸引和感动,所以和他们待在深山里一呆就是8年。其实,那篇报道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那么几个问答。

  报纸:很多盲人从小就失明,为什么没有“过山脚”的快乐?

  亚妮:我想快乐也需要依托,歌唱是“过山脚”的依托。

  羊城晚报:在你的介入后,这几年“过山脚”有了固定的团部, 政府给他们买了低保, 每年还会给他们一笔经费。你会不会觉得,这样反而加速了“过山脚”的消亡?

  亚妮:近几年,我总在问自己,我是不是做错了? 随着他们的故事在《亚妮专访》的播出,当地政府拔出30多万元为他们造了团部,两个人一间房,还有会议室。

  羊城晚报:外人看来,“没眼人”很苦,他们为什么能保持快乐的情绪?

  亚妮:我也曾经问他们,这支队伍永远都是快乐地唱着走着,为什么这么高兴? 玉文说,眼没了,心就亮了。我觉得,他们“认命”。其实他们非常简单,自幼如此,他就认定这是自己的“命”,如果还能有饭吃、有歌唱,就是赚到了。

  其实,“认命”是一件挺好的事情。我拍了好多年“过山脚”的纪录片和影片,到后来才明白,其实我想做的,就是想寻回一路丢失的快乐,让有眼人的心也透亮。

  一本书,一天就写完,这是作者的文采,而一本书积淀了十年,那就是一种文化,可以把一本书写成经典的作家,亚妮是其中之一,《没眼人》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亚妮献出了自己十年的美好青春,亲自来到太行山上,将身心与血汗埋在了土里,酝酿出了一出杰作。

  没眼人,是抗战时期一只八路军的编外情报队伍,没有史载,没有记录,只存在于老乡的记忆中,而后在大山流浪,随卖唱为生,他们提着夜壶,卷着铺盖,大城市人没人知道他们在大山的角落里,甚至没人知道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辽州小调,其曲目和唱演方式就保存在没眼人身上。

  在2015年的大年初一,一个杭州女人来到了太行山,去到一个叫左权的地方,,寻找那11个流浪卖唱的没眼人。为了这11个人,他与他们同吃同住,把他们的故事拍成电影,电影里的故事和故事里的电影,都是个传奇。

  在山里,有那么一个传说。古代,一个叫东方朔的人,发明了一种叫“明杖”的东西。若是有盲人被欺负,明杖在那个人家的门上点三下,那个人的肚脐就烂了就会没命。可是也不能滥用,为了约束东方朔把棍子掰成两节,长的探路,短的支撑身体。

  长的点到你,是灾

  短的点到你,是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没眼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