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4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文化命运》是一本由梁漱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一):以文化为己任

  以文化为己任

  ◎ 东渔

  民国时期大师辈出,在学术界各有建树,他们的思想建立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之上,有自己独到见解。在这其中,梁漱溟犹显个性鲜明,总是一副正气凛然形象。他对学术坚持己见,为人倔强不屈,还曾与国家领导人当面顶撞,可见他的气量心胸。最重要的是,在传承和开拓中国文化这方面,他做出了有目共睹卓越贡献一生都在遵循“国家为重,文化第一”的原则

  在北大执教期间,梁漱溟的一部重要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问世了,因对中国学术思想、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他充分肯定了孔子思想的重要性反思并以此担当重任,视文化传承为己任,付出了自己的心血

  今出版的《中国文化的命运》收录了三辑文论,其中某些章节算是首次发表。梁先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排斥中国传统经典而过于崇拜西方文化,却是对中国文化想当然地推崇,他把儒、佛,道三家与西方哲学排列在一起做了比较,历数中西方的区别。从宗教角度将中西方区别开来,西方思想是由一个统一的宗教主使,而东方集结了儒、道、佛诸家思想于一体,更加融合、包容。他将世界文化分为三大类型,一是英美德国的个人本位文化,二是苏联等国的社会本位文化,三是属于中国的伦理本位文化。中国以“家庭”为单位,西方更注重个人主义。这此清晰认识来自他对文化的明察秋毫,以及丰富学识敏锐观察力。

  第三辑收录的论断主要是为《中国文化要义》的补充,是首次出版。梁漱溟对中国民主始终坚持己见,认为中国只是缺乏进步的团体组织,却被某些学者误为缺乏民主。英美之路,苏联之路都不适合中国形式,他还举例邹平村学,努力实施他的“人生向上的”精神。其实,笔者认为他的希望还是好的,但不够全面,似乎也有些理想主义,因为他缺少实践能力,相对于丰富的理论基础。比如,他竟还有合作社的意识,应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影响,没有走出局限性,亦或受到当时社会主义的深刻影响。对于一个一生叵测的人,政治生涯错综复杂,当政治和文化纠缠起来,大概也没法说清什么吧。在这里,我们首先还是专注于他的学术思想。他对中国文化信心十足,坚信它会走向世界。这种自信也是自身知识分子的担当本色使然,虽不能对老前辈妄加论断,但他的思想还是有所局限性的。

  梁漱溟先生以个性和学问,实践着一个世纪国人梦想,为中国文化奔走呼喊的梦想。他用一生回答疑问实现了“现代大儒”的典范。他说过,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或许当年他的父亲也是怀揣“大任”所不及,灰心失意做了自决,又问了那句:“这个世界会好吗?”带给他深刻凝重的思考。而后来关于梁漱溟先生的访谈录《这个世界会好吗》,似乎与之形成了呼应,其中充满了对学问的坚持,和面向自我的反思。那么,他寄希望的“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既是梁漱溟先生的文化人本职要求,也是对后世的殷切希望。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二):敢问中国文化发展,路在何方

  敢问中国文化发展,路在何方

  梁漱溟先生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在1988年卧病在床接受采访时,说过两句话: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要顺应时代潮流。这本《中国文化的命运》字不多,只有十万左右,是先生尘封七十年遗稿首次呈现,也可谓是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最有价值的读本。全书共分三辑,分别是中国文化之精神,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引外国的长处。

  梁老在书中分析讨论的东西方问题,既古老,也新鲜,还有相当急切与重要的当下性,这与其说是他老人家的远见与睿智,还不如悲观感叹下这两种文化的沟通任重而道远。中国自从明朝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李之藻翻译《谈天》,西方化才输入到中国来,这类学问本来完全理智方面的东西,而中国人对于此方面很少创造,所以这类学问的输入并不发生冲突。直到清康熙时天文数学的输入亦还是如此。及至甲午之役,海军全体覆没,于是大家始晓得火炮,铁甲,声光化电,不是如此可以拿过来的,这些东西后面还有根本的东西,于是废科举,兴学校,建铁路,办实业,直到改革政治制度……

  梁老读医书与读佛书同样无师承,未读医书前,常想沟通中西医学。读之后认为,就算能沟通,也须在较远的将来,要在西医根本转变到可以接近或至沟通中医时。中医大概不能转变,因其没有办法,不能说明,整理自己,故不能进步,恐其只有这个样子了。只有待西医根本方法转变,能与其接近,从西医来说明他,认识他。否则中医将是打不倒也立不起来的。从中医推及中国文化,梁老认为它是人类文化的早熟,没有经过许多层次阶段,而是一步登天,所以现在只有等着人家前来接受他。中国人一大古怪处,就是那“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替代一个大宗教,而为中国社会文化中心的,是孔子之教化。不过梁老认为那不是宗教,因为孔子的教化全然不从超绝知识处立足,因此没有独断。中国是以道德来代宗教的,一个人天然与他前后左右的人,与他的世界不可分离。

  有一段话,在本书中出现过好几次,应该是梁老颇为得意的一个论断。那就是,中国人原来个个都是顺民,同时亦个个都是皇帝。当他在家里关起门来,对于老婆孩子,他便是皇帝。出得门来,以其巽顺和平之第二天性,及其独擅之吃亏哲学,遇事随和,他就是顺民。参加团体众人之中,不卑不亢的商量,不即不离的合作,则在他生活中素少此训练。这确实是一针见血的话,正如同华侨不论做哪一项事业,都能表现不错,乃至当强盗,做乞丐也是出色的。但这些都是个人本领,在团体组织上则不如人,又得不到国家保护,终为别人所欺。华侨如此,本土的中国人何尝不是这样?!如今还时常拿中国人的排队问题说事,而在梁老的书里也提到了,而且他认为这都不是有没有受过教育的问题,如果以为西洋教育普及,而中国人没有受教育的太多,于是有此不同结果,便错了。这多半不是意识之事,而宁为习惯之事。

  跟一般唯物史学家观点不同,梁老不觉得中国是个阶级社会,也不像近代西洋人是个人本位的社会,或是后来一些西洋人所企图造成的社会本位的社会,而是一个职业分途的社会。他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这八字,点出旧日中国没有受近百年西洋影响的社会构造之特殊。中国社会的生产手段没有被垄断于一部分人的情势,土地很早便解脱封建束缚自由买卖人人得而有之,遗产很早便是诸子均分制,而非长子继承制,蒸汽机电机迄未发明出来,较大机械也没有,集中的大规模生产没有可能。因此垄断被打破,阶级便演不成。虽间有垄断之例,亦终是无效的。而要建设新中国文化,第一在发挥固有精神引进团体组织,二在以团体组织运用科学技术。这也是世界文化转变之走向,我们固然发挥中国的长处,吸引外国的长处,而他们不领取中国的长处,世界人类更无从得救。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三):【笔记】注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

  7p 照搬是危险的,西洋的东西不是凭空来的,有其根本文化作为来源,并与东方传统并不相容。

  9p 文明整体的东西,不能枝枝节节零碎来看!伦理思想和人生哲学作为根本,如果不能得以改革,则其他所有改革皆无用。

  15p 真学问在方法上,必有其独到之处结论相比之下并不很重要,犹如数学上算式列对,得数不很重要一样。

  17p 西医是走科学的路(静态/可分/数学化),中医是走玄学的路(动态/不可分)。因此,中医是有其学术上的价值地位,惜其莫能自明。

  18p 从心所欲不逾矩。儒家之所谓圣人,就是最能了解自己,使生命成为智慧的。普通人之所以异于圣人者,就在于对自己不了解,对自己没办法,只往前盲目地机械地生活,走到哪里是哪里。

  28p 从经济的社会史眼光以为观察研究必不可少;而且是基本的,必须先作。

  31p 中国是一种暧昧不明的文化;他就没有干脆的事。聚众纷争或强下断语只能陷于无益。

  37p 西方功公德(即团体精神): ①公共观念; ②纪律习惯; ③组织能力; ④法治精神。

  38p 傅大龄:中国人不是自暴自弃,就是自尊自大;他或者不要发言权不要监督权,乃至不要自由权做一个顺民亦可以,或者就是要想做皇帝的,乃至想给他皇帝也不做的。

  39p 组织能力缺乏,即政治能力缺乏。在团体中不卑不亢的商量,不即不离的合作,是需要训练培养的。

  48p 宗教奉行神的教诫(Dogma),不出于人的制作标准是外在的、呆定的,绝对的;儒家所行之礼,则是人行其自己应行之事,斟酌于人情所宜。

  57p 必须摒除感情而后其认识乃锐入者,是之谓理智;其不欺好恶而判别自然明切者,是之谓理性。是故,人之不免于错误,由理智(松开);人之不甘心于错误,由理性(无私)。

  73p 民主始于不得不承认旁人。承认旁人,出乎自己理性;不得不承认旁人,正由社会形势使然。

  74p 孔大充:中国人是泥与水(混在一起),西洋人是铁与石(硬碰硬)。

  78p 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

  79p 中国文化原只有一早熟之病,而表现之病象有五: ①(举止)幼稚; ②老衰; ③不落实; ④落于消极亦再没有前途; ⑤暧昧而不明爽。

  83p 盖暧昧不明与一成不变之局,原为一事而不可分。

  107p 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分水岭。如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之特重,而非“生产家庭化”。

  120p 集体生活,在生死危难中固可得好底锻炼;但在用日用常行之间养成它,同属必要。前者可得其牢韧底向心力和纪律习惯;至若组织能力,法治精神,和公共观念则多赖于后者。

  132p 中国人不乏民主精神,但缺乏集团生活,此乃非同小可,导致“国家与社会相浑融”。而在这其中,缺乏组织能力系最严重问题,处此竞争世界,中国人之所以归于劣败者,其最大原因实在此。

  136p 民族缺点-不讲公德(即缺团体精神): ①无公共观念,缺乏国家观念,自私心重; ②缺乏纪律习惯,公共场所没有秩序; ③缺乏组织能力,如一盘散沙; ④好循人情,缺乏法治精神。 其实全是中国人过去缺乏集体生活锻炼,自然应有底结果,毫无可怪之处。

  142p 西洋人之纪律习惯,不是出于它的文化,而宁出于它的武化;即乃其自古以来集团间竞争斗争之所锻炼者。

  147p 伦理本位社会,情如一体,财产不分底;个人本位社会,财产视同于身体,一样为个人所有之一种自由。中国职业分途,政治上未形成阶级;“以孝治天下”殆为西洋人所难以理解。

  163p 各人站在自己立场则相争;必须互为对方着想则相让。

  174p 文化至少包含经济、政治和教育学术。

  192p 我们必须有一付药,同时治“散漫”“被动”二病。

  《中国文化的命运》读后感(四):何去何从: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

  文/吴情

  鸦片战争以来,古老的中国开始漫长的后发现代化进程。洋务派从“器物”层面开始探索,最末以甲午北洋水师的惨败为标志告终;改革派则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推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百日之后亦临破产,除京师大学堂外,成果几近荡然无存;不久崛起的革命派,在偶然因素作用下,成功推翻了君主专制,初步建立起来民主政体,可惜,革命硕果旋即为野心家窃取,中国再陷动乱割据状态拥有一整套封建传统的中国,在历史转折点,究竟该何去何从?

  吸取洋务派、改革派和革命派的经验教训,中国知识分子从文化层面思索中国现代化之路,是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拒绝现代性的某些因素?如果存在,应当如何革除?如果不存在,中国为何难以建立如西方般物质发达资本主义文明,果真是中国的特殊国情所致?如果中国国情实在特殊,中、西方之间是否有沟通的可能?这些问题,时常成为当时的焦点。有人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将中国传统文化一概斥之为落后腐朽,从习俗语言,要求开启“文学革命”,如陈独秀、胡适等人;而有人则坚持采用比较之法,不轻易贬低,而是将两种文明对比分析,既看出自己的不足,也懂得欣赏优点,如梁启超、梁漱溟等人。

  在中国落后西方被动挨打的背景下,“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有着不小的号召力,而后更是成为政治正确的重要标志。提出中国文化在一定范围内有其内在生命力,在当时,首先是政治不正确,其次,就意味着没有论争的必要。另外,进化论史学观念下,当时中国处于进化的末梢,西方列强处于进化的高级阶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之下,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当然,也包含对其内在不足的探讨),是不合时宜地走倒退之路。

  通过自己的留学经历和细致观察,梁漱溟先生著就《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书,将中、西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对社会架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远影响,一一道出。这些书虽多为七八十年前的作品,但至今看来,丝毫不显得过时,很多内容,切中肯綮,敏感犀利。而《中国文化的命运》一书,既收录了梁先生不少旧文,也有不少尚未收入全集的作品,比如《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第二辑)、《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第三辑)两篇文字。

  首先,梁先生认识到,“从文化比较上来看,中国文化盖具有极强度之个性”,这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中国文化独自创发”,而非在外文化基础上加以继承创新;其二,中国文化能自成体系;其三,中国文化较之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等,更具有生命力,绵延至今;其四,中国文化极具有包容性,能将外族文化迅速同化,加以吸收。这些是中国文化的优点,凡为中国人,都不禁为此自豪。

  同时,梁先生也坦然承认,中国文化存在着一些缺点或不足。其一,中国文化“家国同构”,中国人很少有现代的公共观念;其二,中国人太过变通“灵活”,不注重集体的纪律习惯;其三,中国人个体能力突出,但是,缺少集体精神和团队合作,中国人将多数人视为对手;其四,中国人重视人情,法治精神薄弱。不过,“中国人”是一个集合概念,不是一个整体。梁先生的肺腑之谈,虽然失之于笼统,但不得不说,面对这些特点,多数中国人心有戚戚。中国文化存在的缺点或不足,恰恰是西方文化的某些优点。为此,梁先生呼吁应以其为师,“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保持开放的心态,却又不显卑下,诚为正确的态度。

  在当今文化多元主义视野下,中、西方文化没有一方占据道德制高点,彼此之间,有通性,也有差异。通性如普世价值等是沟通的重要途径,差异则无疑显示出某一文化的独特个性;不过,特性本身似乎不应太过背离普世价值。在梁先生看来,中国社会,更多情况下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重视人情,不重视法治;重视私人利益,不顾社会公利。七八十年已经过去,但我们无法向任何人保证,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抛却这些所谓特征。现实如此,却无须立生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这只是意味着,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旅程,虽终会到达,但颇为曲折艰辛。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