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黎民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黎民恨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5 21: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黎民恨读后感精选10篇

  《黎民恨》是一本由公孙策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黎民恨》读后感(一):汉朝衰亡史

  历史上很多故事都知道,但却记不住是发生在哪朝哪代,说起故事的时候往往张冠李戴,惹出笑话。另外读书的时候,更愿意记住情节,却不愿意关注那些名姓。古代人的名字,有时候用字,有时候用名,有时候用官衔。同时他们的名字中好多都是生僻字,不认识,于是总是一带而过。今天拿起这本《黎民恨》很认真地读起来。以往模糊的汉代历史,因为这本书,思路变得清晰起来。

  刘邦打下天下后,为了保证天下为刘姓所有,弥留之际,当吕后询问:“陛下百岁之后,如果萧相国死了,谁可以接替他?”刘邦说:“曹参可以。”吕后继续问:“那曹参以后呢?”看到吕后步步紧问,刘邦猛然惊觉:搞不好,刘姓的天下会落入吕姓手中。于是临死前的刘邦布为了保刘姓的天下,布下最后一局。

  人算不如天算,即使刘邦再运筹帷幄,他双眼一闭,也管不了身后事了。不过他的这最后一局毕竟牵制了狠毒的吕后。朝廷权利争斗后宫尔虞我诈,无论哪个朝代如出一辙。为了天下,为了掌管大权,多少人不择手段。吕后垂帘听政,为了让自己儿子坐上皇位,将其他皇子害死,人彘这样的酷刑出现了历史上,惊骇世俗。外戚专权,诸吕之乱……一个国家,诸多纠纷,就在权利争夺中此起批发。一个接一个的皇帝,每个皇帝各有特点,有喜欢男人的,有懦弱无比的,有不过是傀儡的……再看后宫,皇后被害,赵飞燕夺床……朝廷权利之争永不停歇,老百姓灾难开始了,一代帝国就这样一点点走向没落。

  刘姓的天下最终改姓了王,王莽篡权,大玩神术,王莽的朝代,百姓如何?更加“思汉”,于是民起,乱世英雄,刘秀成为当时的佼佼者。德行天下,什么时候都是不变的真理。汉朝,最终以一场屠杀结束统一大业

  看这本书,对汉朝的历史,有一个整体脉络,好多故事,被串成了一条线,忽然间清晰了。让我读《史记》我是肯定读不下去的,但读这本书,我却看得兴致盎然。作者把史记中的文字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加入合理的故事情节,让一个朝代的历史走进读者的心,佩服。希望这样的书多一些,让对历史畏惧的读者,对历史更感兴趣一些。

  《黎民恨》读后感(二):民心所向

  民心所向

  ——《黎民恨:汉朝衰亡路》的群众基础版解读

  大约是因为从小上政治课导致的“觉悟提高,邻近高考,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这种解读版本的的历史著作,统统有一种打开课本感觉(当然课本比较难读啦),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夸夸的”几张半页一题的问答题,模式里面一般回答的这种封建帝国的败落当中,最不可以忘记和失去的一条,就是“人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到底因为什么成为了庞大的汉帝国的兴起的因素,又是什么使得整个西汉那“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都化作了对大汉子民内部的苦难——作者公孙策先生虽然是台湾人,但是想来也没有忘记这种群众基础方面分析,在《黎民恨》当中,他透过群众的视角,将西汉立、王莽篡汉到光武中兴的历史脉络梳理成为三部分,用上帝视角将这庞大帝国的故事浓缩到一本书当中,这中间因为《大汉天子》《大漠谣》之类的被改编过的电视剧或者是各类“汉穿”小说搞得史实混乱的读者的大脑也可以得到一一清理。当然,由于史书上对平民百姓的叙述分量太清,我们只能通过这些重要人物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来推测人民的内心

  “民心所向”,这是一个很特殊词语,我们总是在那些讲述帝王丰功伟绩段落当中读到,可这个词语却是沉重的。公孙策通过对王莽的大篇幅描述,让这个词语的力量就被凸显出来,在这里,我们能够见到一个夸夸其谈的伪君子如何通过操纵民意,结合当时的情况,最终小人得志,又因为真小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面目暴露,最终失掉民心,从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百年不过沧海一粟,吹尽黄沙,我们终将见到它们本来的面目。

  不过起起伏伏间,成王败寇,战争与天灾,甚至是“文景之治”这样修养生息的时候,民众的呼声都不过是一种背景音,只有当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了一种呼号的时候,才会变成覆舟的水,将这天地改换。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成败兴亡的例子太多,归根结底,人们不过是为了求安居乐业,有衣穿,有饭食。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败,正是因为这样的故事,成为了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

  在作者的叙述中,也正如小说家张大春所力荐的,他将我们课本上言简意赅一句话变成了一本深刻的书,通过生动的叙述,变成了一本严肃但是充满了可读性的历史书,即便是对于已经看过《汉书》或者解析的喜欢历史的读者,也不失为一个新的解读角度

  y 林怿

  2016-6-5 14:10:53

  写于御庭园

  《黎民恨》读后感(三):汉朝历史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汉朝历史的另一种打开方式-评《黎民恨:汉朝衰亡录》

  文/信实的精灵

  正如编辑在这本书的首页所写的那样:“混乱的西汉末年,是投机者的天堂,老百姓的地狱。”这是一个精彩纷呈年代光怪陆离的事情频繁发生着,各路人马轮番上阵,在汉朝这个大舞台上“大施拳脚”,演绎着属于自己或者不属于自己的角色

  本名陈哲明的作者公孙策,作为台湾知名专栏作家和政论家,对于历史,对于政治,对于时事新闻有着自己敏感的触觉和独到见解,总能在亦正亦邪的语言当中带领着我们去领略古代人的风姿。这本书也当然不是公孙策与广大读者们见面的第一本书了,除此之外,还有《公孙策说名句故事》、《公孙策说唐诗故事》等著作,他擅长引经据典写乱世浮沉。这本书曾在2014年由商周出版社出版过一次,繁体字加之有可能没有过多的去宣传,这本书失去了太多与读者们见面的机会。现在,重新来到我面前的这本书,让我一下子爱不释手起来,日本有说历史的高手中野京子老师中国我可以说有公孙策在是读者们的极大福利

  曾经,当年明月的历史故事书《明朝那些事儿》火起来了,因为读者们发现除了葛剑雄老师笔下那种严肃考究的《历史学是什么?》这类书和上学期间所学习匮乏的历史知识外,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说出来,每一篇故事,每一个典故在作者的笔下都仿佛有了不一样的解读方式。

  最最关键的是,以前总是觉得枯燥无味的社科类知识——“历史”开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在阅读书籍的同时也可以梳理自己的历史概念,历史典故也可以用来服务于自己的历史观念。比如哪一个事件开启了西汉外戚干政的一页?答案就是吕氏外戚开始秉权。再比如哪一个事件揭开了西汉“废帝”的一页?答案在本书中都可以找到,那就是被吕太后罢黜并且处死的少帝刘恭(当然,在他身上还有其他更加传奇的事情,他是被当时的汉惠帝的皇后张嫣收养的其他宫人的儿子,当他知晓自己的身世后,就仅仅说了一句话,“等我长大以后,再说。”就彻底惹怒了当时的太后。落得这样悲惨下场似乎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然而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也是西汉那个特殊年代才能发生的特殊事情。)

  在看历史有关的书籍的时候,我总习惯于去用最简单的烂笔头去记录,去再次梳理一下年代的先后顺序和重要的人物,尤其是在位的皇帝,才发现在无形当中给自己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任何一个王朝的衰亡或者兴盛都不是一个偶然,在公孙策的笔下,他带着我们用故事性的方式抽丝剥茧出来一个个历史的真相,当我们恍然大悟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无形当中走入公孙策为我们设置的历史观点当中。(见https://www.douban.com/photos/photo/2341314760/)

  《黎民恨》读后感(四):提醒您,发现汉朝62个高危BUG

  封面上繁体的“汉”字,似一抹大汉残阳,披沥在混沌未净的时空,也如一杆破裂的幡旆,飘荡于征战不息的烽烟。面对这样一本“借题发挥”的另类史书,我想多数人都会有和我一样的印象:开卷阅读之初,即已心魂激荡。一个阔别已久的世代,在作者笔下滚滚重来,携着君王霸气,也夹杂着黎民百姓的怨气。仿佛这书读两页,就得停下来吹吹落在纸上的风尘和积怨。

  众所周知,史识不等于事实长久以来,我们昏聩的双耳,太焦渴于听到历史的真音。这常需要卓立于外、见解独到的解说者,有幸千年之后,我们等来了史学达人公孙策先生,他从历史的帷幕后走出来,站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巨著搭起的戏台上,以捧“原典”哏的姿态全能开挂,一揭汉史中君王诸侯的BUG,妙趣横生娓娓道来一个东方版“一千零一夜故事”。

  在这本书里,衰亡的汉朝被肢解成碎片式轻阅读文本。公孙策先生铁齿铜牙,于吉光片羽间,一路夹叙夹议,入情入理见仁见智,语言拿捏精准身份出入妥帖,仿若针刺穴位般使人读来心悦诚服。我读时,脑海频现、耳边萦绕:残暴、荒淫、奸佞,呐喊、恸哭、狂笑……有劳公孙策先生以一种白话叙事兼文言原典对照的形式,环时间轴,完美呈现了对汉史的全息解构。并且,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台湾通俗史学作者,公孙策谈古论今,绝无刻板严肃和动辄批判,也未因戏说而陷入耍贫嘴的窠臼,反倒泰然自若分寸感十足。就像一个街坊大叔,在和旁人谈论张家长李家短。

  这62篇关乎文治武功小故事,篇目上因其道地的“标题党”风格,每篇蛮可独立成微型小说,人物形象刻画呼之欲出。在披露汉朝民生方面,作者笔触可谓洞烛幽微,于历史的断层间,频频照鉴殷殷未干的血迹。62篇之间又珠联璧合,酷似章回体格局,串起一幕幕大事件,走马灯般使人目不暇接。这为一读历史书就头疼的童鞋,断绝了“魔意思,看八懂”的借口,也为身陷“清史戏说”重灾区的喷友们,提供了一道壮丽的阅读风景线

  毋庸置疑,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衰亡都有其征兆可循,当透过时光的滤镜,以万千慧眼。我们生活时代,虽已风烟俱净,但读读这样使人开蒙的好书有益个人思想过滤、知识累积,会将达到“耳聪目明”。

  基于文史书阅读环境的激浊扬清,海南出版社此番推出《黎民恨》中文简体版功不可没。此类新派史说,汲古示今,拾古人的梗儿,刺今人的痛点,为政者,当谨记;立身者,要慎思;学史者,可趣读!诚如张大春先生所言:“我很讶异他的书没能够成为中学生的历史教材(或者至少是历史科的补充教材),像这样浅显易懂而兼具史识的书,他已经写了两本(《英雄劫》《大对决》),据说还得写足一千个故事。若能结合历史教学,让学子在生动的文笔点染之下,贯通历史事件枝叶纷披的繁复因果,而能从主流的历史叙事和晓畅的世情观察启发深远的知见,这是多么可观方便教育?”

  对于当前这一本《黎民恨》,本人咬牙推荐,并期待史学观察员、新派说书匠公孙策先生后面好书连连!

  《黎民恨》读后感(五):行走在教科书与历史剧之间

  如果说起历史,我们很多人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是一个个历史年代和大事记,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没有了解历史的血肉之前,我们就是通过这些大事记串起了对于历史的认知,时隔多年之后,因为没有对历史的架构和事件的总体认知,那些记住的年代和大事记也随之被忘在了脑后。

  随着这些年历史剧的繁荣,我们看了很多被改编的历史剧,《甄嬛传》、《芈月传》、《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汉天子》等等,能改编的几乎都能拍成电视剧,而被拍的最多的还是“后宫剧”,各种勾心斗角,各种阴暗人性,在权力角逐中纷纷上演,一个比一个有手段。

  公孙策的《黎民恨》写的内容在教科书之外,有情节有细节,还有各种解说,相当吸引人,像是在讲故事,却又是根据历史史实进行演绎的,属于“通俗历史”范畴,如果史学家看到了未必喜欢,但对于对历史的枝节没有了解和掌握的童鞋,可以当做一本丰富历史细节的历史书来读,而且读起来不至于索然无味。

  作者把此书命名了“黎明恨”,代表了他一定的史学立场,不论是太后弄权,还是朝廷大臣争权夺位,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关照了他们的这种争权夺利是否顺应了民心,如果只是钟宝寺,瞎折腾,最终只能像王莽一样上去又下来。

  这本书对于教科书是补充,又不至于像工具书那样索然无味,经过作者的加工,汉朝历史以更加丰富的细节和内容呈现在作者面前,三个部分以不同章节结构,每一节讲述的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作者用他特有的笔墨试图还原一个有声有色的汉朝历史。而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在历史的讲述中融入了自己的史观,那些“举全国之力谋个人私欲”的当权者们,在荼毒百姓的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在历史上也有比较客观的评价,作为当权者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发展,百姓疾苦,最终将会走向灭亡。在封建社会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汉朝政权更迭“奇葩”事件频出也不足为怪,汉朝之后的朝代也没少发生类似事件,也上演了不少“黎民恨”事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总结的还是颇有道理的。

  《黎民恨》读后感(六):本书应叫:极简两汉史(上)

  大概四个小时左右读完此书。算是读的比较细了。其实并没有多么的复杂。只是把两汉历史简化,文言翻译成为白话。相当于是把两汉前200年的历史简单叙述了下。像张謇通西域,佛教东传,班超班固经营西域都护府等等的历史都不见于书。相对于现在8.3分的书评。过高了。在6.5分左右较为合适。

  不过还是感谢作者删繁就简,第一篇。特别让我感兴趣的其实是汉宣帝刘病已那一节。因为想起之前看过港台的一部《乌龙闯情关》正是戏说的这段历史。也算是对我童年观影史的有益补充。

  还有把王莽窜汉和刘秀中兴各作为一篇。足见作者对两汉间这段历史的重视。这也恰好说明一点。王朝太平年间,朝野升平。很难会产生什么豪杰,演义典故之类。就是说书的都不好意思提。日子太平,因太平而平淡。所以你看什么隋唐演义,瓦岗寨,三侠五义都是在旧朝将灭,新朝初起。百废待兴,豪杰并出的年代。这段历史最不缺的就是故事和传奇。也有可能你前几年还在驿站里送快递赶双十一。过几年你就做了匪盗。再过几年就把王朝推翻自立为帝。这在太平年月里不敢想也没机会让你想。但时势造英雄。说不定田间地头一个农民就被逼反做了将军,子孙袭爵。(所以想起某二代瓜瓜说过,想回到乱世有一番作为。毕竟他已绝无可能在现在这个局势的国内成就一番事业,可能连自身安全也难保)但更多的可能是死于乱世,抛尸荒野,做了肥料。

  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正是因为王莽为了一己私利,托古改制,乱施国政。导致民怨沸腾。最终被推翻。百姓“人心思汉”。所以起义军推举刘姓皇亲为首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而当这些人真的称帝当了皇上。反而局势更加混乱。人心转而思莽。更始时局势好些又被赤眉军攻灭之后。人心转而思更始。

  其实老百姓哪有思汉思莽思更始。人家想思的不过就三个字:好日子。哪怕日子不好。别让我活不下去就行。就好像前几年伊拉克,利比亚等独裁政权被推翻。当地人民踩在萨达姆的铜像上。拖拽卡扎菲的尸体。多开心。但是呢,局势并没有变好。一直是战乱频仍,军阀割据。还有极端势力的坐大。日子可能还不如当时好。(当然我不是给这些独裁政权洗地。)作者最后点题。说刘秀的成功。其缺点,是验证了人心思汉的正确性。最后给很多诸如南宋,南明等烂政权苟延残喘的机会。其实这话,对也不对。人心思汉不过是思念汉朝时期的德政和怀念当时的好日子。在不危害自己生命的前提下,哪怕日子难过点,当个顺民也就忍了。是后来的政权太混蛋不给人活路才不得不造反。

  对于黎民百姓来说,生死这种事,哪是自己说了算的。都是被大时代裹挟。

  说到底,当这个国家民智不开,民主不施。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执行部门保障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话。则每个人都不是安全的。不说明清两朝的屠功臣,锦衣卫,文字狱等等。就是在现代,因为民主不施。十年文革期间多少功臣良将能逃脱浩劫。多少知识分子,无辜群众横死。这些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想长久发展运行下去。要有一个好的机制。不断改善的机制。要让人得饱饭。让人能说得了话。才能长治久安。这样才不会有“黎民恨”。

  《黎民恨》读后感(七):帝制下的民生--读《黎民恨》有感

  近期有幸拜读台湾知名专栏作家公孙策的《黎民恨》,伴随着年龄的渐增,阅历的渐长,感觉这类借古格今的写作模式比较合我的口味。本书并非巨昈细旿,综核胪列的学术类著作,更像序言中作者所说的对经典史例的汇集,且文中引入了“原典”,让可读性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书也不只单单当做故事书来看。

  贯穿全书的主题就在于“民心”二字,得民心者得天下,盖治国安邦者,衡量他的所作所为是否顺应民心,在我看来评判的标准就是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安身立业。作者也是紧扣主题筛选史例,基本做到了详而不繁、略而不疏,让读者能够顺着脉络细细品读。

  比如,在讲到汉武帝的时候,本书并未过多着墨,隐约中感觉到作者不是很欣赏这位帝王,不然也不会在小标题中写道“大汉天威实为空”。这可能与常人印象中开创丰功伟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形象有较大多入,而我本人也比较倾向于作者的观点。武帝时期,北击匈奴,西征大宛,南诛两越,东伐朝鲜,确实做到了威服四海,震动八方,树立了“大汉天威”。但连年征战,屡动干戈所带来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出征打仗是要消耗人财物的,而且是大消耗,人财物取之于哪?老百姓嘛!东方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也”。西方克劳塞云:“战争乃政治的延续。”对于必打之战,只好打;但对于可打之战,那就需要决策层斟酌掂量了。如果只是为了区区几匹“汗血宝马”而大动干戈,虽能威震西域,但代价太大,未必利大于弊,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应该说武帝末期是汉帝国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捩点。其实仔细想想,如无文景之累积,何来武帝之霸业。且百姓在经历王莽之乱、民变造反后“人心思汉”,也正如书中所述 “更多的是思念文景之治。”

  再来说说王莽,其伪善自恋也算是世间少有,但他为何能够俘获“民心”,还是在于西汉末期皇帝昏聩,权臣当道、外戚专权、宦官乱政、后宫干政等种种因素导致国力疲敝、民不聊生,如书中所述上述原因导致了“人心怨汉“。说到底,王莽能够不费一兵一卒而成功篡汉立新,关键还在于当时“人心所向”。但可悲的是,王莽压根就是个跳梁小丑,无治国理政之能,在台面上装装样子还行,让他来正儿八经的施政,那就是祸国殃民了。王莽治下,汉帝国的秩序出现了大混乱,甚或出现生灵涂炭,人相食的可怕景象,而王莽这个“影帝”,竟能做到“坦然处之”,甚至能“变凶为吉”,其自欺欺人的本领让人叹为观止。但天道不可逆,莽妄图复古,逆势而为带来的结局就是身首异处。

  纷纷扰扰的乱世中,汉帝国的中兴之主光武帝刘秀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昆阳大捷更让其名声大噪,刘秀最终能够实现中兴,一方面是他个人的德行、才能、胆识确实高人一等。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大势所趋,其也能顺势而为,顺应民心,我认为这个是他最终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览全书,作者将光武中兴作为一大章节来写,主要还是说明“人心”的重要性,但他最后得出的结论却让我大跌眼镜,作者认为“刘秀对中国历史最大的影响(我个人认为是负面影响),是证明了‘人心思汉’的成立……”。本人认为这个结论是值得商榷的,帝制之下的改朝换代是换汤不换药,如果换做是赤眉、隗嚣或公孙述来一统天下,其模式还是会跟东汉一样,汉承秦制换成“某”承汉制,至多只是在原有制度上进行修缮,但本质是不会变的。为何?简单的说,帝制和民治权力源泉不同,前者标榜君权神授,而说到底也是假王道行霸术,而后者则是“君权”民授,权力受到制衡,黔首已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作者对世情百态的观察是相当敏锐,对史例的条分缕析能启迪读者做深入一层的思考。对我而言,有独到见解,能发人深思的书就是好书。

  《黎民恨》读后感(八):何必曰恨?——张大春 荐《黎民恨》

  公孙策说历史故事不是一天两天了。作为一位资深的媒体人,他多年前就在新闻专业杂志上用以史为鉴的手段让许多浮舞于尘世之间光怪陆离的政治现象有了可参照的历史向度,从而读者非但对现实有了更冷隽的透视;对古史似乎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温度。

  我很讶异他的书没能够成为中学生的历史教材(或者至少是历史科的补充教材),像这样浅显易懂而兼具史识的书,他已经写了两本(《英雄劫》《大对决》),据说还得写足一千个故事,若能结合历史教学,让学子在生动的文笔点染之下,贯通历史事件枝叶纷披的繁复因果,而能从主流的历史叙事和晓畅的世情观察中启发更深远的知见,这是多么可观而方便的教育?

  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幸好公孙策的著作没有列入教科书队伍里,成为升学考试的敲门砖。一旦沦为彼道之阿修罗,那些随史事而演出的神采与文采注定沦为截搭割裂、刁钻欺人的考题,则学子恐怕只能在强迫取分的恶戏中丧失对历史甚至史学有意义的好奇心了。

  然而我仍然要在公孙策多年来所吸引的成人读者之外,对广大的学生族群、或者许多不为猎取分数而求知的读者,推介这一本《黎民恨》。

  公孙策为我们掌握了一个从“人心厌汉”到“人心思汉”的转捩主轴,看似以王莽“何兴之暴也”又“何亡之疾也”的深刻原因,有现实面的、更有思想面的。西汉尊儒,世所共知,但是长期独尊儒术的结果,使得在制度面上“发岩穴”“举孝廉”的种种措施,反而成为有心幸进于士朝者极可利用的门道。

  这个人事流动的内在肌理早在汉宣帝、汉元帝时代便已成形,所以王夫之论此:“士大夫以鄙夫之心,挟儒术以饰其贪顽。”──过去几年台湾人动不动就选出“假”、“伪”等字作为“年度字”的底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也不是,老百姓的眼睛总是在事过境迁之后才变得雪亮;此黎民之恨所由生也。

  伪术初起时,总是堂而皇之,冠冕轩昂,所以王夫之痛斥匡衡、贡禹那样的儒者,不能度德相时,只知舍本逐末,他们的拘迁迂阔,具体表现在“兴明堂辟雍,仿周官、饰学校于衰淫之世”。可是对于经学沦为五行灾祥之说、易姓受符之术,却完全束手,只能任令假借者以更深刻的诈术将儒道转变为“信天命而废人事”的晃子。

  在这种潮流掩卷之下,王莽“自以为周公,则周公矣;自以为舜,则舜矣;周公矣、舜矣,无惑乎其相骛如狂而戴之也!”这最后一句:“无惑乎其相骛如狂”和后世多少假借时风所趋而成名立望的政治人物一时备受拥戴,却了无建树于国计民生的翻云覆雨又是多么地相像?

  黎民为甚么会恨?很简单,黎民恨的是他们自己瞎,却又不能有意识地承认。今天的公民社会普遍让人们自以为不同于古代封建社会里的愚夫愚妇,殊不知今天的愚夫愚妇只不过是不习当年儒生所习之“阳九百六之数”而已,今天的愚夫愚妇仍然想尽办法通过升学考试,或者是想尽办法使其子弟通过升学考试,通过之后,依旧不能免于各种政治乱象。他们依旧瞎,瞎了之后不肯承认,所以依旧恨。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发动的抗莽革命,到头来只是擦亮了顶着“刘”姓的光武帝,毕竟不免落入了“人心思汉”的陈旧迷思。如今我们一样,这个误会使我们不思考历史发展更为具体、更为繁杂的细节。我们太懒,除了被赋予非此即彼的选择之外,不能有距离地看待现实──因为我们连看历史故事都会发懒。

  公孙策发心着手写了好看的历史故事,必有其深切而不必明说的期待,而我则期待明眼的读者真能够自外于“相骛如狂”的困境。根本无视于政治人物玩弄的一切价值虚套,何必恨?

  《黎民恨》读后感(九):人心何在?读《黎民恨》

  对于中国历史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的自语: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以前我不太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为看的书和经历的事情还比较少,而且当时受到钱穆的影响,他在《国史大纲》中说到:“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对本国历史抱有一种温情和敬意,的确,看着中国古代的那些先贤,开疆拓土,按网友的话来说,是把整个东亚最好的地方都给占完了,才有了今日之中国。不过越看史书越觉得中国历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历史,而不是平民百姓的历史。

  在二十四史中,很少看到普通人的身影,顶多在王朝快覆灭的时候看到简短几个字:“大饥,人相食。”。每一次改朝换代,代价就是人口要下降一半多。

  这种情况,怎能如钱穆先生所说的:“对中国历史保留一份温情与敬意”?历史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历史,还是一部“黎民恨“的历史。

  正如这本书——《黎民恨》中所说:“恨,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相对于喜怒哀乐来说。

  在《长恨歌》中,唐玄宗的“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恨”,究竟指的是什么?君王劫后回京,叹的是”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仍未思及黎民!是思念杨贵妃的心情,而那些黔首,没有出现在诗中。

  而《黎民恨》的作者,从王莽篡汉的历史前前后后入手,以黎民的角度诠释老百姓对统治者的复杂心情。

  1. 把握那段历史的四个关键词

  太后:自汉高祖刘邦逝世的那一刻开始,太后就一直有着很大的政治影响力。太后的作风直接反映在朝政上。

  匈奴:汉朝与匈奴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王莽的败笔之一,就是在匈奴国力衰弱之际,无事生非,惹恼匈奴,最终外患加重了内忧。

  谷价:汉朝的兴盛是靠着“文景之治“,汉宣帝之后,昏君辈出,到了汉元帝是,”京师谷价二百余……四方饥馑“,这是王莽得以和平接管政权的必要条件之一。

  更始:老百姓日子难过,只好期待“变天“。更始,就是重新开始,王莽政权设置”更是将军“,绿林军也有”更始将军“,绿林的更始将军甚至成了皇帝。可是那一段历史中,所有的”更始“都令老百姓反而思念前一个统治者! 而东汉开始,人口减少了一千余万。

  诚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过,要追溯王莽为何篡汉,还是让我们回到西汉的历史中寻找吧。

  2.帝国盛衰

  西汉从刘邦建立开始,就离不开“后宫干政“这四个字,始作俑者就是刘邦的打老婆——吕后。

  她开启了汉朝外戚干政的先河,然而也预兆了外戚干政,要么改朝换代,要么就像当年的吕氏一样,身死族灭,吕氏最后的下场就是后一种。

  吕后死后,汉朝迎来了一位新的皇帝,是为汉文帝。他被历史小说家高阳推崇为“史上第一好皇帝“(第二是康熙帝),他最受称颂的是节俭。除了节俭,还重用一位堪称古代法官模范的张释之。第三为人称道的是废除肉刑。

  “自秦朝来,老百姓最渴望的是刑罚宽简。汉文帝更能奖励农桑、提倡节俭,而他的儿子汉景帝继承了汉文帝的政策,史称“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有多好?历史记载:七十年间,国家没有发生大的灾难。只要不遇到水旱天灾,人民可以家家自足。国库里的钱因为多年不用,绳索都烂了,以至于无法计算。

  虽然有七国之乱,但西汉总体是走上坡路的,直到汉武帝。

  汉武帝统治时期,干脆用《黎民恨》中的标题概括吧:长门怨:陈阿娇失宠,小舅子变姐夫;外戚大将军:搏命将军战匈奴,大汉天威实为空;爱其子而杀其母:武帝的精明。

  武帝立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并且让三个人当顾命大臣,这三个人分别为霍光、金日磾和上官桀。

  经过一番激烈斗争,。最终霍光取得了胜利,掌控整个汉朝。霍光大权独揽,成为第一个权力打过皇帝的权臣,废立着废立着,终于到了刘病已的时期,他登基后改名刘询,是为汉宣帝。

  后来史家认为西汉在汉宣帝时期达到鼎盛,后太子等级,是为汉元帝。

  汉元帝本质善良,智商也不低,更笃信儒学,崇尚王道。可是他有一个最大缺点:身体不好,多病。更糟糕的是,他依赖宦官是石显,他是西汉第一个弄权宦官;而他的皇后是王政君,有个侄子叫王莽。

  其后的汉朝皇帝不是醉心于后宫(赵飞燕),就是醉心于男子(断袖之癖),西汉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3.王莽篡汉

  中国古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原来外企还有点小心,后来越来越作风糜烂,更争相竞奢华。成都候王商有一次生病,为了避暑热,竟然向皇帝借用明光宫;更为了引水到自家人工湖只能,擅自凿穿长安城。

  王家其他人不行,而王莽就出现了。他凭借沽名钓誉的手段,博得士大夫赞扬,然后在几位叔叔轮流执政之后,坐上了大司马的位子。

  山寨周公:周公姓姬,但王莽不姓刘

  在王莽之前,几乎只有武力转移政权的先例。而王莽没有武力革命的条件,于是精心设计了一套和平转移政权的模式,他利用了儒家称颂的尧舜禅让政治神话,决定复制相同情境。但是他没有尧舜一样的功劳,因此他决定先复制周公。

  到目前为止,王莽的权力都来自太皇太后王政君。可是王政君当时七十多,如果驾鹤西归,王莽的权力顿时落空。

  于是他给自己买一个保险,让女儿嫁给皇帝,他成为皇帝的岳父。然而他却杀死自己的日子。

  原因很简单,他的儿子王宇认为小皇帝长大的那一天就是王氏的灭族之日,于是他与小皇帝的母族卫家来往密切,让王莽将政权转移给卫家。

  王莽以不法逮捕儿子,处死。而王政君下诏嘉奖王莽,说他大义灭亲。

  此时王莽的爵位是公,距离王爵还有一步之遥。刘邦的“非刘不王”仍然在。王莽只能另辟蹊径。

  首先其他臣子尊称他为“宰衡”,位置在三公之上。商朝伊尹称”阿衡“,周公称”冢宰”..后来诸臣上表说应该将宰衡提高到诸侯王之上。

  太皇太后下诏“可”,同时下令研究“九锡”之法。

  终于王莽改朝换代,推行原教旨儒家主义政策,迷信复古。

  4.王莽的折腾

  王莽心中有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他是篡位而当上皇帝,担心刘氏会复辟。而繁体字“刘”拆开为“卯、金、刀”。于是王莽下诏“禁止佩戴正月刚卯,禁止使用金币、刀币。

  人民为此怨声载道。而王莽下令:凡是持有五铢钱,造谣大钱要废除的人,放逐到四方边外。

  如此严刑峻法,可想而知,上至诸侯下到平民,结果是农民失去田地、商人无法营业。人民辗转流离,不知所之,坐在道路边哭泣。

  王莽又实行土地国有制。对于王莽而言,他是恢复周公制定的井田制,可是对人民大众而言,却是土地全面被充公。

  空话治河:说得好听而已

  中国好多地名都以王莽为名,并非因为王莽给这个地方带来了幸福,而是王莽时期的黄河泛滥。

  人民当时寄希望于王莽,于是王莽攫取了整个帝国。可是,王莽又如何治河呢?最终没有实际行动,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惹恼匈奴:外忧内患的人间炼狱。

  王莽成立新朝,一改汉朝对匈奴的绥靖政策,逐渐对匈奴采取高压政策。还煽动东北地区的乌桓人,让他们拒绝拿出来本应该贡献给匈奴的皮毛。而这却是匈奴不能容忍的。

  但是,新莽政权的对匈奴强硬政策并没有就此停止,还把新莽以前汉朝所采取的对匈奴特殊厚待 政策废止掉,而将匈奴从原来的客臣降低为外臣,甚至斩杀了匈奴人质。

  这些都刺激了匈奴,匈奴又开始连年寇掠中原

  对此王莽派遣二十万大军攻击匈奴,事情失败,这反而加速了王莽政权的覆灭。

  人心思汗:人民不安,政权不保

  说来讽刺,王莽时期民变,原因竟然是王莽“照顾民生”的政策!新朝政府设立羲和命士,调节物价。想法挺好,但是基层执行官员都是当地豪强。这些人与郡县官吏勾结、作假账。老百姓反而因触犯这些专卖业务,最终可处死刑。

  不止如此,新政府的法令多如牛毛,又繁琐苛刻,加上徭役繁重,占走农人耕田的时间。富者尚不能自保,更何况升斗小民。

  众叛亲离:在“精神错乱”的陆上越走越远

  全国到处民变,大风吹垮了未央宫前殿,王莽为了“上应天象”,下诏废太子,过了不久,另一位皇子王安也病死。王莽一下子失去了皇后与两名皇子,陷入没有子嗣的恐慌,乃将两名私生子接来长安。

  骗不了别人,只能骗骗自己

  起义军发表檄文,指控“王莽毒杀汉平帝”,高举“兴汉灭莽”的旗帜。王莽为了表白,在未央宫召集百官,开启金匮,取出当初平帝病危时,向天请命的那件文书,一面念,一面痛哭流涕,向百官表白,可是这一招已经无效。

  学周公无效,王莽于是把自己的头发染黑,立了一位新皇后,还娶了120名姬妾。这些都是让人产生联想:“皇帝返老还童,莫非有神仙相助?“这招同样无效。

  这一切都不能阻止风起云涌。最终起义军杀入长安,一拥而上,将王莽的尸体割成了碎块——为了分功劳。

  王莽的人头被挂在街市示众。老百姓恨死了王莽,用棍子击打悬挂的人头,还有人割了他的舌头。恨呐!

  5、帝国不能永恒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刘秀取得最后胜利,成为汉光武帝。

  光武帝对功臣仁厚:所有侯爵都不兼任政府官职,但以“特进“身份,参加朝廷会报。

  刘秀对外戚看起来是刻薄的,然而他的“帝国永续公式“却不能保证帝国永续。东汉近二百年,几乎不曾摆脱外戚干政。

  而该书作者公孙策认为:刘秀对中国历史的最大影响(负面影响),是证明了”人心思汉“成立——假设是赤眉或公孙述统一天下,“人心思汉”就不成立了。后来也不会出现一些延续烂政权的偏安、流亡政府(如东晋、南宋、南明),因而拖长了人民的痛苦岁月。

  这就是作者对《黎民恨》的结论。

  有关作者:

  公孙策,本名陈哲明,台湾知名专栏作家、政论家。公孙策曾任中时报系记者、主任、副总编辑,曾任台湾《新新闻周刊》总经理、副总编辑,喜欢以历史为鉴,发表大量政论文章。著有《公孙策说名句故事》、《公孙策说唐诗故事》等著作,擅长引经据典写乱世浮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