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贼巢》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贼巢》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8: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贼巢》经典读后感10篇

  《贼巢》是一本由[美]詹姆斯·B.斯图尔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9.90元,页数:5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贼巢》读后感(一):《掠夺者的盛会》恶意收购会导致声名狼藉

  权力精英的野心、手段和贪婪

  西格尔在寻找一种丰富多彩和激动人心的生活,只有投资银行能够提供这种机会,因为它要对发行的每只新股做出迅速的市场裁决,或者宣布一场大收购活动。

  了解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和通过所谓的投资信托公司而牟取暴利是怎么回事。

  这些信息不仅仅直接影响到股票的价格,如兼并价格或者收购报价。

  证券承销、融资和股票、债卷

  如何开设空壳公司,如何进行匿名交易。

  莱文告诉了赖克他的雄心壮志:他计划迅速赚到1,000万 ~ 2,000万美元,然后开设自己的公司,也行能够成为企业的狙击手,专门从事强行收购业务。然后他将雇用像赖克一样的律师和像自己一样的投资银行家为他工作。

  “每天哪里有时间坐在这里互相吹捧,我们不需要谈论成功,只需要谈论失败。”

  ——米肯尔

  《贼巢》读后感(二):人生还是不要玩过山车的好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各种难记的名字令自己很是苦恼,但随着情节的深入,逐步的使自己记住了书中的各个主要人员的名字和索从事的工作,不得不说刚开始读的时候由衷的羡慕书中的大佬们,利用各种内幕谋取暴力,内容真实,描绘了每一位主人公从恐惧到贪婪的过程,再到东窗事发后每个人所应对的态度和内心受到的折磨。

  当今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内幕交易数不胜数,政府部门的监管才是保障市场公平运行的有效手段,制度是一方面还有就是作为监管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能不能顶住压力按照制度去执法,值得我们去深思,制度法制健全的同时我们的执法者如何能到公正公平的去执行。

  通过读这本书对于自己也是经历了羡慕到后怕的过程,如果把自己想成书中的人物,当谋取暴力的同时真的也会像书中某些主人公那样夜不能寐,也许挣得钱也不敢动,所以还是脚踏实地的好,至少活的坦坦荡荡,心情舒畅,自己研究自己的股票,不要乱听小道消息,就连书中的大佬们也都不能保证每笔交易都能盈利又何况现在横行的小道消息呢,专心做自己的,有自己的主见并且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要受周边的影响!等待是痛苦的,但长时间的等待就是为了一次集中性的爆发,从而实现飞跃!

  《贼巢》读后感(三):美国股市捉妖记!“垃圾债之王”你别跑!

  “第二天是布里尔利学校最后一天上课,威尔吉斯的女儿亚历山德拉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当晚要在家长会上登台表演。当威尔吉斯来到礼堂时,他突然意识到不能和其他家长坐在一起。于是,他站到了后面。当表演开始时,威尔吉斯情不自禁哭泣起来。尽管他泪眼蒙眬,但是他仍然能够看到自己的女儿,看到她脸上闪烁着激动,一派天真无邪的样子。现在,他就要毁掉女儿的生活,他不敢再看下去,连忙从礼堂里逃了出去。 ”

  “赖克猛地转了一个弯,加速,然后朝着悬崖冲去。 就在最后一刻,他的脑海里闪现出了妻子和孩子的面容,打消了他自杀的念头。他猛踩刹车,把车倒了回去,停在路边。他趴在方向盘上,大口地喘着气。他发誓无论如何也要逃过这一次。”

  如果单看上面的文字,你或许会以为这是美国什么心灵鸡汤类小说,身处困境,或者身患绝症的主人公,留恋家庭的感人画面。但是,事实上,这些人并不在小说中,他们是现实中的人,他们是“贼”。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股市曾经迎来一段盛世,而其中,所谓的垃圾债券、杠杆收购,是哪个时候金融市场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这浮华之下,在所谓的金融创新盛名下,是一群人相互勾结,利用内幕消息在股市巧取豪夺的故事,上面提到的威尔吉斯、赖克还只是小角色,正是这些人危害着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侵蚀着美国金融市场的血脉,构筑了一座“贼巢”。而纪实作品《贼巢》记录的正是这段美国市场喧嚣精彩的历史,揭示着那个时代违法操作的真相,以及这些人最终受到法律制裁的过程。

  《贼巢》的写作手法充满了大时代的笔触,作者既关乎细节,又着眼大局,既有小人物的日常,又有大人物的故事,属于典型的类似《光荣与梦想》式的笔法,层层递进,有些美国政治惊悚题材电视剧的感觉。整部作品分为两部分,“违法”和“追捕”,一看名称就知道了,前者是叙述那时圈内人士们违法操作的细节,后者则是执法部门追捕打掉这些股市蛀虫的过程。

  这样的两段式展开非常靠谱,首先,它更加聚焦,就是对于业内人士来说,金融界的一些交易行为也是云山雾罩,你还同步交织其它线索,这不乱套了。所以,在前半部分,作者就是从小人物入手,从它们的内部交易手法入手,然后逐步向上,直到食物链顶端,让你对当时这个“贼群”不同层次的玩法都有细节性的了解。毕竟,金融领域的混蛋常常在民间会有一层神秘光环,甚至让人羡慕和暗自欣赏,而作者集中的描写,也让读者可以了解这帮人没啥神秘的,就是无耻。这接着就带来这样写的第二个好处,那就是“欲抑先扬”,调动读者情绪,先让大家看看这帮人曾经嚣张无视法律到什么程度,同时也体现这个群体确实很牢固和强大,要敲掉不容易。接着,当步入执法部门围剿的下半部分的时候,读者情绪就来了,他们将如何对付这些聪明而狡猾的对手?

  本书下半部分写的确实非常精彩,这是一个顺藤摸瓜的过程,中间也充满了艰险。毕竟,金融欺诈的取证并不容易,这些在此前犯罪活动中赚取了巨额财富的势力,完全有能力聘请最好的律师,最强的公关公司。而在这场金融欺诈大案中,德崇证券可谓一个令人唏嘘的机构,曾经,它的领导者雄心勃勃要让这家机构成为华尔街比肩高盛等巨头的公司,于是,他们在垃圾债券和杠杆收购大潮中发现机会。

  于是,米尔肯等人被招致旗下,这些人为德崇创造了巨额利润,也构筑了一个德崇管理层“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当米尔肯们纵横市场之时,能赚钱就成,谁管他怎么赚的,德崇证券本身就跟他们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关系,表面上,米尔肯挂在德崇证券旗下,但是本质上自行一套。于是,德崇就这样被米尔肯们“绑架”,甚至在美国司法部门对米尔肯进行正式调查后,也不得不与米尔肯继续结成同盟,错过了多次自我拯救的机会,当醒悟过来,已经太晚,最终把自己也赔了进去。

  《贼巢》这样的作品和适合对金融市场具备基本常识的朋友阅读,这个题材本色很撩人,作者写的生动好看。同时,书中人物众多,作者也重点拿捏得当,线索始终非常清晰。《贼巢》给了我们一个大时代下的金融市场真相,也提醒我们对市场时刻保持清醒。正如上面提到的,金融领域的恶人常常被传奇化,至今,米尔肯还被一些人推崇为金融领域的革新者,而市场上也依然会有一些人,一些机构,一些公司阶段性以你难以理解的神秘模式,制造惊人的收益,掀起市场巨浪,但是其中又有太多最终被证明只是浪花,身后留下的却是投资者的泪水,甚至一些行业或者社会的负面效应。就如80年代的恶意收购,凭借高收益的垃圾债融资,进而恶意收购上市公司,提高社会资金成本,而收购者往往只是关心短期效应,将公司肢解或者通过发债融资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最终难以正常发展,这些教训都值得借鉴。

  当然,对于那个时期执法部门的努力,还是值得尊敬的,《贼巢》披露了其中诸多艰辛。而在80年代乱象之后,如此大规模的系统性金融犯罪事件出现概率大大降低,如安然事件、世通事件、麦道夫庞氏骗局这样的大案也只是个案。但是,我依然需要对市场一些趋势性的过热投资保持警惕,比如当年的次贷危机,这些不断包装的合法金融产品,一样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最终没有人遭到法律制裁,甚至仅仅过了不到一年时间后,就狂欢着进入了美国史上第二长牛市。而在中国,这样的案例也不时闪现,江湖上至今还有着“翔哥”的传说,一家曾经引领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留下的讨债故事也尚未完结,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然而,当“反常”一时间在市场情绪中成为“正常”的时候,我们能及时发现其中的“妖”吗?

原文地址

  欢迎关注公众号:关于电影两三事,(ID:aboutfilms)

  《贼巢》读后感(四):垃圾债券传奇

  垃圾债券虽然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是发行量极小,不能构成一类资产。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开始大规模的产业并购重组。80年代,通过私募收购公司形成了热潮,被称作“企业劫掠”(corporate raid)。但是,股市和商业银行贷款远远不能满足这种突如其来而又高风险的融资需要,于是垃圾债券成为并购融资的重要渠道,垃圾债券市场就像吹起的气球,急剧膨胀,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臻于鼎盛,美国发行垃圾债券高达1700多亿美元。

  传奇米尔根

  讲到垃圾债券就不能不提到“垃圾债券之父”银行家米尔根(Micheal Milken),他曾被《华尔街日报》誉为全美最重要的金融思考家,“寻找资金就要找米尔根”成为当时市面上的流行语。

  米尔根在加州伯克利大学上学期间,有机会了解到,评级较低的公司债券违约率远远低于市场的估计,也就是说其实风险没有市场预期那么高,因此是比可投资级债券更好的投资。等他加入德崇公司,便根据这个原理帮助客户投资高息低评级债券,盈利可观。但是米尔根并不满足于此,他和德崇的银行家们一起为找不到资金的中小企业发行垃圾债券,同时,他又把这些债券推荐给寻求高回报投资机会的基金。

  好的银行家就是好的媒人,既能为需要资金的企业提供资金,又能让出资的公司得到高利率。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法律为个人退休金账号提供税收庇护,于是突增的退休基金为融资市场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来源。美国轰轰烈烈的企业吞并浪潮令融资需求剧增。这样一来,米尔根如鱼得水,把垃圾债券变成了并购狂潮的融资机制,高息债券的发行迅速增加,德崇证券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发行了80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占发行总数的47%, 被称为“垃圾债券之王”。德崇公司收益也超过40亿美元,成为华尔街盈利最高的公司。

  但好景不长,垃圾债券狂潮中埋藏的一系列炸弹被引爆。米尔根被起诉98项金融犯罪,判刑10年,罚款10亿美元;并且终身不得在证券业就职。显赫一时的德崇公司也付了6.5亿美元的罚款,并且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倒闭的厄运。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畅销畅销书《贼巢》,活生生地报道了米尔根和其他三位金融大鳄震惊金融史的犯罪案例。1995年,笔者在哈佛肯尼迪学院约翰·迈尔教授的金融课上第一次接触到垃圾债券,那是关于借用垃圾债券来完成并购的一个案件分析。米尔根通过发行不同等级的债券来满足融资的需求;同时,不同的债券又吸引了多类的投资者,各得其所,真是聪明绝顶。

  笔者进入高息债券这一行时,大量阅读了有关资料。记得有一篇关于米尔根的报道,讲到此人如何用功、何等投入,因为在西海岸工作,为了配合东海岸华尔街的作息时间,他每天早上4点不到就起床漱洗,此后由专车接他上班。为了能在车上阅读公司的年度报表,他特意戴上有顶灯的矿工帽。这个细节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米尔根坐了两年牢,1993年刚出狱不久就被诊断出癌症,被医生“宣判”只有一两年的时间了。米尔根不接受任何命运的判决,他相信个人能够改变世界,更能驾驭自己的命运。他为了抗癌,彻底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以豆腐代替肉,严格控制每天的脂肪摄取量,并且每天参禅打坐,修心养性。他以惊人的意志力战胜了命运,癌症居然被控制住了。米尔根和他的营养师合作出版了他的防癌食谱,把稿费捐给了他的慈善基金。

  出狱后,米尔根被证券业禁入,他便投资于知识开发和智力游戏。他成立了米尔根学院致力于全球的经济发展,资本市场、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发展。米尔根最热衷于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设立了米尔根奖学金基金和米尔根家庭慈善基金,并参与几个医学研究的基金会。米尔根没有因为入狱而沉沦,也没有因为癌症而消极,他至今仍然活跃在美国社会中,并且颇有影响力。

  纳贝斯科公司并购

  米尔根的个人魅力不能掩盖他当年劫掠一般疯狂并购的野蛮行径。

  谈到企业大劫掠,就不能不提到1989年KKR以311亿美元的高价并购纳贝斯科(RJR Nabisco)食品烟草公司。KKR全名是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L.P.,简称KKR,中译为“科尔伯格·克拉维斯”,是历史悠久的老牌私募公司。纳贝斯科并购一案在当时创下并购史的最高记录,KKR也因此名声大震。

  两个记者追踪报道了惊心动魄的整个过程,他们把报道改写成了一本纪实小说,就是畅销的《门口的野蛮人》。这本书成为企业管理的必读书,也是福布斯评选出的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图书之一, 该书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改编为电影,于是KKR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80年代企业并购的疯狂也被鲜活地呈现给世人。

  KKR在收购过程中通过米尔根所在的德崇公司和另外几家投资银行发行了不同评级的大量债券进行融资,虽然整个并购高达310亿美元,但KKR实际只使用了15亿美元的现金。德崇证券所得佣金达2亿美元。书中展现了企业劫掠的残酷、狡诈和贪婪,劫掠者们真是名副其实的“野蛮人”。

  尽管米尔根一再强调他的本意是帮助小公司发展,他本人是解决融资问题创造就业机会的专家。但是,米尔根和企业劫掠者在世人的眼里是摧毁美国企业的“盗贼”和不折不扣的“野蛮人”。80年代后期杠杆收购像野火蔓延,垃圾债券发行得毫无无节制,被收购公司的现金流量最终无法支撑过高的借款利息,于是不少被购公司接二连三地破产,疯狂的并购从巅峰走向衰退。垃圾债券原本是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融资渠道,但是常人更多是把垃圾债券当做杠杆并购的帮凶。尽管高息债券的名称从垃圾债券(junk bonds),进化到高息债券 (high yield debt),又美其名曰杠杆融资(leveraged finance),但是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没有根本改善。

  历史总是在重复自己的过错。2006年和2007年,杠杆并购大回潮。2006年融资超过2200亿美元,是2005年的两倍,相形之下,80年代的疯狂成了小巫见大巫。不仅如此,KKR又创记录,与TPG联手购买的达拉斯公用事业公司TXU,交易总额将高达450亿美元,远远超过当年并购纳贝斯科的记录。连米尔根本人都对华尔街这样失去理智地滥用杠杆表示震惊,他在2008年香港的一个投资大会上说,“30比1的杠杆不是正常的业务,从来就不是,今后也不可能是。”当然,气泡毫无例外总是要破灭的。如果将它比作一出戏剧,可以说,它的结局早就写好了,而且耳熟能详:被并购公司破产重组,垃圾债券违约剧增,债券市场陷入信贷危机,投资者损失惨重。只是这一次的重演,规模更宏大,后果当然也更加惨重。

  《贼巢》读后感(五):华尔街的福音或诅咒,祷告殿或《贼巢》

  作为一本别出心裁的把出场人物和历史性照片,这些本该作为附件挂在文末的东西,放在开篇位置的神奇出版物,若非那个叫做卡尔伊坎的熟悉名字跃入,大约还不会让人有快速的代入感。毕竟,作为上世纪八零年代足以左右资本市场的大鳄,那本得到他授权的传记,实在是空洞乏味的可以,以至于我发自内心的觉得马克斯蒂文斯一定是被卡尔忽悠了。那么在这桩华尔街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案中全身而退的卡尔,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的咄咄逼人里有多少马克未能说出来的细节?只是想想便叫人兴奋不已,毕竟窥伺名人背后那些事的八卦心理,乃是俗人绕不过去的本性。

  《贼巢》,貌似是从福音书里摘录出来的名词,作为了书名,并不吝啬笔墨的,一点一点梳理着从1983年到1989年的华尔街往事。

耶稣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巢了。 《圣经:马太福音》

  其实如果称之为传奇,也并不过分。那些人,那些凭借着个人出众嗅觉和冒险激情,从老派的金融世界,杀出一条中产阶级到国家巨富之路的人们,他们所发现的各种各样花招百出的技巧,以及编织网络筛选伙伴的能力,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除了这些事迹本身就已经富有成就好莱坞大片的跌宕起伏之外,我同样佩服詹姆斯在上部中几乎是不偏不倚的叙述立场。激进的、犹豫的、贪婪的、保守的……那些人,在狂热的美元世界里既有身不由己的随波逐流,也有主动出击的谋求机会。每个人都个性鲜明,为下半本收网过程中的世情百态埋下了伏笔。你会感慨。那样的人,既然可以无比骄傲的做了那些事,就必然在面对政府时会有同样跋扈的挑战。那样的人,既然始终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左右摇摆,就必然在清算来临时首先令自己崩溃。那样的人,既然始终坚信自己的价值观和言行无懈可击,就必然在面对质询时保持清者自清的冷静和沉着。

  当然倍觉惊惶的是,詹姆斯的笔法,会让人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想法,是的,当你站在每一个人的立场去看他眼前的世界,似乎没有人有权力去粗暴的判决,到底是不是他们摧毁了华尔街?纵然联邦政府的法庭和证券委员会给出了结果,詹姆斯也毫不避讳他们的瑕疵,而这瑕疵,毫无疑问让这起看起来已然无可争议的大案的真相,躲在重重雾瘴里得意的笑出了声,且欣赏着世界对他们的无可奈何。

  还记得卡尔伊坎的自述,他的得意在于,未见得创造财富,而是通过掠夺造就了价值。抽象的概念在詹姆斯的陈述里变得具体,所谓的恶意收购、绿票讹诈,甚至白骑士……没有人能够逃脱华尔街里风起云涌的价值杠杆。诚如最大鱼米尔肯的观点,奔着钱去的嘴脸,不是罪过,而是诚实。在他们的价值领域里,对于贪婪的判定充满了正义感,因为金钱的无所不能,正在疯狂的华尔街里得到不断的印证。

  然而,祸福的判断,似乎落到所谓内幕交易下对证券市场的控制是否正面上。这又变成了一个无法单纯判断的依据。

  当他们被判定有罪,就意味着法律正在挑衅自由市场,所有对于资本活力的救赎都成为罪过。那些对于华丽梦想、伟大未来的鼓吹,秒破成齑粉,他们以道貌岸然的方式获得的巨额财富,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泡沫破灭后受害者们攻击的靶心。

  所以,当一开始收网的时候,华尔街的沉着和平静看起来也是好正常的。是的,联邦调查办公室真的打算把整条街的人都抓起来吗?罪不责众的道理古今中外一概通用,更重要的是,华尔街对美国经济来说,果然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或许,这也是卡伯里和林奇们因为自己对资本市场的知识匮乏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我觉得这样应该更合理一些,詹姆斯似乎也是持有类似的观点。而他们在案件推进过程中对豁免权使用的缺乏策略,也屡屡把自己陷于被动之中无法自拔。

  然而作为旁观者感到心惊的是,华尔街的利益勾连,让犯罪网络里的每个人都形成忠实的关系网,彼此保护和掩盖,即便是以金钱的名义。而为了打破这种交易式的义气,或者说捍卫资本市场的正义,联邦调查办公室获取更多罪证的方式,是免除证人的某些罪责。这就导出了一个荒诞的结论,那就是政府在处理那些背叛国家和纳税人利益的罪行时,采用的方式是以国家和纳税人利益作为交易筹码去煽动另一种背叛。

  西格尔受到的指责,终于表现出一种合情合理。他多年来的不安,淹没在华尔街的汹汹声讨中,大家都选择追随金钱和成就感,而漠视法律法理以及自由市场本该有的气象。作为破冰者,西格尔被钉在了背叛者的耻辱柱上,当然,到了最后他已经不在乎了,不在乎叛徒的声讨,也不在乎他背负多年压力去指证的对象是否收到足够分量的审判,内心的救赎才是他想要的终点。

  相反,联邦调查办公室则为后来的市场震荡承担责任,因为他们开始和结尾时的冒失处理,留下了太大的纰漏。尽管,指责那些充满正义感的政府官员,实在缺乏公允,然而他们对破获大案的企图心,实在是处理过程中无法忽视的瑕疵。

  层层蛛网,即便是撕破了几处,就足够让人瞠目结舌。忽然心疼那个叫做马克的传记作者。因为从一开始,自这个大案中全身而退的卡尔伊坎,就从未想过要把自己成功的秘辛和独狼的内心告诉这个世界。游走在证券法边缘,并且借助德崇公司力量融资的他,怎么可能一点利益都不沾?如若开诚布公,只怕会成为另一个揭开华尔街隐晦往事的西格尔。

  特别想提一下的,还有眼睁睁看着德崇在自己手里破产的约瑟夫。他那样执着的站在米尔肯的无罪辩护方,用德崇的钱支付着把他这个CEO排除在外的律师费和公关费。他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那么鲜明,鲜明的当他发现自己受到欺骗的时候,似乎连脸上的微表情都跃然纸上。成也萧何败萧何的故事在华尔街上演,可是充满无力感和不知该不该悔不当初的又何止只有约瑟夫一个?

  前两天刚刚看了《大空头》。上世纪八零年代的往事,在二十一世纪初再度上演,还是当时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看到书名的括弧里的标注真是真知灼见:

所有的金融犯罪都是这个案件的缩小版、删减版或复制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