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饥饿的女儿》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9 20: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精选10篇

  《饥饿女儿》是一本由虹影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一):省略号

  我忘记那首诗具体说的是什么了,大致是“你走在哪一个格子里 你迷失在哪一个梯子上 你蜷缩在哪一个街道上”(可能不准确)。听讲座时候一直在不断的会想起这几句来,我不敢去应证它是否正确,万一诗本身的意境跟我以为的有出入呢?

  我以为的?要么“你”迷失了,要么“你”藏起来了,要么“你”封闭起来了,总之,无关 寻找,我在等,就站在原地等,“你”什么时候出来。

  “你”出来了又能怎样呢?

  看的第一个作品是个中篇《绿袖子》,很偶然的机会,在大学图书馆,被扎眼的绿色封皮吸引住,拿过来一口气读完,倒抽凉气。怎么会害怕?怎么不会害怕。可能里面的爱情要命,你死我死,你生我生,若分离,定要找寻对方。于是二人长春、日本、纽约来回错过,围观的人唏嘘,读书的人心颤。在那种年代,雨中赤身露体的二人,若被人发现,不是被乱棍打死也可能会送进精神病院,二者相差不离

  我本不信柏拉图式的感情,它需要庞大欲望幻想填充,整个就是一个充满自己想象大气球,毫无分量可言。我若需要你,我就必须得到你,可能以后会变,但是就在当下,在我需要你的时候,我必须得到你,我的脑子里已经都是你了,我需要触碰到你,你不在,我就去找你。不不不。换种角度去说,不仅限于爱情观,换任何你渴求东西,都当如此。

  那时候我的脑子里总是会有回音“我要找到你”,来回晃荡。它有场景,大雾天,能见度不过五至十米,任何向自己走来的人,跟自己说话的人,哪怕是在两米开外,都惊觉像是一个个的鬼影,声音不是从对方口中来,是穿梭于雾气之中,找不到出处,荡漾了一圈直奔你的脑子。我当然会害怕,会倒抽凉气。

  这个场景持续到之后看的几部作品。怎么会都是雾气腾腾的场景,总是有人跟你说话,我搞不明白

  《K英国情人》,女人用了全力去爱,男人用了全力去应。可能疑惑出现在女人的脑子里,会被爱压过去,疑惑出现在男人的脑子里,稍做耽搁,稍有偏差,男人就抽身了。而后生活中再出现疑惑,再一偏差,就会猛然想起抽身之前的状态。若对方不等呢?即便想找回,也已经真真切切的失去了,而人有一种病,往往某种东西彻底失去人才会发现它在自己内心的分量。

  《绿袖子》的男人,日本男人;《K》中的裘利安,丈夫,《阿难》中的阿难,那个本身想当作家,但是写出的东西汤汤水水的男人,丈夫;《孔雀的叫喊》的月明,丈夫;《饥饿的女儿》的历史老师,养父,生父。跟女人比,年纪小一些的男人保持着与女人同等、甚至过之不及的感情态度炙热纯粹;年纪差不离的男人,平等礼貌性的宽容,就是“即便你不对,我对你有意见,但是你有你的自由,即便你伤害到我”;年纪长一些的男人,控制欲强,一种永远居高临下,带着“你不懂我”的“高深莫测”,即便夜夜躺在身边,女人也弄不清楚枕边人究竟是什么模样。缺乏父爱的人想找个父亲一样的男人,可是本身就不知道父爱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拿什么标准去衡量呢?

  婚姻可以如任何形式般的存在一样,只是种形式,外人看到的,与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到的,完全是两回事。《K英国情人》里的婚姻,包括伍尔夫,都是一种假象,所以我会想起《蝴蝶梦》。而后发现,看过的几个作品当中,婚姻都是如此,包括《阿难》中的苏菲,其中甜苦,外人不知。何为美满?不知晓。起码别想不起来自己从前是什么样子。闵在别人认不出自己是谁的时候才穿出美丽旗袍,为了什么要隐藏自己,不是孩子。为了孩子去隐藏,叫母爱

  我从来都没有觉得《饥饿的女儿》存有泄愤报复之心,若有这份心里,字里行间怎么会呈现出对过去的梳理,孩时的疑惑,苦难记忆,还有爱,当然是爱。这种爱就像是在斑驳潮湿的墙上神奇绽放出的一朵花,生长环境恶劣,可是它在那里啊,你不能因为墙壁上斑驳破落的面积占到了99%就只看到了99%,那1%花的存在,不是靠它们的岌岌可危养分,哪里能存活。

  之前说到的总是有雾气的感觉在看《饥饿的女儿》的时候消失了,虽然有种湿漉漉的感觉,可能跟重庆的气候有关,可是有雨后的那种清透。我看书的顺序有些不同吧,反而《饥饿的女儿》是后来才看的,除却零散的诗歌,可能是最后一本。我确是有意识的放在最后看,因为怕在看其他作品的时候有带入性。《饥饿的女儿》也让我害怕,因为太真实了。(《好儿女花》至今未看,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够承受真相底气。但是得把它看了才能看《朵朵米拉》。即便我充满了好奇,这个作者写到真实的东西我都没敢看完,她就转了方向写了童话。)

  可能就是因为这份真实,我从未觉得这书有泄愤的私心。若不释然,怎么会去面对,怎么去梳理,定有偏差,何况“面对”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困难事情。生父养父母亲伟大大姐我最不懂,我觉得丑陋原谅我用了这个词),丑陋到真实。任何人为了感情、或者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去逃离、去背骂名、去撞南墙都是值得钦佩的。可是人打着这样的旗号,把一时的激情火花扇成大火,接而并不顺心,再拿消防栓把激情剩下的点点火火迅速浇灭,用力之大连灰烬都试图冲洗干净,这样做并不是勇敢,我不能理解。那个年代,我这个年龄,用尽想象力也不能感知到当时绝望的一半。

  于是我们这代人就成了王小峰说的在文化沙漠中下了大巴车的人,前后都是沙漠。我学识浅薄,不能分辨它的对与错。只是,人类在,难道不是处处都充满了故事吗?天呐,我的疑惑太多,到处都是问号

  再补上:好奇怪,直至读到最后一本《饥饿的女儿》,本本都觉得落笔不是句号,是省略号。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二):社会是倒退还是前进了

  第一次接触她的书 就是这本 本书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压抑的 她描写生活贫困落后地区不道德行为下所形成人群 贫困 饥饿 报复 作恶 不伦之恋 还有人在极端环境下谋生计坚韧宽厚待人的良善 都给人深刻影响 没有经历过贫困的人是无法想象在物质食物极度缺乏下 人的状态是怎样的 它是一种接近极限疯狂自相残杀似的苟且 是无文明可言的暴戾

  衣食足 知荣辱 在极端环境下 人是没有理性的 成为生命最初原始的状态 贪婪 欲望 罪恶 随处可见 人性泯灭 制度变为借口 打压 欺诈随处可见 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对于现在生活在富足社会里的你我无法体会金钱社会的今日 我们填饱了肚子 装扮了外形却没有满足内心的贪婪和欲望的本性 人们依然焦躁迫切需求更多最多 人们依然互相残杀 互相掠夺 只不过这种掠夺加上了文明的帽子 穿上了法律的新装

  虹影 直白描述了自己生活的那个年代 展露了所观所感后的无限悲哀 亲情 爱情和友情细微转变层次的人性 原始的状态展露无余 这就是你我他 这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 无论你穿的多么好 拥有多少财富 你的内心深处依然是饥渴的 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是孤独的也是罪恶的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三):谁来记住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寻梦环游记》里有一幕印象非常深刻,那位弹着吉他的骷髅老爷爷,在弹完歌曲后,慢慢变成了一片片花瓣,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世上已经不再有人记得他,“死亡不是永别,忘记才是” 。我不知道,如果虹影没有写出在重庆南岸六号院的那段生活,会有多少人知道那里发生了何等惊心动魄悲欢离合,有多少人记得在那令人绝望的各种“饥饿”中苟延残喘的人们。所有的书写都在对抗无所不在遗忘和对遗忘难以消解的焦虑,《寻梦环游记》如是、《白桦林》如是,本书也如是。

小说的故事背景并不复杂时间跨度是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地点以六六的家——重庆南岸贫民区野猫溪六号院。作者是这样说的“(重庆的)江南岸,是这大城市堆各种烂杂物的后院,没法理清的贫民区,江雾的帘子遮盖着不便见人的暗角,是这个城市腐烂的盲肠。”,故事发生在小说主人公六六,1980年十八岁那年。1980年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是太遥远的过去,跟今天的光明繁荣风花雪月的生活仿佛格格不入,但正如阿来在序言里所说“(非虚构文学的兴起),也许是因为虚构的文学正在大面积地从现实撤退,尚未撤退者也正以中庸温情精致美学遮掩了我们共同经历过的生活的残酷与艰难”。

短短三十年时间,大部分国人已经不再知道身体精神匮乏可以到何种程度,这固然是一种幸运,但如若认为自己绝无可能经历如此残酷与艰难,这些经历这些故事就与己无关,这未必是一种幸运。但话说回来,未亲身经历过的我们又如何能真正理解1962年那种命悬一线挣扎?如何能理解六六在十八岁知道自己“众所周知”的私生女秘密身份?如何能理解拥挤在逼仄空间里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兄弟姐妹?那种胃口的饥饿,精神的饥饿,性的饥饿和爱的饥饿就像人性深渊下奔腾的暗流,不是一只笔可以写尽,也非单凭想象可以接近的。

虹影的文字时常自言自语,就像写给自己的一封告别信,它掏空自己地讲述秘密,就像揭开结了一层薄薄血痂的伤口漫长而深刻,细腻残忍。这般郑重的文字注定会等来它所拣定的读者,它所具有的力量铁锤一样敲打我们的灵魂,拷问我们的愚钝。卢卡奇所言史诗是一种反映社会和人性样貌的体裁,从这个角度说,《饥饿的女儿》不只是一部女性题材视角的史诗,它就是一部只差一口气的准史诗,它从六六和母亲的故事里反映出的是风雷激荡大时代的饥饿精神。这样个性的体验才是足够普遍,这样鲜活个人才能体现全貌。

  在书中有一段作者描写家里没有卫生间,清晨得早起去等公共厕所,“女厕所的三个茅坑脏到无处下脚,白蛆,还有拖着尾巴发黄的蛆,蠕动在坑沿,爬到脚边”。而且,“多少双眼睛盯着排泄者的前部器官”,这让处于青春期的六六体会到难以承受的尴尬,“总要带样东西,装作不在意地挡在自己面前,有时是蒲扇,有时是一本书或书包”。这或许会让当下的读者感到糟糕肮脏。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谈到“刻奇”是一种不能承认“上帝拉不拉屎”问题格调,为了保持世界光滑完美,应该避免讨论上帝是否具有人类排泄器官的尴尬问题。岁月静好的言语体系自然容不下“拖着尾巴发黄的蛆,蠕动在坑沿”的位置,在这二三十年里幸福生活的人们,忘记了这几十年其实是中国的异数,四十年前人们所经历、所沉沦、所抗争的一切都变得如此不合时宜,当似曾相识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这世界如此的崭新。

  《悲惨世界》里这样说,“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幷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本书自然不能比肩《悲惨世界》,但它们其中某种悲悯气息是相通的。

  六六十八岁的出走,像是某种精神上的弑父,对于养父错综复杂的情感,对于生父迟疑拒绝,对于“精神教父”的欲望与失望,让她像《傀儡之家》中娜拉的出走,这是她的“第二口气”,也是主动选择了一种未可知的命运。就像《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卡列宁微笑”的托马斯和特丽莎,生活哪有容易的,只是有时你原谅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四):童年?青春?

  作者诉实类的描写,仿佛让我看到了我的童年。以前“苦难”孩子的生活大抵都是这样过来的,家里孩子多,姐姐比我大三岁,从小在各方面都比我成熟,因为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又是个女儿,长得也丑,所以从小最怕的就是逢年过节亲戚到家里来串门,每个人必会取笑于我,出生的时候恰逢国家计划生育正严格的时期,父母几度将我送给别人,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自小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也对我百般欺负,总是逼迫我做我不想干的事情,每每在家里受气,我总是会想要离家出走,但是哪里会来的勇气敢出去闯荡,最后的结果就是,等长大以后出去,就不再回这个家。如今终于长大了,自己在外工作了,我庆幸自己在这方面的记忆力不好,很多以前的事情就像做梦一般,显得那么不真实,现在一年也就过年的时候回家,但是人越大,就越是牵挂与家里的联系,越来越重的思乡思亲之情,会在某个瞬间突然出现,让你有一种插上翅膀马上飞回家的欲望。

  比起作者的经历,我的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对孩童时期心理的影响却是相同的重要,或许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出或大或小的共鸣,那自小就一直相伴随的自卑感,那自小就想要证明自己的迫切之心,那自小就想通过各种努力博取父母的一丝丝关爱,那从小就没有感受过来自父母的亲亲抱抱......看完书,猛然间想起了前两天看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相似却不同。

  人,生来孤独,重要的不是找到人来陪伴,而是学会孤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