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哭》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哭》的读后感10篇

2018-05-25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哭》的读后感10篇

  《不哭》是一本由申赋渔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哭》读后感(一):活着

  读余华的小说《活着》的时候,心里涌动着一股无奈,余华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笔调讲述了福贵的一生,在经历周围的人一个一个离自己而去后,福贵没有任何办法,他只有继续一天一天地生活下去。《活着》已经让人感到了人生绝望残酷,但人们会说这毕竟只是小说,然而现实生活又往往比小说更加残酷而无奈,亦如申赋渔讲述各种发生真实世界中的故事,组成了这部让人热泪盈眶的《不哭》。

  《不哭》这本集子中的作品是申赋渔在几年前写成的,作品中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曾经,但给读者的震撼力却丝毫不减,因为这些故事依旧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继续上演着。《宝宝,不哭》中的第一张照片,那个被严重烧伤的孩子躺在病床上,吸氧管插在鼻子里,眼里含着泪水,她不仅仅是身体痛,更难过的是她在想着妈妈,她一个人面对着医院陌生环境和人,心灵创伤难以愈合。只因为严重的烧伤,她被父母遗弃在医院,看着小女孩的照片,同样作为一个母亲的我,无法理解多恨的心才能够把自己的女儿孤零零地留在医院里。但我读完《不哭》的所有故事,我开始理解了,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女孩曾经生活在怎样的一个家庭,也许她的父母的确有自己的无奈,他们需要继续活着。

  《不哭》中每个人物都是鲜活的,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他们都是现实中存在的真实。在《压垮的18岁》中,不堪重负的哥选择了跳楼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很多18岁同龄人享受着青春年华的时候,他却走向终点,只因贫穷家庭的压力哥哥死后,生活的接力棒便由此交给了弟弟一家子的生活还要继续过下去。在《不哭》中有很多类似的人物,他们被疾病贫困等各种不幸压迫着,没有解决办法,无奈、沉默麻木,就算能痛哭一场,面对的依然是漫漫无尽长夜

  申赋渔既是一个作家,又是一名记者,他带着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尊重在讲述生活,他相信普通个体的力量,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讲述和关注方式,带给这些人一些改变

  活着,不哭,改变,愿继续活着人不再重复生活的悲哀和无奈。

  《不哭》读后感(二):不哭|其实我是不愿谈感情

  其实,我一点也不愿意谈感情。不是说我的感情很稀有,而是当下的世界情感泛滥,到处都是廉价眼泪肤浅情绪调动。

  报纸电视热衷于煽情,把人当做情绪的产物,醉心于对人们情感的扰动,一次又一次,多了,也就没意思了。

  情绪是有力量的,每一次的情绪爆发,都是一种力量的表现,它会让我体会到一种新的认知,有时是对自己,有时是对别人。

  因此,成熟的人不会滥用自己和别人的情绪,轻易不会动感情

  但是,这本书为什么叫这样的一个名字呢?不哭?哦,我想:我为什么哭!是的,我一点也不想哭~

  看起来这本书的颜色很有些冷冷淡淡,并不欢快;名字也有些古怪,甚至会让人产生疑惑;手摸上去,哦,这是一种纵横交错的触感;看了下书脊的部分,嗯,一种线装书的感觉扑面而来,真是一种少见设计。这让我懵懵懂懂间,感到了一种不一样味道,也许这是一本认真的书!

  是的,这是一本你无法不动感情的书。但是这本书的目的却并不在于让你流出眼泪。那些流出的眼泪,相信我,它们代表的绝不是感动激动伤感等等简单的情绪,而是对这个世界的再次认知!

  我们成长到现在的人生经验,在这本书中竟然全然为零!我们以往看事物角度判断,在这本书中竟然全部有了不同的解读和理解!甚至我们在心中的善恶分界,三观确立,忽然间又有了新的边界和拓展!

  它调动了我们的情绪,但给我们的却并不止步于“情绪”。

  我确实哭了,但这样的哭,是我无法避免的;而这样情绪的被调动,我居然不讨厌。

  书中的感情是那么的饱满,现实的无奈中依然饱含希望,看书的人的心并没有被撕裂,反而获得了一种抚慰

  世界那么大,在我们按部就班生活中,竟然有那么多种不同生活的人,挣扎命运,但也执着于命运,他们的内心包含的太多,绝不是简单的几个词——坚强坚定奋斗、贫穷、挣扎、希望等所能表达出的。

  在此,我急于的向你说:请你打开这本书吧,你将无法在这样的故事里置身事外;你也将会再次爱上你的生活!

  《不哭》读后感(三):卑微的光

  卑微的光

  ——— 读《不哭》有感

  都市工作的你,还在为几千块的苹果手机是否要更新换代忧愁时,山那边饥饿的小女孩甚至连一个干瘪的苹果都舍不得吃,她眼巴巴的看着,嘟囔着留给干瘦且病痛缠身的妈妈吧。妈妈更舍不得吃,她们默默的看着,像宝贝一样藏起来,最后决定,留给即将回来在外务工的爸爸吃,给他一个惊喜,也许那时苹果已经腐烂。

  酒吧中买醉的你,常常感叹,青春易老,光阴如流,沉沦于世,怀才不遇,借酒浇愁时,在不远的病房里,你可知有多少被抛弃,无助的病婴,即将面对死亡的来临,他们刚刚睁开眼睛,看到一个崭新的新世界,就要离开人间,他们无辜的眼中充满着多少不舍和留恋,哪怕可以多活一天也好,多看看这个世界一分,一秒,那他们也会无比满足,还世界一个纯纯的笑。

  我就是卑微的光。我在无名的一群人中;我们没有钱,更无身份地位;我们是弱势群体名牌豪车,高宅,我都不羡慕,我不哀怨命运的不公,为何劳动一天,辛苦付出只换回几个馒头;我只希望爹妈都可以健康的看着我长大,我也看着他们慢慢的老去,微笑着长眠。

  我就是卑微的光。也许有天我会与你不期而遇,请你不要躲的远远的。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都拥有一样的皮肤,一样的血液,一样的呼吸,一样的生命尊严。你的笑容是我最好的礼物,只要你拍拍我被生活压弯的肩膀,我也会高兴一整天。

  我就是卑微的光。虽然我渺小,我也无助。可我不奢求别人的怜悯,也不奢求你能给我什么,或非让你帮我什么。因为,我心中充满力量,我遥望天河,那些凡尘如星,都是那么闪烁美妙,只不过,我是一颗流星,我愿化作流星,带走人间不幸,那绚丽火焰,在天空绽放,照亮你的双眼。

  我就是卑微的光。我寻找我人生的灯塔。在波涛汹涌大海中,我早已开始了我的航程,只不过属于我的海域里,这航程荆棘密布,要穿越漩涡狂风暴雨啊,来吧。闪电雷鸣啊,来吧。我的船帆被吹落了,我的船桨也折断了,我不害怕,擦干眼泪,我不再哭泣,我宁愿像英雄一样战死,我看到了灯塔,幻想风雨后的彩虹,那是命运之神给我最后的启示,灯塔的光,就在我心中。

  愿重庆社再版的《不哭》,就像卑微的希望之光,抚慰浩瀚天地之间的生灵万物,心归故里宁静平和

  (皆因本人成名已久,仍属弱势群体,故稿费高达千字24元,非约勿转,否则必遭法律之严惩,切记。)

  《不哭》读后感(四):直戳心灵深处

  18个故事,展示着18个孩子的不同境遇,不同生活,他们在困境中成长,他们将怎样面对未来作者申赋渔在《不哭》中记录孩子们的不幸、坚强,他在为这些弱小社会伸张“正义”,揭开“真相”。虽然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是2008年,但是2015年的《不哭》依然给人们心灵上痛戳,给社会一种警示。

  不幸与怜悯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肝宝贝,人们常说,“哪有父母不爱他们的孩子,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可是看到《宝宝,不哭》中那一岁半的孩子,谁还能说出上面的话呢。她只有一岁半,大面积的烧伤,每年要做一次大手术,在疼痛中喊着妈妈,可是她的妈妈在哪里呢,她的爸爸扔下她一走了之。作父母为什么要这样的狠心,难道将来你们不会后悔吗?责任良心在他们身上丧失殆尽了。

  同样,《姐姐不疯》中,我看到了父母以及家人的麻木,杨艳梅因为一系列的惊吓、家庭暴力出走,可是他的父母无动于衷,没有出去寻找没有任何询问,尤其让人气愤的是她的弟弟,杨艳梅一心想着弟弟,为弟弟挣钱希望他念书,有出息,可是他呢,当姐姐消失的时候,却为了自己的前程一拖再拖,姐姐消失三年,虽然最终找回姐姐,但是这是所谓的亲情吗?我为一岁半的孩子和杨艳梅的不幸感到怜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亲人的爱。

  责任与死亡

  当读《压垮的18岁》与《血色少年》时,不禁想到了我们初高中学生时代。《压垮的18岁》中的哥哥品学兼优,却偏偏选择了死亡;《血色少年》中一群少年因为家庭的不良教育造成出手凶残伤人,之后却扬长而去,最终还是游荡在社会上。

  这两个故事正是现在社会教育的两个极端高等学校与低等学校的一种写照。最近年,社会上每年都会出现中高生自杀的现象,都与“哥哥”一样,承担不了自己的责任,压力太大了,他们懂得自己在家里扮演着的角色,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日积月累压在他们的心中,最后一小点的失误就造成了他们内心的崩塌,再也不敢面对未来、家人、社会,选择死亡。而处在低等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家庭环境以及教育很糟糕,曾经我也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对他们有所了解,他们对未来没有一丝想法,对生活也是自暴自弃,每每一点不满或惹怒了他们,他们就会大打出手。我们学校的大门口每天中午都会有一大帮的男生在一起,有的甚至拿着棒子、刀子准备与另一伙人打架。曾经我问过其中一个男孩天天打来打去的不累吗,就不能好好学习?他很无奈地告诉我,谁不想好呢,可是,我家里都不管我,谁能瞧得起我呢,跟“他们”在一起至少还能有人看看我,大家在一起还能快乐一些。我沉默了。社会的责任在他们的面前荡然无存,他们也只是想证明自己是存在的。

  微笑与坚强

  作者虽然讲述了很多让人不堪的故事,但是《宏雅的微笑》《假如人生是一部默片》又给了我们一丝丝的阳光。宏雅一直用她的阳光、快乐、坚强和白血病做着斗争,18岁的她在雨天再也没有醒来。不能说话的肖华承载着家里人的所有希望,他即将毕业,在应聘中屡屡遭到拒绝,可是他依然在坚持,他内心坦荡,眼睛明澈,无畏未来的挑战

  另外《不哭》也反映出了一些社会问题,在《血色少年》中的不良少年们除了进入少年教育所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投入一些关爱;像一些没有生活来源以及一些特殊人群给以早早的关注,如《妈妈我饿》里的妈妈是吸毒犯,是不是可以采取特殊的政策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也不至于3岁的孩子活活被饿死;《为了孩子去流浪》中的张金锋不用去流浪,可以和女儿一起生活等等。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真希望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并开出灿烂花朵

  《不哭》读后感(五):《不哭》:默不作声的悲哀与愤怒

  鲁迅曾说,“在你远行之前,请望着无尽的远方,想着无数的人们,因为这一切都与你有关。”去关联跟自己无关的事,终究是件不易、不讨巧,且让人疲倦的事。但对于人而言,“共情”其实是本能。“由己及他”的迁移,是人类情感里很美好的部分——但倘若果真人人本心如此,那么面对世情时人的故作冷漠就显得不可理解,且让人愤怒了。

  《不哭》是作为记者的申赋渔出版的的第一本书,集结了他撰写的一系列人物报道——这些人都是“小人物”,却因为命运的颠沛,偏转了自己原本安稳的人生轨迹。这世界总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平凡总是唾手可得,意外只是意外——可当后者切实发生时,人们才会领悟到前者的难能可贵

  个体终究无法抗衡命运的无常,但“没有是一座孤岛”,孤寒之中,人还可以期待雪中送炭”。当下,社交网络如此发达,人们也越发容易发布自己的观点,去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关切。可是当所谓的“事件”发生时,人们太轻易就去唏嘘或是谴责——毕竟言语俯拾皆是的“道具”。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所谓“舆论”的力量固然不能小觑,但当人们越发对此习以为常时,作为一种言语的情感诉求本身,反倒更容易被湮没和消解。

  于是申赋渔的这本《不哭》,其实是对言语的力量的一次回溯——在表面上,名为“不哭”的这本书,其实已然具有“令人哭泣”的力量。申赋渔的笔触平淡的,但就是这些由他亲身接触,再娓娓道来的真实故事,才具有格外的力量。

  一个一岁半的宝宝全身烧伤被弃医院,等待她的是反复的手术与失去父母的孤独(《宝宝,不哭》);一个孩子在每年9月1日,都会同时体验最大的希望与绝望,因为他想上学,为此每年的这个日子之前,他都在努力赚钱,承受着与他年纪不符的辛劳,却仍然无缘重回朗朗书声之中(《9月1日》);一个男人辗转全国,苦苦寻找,想要得到的答案只是“我是谁”——年幼时被拐卖,让他失却了自己的一切(《我是谁》)……命运就好像是在盘山公路上兜转的汽车,而这些故事里的人,不觉间已经行到了峭壁之前。

  可这样的书写,并不只是为了引人哭泣。哭泣是本能,但对于苦难,人们其实可以做得更多——反之,当然也能给出令人遗憾的反馈。《不哭》的故事里,就有一个是如此的令人遗憾:一群少年在河边戏水,其中两个突遭意外,伙伴们爱莫能助,只好向旁边垂钓的闲人求助,可他却置若罔闻。两个孩子就这样罹难,垂钓人的冷漠让人愤怒,可更让人愤怒的,是孩子们害怕承担责任,竟然烧毁了去世的伙伴留在河边的遗物,对焦急的死者父母撒了谎;当事情败露了,孩子们的学校却以“学校正在进行期末考试,没有时间料理这样的事情”为由,赔付了孩子家长几千元抚恤金便草草了事(《守口如瓶》)……

  对于农人而言,最可怕的不是成熟的麦穗遭受病害,而是种子在仓库里的腐烂——我们常常将“生命可贵”挂在嘴边,可面自己要承担的东西时,我们对生命的漠视,偶尔是可以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的——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孩子,正在与冷漠的我们自己越发相像。这样的故事让人愤怒,也让人心寒,可它竟是真实的,而且并不罕见。

  申赋渔说:“我是不爱说话的,沉默,让我们感到放松,一种亲切感弥漫在我们之间。”(《假如人生是一部默片》)《假如人生是一部默片》这个故事,或许是《不哭》里唯一一个多少能让人感到宽慰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幼年失聪,但他脸上总挂着的谦逊的笑,让人觉得他并未放弃希望。没有人会主动放弃希望,可放弃到底还是一种本能。默不作声的申赋渔,写下了这些“不哭”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他者的悲悯与企盼。也许一切都会好起来,在我们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远方。

  其实生命着实可贵。可人心,却可以高贵,也可以低贱如草芥,如粪土。

  《不哭》读后感(六):搁浅的“鱼”

  有一群人,定义成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渺小、贫困、迷茫、对生活无可奈何,但他们活着,而申赋渔把这种活,形容成搁浅的鱼儿,喘息着挣扎,挣扎却顽强。这里是18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段苦涩的人生。

  《不哭》作为新闻稿件的集结,出版之前,文章已被刊载,并获新闻奖,首次出版是在2008年,随之便有多家媒体感动推荐。而后,因为得到更多关注,书中人物命运改变,但仍有一些被忽视,他们继续搁浅、喘息、坚强着。如今再版,申赋渔说,“他只是沙滩上的那个孩子”,当退潮之后,把小鱼一条一条捡起放进大海,他说:“也许,再一次讲诉,可以找到同道者。”作者的悲悯之心显而易见,但故事之所以值得一次一次讲诉,在于它们的沉重。

  《宝宝不哭》里烧伤的宝宝,休克中并不知道迎接她将是没有父母的世界;《压垮的18岁》不负重压自杀的哥哥,贫穷的家,生生给家庭里最小的弟弟带去冲击和震动,他发誓要改变困境,可他眼里的泪带着痛苦,他让生命之重碾压着;而《血色少年》那因为“误会”一场而残酷施暴的男孩们,却尚未对生命怀揣敬意。这些故事浓稠而真实,仔细去看,世界又有太多的遭遇如此相似,遗弃的婴孩、贫穷的压迫、青春期的迷茫失控,残缺的一角,他们无甚稀奇,他们是万千世界寻常的一偶。正因为是常见之态,让故事更重了,那是一种能把人击回心底的重。让人看清光鲜背后一如既往的血腥真相。于是申赋渔记录下的,仿佛生命本质里的伤感,揭示人性不乏寒冷的另一面。与此同时,在这些累累伤痕的人生中,还有一群人,步履艰辛之间,保持尊严。

  躲债、为女儿治病,流浪他乡拉二胡的父亲,纸币放进他的塑料桶里,他深深地低头,眼泪涌出,那就是他的尊严;一天两顿饭,四袋方便面,对着食堂碗碟剩余的米饭、排骨、大肉咽口水,他没钱,骑自行车五十五个小时,不借钱坐车的李红光,他那不可剥夺的倔强,是尊严;被村里谣言侵袭,又被家庭抛弃的姐姐,她理解不能,不甘心,她疯掉,她的疯,是所能做的对人格的最后的维护,是尊严。但对命运存有再深的抵抗与恪守,也改变不了这些故事的困窘姿势。然则,这里故事的困窘,并没有使尊严一钱不值,并不能击毁做人底线,尽管这尊严这底线看上去尽显苍白,打动人心的,仍是内心那一刻的闪光,那种刺过窘境的生命的硬度。

  这些故事,有的像一间间漏风的房,呼呼朝人心里灌冷气,有的像血管里暗暗流淌的生命力,隐约不见,却兀自顽强。这样的冷意和暖意,逼迫人们思考,压抑悲伤却挣扎倔强的生活,为何会发生?而带着这一探知的作者,讲诉这些故事,叙述的笔力,是沉着的,冷静克制中关怀悲悯,不动声色间却有细致入微的描写,他撑开一片沉沉的暗色调,却流淌出丝丝缕缕的暖色系。但故事始终的沉重,如这本书拿在手里的感觉,质朴沧桑,略微的粗糙磨蹭皮肤,又抵达心灵。有些已经是十年前的记载,可一股跨越时间的重量不可阻挡迎面撞来,让他们依然储存潜在的喻意,依然散发人性的光芒。

  这些悲伤的故事为何会发生?当然没有答案,残暴少年因为缺乏关注缺乏教育?还是他们本身价值观的倾斜?疯掉的姐姐该怪流言蜚语?怪家人背离?还是自己的执拗?成因太复杂,它们一坏扣一坏,面对各自的无奈和割舍,把生命困窘引到最陡峭的边缘,最后,这些故事,更像诉说一种生命的本质,它本身的无奈与伤感,多么刺痛人心。

  《不哭》读后感(七):阳光下的阴影和哀愁

  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似乎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而现实社会远比一串串统计数据要复杂得多。通过新闻,我们经常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我国的GDP年均增长多少个百分点,人均收入较上年增长多少元等等,一片生活在阳光下的温暖与美好。但在每个中国城市的角落,都有着写满贫苦与疲倦的脸,而单纯的数字无法诉说他们苦难的人生。

  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注,而大多数人对此选择性地忽略。可贵的是,还有那少数人注意到他们如浮萍般飘零的人生,并将他们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申赋渔的《不哭》,就是这样一部富有怜悯之心的作品。

  本书初版是在2008年,虽然每篇作品的写作时间不一样,但大多是距今十年左右。十年过去,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十年前写弱势群体的报道今天读来仍不觉得过时,甚至有些问题更为棘手,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然,与十年前相比,很多群体的境况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策的完善得以改善,如《不哭》中第一篇涉及的弃婴问题。现在一些试点的大城市都设有弃婴岛,虽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也能保障很大一部分弃婴的生存权利。尽管现在对弃婴岛的设置还存在争议,但有所作为总要比不作为好得多。

  十年过去,中国富人阶层迅速壮大,财富在少数人手中迅速积累,而一个个励志财富神话的背后,有多少人想到敏感的中国基尼系数?贫富差距以抽象的数值表现出来或许还不足以引起警惕,但当从媒体及周围了解到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我们难以置身事外,不禁要想:我们这个时代究竟怎么了?

  《不哭》虽然讲述的是个体人生轨迹的一部分,但每个故事背后都关联着一种群体。《为了孩子去流浪》的张金锋,本曾过着安稳平淡的幸福生活,但妻子因病去世打乱了生活原有的节奏。中国有多少类似的家庭因病致贫、人财两空,从根本上说是我国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所致,但中国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使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仍难以实现。

  《9月1日》里反映出的贫困家庭青少年“上学难”的问题,《压垮的18岁》中寒门学子自尊又自卑的悲剧人生,《血色少年》中的校园暴力,这些问题至今仍存在,依然刺痛人心。如前两年贵州毕节留守儿童窒息于垃圾箱的事件、前段时间大凉山女童写的让人痛心的作文等,不幸的人有着各自的不幸。

  申赋渔虽是记者,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更文学化,因此有读者竟误以为是小说。这18篇深度报道,少了些客观与中立,多了份同情与温暖。虽然中国古人提出的理想的大同社会一时难以实现,这个社会不断发生着令人悲伤与哀愁的故事,但我们还是要相信,每个个体为使社会更美好迈出的一小步,会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一大步。

  《不哭》读后感(八):海滩上的孩子——《不哭》再版前言

  这是几年前写的一本书,有些事甚至发生在十年之前,今天仍有讲述的必要,是因为其中一些人的命运因为被书写而发生了改变,而其中一些事,却仍在另一些人身上上演。改变命运者,我并不为此自矜,只是感动欣慰。而另一些不断重复的悲哀,却让我充满了深深的无力。也许,再一次讲述,可以找到同道者?

  那么,我是谁呢?我只是海滩上的那个孩子。

  大海边,一个孩子走在沙滩上。退潮了,许多小鱼来不及游走,被搁浅在海滩上的小水洼里。这个孩子在把小鱼一条条捡起来,扔进大海。一个大人从旁边经过,劝说道:“你看,海滩这样长,你能帮多少条鱼呢?你能走多远?谁又在乎你做这件事呢?”孩子头也不抬,继续把一条一条的小鱼扔向大海,一边扔,一边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

  我希望本书中的这些人们的命运,有个这样的小孩的关注而有所变化。

  《宝宝,不哭》中的这个孩子,我跟踪了三年。这个孩子深度烧伤,每年要做两次植皮手术,一般家庭承担不了,一直要做到停止发育生长。孩子出院后,在一个德国朋友的帮助下,孩子开始做手术,我们一起筹钱。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后来,还是在这位德国朋友的帮助下,联系到一个美国家庭,收养了这个孩子。在这个家庭的附近,就有一座大型的治疗烧伤的医院。至此,我们才算了却这桩心事。

  《为了孩子去流浪》的张金锋,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到舞台上去拉一曲二胡。终于有一个机会,我推荐了他。他那天穿上他唯一的一件新上装,登上了舞台,拉的是《二泉映月》。之后不久,发生了汶川地震。他把他两个多月乞讨所得的钱,全部寄给我,让我捐过去。而没有钱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感激的方式,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每到一个新地方,就去义务献血。

  《孤儿院》里有许多“兔唇”孩子。有一次,在南京,我得知有一批外国的专家来专门治疗这种病。赶紧为他们联系。我至今还记得网名叫“小羚羊”、“南京辟邪”的几个南京人,他们从南京到安徽去接来孩子,又在医院里陪护。手术成功后,再送回孤儿院。善是一种接力赛。只有起点,永无终点。时隔再久,也能记得彼此的温暖。

  还有,那个从南京骑自行车300多公里回家看妈妈的李红光,去年的中秋节,突然给我打来电话。那个自尊而贫困的大学生,考上了军校,毕业了,现在已经是某边防站的军官。放下电话,我的心里满满都是欢喜。我曾多次去看他。每次要留几百元,都要争抢半天。最后只能夹在他的某本书里,走后再告诉他。给一点点钱,对他事实上是没有意义的,他自己找到了通向未来的水晶楼梯。

  常叹无力的我,依然相信普通个体,也可以“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如果有更多的人,那苍穹之下每个善良的人们,都能成为海边的孩子,一起走在这个时代的沙滩上,为搁浅的鱼儿行走,那么,更多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而一些大鱼可以化为鲲鹏,承载更多卑微却努力的生命。

  申赋渔

  《不哭》读后感(九):被贫困追赶的哭声

  阅读赋渔老师的文字,需要勇气。他的每一次书写,都能戳痛人心——让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颤抖不已。如果说之前的《匠人》、《一个一个人》让人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那么这本《不哭》则让人掩卷嚎啕,啜泣不已。

  不哭,怎能不哭,岂能不哭?!

  18个故事,18段人生,18种伤痛。温软平和的叙述中,灼伤泪眼、刺痛心灵的无奈与压抑无处不在,让人逃无可逃。面对众多“卑微却努力的生命”,想望他们的困苦与挣扎,泪水一次次滑过脸庞,滴落书卷,打湿字里行间。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回响在我脑海中的巨大疑问。

  为了孩子去流浪的张金锋,渴望读书、将9月1日视为神圣之日的刘玉诚,因收养214个孩子而陷入困窘的王家玉,不堪重负选择自杀的姚国徽,为了家庭付出一切却被家人嫌弃最终选择离家出走的姐姐,没有路费骑着自行车回家的李红光。他们都很善良,很上进,很努力,都在尽己所能地将自己与他人从困厄之中拉起。但是,但是,前景堪忧。逝去的生命不会重来,流浪的人儿已经鬓发染霜,未知的前途依旧遥不可及。呜呼,呜呼。为什么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很显然,贫困是问题的症结所在。问题是,怎么才能化解贫困呢?他们勤劳能干,克俭持家,可赚来的寥寥的钱财,远远不够,差得不是杯水车薪的距离。

  拿什么赶走你——贫困,这只洪水猛兽?

  我找不到答案。

  大面积烧伤被丢弃在医院的女童宝宝,因为没有标识而被河水吞噬的徐惠,被锁在家中17天活活饿死的小思怡,罹患癌症被丈夫抛弃的周丽红,面对落水少年概不施援的江边垂钓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人性中的冷漠居然是如此的残酷又残忍。人之初,性本善。在冷漠面前,这句耳熟能详的千古传诵,只能羞愧地低下头颅。

  呜呼哀哉。每一个人都很无奈。我无力支付巨额的医药费,我没有钱给孩子买吃的,癌症是个无底洞我拖不起,江水太急我跳下去也很危险。每一个理由都振振有词,堂而皇之。对此,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古训宛如一个天大的笑话,都不忍说出口。

  但是,但是,我有一个假设。假设父母有足够的积蓄,他们还会抛弃自己的女儿宝宝吗?假如妈妈有钱,她还会将小思怡锁在房中吗?假设周丽红的爱人有足够的钱,他还会选择离婚吗?假如。。。。。。

  不用假如了,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说之前的我还会将这些问题归到经济的头上,那么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已经有了答案。因为这不是钱的问题。即使钱再多,面对真正的考验,自私的人性依旧会如恶魔出瓶,肆虐无碍。这是为何?趋利避害的天性使然吗?我不忍相信。

  拿什么感化你——冷漠,这只残忍的恶魔?

  我不知道。

  不哭,是种愿景,很美好,但不现实。

  写罢此文,我再次泪流满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