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26 21:0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最美的语文》是一本由夏昆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一):一位很擅长教语文的老师

  一位很擅长教语文的老师

  读《中国最美的语文》/by烟波浩渺1980

  在本书中夏昆老师用自己指执教多年的经验,汇集成《中国最美的语文》并不是说他教的课是最美的,而是语文的魅力不可抵挡。阅读的魅力不能忽视。诗词里的传承有着更多传承意义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如何授课,如何让学生艺术鉴赏(包含诗词、现代诗、电影音乐),如何以父亲角色给自己家的娃娃故事、讲诗词。用自己多年的对传统文化研究感染身边所有的人。

  最近读了几本关于教育书籍,心中是感慨万千啊。自己的娃开始上三年级了,无论是从作业数量还是阅读数量上,老师有了更多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三年级开始要求写日记相信很多有同龄学生上学的家长一定是非常有感触。每天写日记绝对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作业,然而又不能不去写。如何让孩子学好语文,喜欢写日记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所以最近都到这几本关于教育、关于阅读的书籍,让我感觉非常受用。《56号教室奇迹》、《成功捷径》和《中国最美的语文》作者的职业都是老师,他们的教育理念虽然各有不同,最后是殊途同归

  写过《成功无捷径》的,获得过全美最佳教师奖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和本书的作者夏昆老师格外看着阅读和音乐这两个方面

  雷夫老师比较注重阅读(英文)、数学和音乐,喜欢排演经典剧目和观赏电影。

  夏昆老师更加注重诗词鉴赏(汉语)和音乐,喜欢由学生做课前鉴赏、欣赏经典曲目和观赏电影。夏昆说“面对教育,我一直是个悲观乐观主义者”。和雷夫老师一样,他们心中有种英雄主义,就如罗曼罗兰说过这句话一样:“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看透了这个世界并依然热爱它!”

  因为热爱教育和孩子,因为有自己心中的执着点,他们在领导方不一定是优秀的老师,但是对于孩子和家长的来说是一种启发。这种启发肯定对于应试教育不一定飞速有效提高分数,不一定能在“丛林法则”中取得胜利。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在我们国家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没有高分意味着什么?这也是作者夏昆在书中非常无奈的一个部分。因为高中学生已然知道分数意味着什么?学生的家长、夏昆的领导和同事更不用多说了。即使这样,夏昆的素质教育又有何意义?相信这个问题困扰的不是作者一个人吧,而是值得更多的人反思

  在本书中夏昆老师用自己指执教多年的经验,汇集成《中国最美的语文》并不是说他教的课是最美的,而是语文的魅力不可抵挡。阅读的魅力不能忽视。诗词里的传承有着更多传承意义。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如何授课,如何让学生做艺术鉴赏(包含诗词、现代诗、电影、音乐),如何以父亲的角色给自己家的娃娃讲故事、讲诗词。用自己多年的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感染身边所有的人。

  作为一个深爱古典诗词的读者,读到这里没法子不为这个老师鼓掌有些感动因为他的不合时宜。面对不合理教育体制,夏昆不仅仅发声质疑,更多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语文课,爱上鉴赏文学和艺术之美。这就是作者夏昆的魅力所在,也就是最美的语文课。

  2015年9月15日星期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933702061@qq.com。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二):美是给有心人看的

  罗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朵花,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却能因此看到生活美好。同样的,很多人觉得语文不好教,不好学,是吃力不讨好学科。但有的人却能看到语文的美,并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语文的美传播给更多的人。 而作为一个传播者,最好的身份莫过于语文老师

  怎样把语文的美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爱上语文呢?成都新都一种的语文老师夏昆用一本《中国最美的语文》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不仅教授课文,还开设了“诗歌鉴赏”“音乐鉴赏”“电影鉴赏”3门课,用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感受语文的魅力,并能在以后的回忆收获感动领悟。他坚持“以文学之美充盈生命,以音乐之美滋养心灵,以电影之美教化人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这本书中,夏老师详细叙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记录下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发现、总结,写出了在现有教育体制下的苦闷、反思和挣扎,回忆了学生带给自己的惊喜和感动,也记下了和自己孩子一起学习语文的乐趣

  整本书读下来,我们能感受到的是,每一首诗,每一篇课文,每一个汉字都是美的,都凝结着先人思想智慧,更感受到了夏老师对读书、对工作、对学生的那份热爱和执着。

  如今,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很多老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把分数当成了衡量学习的标准,分数高,就有希望,就高兴;分数低,就失望,就沮丧。但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

  夏老师认为,相对于分数,学生的品质观察思考能力更重要,所以,他特别注重学生性格品质的培养,并以身作则,率先成为孩子们榜样。他想让孩子们懂得仪态、仪表的重要性,首先自己就先做到,开学第一天就予以强调。他想让学生们爱上读书,就自己先读书,历史、音乐、美术、电影各个方面都涉猎。俗话说:“老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而夏老师足足预备了好几缸的水,所以讲起课来潇洒自如旁征博引而又趣味盎然,孩子们当然喜欢听。他想让学生喜欢诗歌,首先自己喜欢、研究还总结,出版了《在唐诗孤独漫步》《唐诗的江山》《宋词家园》,还和学生一起写了他们鉴赏课等等;他喜欢音乐,组建过乐队,当过酒吧驻唱,所以讲起音乐来游刃有余;他喜欢电影,看过很多经典影片,影片和课文、音乐结合得才会这么融洽

  有一个身边的模范当参照当然是好的。但锤炼自身,不断学习,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教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典雅优美。在这一点上,夏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统一”的学科的深刻认识。他在《我不同意》这篇文章中提到了自己的观点:“文本价值不仅在它的形式上,也在它的内容上。只顾形式而不顾内容的利用,其实是对文本的极大浪费。”而“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深入探究,本身就是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要把两者完美统一,才是真正的语文,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视。所以,在他的课上,既注重基础知识积累,也注重文本思想性的探究。

  基于这一点,夏老师的课就上得灵活机动,生动有趣。他让学生毛遂自荐当课代表锻炼他们组织管理能力;他让学生查资料,给同学们上鉴赏课,使得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发挥自己的特长;他讲课的时候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善于让学生找出隐藏在表象下的本质。这些课让他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热爱语文、热爱学习的热情。看到夏老师那一节节鉴赏课的实录,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恨不得自己也成为夏老师的学生,坐到教室里去听一节课。

  除了课堂上的内容,夏老师还记叙了他在家里教自己三个孩子的事情。同样是教语文,对于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夏老师换了一种思路。他把古诗转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把最浅显,最美丽的部分解释给孩子,让他们早早就领会到诗歌的魅力。在讲故事中,还发现画画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诗的意思。对于兴趣爱好完全不同的天天和涛涛,他则采用了因材施教方法,让涛涛看《亮剑》,和他一起看武器,也取得了不错效果。关于这一点,在他的学生身上同样有体现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夏老师对现有的教学是满意的。就像《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一样,夏老师也对现有的教育体制以及一些人的应试观念无奈。他失望但不绝望,在现有情况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教学的自由,哪怕得不到什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在所不惜;对于学生,他给予最大的关心,并且有自己独有的方法;对于学术,他热爱不懈怠,把阅读当成爱好,孜孜以求。他是教育的有心人,所以,他能发现语文的美,发现学生的美,发现工作中的美!

  语文美,语文老师更美!发现语文的美,并传承、传播语文美的语文老师最美!有了这样美的语文老师,才有了中国最美的语文!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三):忆往昔峥嵘岁月

  文科出身,学生时代一路走来深知兴趣的重要性,在这本书中也看到了从小到大语文课上许多记忆深刻的片羽,比如让我们自己填曲唱鹊桥仙,用自己的话翻译诗经,自己改编分马,代表班级出战年级话剧雷雨等等等等,虽然稚嫩,但是享受投入。一本书回忆起整个童年少年时代,非常喜悦欣慰,更是和夏老师非常志同道合。只是我高考时没有报考师范院校选择了最可爱的提前批,也在办公室爬过几年格子,用自己的想法借领导的发言稿表达骨子里不会平庸从众的我,也就在另一个战场开展过大批量的文字博弈。偶尔想来,若是当初随着爱好而不是梦想走下去,如今我也会带领学生们领略“出口为语、落笔为文”中最美好的片段吧。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四):中国最美的语文,中国最美的是语文。

  坚信智慧和美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其他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中国最美的语文》,作者夏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他还写过很多书,有关诗词,有关语文,有关教育,有关风月。

  不论是否会遇见这样一位浪漫的老师,我都觉得,喜欢诗词和语文,是我最幸福和美好的体验。请不要说我是一名工科女汉子,就不会有风月飘渺的浪漫。

  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他的体验,比如在音乐鉴赏的个很多学校用来自习的时段来鉴赏电影,比如在每次语文课前由一名同学赏析一首诗词,比如在他的赏析时间里会有人推荐《海贼王》,还有《死神》,比如那一首最适合在夜晚听见的《生命如舟》——life is the boat.

  每一堂课都怀有期待,不仅仅为了应试教育,也为了真的体验唐诗宋词元曲里优美的意境;不仅仅为了一张满分180的卷子,也为了把古人浪漫的血液传承。我喜欢这样的老师,我喜欢语文,喜欢诗词,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

  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经典就是死去的人们喜欢的东西

  这句话不要想的狭隘,你会发现,这是至理名言一样,对到骨子里的话。

  不久前,不对,很久前,看完《大话西游3》时,自己看见很多关于情怀话题。有人说朱茵塑造的经典无可超越,其实仔细想想,我这个肤浅的人仅仅是因为她很漂亮,唐嫣很漂亮,才把这部电影的喜欢提到了很高。

  但是呢,真正流转在血液里的喜欢,是文字,是韵脚,是每一句平仄对仗,是每一份朦胧情思,是每一首雄浑的边塞之歌。

  中国最美的语文,中国最美的是语文。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五):语文功夫在课外

  如果让我给这本书起个名字,应该叫做《夏老师的语文教学日志》。必须老实地承认,作为一个规规矩矩地在国内接受了12年应试教育,并且语文成绩良好大学毕业中文系的我而言,这本书实在引起了我太多的共鸣,促使我回忆起了自己从小到大学习语文的一幕幕场景

  想要提高语文成绩,写出高分作文,得到一个漂亮的分数,功夫在书本之外,在40分钟的课时之外,你必须花大量的时间阅读课外书,去掌握更多的综合性知识。我对语文,有一种自然而然熟悉亲近感。中学时代,每次考语文的时候,交上试卷的那一刻,我会一种感觉:我完成了一个大工程双手交上试卷的动作在我心中俨然变成了一个仪式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的分数都是让我欢喜的。我的求学路上,也同样有喜有忧。但这一切都不影响我对语文的热爱。这要感谢我的妈妈,她从不吝惜对我语文上的支持,订各种报刊,对我喜欢的书也是毫不犹豫地“买买买”,她教我写作文,教我做题,和我一起背古文。她对于文学的喜爱潜移默化地传到了我的身上。

  当应试教育的刻板与语文的博大精深相碰撞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该如何做呢?夏老师是一个特例,我想在分数与考学的压力之下,就算心有余力,很多老师未必敢仿照夏老师的方法去做。这就是中国教育当下面对的困局。

  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之病理》一书中,分门别类地对中国教育的弊病进行批评,字字铿锵,振聋发聩。《吾国》一书的批驳毫不客气毫不留情。和《吾国教育之病理》不同,夏昆老师的书写则温柔至极,他在体制内试图和教育者平静对谈,他尊重体制,却与体制保持距离,保留自己在体制外实践的权利,他努力在课堂内外营造一方天地,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在此吸收知识,获得教益,让“男孩变为男人,女孩变为女人”。

  除了教学日志,本书中还有老师们在课堂之外交流的记录,有作为一个父亲在和孩子的亲子互动故事。我很喜欢读夏老师和儿子的交流,好的亲子教育,是在不经意间实现的,我希望自己在未来也能成为像夏老师这样的家长,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对于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功夫在课外。对于老师,想要上好语文课,功夫在课外。夏老师在书里提到,自己从来没进过教研组,也没得过什么先进个人的荣誉,他在履历表的“荣誉”一栏里,大笔一挥填了个“无”。我想,这又有什么呢?就像夏老师喜欢的摇滚乐一样,摇滚乐,就是“反叛”,“反叛那些我们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的荒谬,那些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恶俗。”如果说应试教育是荒谬而恶俗的,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但是夏老师却以自己得方式,对应试教育作出了优雅的“反叛”。

  他的“离经叛道”,他的“特立独行”,已经让他成为了一位无需荣誉称号加冕的优秀教师。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六):《中国最美的语文》评论-9分

  我本以为是语文经典课文的收录,实则不然,是一名语文老师的日记精华版,夏昆老师,个性十足,记录了工作和生活之中的美好,很有启发性和认同感。如果能把吹牛的部分适当删减一些,效果会更好。

  我向来对语文老师就倍感亲切,我的姥爷就是一名高中的语文老师。阅读过程中自然会回想自己在少年时候的美好时光,如果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也的确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在书中借鉴到了许多值得转化的教学方法,值得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尝试,虽然学科小有不同,但道理相仿。

  书中有些言辞直指中国教育的长期弊病,如果要论理想化,每个人都会提及终极的目标和结果,可这个实现的过程极其漫长,理想和现实之间,是一点一点,一步一步,逐渐靠近的,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不间断的努力中,等待着渡过着这个漫长的过程。

  工作当中难免不顺心,会遇到阻力,但不能因为小事儿就停顿止步,时间可以治愈心情,现实可以历练承受,自身的不断补充是日常,这些话其实是说给我自己的,我也是一名老师。

  书中也提及了大量的家庭教育,如何教育我的下一代?是我时常思考的问题,真是压力十足的一件大事儿,因为机会只有唯一的一次,没有重修和补考的余地。我很期待我给我的勺儿每天睡前讲故事,因为我的父母也是这样来给我讲故事的。我要定制一张大桌子,几年之后,勺儿在写作业,我在看书,我希望和她当同桌,四四在旁边端茶倒水捣乱,言传身教,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画面。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七):教育是一种分享

  教育是一种分享

  我想作者是我看过的中国最美的语文教育者,对于本书的题目确实取的非常有异议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理解上有些区偏颇吧。但是对于作者的教育方法却是我竖然起敬的。

  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都要学的一门课程便是语文,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语文老师。而作者就是一位语文老师,一位敬职敬责的语文老师。但是他的教学成绩却并不理想,因为学校是看中分数的,是以分数去评定教师等级的。他也不被所有同学理解,认为他的上课形式并不是在上课,所以可以随便玩耍。看到这些,我真想说我们的教育是怎么了,一个全心全意等的分享的语文老师却被如此的误解。他喜爱音乐、电影、诗词歌赋,他希望他的语文课不是纯碎的为了语文考试,而是一种鉴赏。他说过他希望把男孩教成男人,把女孩教成女人。男人应该是博学、宽容、幽默、有品位、有责任感的;女儿应该是美丽、温柔、善良、知性的。他愿意将毕生所学,站在讲台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语文,何为语文?很多人便说不是识字写作文么。我认为的语文并不是如此狭隘的,那太局限性了。语文,应该是中国的整个文化底蕴,她教育我们如何为人为事。目前的中国不缺语文老师,但是真正懂得语文教育的又有几位。在我的读书生涯中,称的上是好老师,至少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感觉影响过我的语文老师,我一直记得。他们的共同点便是愿意分享,而非只是按部就班的教育。小学时,刘老师让我知道了阅读的快乐;初中时朱老师让我理解了写作的满足感;高中时,陈老师,我记得是这个姓,他是学校的副校长,他让我明白其实语文老师不一定只教语文书本上的知识,分享了很多自己的人生经历及古今中外的历史事迹。之后的语文老师并没有给我太多的印象,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为了那份工作,也并没有与我们分享多少神奇的语言世界。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是非常有魅力的,你会目不转睛,你甚至会想把他当作偶像,梦想着有天自己也能如此学贯中西,纵横捭阖。

  夏昆,便是本书作者。看完整本书,对于语文我有了全新的认识。他酷爱诗词,他的儿子每晚的必备催眠曲便是与父亲一同畅游在诗词歌赋里。我很感动生活中他是一位好爸爸,工作中他是一位好老师。如果某位有幸看到拙文,如果你有孩子或是爱好文学,如果你没有收藏此书,我建议备本。在书中你会发现教育的升华,你也会跟我一样有股冲动,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备与文友乃至孩子共同分享点滴。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八):语文之美,请上百家讲坛

  我高三的时候,语文老师还是不错的,喜欢给我们讲诗词歌赋,讲文化名流,讲一些书本之外的东西,还跟我们讲他的人生,当时就觉得这老师挺好的。只是我曾经语文考了班级第一名,他也并不关注,一个从不关注成绩的人。只是高考的时候,我的语文还是没有发挥出来。只是,语文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我们那个时期,语文的考试总觉得是凭感觉的,我甚至不知道分数是怎么考的,成绩也极不稳定。那时候非常关注作文,因为高考作文开始有0分现象了,很多同学因为作文跑题而名落孙山。

  《中国最美的语文》一书,让我很怀念学生时代,关于语文的学习和考试。从来没有觉得,原来语文可以这样来看待,原来这样有魅力,原来这样的重要。如果遇到大胡子夏昆老师,学生时代该如何幸福了。他的课堂,那样的有情调,那样的有内函,那样的注重形式和内容,非常有魔力,非常吸引我。

  史上最忙的语文老师夏昆,他从不把语文单一来看,他把语文和历史、哲学、美学密切相联,他是有理想有目标的,他要通过他的课堂,他的内容来发散语文之美、艺术之美、文化之美,让他的学生们受到好的熏陶,变成内在有修养的人,外在有涵养的人。

  我要谨记他的话,“男人应该是博学、宽容、幽默、有品位、有责任感的;女人应该是美丽、温柔、善良、知性的”。学习语文之后,男生变成这样的男人,女生变成这样的女人,——真的很美好,一个好老师,胜过一百本好书,胜过一千套考试卷、胜过一万篇作文题。

  纵观我的学生时代,身边有很多语文偏科的人,他们不爱写作文,不爱做语文题,也不喜欢听语文课。但是他们其它课程都很棒,他们有着超级智慧的大脑,高考的时候他们最害怕的是语文。基于我的了解,我觉得现实中真的很需要夏昆这样的语文老师,虽然我没有听过他的课堂,但是他的课程设计,他开设的鉴赏诗词、音乐、电影甚至吉它、骑游、动漫,我觉得他有能力也有实力,分分钟打通那些不爱语文的学生。我们真的需要推广他的方法和精神,让更多的人,发现语文之美。

  虽然我已经不需要参加任何考试,已经没有任何的让语文给我加分的机会,但是如果可能,我愿意走进课堂听夏先生一节课,我愿意跟他一起,领略中国语文之美。

  语文之美,请上百家讲坛。好像电视上有一个老师上课的节目,欢迎夏老师去参加。不为别的,只为可以听上一堂您的课。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九):想去夏老师的课堂,上一节高中语文课

  读完本书的时候,觉得有千言万语,真的动手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想到silver说的话,我好像又想只用几句话,概括全书了。

  1.如果想回到中学时代,再上几节语文课,那读读本书吧。夏昆老师的课堂,如梦如幻,各种文学、历史知识,如数家珍。不带任何讲稿、参考书的课堂,可以让你如痴如醉。

  2.如果幻想一下改革现在的课堂模式,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就翻翻这本书吧。夏昆老师的教学模式,值得为人师者借鉴,像我这种上学就喜欢YY教学改革的人,看本书很过瘾。

  3.如果想知道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理解古诗文,让孩子能享受语文的快乐,那么请仔细阅读夏昆老师的本书,还有另外一本关于唐诗的书,真的是当父母的优质参考书。

  4.如果想批判一下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弊病,痛斥一下种种陋习和恶果,也可以读读这本书,夏昆老师的独白,让人拍手称赞,为知识分子不屈的脊梁,点赞。

  综上所述,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十):值得让人重新审视的语文教育

  《中国最美的语文》作者夏昆,是拥有二十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人民教师。感谢他没有用单调乏味的方式教育孩子,且没有以成绩作为孩子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体质下夏老师还是做了一些妥协的,毕竟这影响孩子的一生。夏老师秉承“把男孩教成男人,把女孩教成女人”的教育理念,通过音乐鉴赏、电影鉴赏等多种方式,从历史、军事、地理等多个角度为学生讲解语文知识,为孩子们全面理解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都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渣,高考成绩最好的科目就是语文,考了115分,而且运气的成分很大,因为我的字比较有个性,不是乱,就是堆在一起让人看着很闹心,这让我的作文无论写的好不好都不会得到很高的分数。我大学是在一个师范院校的专科学院读的,学的是商务英语,也算语言类,读书时爱看看杂志、畅销书什么的,偶尔写写文字,这样一直保持了对语文的热爱。身为一个文科师范生,毕业后没能从事教育一直是我很很后悔的事儿。 英语和语文都是语言类学科,看了这本书我很想实践夏老师的教育方法,看到《中国最美的语文》这个书名,我脑海中首先想到的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文章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前新东方名师罗永浩曾就都这一言论说过一个大意如下的评价:一个人只有至少要熟练两种语言,才能说一种语言是最美的。我很赞同老罗的观点,没有比较的论证是不可学的,但从个人情感来讲,一个人认为自己国家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很让人理解和尊重的。我是达斡尔族,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我觉得我们达斡尔语也很好,但是因为没有文字,传承问题日益突显,让人心痛,所以我更希望我们能够重视语文教育,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永远是自己的母语,我以一个英语专业学渣的身份给现在的年轻人和家长一个建议:其实英语学习和语文学习的学习方法都是一样的,而且语文如果学不好,任何学科都不会学太好,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影响一个人的理解力。 有人说《中国最美的语文》这本书的名字起的有点大,我猜想这是出版社为了销量不得而为之,但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弄从这本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不是语文学科那么简单,还有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从此书中挖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