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29 20: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经典读后感10篇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是一本由衷曲无闻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读后感(一):待向日葵开。

  1 初见老吴是在高一时候,小小的他竟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喜欢叫他老吴,因为觉得这样特别亲,我很喜欢他,不仅仅是让人暗暗佩服的教书技巧,更是那能激荡心湖的文字。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他那瘦小身体可以蕴藏这么大的能量,能hold住我们这帮不成熟孩子,更或许是那笔下魅力,老吴是90后,很能和我们打在一块,换句话也就是,他更能懂我们这些被世俗所嫌弃的“孩童”,他明明和我们一样才18、9岁,但却能清晰的告诉我们未来的航程,到现在仍记得他的自我介绍< > ,那时候就觉得他好有才华,他是我见过的很少有的“数学诗人”。有次我们犯错了,不是班主任的他却付起了全部责任,事后花了一个晚自习在音乐陪伴教育我们,在旋律的轻抚和他的诗意般的教诲下我们又长大了那么一点,或许他自己都不记得了他所存在过的点点滴滴,但却给我们黑白色青春一抹萤火虫开心了我们许久,那天晚上放的那首歌过后被班上同学所追捧,就算至今我都仍记得。老吴,那个像璀璨流星冲进我们生命中的他或

  许从未知道他所出现对我们,对我的意义 。他真的很有才华,总是在用别人嘘谈生活的时候用轻巧的笔尖记录,像一圈圈年轮。听说在大学时候还是学生会干部,十分有能力,然后发表过不少的文章拥有那种我想要的写着文字过日子的生活,第一次感觉自己的梦活在自己身旁。 2 我是个感性的孩子,在不清楚未来方向需要品味他的文语来让我再次拥有看向未来的力气。在迷茫时和闲置时都喜欢看这些文字,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他的文字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世界人生理想,未来,旅途~ 有时候更多的是以一个欣赏者去看待他的文笔,他发表过的文章无聊时仍常拿出来抒情,他一定不知道,在我高三的最后冲刺阶段,我每天晚上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把他的文章拿出来看——你凭什么实现目标。 就像那句话说的。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他的每一篇日志我都看,都收藏,他的没一条说说我都转发,心情不好时总喜欢一个人安静的看他的文字,总感觉这样过后世界就美好了,我又可以在出发。上回生病回学校时就买了一本有他文章的书,后来书竟然被放在书包里揉坏了。他的文章就是这么有魔力,让迷失的孩子找到归途,看见回家的烛火。 3 老吴要出书了,很开心,就像山里孩子终于看见大海时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味道。青春呢,就只是一场,感谢他用笔“拍下”这一切,这一幕幕航行路上的风景我们都会小心收好的。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我们知道了。谢谢你教会了我们去追逐,或许梦想遥不可及,但我们要有那种别人不懂的固执,我们是,我们活过了自己的青春。看着老吴的书会觉得内心平静,没有杂念,也会突然很有感慨,会突然很想某位故人新书更像一袭蓝裙的她,怀着安静的激动等——谢谢你的书,谢谢你。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读后感(二):我们和世界拧巴,千结之后终将释怀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最近只要是清醒状态,脑中回旋的都会是这几个字。

  在这个快速阅读的今天,我们看东西总是会先饱足了“眼瘾”,而一般,也都只是饱足了“眼瘾”。

  所以,当衷曲无闻让我帮他写书评那天开始,我就整日整日都在“诚惶诚恐”中。

  我唯恐写不好,害怕写出来的东西,不但没有帮他多卖两本书,反而因为我文字中的浅薄而降低了他这本书本身的价值

  不过最后,我终于动笔了。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我反复地读了很多遍。

  第一遍我没有任何间断,两小时不到读完了他发过来的试读本,饱足了“眼瘾”。

  第二遍我选了几个让我印象深刻故事,反复地读,不自觉湿了眼眶

  第三遍我花了一整天,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这才终于敢写点什么了。

  或许,我可以谈一下这个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我在QQ上问衷曲无闻(其实我们这群在U吧“混”久了的人,都习惯称呼他为“数学老师”,不过这里用他的笔名来称呼他,或许更为应景):“你怎么就有那么多‘别人’的故事呢?”他发了个龇牙裂齿的表情,跟随着一句:“把自己分点给别人。”

  看完最后一遍的时候,我忍不住又给他发了条信息:“你怎么总是被人‘欺负’?”结果他竟然也很应景地发了个伤心哭泣的表情,下面随着一句:“一直被欺负。”

  原来,这个一直在被“欺负”的少年,从来没有停止过“分享”这件事请。就像他书里说的那样,“前方光芒万丈,纵然千难万险,总有一天会抵达”。

  这里或许就是他抵达的第一步。

  不管是《一梦十年,我们也曾是孩子》,还是《无力才看清,强悍命运》,又亦或是《唯愿我们都没有迷失》,起初让我感觉到的,这都该是一个成熟大叔才有的心态

  要不,怎么会有“最终,我们都选择放过自己,放过那些再也无法挽留的记忆,放过那些从生命永远消失的事与人”这种带点沧桑而看透世事的文字呢?

  可是到后来反复再读的时候,我却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有点过早成熟的男孩子在对这个世界“撒娇”。

  他设想过自己穿着风衣,围着围巾坐在咖啡厅稿子样子。他觉得他自己会在靠窗的位置慵懒地伸着懒腰遣词造句感叹行色匆匆人群。可回到现实,他却在疲于奔命,教书、写稿,为了存上10万块钱,而每月算着工资过活。

  这不就是他在对世界“撒娇”?带着他的梦想在对这世界“撒娇”。

  “从那些窘迫困苦日子里走来,锻炼出来的是人的韧性坚强”,所以,未来才会在他眼里,不至于显得那么遥远和不可触摸。

  不管“大团圆”是不是只是别人的结局,又或是“面目全非”才是我们自己的生活,都已然没有关系

  杨绛先生曾在她的《一百岁感言》里说过: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所以,好和坏都无关紧要。我们需要的是,在自己的世界中拯救自己,然后揣着那点小梦想,走向远方。

  要知道:我们和世界拧巴,千结之后终将释怀。

  . 最后,愿衷曲无闻《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大卖。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读后感(三):右眼有梦,心很烫

  他的头像是一只右眼。

  那一只右眼紧紧地盯着你看,看得人毛骨悚然,看得人自省幡然。

  我与这只右眼对视的时候,他在连载《青春,无处安放》系列,转眼过去四个轮回季节,他的处女作伴着仲夏的蝉鸣问世时,书名竟然是《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回望过往,不禁莞尔,时间悄然施法,他不再写无处安放的青春,你看,他说梦想都可安放了,有意思吧。

  他写青春无处安放时,是个站在大学尾巴上的茫者,为毕业为找工作为追心仪的女孩焦头烂额挣扎无比。后来,他成了一名很会写故事的方程式园丁,文字带着温度伴着心跳,陪很多如我一样的读者走过这几年。大概年岁相似的青春都有着相似的滚烫心情,所以,每次看着他将那些琐碎百感交集转换成文字,都会有所共鸣。二字头的年岁总归是一段充满挣扎与恼怒的迷茫岁月,然后慢慢自省沉淀,来到沉默些许的自以为成熟。

  我怀念他写无处安放的青春时,我们的青涩状态。懵懂,挣扎,迷茫,带着对未来的梦想不安,跌跌撞撞的向前走着。然后随着时光的掌纹慢慢游走,看到光彩背后的辛酸,看到笑容背后的泪水,也看到只言片语背后的无奈,虽然还是常常转不过弯跟自己置气,却尽量不再把别人置于两难。这只右眼说,这是一种成长,我说,我知道,虽然并不好过。

  他说:“自己想要的,自己失去的,都可以自己挣回来,这就是梦想的意义。”也许,我们的梦想伴随着挣扎与迷茫一起在慢慢缩小缩小,变得越来越具象,越来越易于实现,直到最后,以期许的或是意外的方式呈现眼前时,热泪盈眶或是平静如水都不再重要,我们怀着一颗滚烫的心,只想回赠梦想一句:谢谢,你来了。

  右眼,若文字是你最初的梦想,愿它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心中安放,以后的以后,愿你的文字言悉世态,愿你的文字沉如金穗。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读后感(四):你的梦想需要努力

  对于青春来说,梦想是永恒主题。而老师应该算是青春期学生梦想的牵引人吧!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多少它总会予你些回报

  不曾想过会遇到这样一位全身上下活跃文学分子的数学老师。第一堂课,他的一首藏头诗:“吴山乘鹤随云去,文海泛舟作浪游,忠義情壞何怨悔,一生翰墨任风流。”把我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数学老师有点儿意思

  后来不经意在他的空间看到“U吧”,进去转了转,最后欣喜于他的文字,高一的寒假里,多数时间都交给了他的文,成为了他的粉丝之一。看他追忆青春的自传小说,使我更加向往大学。

  后来,似乎他偏向于写毕业后的履历,透露着对学生的关怀,一张图,一段文,有故事有人生,扣我心弦

  总觉得他应该是两个人,一个是在数学面前考砸了会让我们写反思的数学老怪,一个是遨游在文学海洋文艺青年。他年纪那么小,曾让我羡慕,有时也会幻想多年之后我能像他一样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

  高一分班时即便不是我班班主任的他也制作了一个视频赠给了全班同学,配上一封启迪的信。他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不是为了从一种生活逃离到另一种生活,而是为了避免最后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他说“不忘初心,方能始终”,希望我们追求正直善良

  年少的我们都有梦,他引导我们去追逐,曾经,让我们写下自己的梦想清单

  我喜欢他这本《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喜欢里面的卡桑姐,看她年少时只想走在路上的信仰让现实磨平,心酸却又有着现实的无奈;羡慕坚强执拗女子赵沙,痛定思痛后依旧洒脱,“纵然寸草不生,也要活出自己的任性,哪怕相忘于江湖,也不哭着写降书”;欣赏肖玮尝过苦涩要挣扎出自己未来的毅然,“经历宝贵的,好的坏的都是礼物”。

  还有书中那些一直坚持自己的梦的,无论友情、无论爱情,他们都让我尊重。“梦想清单”估计已有同学记不清,可心中的梦我相信一直都还在。

  高考之后,吴老师在空间里说:“无论你考了多少分,能不能去你想去的学校,都不用担心。你能去的地方,一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惊喜,你会遇见一些人,觉得相见恨晚,或者遇到一个,觉得在哪里都值得。这是命数,遇见你该遇见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那么,梦想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结果如何,谁也不知,努力过,便已足矣。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读后感(五):梦想

  关于这位数学老师,两三年前,我在有意思吧读到他的文章,还不错,是我的菜,于是,我就这么读到了现在。

  而梦想,也许不知从何说起,也许你已经忘记了你曾经的梦想,在这本书里,你会将它重新拾起,你会找到你的答案。梦想这个东西一定得有,万一实现了呢。

  你不应该害怕你的生活的即将结束,而是担心它从未开始。生活很公平,它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脚步,也不会因为你不相信而把本该明亮部分减少。如果你因为坚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么,你会拥有比这多的多的所得

  几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一定会觉得现在的自己无可救药的稚嫩,然而经历了太多麻木之后的我们,才能明白幸福不过是一件可贵小事。你相信梦想,梦想自然会相信你。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读后感(六):原来,这些都是真的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是衷曲无闻对自己过往青春的一次回忆,一次总结。书中的人和事,都是他身边的真切存在。这些故事,可以分为上下两部。上部是衷曲无闻的学生时代。那时的他们张扬,无所忌惮,淋漓尽致。下部是衷曲无闻工作之后的种种经历与体悟。这时的他们散落各地,于跌跌撞撞间涂画着人生的油彩。不管他们采取何种姿态,生活犹如渴望奔向大海的河流日夜兼程,从未止息。无论沧海桑田还是破茧成蝶,他们终究还是他们。

  书中让人唏嘘不已亦或是笑中带泪的故事,都印证了一句话:原来,这些都是真的。

  梦想总会照进现实,只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

  梦想,梦想,梦想。这个让人激情澎湃、豪情万丈却又让人万念俱灰万劫不复的词组,究竟该如何面对、如何谈论才合适呢?

  老徐说,让梦想照进现实。

  老马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实现了呢?

  衷曲无闻说,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

  写东西(即写作,但衷曲无闻一直很谦虚地用“写东西”来形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衷曲无闻的最爱。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能仍的不能扔的都丢了,只有写写东西的习惯保存了下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在有限的休息时刻,衷曲全都用来了写作。

  三十岁之前出一本书,是衷曲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他众多梦想中的一个。

  梦想是会拐弯的。读书的时候,尽管全力以赴,但衷曲还是写不出可以出书的文字,等到机会真的来临时,他又因为琐杂的工作(衷曲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高中老师的辛苦,读过高中的人都懂,即使没读过,也会耳闻)而无法静心创作。就这样,衷曲在文学的道路上受尽煎熬。

  只是,他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于是他决定用三年的时间换一次三生有幸。

  在这期间,衷曲都经历了什么,他没有细说。但从文章《做自己,决绝》中可略窥一二。

  好在,没用三年的时间,他就出书了。用他的话讲,这完全是一次计划外的出书。

  计划外么?

  衷曲的计划之外,却是上天的计划之内。

  上天总是特别珍惜努力的小孩。看着全力奔跑的孩子,上天会在不经意间给予鼓励,用孩子都喜欢的糖果。

  爱情依旧存在,只有幸运的人才会遇上,大多数人都只是听说而已。

  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说到:哪个少年,哪个少女不怀春。

  正直青春年少的衷曲也不例外。从上大学开始,他就喜欢一个姑娘,喜欢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后来,鼓足勇气表白,却没有得偿所愿。这场旷日持久的单恋最终以不圆满的句号终结。

  衷曲的朋友中,只有阿来卡桑师姐是幸运的。在多年等待之后,终于觅得良人,嫁为人妇,成就一段佳话。其他的伙伴,都是情路坎坷。如此看来,爱情还真的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难怪徐志摩会深深地叹道“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只能这样了吗?

  衷曲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说,我只希望可以对她始终深情,往日的眼神里酝酿着爱,离开后的季节里也不会感到无奈,即便远方的她已经不是当年的女孩,即便我们不可能再有第二个青春浪漫回来。

  好胸襟,好豁达。

  这样的淡然背后,衷曲又经过了怎样的百转千回、愁肠百结?他没有赘言,只是在写周大妈与西门大叔爱情故事的时候,不漏痕迹地一笔带过:年少气盛的时候对感情的付出,总是要用尽全身的力气,哪怕掀翻整个世界,也非她不可。如同拿起一杯烈酒,先干为敬。直到记忆渐渐褪色,锋芒慢慢收敛,时间治愈岁月里所有的悲痛,灰白关于青春所有的颜色,陡然间才发现,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戏,我们终将会躲过那段迷茫和凄凉,心境会成熟到可以直面人世沧桑。

  不经意间,衷曲已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少年。

  现在的衷曲,忙于工作、写作,分身乏术,在单身的路上愈走愈远。只是啊,愿他早日遇到那个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姑娘。

  成长的模样都有些狰狞、惨不忍睹,管他呢,只要最终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好。

  相对于读书时候的激昂奋进,工作后的衷曲多了一些谨慎与周全。找工作时的曲折,让衷曲一下子明白社会与学校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学校被称为社会的缩影。缩影毕竟是缩影。从事着数学老师工作的衷曲,心中怀揣着文学的梦想。现实与梦想的格格不入,多次冲击之后,衷曲的信心荡然无存。雪上加霜的是,身体也来凑热闹,各种不适铺天盖地砸向衷曲瘦小的身板。

  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走下去呢?怎么才能找到人生的平衡点呢?怎么才能支撑起自己呢?

  经过几次痛彻骨髓的思考,在朋友的关怀与鼓励下,衷曲终于懂得“只有融入生活,体会生活,才有可能寻求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想通的衷曲,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放下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纠结,开始认真对待工作与生活。

  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起来的衷曲,开始收获认真的果实。工作上,从第一次登上讲台的羞涩到现在每一堂课的从容应对,从带没有人愿意接手的差班到不算糟糕的普通班,再到快班、火箭班。一路走来,衷曲老师已经开始名副其实。梦想方面,从最开始的无法发表,到后来的开设专栏,再到现在的新书出版。

  一路走来,尽管磕磕绊绊、曲曲折折,衷曲还是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光明与未来。

  回首往事,衷曲淡淡地说,历经一些得失,渐渐地就学会了独撑和豁达。直到有一天,再也不担心谁会走,再也不在乎自己的外形是否突出,自己想要的,自己失去的,都可以自己挣回来。

  是的,想要的一切,都可以自己挣回来。

  书的封面采用湛蓝色,是大海的颜色。一叶孤寂的扁舟,扬帆前行。衷曲的话都在里面了: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读后感(七):繁星点点是过程

  初识作者是个意外,意外在某个公众号看到作者的文章,当时觉得这文章写的很投感,接地气,性感里还带着点骨感,就索性关注了作者的公众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好了,说说这本书吧。书中写了青春,青春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必修的课程,从懵懂、青涩、到荷尔蒙,再到逐渐的成熟,都予人以享受,从中的酸甜苦辣咸,只有自己真真切切地过一遍才能体会它的本意。在青春里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每次想到它心里都有莫名的优越感,仿佛只要我想着它就能拥有,就会实现。可当你决心努力时,你会被打脸,连自信都会退去,,你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所受的冷脸你也会在心里暗暗默念再有一次我一定扔回去,这就是 梦想 这条道路里的苦难,但这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我想只有感受是最真实的,这个过程痛苦是避免不了了的,最宝贵的就是你在这其中学到的东西,经验,你的经历,你的感悟,这些东西是别人拿不走的,它只属于你,回过头看来时的路,原来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了…… 可自己还是会坚持下去,前方一片光明。

  短暂不过一瞬间,但美好是永恒的,游走于世间万物,你要相信自己,在哪跌倒的就在哪爬起来,然后你发现其实一点都不疼心里还会有点小高兴~

  引用一段书中的话: 人总归要从迷茫与困顿中走出自己的路,披荆斩棘也好,披星戴月也罢,终究都在走向更好的路途上。如果梦想太多,那就化繁为简,坚持一两个就好。所谓“美好的人”,就是对感情一直相信、一直认真;对生活一直热爱,一直热情。还是要去相信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爱情也是如此,或热恋激情高昂,或携手细水长流,或两人兜兜转转回到原点,其中唯有不辜负彼此,才是对彼此最大的宽容。

  时间是没有限制的,而人的生命有限,精力充沛更是珍贵,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费在不喜欢和不重要的人和事上,这样你会发现你会更加快乐!

  这世间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把大部分精力,花费在自己最珍视的方向上,就一定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走过千山万水,看遍阴晴圆缺,怎凭岁月蹉跎。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读后感(八):生活给了我们太多出其不意

  听说“衷曲无闻”这个名字是在有意思吧。那段时间,英文课课间身边全是越南哥们“鸭语”般的交流,除了心里暗暗骂娘,我只能弱弱地塞上耳机翻看有意思吧里的文章。那时候衷曲无闻的文占据着首页大部分领地,点开他主页看那一百多篇文章,常常看得我下课了才恍过神来。

  收到《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的第一章,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七个故事,然后就没了睡意。衷曲无闻笔下的故事让我想起了生活里相似的和老师顶撞的坏孩子,永远活得用力的赵沙,或者是被生活磨光梦想的卡桑姐……为故事里的人欣慰或者遗憾,入了心才知道是人活在故事里,故事就写到这,人却还要以各式各样的姿态活着,和日子厮杀,再奔向未知的结局。

  “故事在别人的笔下,很多都是以大团圆结局,而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却变得面目全非。在别人的故事里,到最后都会有一个超级英雄来终结一切拯救世界,而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这是我看完整个章节印象最深的一段话。

  记得在加州第一次搬家的时候,买来的家具堆在客厅,灯光照着那些方方块块的木板,压垮了我的影子。曾经以为天不怕地不怕,独自一人在陌生的机场找路的时候都没掉一滴眼泪的我哭成了狗,也就是在那一刻才明白想家是什么样的滋味。我多希望像超级英雄一样的爸爸妈妈在自己身边,能帮我把这些沉重的木块变成可以安心睡觉的床和专心写字的桌,而十几个小时的时差和一万多英里的距离让我没有了依靠的资本。

  最后,我一个人看着说明书咬着牙把家具一样一样组装起来,每一颗螺丝拧紧一点,我就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一点。到凌晨四点半,我结束了这场浩大的工程,倒头就睡。之后每一次面临这样的困境,我都想凭借自己的双手拯救自己,而每一次成功就会有相应的自豪感,让我相信自己就是条真汉子。

  关于爱情,关于友情,都在时间和经历中变换着模样。17岁的时候,跟在喜欢的人后面看他的背影,把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献给微博空间,在日记本里端端正正写下他名字,什么都不懂,却好像又懂得了一切。我想,到了21岁,或许我褪去了一身莽撞习惯用大人们单一的表情过生活,失去了拯救世界的梦想换来一纸按部就班的计划,兜兜转转遇见各种各样的人看过美轮美奂的景,以为懂得了一切的时候,也许依旧什么也不懂。我们遇见一些人,一起走了一段路,有的携手继续走下去,有的还没来得及好好告别就消失了踪影。在我们还不知道疏远是怎样一种感觉的时候,时间或许已经策划好了在某一个路口让我们分开走。于是,我们“淡淡地耸肩挥手,转身却哭得像条狗。”

  生活给了我们太多出其不意,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出其不意的礼物盒里装的究竟是蜜糖还是炸弹。而这样的未知却非要我们亲自去体验,才算是活着。我们必须继续上路,即使“昨天刚被生活打了一记耳光,今天依旧跌跌撞撞,明天或许还有欺骗和失望。”

  在这个即将以二开头的年纪里,我还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即便听过无数重蹈覆辙的故事,也尚不愿意承认生活会给将来的自己赐予“梦想破碎的声音”。因为年轻,还没有被束缚在工作和买房的烦恼里,我依旧以最自由的姿态活在学生时代,有幸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听听不同国度的语言,见见各式各样人的微笑和泪水。即便知道自己一步一步正走近将来要面临的残酷生活,我还是享受着此刻的蓝天白云,为当下的梦想献出勇气和虔诚。因为年轻,还有很多次重新出发的机会,日子过得不好,换一种姿态也不算太晚。

  不要急着模仿真正的大人淡然一切,用力活好当下的每一秒,等到我们真的成熟了,才能有好故事可以说。

  人生最大的自由是可以自己选择想要的生活,这种自由的幻想在我们直面生活的时候往往就被收拾得像条狗。然而即使是狗,我们也一样爱与被爱着,毕竟张嘉佳的梅茜也用《让我留在你身边》讲述了它的时间与距离、拥有与消逝,赚了一大把人的眼泪。

  衷曲无闻的这本《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适合每一个走在路上,停在路口,想要认清自己,想要拥抱爱情,想要重拾梦想,想要和生活和解的人在阅读里成长。这样一个有着情怀的数学老师,用他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生活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最后一加一的答案到底是什么,还是要由我们自己来发现。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读后感(九):用整个青春来成长

  他在《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里写道,人总归要从迷茫与困顿中走出自己的路,披荆斩棘也好,披星戴月也罢,终究都在走向更好的路途上。

  我想,能想得如此通彻的人,应该是经历了万般困苦,看开了许多的。

  十七岁遭遇高三,多少会觉得些许悲哀,无数个夜晚的折磨,初住寝室的不适,朋友的不理解,成绩一再下滑,都曾让我在无数个黑夜里泪流满面。终于,在痛苦难耐之下,我选择了向衷曲无闻(吴老师)表达了我的困惑。

  我问他,在时间的洪流里,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变,我是不是会慢慢迷失自我,变成曾经我最痛恨的那类人?

  十七岁的年纪终究还是稚嫩了许多,所以,当他以一种老成的口气告诉我“都会变的吧,但是,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少变一些,多坚持一些”的时候,心里难免还是多了一阵失望与心酸。

  很喜欢他笔下的童玲,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不如意之后,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像他在书里写的,童玲说她只想做自己,做自己的意思是,不需要征得别人的褒扬和理解,以及一个怎样的自己才是最好的。这种信念一旦在心底生根发芽,所有的插科打诨,忙里偷闲,苦中作乐,都是旁枝的伸展,与主干无关。

  这是一种怎样的豁达,是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终究还是要忍受了无尽的孤独以后才会有如此感悟吧。

  大概,我用整个青春来成长,才能参透其中些许。

  班上有个跟赵沙很像的女孩,她的名字中也有一个沙字。那个女孩分外地在乎她名字中的这个沙字,有一次,我记班上人的名字时,把她的沙不小心写成了莎,她死活就是要我把它改正,当时甚是不解。

  直到看到,书中写道,赵莎后来把名字改为了赵沙,纵然寸草不生,也要活出自己的任性。那一刻,才明白了,原来班上那个女孩和她所想的大概相同。

  衷曲无闻在NO.2任何时候都不要拒绝成长中,有篇文章叫做,《做自己,决绝》,当时看到这五个字的时候,眼眶突然就湿了,心里突然就多了一种豁达之情,是对自己的肯定,告诉自己一直在坚持的都是自己的原则。

  因为朋友的一一离去,我不止一次在深夜里泪流满面,耳机里单曲循环着范玮琪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对自己满是怀疑,直到看到了这么一篇文章,我再一次地肯定了自己,没错,做自己,决绝!

  我的青春里,有过欢乐,有过悲伤,有过大笑,也有过痛哭,唯一不变的,我一直选择走在路上。

  成长,这个词太过凝重,也许,用整个青春也不足矣,但是,我会一直选择坚持,用自己的整个青春,乃至一生。

  《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读后感(十):梦想,原来触手可及

  发现自己越是年长,越不敢轻易谈梦想。相比于残酷的现实,梦想何其苍白无力。从前热呼呼的青葱岁月,霍霍地挥洒着,逢人必情不自禁地谈“梦想”,仿佛那是时髦的标签。没想到才过几年,经受了生活的风刀霜剑,心境竟日渐老去,梦想也随之枯萎成一朵将要凋谢的花。

  如果不是因为再次遇上衷曲同学和他的这本《世界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我想我会不会在岁月的风尘里慢慢走失自己?“惟你不肯将就,上天才能厚赏。”当看到书里扉页的这句话,我如当头棒喝。当初年少轻狂,我不就是因为不肯轻易将就,才慢慢成为现在的自己吗?既然最苦最难的时候都已经挨了过来,何不重拾初心,继续昂首前行?

  我大概于2009年在“有意思吧”落户,陆续发表了自己的电影音乐随笔和旅行摄影札记。那时的衷曲貌似还是一学生,常在我的文章结尾留下三言两语的短评,表示喜欢和支持。私底下,我们交流不多,偶尔会在QQ上闲聊几句。便也知道,他是个执着、有追求的少年人。大概那时,梦想便悄悄(或早已)在他心头生根发芽,只待开花结果的那天。

  以致到了衷曲的书快要出来的一天,他突然对我说:“我是读着你的文字长大的。”听到这样的话时,我惊讶莫名。一是感慨时光流逝之快,二是惊叹一个少年,如果他心中怀揣梦想,不畏困难,不懈追求,梦想终有一天触手可及!

  所以这惘惘人世,需有衷曲无闻这样的英雄少年,才不过区区24岁的芳龄,便仿佛参透岁月,看尽沧桑,把生活中经历的甜酸苦辣抒写成一篇篇向岁月挑战的檄文。他书里的这些人、那些事,其实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那么真实,那么生动,那么警人。

  “用大把的时间彷徨,用几个瞬间成长。”这大概,又是衷曲用自己的青春生生践行出来的左右铭。所以今天,他才有资格将心中一个个的碎碎念抒写成万言大书,对许多正经历迷惘的年轻人娓娓道来。

  若你也正当青春,若你也正历经人生的苦难哀伤,若你也正愁前路无知己。那么,不妨去读读衷曲的这些文字。一个个的故事里,一行行充满深情的文字中,也许你会找到生活给你的答案。

  无论现实如何残酷,这世间,岂有不可安放的梦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