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的读后感10篇

2018-05-30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的读后感10篇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是一本由杨照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元,页数:2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一):让我们探索那个隐秘的自我 ——读《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

  读完这本《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后,杨照先生的人学三部曲就全部读完了。

  对杨照先生的叙述风格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喜欢了。他的文字口语化,而且是带点台湾腔的口语,这不但不构成缺点,反而让读者觉得像在听他讲课一样,非常容易理解接受他的观点。他的叙述逻辑条理清晰环环相扣,而且论据常常来自生活,非常生动有趣,让原本艰涩的经典作品变得通俗易懂。本书也具备他一贯的叙述风格。

  众所周知的“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性欲压抑”、“潜意识”、“童年创伤”、“说话疗法”等等,这些名词会时不时地从各种途径如书、电影里蹦出来,而它们其实都来自弗洛伊德的理论,可见弗洛伊德对我们影响至深,所以我们有必要来细细品读此书。

  书中杨照先生从理论产生历史背景流行的历史背景、时代意义、对后世影响力、叙事手法等几方面,帮我们对弗洛伊德理论进行全面而又清晰的梳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通读此书可以了解弗洛伊德理论的来龙去脉。而对于研究心理学专业人士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梦的解析》的导读本。

  弗洛伊德生活的时代大背景是世纪末,浪漫主义发展极致人类关注抽象转移到个体。在这样的背景下,起始于研究和治疗歇斯底里症的弗洛伊德发表了《梦的解析》。通过梦的解析他试图揭示被掩盖的真实个体,并提出了性欲是人类的原欲,文明就是性欲压抑而产生的,以及人的潜意识或者黑暗面才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他不惜违反当时严格的社会规范,通过援引自己和朋友的梦,以至于暴露自己和朋友的不堪,来试图说明梦是有意义的,是潜意识、深层的自我表达,而人是复杂的,是需要被解析的。他的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也帮他的理论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弗洛伊德理论在欧洲流行。荒谬战争使得原来那个文明的欧洲消失了,毁灭了一代年轻人,欧洲开始反省,而弗洛伊德的原欲、性欲和攻击性理论恰好可以解释这场战争发生原因,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开始流行。

  弗洛伊德划时代的意义在于他改变了人与自己的关系,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复杂性。尽管弗洛伊德以雄辩的姿态提出的性欲论等遭受到很多批评,但是弗洛伊德向我们开启了一个认识自我的大门。从此,我们才开始意识也许自己就是那个最难了解的陌生人,而且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还真要打个大大问号

  还有,了解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后,会不自觉地在生活中运用精神分析法。比如当电影中重现主角童年的遭遇片段,就会想到这是运用了“童年的创伤”的理论。还有爱情电影或小说里,当看到谁和谁无法在一起时,如果运用“爱是欲望的替代品”理论分析的话,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二):深入一点认识自己——评《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

  先说一说这个系列

  2005年,作者杨照先生在台湾“诚品讲堂”讲授“现代经典细读”课程。所谓的“现代经典”,是指对现代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书籍。本系列所涉及的三部书,是最早排出的作品。之所以先讲它们,是因为“这三个人(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的思想大幅改变了欧洲人的世界观,从而通过欧洲的势力扩张,感染全世界。”可见它们的重要性。本系列这三本书,我想应是课中讲稿精华部分的整理。

  《资本论》、《物种起源》、《梦的解析》都读过的人不多,而作者在“为何及如何阅读经典”一文中,解释“为何经典是我们谈论得最多,但是读得最少的书”时,将其归咎于经典书的二手、简化版本过多——看过这些易读的,就当做自己读过经典了。可谓一针见血。

  说是这么说,我也不会因此就先去看过三部原著再来读作者的三本书。《物》我已粗读过,《梦》我也愿意去读一读,但《资本论》这个大部头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动力去翻一下的。但我还是想知道《资》大概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我选择读杨先生作品的原因。对本系列有兴趣的读者,也必有相当一部分和我一样希望藉作者的解读来了解这三部书。所以,此系列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作者本来就哀怨的“经典书的简化版”了。是不是有点讽刺

  作为经典的细读,书中大多内容是作者思考的精炼,需要“稀释”解读,颇不容易。但有时为了说明问题,又举一些过于直白例子,如手把手教你理解基本问题。就好像坐在堂下听杨老师讲课的,既有大学生、又有小学生,左右照顾不周。这种感觉,有点让人啼笑皆非。所以,也不必被这三本书个性名字吓到,好像“人的哲学三部曲”又是经典之上更为深奥学术似的,只要感兴趣,尽可以拿来读。

  作为讲稿的整理,内容归类时难免有偏颇。比如“为何及如何阅读经典”一文,应该是这门课的开篇或总述。作为书稿,对整个系列的阅读及大多数人读书都具有指导意义。却因为文中以《物种起源》举例,便归入了《小猎犬号上追随达尔文》一书。没有读这本的读者,怕是要错过这篇好文章了。

  再说一说这本《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

  我一直对人类的进化过程有点好奇具体点说,人类目前的行为大多受理性控制祖先动物性的本能,如觅食、交配、领地这样自然而然的行为在人类身上是如何消失不见的呢?弗洛伊德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也许达尔文能解释有理智的个体是如何被自然选择的。不过弗洛伊德告诉我这些表征看不到但并没有消失,它们在进化中被越来越多的理性打败,被“打压进”潜意识里,成为以“性压抑”为代表的被忽视的潜在情绪,并使人具有本质的攻击性。这是我们深入了解自身的一个切入点。

  与《资本主义浩劫时聆听马克思》不同,本书逻辑思路非常清晰连贯。当你能够理解“性压抑”的前提(作者用了一些篇幅来解释)并顺着作者的讲解,会慢慢的沉浸其中并理解。与《小猎犬号上追随达尔文》也不同,大多论述甚少加进自己的观点,忠实提炼弗及《梦》的精髓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说明被压抑的人格与显意识、潜意识的关系,作者打了极为形象比方来说明问题。因为较强的逻辑性,阅读本书仍然是一个将原文稀释消化的烧脑过程,但这就好像长跑,经历过最初有点难过的爬坡阶段后,便会稳定在一种并不容易但持续的让人上瘾的状态

  作者在序中说,解读弗洛伊德,是给读者提供线索从弗混乱的逻辑中解脱出来。同时借由《梦的解析》暗示或明示看待自我、看待艺术、看待文学,乃至看待社会的多元可能性。原著是否逻辑混乱不得而知,后一个任务作者完成的是很好的。如果仅是原著单纯的导读,就失去了作者观点这一最独特价值。虽然弗洛伊德式的解梦不科学,“但和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其理论有出于理性思维严谨之处。”书中的第九章,作者将这种精神分析法引申到文学叙事中,探讨了弗对于近代文学创作、以及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藉于此,也使我对超现实艺术的内涵有了些许更深的认识。全书最后,作者将弗式精神分析法上升为一种阅读人文著作的工具。这是否是弗式理论的夸大或滥用呢?我持怀疑态度。但这种解读方式,至少为我们如何看待文学作品提供了参考

  序言中说,我们活在一个和过去很不一样的“现代”之中,有与传统完全不同的规则秩序,有一套新的系统重新定义“人是什么”。我很赞同这种说法。而本系列涉及的三部书,是我们认识、探索这个新系统的线索和指引。如果你已通读原著,可以将作者的观点作为深入探究的一个参考;即便未翻过原文半页,如果对这个世界还有思考,我也推荐读一读这个系列或其中一本。只当做对我们所处的时空或我们自身多一些理解也好。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三):原来是这样的弗洛伊德

  总算第一次对弗洛伊德有了初浅的认识。弗洛伊德是一个精神分析师,他面对的是歇斯底里症患者,这名字怎么听都觉得好没专业感。而这个病的由来是维多利亚时代那重重礼教束缚下被压抑的人性爆发。他从这些患者身上发现了人有为自己所不知道的一面。从此他改变了人对自身的认识,原来人有自觉和不自觉的部分,有显意识,潜意识,还有无意识。当然后面两个好像我也还分不太清楚。显意识是展示出来的,而真正解决我们是谁的是潜意识,显意识是为社会接受共性的,而潜意识才是我们自己的个性。也就是说,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自己。而为什么人会有潜意识,是因为人性受到了压抑,而弗洛伊德更直接的认为所有的压抑都是性压抑,压抑就是文明,文明又会促使新的压抑,他甚至认为一次大战就是19世纪欧洲文明高度发展后的必然结果,当然这个我个人是觉得牵强了。但一次大战所引发的关于集体的压抑、精神扭曲和集体歇斯底里的思考却绝对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拓展。另外弗洛伊德发现并实践至今的,谈论疗法,近一百年来完全改变了医病关系,还有对于童年创伤的认识,弗认为童年是生命的精神之源,所有关于童年的梦境都是重要的,直到现在大家也仍然认为非常有道理,因为童年的恐惧是彻底无望无助的恐惧,不然也不会说人不好时常说“他童年肯定不幸。”

  弗洛伊德改变的还不仅于此,还有对艺术文学的深层影响。他的《梦的解析》里有很多不断重复甚至矛盾段落,因为写作过程就是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对梦的解析也一样,没有所谓标准答案。在19世纪,作家对作品是有完全的权威的,读者只能被动的接受作者的看法,而作家本身对作品也一定是有很成熟的看法,但《梦的解析》则彻底打破了写作的五大原则,进入20世纪后,作者终于从写作的道德责任感中摆脱出来,作品本身成为主角。弗洛伊德并没有整理出一个完整的系统,甚至并不见得有经得起严谨推敲的逻辑体系,但是他却建立起了一个为人认可的权威,给了整个文学和艺术以更大的空间,当然并不见得这些都是弗洛伊德的功劳,但肯定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

  弗洛伊德改变的还有很多,这本小册子就是弗洛伊德作品的导读,把作者和作口的背景及意义从各种方面说给你听,弗洛伊德可能在很多方面都不见得是对的,但他真的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这是我读这本书前完全没有想到的。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四):伴读中了解自我

  作为《人学三部曲》尾篇,杨照先生用课堂互动方式描述出19世纪末的大震荡→当然是由《梦的解析》带来的。进而开始讨论那个年代的特定氛围,从而让我更完整知道这部书对今天的影响。

  身为难懂的经典,作者也曾错过这本书多次,但当他有所收获后,再把精髓传递下来就格外生动。

  书中的弗洛伊德矛盾固执又小聪明,可他的成就无法被低估:对人性的剖析,对现实的记录。在那个时代来说,堪称惊世骇俗,这也导致这本书快速扩散,传播基础→常年压抑的人们需要用它来发泄~

  除了弗洛伊德外,作者在书中加入尼采的比较,也让本书增色不少。同处于那个时代的两人,对世界的看法却如此不同。对比阅读,实在很有看点。

  当然,弗洛伊德也是人,必然会被周围环境影响,书中收据了不少他个人发生的事来佐证《梦的解析》当中的论点,这样的做法不论当时还是现在都需要莫大勇气!幸好他成功吸引了当时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未来人类的走向

  除了精神医生这份职业,弗洛伊德还创造除了一种文章写法,开创出20市里的艺术形式。不得不承认,假若没有这部经典,如今很多艺术家都会被关进19世纪末的监狱

  这套“人学三部曲”完整的从不同角度说明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认知与发展,短小的篇幅异常丰富。杨照先生直接使用授课方式传达他关于经典的解读。不会刻意删减,也不会介绍太多。这样刚刚好,剩下的,就是我自己阅读经典后,是否会跟作者共鸣疑问了。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五):层层深梦弗老头在陪着你

  前几天在图书馆偶遇此书,想起了那本《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有了点兴趣。但印象中讲弗洛伊德的很多,能讲好讲对的少。

  此书是杨照先生的讲课纪录讲义,从弗洛伊德的时代背景讲起,以《梦的解析》为主要内容,并延伸到精神分析对20世纪艺术美术文学等方面的影响。简单明了,虽然没有系统地解释精神分析,但也能让人对相关术语和理念有所了解。

  书中有句话说得好,否定弗洛伊德,比肯定弗洛伊德容易。就我自己而言,是被弗洛伊德招进心理学的。进了学校之后不论其他,发现弗洛伊德几乎是人人都可否定批判,但真正懂得精神分析理论的又有几人?在有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等之后再看弗洛伊德,的确很多理论粗糙荒谬。但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弗洛伊德会提出精神分析,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精神分析长盛不衰?

  没有压抑虚伪的社会环境,就不会有泛滥的流行病歇斯底里,也就不会有弗洛伊德。除了精神病学,《梦的解析》中通过梦让人明白了自我种存在不自觉成分,从此自我成了精神分析的战场。经验是什么怎么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主观认识为什么与客观事实相差?这个扭曲的机制又是怎么来的?文明始于对性欲的压抑,把压抑的原欲能量拿去学习进化。潜意识是个地牢,关着我们所有的黑暗面,有时有些线索会改头换面偷溜出来,顺着线索也许能发现点童年阴影。而俄狄浦斯情结与唐璜情结、男性欣羡与童年恐惧、谈话技术与自由联想,精神分析多么有趣,引人深思。

  本书开头结尾对我的帮助很大,更全面的了解,中间对精神分析的论述我就当复习了…与我本学期的课程内容有重复。

  摘录几段特别喜欢的(毁三观的)概念:

  1.爱是压抑以后有限度的解放,是能够合法合理呈现出来的性欲。

  2.你能直接简单地意识到的自己,要么是谎言虚伪,是文明给你的面具,要么只是线索,要拉着线头一点点耐心敏锐地寻找,才能找到迷宫那边的出口。

  3.梦是什么,梦是人被压抑的愿望的变形实现。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六):失眠患者午夜看书有感(内含书摘)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杨照

  第一次与这本书相遇,是在去年的钟书阁。当时,这本书的名字一下就吸引了我,立刻就记了下来,准备之后再买。于是一拖再拖,终于今年把这本书买到了手。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解读弗洛伊德的理论。其中在自序中,作者说到“我陪大家读《梦的解析》,希望因而有一天弗洛伊德会进入大家的生命,陪你们去读出自我内在最深奥、最丰富的底层流荡。”当时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觉得作者这话说的很大呀。看完的时候,觉得作者是做到了,真的是带着我思考了很多。特别推荐!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七):我们生来就是病患

  生而为人,我们又是否了解人是什么?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这是古希腊普洛泰戈拉的话,很显然这过于唯心论。但这也表明了,关于人是何物的问题,一直在哲学界有着永不过时的争论。

  杨照先生将他认为最能解答人是什么的三本经典,一一细细评读,它包含了解答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化论》,人与社会的关系:《资本论》,人与自身的关系:《梦的解析》。就像作者自己写到:三个人、三本书、三组理论像是三维的坐标系,逼迫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

  而本书作为其人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杨照先生认为《梦的解析》是这三本书中最混乱也最具争议的一本书,而这种混乱并不像其他作品是由于后人的解释造成的,《梦的解析》更多的是弗洛依德本人的思维还未成熟以及自己的私心所造成的,所以作者希望能“提供有限的线索,让读者不至于陷入看似无厘头的迷宫中”。

  一如很多解读经典的作品,作者也不是先从书的本身说起,而是先谈一谈弗洛依德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维多利亚时代。谈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思想界,除了弗洛依德,当然还有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尼采。尼采对于这个时代的评价是;颓废。也是在这种颓废压抑的时代,才有了那些想要终破这种气氛的声音。《梦的解析》显然不符合那个时代的思维洪潮,所以它的第一次出版毫无反响。后来才慢慢被世人接受认可直到奉为经典。

  杨照先生认为《梦的解析》首先告诉了当时世人一个颇具爆炸性的理论:人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自己。当然这句话如果放在现今社会,大家只会当做一句很平常的牢骚。但在当时人们是无法理解这句话的。这是由于当时并没有所谓的潜意识的说法,弗洛依德不但提出了潜意识与显意识,还有了其中的暧昧区域下意识的存在。我们的潜意识是一条单向通道,储存着我们的阴暗面的欲望,我们通过显意识的压抑作用,改变了这些潜意识的表现形态,但当潜意识汇聚成灾的时候,就会无意识的溢出到下意识的区间,我们就会做出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情。

  这一理论当然需要另一理论作为支撑,那就是人从生下来就拥有着原欲,它作为黑暗面一直储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为了证明这一理论,弗洛依德提出了婴儿的性欲这一在现在看来都很有争议的论述。他甚至认为真是这种原始性欲,造成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俄狄浦斯情节,而也是由于在这种原欲的极端表现才有了恋母情结以及同性恋的产生。显然就像杨照先生吐槽的,这本书放在当时的社会与其说是一本科学论著,倒不如说是一本禁书。

  最后我们回到关于梦的话题上,通过杨照先生的解读,弗洛依德认为我们所做的梦不是显意识简单的映射。就像我们梦见自己迟到,并不是我们害怕明天迟到那么简单,而是我们曾经拥有过因为迟到而造成的印象深刻的记忆,梦是一系列复杂联想的终点,承接着我们黑暗的潜意识以及压抑的显意识的渠道,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精神病患。

  本书在点评弗洛依德的一系列理论之后,从社会层面以及弗洛依德个人进行了点评,贯穿本文我们可以看出杨照先生也不同意将弗洛依德所有的观点都全盘认可,对于弗洛依德这一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依然应该辩证的去看待他的理论。当然也不能去否认他对于人的自我认知方面所起到的开拓作用。

  就像杨照先生在本书最后所提到的:放掉对弗洛伊德许多枝节的挑剔,因为这有太多可以挑的了,去体会去欣赏弗洛伊德可以帮助我们的在生命里的地方,用他特殊的风格陪我们看到更多多彩、复杂的世界。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八):《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我们是谁?

  本书是杨照先生经典细读文本之一。因为《梦的解析》穿越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时空,在这个过程中负载了太多的东西。杨先生的解读为我们剥除迷障,忠于原作,但又高于原作,使我们更容易走进经典,更容易把握经典的内核。

  作者认为,以潜意识为核心的“精神分析学”,进一步改变了人和自身的关系。第一次,人们知道: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我们是谁”第一次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读《梦的解析》,我们一定会边读边与自己的梦搏斗,并且会认识到我们并不了解自己,过去的自我认知、自我形象都是错的。而这时,我们才会变成稍微真实些的人,也才有多一点儿机会变成自己想要做的人。也就是说,读《梦的解析》,我们一边在了解弗洛伊德这位思想家在想什么,同时,我们也在利用他的思想,重新认识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所领受的客观世界,永远不会是完整的,中间会经过主观改造、扭曲,才会变成我们的经验。到底是什么样的元素、什么样的力量,使客观信息进到我们身体、进到我们感官时,就成为了每一个人不同的经验呢?精神分析学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研究那个扭曲的机制。

  受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弗洛伊德理论系统的前提是:人作为一种生物,我们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欲望就是繁殖,就是与繁殖直接有关系的性欲。所以,他整个系统的最初始的起点就是性的压抑,这也是其理论的核心。

  弗洛伊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跟其他生物不一样,之所以能进化成最高等的生物,是因为我们一方面有强大的性欲,另一方面却又硬将性欲压抑下去,进而将性含藏的巨大能量,激发并运用到别的地方去。所以压抑就是让人有机会去做性以外其他事的重要机制。文明是从压抑出现后才有的,如果不将性欲压抑下去,人类不会有文明。

  压抑下产生了文明,文明产生之后,连带也就产生了精神疾病。人应该挖掘自我黑暗面,来释放个人与社会、文明的压力。而如何看待,如何挖掘自我黑暗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阅读弗洛伊德。

  在弗洛伊德体系里看到的人类的精神状态,就是一个原初的欲望不断地被关起来不断地被压抑下去。人把所有文明告诉我们不应该有、不要有的、不能有的东西全部都关进黑牢,把它们藏起来。所以,人的黑暗面才决定你是谁,因为每一个人的光明面都差不多,但每一个人的黑暗面都不同。这样,黑暗面就更值得探究。受此启发,产生了20世纪可怕的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以前被认为不值得画,不值得表达,不应该被表达的东西,现在翻转过来成了精髓。

  什么是爱情?或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是压抑之后有限度的解放,是能够合理、合法呈现出来的性欲。爱的对象,是经过装饰、扭曲的性欲对象。因为只有装饰得看起来好像与性欲没有关系,这样才能够通得过他从小就形成的内在禁忌。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学习内化种种禁忌的过程,其中对人有最根本影响的,就是性的禁忌。当碰到性欲可能的对象时,就必须先逃避这些禁忌的影响,因而我们对自己说这不是性,这是另外一种东西,这,就是爱情。也就是说,爱情就是绕过了禁忌之后,让原欲能够合理、合法表现出来的东西。

  所有的梦都有关潜在愿望的实现,但梦所呈现的不是直接的愿望,而是被压抑之后扭曲的愿望。经过弗洛伊德的解析原则,我们的心理结构变得非常复杂,那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是什么就是什么”。弗洛伊德之后,人变得复杂了,我们不再是前提,是过程。我们得先了解自己,证明自己的主体资格,可这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所知道的自己的明白信息都是不重要的。原来以为的真实顶多是线索。我们和自我之间的关系,永远都在后设层次上,必须先否认自己原初经验的真实性,通过原初经验去探索背后所掩藏的真实。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精神最根本的问题很简单:有限的精神必须要应付无限的刺激和无限的欲望。人类的精神疾病,正是源于缺乏平均的能量分配,受当时流行的经济学、物理学的影响,弗洛伊德构建了精神分析系统。

  在这个分析系统中,将童年经验看得非常重要,几乎无所不在,因为童年经验影响人的一生。这对为人父母者、对教育者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弗洛伊德的“分析”方法,在20世纪促成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新整理和改造。除了心理学受到冲击外,社会学也因而做了巨大的调整。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在20世纪成为从哲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都努力发展的方法论主题。

  受弗洛伊德的影响,20世纪的精神分析和精神理解,变成光谱状的,对后来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后来的每位艺术家,都自觉自己内在藏着一个精神病患,所以20世纪的艺术家有强烈的疯狂倾向,承受巨大的痛苦。由于弗洛伊德的暗示,20世纪的艺术基本上是疯狂的艺术,是一种精神分裂式的艺术。

  弗洛伊德完全改变了人们看待欲望的方式,改写了人类的爱情,给我们提供了重读人类文明历史的启发,在20世纪给了存在主义哲学新的灵感。

  为什么有“俄狄浦斯情结”、为什么女性身上会出现歇斯底里症、为什么有“唐璜情结”、为什么会有同性恋、为什么人会发疯等等,都在这里给出了答案。

  《梦的解析》在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打破了19世纪主流的叙述霸权,挑战并扬弃了19世纪关于叙述应该怎么说,叙述应该怎么建构的内在规定。这直接影响产生了20世纪的意识流创作手法。作者的意图与作品本身逐渐脱离开来,说的过程,而不是所要到达的固定意义,变成文学作品真正的核心,这是巨大的解放。作者写作叙述时,不再需要明白自己到底要说什么,就是说了,说了本身、说的过程就是建构了文学目的。

  本书作者还给出了我们对《梦的解析》的态度:我们不需要全盘接受弗洛伊德,将自己当成弗洛伊德精神架构的样板;但也不需要全盘否认那个架构在理解自己上可以提供的帮助。

  文字指瑕:

  1.第055页,正文末行“转而相信精神分析学的成立,应该建立在无法,也不受科学方法分析的几个神秘力量上面”中,第二个“,”宜用“受、”替换,即“应该建立在无法受、也不受科学方法分析的几个神秘力量上面”。

  2.第059页,末段第二行“客观世界本身,就无法证明,至少是无法经由人来证明”中,第一个“,”应删除。

  3.第074页,末行有“他写的名作,叫作‘俄狄浦斯王’”,引号宜用书名号。

  4.第081页,第二段第二行有“一篇短篇小说,叫作‘屋根里的散步者’”,引号宜用书名号。

  5.第087页,第二段第五行“人的显意识正就是没有个性、没有意义的重现”中,“就”应删除。

  6.第127页,末段首行“绝大部分时间.”中,“.”应为“,”。

  7.第183页,第二行“弗洛伊德和尼采一样质疑、挑战、挑衅过去处理‘人究竟是什么?’的基本方法”中,“?”应删除。

  8.第196页,第六行“我们其实不知道那完整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只能在书写,在叙述建构过程中不断努力试图去发掘意义,或是去塑造意义”中,“?”宜用“,”。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九):看待自我的多元性

  如果让你静下心来,重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恐怕很多人都会摇头说“不”。但如果让你读这本《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来一次速食阅读快餐,相信你必然是乐于接受的。

  弗洛伊德改变了人与自己的关系,可能你总是觉得很了解自己,但是读完这本书,相信你的自我认知能有一定变化。在弗洛伊德之前,谁又能怀疑对自我的了解?弗洛伊德怀疑任何事情不再能作为原点,甚至引发出动机以及无意识和潜意识,这些事我们自己无法了解的,但却对事件的发展非常重要。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让我们的心理结构变复杂了,而且任何事物就变得更加抽象,人变得更复杂,也更加麻烦了。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人呢原来就是个主体,以自己为出发点,以自己为大前提,不以他人意志为转移,去研究这个外在世界。

  那么,我们究竟有多了解自己呢?《梦的解析》随机跟进提出一个重要概念,人是需要被解析的,自觉的自我也好、不自觉的自我也罢,人都是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尽管《梦的解析》距离我们已经一百多年了,外在的现实世界也在不断变化着,但是关于无梦安睡和记忆碎片等还是有直接的切身感受。

  弗洛伊德理论都是有关联的,可能仅仅阅读这本书,我们也无法吃透,但通俗地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让我们找出看待自我的多元性,还是很有益处的。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十):梦,潜意识与意识的对话

  梦,既是心灵的探测器,又是一种虚幻与真实的体验,正如庄周梦蝶的故事,不知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瞬间恍惚,真假难辨,不只庄周,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实本相是什么?梦到底想给我们提示什么呢?

  梦解析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人在清醒的状态中可以有效地压抑潜意识,使那些违背道德习俗的欲望不能为所欲为。但当人进入睡眠状态或放松状态时,有些欲望就会避开潜意识的检查作用,偷偷地浮出意识层面,以各种各样的形象表现自己。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能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通过释梦和防御机制,了解压抑的愿望,重新认识自己,这就是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在医学、文学、哲学等方面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他这种冒险、求实精神,使弗洛伊德、爱因斯坦、马克思一起被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

  佛罗伊德说过,人有生本能,亦有死本能,让我想起电影《黑天鹅》中的舞者尼娜,技艺无可挑剔却始终只能跑龙套,她妈妈因为生下她早早结束了芭蕾生涯,将芭蕾梦完全寄托在尼娜身上。在新一季的《天鹅湖》公演前,艺术总监决定换下首席舞者贝丝。他有两个候选人:尼娜和莉莉。这出剧要求一个能够表现白天鹅的天真无邪与黑天鹅的邪魅妖冶的女演员。尼娜适合白天鹅,而莉莉简直是黑天鹅的化身。最终,尼娜成为《天鹅湖》女一号,分别扮演黑白天鹅两个角色,可是,她心中始终有个潜在对手莉莉,使她惴惴不安,陷入角色泥潭中,慢慢迷失本性;在善良与邪恶中挣扎,内心严重的冲突,引起幻听、幻视,出现了分裂症状。

  尼娜潜意识中感觉莉莉要取代她扮演黑天鹅,一怒下,杀死了莉莉,在最后一场舞蹈中,原本光滑的胳膊,升起了一根根刺,黑天鹅得到了释放,当尼娜回到化妆室,看到活着莉莉,她崩溃了,她杀死了幻想中的黑天鹅,刺伤的是自己,鲜血在流淌,她在白天鹅的自杀中,也得到了解脱……

  死本能就是毁灭,就像尼娜为了扮演黑天鹅,本我与超我时时发生冲突,自我一直未得到平衡,这就是她出现分裂障碍的原因,虽然演出取得成功,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付出的是生命,血的代价,这就是她一直追求的完美吗?

  完美是什么?如上理解,完美就是毁灭,完美就是死亡,读着这句话语,酸楚、惊讶、恐惧等各种情绪涌上心头,我是一名完美主义者,在工作中一直追求完美,看完这部影片,冰冷的感觉遍及全身。试想,完美主义者长时间的自身加压,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困倦、焦虑、暴躁等感觉,引起身体不适,透支着我们的健康,是否要重新思考?学会宽容,允许失误,对人对己多份理解,正如厄尼斯特.科兹所言,承认不完美,心灵才自由……

  梦是我们的信使,以各种形态给我们捎来讯息,告诉忽视情绪的主人,及时关注压抑的情感,正如杨照先生《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融入自己思考,抛砖引玉般讲述《梦的解析》和弗洛伊德理论,重新看待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静下心来,及时地觉察自己,胸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情,像佛洛伊德那样,在悲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