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媒体十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新媒体十讲》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2 03:01: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新媒体十讲》读后感精选10篇

  《新媒体十讲》是一本由范卫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媒体十讲》读后感(一):新媒体参谋长的十问十答

  范卫锋人称“新媒体参谋长”,目前从事新媒体的研究与投资工作。《新媒体十讲》是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近年来,媒体人的主要困惑是什么?如果转型?怎么创业?如何看准新媒体项目进行投资?

  一、要点

  1、传统媒体为何遭遇危机?

  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不是“内容为王”,而是“垄断为王”。传统媒体借助垄断优势以保证收益与利润,不论这优势是来自市场占领,还是政府管制。竞争自由度越大,资本集中度越低,传统媒体可能获得的利润就越小;反之可能获得的利润就越大。传统媒体如今正在失去它们的垄断地位,隐性权力、经济权力,很多都转移到新媒体手中。

  新媒体时代实际上是“数字媒体时代”,最本质的特质就是“数字化”。

  把“人”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连接”起来。

  3、新媒体如何通过打造信息价值、信任价值、审美价值获得出路?

  对于新媒体来说,要想突围成功,它有三种价值可以去实现。

  第二种价值:信任价值。它不光告诉你信息,还告诉你更准确、更真实、更可信、更有用、更好的信息。

  第三种价值:审美价值。逼格更高,格调更雅。在“审美”上占有居高临下、领袖群伦的位势,就能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几年之内,每一个细分行业、品类、概念、地域、场景、人群,都可能产生1+X家新媒体,占据统治地位。也就是说,面对每一个细分行业、细分品类、细分人群、细分场景、细分概念、细分地域,新媒体人都有机会去跑马圈地,通过优胜劣汰,占山为王。

  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去中介化、去中心化,传统行业、传统媒体正在瓦解、重塑之中,重度垂直、无限细分的时代正在到来,新媒体的机遇和使命,是在这些细分战场,把自己从one变成The One。一旦在细分市场中具有垄断性,就建立了壁垒,挖掘了护城河,可以收取租值,赚取通行费。

  4、企业应该怎么玩自媒体?

  企业自媒体应该怎么玩?“拽酷萌”三位一体。

  内容要有趣、要从用户的利益、情感视角出发、要坚持不懈。

  拽,主要是对自己产品或服务的自信。这一点要特别向乔布斯学习,他总是能把自家的东西说成最棒的可凌驾众生的东西。

  酷,主要是为了迎合潮流。

  萌,有时候在无关紧要的地方还可以适当自嘲,主要是为了稍许冲淡一下“拽”的感觉。不卖萌只卖拽的,会让人感觉这家企业高高在上,不好亲近,这在形象打造上一样会失分。

  拽的基石是实际的产品和服务,酷的目标是形象工程,萌是侧翼掩护以及亲和力的打造。

  关于企业自媒体的忠告:不要只为了省钱做企业自媒体。如果做企业自媒体是为了“省钱”,很可能会失望,而且,可能会浪费更多的钱。

  合理的做法是:专心做好“自”,把“媒体”的事交给媒体。

  5、新媒体如何以新内容赢得新受众?

  如果你有志进入新媒体的投资、创业,不妨思考这两个问题:如何做出让90后新受众疯狂喜欢的产品?如果做出符合“弹幕”所代表的新内容精神、趋势的产品?

  6、新媒体创业者如何定位?

  如何找准定位?需要回答:我是谁?市场需要我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为谁做?

  (1)脱藩:抓住去中心化、去中介化这条主线

  (2)互补品:新媒体的定位、卡位的经验法则

  例:“一条”视频的成功定位

  •典型的用户场景

  •每天持续供应内容

  •典型的企业需求+受众需求

  (3)高频强需求:用户真的非常需求它吗?

  创业早期最深刻的失误是没有把用户的基本需求摸清,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开发复杂的产品。

  有大规模饥饿的用户,才能出现爆品。

  (4)极致细分:瞄得再准一点

  定位的诀窍之一,就是从细分市场入手。

  聚焦和服务被其他人忽略的核心客户。

  7、新媒体创业者如何寻找早期用户进行突破?

  (1)天使用户必须要精准

  尖锐是指用户的气质、发烧度,他们应该是大的目标市场中的“细分意见领袖”,他们对于迭代、改善产品很有价值。掌握了他们,在产品未来的运营、推广时,更能居高临下,以势能换取动能。

  例如:

  •吴蔚:“给孩子的诗”——诗词爱好者

  •马克•扎克伯格:脸书网——哈佛大学在校生

  •方三文、梁剑:雪球——投资美股的华人

  •徐安安:蓝鲸——国内财经记者

  (2)寻找什么样的早期用户,是一门大学问

  任何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

  选择什么样的早期用户?朋友、老粉丝、行业意见领袖。

  (3)新媒体产品如何冷启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好的内容,再有好的用户,然后让用户反哺、参与、创造内容,往往是新媒体产品冷启动的成功之路。

  8、新媒体产品如何迅速推广扩张?

  好的产品,好的用户体验,对用户提供价值是一切推广的基础。

  (1)兵贵神速:新媒体产品的关键180天

  一个公司的产品发布之后,在180天以内因为你的竞争对手还没来得及反应,你很快建立自己的口碑和用户基础,于是在那个行业当中,竞争对手已经很难赶超了。

  (2)新媒体推广也应该花钱

  传统媒体出身的人,在新媒体产品推广时常犯两个错误:不愿意花钱做推广、乱花钱做推广。

  免费营销、社会化传播都是华而不实,但砸钱是通用方法。砸钱的前提是:产品足够好、足够解决一个或几个需求,依靠自然增长和口碑是可以的,但是太慢了,会被“快鱼”吃掉。

  (3)让用户们来参与、推广

  (4)低价还不够?要免费!

  (5)制造病毒内容,进行社会化传播

  在中国打造病毒内容的“十二个一”:

  一个引起共鸣、击中受众情感敏感区的故事;

  一个富有魅力的主角;

  一个明确、合理却没能实现的诉求;

  一篇动情、夺理的文章(辅以视频、图片更佳);

  一帮面目可憎的“坏蛋”、“敌人”;

  一句打动人心、容易记忆传播的口号;

  一批受众容易参与的具有仪式感、符号感的动作、场景、道具;

  一帮热血澎湃的早期积极分子、运动骨干;

  一圈与主流社会血脉相连的有力同情者;

  一段大众传播的时间窗口、政策窗口机遇;

  一波主流媒体、意见领袖的根据扩散;

  一个受众可互动、有利益的滚雪球游戏。

  记住,;利用病毒内容火起来之后,跟你的品牌形象是否匹配,那就不好说了。炒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9、新媒体如何形成商业模式?

  盈利模式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如果用户需求和产品形态有问题,盈利模式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应该把90%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用户需求、产品形态的研究上。但是大家的注意力的分配可能恰好相反。

  盈利模式一开始就很清晰,或者说一开始就瞄准盈利模式的公司,往往做不大。它的坏处是:盈利模式大家都能看见,很早已经成了竞争的红海。相反,用户需求旺盛、产品形态清晰但盈利模式不清晰的公司,最后往往成了巨型公司。

  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它至少包含了4方面的内容: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收入模式。

  商业模式是你能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给什么样的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商业价值。

  10、什么样的新媒体最有价值?

  面对一家新媒体,最关键的是思考一件事:它的垄断性如何?未来它有没有可能、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护城河越挖越深、把壁垒越筑越高、垄断的租值越收越多?

  二、感想

  相比本书的观点,作者范卫锋的为人处世更让我印象深刻。

  这几年,范卫锋奔走各地,访高人,觅良友,看项目,玩产品,不只是隔岸观火、坐而论道,更是躬身入局,亲临矢石。

  他有着低到尘埃里的谦卑,像流水渗透未知之地一样开放,索求贤人和新知识,一遍遍推翻自己也不气馁,只为执着地寻找自己的定位,而且从来不甘于口头表达,总要学以致用。他正是通过不断地见识高人和接受新知,逐渐形成一套既接地气又有理念的对新媒体时代权力的洞见。这丰富的一手材料和案例,是其他所谓培训大师望尘莫及的。

  范卫锋谦卑开放的同时,从未忘记自己需要什么,像锥子一样定位自己,谦卑而坚定。他集谦卑和探索于一身的请教和调试精神惊人。对自己人生如何定位,也是视对方时间和思虑如无物般不厌其烦地请教。

  他以亲身经历告诉我:学习的途径不仅仅是读书,不要忽视了读人与读事的重要性。

  三、批评

  罗振宇在2016年推荐的第一本书是《知鱼之乐》,作者王东岳先生的“递弱代偿”理论,让我对新媒体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事物不甚乐观,它们以“生存效能”的增加为代偿,依然弥补不了“生存时间”减少的趋势。如果一个行业自身就是问题所在,那么不管怎么改变,也于事无补。因此,鼓动传统媒体人“脱藩自立”,从“武士”变为“浪人”,无助于改变生存环境的恶化。也许,只有彻底跳出局外,才是唯一的破局之道。

  16/52【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张恒哲第16本《新媒体十讲》

  --------------------------------------------------------------------------------------------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52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52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

  《新媒体十讲》读后感(二):你不应该缺席 | 《新媒体十讲》读书笔记

  导读

  ◎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挣扎和失败

  ◎ “巨流媒体”和“细流媒体”是什么

  ◎ 企业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公关和营销革命

  ◎ 如何做新媒体

  ◎ 新媒体的价值

  需要高清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请关注“Kamiyass的读书笔记”(微信号:kamiyass),回复“新媒体”获取。

  《新媒体十讲》读后感(三):自媒体干货满满一大筐,拿走不谢

  在很多自媒体平台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都是让自媒体人去阅读去学习,类似于宝典。作者范卫锋,本身就是自媒体“范言直谏”创始人。

  有关这本书的出版还有一个小故事,最初它在“赞赏”平台进行众筹出版,24小时收获逾12万元赞赏额——所以它能有今天的成就也离不开大众的支持。

  什么是新媒体?

  在他看来,新媒体就是把【人】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连接】起来。短短三个括号里的词相连就把要素都说到了。因为任何媒体最终受众都是社会上的人。如果所做的一切最后没有和人扯上关系,那这个媒体就是死的。所以我们才会那么注重粉丝,但如果你的粉丝只是僵尸粉,即使你的数据库很好看,这个自媒体也是失败的。

  如何获得一杯羹?

  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细流”,它在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也就是说如果大浪淘沙压力巨大的时候,你作为一个小众如何杀出一条血路,就要从这点入手,其实这个对于新媒体的创业者来说是极好的方向。

  因为很多人都看准了新媒体是个商机,能容许每个人发声,就像民国时期我们争取的“办报自由”一样,因为自古以来拥有了媒体就拥有了话语权。但如果你只是一粒小沙子,哪怕你再努力叫喊,都是没有人会投来关注的,所以找到切入点就会变得尤其重要了。“信息价值”、“信任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三点构成了前进的方向。

  新媒体平台的差异和运用?

  对于目前的新媒体平台,在他看来:微博和QQ空间,媒体属性很强,一对多传播,特别适合做事件传播;微信是好友关系,基于通讯录,一对一传播,很适合做客服平台;论坛,也是一对多传播,但即时性不如微博快,而且信息容易沉淀,所以适合沉淀老客户。而且,对于我们差不多忽略的QQ空间,他认为是社会化营销不能丢的阵地。

  公共危机如何处理?

  而面对公共危机时的处理,他提出了四点:姿态有时候比内容重要;立场有时候比是非重要;道德有时候比法律重要;身份有时候比事实重要。最近几年因为公众事务的处理不应当而导致下马的官员和声誉下降的企业比比皆是,还记得那个“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铁道部发言人吗?关键就是在媒体面前的表现。这是一种软技能,而最要不得就是用身份压人。

  什么才是好的软文?

  新媒体标志之一的微信公众号无疑是当今追捧的热点以及大家研究的重点。我们绞尽脑汁的想要写出爆款文章,博得大家的主动转发评论赢得口碑,那么到底怎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好的?

  这里就写到了两个标准:1、大量用户的资源传播、自愿阅读。2、大量用户受到软文的影响,改变观点,甚至采取行动。其实这里说的就是如何盈利了,大家都认可你,愿意掏钱买你推荐的服务和产品,这就是你的口碑和影响力。

  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呢?范卫锋提醒大家:要从用户的利益点出发,要有一条好的故事线。自古以来没有人不喜欢听故事的,所以当一个会讲故事的自媒体人,是成功必备品质之一。然后,就是惯有里子没有外表也不行,谁让我们都是爱美的人呢?图片也是武器。直观,震慑,传播度广,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当然了,还有视频,那更是声目景的动态结合,调动起人的多重感官,更加具有真实性和贴近性。

  这里还有12个1,作为关键的关键:

  一个引起共鸣、击中手中的情感敏感区的故事;

  一个富有魅力的男(女)主角;

  一个明确、合理却没能实现的诉求;

  一篇动情、夺理的文章(辅以视频、图片更佳);

  一帮面目可憎的”坏蛋“敌人、革命对象;

  一句打动人心、容易记忆传播的口号;

  一批手中容易参与的仪式感、符号感的动作、场景、道具;

  一帮热血澎湃的早期积极分子、运动骨干;

  一圈与主流社会血脉相连的有力同情者;

  一段大众传播的时间窗口、政策窗口机遇;

  一个手中可互动、有利益的滚雪球游戏。

  企业自媒体怎么搞?

  跟随这股热潮,很多企业也有建立起自己的新媒体事业部,招揽贤才去打理去传播去做广告,把本来放在其他渠道上的宣传转移阵线,和自己的客户或者潜在客户玩起了直接传播。但是那么多的企业自媒体,如何才能做到脱颖而出,不仅是对和自己产品相关的客户建立起连接,也能吸引到其他的群众呢?我们说只有声势浩大,才会具备传播效果。这里提到了三个简明扼要的字:拽酷萌。

  这三个非主流的90后字,让我脑袋中浮现出:萌萌哒的娃娃音。难道企业自媒体要迎合90后的风格吗?

  然后并不全是这样。拽,就是要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黄婆卖瓜的自信;酷,就是把自媒体做的不要那么LOW,要让人觉得有质感,哪怕是很传统的东西,要有做到大众追寻,这其实是符合当今社会人的想法,就是”装逼“,如果转发可以让其他人觉得这个人很有逼格,那么他自发就会做这个举动来帮你宣传;萌,并非让你装傻或者扮弱智,用火星文,而是让你在适当的时候有”自娱“精神,也就是自嘲。那么,拽的基石是实际产品和服务,酷就是你的形象工程,而萌则是亲和力,这三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什么叫刻奇?

  在朋友圈广泛传播的内容,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刻奇“。自我感动及感伤;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于感伤;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最重要的,Kitsch是一种自我愚弄。

  说到底,其实玩的是心理游戏。

  怎么赚钱?

  这个其实才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我做新媒体不是为了做慈善事业,最终还是为了获得利益,但是很多人说新媒体本身不能带来任何的直接效益,我的账户并没有因为做了新媒体而增加,反而我一直在为大家服务,提供各类资讯、心灵鸡汤、人生格言、产品服务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新媒体的赚钱模式很简单,就三种:第一是利用互联网卖东西,所以现在才会有那么多的微商,朋友圈代购;第二种是依靠广告收入,也就是那么多大号写个软文然后笔风一转变成为广告推销;第三种是以网游为代表的增值服务,收服务费。

  所以,关键不是怎么赚钱,而是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去赚钱。你的用户在哪里??

  最后想说的是,请大家努力在细流市场中成为”The One”,其实这个道理和如何做人是一样的,你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到最好。新媒体也是在不断挖掘你自身优势的一种形式。

  让我们共勉。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人生虽苦逼,但仍有希望。让我们畅快淋漓嬉笑怒骂人生又心心相映奋斗不息。

  《新媒体十讲》读后感(四):读后给想“赚点小钱”的人指明利用新媒体造势的方向

  它讲述了传统媒体寒冬将至,包括门户网站等的落幕、阐释什么是新媒体、鼓励初创做细流媒体(信息价值,信任价值,审美价值)、新媒体需要软文与视频图片,企业自媒体需要“拽酷萌”、强调弹幕效果、强调自媒体创业鼓励脱藩、做新媒体注意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利用互补品、寻找饥渴用户、打开局面时,天使用户必须在针尖上(意思就是寻找及其狭窄的饥渴用户与他们建立联系)、先有一定好产品和粉丝再忙急速扩张的事情,要舍得砸钱、病毒文章的特点总结、商业模式先别谈盈利模式、价值等。

  对于我屌丝而言,只是想利用新媒体做个小生意赚点小钱,不具备做垄断性的大企业大买卖,因此只是想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平台实现自己产品的营销,所以这本书对我这样的读者的意义就是:可以有门户网站,但是不可过多精力维护,移动端要抓牢,积累最精准的小众用户群,花最大量的精力来维护这个小众客户,这其中要注意图片,视频,软文的编辑能力,分析好受众心理写好病毒式文章,说到具体实施上就是,微信公众号为主,微博、网站等其他为辅,,,,,有时间在继续聊这个吧,我也想的不是很深入。

  《新媒体十讲》读后感(五):一些观点。

  这本书注定读得人可能不会太多,毕竟初版才发行了987册,由某出版平台发行。

  觉得下篇几条观点看看还是蛮好的。写出来做个笔记。

  1.有大规模饥饿的用户,才有可能产生爆品。

  然而这种饥饿市场,我的拙眼是看不出来了,不过可以举几个之前的例子,“城市地铁最后一公里“催生出来mobike;出行的刚需——滴滴;还有就是各种卖的出行。

  2.极致细分。

  之前去听了堂营销课,主讲师举了个找红人做精准推广的例子,烤箱做推广找君之,当时虽然他的粉丝数不算特别多,但是精准啊,关注他的都是想要做烘焙的,烤箱的销售量就上去了……

  现在网络上的新媒体太多了,不拿出自己的特色来恐怕已经很难杀出重围了。

  3.任何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

  这里面的重点可能是糊口,哈哈。

  有人愿意花钱消费你的作品,你就有饭吃了。

  4.先把你想要的蛋多多地生产出来,你想要的鸡才会纷至沓来。

  具体来说指的是网站前期做推广的时候先自己产生一些优质内容,吸引部分人群,然后再邀请一些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入驻,继续产生优质内容。【现在各大网站都是这么做的吧……毕竟这是本2015年的书,现在2017年了,看到这个观点略晚】

  5.好产品也要推广:酒香也怕巷子深。

  合理的营销手段是必需的。

  6.推广的两个错误:A:不愿意花钱做推广。B:乱花钱做推广。

  这个可能是穷人的通病,有钱愿意捂着,做推广也是另类投资,说是投资当然也就有风险,穷人担不起风险的概率相对来说会大……

  所以总结是该花钱做推广的时候还是要舍得。

  作者还写了容易被分享的内容具备的几个特点:

文章主题积极,读完后让读者感到兴奋;让用户非常愤怒和恐慌的文章;让读者觉得自己不仅聪明,而且消息灵通、见多识广;实用且容易记住的内容;有价值的故事。

  对号入座一下,你是不是中招了~

  再来感叹一下,这居然是2015年出的书,当时我在干吗……

  还在当实验民工,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