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5 11:01: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精选10篇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是一本由张宏儒 / 沈志华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0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一):治国 平天下

  王翦灭楚,做了两件要紧的事,体现了他的谦虚谨慎的风格:一,要兵;二,要物。一员老将久经沙场深知深入敌人纵深作战的危险,楚国广袤,加之人地两生,要兵六十万一点都不为过。这正与年轻人气火旺盛、牛气冲天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谦虚之处,正是他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归国后王翦亲信问起原因,王翦说:“大王委全国兵力于我,虽说是对我的信任,但不免有所担心,我频繁的索要赏品并不是我真的需要它们,而是向秦王表达我要解甲归田的意愿,这样才能让秦王对我放心。”历史上多少“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敌破臣亡”的悲剧——韩信、文种、伍子胥、乐毅,悲惨的结局历历在目。而王翦却可以做到功成身退,善始善终,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为人的谦和、处世的谨慎。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谨慎谦虚”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二):对这本书持有很好的态度

  当一个时代面临不尽隐忧的时候,历史学家往往为了有资于当下治国安邦,为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汲取借鉴,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此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 《资治通鉴》-我国最大一部“管理学”典籍。《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三):魏文侯礼贤下士

  魏文侯礼贤下士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先通过三件事写魏文侯贤而有礼。

  式闾礼士 (每次经过段干木的住宅都在车上俯首行礼,以示对贤士的尊敬。)

  雨不失期 (饮酒正酣,又下了雨,仍不忘与虞人相约打猎的事。言而有信。)

  韩赵借师 (韩、赵相继向魏借兵,攻打彼此。文侯不予,以兄弟故。皆朝于魏。)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接着,写了魏文侯招揽到的人才。

  任座 直言敢谏

  翟璜 巧谏魏文侯

  田子方 审音明官

  贫贱骄人

  李克 论察人之道(璜成争相)

  这段文字是主要是写魏文侯的。他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为将。让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这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但凡人好像都有一个毛病,自恋。就像你每天照镜子会想,我好像又漂亮了。魏文侯也一样,不过,帝王一自恋就喜欢问臣子:“来说说,我这君主当得怎么样?”这语气你晓得,明显是来夸我呀,快来夸我呀。于是,一帮大臣赶紧拍马屁,一片歌功颂德。帝王一阵得意洋洋,偏出来一个没眼色的说:“你让乐羊打下中山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却不封给自己有功的弟弟魏成,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样也能说是仁君?”这个人就是任座。

  于是,文侯怒,任座趋出。

  问候很生气了,任座就快步走了出去。字面上讲。似乎是任座为避祸赶紧离开。但是,我总觉得史书在此处说的客气了些,任座很有可能是被赶出了大殿。

  接着,文侯又去问翟璜找心理安慰。

  翟璜说:“您是仁君。”当然这句话此刻已经起不到怕马屁的作用了,一不小心就拍马腿上。

  文侯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们不是都说我是仁君吗?怎么知道我是仁君的?

  翟璜说:“我听说君王仁厚,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言语耿直,所以我知道您是个仁君。”

  一句话说得魏文侯龙心大悦。不仅派翟璜去找任座,还亲自迎接他,奉他为上客。

  魏文侯与田子方一起喝酒,大概觉得光喝酒没意思,旁边还叫了音乐助兴。喝着喝着,魏文侯说:“钟声不协调,左边高了。”古代的帝王貌似都挺有才,琴棋书画,骑马射箭都多少会一点。田子方听了,笑了。文侯很疑惑,说:“你笑什么?”田子方答道:“我听说,国君只要懂得任用乐官就行,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文侯听了这句话,就说了一个字,“善”。显然是听从了。

  有关田子方的事,《资治通鉴》还记载了一件。说是,魏文侯的公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国师田子方,下车伏拜行礼。这可能是受了他爹的影响,表现对贤士的尊敬。不过,田子方不卖给他面子,连回礼都懒得作。作为王位继承人的魏击小朋友像点了火的炮仗一样,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田子方这人也很有意思。他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家。亡国的人,没有听说有以国主对待他的;失家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以家主对待他的。贫贱的游士呢,劝谏不被采纳,君主的行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辞了,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魏击于是谢罪。

  从古至今,我们似乎都挺讨厌骄纵的富人。这与什么仇富并没有关系,只是受谦卑观念的影响。《论语》里有这样的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孔子的弟子里面,子贡最有钱。在他看来,能做到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纵就很好了。孔子却告诉他,光做到富有而不骄纵也是不够的,要做到贫穷且乐在其中,富有且知书达理才行。

  这段话看似与魏文侯的关系并不大。但它体现了当时或者说在魏国,贫士具有独立的人格,他们并不是依附权贵而存在。在宋朝,受封建礼教约束,士大夫当然不可能遇见不顺就投奔他主。但是,他们所处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生活优渥,有一定的言论自由,可官可隐,加之,“刑不上士大夫”,所以,宋代文士颇有战国策士之风。

  这句话很好懂,不见是用来选拔人才,也可以用作我们平常观察朋友。

  大白话就是说,国君,你现在犹豫不决,是因为你平时没有仔细观察的缘故。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

  几句话,文侯的难题就解决了。但事情并没有结束。李克一出门,就遇见了翟璜。看来,古代的保密工作做的也不好。这话刚说完,就有人知道了。

  这里出现了新人物,魏成,魏文侯的弟弟,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也很有才华,但奇怪的是,史书上有关他的记载,除了上面,任座说要把中山封给他,似乎就只有这么一段了,还是侧面描写。说是争相,还是别人帮他争的,正主连脸都没漏一次。

  这次争相,主要从举荐人才展开。

  翟璜 西河守吴起;邺县西门豹;征伐中山国,乐羊;中山国攻克,推荐李克去镇守

  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推荐屈侯鲋。 (君皆臣之)

  魏成 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

  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君皆师之)

  魏成轻松胜出。翟璜逡巡再拜对李克说:“我是粗鄙之人。失礼了,愿终身做您的弟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多为别人考虑,功利心别太重,否则急功近利,得不偿失。

  该是你的,想躲也躲不掉;不该你的,想的也得不到。

  好好做自己,剩下的就顺其自然吧!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四):人物志(仅第四本)

  郭子仪:身系国家安危三十余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

  李晟:唐德宗年中兴名将,平定五年之久的“藩镇连兵”,绘像凌烟阁。

  韩滉:性刚严,不附权贵,镇抚江东十五年,盗贼不起。

  李泌:历仕四朝,位居宰辅,头脑清醒,胸襟开阔,匡正时弊,据理力谏。

  杜黄裳:宪宗时宰相,荐大将高崇文,平定蜀乱,可谓知人。

  高崇文:刘辟反,宰相荐其才,统兵往讨,所向无敌,师入成都,秋毫无犯,后以军功任西川节度使,谥曰威武。

  李吉甫:宪宗宰相,地理学家,著有《元和郡县图志》,为后世称道,学识渊博,“唐宰相之善读书者,吉甫为第一人。”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五):兵神吴起

  兵神吴起

  吴起,卫人,好用兵。

  卫国

  少时,家累千金,破产求仕。

  乡党笑之,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出卫。

  与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鲁国

  事曾子。母死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事鲁君。杀妻求将,鲁君疑之。

  魏国(文侯)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李克)

  为将,击秦,拔五城。为西河守,拒秦、韩。

  善用兵,廉平,与士卒同衣食,共劳苦,得士心。(吮卒病疽)

  吴起论功

  ( 武侯 )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公叔设离间计,吴起辞公主妇。

  武侯疑之而弗信。

  楚国 (楚悼王)

  相楚,实行变法。富国强兵。

  诸侯患楚之彊。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死後留权

  ( 楚肃王)

  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夷宗死者七十馀家。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六):好书,我来评价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共1362年,《资治通鉴》德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

  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七):对这本书持有很好的态度

  当一个时代面临不尽隐忧的时候,历史学家往往为了有资于当下治国安邦,为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汲取借鉴,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此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 《资治通鉴》-我国最大一部“管理学”典籍。《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八):巨著就是巨著!

  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一个伟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写一册书,你就知道他该有多伟大了吧!

  鼓励自己去看巨著,因为你会从中悟到人生的精髓!

  即使你认为他太高大上,也应该去读。因为真理剖开了从来不会分三六九等,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普通人的。

  我想让孩子赶紧看下,锻炼一下

  越早看越好!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九):喜欢

  这几天,我利用署假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这本书,其中王朝的更迭以及气势的盛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www.lz13.cn)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文白对照资治通鉴精选本:全6册》读后感(十):评论

  《资治通鉴》于叙事之后,皆有附论,共186篇。其中“臣光曰”有102篇,其余84篇是各家评论,其中裴子野的论占了10篇,司马迁的论只有1篇。以篇数看来,〈唐纪〉所占篇幅最多(81卷)、其次为〈汉纪〉(60卷)。

  陈垣《胡注通鉴表微》曰:“《通鉴》书法,不尽关褒贬,故不如《春秋》之严。温公谦不敢法《春秋》,而志在续《左氏传》,有所感触,亦仿左氏设辞‘君子曰’而称‘臣光曰’以发之。余则据事直书,使人随其实地之异而评其得失,以为鉴戒,非有一定不易之书法也。”

  从今日来看,“臣光曰”充满封建色彩,黄盛雄将其归纳“诚”与“礼”,“礼之纲纪”这个概念,可谓贯穿《通鉴》之核心。张须在《通鉴学》云:“《春秋》之意,最重名分,名分所在,一字不能相假,封建之世,以此为纲维。名分既坏,则纲维以绝,政权崩溃,恒必由之。温公以此事兆东周之衰,与七国之分立,而又系论以见托始之意。”司马光本人的思想并没有跨越时代,故其论述没有太大价值。例如:司马炎因守三年之丧被司马光称赞是“不世之贤君”。事实上,司马炎在中国历史上并不能与唐太宗,汉武帝等相提并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