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4 20: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精选10篇

  《故事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是一本由蒋方舟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一):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心

  文/leileely

  第一次读蒋方舟的书。去年看到她出版了杂文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本书中却写出了爱情人生沧桑

  书读到一半时,感觉自己被书中的悲剧压抑氛围感染得负能量满满,晚上骑车回宿舍的路上也心不在焉,甚至有点心烦意乱,好几次都差点在拐弯处跟他人撞上。当时心想故事的主人公都充满悲剧色彩,不完整的爱情,不完整的家庭,不完整的童年……生活中会有这么多悲剧和不完整吗?带着一丝压抑和一些怀疑,读完了后面的故事。

  读完九个故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出笔和纸,将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画出来。其实在读的过程中,也慢慢感觉到,这九个看似独立的故事,主人公之间都互有联系。这联系不仅仅局限在社会关系层面,也体现在对彼此的人生都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无法忽视的影响。“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可以是宿命论的另一种解读,我却更愿相信是因果关系的必然。

  在婚礼前夕,乔意应该想不到未婚妻姜夕会一去不复返。那是因为她遇到了当年给她鼓励和疼爱的林满,而这些却是初恋唐鹏和未婚夫乔意给不了的。人们不止是善于记住生活中的苦与痛,对那些闪光的年华,以及让自己闪光的人,同样刻骨铭心。让乔意更想不到的恐怕是还会遇上让自己二十多年都未能放下的恋人女儿井上忍吧。井上忍认为乔意无法明白他对她母亲伤害,可是又有谁能理解乔意的无奈和辛酸呢?注定要被历史和命运分开的两人,如果已经知道结局还会选择相爱吗?

  唐鹏的师兄柯宏志算是特立独行的少数派“天才”,但是也难逃命运的劫难。如果他们的孩子毛豆没有死,柯宏志是不是就不会跟实习女记者搞婚外情,抛弃妻子却最终被情人拒绝?樊怡是不是就不会找当年的初恋发泄自己的压抑,最后却被羞辱?他们都想逃离,逃离那压抑到令人窒息的生活,最终却发现只是“对真空下的窒息做无望的对抗”,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心。

  我想音乐老师叶莺并不是真的爱王帅,爱的只是他每次掏出的那一叠红票子。但可以确信的是王帅只把她当作一个玩物。当读完年幼的叶莺穷得所有的钱都只够算命,最终只能无能为力等待父亲死去后,我才明白这是一个多么需要钱来给自己安全感女人。所以在她想结束生命时候,她还念念不忘十六岁那年被亲吻的场景——伊瓜苏瀑布。当她带着那串海蓝色宝石回到伊瓜苏后,她才明白早已物是人非,她再也不可能回到当年的自己,也不可能得到当年的疼爱,能爱她的人不是王帅,不是钱,也不是记忆中的那双蓝眼睛,而只能是她自己。因此她打算卖掉宝石,活下去。这是整个小说集中为数不多的让人看到希望的结局。

  上面只选取了小说集中的几个故事。故事中看到的只是结果,看不到的是原因。在大街上看到的只是行色匆匆面孔,看不到的却是面孔后的人生和缘由。其实每张面孔,都有专属的故事和命运。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抗争,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也许最后还是发现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心,但不尝试又怎能知道自己命运的手掌在哪里,掌心有多大呢?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二):把庸俗的现实击的粉碎

  曾经以为多么荡气回肠的故事,开始原来得这样的庸俗,也许我必须承认在刚开始读这本书时,带着抵触,我不愿看见那些满目苍夷,丑态百生的故事情节,说不上烂俗,也许是我的年龄层还让我读不出三四十岁人生该有的可悲观景,或者换种说法是,生活的另一面

  在故事里的别人,在别人故事里的你,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九种故事的开头,九种故事的经过,九种故事的结局,作者都在用一种微妙的关系将所有不一样的故事串在了一起,那些共同认识的人,都没有早一点儿提醒我们相遇,但是却又在某个点相遇了。没有偶遇,没有巧合,没有故意,出现理所当然,而又显得理直气壮起来,这是让我看到最兴奋地方

  也许我们共同认识的人,也曾经在你的生命中充当过短暂的配角;也许所有的胡编乱造都是为了那不经意显示的自然,而不显得做作;也许人生的微妙之处,就是在生活已经丑至极点时,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寻找着最初的人。

  一些曾经在生命中非常亲密的人,如今分道扬镳。比如:乔意和姜夕、叶莺和王帅、拯民和科夫,他们都如此鲜明的存活在作者笔下,独一的关系,各为主角,即便是未婚妻、小三还是同性念的身份,读过才恍然,原来所有经过都只是结局的开头。又宛如一些拼命想要逃离的人,如今只是转了个圈罢了。比如:唐鹏和老沈、柯宏志和攀怡,用书里的话概括,‘大多数近乎爱情的关系,大概就是这么开始的’。离经叛道、逃离厌倦,直至结局,却也难述情愫。也许还有人曾经感动过你,那一定不输亲情。比如:朱晓光的爸爸,丁吉花和田福福的互助,触动泪腺的大概只有这两段,作者用离奇的手法写出了那份难言的亲情,或是残肢爱情里的扑朔迷离吧。

  看前八篇故事,会很压抑,直到最后一篇收尾的故事出现,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结局早已写在了开头。作者蒋方舟独特的构思,将庸俗的现实击的粉碎,又跳出常人思维,构建不一样的故事,虽平常但也新奇。我喜欢她的文字,总能简短概括,道出精髓。

  也许就像她书里说的那样:可生活没有“好”的时候,生活不好,便忙着让它好起来;等生活好了,又得让它维持着好,变得更好,人也更忙。或者在她讲田福福那段:一个赎买“爱情战胜一切”的故事的人,怎么能够以爱情的破灭作为故事的结束。她赋予他们的生命力,就像故事里的人赋予了她对生活的想象。

  每个人自以为独特的生活,体验真实都何等乏味和普通,即便很庸俗。

  :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三):无趣是对人生最大的惩罚,也是人生最大的无奈

  虽然我不怎么关注蒋方舟,但听说她出版小说的时候,她的传奇经历还是诱惑着我去读一读:7岁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并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19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清华读书期间发文质疑校方;23岁毕业,任职鼎鼎大名的《新周刊》副总编;与韩寒、冯唐等畅聊;还获得《人民文学》的散文奖。等等。

  年少成名,却老成持重。得意网络,获奖于主流文学刊物。小小年纪,经历比许多同龄人精彩万千倍。

  这样的文字功底和经历,我想笔下的小说应该是有几分重量的。

  但遗憾的是,我不是很喜欢

  但我承认,这不是一本精彩的书,但却是一本诚意的书。真诚思索,直面人生的无奈。当然。这样沉重话题从来不是很讨喜。

  书中共有九个小说,彼此独立,却又联系。在A篇中的主人公,在B篇中可能是跑龙套的,在C篇中的一个小事情,在D篇中可能影响了主人公的人生选择。人生的联系大概就在于此,我们生活中的路人甲,可能在其他人中是NO.1。再荡气回肠的故事,搁在别人身上,也不过是小事一桩。

  蒋方舟的文字功底不错,没有辜负中外小说的熏陶(看她的微博就知道她多努力读书),没有初写小说的稚气,也没有网络小说的随意。但在故事的情节上,还是稍显稚嫩。这种稚嫩,表现在故事的不够圆满

  九个小说,只有三个小说算是比较完满,可以真正的独立成篇,情感上又让人触动。

  第一篇小说是《台北•自画像》,写一个颇有名气的女画家,情感坎坷事业顺利。我有点恍惚,里面女主姜夕的成名历程和心理活动,是否有着作者本人的影子?太过顺利,太过自然,所以觉得没有意思,生活混沌没有乐趣,在三十多岁应该收割财富、名誉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果然,无趣是人生最大的惩罚。

  第二篇小说是《伊瓜苏•海蓝宝》,写的是一个女人在爱情中的希望与绝望。明明是一个星光四射、前途无量女孩,为了一段飘渺的没有结果的爱情,毁了自己的一生。最后的最后,当她回到当初的地方想自杀的时候,却蓦然发现,已经不是当初的样子

  第三篇小说,是《武威•腿》。写的是一对夫妻的绝望与希望。明明是相爱的两个人,最后却成为真正的现世冤家。为了一只猫,她杀害了他,可是她却要坐车,去他生命的起点去看看。

  蒋方舟说,小说里的人物比她勇敢。看,这三个故事,每个人物都没有让我们太激动或太悲叹,只有绵绵不尽的感慨。没有多有趣,但也不是那么好玩。用思想家的思考来说,就是,他们的人生,多么无趣。

  无趣是最人生最大的惩罚,可何尝不是人生最大的无奈呢?有趣的人,故事一定会好玩,但那是需要高智商与高情感的,是需要受雇于彼时、彼地、彼身的情况的。

  就像里面的故事,多么折腾,最后终是对无望的挣扎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四):《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有感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有感

  蒋方舟说,“整个现在是有一种压抑,但这和工作没有太大关系,还是在于对媒体大的环境甚至包括大的文化环境,都会有一种无力感,不知道能做什么或者做什么有效有意义。”其实书中“逃离”的人中,也有蒋方舟自己。她说,因为自己同样呆在媒体这个大环境里,是不可能假装不去关注或不去讨论这样的问题。“当你发现自己哪也逃不了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其实这也和小说里面的氛围是契合的。”

  “我最想写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写这个当代社会群体现象。”沉寂一段时间后,12月初,蒋方舟带着自己即将完成的新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开始在全国多所大学巡讲。18日晚,蒋方舟来到华南师范大学,与听众分享自己对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中生活着的青年群体的思考。“我是个比较慢的人,其实应该拿着新书再来,现在还有一个故事没写完。”活动上,蒋方舟介绍,新书将由9个环环相扣的短篇故事构成,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出版。

  笔者读了这本书三遍,一遍都有不同感触,太好了,绝对是一本好书,值得细细品读。的确如此。笔者另外买了一本送给我的好朋友,结果反响非常强烈,我们对故事有了共鸣,的确是好书!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五):她承认她不曾历经沧桑——读《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蒋方舟的这部短篇小说集,共包含九个故事,它们虽可视作独立的篇目,但相邻的两个故事之间又首尾勾连,互有瓜葛。从一至九,这些故事像依次扣结在一起的小环。末篇《香气》与首篇《自画像》之间形成的呼应关系,又让整部集子由九归一,扣成一个大环。“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作为本书的书名,便是对这种环状叙事结构的描述。与平铺直叙的线性结构相比,蒋方舟施于形式上的这种匠心,是一种更为艺术的手法,它给读者提供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能够产生“陌生化”效果。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手法就是要使对象‘陌生’,要使形式变得困难,以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如果平铺直叙的故事如杯白水,那么这部小说集就像榴莲,对阅读者来说,它能提供更为丰富和强烈的感觉刺激,也会产生更多回香和余味。

  如果单纯迷惑于这种形式主义的炫技,就对整部小说集给予毫无保留的赞美,那还称不上是一个成熟的读者。片面注重形式的新异,忽略内容表达的优劣,如果不算有眼无珠,也是阅读中关注点的取舍失度。就内容来讲,这部集子中的多数故事都弥漫着落寞伤感的灰色情绪。蒋方舟以明显颓废的笔调,描绘一些她关于“中产阶级的想象”。在爱情中摆波不定的女画家姜夕,丧失幼子哀痛到抑郁的樊怡……整部集子几乎找不到享有幸福的人物,大家都浸泡在眼泪汇聚的苦水之中。但这种悲情的泛滥,往往有失节度,一个不算铁石心肠的读者,恐怕也很难理解那些时不时就要落下的泪水。他们或者“听到‘穷人’两字,眼里都会泛起异样的水光”,或者莫名其妙就“哇”的一声哭出来……于是,过分的煽情变成矫情,放纵的泪点反成槽点。

  与放纵的眼泪相似,这部小说集也泛滥着性爱。虽然对抗故事中生活的压抑的确需要释放,虽然故事中对性的叙述可能只是只言片语的提点,但如果近乎每一篇故事都要与性不期而遇,那么整部小说集子读下来,也未免腻歪乏味。蒋方舟对性爱叙事的热衷近乎到了“纵欲”的程度,让人联想到书中提及的D.H.劳伦斯小说中“对自己的情欲毫不掩饰的奔放女人”。蒋方舟在这部小说集中所显露的形象,已不是当年写《正在发育》的神童,而是已经发育成熟的女子,她已经熟络SM、基情以及其他,并且还有明显的大叔控倾向。

  但性成熟只是片面的成熟。“世事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故事中过于泛滥的悲伤和欲望,或因作者生活经历的缺乏,而疏于对世故人情的体会。所以不能有效把握人物情绪释放的量度,让他们过分沉溺在自我的悲伤与欲望中,得不到升华,所以整部小说的精神向度大多偏向于消极。蒋方舟在完成这部小说之后接受访谈时,也提到写这部小说集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活经验太少, “这本书的写作掏空了我之前所有的人生经验。”正如她上一部杂文集的名字一样——“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虽然坦承生活经验的缺乏,但从这部小说集中却折射出她间接经验的丰富。蒋方舟丰富的间接经验无疑来自她丰富的阅读,她善于从前辈大师那里汲取精神的营养。这部小说集中的《爸爸》是唯一让我眼睛潮润过的故事,蒋方舟将《变形记》的精神气质内化在这篇作品中,她从卡夫卡那里只学得一招半式,便立刻有了文坛高手的模样。其他如《腿》以死人身份为叙述视角的魔幻色彩,《香气》中关于推拿师傅的精彩描述,也能读出一些名家大师的影子,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佳作。在这些作品中,蒋方舟以丰富的阅读经验催化她稍显贫弱的生活经验,一样能够放出异彩。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以及阅读的更加丰富,凭借蒋方舟杰出的天赋,她一定能够写出在精神上更加成熟的好作品。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六):一本要拼命强迫自己才能看到第五篇却最终因生理不适而阅读失败的书

  一、年轻人更热衷于当人生导师

  《非诚勿扰》一集中有一个情节,一位40岁的男嘉宾的VCR中描述其曾经窘迫到要靠卖玫瑰花为生,无奈第一次深夜卖花却一朵都没用卖出去,最终这位男嘉宾把这些玫瑰花插在街边停着的车后视镜上,插了整整一条街。这是个让人唏嘘不已的情节,唏嘘男嘉宾曾经的处境,更唏嘘在这样艰难处境下做出的这个有些浪漫色彩的行为,传递一种即便世界对我已如此冷酷,可我依旧留给明天起床的陌生人一朵玫瑰。当大家都在叹息的时候,一位23岁的女嘉宾跳出来问:“我想问男嘉宾为什么一朵玫瑰花都没有卖出去呢,你肯定没有用心去卖,因为只要用心了,肯定可以卖出去啊,我曾经也卖过玫瑰花,然后就全都卖出去了。。。。。。”这通言论当场遭到孟非等人的反驳:“难道很多事情只要用心就能做成么,每个人有每个人擅长的领域,这哥们卖玫瑰花不行,但做餐饮就很成功,他再怎么用心也卖不好玫瑰花。”

  仔细想想那位女嘉宾的言论背后要传达的事情,我觉得有两点:一则是炫耀自己有过用心卖玫瑰花而成功的经历,表现自己是个聪明的人;一则就是自己得出了“用心就能成功”了,觉得这就是人生无上的哲理了,恨不得马上传达给周围的人:看,我掌握了真理。可现实情况是以她浅薄的人生经历得出的片面道理完全不能说明生活的全部。

  回到这本书上,作者描写一段就冒出些所谓精妙的金句、哲理、比喻、评论,所有的这些不会让我连连点头,只会觉得就是一些搭配巧妙的字而已,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二、我所理解的小说

  我心目中好的小说至少需要让人看得下去,而看得下去的背后是小说中的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符合其本身的逻辑处境心理状态等等,小说当然可以描写一些边缘人物,但要注意即便再边缘再特殊的人物其心理活动也符合大众的某一部分心理特征,这样读者才能有代入感,才会觉得人物的所作所为可以理解,才会觉得作者描写的是这个世界。反之加入不能达到这一点,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就跟读者始终隔着一层,甚至会让读者觉得莫名其妙,比如这本书。

  这本书看到了第五章,看到作者以连环套连环的方式讲故事,上一篇小说中的配角变成下一篇小说中的主角,第一个故事里主角是有个奇葩母亲的搞艺术的大龄文艺剩女,她办画展的助手小女孩必定聪明伶俐到不行,然后她跟个曾经红过至今落魄的文艺男谈过恋爱,感慨真爱在哪里,还有文艺刊物帮上大龄富婆的小青年,蝇营狗苟混日子,混出一身病,去到西藏啥的找名医,还被一个什么总找来一个小姑娘当炮友,那这炮友小姑娘必然人精人精再人精,还有其大学是视野特别牛逼的同学,眼里揉不得沙子,那么这个大学牛逼的同学必定过着与社会格格不入窘迫的生活,拘谨到小孩死了,老婆痴呆,然后就要搞一场婚外恋来证明存在,偏偏一向跪舔他的女实习生反而攀上其他人不搭理他了,其老婆则有一个村里青梅竹马但浑身混子不学无术的初恋,初恋当然隔了这么久就要变成暴发户来跟牛逼同学的老婆搞婚外恋,偏偏这初恋还心里变态了就为报复牛逼同学的老婆把她锁在了酒店床上,然后说回视野特别牛逼的同学要搞婚外情那个女实习生,小时候约炮约出个干爹。。。。oh my god,真是一场奇葩大乱斗,也是作者YY出来的一场盛宴。

  作者以九个城市为题目,来描写发生在九个城市的故事,仿佛这个故事跟这个城市的底色意蕴相符合,听着是一个精妙的设计,可我感觉把这些城市随意调换,或者换成张家屯、李家沟、我们村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结构语言之于故事,就像装宝石的盒子与宝石,重要的永远是宝石,质朴的盒子不影响宝石的华丽,华丽的盒子反而更显得盒子中的石头可笑。

  看到第五章,我就看不下去了,一个原因是这些人物有个共同点,全部都压抑阴暗自私,即便是母女之间也毫无温情可言,这是一个多么丑陋的世界。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物离我们太遥远了,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子的,人们活着也许窘迫、混日子、暗无天日,但也有温情、温暖、激情,相平衡才是我们生活的真相。

  所以,与其急着技巧高超地描写生活,不如先体验生活。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七):故事的开头早已沉默了结局

  蒋方舟给我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清俊少女梳着马尾辫的模样,偶尔瞥见的新闻脱离不了“天才少女”四个字,散文时而是观音手执的静玉瓶,透露出压抑百年的茶叶味道,脱离少男少女对世间的一无所知而探求的欲望,弥漫着古老而宁静的自我气息。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以连贯线索的方式书写九个故事,通过对主题“逃离”的分流,展示九种人对生活的逃离。仔细阅读,颇有曹雪芹梦游太虚幻境的意味,根据人物性格、生长环境暗示结局。文字拿捏不同以往,不浮躁于表面华丽,讲究层层递进深入骨髓的心灵倾诉。蒋方舟,长大了。

  作者在创作时难免带入个人感情,或多或少对于人物有一定的批判性或喜爱性。优秀的作家是否就是无个人主义的创作,非也。作品在传达故事的同时,对于读者是自我世界观的新一轮梳理,因而产生不同对于作品的理解。从另一方面来说,作家在填满故事框架时,也要对作品进行适当的留白。如同绘画荷塘月色,了了几笔捻荷花,匆匆几笔勾荷叶,月色不过水中淡淡倒影。蒋方舟在这部小说集中明显有了西方式文学风格,将结局及时掐断,评判留给读者。

  小说集中主人公繁多,但都相互牵扯着,姜夕逃离寂静、疲惫、庸俗,选择如同殉道者一样悲壮的命运;唐鹏逃离安逸、心虚、感情,选择用背叛交换绿度母拯救自己;朱晓光逃离依恋、愧疚、恐惧,选择海水泛起的白色泡沫将离去的痕迹抹得无影无踪……世界混沌将你我如同尼罗河里的泥沙混入大西洋,遥遥无期憧憬未来浮跃而起,孤独、害怕、迷茫。选择逃离,放弃号码牌刻意安排,朝一个方向奔跑。

  过分粘稠的爱,无法逃离的责任,惶惑无助的相守……痛苦和罪孽一并承受,逃离不过是其中一种方式,摒弃所有,不禁让人长叹一声。

  如此离去,结局又如何。

  人,之所以不同,因天生性,后天环境亦有所不同。你的步步生莲,也许是步步惊心,结局被埋藏在初始的位置,消无声息。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八):悲剧人物的喜剧生活

  ——评《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在开始书评内容前,我想说说我眼中的蒋方舟。年少成名,巨大光环加至头顶,这不仅仅意味着荣誉,也意味着重重的责任。她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所有资料,都显示了这个女生在文学上的天赋和努力。

  可是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她早期的一篇文章,名字忘记了,内容是她和一个女生去看生病的老师,一起买了一些东西。到了医院得知老师已出院,同行的女生却非要她把买东西的钱给她。

  作为她的首部小说集,这本书讲述了九种逃离,里面全是悲剧人物。从最开始的姜夕到最后的刘巍,每个人都去执着地去追寻自己认为的美丽人生。九种逃离的人物环环相关,一个故事透露着上一个故事的深层联系,从而引出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图。不同职业的人物有着不同的经历,但是他们相同的是全部错失真爱。他们在错失真爱后,在以为正确的道理上去追寻,殊不知被生活重重打了一巴掌,掉入更深的深渊。仿佛是小说,又仿佛是生活。在这现实生活中不也有无名之手把你一步步往前推吗?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这句话就包括了整本书的结局,事物结局的样子也就是它开始的样子。感情也好,生活也罢。

  姜夕想与林满去天涯海角,作为他初恋的唐鹏在历尽盼盼后才安心与老沈生孩子。叶莺在16岁遇见的蓝眼睛,成为她心中永远的渴望,在历尽离异和小三后,却只得到蓝眼睛的一句“天气不错,瀑布看得很清楚”。

  “是啊,天气真好。”叶莺说完这句话,在眼泪落下之前立即转身离开,走出了餐厅的大门。

  生活给了我们困境,我们不甘心,努力去寻找幸福,到头了得到的无异。我们只是在命运之手里面上演了一场喜剧,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孤单。正如封面上说,9中逃离又回到最初的地方,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与孤单作伴。

  面对感情,面对命运,每一个人都在义无反顾地上演着喜剧故事。我们成为别人口中饭后无聊谈论的主角,说不定添加几句,看起来真笨。可是任何事情到了自己却又开始新的一轮。

  回到开头,作者从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情况,也不知如何去倾诉。早熟的她面对成长,比平常人更加敏感,甚至有段时间休学在家。好在最后慢慢走了出来,坚持写作,才能让我们今天看到优秀的作品。

  我们会失去,我们会错过,我们会成长,我们会坚持。不管未来是怎么,它孤单也好,心碎也罢。但是这一刻,就是这一刻,我们想去演一出喜剧生活。

  就算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我们也很认真去演出属于自己的喜剧生活。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九):蒋方舟是幸福的

  若信仰可以被证伪,我们所有人的一生会不会因此而变成一个幻觉。

  --------------------------------------------------------------------------------------

  --------------------------------------------------------------------------------------

  --------------------------------------------------------------------------------------

  蒋方舟这个姑娘,也许走错了一步棋,她在写这本<故事>之前,真就不该出那本<沧桑>,这并不是一个敢想敢做,争抢年龄先机的好时候,因为她所要面临的是来自于不同龄的人对同龄人的好奇心,或者是同龄人想找个能全情倾诉的知心大姐姐的渴望。

  我并没有想通过数落读者群的阅读意向来抬高作者的什么,因为这些都是跳过心理门槛的东西,没经过读者自身的批准就那么的过去了,没人在乎,顺其自然,所以被私人潜意识认可的东西,就没必要去批它什么,也没法批,那为什么还是得说,蒋的杂文集和最新的小说在出版顺序上会对她的自我追求造成影响呢,这可能就是两本书对观众意识产生的影响与作者本身的年龄增长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也就无法跳过对读者评价的整体估计来直接推测作者在创作这两本书的内容时所持有的心态和所期待的反响,当然,相信作者单纯的目的性,就是相信她所期待的反响是对内容的评价,相信作者的创作能力,就是相信作者拥有商业回报预期之外的一种希望自己可以通过作品来获得认可的创作初衷和动机,从这两个以信心(非脑残粉)为基本的类似于信仰的信任来看,任何一个作家,它的作者身份都是淳朴的。那现在的通道就只有唯一了,我们从作品中得到的故事讲述,思想传动都可以联系到作者本人的真诚,她给我们的就是她想要给我们的,不必讨价还价,她不给的,也是她想给的,因为她有自己的分寸。在读完<沧桑>的最后一篇”审判童年”后,我简直无法相信我找到了这本小集的价值,我也没法不说这之前的回想和关于文学圈的经历都与我无关且除了些任性的”观点”之外没有任何可以提取的东西,我对我自己有一种自负,我觉得是观点的东西,它就永远逃不了”强加思维”的手段痕迹,当然,这种记叙本身可能就让读者很难融入进去,而并不是用了某种手段的原因,而作为最后一篇的”审判童年”却没有给我那种类似于”强词夺理”的感觉,这一篇的所有来源于作者的体会,都像是一种分享,分享古人生活,分享小说中某些人物的生活,分享自己的生活,分享这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和共鸣,这也就是她愿意让读者看到的那一面,整本书虽然有些不可避免的距离感,但我相信,蒋方舟对待读者的态度不会像她对待书中王烈的邮件那样的漠然。

  而现在,<故事>这本小说出版了,之前无法确定的那种内容上的距离感, 全部消失了。

  当然,这是极好的。

  lt;故事>的这一步,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审判童年”的Deluxe Version ,看的很过瘾,文笔的选择非常亲民,某些部分的描写也差不多是点到为止,没有太多格式化的东西,可能对于树立自己风格的目标上还是需要做些努力,但这些微细的问题远远够不到某些网友所想告知给作者的那些个鸡毛蒜皮,忽悠点赞的高水平缺陷,也许对他们来说,稍微字数过多的东西从来都是阅读压力的象征,从书籍的标题到标价,都让他们感觉”多长时间没有看纸质书”的每日状态是一种打从内心而来的自豪和荣誉。这种自我认同感是对每一部书的合理待遇,可能这也是随电子书的”便利” 特性而扭曲的一种对阅读内容的无政府主义!! 哈,这也许不是不可能的,但,都是他们想说的而已。

  可这本书到底是怎么了,才配得上应该给予她的那些赞许?

  这本小说真的并不好,这种“不好”是读者无法争辩的,因为正是这种不好,才确定了小说内容上简单与平缓的风格。就像是一部45分钟的电视剧,如果没有广告的配合,观众可能早就转移到网络上去了,因为网络端有快进的按钮,网络端相对于电视有让人能满足自己的节奏需求以适应他们自己的观看情绪的东西,虽然这并不是家庭电视观众流失的直接原因,但对于一部定位于大众读者的文学作品来说,可能就应该这样,且对于一个普通的读者来说,他们想要的东西也的确就是这样,什么形式什么框架,这无论对作者对观众来说都是负担,只有在易懂好看而不趋炎附势的调度上完整了自己想写的内容,作品的完成度才能获得双赢的印象,这即是我对这本书的印象,但我不知道这对于部分其他人来说成不成立,在这真的想提一下: 因为的确有些读者真的像是去兰州拉面买水煮鱼一样随意,他们的挑剔,那种趋同的”挑剔”,就像是得了”任性”的脚气病一样,需要经常有人偶尔骂自己为贱才能止痒,所以这除了随意什么都没有,当然,这帮看书的到底是得了偏见的绝症还是有了绝症似的偏见,都无所谓,因为他们总是以一种可以理解的,让人钦佩的一种”活该”的活法而继续活着。OK , 还是回到这部小说,那接下来是不是说这本小说已经有了一个平易近人的样貌,或者说这部小说的确不需要再多的深刻体会和抽丝剥茧就可以捕捉到作者所想表达的东西而形成一种交流呢,我想说,是的。

  接下来我想仅从故事对我的个人感觉方面来描述这本小说给予我的个人印象,可能会涉及部分的剧透。

  台北的叙述开头,就算没有自画像三个字,我也会把姜夕这个人物和作者联系在一起,台北的热还是<沧桑>里的热,姜夕的家庭出身和编辑部的工作经历,也很难让人不去联想作者蒋方舟被曝光的生活经历,连她自己都写出”那时候她已经研究生毕业,在杂志社工作了两年”的描述,还有那个有铜矿的城市,以及对全城人生活面貌的大致判定,都好像是高考之后至今仍残留的人生抱负,他们在时间上犯下的罪过,成了作者一人的自赎。姜夕从小就爱上了绘画,之后被母亲嘲笑,从家庭一端开始就认识到人们对这种自然的天赋的不接受,这种不接受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她的性别,也可能来自于这个家庭这位母亲固有的偏见看法,也可能来自于这整个城镇经过多少代多少年而默默形成的心理模式,他们不相信幻觉,不相信”自力更生,任劳任怨”之外任何的生存方法,他们觉得那些都是投机倒把,都是个人主义,都是扯淡,而对于一个另类的孩子,一个只想拥有梦想或者不经意间走上和梦想有关的道路时,他们就成了一种不可质疑的外在阻力,根深蒂固的阻力,也许可以这么说,姜夕童年的生活环境是和”浪漫”绝缘的,如果作者再多写一些姜夕母亲对绘画这件事的心理反应,那姜夕的生活与”爱”这种东西都是无缘的判断也会是一种可能, 作者可能给读者留下了这样的思维空间, 这也是姜夕的挣扎, 但愿这种挣扎不曾出现在作者的生活里。 这种开篇的,能与作者本人挂上钩的表述和随之而来的想象空间, 可能都是为读者营造的能够用于之后几个故事的情感上的铺垫,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在幼时对某种”爱”的最初的认识都是遭受过扭曲和不白之冤的,这种扭曲掉的属于极个人的情感最终会溢出到他们对之后爱情,亲情,友情的所有体会,而这也正是这部小说所有故事的情感开端,到了结局出现的时候,整个事情,所有的事情,就成了一种报复,个人对家庭的报复,对社会整体的报复,也是对自己的报复,这些报复,这些战争都只发生在自己的心里,幸运的是,从结果上看,大家应得的那部分其实并不差。

  可当这一切被归结于自己所遭受的曾经的不幸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当作是故事中心那个人的自作自受呢,我觉得的确可以这么去理解,但事实上,即使是纯粹个人的内心体验,除非每个人都是宅男宅女,不然都逃不过外在因素的干预和肢解之后的拼凑,那些人,那些时光,更不用说是错误的人了,以及错误的时间碰到的那些错误的人。

  错误,也是需要去衡量,去对比的,唐鹏遇到的大好媳妇难道就不是错误的么,虽然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其实整个第二个故事都没有过多的强调老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我们觉得老沈在未结婚之前的职场应酬和处事风格是一种错误的话,那可能我们就把作为读者的自己放到之前所提到的一种报复圈中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对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主角的评判的道德分界线,那就是在行动和结果之后,永远都存在着一种中和机制,这种机制的达成,则会让体现这一机制的故事人物获得拯救,即他或她是可以被原谅的,这种道德感已经排除了很多其它维度的逻辑方式,更专注于从个人经历的发展上去看故事中的人物,真的是最单纯的想法了。那这么来看,故事中很多人的面庞也都因此而清晰了,不只是他们得到了原谅,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原谅,姜夕和林满,唐鹏和老沈,柯宏志和樊怡,叶莺和蓝眼睛老外,以及定计划和田福福的灵魂,这些都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可即使被原谅,被拯救,人还是人,人不知道自己明天会遭遇到什么,因为那种发自内心的对过往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都没有被消除,即使怀里抱着的是爱自己的那个人,眼神也是一片茫然,就像那部<毕业生>,达斯汀霍夫曼费劲吧啦的从婚礼上抢下凯瑟琳罗斯,差点挨揍,可到了逃跑的车上立马就反应过来自己毕竟对今后一点计划都没有,就像一只舔脚的猫,被主人打断,忘了自己刚才在干什么想干什么,就直接投入到另一份发呆之中,虽然,它能干的只有这些。

  所以,原谅并不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因为即使两个人重归于好,世界仍在继续转,就像书中的原话那样,”一个人死了,就是世界加上一,再减去一”,何况是两个人的关系呢。那接下去,我们的这些故事主角还在如何继续着他们的生活,又为读者提供了哪些亮点呢,很明显,作者并没有给出交代,蒋给出的答案仍然是一种类似于释放惯性的手法,这种手法的目的,在我看来,是想把整部书的所有故事的情感负担都抛给最后的盲人刘巍,刘哥,而刘哥的经历是未知的,他是纯粹的,他是一种接受体,他是一场由作者主持的社会实验的被试者之一,但鉴于他是一种纯粹,也可能是一种未受到心理伤害的人的纯粹(他的童年拥有美好),他也就成了这场实验的空白对照,再回到文字的环境里,他就成了象征,他的将来即承载着这本小说里所有的结局,他被赋有的是充满光明的未知,他是个盲人,他就是未知本身,他什么都看不见,可他想去国外,走遍异国的天涯海角去找那个女孩,他受到过上天的不公,却对未来在突然之间有了刻不容缓的打算,那些身体上的障碍使他更强于普通人,强于那些自命不凡,花枝招展,财富五车,刚愎自用,性倒错,性障碍的那帮几乎与自我养成型精神病无异的贵人和公子哥,刘哥并没有被过多的设计对白,他对这个故事中的社会已经体会够了,在短篇幅之内,他完成了作为人格和认识的参照已经很完美了,他应该去那个国家,去挣脱,去享受。

  但说实话,我不理解”轻井泽”这倒数第二章节的意思,可我总觉得,乔意这个只在第一章出现过的人物,他和林满的作用就是要承担或者引出这部小说整个故事得结局,如果我对作者想要的结局即刘巍的抉择的定位是正确的话,那乔意的部分则是用于总结,他把整个前面所有的故事都规划在一起,使其成型,这才能和最终的一章进行对比,从而产生一些文字之外的意义的升华,遇见,回忆,先是乔意的回忆,然后是井上忍的回忆,一份是关于爱情,一份是关于童年时期对于爱情的不解和误解,爱情,终归还是爱情,也许爱情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某一部分的实体,但却不是作者最终的目的,正如之前我所说的,关于成年时期遭遇爱情对爱情产生的偏激或挫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所受到的情感创伤之中,这种创伤可以是你喜欢的玩具被别人夺走,你倾心的友谊被家人排斥,你曾有的梦想被每个人都怀疑其价值,甚至你还未吃饱的乳头就被某人拔走,再可能也许就是你幼小的心灵提前经历了死亡,这些种种的创伤在不经意间就构成了你的心灵最脆弱的一端,在成年时期,这种创伤也不会消退,当断裂开始时,它不一定会让你崩溃,但它保证会让你的心理以及身体的某一部分的功能丧失,而这就会直接影响并导致你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直到你遇到能打救你的那个人,最次,也应当是一个能强行纠正你的那个人出现,你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救赎。井上忍的回忆,乔意的回忆,构成了作者表述的一种手段,这两个回忆并不是一问一答的,乔意的回忆是亲口诉说,而井上忍的回忆则是作者直接告诉给读者的,这也就更加让我相信我的估计的正确性,这种方法也许是作者不经意的,但的确,它为那些试图感受作者深层含义的读者挖通了结构上的隧道。

  乔意有句原话: “所有的爱情都是因为鬼魂 ; 过去的恋人都成了一个鬼魂,如雕像一样伫立在那里,眼神漠然,嘴巴张开,面对过去那些回忆的碎片,提醒着你是怎么把一切都搞砸的,你之后所做的一切,都是拼命地逃离这个鬼魂”。 乔意很清楚自己是作家而不是哲学家, 但他这辈子可能都搞不清楚的是,那鬼魂就是他自己,且只能是他自己。

  可能这些关于作者意图的猜疑偏离了故事本身,作者只不过想写出自己想说的故事,把问号留给多虑的那些人,但既然作者用自己的文字赋予了故事中人物那么多长远的东西,我为什么就不能凭自己的一把铁锹去凿去挖呢?文字就是这样,文字是承载思维的东西,不能被意志所转移的东西,但如果真将这种看法把持到底,文字就会变得和整个纯客观的世界一样无聊。

  在读<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本的时候,我总感觉我拿到手里的会是一本高水平的”作文精选集”,这是一本没有标明适龄人群的作文集,但既然是作文集,观众是哪一批人也就很明显了,我试着找到破坏这种预期的惊喜而去翻它,这本集子也的确在前面的部分里让我失望,因为就和我在前面所说的一样,作者完全的个人经历与我无关,我也很想让自己的阅读变得更容易,但每次都标题之后的几段话就没了信心,我也的确怀疑是不是我的态度有问题,可最后的答案告诉我,各自的原因都是一半一半吧,说是打开的方式不对也行,说是我的阅读量积累之前,那些名师大家的感悟对我丝毫没有任何的共鸣也罢,可我是读者,难道我不能抱怨么,可以,因为”附记”这种东西,即使在我看来,在我这个芸芸小读者看来,真的是多余了。所以,到了最后一篇---”审判童年”,我的阅读观感才得到了完整的释放,我甚至无法肯定,能写出这种文字的会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能写出这些东西的完全应该是个生活富足,工作一流且文艺,独立情感没有一丁点丧失的女人,对,可能就是严歌苓。 这不是吹捧,这是我在阅读中思想自愿接受挑拨而产生的高潮幻想,有些想法很雷同,有些想法则完全超过了我的想法,我是在获得共鸣的时候被作者削了一巴掌,这一巴掌有点类似于某一网络作家在发现了自己的作品被抄袭后对抄袭者进行的私自处决,而我接受了这一巴掌,它能打醒我,将我的颅脑打碎,然后让我用灵魂的眼睛盯着一地的脑浆,告诉我,这就是我想要的灵感。 终归来说,”审判童年”是成功的,它的内容打破了人们对一个年轻人的常规判断,让人们看见了生活中的那些被自己无视的不敢面对的甚至习以为常的事发生在一个同龄人身上竟然也会超越出那么多的能够使自己得到解脱的意义,这种感受源于共鸣,也终止于共鸣,因为在盖棺定论的方面,有些人理解困难,有些人则是没能面对完整的自己而不想理解,这可能就是”审判童年”单单这一篇的内容的可贵之处,它在语言的形式上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漩涡,所有的疑惑和烦恼,最终的矛盾都回到了作者和读者的自身。

  可能每个人在翻开一本书之前,都有一种不明心向带来的心理预期,加上阅读结束之后对整本书的暂时印象,就形成了观后感,可大多数时候,观后感都是文字上的滥竽充数,很少是因为感觉到了那份把自己逼到不写点什么,就对不起眼球一样的压迫和动力而写出的东西,观后感应该是完全自发的,不带有太多目的性的承认一种来源于书本的思维匹配成功。我上述的所有,即是<故事>的观后感,在我设想的属于观后感的结构里,<沧桑>即是全部的一套心理预期,因为读两本书只相差了一天而已,也可以说,我是带着这本新作能在旧作的基础上写成并能超越旧作的想法上来看的这本<故事>,不能肯定我的印象和预想是否完全的吻合,但真的,没有附言和大量引用的<故事>的确比<沧桑>好了太多。

  在蒋的<故事>之中,爱情故事前后人的心理变化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分割点,其主体仍然是人物本身,但从他们的遭遇,他们的故事,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在感觉之上升华而又升高的东西,会让读者错觉为一种分裂,一种脱胎换骨的分裂,这种分裂是完全站在结果上的对同时两个人的观察,就像唐鹏可以抬着血腿”治病”归来就还可以和老沈做爱一样,没有对之间心理变化上的足够酝酿和敲击,它自然而然的就幻化开了,这种幻化又像是田福福的幽魂,即使是整本小说中唯一的灵异描写,相关的文字也在结构上显得特别和富有概括的意义,乔意把所有的前任都封锁在”鬼魂”这个词里面,而事实上他锁住的是他自己,这一道锁也是他以及小说中所有受过伤害的人的最后一道防线,解开了,可以像叶莺一样重新面对生活,解不开也可以像丁吉花那样去杀戮,这样的解释并不是说某些人可以因此而得到谅解,这样的解释是用来原谅主体人物的,说到这,我也就想起了强哥,和那个也许到现在还被锁着的樊怡,他们可能都会因此陷入无穷尽的疯狂之中,强哥是有手段的人,他的手段会让他在感觉便利的同时屡试不爽,他的手段会加强会演化;而樊怡,她是一个受外界事物左右的人,她稳定,是因为这样的不稳定的性格,她不稳定,是因为她一直就是这样,她可以无理由的拒绝强哥,也可以无理由的借机踹掉柯宏志,她的孩子没了,她不知道再怎么去承担生活,或者说白了,是不想再承担她和柯宏志的生活,可这都没有在两人的平常日子里完全的显露出来,为什么呢,可能她是一直在”装”吧。蒋方舟的文字,对我来说是很直白的,这种直白仍属于”不好”的范围,这种”不好”的直白,让她所有想在文字中隐藏的东西,都变的显而易见,很容易的就被发现,也许这也并不是”不好”,而是我不这样解释,就无法表达我从这些故事之中看到的疯狂和自残的东西。

  我觉得,叶莺就是自残,她是被性欲摧垮的一代。

  丁吉花也是自残,她眼看着男友一步步的成为了自己人生故事的老鸨,她还是一厢情愿,她眼睁睁的看着田福福的刀先于她插进自己的肚子里,可是,她内心深处多少有一些乐意。

  至于那个叫拯民的小伙子,他仍然是个未长大的小孩,学到的知识不能代表你,得到的奖状不能代表你,老师的盛赞也不能代表你,因为他们对你的赞誉都是以拯民作为学生为前提,在社会这个不分身份的环境之下,你拯夫是个屁,你连他妈的福柯你都不知道,你还能在学术界自以为是么,你不能,你只是个成绩不错的同性恋。”但这又能怎么样呢 ?”拯民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接受自己身上所展现的一切危险的未知性,他早就习惯了,因为这都可以让母亲来背锅,他对自己的埋怨变成对母亲的仇恨叠加,不可原谅,他被自己玩弄,被科夫一次又一次的玩弄,到最后科夫都腻了。

  这些简直是惨剧的一幕幕,是作者没有直接表明的部分,作者把这部小说写的太宽松了,那敞开着的剩余空间里冒出的混沌的黑色,包含一层又一层的恐怖。小说的人物成了玩偶,他们却从来不知道如何喊出自己的不自由,因为,他们没有嘴,也没有作者的那只笔。

  朱晓光,她也许是整部小说里最自由的人,她是姐姐的反面,是朱晓红的反面,她可以按照自己的心向去争取自己的生活,她没有寻觅那条通向疯狂的轨迹,以她幼小的年龄和心灵来说,她所遭遇的一切,已经足够作为先兆了,网上认识的猥琐网友竟然会成为自己的继父,这个猥琐的网友竟然还能和自己的母亲结婚,躺在一张床上,做那些天时地利人之常情的事情,然后,她会有一个妹妹,或者有一个弟弟,再或者,她会成为这个家庭里距离”爱意”最远的那个人,她需要支持,需要一个能为自己撑腰的那个人,如果没有的话,她也许会比自己的姐姐更加的变本加厉,但还好,姐姐不过是这部小说的次要人物,朱晓光没有被演化,没有放弃自己,她做了一个梦,那个梦就是她的幻觉,她觉得那个窗台上的海龟,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它爬的是太慢了,以至于它行动的节奏看起来就像是在这片陆地上挣扎,它让她想起了得肝病的父亲,父亲被囚禁之后的一切都是一场临死前的回光返照,他很痛苦,他的肝脏病变带来的痛苦,他怕肝病会传染给自己的家人而产生的痛苦,还有他为家里人什么都做不了而感受到的痛苦,在这个家庭里,一个父亲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他拿出娃哈哈来想恢复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可是他注定要离开这个家,所以这箱饮料才会是假的,这都是作者故意的,作者在借助一切机会让朱晓光保留自己的良心,作者甚至不惜让朱晓光失去自己的亲生父亲,但这都是应该的,朱晓光是被作者选中的那个人,她应当得到拯救,也是自救。

  每一个读者的心里可能都有一个对情感内容的接受底线,比如恋人的吵架,恋人之间互相出卖,恋人之间用性来互相出卖之类等等,这些剧情点都可以触及到读者最敏感的那一条神经,这种情感内容的底线其实在很多曾经的大众阅读体验中就很常见了,和它最相像的则是早先时期的正统人士对于原版明清某些小说的感觉,这并不是要讽刺这种来源于水平参次不齐的读者的所谓底线,这种说法只想阐述一种差异化极大的读者对同一类型小说的阅读感受。其实我觉得,对于男女情感生活的描写的接受和批判,总是和读者的道德感水平有关的,道德水平和道德感水平这两个标准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前者决定了某个人在道德问题上该如何决策如何行动的话,那后者就可以理解为是用来展示一个对源于别人的道德行为的看法和评价,那也许就可以这么说,读者对小说中人物的某些行为的看法,就是他对这一类人的看法。而当读者的这种看法从一个覆盖多个时,就会产生像突然见到外国人,非常急迫的要问他为什么他们国家的人会长的一模一样的那种不解,这也就很明显的成为了一种偏见的东西,这种解释虽然是不负责的,但的确会更加的透明。当然,部分读者没必要把自己的感受责备于一种误读,这是对自己的不公平,但这的确也是对于作者的不公平。文字通过大脑演变为读者的直接感受,这种直接感受与读者的思维产生交涉并最终呈现出读者最个人化的理解和概念认同,这是阅读的必然环节,可要进入这一环节的内容不是以读者本身的思维上的常识为基础的话,那这种会造成误读的结果完全应该归罪于作者本人,但普遍来说,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少见的,因为这应该是一个作者身份所要求的最低门槛。

  那既然我这么说了,我也就敢给自己的东西打包票,我也会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去看每一个读者的反应,我也希望我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看作者。他们是不是接受不了某些部分的内容,她是不是没有把握好文笔而在无意之中违反了大众发明的常规,我是不是又瞎寻思了太多。这些种种问题,只有到《故事》中作者对母亲的描写中去找寻答案,如果我前面关于所有角色的故事都用“童年决定一切”来解释会让人觉得缺少条件证明的话,我在这里想补充一点,那就是,被幼时经历捆绑的生活特征会在这个人的家庭身份确立之后而减弱。这一条件的出现也会解决部分发现在樊怡身上的问题,而且它不会造成各个角色在故事内容上的割裂。用这一条件作为补充小说中最后一个角色形象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这篇文章会出现的在看法结构上的漏洞,幼时经历对个人的影响依然存在,而当这个人成为了一个母亲或者父亲时,这种影响就可以被削弱,因为这个人承担起了自己注定的第二身份,身份的确定,随之而来的即是责任上的增加,因为孩子的出现,部分生活上的注意力必须被转移,原来的对于社会的关注也就暂时遭到搁浅,家庭的成分越来越多,人也就变得越来越老实,甚至也有了听天由命的想法,悲凉的人生气质也就随之而来,好像这对于一个人的心态和意志都会是一种锻炼,或许可以这么说,当了父母就像是灵魂的一角入了伍。不过,作为《故事》这本小说的理论蓝本,《沧桑》在家庭生活的表述上,仍然是充满了些许愤懑的怀疑,母亲,可以是不喜欢孩子的,可以是讨厌孩子的也可以是仇恨孩子的,她负责管好自己顺便管好儿女;而父亲则可以是本性的,令儿女恐惧的,甚至也可以是一种让人无语的简单。作者没有去过多的揣摩和验证,只是借用了一些名家大师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犹豫和疑惑,这些看法想法如果真的在作者的生活中已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的话,我觉得她不会给《故事》这本小说写下哪怕一丁点的悲哀的基调,所以我可以直接方便的把《沧桑》里的那些得不到答案的问题,放到这来解决那些让人摸不到头脑的角色,他们的任性也就有了原因------作者的动机之一,就是解答自己的问题。可是母亲的天命角色问题,在作者本人的内在经验到达一定的顶峰的时候到底是不是还像那些小说,神话,以及哲学理论中所说的那样呢,甚至那些来源于母亲的爱也能够回归到母亲天性的本身呢,作者在《故事》中仍然没有给出答案,她比较喜欢选择立场,也许这样才能让一群人的声音盖过自己的声音,一群人的委屈改过自己的委屈。对,她还是在否定母爱的完全积极性,她没有妥协于常规文字上对于爱的解释和歌功颂德,她选择了对母爱始终保持客观,可能她的想法比这仍偏离一百倍,那这本小说里关于各位没有结局的母亲的叙述,则无法表现为一种对于她们的原谅,这产生了问题之后的问,她们当妈的就心安理得这样那样么?母亲可以是一种超越叨叨叨叨的厌烦,甚至是憎恶,母亲完全可以不说话,但她们无意间的话语,往往一针见血扎向每个人的童年,让你在长大后,连感恩的打算都没有。

  结局写在之前,让小说一开始就钉住了众人。

  属于姜夕的叙述一开始,就出现了三个人,乔意,母亲,以及她自己,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则是:“那好,比较踏实。”可关于母亲的第一个故事点却是姜夕对她隐瞒了自己订婚的消息,且是在之后的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让母亲知道,多少都有一些来于姜夕的歉意,这种歉意会被接下去的带母亲去医院的记述而抹平,因为姜夕总是个小孩,她管不住自己的情绪,母亲早已经过了姜夕的年龄,除了委屈也就只能发愣了。姜夕的母亲并没有给姜夕太多的压力,姜夕的压力来源是莫名奇妙的,“我们家养了个大小姐”不可能比“你不要像个老鸨一样好不好”更像是怪罪,姜夕觉得这个城镇耽误了她,更觉得是母亲耽误了她,之后所做的一切就像是一个不知道酒为何物的小孩,先知道了“借酒浇愁”这个词,他一有烦恼就跑去买酒喝,姜夕对这个社会的经历和有限的探索,就像是一个喝酒撒气的小孩,可是小孩喝出了酒的辣味,他会摔了酒瓶,以后继续喝甜饮料,而姜夕不能,她只有一辈子的时间,这一辈子对她来说只能做一个决定,她决定逃婚,和林满一起走,可这又有何用,不外乎逃避生活的宿命。她的出走和刘巍的出走不一样,在我看来,一个是远离已知投向未知,另一位则是回归到已知,这整个台北篇的结局描写,一点没有双宿双飞过一生的浪漫,“我们走吧。”这个话就像是一个爱到深沉智商为零的女生对一个不知道爱不爱自己但表面很爱自己的男生说出“我们结婚吧”这种话一样,在文字之下显得毫无一种冲动的浪漫,这个话还类似于一种用殉情来确定是否相爱的质问,林满也是岁数不小了,他的生活让他早就没了《失乐园》中久木的那种郁积于内的对生活的怨气,因为他离婚了!你三十八岁的年龄还会相信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如果么?那话说出之后,姜夕的开心反而对应的是林满的毫无反应,什么就为了你而离婚额?如果姜夕觉得她的母亲对她的影响反映出母亲的一种不着调,那姜夕的不着调可以说是一种忘乎所以,这种不着调可以超越所有男生对于女生小性格的偏见,这种不着调也可以完全否定恋爱中的女生智商为零这一结论,姜夕她把她的智商全部归零了,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这一切,就都不能怪罪于母亲了,母亲两个字的出现还停留在第一节。

  朱晓光的母亲也是一样的,她的经历中,朱晓光的父亲是被她安排的没有个正常人样的,这种另类,造成了对于朱晓光的伤害,这种伤害因为朱晓光接近于懂事的岁数而没有影响到她的人生抉择,但还是把她逼的足够离家出走,这其中也不得不承认有老张的原因,但我总觉得,朱晓光相对于姜夕来说,是早熟的,在爱情上面的早熟,她也许有比姜夕更多的自己的空间,但这种性格的成长不得不说有自己争取的那一部分,如果说姜夕是傻蛋,朱晓光多少可以上升到天使的范畴,更直接的说,这部小说只有她让我感动,她承认了自己的角色,她的未来的路还很长。母亲在她这个年龄再婚,其实也是有很多好的方面的,张老头的事情会慢慢被淡忘,孙天奇也是没问题的。

  唐瑶是小说中出场的最后一个母亲,她的这个天赐的儿子使她失去了更多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由,她成了儿子的保姆,成了儿子情场失意的责备对象,她也是一位母亲,她没有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孩子应有的陪伴,她是一个女强人,顺利完成自己的事业之后才会去顾及别人,这其中的"合理"几乎让她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亲生儿子,当然,儿子也有自己的生活,他很争气,知道如何学习,各忙各的,就更加深了这种距离,孩子终归是需要母爱的,至少是在成年之前,可现在怎么办,真就只能两败俱伤,对,“直到他遇到了科夫”。那个他出现之前,拯民也不知道自己会有同性恋爱的倾向,他的这种倾向可以说完全是后天的,他没有爱,他需要快速的爱,这就是原因。拯民曾有过很多能够感觉到爱的机会,可是他坚持着自己“不能堕落,不能心碎”的人生信条而排斥一切,他不相信别人的方法,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不科学的,可能他真的学傻了吧,妄自菲薄的傻。母亲的陪伴成了强迫,母亲的不经意错误也成了愚蠢的信号,他总觉得,母亲的一厢情愿让他丢脸。

  唐瑶的确在年轻的时候嫉妒过叶莺,但她没有丢失自己的生活梦想,她也从未想过自己能有一个拯民这样的儿子。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十):果然是第一本小说集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蒋方舟知识沉淀一直有,格局开阔,野心大。然而走得太顺,带着滤镜看世界,过滤得理想化,空有外壳,缺少力量。

  第一章台北,姜夕放弃未婚夫乔意,要跨越时间、命运携手林满走天涯海角。倒数第二章轻井泽,冷淡的乔意心底里始终被当年的“她”折磨,纠缠不休,由“她”的女儿添上最后一笔。最后一章美国,狠心告诉你,乔意活不过半月,至多半年,也许明日就到头了。而新的人,盲人按摩师刘巍又将背起行囊,追寻素昧平生的女孩,天涯海角。书的结构无可诟病之处。

  书中可以看见很多影子。青岛·爸爸中有《变形记》的讥讽,武威·腿是魔幻主义的尝试,维也纳·衣柜里出现了《情人》的类似场景,而美国·香气中则有《香水》的创意。甚至伊瓜苏·海蓝宝都让人联系起哥哥的《春光乍泄》。然而无伤大雅。

  我奇怪的是我们年轻的蒋方舟对美妙肉体的喜爱似品尝一道不忍下箸的日本料理,虽然我也以为世上鲜有比美人更“妙”的东西。

  最后,更多的洞察体会与历练沉淀下来,会有更好的作品吧,期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